五月之恋

五月之戀,Love Of May

主演:刘亦菲,陈柏霖,田丰,许安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4

 剧照

五月之恋 剧照 NO.1五月之恋 剧照 NO.2五月之恋 剧照 NO.3五月之恋 剧照 NO.4五月之恋 剧照 NO.5五月之恋 剧照 NO.6五月之恋 剧照 NO.13五月之恋 剧照 NO.14五月之恋 剧照 NO.15五月之恋 剧照 NO.16五月之恋 剧照 NO.17五月之恋 剧照 NO.18五月之恋 剧照 NO.19五月之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五月之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九岁阿磊(陈柏霖 饰)跟很多时代年轻人一样喜欢追星,他与几个死党都喜欢五月天这个乐队,更一起维护属于五月天的网页,他们竟然充当乐队的成员给其他歌迷回信。 阿磊在网络上以虚拟的身份结识了同样喜欢五月天的瑄瑄(刘亦菲 饰),瑄瑄是哈尔滨京剧团的学生,她趁着随团到台北表演的机会偷偷到了三义。 瑄瑄要求与阿磊见面,更要求阿磊能带她到三义去,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来到了三义,瑄瑄要求阿磊闯入一位老妇人的住宅里。两人双双被带到警察局。 这时候阿磊才知道她是来自哈尔滨的,却不明白她要到三义去的原因,对于瑄瑄的行为也深感困惑。然而,短短的数天相处中两人的情感更加深厚了。 瑄瑄还是离开了台北,阿磊却与她失去了联系。日夜想念瑄瑄的同时,阿磊也决定到三义,去发掘瑄瑄的秘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念常安密战勇敢者的游戏2:太空飞行棋如月车站梅尔罗斯零零零越过山丘依赖药水活下去!垂涎之岛未来之卡神之同伴之战小镇周六夜长牙无畏警官2空之音无籍者国王排名勇气的宝箱变身西装男朋友月亮之上舞动奇迹丹尼尔·托什:老好人特战行动队自由联盟血之猎手凶宅幽灵假日惊情心痛周围的事真探第二季16bit的感动

 长篇影评

 1 ) 舒缓的美丽

网络的爱情的动力源自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部轰动一时的网络小说曾骗得每一位网络男女都泪洒键盘,如我这般糙汉虽未被骗出眼泪,但也被感动过一把,不能免俗。

当这部网络小说最终被搬上银幕后,我却是兴匆匆进的电影院,兴味索然的离去。

用电影画面堆砌出这个名噪一时的网络爱情故事,让人只觉得味同嚼蜡,从此以后轻舞飞扬便在我心中真的死去。

而后本人又陆续见了几位网友,多半也没有小说中这般浪漫动人,第一次亲密接触原来也只是无奈的真实世界将梦想往虚拟世界的投射。

  打造一个动人的虚拟爱情,没有俊男美女是不成的,否则也就构不成动人的网恋故事,要想成功,无论如何两者之间必居其一。

而陈柏霖就是一个帅气的新新人类形象,我没有看过他的《蓝色大门》,但却早已通过媒体的喉舌知道了他的名字,这位台湾小男生的当红程度也是风闻已久。

刘亦菲在祖国大陆的成功几乎就象陈柏霖一样,如同刹那间的风生水起。

当两位俊男美女相遇,他们便在电影《五月之恋》中纯纯的恋了一把。

  《五月之恋》原本令我提不起兴趣,我只怕又是一出落入俗套的痴傻爱情戏。

但看到制片人中的田壮壮的名字,我方才改变了决定,用心看完这一部电影。

田壮壮在我眼中却是第五代导演中最值得尊敬的,他虽然没有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名声和成功,但直到现在仍然能如此执着于毫无功利的艺术路线也唯有他了。

