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季一口气看完,明显比上季精彩。
麦瑟尔夫人的事业虽然倒退了,但好在她还是美的那么活力四射,即便是在充满色情的脱衣舞俱乐部。
这季有几个片段很精彩,摩天轮上一家人的对话,苏西在好友兼室友葬礼上的举动和表达,麦克父亲倒下后他母亲的难过沉默,papa为这个别扭的老朋友写的悼词(所幸没用上),还有最后一集兰尼和米琪的结合以及兰尼在大剧院对米琪的事业指导,这些剧情都在快节奏的台词和多人物互动中推进。
一口气刷完,看到每个人,剧里剧外,台前台后都在成长。
这季依然为妈妈和爸爸的神经质所吸引,米琪真不愧是他俩的结合。
妈妈的小商人相亲事业如火如荼,爸爸热爱敬畏着报社这份微薄收入的工作,他们俩和米琪的对话也是一种觉醒和指导。
当然,米琪的事业导师是兰尼,这个破碎,才华横溢的脱口秀前辈,他是真的欣赏她的才华,被她吸引。
剧中很多脱衣舞俱乐部表演,看着看着突然发现脱衣舞表演有其独特美感。
这是美国女性花了几十年为自己争取来的尊严和自由,如果你看不惯美国人脱衣服,那请你远离这个剧本。
———————————————————笑死我了。
一个鼓励女性独立自主创造一番事业的剧本竟然有人在乎女主脱衣服是否为哗众取宠?
所谓的Marvelous原来真的有人看了三季都没看懂了不起在哪😅😅建立在美国上世纪的背景下,女人首要的任务是照顾家庭,丈夫孩子。
同样的,作为肤色不同取向和大部分直男不同的黑人著名歌手也不得不得隐藏自己的秘密。
Mrs.M作为一个离异的家庭妇女,站上脱口秀的舞台。
证明她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敢于追梦的胆识去突破社会对女性群体的局限。
1970年代美国许多女性统一推进《平等权利修正案》要求同工同酬,享有平等的投票权。
雪莉·奇斯霍尔姆参选总统这一举动,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提名的黑人女性候选人。
50年前的妇女们为自己的梦想和权利走上街头,今天却依旧有不明所以的女性发着帖子斥责喜剧片的女主角不应该通过脱掉她的外裙以贴身内衬示人来表达她的崩溃不满。
我不理解。
我理解不了。
本来抱着没有新剧可看就翻翻以前屯的清单的想法来看麦瑟尔夫人,看完第一季觉得just soso,没想到大家吐槽米琪的脱口秀毫无进展很无聊的时候,反而觉得越到后面越好看了,也可能和本人整个五季都是完全连贯看完的,跟一集一集追或者一季一季看观感不太一样。
超喜欢第五集第六集!
所有人都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从一团乱麻到所有人成长地清晰明了,爸爸和伊莫金成为了一拍即合的搭档,妈妈受邀加入行业协会(虽然结果是被威胁退出媒婆事业);一直诋毁米琪的邓罗纳居然是办公室里仅有的女性,凭借自己的努力(使劲编排米琪哈哈)争取到了最好的座位;林梅一直不断给自己洗脑你会成为一个医生你会成为一个医生,真的跟我痛苦的时候自我鼓励一模一样,许玮伦这个事业发展也很好!
)泽尔达的性格也逐渐丰富起来,超可爱啊!
苏菲通过朝着苏西发疯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就是说,虽然很离谱,但是对别人发疯真的很成功啊!
只要你先成为不要脸的疯子,别人就不能把你怎么样啧啧啧。
“你是我挽回苏西的唯一机会”,真的不知道嗑到哪对,最后米琪苏菲又开始在电视台现场发疯,wow!
发疯吧世界!
米琪在脱衣舞俱乐部的主持人事业真的精彩,潜移默化直接改变了经理博伊西和整个俱乐部的经营方式,从只有无聊男人来找低级欲望乐子变成了女性安利姐妹必来表演,哇这个超强的控制能力好羡慕!
博伊西吐槽卖酒插小伞最后本人完全被营业额说服哈哈哈。
本控制欲对这段简直爱的无法自拔)第八集风雪夜归人也好喜欢!
米琪和Lanny感情线表达得太好了,不嗑这对根本不可能,Lanny好帅啊我的妈好帅啊我的妈呀!
