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商道》电视剧和小说,里面的大部分故事都是真实的话,那么林尚沃可谓是商业街的大佛。
格局决定结局,林尚沃小小年纪就精通汉语,在清朝商人与韩国商人做买卖时,担任小翻译,赚取零花钱。
本来林尚沃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还小有能力,没想到被他母亲呵斥,不许再赚这些小钱,要以自己的宏图大志为准。
成年后的林尚沃,饱读诗书,学问渊博,不过倒没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看见不公平拔刀相助,敢于直言。
虽然困难重重,还是跟随父亲,希望帮助父亲完成他的志愿。
林尚沃眼里能看见人,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甚至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去帮助人。
但是也不是老好人,随着他逐渐在商界打拼,人生阅历的增加,不被别人占便宜,守住自己的边界。
林尚沃在沉浮之中,一次次沉着冷静的应对了人生的大危机,财富也一次次如滚雪球越滚越大,获得的人心也如潮水般越来越汹涌。
如果获得的是不义之财,最终也会陷入不义之中。
松商大房朴周命,还有郑治寿就是最大的代表。
通过恶意竞争,买卖做空,贿赂权贵,这些都是不义的行为,能赚取一时的利益,却失去永久的人心。
唯一能长久信任且有用的,只有人心。
那人心又是什么呢?
人心是爱,是美好,是温暖,是正义,是道德,是利他,是关怀,是忠诚,是所有你能想象的到的一切美好的品质。
确实是精品电视剧,能学习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韩国还保留儒家、道家、佛家传统,电影里一切都看来非常顺眼合理。
韩国人传统服装的颜色就是中国以前的汉民族衣服颜色,看来非常养眼。
这套戏我每年至少会再看一两次,看了可以消除自己烦恼,增强自己做人的信心。
我也买了六七套光碟,由VCD时代买到不同版本的DVD,可惜还找不到高清版本。
借了几套给朋友,他们看了照例不还。。。
哈,那证明我没介绍错,真希望能收录在电脑记忆碟里。。
最近静心读书的我,给大家分享一本好看的书——《商道》,由韩国作家崔仁浩所著,王一胜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超越人物传记,又忠于人物真实事件的小说。
本书描述的是100多年前,发生在朝鲜巨商林尚沃真实而传奇般的人生,从中可以参悟他的赚钱之道,修行悟道。
而本书作者借一位作家之眼,通过研读林尚沃的自传体著作《稼圃集》和日记《寂中日记》,及留下的戒盈杯,真实还原了林尚沃的从商之路,也是他的做人之道“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即“财物像水一样平等,人像秤一样正直”。
从唐宋之后的释儒道,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走向,也对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越南产生了深刻影响。
正如百经之王《道德经》中所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林尚沃明白,财物如流水,没有归属,就算拥有了金钱万贯,也只是暂时的;人也一样,高贵只是一个美誉,秤都会不多不少的正确的称出一个人的重量。
而人心如秤,唯有正直,才经得起时间检验,而人应该做像秤一样平直的人,所谓商道,即做人之道。
浮沉商海如鸥鸟的林尚沃是一名修炼者,通过商业走着道人之路,他赚了钱,却不执着于金钱,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所以在乱世中,仍能够得以保全自己及后代的平安。
15岁时,林尚沃被父亲林凤库送到秋月庵侍奉高僧石崇大师,在挨其无数痛打后,终于明白“一个人的手既可以成为杀人之刀,也可以成为救人之刀。
”在父亲死后,父债子还的林尚沃,去给店里当伙计,因为表现好,有了去北京的机会。
在北京,林尚沃为了救被卖入妓院的张美玲挪用了公款,放弃了自己独立开店的机会,体现了他“重于义而轻于利”的品格,却也让他因此被落以私吞东家金钱而被逐出商界。
无奈之下,重回秋月庵,正式剃度受戒。
如果没有身在北京的已富贵的张美玲的报恩之举---千里差人去寻找林尚沃,对家中老母的牵挂与不舍,林尚沃是不会跟随朴忠一离开寺院的。
临别时,石崇大师对林尚沃未来的不测与危机的预见,后来均应验。
如果没有石崇大师的指点与警戒,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他未必能把握得恰到好处。
这三次危机,石崇大师用手写的“死”,藏于锦囊中的“鼎”和戒盈杯,帮助林尚沃逐一化解。
所以林尚沃在自传稼圃集中写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一杯也”。
第一次危机发生于林尚沃在人参歉收,北京药材市场已无货之际,从朝鲜带去5000斤红参,欲以高价出售时,却遭到北京药材商的集体抵制。
在得到好朋友金正喜“百尺竿头上求生的办法,就是从悬崖峭壁再向前一步”的启发后,在临回朝鲜之际,他放火烧红参,置死而后生。
机遇与危机并存之际,林尚沃棋高一着,借此名扬朝鲜和北京商界,在生意场上乘胜长驱之入。
第二次危机是在图谋推翻现存政权的洪景来的死亡威胁之下,面临生死抉择时,林尚沃从石崇大师所写有“鼎”字的锦囊中,悟到:“鼎有三足,才能站立;人也是在地位,财富,名望三种欲望驱使下去做事。
”已拥有了财富的林尚沃不应觊觎权利,如此才不违背天意。
正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讲到,拥有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能力,才叫反脆弱。
而林尚沃恰好拥有此能力,在洪景来之乱中因镇守义州城有功,被朝廷任命为五卫将,商而优则仕!