对于中国独立电影的支持,对于多元化电影风格的包容,更彰显出他自身的大师级的气质。

  如《五月之恋》这样的青涩爱情的题材多半逃不出商业的范畴,但若用心看罢,其中却有着不一般的清新之风,并不流俗。

它总不同于张艺谋那样将商业电影包装出一番艺术,毕竟形式的极至仍掩不住骨子里的商业气味。

  影片的故事极自然且简单,没有刻意地营造出若干的浪漫情节,有着岩井俊二式的淡然的纯美。

这是关于新新人类的新时代爱情,一个台湾的阿磊,一个大陆的暄暄,从哈尔滨到台北,好似双城的故事,让我想起陈果的《榴莲飘飘》。

故事是如此的现代,有着五月天的青春歌声,但却不能忘记传统京剧的古典之美,将古典与流行的溶合,这是一种跨越代沟的真诚。

导演徐小明延续着台湾纯艺术的细腻风格,将阿磊与暄暄的网络情缘表现的平淡而真实,徐徐展开,没有矫揉造作,每一个静默的镜头之下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感,总会将你打动。

  含蓄的情感是台湾电影的标签,平平淡淡而又不经意地令人煽然泪下。

在阿磊与暄暄的纯纯的爱情主线之下隐藏着的却是一份尘封的亲情,关于台湾离不开的总是两岸情节,老人们的乡土之情。

影片回避了政治,回避了敏感,但是从片中却可以看到对两岸交流的认同之感。

我想着陈 水扁为什么不愿“三通”,只是因为两岸的交流会使台湾独立丧失民众的基础,血终浓于水。

为了此等目标而定的政策之于他似乎无可厚非,因为他终究是怕的。

  对于人物的刻画,导演徐小明尽管着墨不多,但也将阿磊这样一个有着新新人类通病的男生形象勾勒出来,聪明却不务实。

与暄暄的相遇,为他带来了不少的改变,他开始关注一些他漠不关心的东西,被一些情感所打动。

从哈尔滨到台北,从台北到三义,又从台北到哈尔滨,故事在徐徐的展开,情感在点点滴滴的积累。

刘亦菲饰演的暄暄清新动人,为暄暄与阿磊的故事在平淡中注入着活力。

各种情感的汇聚,使影片并不再是单纯的爱情,素未谋面的父子亲情,又或者是石头与阿磊的兄弟亲情,为五月的清纯恋情添加了不少佐料。

  也许是受侯孝贤的影响,电影的节奏是缓缓而进的,故事没有大的起伏。

三义的油桐花就像五月雪,而哈尔滨的雪景却如此真实,唯美是影片舒缓的理由。

导演徐小明让我记住的作品只有《少年口也,安啦》,但是足矣,一个有功底的导演就是这样来把握一部原本商业的电影,但却看不出商业的功利味。

而且切实地把握住新新一代与老一辈的不同心态,足见他的用心。

《五月之恋》就是这样一部不需要大红大热,但却不会令你失望的电影。

 2 ) 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电影

我很少会给一部电影如此高的评价,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认为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

由于我对影视的兴趣很低,按我以往情况,是绝对不会去看《五月之恋》这样一眼便感无趣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已经一个月了,但我心中的震撼没能缓过来,也许是因为这部电影打上“青春”、“爱情”“纯爱”等抽象的标签,让我对它的期待值很低,所以它远远超出期待才会令我感到惊喜。

首先是美感,无论是对于主题的表达方式、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塑造、人与景的碰撞、电影场景的选择,总体呈现的是一种清新脱俗、柔和细腻、淳朴自然的和谐美感。

我想,即使冲着剪辑、画面、构图美感我也会很乐意去看,因为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从心底里叹出的一个字:美!

这部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整体美感和节奏变化如同记录四时变化的纪录片!

或者古早动漫?

