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

Mid90s,青春90(台),Mid '90s

主演:桑尼·苏尔季克,凯瑟琳·沃特斯顿,卢卡斯·赫奇斯,纳-凯尔·史密斯,奥伦·普雷纳特,吉奥·加利西亚,赖德·麦克劳克林,亚历克萨·德米,哈莫尼·科林,杰洛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剧照

90年代中期 剧照 NO.190年代中期 剧照 NO.290年代中期 剧照 NO.390年代中期 剧照 NO.490年代中期 剧照 NO.590年代中期 剧照 NO.690年代中期 剧照 NO.1390年代中期 剧照 NO.1490年代中期 剧照 NO.1590年代中期 剧照 NO.1690年代中期 剧照 NO.1790年代中期 剧照 NO.1890年代中期 剧照 NO.1990年代中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90年代中期》影评:SOS,那时我们错过了什么?

乔纳·希尔作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十几岁的男孩逃离滑板的故事。

如果标题让你不确定,这部《90年代中期》的成长电影宣布它的背景可以以普鲁斯特式的狂热时期为参考。

如果你眨眼错过了Ren和Stimpy,不要担心——索尼随身听很快就会出现。

一件忍者神龟羽绒被也隐约可见,但隐含的童真并没有持续太久,它的主人——洛杉矶13岁的史蒂夫被他的哥哥伊恩短暂而可怕地打了一顿。

我们认为,这是例行公事。

90年代的怀旧是永恒的——是的,那是一个寻呼机商店,由一位沙漠风暴行动的老兵管理——即使影片逐渐发展成对青春期的细致快照。

导演是喜剧演员乔纳·希尔,他在镜头后泰然自若地首次亮相。

当然,根据传统,第一部电影应该取材于生活经历,虽然希尔很清楚他所描绘的家庭暴力是虚构的,但他对环境的了解却是第一手的。

20世纪90年代,他在洛杉矶度过了十几岁的时光,经常出没于当地的滑板界。

现在,史蒂夫在家里和一群老溜冰者一起找到了喘息的机会,他们逃进了一个充满可笑的冒险技巧和未成年人享乐主义的世界,在那里,最糟糕的罪行可能是“老土”。

希尔抓住了滑板运动永恒的奇特文化场所——尽管在废弃的城市空间里,它激发了高光泽的广告活动,但却处于边缘地位。

电影中还巧妙地观察到了史蒂夫朋友之间的群体动态,以及他和伊恩之间的愤怒,赫奇斯从中发现了令人惊讶的细微差别。

在这些名人中,影响最大的是《半数少年》,它是对纽约滑板生活的一种模仿,它开启了摇摇欲坠的作家哈莫尼·柯林的职业生涯。

但希尔做了一件仅次于最佳的事情,邀请科琳客串。

事实上,与《半数少年》相比,90年代中期本身就显得有些俗气。

但是,希尔是好莱坞的孩子,所以也许我们应该期待一点偷偷摸摸的健康。

By: Danny Leigh

 2 ) 从男孩到男人

90s,青春期,滑板,叛逆,性,小混混,那时就是这样的。

不像现在,孩子们拿着手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叛逆,也要躲在二次元里,拍婆子,也要网红版的。

90年代的青春期是多元的,第一次喝酒,挑战社会秩序,接触社会人,逐渐建立自己的社会观,人生观,择偶观。

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是矛盾的,很喜欢这类型的电影,还有一部<阿黛尔>,把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心路刻画的十分生动。

 3 ) 关心脚下的路和想成为的人

〈Mid90s〉译为《90年代中期》,男孩Stevie生活在那个更强调所谓“强壮”的男性形象的90年代美国,瘦小的Stevie无法对抗哥哥Lan的强势,内心在当时社会认可的相对固化的人生模式下,也并没有清晰的方向,而遇见一群偏离传统叙事下成功人生的滑板伙伴,让他短暂地成为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人。

传统叙事下认可的人生,它告诉我们必须有好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特别是男性,要从内而外地“强壮”,Stevie并没有那样强壮的身形,也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心中更没有储存下多少的积极。

他尝试让自己更有力量,却一次次在哥哥Lan的审视下节节衰弱,他尝试迎合潮流,却只是在一次次的追逐中留下空落落的灵魂。

直到这一群看起来莽撞颓唐的滑板伙伴出现,绰号“Fourth Grade”的男孩结结巴巴地讲述自己的电影梦想,时时刻刻举着摄像机记录着大家的滑板瞬间。

Ray想看看不一样的世界,FS则只想保持当下的生活状态。

Stevie想做什么呢?