但“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处于鼎盛时期的林尚沃,第3次危机又向他走来。
这次是“义”导致,更离不开一个“情”字,他年轻时的好朋友--李富著,和洪景兰一起被镇压砍头后,后代被贬为官奴。
而女儿松伊在5岁母亲逝后,被妓女山洪收养。
养母年老生病退籍,依“代婢定属”的规定,松伊成了一名官妓。
初次见面就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林尚沃一步步查到松伊的身世,纳她为妾,将他收为良民,是他想出的唯一方法,却也让他身陷囹圄而不自知。
在他的朋友也是生意场伙伴,朴钟一四处活动之下,林尚沃受到了“围篱安置”的处罚。
当备边司赵相永来监察林尚沃的流放生活时,要求用石崇大师赠与的戒盈杯来喝酒时,在杯子斟满酒后,很快酒会消失;少倒一些,则无碍;如果强行想倒满,却永远也不满。
杯上刻的“戒盈祈愿,与尔同死”,随着盛怒之下的赵相永把杯子砸破,风月庵中的石崇大师也口吐鲜血而亡。
他用此杯来告诫林尚沃“欲望无止境,贪得无厌,却反而一场空”。
关键时刻,戒盈杯救了林尚沃一命,也让他顿悟了:“学者博学众长,强者战胜自我,富者自我满足。
”他要节制欲望,实现自我满足后的自足,证道走向“商佛”。
将建好的新居拆掉,斩断与松伊的情缘,退出商业经营。
“最恐多情损梵心,入山又怕负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用功修行,免除别人债务,散尽千金,复归农田的林尚沃践行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是种大智慧。
南怀瑾先生推荐给许多经商之人读该书,同时还拍成了电视剧,希望带给现代人一点启示,让商业之道和人生之道更顺畅一些!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商道,是天道,也是人生之道!
商道电视剧海报
电视剧呈现了非常真实的朝鲜。
看得很快,电视剧为了打造林尚沃神话形象把爱情拍的太唯美了些,个人不感冒全数跳过。
最后五集看了分集简介。
很多人拿胡雪岩和林尚沃来比较,个人觉得没法比啊。
朝鲜朝廷当时依附商人来收取税金维持朝政,林尚沃一人就顶了三分之一的财税。
大清的税源就复杂广泛得多。
胡雪岩后期遇到的叛乱时局也比林要复杂得多。
韩剧里的正剧不多,这部是为数不多的作品。
所传递的商业精神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从小就喜欢看李炳勋导演的作品,从《大长今》到《商道》《医道》《李祘》《同伊》《马医》,每一部剧都是富有哲理,兼具艺术审美和中华文化内涵的好作品。
其中《大长今》和《商道》对我影响最大,隔几年总会翻出来看一遍,温故而知新。
这几年的创业历程让我这次重看《商道》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
今天先来聊聊为什么洪得柱大爷的湾商会破产?
1.杠杆太高为了获取资金参与清国的交易,洪得柱选择了抵押大定江船队经营权和店铺。
这次交易让湾商的资产负债率高出了界限。
企业经营,赌性如果过大,杠杆用到极致,是没有任何容错空间的;一旦某个事情不如预期,就可能还不上款,现金流一旦断裂就没有补救空间了。
世界局势,政治情况,行业发展瞬息万变,哪有人真的能预测准确,万事如意?