纪录片一般的美感在电影里不多见,这令我欣喜若狂。

不论是刘亦菲出色外貌、戏曲扮相的人物造型美,电影里画面中山林与车轨交错、白雪皑皑的哈尔滨、乡村老旧房子的淳朴。

既在推进剧情、表达电影的宗旨与主题的同时又不失美感与风格。

其次是主题,我想来想去觉得乡愁二字最能概括。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一部青春爱情电影,但我看完之后发现,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最当之无愧是亲缘线,大陆哈尔滨与台湾的两岸亲缘、瑄瑄家庭分割两地的复杂亲缘线、甚至男主阿磊与哥哥的亲缘线亦是一个亮点。

这部电影中大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靠亲缘构成,甚至影片的关键点阿磊从台湾飞往哈尔滨,大部分把这看作爱情关键点,我认为失之偏颇,阿磊不仅是因为好感瑄瑄,更是要把去世爷爷对孙女的思念带给瑄瑄(台湾奶奶的画和话)。

这部电影始终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愁,这样的哀愁很熟悉,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电影中的车票一如诗中的邮票,遗憾的是电影中的爷爷的车票没有用上,这样的遗憾如同树叶一片片的凋零落下,淡淡的却无力抗拒。

电影中有两个片段让我落泪,一个片段是年迈的瑄瑄爷爷为从未谋面的孙女去五月天的演唱会挤在满是年轻青春的人群中的画面,一个衰老蹒跚的爷爷和一群年轻活力的粉丝,极致的对比令我潸然泪下。

另一个片段是瑄瑄身着戏服登台演出时的场景,这个场景没什么特别的,它令我感动在于传承二字,年轻的戏曲演员传承了老一辈的戏曲艺术。

最后由于篇幅所限,我简单表述一下爱情线,我认为《五月之恋》中爱情线是一条辅线,并且这条辅线很好的赋予了某些故事情节的合理性(例如阿磊去哈尔滨找瑄瑄),它没有对亲缘线的剥夺感,反而使得这个“乡愁”的故事更加丰富紧凑。

五月是一个特殊的月,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不仅是电影有中五月天乐队的这一层意义,五月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旧与新交替,意味着生命与成长,同时五月也是传统节日最多的一个月份,这与电影中有表达的“传承”不谋而合。

所以我想五月之恋中的恋字不仅是爱恋,更有思念的深刻内涵。

 3 ) 纯纯的puppy love,淡淡的乡愁

⭐⭐⭐⭐⭐ten out of ten, 很舒服的一部青春电影,纯纯的puppy love,以及淡淡的乡愁。

整部电影无一处直言“喜欢”或“爱”,但是你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说喜欢,萱萱送票时娇蛮的一句“你一定要来”,离别时阿磊一直追问的“你还会不会打给我”;青春年少,脸上情绪不加掩饰,一嗔一怒一喜,孩儿脸一般,因对方言行而变化,比如萱萱在五月天演唱上开心摇摆,阿磊不开心的嘟嘴,又比如萱萱在阿磊说完“数完三秒,你就会离开这个房间,我们再也不会见面”后留下的一滴泪…… 我们不说喜欢,引得对方猜,却又在言行中释放喜欢的信号,别扭又坦率。

大概十几岁的年纪,最不缺的就是满腔勇气。

所以阿磊可以孤身去到哈尔滨,即使夜深也等在冰天雪地里,怕两人迟一刻重逢;萱萱骑车追在巴士后天,挥舞着生长在台湾的油桐花画,那是爷爷对故土的思念,也是此刻萱萱对阿磊的感情。

配角之间的感情同样动人,祖孙素未谋面,爷爷老赵却因爸爸提过的一句“萱萱喜欢的男歌手乐队”而去听五月天的演唱会,即使他在挤满少年人的现场是显得多么得格格不入;芳姨理解、尊重老赵对故土的思念,在爷爷去世后将他的骨灰送回故乡;爸爸对父亲、女儿的感情,有无奈,更多的有无法抑制的亲近孺慕;以及哥哥石头对弟弟的教导和宠溺。