哈哈 控制欲本人
这一季的麦夫人,拖了很久才看完。
原因有二,一是亚马逊这一季是周更,全部看完需要一定时间,二是2022年太难了,坏消息也太多了。
无论是八孩妈,还是疫情反复之下普通人的生活境遇,都和五年之前这剧刚播出时太不一样了,所以看着米琪糖果色之下的生活,她即使遭遇各种困难,也仍有前公公、前夫默默助她一臂之力,一时之间,米琪的境遇和普通人的生活困苦,我更能共情后者。
在烦闷之下,我还是渐渐看完了最新的一季。
很明显,第四季是承上启下的一季,这一季在群像刻画上相当出色且深刻,在前面六集看似平淡的剧情中其实都对应着第一季的人物弧光和命运,而最后两集则余韵悠长,让人感触极深。
尤其是第一集中的米琪,她说她要复仇,而且是美狄亚那种级别血淋淋的复仇,而实际上她能举出的例子就是给人家女儿介绍一个诗人成婚,看到这里我也跟着笑了,米琪真是一个甜美的女孩,一位上西区富裕阶层培养出来的淑女。
这种经历也造就了她和兰尼气质上的截然不同,兰尼身上有一种忧郁和破碎感,当然这种气质非常迷人;而米琪的气质则是明媚的,带着清晨阳光的甜美。
兰尼作为米琪脱口秀之路的精神导师,对米琪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她职业生涯再度受挫之后,摆在她面前的生存之路并不多,她意识到,那些给她惹出巨大麻烦的即兴演出,其实都是她发挥最好的表演。
这一点,其实我也认同,夏尔的性取向在她那里,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她喜欢夏尔,夏尔也喜欢她的性格,她从脑海中根本没有觉得这会有什么问题,同理苏菲是在假扮另一个人,实则过的是另一种生活,她就只是觉得这种反差萌好大啊。
她的不世故,她想得少,给她带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次巨坑。
但她具备脱口秀的天分,脱口秀表演的门槛是很高的,需要有着对社会各种问题的观察和反思,也需要很好的提炼和表达能力,最重要还要有幽默感。
在事业再度遇挫后,她面临着经济问题,虽然买回了房子,用借贷额度先赊账维持着全家人上西区的生活,但仍会被一瓶牛奶而击溃。
从不能给孩子买到牛奶,到想到孩子会缺乏营养而身材矮小,会受嘲笑,从一件小事而联想到一长串可怕的事,这种被生活击败的感觉,我们都曾有过。
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是:如果她想坚持她自己想要走的路,那么在煤气灯酒吧无论表演多少场都是没有收入的,而苏西给她接的那些路途遥远的活儿,她也并不想再度离开孩子们和纽约。
失去了所有的演出机会后,米琪自己找到了一个在脱衣舞俱乐部做开场主持和脱口秀的工作。
苏西一开始并不支持她,但当米琪站在后台,望向舞台时,陷入了沉思,目光开始遥远,我知道她是想起了兰尼。
她第一次见到兰尼的单口喜剧表演也是在脱衣舞俱乐部,那时她还没有结婚,是乔尔带她去看的,在那时兰尼就已经散发出了自己的光芒。
选择在脱衣舞俱乐部表演,正是受兰尼的影响,米琪想的是,既然兰尼可以从小众不入流的俱乐部开始表演,那么她也可以。
她后半夜去上班,白天在家里,还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在上一季,她就已经和乔尔争论过,想要两个孩子在上西区接受更好的教育,乔尔父母那里并没有更好的学区。
她拿回了原来的房子,一切恢复了原样,而父母也不必和乔尔的父母挤在一起。
她在俱乐部里的工作一开始并不如人意,在这个小小的混乱的舞台,从一开始男性观众的不认可,认为她就是个走过场的花瓶主持人,还有状况频出、管理混乱的后台,曾经的完美主妇米琪用她擅于持家的管理能力和对于女性尊严的抗议,成功的一点点改造了自己身处的小环境。
后台开始越来越整齐、干净有秩序,有给表演女孩们缝衣服的缝纫机,咖啡机不再出毛病,咖啡也不再是过期的了,经理进入女孩子们更衣室时要先敲门。
而米琪所说的段子也越来越多的吸引新女性们来观看。
这些年轻女性专门为她而来,她在一个本来并不属于她的舞台上却吸引了很多专属于她的女性粉丝。
这个脱衣舞俱乐部突然涌进了非常多的女性顾客 ,她们消费能力更好,更愿意买价格高的酒水,但是她们对环境和饮品的外观和口味的要求也更高,在几个投资人短暂开了会后,大老板决定,既然女性可以带来更多的消费和流水,那为什么不继续呢?