所以后面发生了赈灾米出事,湾商从交易中除名,一夜之间湾商就破产了。
生意不论大小,都要警惕杠杆过高。
2.任人唯亲虽然剧中一直宣扬洪得柱获取人心的理念,最后似乎在林尚沃身上获得成功;但如果细细分析洪得柱的用人,其实还是任人唯亲。
自己的亲弟弟虽然能力不足,却一直掌握着大定江船队经营权;侄子三甫,心不坏但是脑子不聪明,却一直担负着往来燕京的重任。
同时湾商内部的培训体系没有做好,仍然使用着早期简单但低效的培养方式(比如背着铜器贩卖),后继力量和人才不足,团队空有忠诚也没有用;洪得柱个人精力无法关注的领域就得不到好的发展,只能守住义州的领域做生意而得不到扩展,于是湾商在各项生意领域逐步落后于松商。
3.公共关系处理不当洪得柱专注于自己的生意,与朝廷官员联系较少,对朝廷的动态了解不多;偶尔义州府尹有事来找,也是委派大行首参会,自己基本不露面。
反观林尚沃,先是借助朴元宗大人的力量获得人参交易权,又因为采渊跟宣惠厅大人结缘,以及清国的朱炳成大人协助人参交易等等…与朝廷保持适当的不远不近的距离,了解政策变化,才有可能做成大生意。
但洪得柱为了坚守原则太忽略这点了,才导致黑市贸易被堵,湾商被宣惠厅除名而后知后觉,无法提前做一些应对和管理,也造成了湾商的最终破产。
当然,洪得柱能成为义州第一财主,知人善任,且知进知退,已经是非常难得。
人哪能完美?
看剧的时候有一些感触,纯纯做个分享。
韩剧《商道》。
韩国商人林尚沃的故事。
剧中反派是郑治寿。
1、林尚沃初次对郑提出异议,是因为郑作为“大商团”的代理人,竟然与小商小贩争利。
自古以来,虾有虾道,蟹有蟹道,所谓王者,不会贪图小利,而是与同等量级的对手竞争。
郑对他的主张不屑一顾,郑觉得“以本伤人”,无可指责。
例如大车撞小车,是小车太蠢,不会绕行。
2、郑治寿在洪得柱门下经商,后出卖恩主,投靠另一财团。
虽然他搞到洪家破产,但却对洪女美今有情。
他派人把米悄悄送到洪家门口。
预到米尽,再派人送。
虽然关心她,但却无法送她衣物或首饰,因为怕被人识破,估计会扔掉或唾骂他。
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成功,连心爱的人一并葬送,这叫成功吗?
3、林尚沃不幸沦为奴隶,逃跑。
在逃跑途中,遇到女奴,虽知会增加他的负担,仍然协助她一起逃跑。
他们最终在异乡安身立命下来。
这种“眼见我要死了但能救一个是一个”,比那种“我都要死了别人管他娘”实在帅多了。
故女奴爱上了他。
4、林尚沃在行商过程中,为一个青楼妓女赎身。
他用自己没有权限动用的钱来为她赎身。
她刚被卖到青楼,只要有人救她,她就可以重新做人。
她很美,但他救她不是为了跟她成亲,而是联想到自己“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他因无法向上级交代钱的缺口,而被上级逐出商团,在外头当了好几年的流浪汉(打零工)。
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解释自己“用钱做了好事”。
大概在别人眼中,一个穷人是无权慷慨行侠的。
即使解释了,也不会被原谅。
林尚沃总是遇到困难的人,帮助困难的人,这些弱者,后来或成了他的助力,或成了他的朋友。
他曾爱上竞争对手洪家的养女朴多宁,但因洪父坚决反对,无法成偶。
虽然他后来另结婚事,但却对初恋坚持关心到底。
当洪家破产,他也帮着把洪家被骗被夺的钱讨回,即使不能,也要挽救损失,让洪家再起炉灶。
即使一生只能跟她做知己,他也不会放弃帮助她。
而别人多半会说:太痛苦,我不想再见到她了。
郑治寿则是把别人都当作工具,如果情势有变,对方失去利用价值,就能抛则抛。
他的负担越来越轻了,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重心,如断线风筝一样。
后来林尚沃指出了郑治寿大起大落的空虚,他隔天就自杀了。
并不是林诅咒了他,而是他回顾自己,他没有珍惜任何人,也没任何人留恋他。
而且生意上也一败涂地。
他根本找不到什么美好的东西可以温暖自己。
虽然他平时就是个让人寒心的人。
但他也会有一种渴望,此时发现不管用什么精明诡计,都无法拿到他渴望之物。
于是他就自杀了。
他所渴望的,正是他所舍弃的。
是他一生得不到的东西。
他也无法放下自尊牺牲一切代价去挽回那种“美好的回忆”。
他觉得他失无可失(早就失去了)。
死就死吧。
如果你看过《天道》,并且觉得《天道》这部剧非常经典的话,那我强烈建议你一定要去看一下在韩国也同样是经典之作的《商道》这部电视剧。
实话说,我不喜欢看电视剧,因为总感觉太浪费时间,而且我这人有强迫症,属于一旦看了第一集,就必须要看完才行的主,所以我就更轻易不看电视剧了。
《商道》这部剧是我非常认可的几位大哥级人物强烈推荐我看的,说是非常适合想干大事的人看,一听这话,咱能不看吗?