也许他当下并不知道,但加入到这群伙伴的这段时间,无论是滑行在傍晚闪亮的街道,还是挑战越过屋顶空档时的猛然坠落,一切的一切都和那个时时刻刻被审视着的人生保持着令人愉快的距离。

也许人总要回到失望的现实生活中,但在醒来之前,也希望你能做个好梦,这个好梦里只有滑板和伙伴,你只需要关注脚下,和你真正想成为的自己。

 4 ) 生活其实一点都不Chill

十五年前,当我第一次接触滑板,战战兢兢走到城市里大家聚集的spot的时候,我也是如此害羞,我只能躲在广场的角落练着蹩脚的ollie,一直到有个哥们滑到我的跟前对我说:嘿哥们,一起下来玩啊。

十五年后,现在我30岁了,仍然不变的是滑板依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已经不是最重要了,频率也已经从每天滑变成了每个月一两次,今天在skatehere上看到这个电影的资讯,于是就有了这些文字,这也是这么久以来真正静下心来对自己说说话。

其实蛮期待电影里的主角可以在影片中完成一个漂亮的动作,因为有一帮技术这么好的朋友,没理由不给他给他至少一个漂亮的ollie吧,可是给了又如何呢?

如果不是一个滑手,我甚至都没有兴趣看完这个电影,五星给的是滑板、回忆和思考。

身边老友都是曾经一起滑板的好朋友们,滑板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这是每一个热爱滑板的人的共识。

因为滑板,我得到过赞助,也学会了英文,去了很多国家旅行,也有了现在的女友,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友们。

THANK YOU SKATEBOARDING !

但是朋友们: 生活的本质其实一点都不chill,更不能逃避。

明明想成为Rey,可精神上却是“fvcksh*t”~ 不要每天让“Enjoy your life”来麻痹自己,不要让很chill的生活变成你的起点,而应该是你的动力。

有些人会是滑板的pro,但我们的更多人都有责任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pro!

“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最差的,但是如果你看看身边别的人,你也不会想跟他们交换生活过的。

” 最可怕的是我们现在已经觉得自己过的很好了!

 5 ) 阳光,滑板,青春

青春可能就是这样,三五个家长印象里坏孩子的好友,享受那无忧无虑的日子,我也为了能融入那些Dope的朋友像Sunburn那样尝试Be cool ,变得大胆,变得暴躁,变得学着仰着头,拿着Enjoy the life的借口,去学会浪费,无所事事。

这部电影我觉得最清醒,最理智的男孩是Ray,How to be cool,Keep practice hard ,Be a pro.在Ray受到pro skaters认可时,朋友们可能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夏天在悄悄流逝,友谊也慢慢因为How you choose to live而悄悄变味,到最后只留下录像带里那我们逝去的夏天,耐人寻味,我们都在成长中学会了成长。

 6 ) 青春期的迷思与觉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叛逆期,或早或晚。

我觉得人的成长就是不断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年少时价值观在酝酿,怀揣着梦想,行事冲动,愤世嫉俗,处理自己与家庭的矛盾,就像电影里的少年一样。

电影的配乐很棒,《Dedicated To The One I Love》让日落时分加州公路上的滑板少年永远印刻在我心中;镜头调度也很好,印象最深是fuckshit走向冰箱拿啤酒然后往外走,青春的张扬溢出屏幕。

电影里很多场景转换像是戛然而止或是卡住然后跳转到下一个镜头,我想这种粗糙正好契合少年未经雕饰而狂野的心境。

电影塑造了5个性格各异的青少年,他们年龄不同,却都面临着青春期的迷失、沉沦,也映照出青年一代在社会快速发展下家庭教育、社会管制缺位造成的集体迷思。

Ray价值观很正,是5人中的领袖,把控事态的发展;Fuckshit具有流浪的气质,沉迷于外界的刺激,内心脆弱;Fourth grade沉默寡言,喜爱摄影,本性纯良;Ruben得失心重,深受家庭的创伤;Stevie年纪最小,思想不成熟,易受他人影响。