于是这家俱乐部里,在米琪的坚持下,女性卫生间更干净了,还加装了女性用品自动售卖机,并且是最好的品牌。
当外面的大环境个人无力改变时,那么就动手动脑改造自己身边的小环境。
不能因为周围满是偏见、低俗和愚蠢就悲观、失落或者沉沦。
有时候,面对大环境的无力感,会让人陷入糟糕、无望的情绪里,但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去改变,去推动,去相信,从自己身边的小环境先改变起来,很难,但一旦开始做了,就会从一件件小事的改变中重新获得力量感。
这一季苏西的高光时刻在第三集里杰基的葬礼上,那一大段一镜到底的台词,真的让人难忘又眼泪狂飙。
那些默默无闻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啊,在失去他们以后,才发现他们竟然曾经经历过那样丰富而精彩的人生。
苏西发誓说要从此后要帮助那些不起眼的人们。
苏西确实越来越会带签约的艺人了,还记得第一季时,当时米琪刚遭遇婚变,初入脱口秀这行,当一次次尬场之后,苏西一点也不客气指责她的缺点和问题。
当时米琪情绪有点崩溃哭着说,你是我的经纪人,我现在刚刚离婚,你至少应该会安慰我吧。
那是第一次,我看到苏西无比僵硬伸开双手,试着去拥抱一下米琪。
那是第一次,苏西卸掉坚硬的壳,不以防御和无所谓的姿态面对世界。
而这一季,她签下了天才的魔术师,看得出来,这位才艺绝对是行业内的翘楚,但也有着非常严重的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这一次苏西处理得非常之好,要在乔尔的酒吧里表演,开场前这位天才魔术师却一再躲避,不肯上台。
苏西像个母亲对待孩子一样,既包容又严格要求,不在当时非逼着他上台,看出来他的信心和情绪曾经遭受过重创,而是既安慰他,给他买下礼物,但发狠话他必须勤于练习,下次要照常演出。
事实证明,这位的魔术师阿飞催眠技能点简直是满分,这在未来一定会是苏西的另一棵摇钱树,会大放异彩。
而苏菲的困顿与再起之路,离不开苏西的帮助,就像苏菲的前经纪人说的那样,苏西,你可以的。
你知道吗?
我们这里很多人都在谈论你,你居然真的把她送上了百老汇。
苏西认为谈论她的人,一半是在骂她,一半是在笑话她。
但是这位业界大佬说,人们谈论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一直在提起你。
苏菲抓住了重新复出的机会,曾经失去的一切很快又都回来了。
她接受访谈那句:“你是否感到离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此之近,近到无法承受只能毁掉它。
”我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某件事,很久以来没想明白的事突然之间一道亮光闪过,我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
在这一季中,苏西与米琪开始有了分岐,面对兰尼给争取来的机会,苏西没有多想就拒绝了。
苏西的理由很简单,她们之前商量好的,米琪再也不给名人做开场嘉宾了。
因为无论是苏菲,还是夏尔,米琪都曾是他们的开场嘉宾,开局都非常美好,结局都异常惨烈。
站在苏西的角度上,米琪过去给两位大明星担任开场嘉宾的经历,不仅给苏菲和夏尔的职业生涯都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而米琪自己在业内被封杀的结局也是注定的。
那些表演,如果不是涉及名人的个人隐私的话,单从观赏性来看,效果的确不错,但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大。
如果米琪坚持认为说真话,并且那才是她最好的表演时刻,那么在米琪没有做出改变前,或者大环境没有更加宽容的时候,不接这类工作就不会有伤害。
所以,苏西第一反应是拒绝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但是兰尼是真正的了解米琪的能量和才华,在俱乐部小小的舞台上,兰尼故意打断她的注意力,给她的演出搞小破坏,但米琪还是通过了测试。
是坚持自己,走小众路线,还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拥抱更大的舞台?