这部剧我刷了两遍之后,整理出来了一份经典台词和观后感。
如果说《天道》是把倚天剑的话,那么《商道》就是一把屠龙刀,真的是大巧若拙。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抽出几分钟时间看看这篇文章,足够吸引你的话,就去看看这部经典之作吧。
关键词:忍耐、坚韧、感恩,忠诚,善良,人心、大度、不忘本。
经典台词:所谓的做生意并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赚取人心。
并不是要获得利润,而是要获得人心。
赚取人心获得人心,这就是做生意。
到了那个时候,金钱自然随之而来。
像你现在这样拼死追逐金钱,就是钱的奴隶。
如果号称在朝鲜商界,呼风唤雨的你的财富是用谎言累积而成的,总有一天,它会像建在沙堆上的房子一样,毫无力量的整个瓦解。
我手中握的是千把剑,但是你的手中只有一把剑,我手中的千把剑,可以用来救人也可以用来杀人,但你手中的一把剑只是杀人的杀人剑。
必须带着千把剑度过的人生,为什么只要带着一把杀人剑度过呢?
天底下有很多事情,必须要用这一千把剑使它更顺利,你为什么要用这一把杀人剑毁掉自己的人生呢?
如果丢弃你手中的那把杀人剑,你就可以获得千把可以救人的剑的时候,你就能够抛开在你心中燃烧的如同恶魔一般的怨恨。
可以让你调试心境的地方并不是寺庙,而是在市集,并不是只有山上的寺庙才有佛啊,不论是市集、客栈、甚至烟花柳巷都有佛。
你是个生意人,只要在市集完成你的商佛就可以了,你回到市集去寻找可以救人的千把救人的剑。
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财物其实如同水一样。
水虽然可以暂时堵住,但是没有办法将它永远占为己有。
如果为了将水占为己有而堵住,这些水就会发臭。
财物其实也是如此。
掌握在我手中的财物,只是暂时停留在我这里而已,而且人一生下来也没有所谓的富贵、贫贱的差异。
即使暂时借助于名誉,身着丝缎衣服,但是一旦脱掉它,还是会回归于一个平凡的人。
如果是生意人就要懂得在干旱时卖木屐,在梅雨季节卖草鞋。
观察是不是具有远景,这似乎是做生意非常重要的原则。
危机就是转机。
人生本来就是残酷的,哪有时间哭哭啼啼的。
一个真正的生意人,要知道什么时候该退出。
光是等待无法达成任何心愿,我要自己去争取。
在你利用封箱送风的时候,先要将心中的怨恨全都丢入火中,掏空你的思绪,掏空你的心,抛开所有的怨恨,到那个时候我就可以传授你成为铜匠的方法了。
你太一板一眼了,一个像样的生意人,一定要能屈能伸,该屈的时候屈,该圆滑的时候就要圆滑。
如果太过僵硬,还没把东西卖出去就已经断了。
岁月就是一帖良药,如果要治愈你心中留下的伤口,除了岁月之外,没别的特效药了。
将对方的缺点掌握得一清二楚,也是一种生意手腕。
毫无能力的我可以成为江商都房,那是因为我可以顾得了我的饭碗。
只靠单独的能力,绝对无法成为大生意人,一定要懂得如何用人,才能带领像松商这么大的商团。
如果要做生意,必须要具备商才,要懂得做出正确的判断,也要有卓越的随机应变能力。
我认为先取得他人的信赖才是做生意的基本,如果我不能够靠自己取得都房大爷的信任,这种推荐函又有什么意义呢?
