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极限运动的视觉盛宴,无需剧情、无需脚本,同时也深深的透露着对自然的敬畏。
本片的主线自然是尾崎八项:1、冲锋艇极限漂流;2、珠峰定点跳伞;3、燕子洞天坑;4、水之生灵(冲浪);5、风之永动(翼装飞行);6、冰之固结(滑雪);7、 徒手攀岩;8、徒手攀岩后背对跳下瀑布(毫无保留的信任)。
每一项挑战都是对身体、心理的巨大挑战。
每一项挑战过程中,稍有不慎,瞬间就会死无全尸。
极限运动在我国的市场远不及欧美,这不仅仅关乎民族性格,更与经济实力相关。
本片是一部极限运动极好的宣传片。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几乎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内容。
这部电影应该让贝爷来演,弄成荒野求生比神探最凶显然要好的多。
今天又去影院看了一遍《极盗者Point Break》,或许就要下线了吧。
我想再看一遍两次冲浪,第一次让人惊叹,第二次最后博迪被海浪吞没的时候我没有看到。
我想再看一次他们在海浪里自由奔放地穿梭,也想再看一遍博迪对着暴怒的海洋怒吼:难道你不觉得它很美吗?
第一次冲浪感觉时间很长,虽然浪很大,但是晴空万里,碧绿透明的海水想起巨浪,就像美丽的玻璃漩涡,人在里面自由穿梭,那么悠扬抒情,就像跟着大海的的脉搏起舞。
看了一下前几天写的感想中说:看着他们在漩涡中自由自在地穿梭,被大海怀抱,我简直有点惊呆了,仿佛我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个,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我不知道那海浪是美酒在舌尖卷动,还是我被卷入了美酒的漩涡,总之是那样迷醉。
只觉得那一会真的无比的自由,想到了年少时代因为普希金而喜欢上了诗歌。
他说:大海,你这自由的元素。
可是今天,觉得之前很享受的长长的情节都变短了,一下子就过去了。
大概是特意去感受,因而要求得多了,反而觉得喜欢的情节很短暂,不能满足。
只有偶得相遇的美妙,更加引起特别的惊喜和震撼吧。
然而在意犹未尽的一次次回味里,因为记忆本身和回忆时的想象,曾经感受到的美会被加强,变得印象更加深刻。
即使情景模糊了,美好的感觉还会一直留在心里,还会一次次想起,不会因为短暂而消失。
这一次,我看到了犹他是如何去抢浪,引起其他冲浪的人和游轮上的人的震惊,又是如何和博迪并驾齐驱,表达对大海深深的热爱,以及如何享受那不可思议的巨大海浪带来的自由,又是如何被浪头打倒,沉入海底被博迪救出去的。
博迪对他说:“你没有恐惧,你的勇气胜过胆识,因此你很厉害。
可我看到的大海不同。
你没有敬畏。
当这两者没有联系的时候,也就失去了美。
后来在阿尔卑斯山上,没有路的情况下他不顾一切地滑下去,也没有畏惧,可是我看到的是他对自然的热爱,而不是征服。
他用自己的生命向大自然表达他的热爱。
如果不爱,没有追求和梦想,安全地活着,生命又有什么意义?
这一次看到犹他和莎拉潜水的情景,我才想起我竟然忘记了电影中这么甜蜜的一幕,当时也感觉很悠长抒情,这一次看也似乎一下子就从深海出来了。
莎拉说他们是漫游者。
犹他问她漫游者也有路吗?
她说当你停止寻找的时候就找到了。
犹他问她怎么停止?
她说享受现在。
这一次我很留意地听了当时那首歌Warm,伴着他俩在深深的海里的舞蹈,心灵和身体的碰触,真是缠绵悱恻。
这样的时刻总是非常短暂。
后来犹他恢复了警察身份,发狠追捕博迪的时候,把莎拉当做他射杀了。
隔着一条铁轨,他两看着对方,两个人眼里都闪着泪光。
那一刻是整个影片最让我,或者是唯一让我难过的地方。
两个人有着同样的热爱,但作为人立场却不同,犹他要遵守的是规则,而博迪追寻的是真相。
但毕竟是有着共同追求的,因此最后才能让直升机离开,让他冲进暴怒的海浪,完成他的心愿。
最后,犹他对博迪说你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他说难道你不觉得它很美吗?