兰尼是对的,这条路兰尼是经过了多少坎坷才换来的。
艰难的生活和自我怀疑,坚持自己的道路,为言论自由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他孤身一人,有严重药物依赖,当他醉倒在街头,被米琪收留,第二天在整洁、舒适的房子里醒来时,他是那样的惊慌失措。
他几乎是飞一般地逃离了。
他不想让米琪再经历他曾经历的一切,他认为米琪值得更大的舞台,更多的观众。
她不该止步于那个小小的俱乐部。
漫天的大风雪中,米琪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如此恶劣的天气里,却有那么多人愿意去看兰尼 布鲁斯的表演。
大风差点吹跑了她的帽子,她小巧的雨伞根本抵御不住风雪,但她仍然坚强的,衣衫凌乱,一步步奋力往前走着。
风雪撕去了所有的体面和庇护,曾经在意的一切精致细节都不堪一击,
当她真正独自穿过了暴风雪,她还是之前那个麦瑟尔夫人吗?
我的心头最爱,第8集更是看得我又哭又笑。
安比写的悼词,真的是会触动所有人的心。
那些在你身边,你觉得理所应当享受的好意,当你失去他的时候才会发现他的珍贵。
然后是我从17年开播就喜欢的人物,兰尼。
这一集终于圆了我的一个梦想,我自己暗暗嗑的cp终于在一起了(不,是睡😂)
兰尼和苏茜一样,他们都发现了米琪的天赋,他虽然不像苏茜一样一直陪在她身边,但是他每次出现,都能让米琪醍醐灌顶,他是益友也是良师。
在我们不知道的故事里,他看这个女孩子,一步一步在喜剧道路上越走越远,熠熠生辉。
他愿意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拉她一把,即使他自己也是摇摇欲坠,甚至身心早就崩溃了。
兰尼越破碎越迷人,米琪越坚韧越闪耀,他们就像是正反面,彼此灵魂深深契合着,即使不是俗世定义上的伴侣,也是灵魂伴侣。
第四季最后几幕,米琪穿过暴风雪,看见那个往前走的牌子,为这一季遍是泥泞的事业与生活划下句号。
不仅仅是米琪的生活,你的我的都是一样,往前走,暴风雪总会过去的,只要往前走。
留下文字发泄一下这一季带给我的崩溃体验。
觉得这一季好的人麻烦绕过,不接受讨论,谢谢。
等了好久的第四季,去年还把前三季又看一遍,结果从第一集就很无趣,现在到第五集已经在考虑弃剧了。
最受不了的就是剧里面的人的说话方式,一半以上的人跟人说话说话要先像应激反应一样释放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不相关的事,自以为抖机灵,最后也不愿意说到点子上。
拜托你有没有考虑到你面前听你说话的对象啊?
感觉编剧就是先想到一个感觉会有趣的梗,然后为了用到那个梗生硬地让演员们说出来。
记得很清楚Jackie刚死,Midge带女佣来Susie家的那个场景,每个人都没听别人说话,每个人都等着说出自己标新立异的台词。
这样就削弱了很多代入感,因为感觉角色们都不在场,脑子里根本没有眼前和自己在一个房间的人。
这个编剧从Gilmore Girls起就是这个风格,主角们对经过的陌生人也要发几句神经说几句废话,别人只能一脸问号。。
你尊重陌生人吗?
你尊重身边所有人的时间吗?
就不能好好说话。
May跟Joel吵架说要写下来Joel的爸妈见到自己会说的话的时候我都烦得快崩溃了,直接跳过。
而且她中文好差,听起来好尴尬。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如果说一个人紧张的时候就满嘴乱说不相关的事,那是这个人的性格,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这样?
这样就弱化了人物塑造,感觉这些角色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说到人物塑造,这个剧一开始就让我感觉很脸谱化。
每个人就做着一些印证着他们看起来像是的那种stereotype的事,没有深度。
编剧这种思路的人在现实里面会让我觉得很先入为主偏见很强,而看不到别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到这一季我喜欢的情节只剩女主妈妈的红娘事业。
Lenny被Midge从路边捡起来后第二天早上在出租车外面的那段对话也直接跳了。
这个剧里的人到现实里面会是超级讨厌的人。
据说这季睡到了兰尼才坚持看下来。
前两集的笑点和虐点有点强行了,包括被警察带走和公寓,感觉全世界的人忽然都变得无理取闹无脑虐女主针对女主。
转身去脱衣舞剧院一点是高光,真的很有勇气也很坚强,可女主后续的表现又让人找不到她一定要在脱衣舞俱乐部坚持所谓的事业,甚至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的理由,她的脱口秀水平毫无进步,也看不出“说她想说的”到底是她想说什么,感觉她只是在喜欢调侃男人的老二。
而苏西,能力卓绝开挂的金牌经纪人,号称和女主关系最好,一整季里面让苏菲重回巅峰,甚至让酒吧遇到的小混混找到了工作,只有在脱衣舞俱乐部的女主没管过一次。
给人感触最深的是杰基的葬礼。
不喜欢女主父亲的线也不喜欢角色本人。
对于他的年龄来讲感觉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无比的幼稚,不顾后果,在妻女无法自立的男权年代,他做出的决定可以说及其的不负责任。
偏偏还花了大篇幅去描写,简直又臭又长。
第7集那场魔术秀,更是完全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几乎是用玄学来毁了女主和女主一家了,而这个工作居然是苏西帮这个街头捡来的神经病魔术师找的?