做生意就是做人。
虽然说我已经跨了,但是生意并没有白做。
小财富可以靠努力来获得,但是大财富是上苍所创造的。
对我而言,上苍就是权势,一个生意人如果过于依赖权势,可能身败名裂,跟权势保持距离又不能成功,不懂得如何运用权势的生意人,无法成就很大的财富。
小的认为对商人来说,权势是不可近不可远的东西,小的虽然不会和大人刻意疏远,但是也不会过于亲近。
小的知道,没有了权势,就没有办法做大生意,但是小的认为和大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才是让大人活命,也是让小的活命的一种方法。
小的不会为了得到大人的特别关照而做不当的交易。
但是如果小的真的用了钱,那么,那是身为商人,为了让朝廷的事更加顺利而表达的忠诚。
小的说过不会和大人进行所谓的私下交易,但是愿意为朝廷的事尽一份心力,当今因饥荒和天灾到处都是游民,朝廷的国库也已经见底,所以在救济饥饿的百姓上,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只要是救济百姓的事,无论大人在上面写多少,小的一定会承担的。
观后感:林尚沃少年时谨从父命学习汉语,原本打算通过译科走上译官的道路,但是由于遭遇松商大房诬陷而背上大逆罪名被判罚流放为官奴,他的父亲也因此被斩首。
服刑期间林尚沃数次逃亡,最后一次正值朝廷大赦,从而获释。
获释的林尚沃投奔了义州的湾商,由于他具有超众的经商头脑和惊人的意志力,得到湾商都房洪得柱的重用。
在与松商的竞争中,湾商失利破产。
林尚沃卧薪尝胆依靠“获取人心而非获取利润”,最终使湾商重新崛起并成为新任湾商都房。
由于林尚沃“以人为本”的经商战略,使得湾商在民间的口碑与日俱增。
林尚沃又进入政界从县监做起兴修水利体恤民情,直至升任尊贵的堂上官。
至此林尚沃成为了名副其实显赫的红顶商人,湾商也接替松商成为整个朝鲜商界的领袖。
林尚沃在随后的经商中经历了众多的磨难和考验,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一生的风雨坎坷也让他释怀了人世间的完满与不完满之道,老年时一把火烧掉所有的欠款借据,打开粮仓分发粮食,恩怨一笔勾销,回归田园,怡然自得,终其一生。
《商道》既是从商之道,更是人生之道,从林尚沃身上我有几点感触非常深。
每个人都可以灵活选择或者变更职业,但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
正如林尚沃虽然放弃译科而选择从商,但他自始至终坚持自己做人的信念,并将其践行到商业当中。
人应该积极准备、待机守时。
机会都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当各种素质和能力被积极培养之后,机会自然会随之增多。
正如林尚沃日后经商中的左右逢源,其实与其早期的丰富履历是分不开的。
忍耐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正如林尚沃在成功之前经历了众多磨难,甚至数次起死回生,才会积累到足够多的经验和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获得长远人心要比获得近期利益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人心才是最长久的保障。
正如林尚沃不惜广散钱财救济求助之人,以及给与处于劣势的外地商团以生存发展的机会。
经商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能违背经商的道义,不做伤天害理之事。
林尚沃善于笼络人心,感动人心,正是因为他的这些人格魅力,才有那么多的人忠诚的追随于他。
林尚沃虽然是一个商业天才,但是他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个人的能力和魅力之外,最重要的其实还有两点,第一是因为他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湾商。
第二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有三个非常好的人生导师,在不同的时期对他言传身教的指导作用非常大。
林尚沃的第一个人生导师是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默默陪伴在他身边,在对林尚沃的教育中秉承不干预,不责备。
在他升官发财之后也没有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因为她母亲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最后也是利用自己工作赚的钱做了大善事。
从林尚沃的母亲讲的一段话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母亲。
他的母亲开了一家饭馆,说:“卖了十多年的盐,当时只要能卖掉一大袋,就可以糊口了。
但是自从卖汤饭,有机会摸到钱,才发现人的贪念是无止境的。
钱是祸水,为了做生意,不断地追逐金钱的话,一个不小心就会搞得让自己眼盲、耳盲、心也盲了”。
林尚沃的第二个人生导师是湾商的创始人洪得柱。
洪得柱虽然是朝鲜第一首富,却依旧每日只吃酱油拌饭,从不乱花一分钱。
举一个电视剧中洪得柱对林尚沃言传身教的小片段吧。
虽然只是一个缩影,但足以说明洪得柱对林尚沃一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在经商的过程中,洪得柱始终拒绝给朝廷的贡人行贿,因而无法卖掉丝绸。
洪得柱对林尚沃说:“我把你找来本店担任书记,不是要教你做生意的手段,我是要你学习做生意的道理是什么。
所谓的商道,不是别的,只要了解到做人的道理,这就等于遵守了商道。
以做生意为借口,以获得更多利益为借口,以想要赚钱为借口,因而违背做人的道理,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
”交易谈不成的时候,这期间手下人劝说目前形势紧迫,只要进行这一次就行,洪得柱却说:“只要我们这一次,就这一次,那才是问题。
从做生意开始到现在,我不断地面临这样的诱惑,但是我始终都没有动摇过,如果因为这么一点点的困难而违背原则,那叫什么原则?