他被夜晚的大海吞没,沉落黑色的甜美的睡眠。
他追寻自己想要的,也得到了。
当那一幕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或许我错了,那并不是夜晚的大海,只是因为暴风雨,因为那是暴风雨中的惊涛骇浪,乌云滚滚,才显得像是在夜晚。
并且突然醒悟这也不是尾崎八项的最后一个挑战,最后的挑战是从天使瀑布上仰面倒下去,跌进激流,他已经做到了。
之所以再次冲浪,是因为之前那一次他为了去救犹他而没有完成,那次对他来说并不会致命。
那一次简直就是海浪在配合他的激情,而这次真的是用生命去向海洋致敬。
他对犹他说:“这是我的路,让我走完它。
”之前犹他自责因为他的影响和鼓励,让朋友摔下悬崖,还因为他的冒险,让另一个人摔进雪山丧命。
博迪对他说:“不是你的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只要他一开始就是他选择的路,和你无关,每个人都只为他自己负责。
”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想,不要去负担别人沉重的人生,也不要怨天尤人,自我承担,这个世界将会美妙得多,人生也会更加轻松美好。
看完电影走回来,其实今天根本不适合走路,因为虽然阳光灿烂但是气温比较低,还有一点风,挺冷的。
走几步没关系,走远一点就会越走越冷的。
这样的冬天,在太阳下和荫凉的地方感觉区别很大,但又无法一直走在太阳下,因为很多地方被建筑物遮住了。
不过我还是走了回来,这点冷和电影中他们的冒险实在是没法比。
晚上看到一弯月牙是蓝色的,我想大概因为车窗玻璃的缘故吧,放下玻璃还是淡淡的蓝色,只是蓝得更加清澈了。
那是因为被蓝天映得发着一点幽蓝的光吧。
雾霾,阴天,连续几天灰蒙蒙的天空之后,再见蓝天和星月,真是恍然隔世。
我想到了电影《北壁》中冷冷发着寒光的月亮,有一次看到被人加了一点暖色,那个人大概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好莱坞大片。
绚烂多姿的场景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摩托车越野、翼装滑翔、飞机跳伞、高山滑雪、徒手攀岩、瀑布倒跳的场面,把极限运动令人血脉贲张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
它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动作片,但却更富有冒险拼搏突破精神;它的设定不是一部肤浅的影片,打着环保的高尚名义传播,即使最后震撼人心的是自然风景而全然无感环保深度。
总体来说,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是:大自然好美丽;第二感觉是:这群疯子如此拿命送死勇气可嘉。
友人刚开始看的时候就和我说这部电影有前身。
我网上查了一下,果不其然。
本片翻拍自1991年由凯瑟琳·毕格罗执导、基努·里维斯等人主演的《惊爆点》,但看点已经大大不同,从电影技术来看,《极盗者》呈现出比《惊爆点》震撼无数倍的动作戏,从影片内容来看,这部弱化了传统的警匪动作类型片的元素,而更加强化了极限运动元素,想必所有的极限运动爱好者或者仅仅是热爱运动的人都不应该错过它的宏伟场面。
对,从电影院放映效果来说,这部电影很成功了;但是你要和我谈内涵的话,我就只能呵呵呵了。
要求不要太高嘛,哪里有十全十美呢?
反正金玉其外我是看出来了,至于内胆么,我还真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故事梗概很简单,前极限运动高手加盟FBI成为特工,转过身来调查一群利用极限运动进行犯罪的团伙,但从他们刚刚见面开始,就被团伙头目认出来了,但头目一直装傻充愣,这样处理的意义是什么我不是很懂啊?
和一般的犯罪不同,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虽然他们炸金矿,天女散花钱,实则是为了精神上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对自我身体素质的挑战。
于是这位特工利用自身条件一起参与“八项极限运动”,边运动边破案,也是乐趣无穷,这个运动没有一个人真的全部完成,所以可谓是世界级别的高难度挑战,虽然抱着随时会送命的危险,但玩的就是心跳啊。
一段海底双人漫游探索场景唯美浪漫,像两条美人鱼游弋,随后满心欢喜以为逐渐发展起来的唯一稍纵即逝却提不上爱情的感情戏在紧要关头也被剪辑地只剩下一秒,两个人刚亲吻天就亮了,果然我大天朝在雨水交欢方面还是很保守很含蓄很害羞的,给予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
然后刚被吊起的胃口被全盘打翻了。
影片在人物动机设定、情感逻辑关系方面欠缺考虑。
团伙成员一个个用死亡来为极限运动献祭的做法,普通人难以理喻。
每次出发前互相对视说准备好了吗的感觉就像:我们就这样去送死了,但是可能也不一定会死得掉,所以赌不赌?