看完有点甜又有点愁,跨越三代人的事故,爷爷在世时牵挂、羁绊颇多,历史遗留、故土、台湾的爱人和大陆的亲人,难以取舍,近乡情更怯,死后终于如愿回到了故土。

相信萱萱和阿磊没有历史这个因素,他们的故事是更好的结局。

 4 ) 是瑄瑄对五月天的追星之恋,也是五月花下的青春网恋,更是爷爷的思乡之恋

(看到最近好像在dy挺火的,想起多年前没写完的观后感,只有个提纲,先发上来,以后有空再补充- -或许在两岸统一那天)诞生在台湾戒严令的背景下,以春末夏初五月花(油桐花)开,纷飞似雪,借瑄瑄的青春故事,引出一名曾经的国民党战士对家乡哈尔滨下雪场景的无限思念。

故事时间线:1948年12月5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平津战役爆发,国民党士兵赵更生(赵瑄爷爷)买的回哈尔滨车票(12月4日-12月11日),然而却迫于各种压力无法乘坐,只能南逃台湾,台湾随即进行长达38年的戒严令。

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令,开放大陆探亲,爷爷回到家乡哈尔滨,却没想到曾经的妻子,在自己南逃台湾时已有身孕,并产子赵新中,而孙女赵瑄也快出生了。

2003年暑假,瑄瑄父亲随学术团到台湾探望父亲,希望接爷爷回家乡哈尔滨。

在台湾胜兴车站工作三十年的爷爷,早已再婚教美术的方老师,已经放不下在台湾的一切。

爷爷知道孙女瑄瑄喜欢五月天后,便去书店买了本关于五月天的书,并附上自己写的“五月天 更生”书签,一同寄给孙女瑄瑄。

2004年2月:方老师带着爷爷骨灰回哈尔滨叶落归根。

2004年4月20:瑄瑄与“阿信”网络认识60天,并约定在诚品书店见面。

……2004年冬天:阿磊写了多封邮件联系瑄瑄,却石沉大海,哥哥看出阿磊的心思后,带着阿磊去北京。

阿磊抵达哈尔滨戏曲学校,恰逢瑄瑄随南方演出而扑空,就在签证最后一天的12月18日(……)电影细节:1. 爷爷2003年去书店买五月天自传电影的时候,碰到了阿磊,电影有一幕平行时空的插叙。

(……)背后的故事:1. 这是刘亦菲的第一部电影,在剧中刘亦菲与瑄瑄同龄,1987年生,算是本色出演。

2.刘亦菲为此片特意学了两个月的京剧,有没有似曾相识?

为拍鸿门宴传奇,学了曲项琵琶,为拍恋爱通告学了半年的古筝,为拍夜孔雀带着法语老师进组学了法语。

3.剧中爷爷购买的《五月天的摇滚本事》于2002年2月出版,听说当年很火。

4.刘亦菲最后双手离开车把柄举画的片段,是真的摔了,摔了个脚朝天o(╯□╰)o(……)

 5 ) 关于五月之恋

按照我看电影的习惯,看这个名字我根本不会搜索来看,可是昨天我再看完后,却有了很深的触动,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部“爱情片”,在两个年轻人懵懂的青春里,却是无尽的乡愁,而放在今天环境里去看两岸关系,更是唏嘘。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但很多剧情设计很值得玩味。

一个哈尔滨学京剧的女孩,和在台北乐队工作的男孩,他们因为“五月天”而相遇。

一南一北,传统和现代,冬天和夏天,隔着遥远的距离,但他们还是相遇了。

他们比分隔两岸三十年的老人要幸运,借着两岸交流的放开他们才能到了对方生活的城市。

对两岸关系有了解的应该知道,直到2008年才实现两岸三通,而这部电影应该是在04年上映的,那个时候的两地往来仍然不通畅,受到各种阻碍,这部电影柔性的也表达了普通民众最朴素的愿望。