”这其中的道理,也是在教给林尚沃做人的信仰问题。
林尚沃也是始终感恩并且忠诚于给他提供平台的湾商,感恩忠诚于他的导师洪得柱。
在他后来有了能力东山再起的时候,他想到的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另起炉灶,而是重振湾商,找回他曾经的导师回来重掌湾商。
可以说洪得柱最大的成功就是经营了人心,得到了林尚沃这个人。
林尚沃的第三个人生导师是他的师傅石崇大师。
在林尚沃走出师门的时候,他的师傅石崇大师给了他三个锦囊,嘱咐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可以打开,或许可以保住性命。
第一锦囊:死。
林尚沃在与中国的人参贸易中,面临着商人的联合抵制,没有随波逐流的降价,在最后关头取得了定价权的主动,他明白了石崇大师的用意: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二锦囊:鼎。
谋反头目洪景想让林尚沃与其为伍,如不从便起杀机,在危难时刻,林尚沃挥剑断鼎,挽救了性命。
鼎字的含义,名誉、地位、金钱,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多一不稳。
他参透了石崇大师的指点:舍得舍得,名、利、财不可兼得,必须懂得取舍之道。
第三锦囊:戒盈杯。
“戒盈杯”在中国唐代就已兴起,相传酒倒七分则不遗不漏,酒倒满分则流失殆尽,恰是“满招损,谦受益”的完美呈现。
他领会了石崇大师的告诫:时刻勤谨、适度,不可贪婪。
石崇大师赠送给他的三个锦囊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林尚沃,足以看出石崇大师的智慧和先见之明。
整部电视剧中最可惜的人我觉得就是郑智寿,他也是一个商业天才,而且论才华,论天赋,我觉得他都不输林尚沃,但是他却过于贪婪,玩弄阴谋诡计,违背了商业道德底线,违背了做人的底线,最终自掘坟墓,最后是众叛亲离。
郑治寿把别人都当成工具,如果情势有变,对方失去利用价值,能抛则抛,他根本就没有重心,如断线风筝一样。
后来林尚沃指出了郑治寿大起大落的空虚,他隔天就自杀了。
他根本找不到什么美好的东西可以温暖自己,虽然他平时就是个让人寒心的人。
但他也会有一种渴望,此时发现不管用什么精明诡计,都无法拿到他渴望之物,于是他就自杀了。
其实他所渴望的,正是他所舍弃的,是他一生得不到的东西。
他也无法放下自尊,牺牲一切代价去挽回那种“美好的回忆”。
其实《商道》这部电视剧已经远远超越了所谓商业的范畴,而是做人的道理,心怀慈悲,以救人为己任。
这也是《商道》表达的核心,商道即人道,从商即做人。
放眼当今,整个商业道德崩坏,风气恶化,说到底也就是没有人坚持这种理念的结果。
《商道》这部剧就先分析到这,如果你也喜欢《商道》,欢迎加我的个人微信 736624840,更多精彩的影评和剧评都发表在我的微信上,期待和你有更深入的链接和交流。
E01看网友评论,都和《天道》齐名了,那必须挖出来看看。
找了个200MB的模糊版,依然掩盖不住绸缎店大行首的美貌。
剧情节奏挺快的,半集儿时,半集青年。
小林尚沃演得不错,活灵活现的。
这是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家庭,靠母亲贩盐为生,父亲是个一心考取译官的读书人,不事生产。
放在现在,就是工地女搬砖工供老公考公务员,老公事业未成鸡娃继续仕途。
爱玛,想起李安了,一家子狠人。
林尚沃挺有经商头脑的,能赚点小钱。
但是母亲不允许,理由是人如果整日钻营小钱,就会失去远大的目标。
所以林尚沃在这样的熏陶下挺仗义疏财的,虽然天天喝粥度日,但从不把黄白之物看在眼里。
也许这样才能做大生意吧,把钱看得太紧,格局就小了。
福祸相倚,虽然身边有损友,误打误撞认识了松房商人,凭借博闻强识和强大心理替美女行首做成大单,后面的缘分不就来了嘛~对了,义州首富洪得柱做高利贷生意还要面试贷款人,妥妥天使轮创投了。
E02林尚沃的爹鸡娃太狠了,鸡完读书鸡实习,鸡完实习鸡旅学,完全不输现代父母。
在这集,林尚沃受惠于两个贵人,松房的美女行首给他出了贩卖虎皮的点子,还帮他成为使团的马夫。
使团的曹判吏送他一套四库全书,为后面的缘分打下伏笔。
不过这一路太像玩闯关游戏了,“前方禁门有卫兵查验行李,请问要自首吗?
”“No,碰碰运气。
”“恭喜你,成功通过禁门,获得虎皮收入800两。
”剧组应该是跑到中国影视城拍的吧,林爹那句“简陋的旅社”给我气坏了,Excuse me,你们朝鲜低矮土坯房是好到哪里了吗?
最后心疼行侠仗义的安副将1秒钟。
E03大悲之后是大悟,尚沃爹头撞南墙终于醒了,可惜太迟了。
人这一生,短短几十年,什么是信念,什么是执念,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难道要到弥留之际才能有答案吗?