最后一幕Fourth grade在Stevie病床前放映制作的短片时让我很感动,镜头里的大家青春洋溢,鲜活快乐。

事实上在我得知他的爱好是拍电影时,已经对他产生莫名的好感,全因我自己也很热爱影视、热爱创作,看到最后他制作出影片时真心为他高兴。

表面上看,电影是关于一群teenager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有时还扰乱社会治安;但实际上,这是一群抱团取暖的年轻人跌跌撞撞相互扶持,在成长路上对抗规则压迫,勇敢走下去。

希望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实现梦想。

 7 ) 短评写不下了

结尾放四年级的视频的时候我以为那是像《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那样的情绪高潮戏,但没想到就此结尾,几乎完全没料到,认为不是太恰当的结尾点。

但随后的片尾钢琴曲却仿佛是在做outro,情绪突然散逸下去,并且有了回望感,真正的滑板街头青春mid90s是属于伤感记忆的。

白人黑人界限消失。

街头属于所有街头少年。

有几个镜头非常好看。

比如在两条公路间少年们滑着滑板迎风飞过。

或fuckshit走进房子里拿酒又出来的长镜头。

故事本身很简单,但令人有点困惑的是导演在讲好了这个故事的基础上似乎并无凸显某种深意的野心。

类似《伯德小姐》或更宏大的《少年时代》的感觉就消失了。

不过也许这个故事就是适合这群孩子到了中年或老年后,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回想起,曾经有那段共同的滑板岁月,结尾视频保存在每个人的备份里,想到这里配合片尾曲就很动人了。

另外Lucas Hedges真的性感啊为什么镜头那么少。

(但因为不怎么了解美国九十年代文化,所以不知道导演为何完全不截取校园文化片段,全部放在街头了!

小小少年学坏过程hhhhhh)开头的餐厅里在放《kiss by a ross》啊啊啊啊啊我太喜欢了!!!!

妈妈和哥哥的人物描写真的有点少!

少到人物有缺失感了!

但如果解释成这个少年在13岁时就是不太注意妈妈和哥哥也能解释通,但对观众就不太友好了并且失去回望感。

我真的好啰嗦......

 8 ) 90年代中期,对我们青年现实生活的部分写照

文化的差异,以及剧情的老套,让我对这部充满着街头气息的滑板电影,略微失望。

但仔细品味我们都能从影片中的许多人物找到自己的影子。

渴望融入他人的Steven

善解人意的Ray与满嘴脏话喜欢耍酷的吔屎 等等许多人物,或许就是我们成长中的某一阶段,我们可能也像Steven一样不满足于家长的管教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可能也会遭遇一个殴打自己但关键时刻却又能关心自己的哥哥,或者是外面指引鼓励自己的Ray

还是那个虽然木讷但却坚强的四年级

拿着摄像机拍摄的四年级 我们可能也会有像Steven一样遭遇青春中种种挫折懵懂的青春,但是我们依旧拥有着许多陪伴着我们的朋友们

众人在病房里陪伴Steven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90年代中期的美国青年,现在或许早已过了人生的不惑之年,但我们的青春却不受文化的阻隔,有着众多的相似,透过一个又一个影像我们知道了过去同时我们也会那90年代动荡与轰鸣度过我们青春

 9 ) 另类小清新

看名字以为是一部通过人物成长经历反应美国90年代中期的时尚、社会问题等等。

看完才发现这是一部反面典型的教育片。

片中小男孩的原生家庭是畸形而不幸的:没有父亲这个教导男孩如何成为男人的角色,母亲又是做皮肉生意的可怜人,哥哥没有扮演好一个大哥的角色,他从不把自己所了解的音乐、街头文化传授给一开始试图接近自己的弟弟,仗着自己年长经常对弟弟拳打脚踢,在真正的街头冲突中却没有一点ganster“不怂,就是干。

”的痞气和血性,这让在一旁目睹事情经过的小男孩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反而滑板青年黑人在小男孩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明事理的大哥哥的角色。