而在这部电影里,刘亦菲饰演的瑄瑄几乎我觉得就是她本人的16岁,甚至哈尔滨背景我都觉得也太巧合了一点,几乎没有什么表演痕迹,很真实的展露了青春期女孩的状态。

她有着国外留学回来的那种自信,也有中国女孩的娇羞,她自己本人开朗活泼的个性完完全全在电影里真实的呈现给了观众,我想没有人不爱这样的刘亦菲。

可是这类题材不要说上映了,以后根本都不会有人再触碰了,纯纯的爱恋和浓浓的乡愁,16岁的刘亦菲赢走了我的心,却又觉得已经失去了她。

更让人难过的是,两岸之间曾经还有着很多淳朴,善良的交往,如今被意 识形态裹挟着,不知何时才能重启。

 6 ) 台北的夏天

由于喜欢刘亦菲的缘故看了五月之恋,感觉这是部很干净的电影从哈尔滨的雪到台北的阳光,从大陆的最北到最南,这中间不仅是隔着那道浅浅的海峡,也不是万里的路,而是子与母融入血液里面难以搁浅的感情。

虽然影片不是重要讲这个东西,但从大陆的年轻人和台北年轻人文化上逐渐的融合可以看出那浅浅的海峡却是那么的短。

这部电影的干净,首先源自于它那简单而不庸俗的剧情,追星族到离乡的浪子,深刻的反映一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不用过多的言语和场景修饰,简单的对话加上轻松的画面给人一种澄澈的感觉,而他的表现张力又如此能感染人,不需要多少英雄和美女,就能在这里找到观众心中的东西。

也许因为年龄的缘故,一些前辈并不喜欢这样生活的东西,比如不喜欢韩寒之类的,但是这只是一种精神形态上刻意的孤立,只要抛开那层东西,也许就会找到那片伊甸园。

台北的夏天,不仅有五月的雪,还有朝气的新一代,和大陆一样,我们共同的爱好唱歌、篮球、网络甚至是京剧。

有这么多的共同,文化上没有谁能够独立

 7 ) 五月之恋的刘亦菲

第一次写影评,冲着天仙姐姐的颜看的 ,14年了,在B站看的是剪辑版的电影以刘亦菲为主,67分钟,对整个故事的路线不是很了解。

但还是想写份影评,算是人生影评的开头。

分两个部分1是表达我对刘亦菲美的认识,2是说我对整个电影背景的认识。

1:我是97年的在我的记忆里只有神仙姐姐的神雕侠侣,很小时看的几个片段,认识只是遥远的天仙确实美,但和其他的女明星美的没有区别。

再后来神仙姐姐退隐了,大概在我对世界认识最基础的几年,所以虽然一直听说刘亦菲美,但是像标签一样的美,觉得没有灵魂或者说有些俗,再后来看到这个片,见到豆蔻的刘亦菲,算是认识了她的美先说五官,之前一直认为迪丽热巴的颜无人能敌太完美,但当年的刘亦菲胜过迪丽热巴,刘亦菲的五官在于浑然天成,每一处单独看很美,组合起来更美,无死角,一颦一笑都有韵味,是飘着仙气,自然娇嗔有傲气但又落落大方,天仙的身材和气质柔中有型,常说女生变美要找一个目标,对于大部分女生,刘亦菲却是是终极目标了。

2整个电影讲的是台湾与内地的种种牵连,哈尔滨的喧喧和台湾的阿磊正好承载了两岸的联系,这并不是一个普通青春片或是五月天的音乐电影,应该说上升了一个层次,冯小刚的芳华是说经历了战乱的时期的情怀,那这部就是两岸冷战的后遗症,用青春的视角唤起人们对台湾同胞的重视,由于历史原因,有那么一批人 背井离乡无法回归家乡,他们都是最简单的普通人有父母有后代,无法团聚的痛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有人把这样的状态挖出来并示众,算是展示也是思考。