祸福相依,美女行首也料不到,她一句话成全了尚沃的燕京梦,却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真是讽刺啊。
尚沃爹苦读多年名落孙山,曹判吏狱中哭友自身难保,刘府尹秉公查案惨遭解职。
另一边,洪得柱偷友钱财终成富豪,民营企业家走私军火换取特许经营权,各种小吏比鬼难缠,什么世道,对弱者穷者正义者耿直者良善者诚实者最不友好的世道,且看尚沃被冤死爹之后如果与这个世道和解。
没想到,第三集美女行首cp线就be了。
盲猜尚沃后面要加入湾商?
E04-05所以四次逃跑,挨的板子,在铜器厂受的累,通通没有意义!
逆风翻盘还是得靠政策东风!
幸亏尚沃有信念,不然短短5集已经变成松房翻译林尚沃,铜器手艺人林尚沃,盗贼头目林尚沃,或者高僧林尚沃。
采渊,盗贼头目,铜器厂老板,林尚沃的挨打回报,后面应该有重头戏。
封建王朝真是个草菅人命的时代啊,众生皆苦。
这片子的外景拍摄是下了血本的,我恨这个渣画质。
E06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林尚沃的成功应该没有人会说三道四,没有朴多宁的背景,没有郑治寿的靠山,只有一双腿,一张嘴,一个脑子,不吃苦不付出,才该得一句“凭什么吧”。
省略了平反的过程,直奔湾商铜器店杂工,林尚沃的逆袭之旅开始了。
被店主为难出去卖高档铜器,先是没找准目标客户,再是没找对市场定位,然后触犯了行业协会约定,最后才是朝鲜董明珠的惊人业绩。
也许,真的没有白吃的苦吧,前提是能从中吸取教训。
朴多宁是编剧偷懒的金手指吧,总是那么适时,又那么悲情。
E07-08这两集的高光时刻是洪得柱和老婆讨论“卧薪尝胆”,太妙了,尤其是那句“对身体没有益处的东西为什么要舔来吃”,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参差。
洪得柱,很有意思。
为了仕途努力过,碰壁后立刻改弦更张做了生意人;为了做生意偷同学的钱,但是特别敬重同学的意志,也努力弥补自己的过错;自己满腹诗书,也有头脑,娶了个不学无术的老婆;喜欢招揽读书人,又对他们不能完全放心。
怎么说呢,实用主义者,天生的商人。
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管用就行。
相比之下,朴周命虽然一脸仁义廉耻,却是实实在在的不折手段,不让人敬,只让人畏了。
洪得柱和朴周命,各生一个女儿,不出意外,郑治寿和林尚沃会分别成为二人的东床快婿,成为引领湾商和松商的第二代大房。
郑治寿挣不开读书人的骄矜,看不起商人,又放不下钱;林尚沃仕途梦碎,从商大半是为了复仇。
钱这个东西,捏在手里是死的,撒出去才能变成活水。
看郑治寿和林尚沃两人怎么在钱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目的。
至于洪得柱和朴周命的女儿,一个傻白甜,一个玛丽苏,不知道狡猾狐狸生出来的怎么都是兔子?
E09-10林尚沃好手段,唬着三甫做了天使投资人不自知,白嫖了一个铜器厂厂长,安排自己弟弟进厂做核心管理层。
如果说林尚沃的商业首秀,高档铜器置换药丸,走的还是技术流;买断锡块,就是心理战的范畴了;黑市人参交易,考验的就是一个商人的人脉资源。
郑治寿初露异心端倪,有时候人太聪明,看得到太多机会,可能就失去了坚守的初心,追逐着蝇头小利直至无法回头。
这就是小时候,林母打掉小尚沃兼职得来的铜板的意图吧。
南怀瑾先生多次推荐的电视剧 我不得不看了,去年看完的。
关于商业部分的总体价值观真的正。
爱情线这部分看着真鸡巴难受,多宁小姐没跟林尚沃在一起真的惋惜。
虽说看上去像是那个年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父母之命,娶了美今小姐,他爹又是你的大恩人,不可能始乱终弃,但其实到后来美今都撮合他们俩就 都不介意多宁做小的,三个人在一起快乐的生活多好呀,我操,林尚沃开心了 对美今也能多点好脸色 而不是相敬如宾 没一点爱情的样子。
你狗逼林尚沃,真是太不识抬举了,在乎自己的名节大于爱情,你选择牺牲爱情。
多宁小姐做官妓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多宁留在自己身边的。
你后来放虎归山人家多宁有松商都房要做,跟你就更不可能了,名不正言不顺了。
关于举兵谋反这个事情,在我看来林尚沃在第五层 知道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只不过换一个人当皇帝而已,又不是实现民主化,我干吗要支持你。
还不如自己多搞点钱。
有灾有难了救济一下老百姓比啥都强。
对了修改错字又想起来另一个女配,长得真清纯呀,好像清纯版的枫哥啊!