 10 ) 人生,在迷失中寻找父爱

影评第308话《90年代中期》——人生,在迷失中寻找父爱这是一部能够引起观众反思的影片。

影片《90年代中期》于10月19日在美首映,讲述了一个来自美国加州13岁少年的故事。

小帅哥Stevie和哥哥来自一个只有单亲妈妈的家庭。

妈妈在18岁就有了哥哥,若干年后又有了小帅哥。

小帅哥和哥哥也不知他们的爸爸是谁,唯一知道的是他们的妈妈是同一个人,而爸爸肯定不是同一个人。

小帅哥和哥哥的关系并不好,哥哥经常给小帅哥揍得鼻青脸肿,尽管小帅哥起初很想跟哥哥好好相处,在哥哥的生日之时,还送给哥哥喜欢的CD。

在同母异父的哥哥那里寻找不到自己的父爱,于是小帅哥去找比自己大出很多的四位滑板少年。

教育学有一个理论:成长中的孩子,每天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只能越玩越坏;每天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只能越玩越傻。

这也正是小时候我们去读书,同学们都是同龄人的原因之一。

跟着几位每天喜欢玩滑板却游手好闲的大哥哥玩,小帅哥开始变坏。

小帅哥一开始先学会了抽烟、喝酒、吸大麻。

在一次大哥哥们组织的淫趴上,一位漂亮的小姐姐用言语试探小帅哥,获知小帅哥还是个小处男。

小帅哥被漂亮的小姐姐带进了一个单独的房间,小姐姐给小帅哥上了一次身体力行的性教育课。

完事后,小帅哥走出房间还露出了满意而又羞涩的微笑。

看到此处,教授不得不称赞Sunny Suljic表演的实在是太到位了。

Sunny深刻地捕获了男一号的内心状态。

小帅哥的妈妈获知小帅哥和大哥哥们去吸大麻,妈妈找到这群大哥哥,告诉他们远离小帅哥。

然而此时,小帅哥却发了疯似地对妈妈咆哮;因为妈妈再次在小帅哥的生命中剥夺了他所追寻的父爱。

小帅哥背地里仍然和这群游手好闲的大哥哥们一起去派对和玩滑板。

一次派对之后,一位大哥哥酒后驾驶招致车祸,将坐在副驾驶的小帅哥的右臂压成粉碎性骨折,帅气的小帅哥落得了一个终生残疾。

影片深刻的揭示了来自单亲妈妈家庭中的小帅哥的内心世界。

人生,在迷失中寻找父爱。

小帅哥原本是如此的可爱,但却走入了歧途。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但是,小帅哥的生命中缺乏一位能够正确引导自己的父亲。

本片能够引发观众的反思。

向喜欢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的观众推荐此片。

祝大家周末愉快。

 短评

比《八月》好,至少在视觉上非常90年代

9分钟前
  • 温存Weather
  • 还行

好好看 满满的90s氛围感 又酷又温情 一百分!!!ray真的好棒 希望大家都好好的 配乐好绝 Ray带他滑板的时候放了The Smiths,还有比这更完美的吗?

14分钟前
  • ''Sycamore
  • 力荐

chill

17分钟前
  • 陆离
  • 推荐

2.5

18分钟前
  • 达利苹果甜化了
  • 较差

就是烂仔帮任意一位和人吹嘘自己少年时的样子 除了乖仔部分其他都满满的意淫味儿 像阳光一样真实 像阳光一样虚假

21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还行

说句“谢谢”被当成基佬,抽烟玩滑板装酷,学着酗酒;一群青少年和一位美国黑人警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美国式骂街;参加party被个小姐姐勾引做些羞羞的事情,再在狐朋狗友间吹吹牛逼,闹到和妈妈吵架,叛逆气息扑面而来,最后终于在一次参加party的路上出了车祸作进医院了,还要强行煽一波兄弟情,真是垃圾。

25分钟前
  • 淡定的企鹅菌
  • 很差

3.5,Jonah Hill作为导演感觉控制力还不错,演员表现的都很出色,虽然这种故事一直不怎么得我的心,感觉困扰美国青少年的最大问题就是酷不酷

27分钟前
  • 凌子本凌
  • 还行

无法理解的结尾

30分钟前
  • BadApple
  • 较差

如果把《伯德小姐》、《八年级》、《90年代中期》看做是A24的“青春三部曲”,那么《90年代中期》一定是其中更酷、更叛逆的一部。特伦特·雷兹诺和阿蒂库斯·罗斯的配乐,配合4:3画幅的伪DV风格,将美国街头文化生动地呈现在银幕上,甚至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关于20世纪90年代洛杉矶的纪录片。可惜该片对于滑板文化这一关键元素诠释得不够深刻。