整体可以说是一部既青春又有深度而且美的电影,第一次影评,词穷且胡言乱语,留作纪念。

 8 ) 五月之恋

去三义,去胜兴火车站,去寻访爷爷工作生活的地方是故事的初衷。

因为五月天而串联起的台北少年和哈尔滨少女之间淡淡的懵懂情愫,淡得恰到好处。

除了少年人的恋,五月之恋更是故乡之恋、亲人之恋,把五月飘落的泡桐花当成故乡的雪景、一辈子收藏那张1948年到哈尔滨的车票、为素未谋面的孙女进城买五月天的专辑……车票早就买好了可是回不了家。

一道海峡不知分离了多少骨肉至亲,“要团圆,除非是梦里 相逢。

”太悲切了。

随京剧团到台湾演出的孙女和到跟随五月天到大陆的阿磊是两个象征,一个为了到三义寻找爷爷,一个为了到哈尔滨找暄暄送奶奶的画,但目的是一样的,海峡两岸情其实是双向奔赴的,因为那里有想见的人。

最后想说,2004年的五月天太青涩了,金发主唱好帅,石头和阿磊气质还蛮像的都憨憨的,玛莎扔雪球很符合他的形象,怪兽还是越大越帅,冠佑像文质彬彬的学生。

蒙太奇手法写爷爷看五月天演出的时候崩不住眼泪,阿信那个挥手致敬很喜欢。

刘亦菲的颜人间仙品,这里更想说她好灵啊,男女主都演得很好。

 9 ) 你与我以及那五月之恋的再见

当我数到三的时候,你就会走出这个房间然后回到饭店,准备最后一场表演然后跟团员集合,到机场,飞回哈尔滨从此我们就不会再见面了!

123——《五月之恋》看着抽屉一点点空了,空了看着书桌一点点空了,空了看着柜子一点点空了,空了那笨重的旅行箱和我的心一样满得过分,溢出了一地的无法释怀在离开之前可以再从电视上看一次《五月之恋》算是安慰的一种吗?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了大部分的台词甚至可以完整地背诵但是亲爱的,为什么我还是会有莫名的难过?

我也曾收到过一个像瑄瑄一样的女孩寄过来的日记里面满满的是她对阿信难以割舍的感情我也曾在踏过斑马线的时候突然定格想到忠孝东路上忙碌的人群中会不会有你依然寂寞的身影但是亲爱的,我们,并不是谁的谁也许过不久,也许过很久你与我会互相忘记白雪和油桐花的痕迹但是我的亲爱的这一次,是我真的要告别了你愿意陪我一起倒数吗?

123

 10 ) 对刘亦菲印象转变的电影

一直不喜欢刘亦菲。

但是因为这部电影,竟然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改观了。

电影的情节也普通,五月天的出演也并没有什么惊喜。

也许画面不错?

也许因为陈柏霖就捎带着对刘亦菲也有好感了??

但是最后她骑着车子展开那幅画的时候,是真的喜欢她了。

 短评

挺好看的,刘亦菲青春气息十足啊,画面挺美的

6分钟前
  • ceci🍰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刘亦菲这演技还能出来演!陈柏霖真是那时候就苏啊

7分钟前
  • AIIIIIICHAN
  • 较差

靖宇街老房子里面的故事是唯一的亮点!故事的底子其实是好的,没拍好,两个主演也太弱了。。

8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还行

很久以前在堇的qz里聽過而我知道的冰融演奏版,她說是五月之戀里的插曲,我會聽冰融演奏版聽到哭,就覺得是高三畢業的夏天午後,太讓人難過的融化掉的青春。陳柏霖是個呆呆執著的台北男生,劉亦菲美得像哈爾濱冬日的雪,那個時候五位大爺還是黃毛殺馬特。:)

10分钟前
  • 兰 希
  • 力荐

因为有80。画面很漂亮,情节很逊。

12分钟前
  • 艾晨
  • 还行

好久没看过这样的青春小清新电影了,全程为刘亦菲的身材和比例所惊叹,有些人是美女不在于五官,陈柏霖相比起来确实吸引不了我了,确实李大仁也不是无时无刻都有魅力,再有五月天也对我无任何吸引力,父亲和女儿两个视角的两条故事线穿插在一起也很生硬,整个故事都很无趣,能看完绝对是我太无聊了,以及好久没看过电影了