这场灾难秀结束之后,女主的表现是真的有点不要脸了。
我一直就不明白为什么她在脱衣舞俱乐部工作这件事每次她提起来都理直气壮、满腔愤怒,且完全无视这件事对她家里人带来的影响和伤害。
经历了整整四季,她突然天真的像活在真空里。
以及整个第三季和第四季,麦瑟尔夫人到底是为什么能精确的搞砸每一件事呢我不懂。
最后兰尼看着她,比她本人还要崩溃,我特别的理解。
麦瑟尔夫人在干什么呢?
这一整季都在做什么呢?
从脱衣舞俱乐部开始带领着女人闹革命吧?
她的坚持如此可笑天真,她的人设崩得稀碎,看着最后一集她从人群中钻出来那副偷感很重的样子,我竟然开始觉得厌烦,这个第一季我还如此欣赏的女人让人如此生厌。
就这样吧,都看到这里了,为了情怀把最终季看完得了。
本是脱口秀演员本能地拿自己开个傲娇的小玩笑,顺带揶揄一下Lenny,不曾想Lenny轻松接过包袱,并很好地回应了米琪刚刚在台上所说的女人与上帝的那段独白。
就这一句,再坚硬的心也足以被融化。
“你认真听了!
”那段近乎落泪的段子虽然获得了掌声,但台下来看脱衣舞的众人中又能有几人真的懂?
而Lenny就那样隐身在众人中,认真地听,默默地懂。
有人说,女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她们只知道爱对自己好的人。
但其实,那个认真聆听了每一句话、默默懂得、默默理解的人不就是爱吗?
“You paid attention.”“To you?Always.”这应该是世间最美的情话,因为它源于懂得、源于理解、源于爱。
第四季Midge的脱口秀事业,我认为,就是没有任何进展。
她缩进了她的舒适区。
有人可能会说,她的strip club经营得很好啊?
但是没人在strip club里正经做脱口秀。
或许她的确另辟蹊径做到了所谓的“创新”,或许她能凭自己的本事吸引来原本不来strip club的顾客;但相对她的能力来说,她做的就是容易的事情。
她的管理能力是很强,表演天赋也不错,所以用在strip club这种本来就一团乱的环境下的确显得非常突出、非常讨喜;但这并不能改变she doesn't master stand-up的事实啊!
用《爱情神话》里李小姐的话来说:“下坡路嘛,怎么能不顺呢?
”Lenny在这四季里的每一次重头戏都给人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特别是第二季末尾的All Alone和这一季的卡耐基音乐厅对话。
作为良师益友(插个嘴,这一季还升级成了one night stand,浪漫得要死),他其实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告诉Midge一件事:做正确的事而非容易的事。
只要想做这个行当,无论是男是女,都必须忍受一些难忍之痛。
只不过对Midge这样一个女喜剧演员来说,可能痛感更强一点。
但要想真正赢得自己想要的舞台和尊重,Midge就必须忘掉她的优势,利用她的一切,在泥地里摸爬滚打,把自己真正地当做一个不顾一切争取观众的演员。
这个阶段Midge的心态特别像所有行当里刚开始的freshman,尤其是那些稍微有点天赋、被人看好的freshman:看到了大师们举重若轻的态度和畅所欲言的胆量,听到了来自别人的几句夸奖,就也想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挑挑拣拣,一步登天。
但功夫全在暗处,那些不可见的痛苦只能被装在Lenny那个黑色的小包里。
如果说Midge在第一季摆脱了主妇的幻梦、第一次建立起了对自己事业的认知;如果说Midge在第二季的一地鸡毛里看到了成功背后的荆棘和牺牲;如果说Midge在第三季的起起落落中窥得了命运的不可控制;那么这一季的Midge算是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可以有多大、而她才到哪儿呀。
Don't you want this? How bad do you want this?