34分钟前
  • Song³
  • 推荐

故事风格见得有点多了,无聊

38分钟前
  • 我有一根仙女棒
  • 较差

有点去年《伯德小姐》和《佛罗里达乐园》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完有种好感动的感觉,小黑哥真的很暖心。

39分钟前
  • 广州舒淇
  • 推荐

在小孩儿身上还是能看到黑人白人那么chill的在一起。那个时候Dope就是dope,A-hole就是a-hole,你在马路中间滑滑板,昨晚女孩儿温润的触感还留在指尖,你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在能做一个完美的heel flip之前,你也想不了那么多。

42分钟前
  • 大蒂茎蕾
  • 力荐

男版滑板厨房

43分钟前
  • Eve
  • 较差

故事比较单调,拍法十分凌乱,想要实现的想法特别多,你也不知道JonahHill是不是想拍剧情版的《滑板少年》来着,想拍个自传,还是想拍个被哥哥欺负得够呛试图找到自我认同以此来克服童年的往日情怀。不管是哪一方面,思路都不清晰,cue童年与九十年代cue个不停,这一点跟国内八零后怀旧青春片的做法很相似,同样的恶果就是为了满足怀旧而节奏混乱。兄弟俩完全是临时凑出来的一家人,妈也是个后妈,根上没形成纽带,故事讲不好的。

44分钟前
  • 我不在这
  • 较差

《阳光灿烂的日子》美国版。

46分钟前
  • Out.
  • 力荐

在《90年代中期》众多文化符号里最酷的不是滑板而是摄影机和录像带。制作电影似乎是希尔童年的梦想,而他这部处女作更像是一部梦想成真的私影像:一个关于超级婴儿变身为《王者杰克》的故事。尽管在叙事层面有着碎片化的风格,但构成时代的参与者、旁观者和叙述者却在影片的结尾统一了起来。于是那些逝去的日子又都在人的记忆里复活了。

49分钟前
  • Muto
  • 还行

*本片导演jonah hill*first impression:very SUNDANCE*感觉挺零碎的,就像是抒情散文,感觉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倒是后面有一段ray跟stevie在公路上踩滑板的那段拍的挺美的,很LA/加州*大概讲的就是百无聊赖的初中生厌倦了一潭死水的家庭氛围,于是走出门去认识新朋友,刚好跟一帮玩滑板的高中生混一起了,于是开始尝试抽烟嗑药泡妞打架,最后去party路上发生车祸的故事,很街头

54分钟前
  • 幼稚鬼阿福
  • 还行

Hill作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仍然难忘他在华尔街之狼中的精彩表演及奥斯卡最佳配角的提名。这是一部关于寻找缺失的父爱的故事。Steve从想与同母异父的哥哥那里获得关爱送给哥哥CD却无济于事,逐渐开始结交看似很酷而又在小范围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一群“失足少年”,吸烟喝酒大麻,最终在丧失处男之夜狠狠地教训了他的哥哥。黑小哥告诉他众生皆苦,他在大街上滑着滑板两次的表情全然不同,第一次满足地微笑,第二次却因憎恨母亲想要剥夺自己的父爱对母亲大吼大叫不回家而怅然若有所失。这些细节都非常好地刻画了史蒂夫的心路历程。总的来说,作为首秀,是部不错的电影。九十年代中期的滑板,音乐,和放纵或许也以各种变态存在于每个时代。也许此时此刻,也有一个史蒂夫一样的男孩,在社会的某一角落,奋力挣扎,寻找缺失的自我。

56分钟前
  • Mr. L
  • 推荐

像去年的《伯德小姐》,今年轮到男生致敬自己的狂野岁月了。Jonah Hill用球鞋、滑板、和那些充满时代印记的音乐(音乐有点滥用),在酒精、药丸、和旺盛荷尔蒙的催化下,完成一次很好的导演初试。只是这种“放养”少年的故事近几年实在太多,难免审美疲劳。

60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一看就处女作,自恋,没有节制(尤其音乐),乱七八糟胡塞一通,以及严重模仿痕迹。完全不能共情。前半段太难看。支持一下孩影海蜇丝了。字幕有好多错

1小时前
  • megaclubdiolis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