17分钟前
  • 洗澡闻花
  • 较差

陈柏霖还是不错的,顶不顺刘亦菲。

20分钟前
  • 菲以
  • 还行

看到最近这片子好像还挺火就去看了一下,刘亦菲演这片的时候应该年龄不大,但是这片子我觉得可以排她电影作品里的前几,两位主演颜值不用说,演的也都很清新,很自然,片子的立意很好然后文艺气息很浓,画面也很美,我本身就很喜欢看文艺片,然后这个片子看似是在讲两个年轻人的故事,实则以小见大在讲两岸,真的很棒,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很多作品都喜欢通过一些苦大仇深的表达来传达一个宏大的主旨,但是这个就是讲两代人的故事,年轻人追星恋爱什么的一些很小很普遍很简单的事情,感觉是没有什么目的性的娓娓道来,但是就能让观看者意会到这样一个很大的主旨,还蛮绝。而且这个片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是放到现在看也是完全不过时,感觉如果现在上映口碑也会很不错。

22分钟前
  • miomio
  • 力荐

电影后面的主题挺不错的

27分钟前
  • 忍者神龟
  • 还行

03年一部《寻找周杰伦》,04年又一部《五月之恋》,那2年的流量变现还很简单。一部电影也能贡献足够多的好歌曲。网恋、偶像,北京女孩和台湾男孩,这部剧也把两岸当时最青春的男女凑在了一起,要知道03年拍这部戏刘亦菲才16岁啊,陈柏霖也才20.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太慢,2个年轻人的表演基本靠吼,CP感不够。如果就是讲青春爱情也还好,但是你又插上了老兵思乡这么大的一个情感,就感觉很沉重。

31分钟前
  • 凝羽飞
  • 较差

竟意外地各方面都做到位了,但也仅是到位而已。

32分钟前
  • 阿球
  • 还行

故事主题很不错,台湾拍这种文艺又纯爱的电影太拿手了,还记得里面有五月天哈哈哈

36分钟前
  • 香菇
  • 力荐

因为五月天去看,又因为看了这部电影立下了去哈尔滨的心愿。仍旧记得陈柏霖念苏菲亚大教堂的发音。

38分钟前
  • 未練
  • 力荐

18影23.原来也是能拍出干净暖心的片子的,日系小清新风格,文艺得很认真。纯纯的青春和小任性,就像三义的油桐花开,很舒服。当时的刘亦菲,哇颜值巅峰演技也可接受,是我的幻想型了,对青春的所有想象都能集于此身。

42分钟前
  • 彼岸往北
  • 推荐

电影的整体风格,穿插在电影里面两岸人的感情都很动人。刘亦菲和陈柏霖的演绎也很自然。很纯粹的一部作品

46分钟前
  • AliceDream
  • 力荐

亦菲很美,角色很纯,电影很商业...2005

48分钟前
  • llao
  • 较差

冲着陈柏霖和五月天~哎哟那爆炸头那傻样儿 不过还是喜欢||哎哟当年的阿信 我果然是脑残粉 一听到那些插曲就沉醉了||平心而论刘亦菲蛮漂亮的

52分钟前
  • #流岚#
  • 较差

总觉得这对情侣很不搭调。

53分钟前
  • 李小宅
  • 还行

当了这么多年迷妹最后却以另一个迷妹的身份看完了这部电影。04年的片子立意就这么明确了。而今怕是再不会有这么单纯的电影了~

56分钟前
  • Dar達 令
  • 推荐

电影本身挺一般的,四颗星全给刘亦菲。刘亦菲是那种清新脱俗的美,很舒服的气质。

60分钟前
  • 豆瓣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