看完了《商道》这部历史剧,我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历史剧,直到看完之后去上网查相关的资料才知道朝鲜历史上真的有林尚沃这么一位商人,不禁对这位历史上的人物肃然起敬。
我之所以会看这部电视剧是因为潘石屹在微博里高度赞扬了这部电视剧,他自己也看了两遍。
这部历史剧非常的饱满,经济、商道、社会、政治、情感、人生的苦难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没有一点大部分电视剧的造作与浮夸,我想这就是历史剧的特点吧,尊重现实。
这部历史剧里面包含了很多的故事,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那么《商道》让我学到了什么?
我想是林尚沃的各方面的处事态度,对待爱情的大胆表白、坚持不懈、不顾世俗枷锁、不顾流言蜚语,对待仇人的放下仇恨、宽大包容,对待上司的忠贞不渝,对待下属及同事的各种关照与令行禁止,对待竞争者的共赢态度,对待平民百姓的关怀爱戴,对待权势的刚正不阿,对待国家的忧国忧民之心,对待亲朋好友的公平公正不徇私,对待普通朋友的关照而不牺牲自己的利益,对待财富权力的淡然,对待人心的努力赚取,对待结果的不急功近利而是做好眼前该做的事、注重过程、不为追求结果而刻意去追求结果,对待危机的沉着冷静、处之泰然,对待成功与舒适环境的戒骄戒躁、保持危机感,对待人生的知足常乐、平静领悟。
对于我今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都可以从林尚沃身上找到答案,我想这就是《商道》教给我的宝贵的经验财富。
那样的社会真的有这样正直、高尚的商人吗?现在的社会,成功的商人真的可能正直又高尚吗?要与这个社会打交道,真的可以独善其身吗?我只希望我自己心怀感恩、做一个善良的人。
很喜欢的一部剧,看了N次。剧本硬伤:1、人设崩溃,人物过于脸谱化。为了突出主角的智商,林尚沃的老板洪得柱和对手的水平被降得很厉害。2、白莲花,道德bitch。绝对不贿赂? 官员受贿并非都是道德问题。 当初做生意的时候,还偷了林尚沃老爸林峰赫的钱又如何说?多宁,采渊,美金 三个妹子我都很喜欢。多宁:正直干练,事业女强;采渊:书香世家,知书达理;美金:温柔善良,善解人意。
这样质朴好看的韩剧,在如今的时代,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商業並唔產生價值,佢係史上唯一被封官嘅商人。懂人,為人,懂規律,爲社稷。
虽然脑子转呢快,但这个运气也不是盖呢!林Sir V5!
7.8
朝鲜,红顶!
小时候看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叫采渊的姑娘。
拖沓,但快进地看还不错
比书本原著精彩很多,韩国编剧在塑造形象和故事编排上真的很有一套,郑治寿这个形象塑造地真是画龙点睛。
2020.04 人心
真好看啊,趁这个小长假又重温了一遍,发现1.5倍速播放就可以,里面的人说话太慢了
韩剧中的佼佼者,比《大长今》好。
以前凤凰台放的剧。
现实中的经营者,有不少人都是马基雅维里的信徒,或者是韩非式权术的传人。这些人往往能奏效一时,但无法坚持久远。有些经营者,推崇的是“厚黑学”。他们忘了一点,玩权术者,最终会被权术套住;行骗术者,最终会被揭开骗局。尚未套牢、尚未揭穿者,不过是时候未到而已。由于诚信比欺骗费劲,所以,欺骗往往会在短期内比诚信有更大的收益。一旦在经营中开始玩权术和骗术,就会产生一种类似吸毒式的成瘾魔力,直到最后破产。所以,从长远看,只有建立信誉,才是经营的正道。这在经济学研究重复博弈问题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做生意就是做人,不是获取利润,而是获取人心,对日常的工作也有很大启发。林尚沃一生经历,在面对生死关头的抉择,也非常人能比。不断磨炼心性,能够有贯彻一生的信念,或许随时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是我唯一看的韩剧,虽然我不是儒家的追随者,但是对于商业信用和人性这些恒久的东西,作为商学教科书很值得现代中国人学习。不要抱着鄙视国外文明的心态,文明与智慧,其实是属于全人类的。凤凰卫视剪辑版比较好,出于商业和观众考虑,原版加入太多儿女情长反而打慢了整体节奏。
编剧以为《四库全书》是一本书?
算是比较正常的电视剧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最好的韩国连续剧,不是那蹩脚的中国话,我相信我会推荐给我遇到的每一位想看另类韩国连续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