直击灵魂的一问
刚刚在第一集里感受完“勇敢做自己”的麦瑟尔的自信和笃定,Being good isn’t good enough的踌躇满志还在胸口涤荡,就在第二集里被劈头盖脸泼上几桶现实的冰水。
“醒醒吧!
”“醒醒吧!
”这可不是啥国产魔幻剧,喊个口号就完成成长,吹着粉红泡泡就直接登上人生巅峰。
这是美剧,不把现实的各式苦辣酸痛麻挨个砸一遍再附赠一轮,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美剧。
而一部优秀的美剧,总能通过真实呈现理想的白月光的美好和现实的五斗米的窘迫,凸显怀揣六便士却仍保有梦想并坚定前行的可贵。
于是,当辞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之职的爸爸拿着几美元的周薪与在女性脱口秀演员之路上处处碰壁的女儿一边调侃着微薄的收入连裱一下自己的画像都付不起,一边举起酒杯敬自己热爱的这份“艺术”时,屏幕内外每一个曾经不懈的坚持然后碰壁碰壁的人都心有戚戚焉。
只是,这“做自己”的路走的太难了,不停地有人为了名为了利为了生活而奔了别处。
话痨剧无疑了。。但这一季每个人都在新旧生活的迭代中挣扎额。但哪季不是这样?有点腻歪了
第三集看哭了,“我要以我卑微的余生去找寻世界上的杰基们,你路过的那些人,没看在眼里的人,从未交过好运的人,我要保证他们最后不会死在我的公寓里!”
让人讨厌的幼稚小女孩,永远拒绝长大。
大胆预测最终季Lenny Bruce即将overdose
等了两年,不知所云
don't plan, work
只要不和前夫复合,这剧就是经典,总觉得Lenny Bruce和女主才是官配。
第三季永远是我的最爱,那种在途中被异乡异地激发出来的灵感以及各种远离家乡的不适就像一颗颗不断被打磨的宝石,所有的片段我至今记忆犹新啊!第四季,再次延续了前几季的言语密集度,这个剧最成功的就是所有人物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完全没有被打散的感觉,仿佛是一气呵成拍出来的;以及所有的片尾神曲都令人喜欢到窒息,不仅气氛合适,且点题…既然看剧就是个人向,有前面这两点,我还是给四颗星!
这糟糕的编剧!!!和新加的导演!!!恶心!
无福消受这些中产阶级抓马
classist, racist, sexist...不仅每个雷区都踩,而且每个雷区都放满了各式各样的雷。本来上一季的结尾是一个可以用来反思白人女权主义和黑人同性恋之间到底要怎么结盟的问题。结果,不但装疯卖傻混过去了,而且还变本加厉地贩卖white privilege。另,一个以“女性觉醒”为主题起家的电视剧,居然开始放十来分钟的脱衣舞表演……不管后面怎么擦这个屁股,都是不可原谅的。从这季的超高评分来看,这些恶俗的表达还真是很对男性视角的胃口。如果要赚钱,可以再新开一个剧啊,不要来一边打着女权旗号,一边干着剥削女性身体的营当。
看到To Art的时候,我都想哭了🥲
All hell breaks loose
段子少得可怜,所有人勉强支撑,就这么几个人看得烦了,台词由犀利转向重口,女主的演技和女主的角色一样,毫无成长,只剩絮叨,好看的衣服是看下去唯一的动力。
太多drama
翻来覆去差不多意思的内容到第四季令人疲劳,观赏性是ok的但令人疲倦逐渐沦为背景音剧集之一
好喜欢Joel和Mei的剧情,每个人都在成长,也希望每个人都有好的结局。
看着看着,发现自己这两年看的很多剧都跟女性成长有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活的时候看看别人也有点启发。
结尾算是兰尼一棒子把女主敲醒了吧 米琪认真搞事业!! 无所畏惧!!!
每个人物都变得很有魅力,特别是几个配角,比如女佣泽尔达、安比妈妈、林梅,每集都是妙语连珠 爆笑百出,回到第一季的起点似乎又让本剧魅力重新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