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轻,我们强大
Wir sind jung. Wir sind stark.,骚动年代(台),We Are Young. We Are Strong.
导演:布尔汗·奎巴尼
主演:约纳斯·奈伊,Trang Le Hong,大卫·史崔梭德,乔尔·巴斯曼,莎斯琪亚·罗森道尔,Paul Gäbler,David Schütter,雅各布·比伯,葛赫·斯旺耶·科尔霍夫,乔梅杨,Aaron Le,Lari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越南语年份:2015
简介:东西两德合并后,东部瞬间没落。失去工作的青年也失去了生活的目标。随着外籍移民的不断涌入,矛盾日益扩大,仇恨在蔓延。九十年代初期,多个城市爆发了新纳粹主导的排外骚乱活动。本片的背景正是那个时候的罗斯托克。 这部近期的德语高分影片获今年的德国电影奖多项提名,并获得最佳男配角奖。详细 >
被折磨。。
德国拍这种极端主义的片子有一套
看的很high 画面很年轻 年轻人们很冲动 最后结尾不够有力 稍显做作
我们年轻,我们爱折腾
題材很有意義,也可以理解情節上的無聊瑣碎晃蕩,造成明明只有一天卻好像過好幾天的時間延長感,攝影機的抓狂、欲墜、迴旋、變形等對觀眾眼球的施壓,所帶來呼之欲出的葛蘭西式「怪物」,諸多「用力」背後彰顯出要讓觀眾記住這起事件的野心,但真的覺得很難看…也缺乏細緻一點的電影思考。
都给我去看啊这才叫真正的牛逼,一个平庸无奇的本子愣是被这没有一处水戏、一处闲笔的视听语言救活了!摄影机调度、角度、景别、色彩、配乐的运用都是妥妥的新高度
街头运动总是让人激情澎湃。Joel Basman在男主家弹钢琴简直是油画,他的街头少年太有感觉。19年德国的民调,最排斥难民的恰恰是原来民主德国除去柏林外的地区,难民也最不愿意去东部五州;30年了,无形的两德边界依然存在,当年放火的青年依然还在。摄影和配乐棒棒棒。
4.1 从采访影像开始的彩色暴乱之夜一整段是气氛构建的高潮 最后一幕是神来之笔
摄影不错
摄影有意思
向日葵大楼面向黑暗,有点怒火青春的味道
登上楼顶俯瞰,暴民就像一丛丛的僵尸,嘶吼,欢腾。歌颂纳粹与GCD的两首歌交杂。从丛林走出(东德GCD),进入广袤的沙滩(自由的民主)。亲情爱情都挡不住群起攻之的激情。少年从街头混混发展到反抗先锋,压抑的暴力之火,恐惧与迷茫并行。
多彩与黑白的碰撞 民主与纳粹的交战
清新新鲜
太爷爷是法西斯,爷爷是共产主义者,爸爸是民主主义者,自己是新纳粹,代际之间身份差异如此之大,但也只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微尘,可是聚到一起却也力大到足以在史书中记上一笔。时代与个体,究竟是谁影响了谁? “没人让我不开心,也没人能够救我,愤怒逐渐侵占着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留不住时光。记忆日渐模糊,记不清容貌,记不清历史。” 另外,最后一个镜头是全片最明亮的,也让我心中一凉。 PS影片讲述的是92年反移民暴乱,拍摄应该在在2014年,即15年德国卷入难民危机前夕,但在2023年来看此片,更觉得人类不过是在重复历史的覆辙罢了。
real沉闷 Jonas的面瘫脸太无辜了导致我看了一半才意识到他是新纳粹 开始还以为只是傻青年跟着哥们瞎起哄(其实也差不多)……
那段旋转镜头很酷
摄影和配乐都极棒,美丽又诡异。西德出红军旅,东德出新纳粹,总归都是一群蠢到家又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都说你德好反思,可总是在干了蠢事后才反思有什么用,联想到前段时间活跃的Pegida,这部电影的题材可一点也不过时。Jonas这两年很受欢迎啊,接了好几个角色。
镜头运的很好,然后,没了
「今晚過後就不會再有外國人了」 / 「你的夢想是什麼?」「我沒有夢想」 / 「我總是那麼憤怒著,我不知道要去哪裡?」 / 「你知道嗎?我的父親是個法西斯主義者,所以我成了個忠貞的共產黨員,也是如此,身為我兒子的你成了民主人士,而現在你的兒子是個新納粹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