这里面的人把生死都置身事外,把生命本身当成无关紧要的东西,就算死也觉得很伟大。
大家的最后一句遗言都是“See you soon.”既是一个约定,也是一个句号,又是一个未完待续的重生。
对于他们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向自然挑战,其他什么的都是浮云。
当其中一个队友在攀岩过程中主动放弃求生的时候,他是洒脱的。
因为对于他来说,他完成了自我的逆袭然后应该圆满划上句号。
大家一个一个相继离去,留下的人承接前人的道路,最后一个人挑战的那个时刻,人与上帝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上,狂暴的海浪是上帝愤怒掀起来的,而那个极限疯子如昙花一样,拿在大自然面前无比柔弱的生命,尽情绽放了那么一小会儿,他以为,这样就能赢得上帝的尊重,哪怕结果仍然是被无情地拍入深海。
可是假设,他真的成功了,然后呢?
人生就像一个空壳子似的空盘了。
不要问我疯子在想什么,他们的世界你不懂。
我只想和你炫耀电影里面的画面是多么多么美,运动时候的姿势又是多么多么嗲,最后,我想问:你有自主选择死亡的权利,所以,你想怎么死呢?
《极盗者》乍一听还以为是和《惊天魔盗团》类似的电影,很酷帅的盗窃团伙用很精妙的手段偷取了坏人的东西之后给到弱势群体云云,在电影的前段的确有这样的情节,但看完电影后觉得中文片名的“盗”是指“盗取”地球资源的我们。
八项任务的宗旨在于挑战、征服自然的同时敬畏、保护自然,在Bohdi执行第4项冲浪任务时被Johnny搅局,事后说Johnny在冲浪时表现出来的lack respect与之前作为极限运动者时有所不同,那是因为Johnny已经是一名FBI agent了。
随后Johnny作为卧底跟Bohdi一行人完成了八项任务中的5、6两项,翼装滑翔和滑雪。
此时插入了要揭露卧底身份的导火线——炸金矿,原因是要把人类盗取的资源还回去。
感觉这一段略硬,是为了衔接而硬插进来的剧情,身份暴露后就和一般警匪片差不多,枪战、有人死了、线索断了、主角灵机一动又有新发现。
而这个发现就是第7项,到Angel Fall去无保护攀岩。
作为一个攀过岩的人,不得不说这些角色的腰力体力也太好,各种大于90度的地方都能爬上去。
到顶之后Bohdi突然就把自己从Angel Fall顶端摔下去,这被归为第8项”无条件的信赖”(具体忘了),而这里在电影里竟然就很轻描淡写地带过,不免让我失望,毕竟这是“涅槃”的最后一项任务啊,当然是在前面7项都顺利完成的情况下的最后一项,电影里Bohdi miss了第4项,电影末尾Bohdi准备把自己奉献给起着巨浪的大海,回归大自然。
其实这样的主题是很棒的,只可惜没有很好地诠释出来,如果可以专心地讲这8项任务的执行,配合地球壮阔的景色和惊险刺激的极限运动特效,会是一部很精美的电影,然而加入了犯罪、警匪元素,就不免有点不伦不类了。
我也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翻拍的1991原版的"Point Break",无从比较,也无须比较。
看完这部电影后让我想起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The Big Blue"),为了满足或保护自己视为最珍贵的东西,而愿意奉献自己。
可能很难理解或根本无法解释这样的行为,但这就是抽象存在的意义吧。
首先是肉体。
美丽的,性感的,诱人的,肉体。
<图片1>这可不是为了吸人眼球才格外拎出来说,而是,当我们一群朋友结束观影围坐在一起边吃宵夜边聊这部电影时,一个当了妈妈但依然美丽的女子首先提出来的。
(当然不是我!
我一七尺直男怎么会首先关注一派男人的肉体!
)“我觉得最好看的就是肉体,男主角简直让人想睡啊”尽管当她说完这句感慨时,低头享受美味的我略微觉得尴尬,但细细一琢磨,又觉得对方很叫人佩服。
一方面,她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一方面,她说得没错:《极盗者》一众运动男色,几乎都拥有着一副肌肉饱满、线条俊美的身材,即便是唯一的女演员也都有着一副运动健朗身材。
关键是,这些肉体还几乎个个有纹身!
这对于不少纹身控来说,简直性感得丧心病狂。
当他们脱掉衣服冲浪,脱掉衣服打架,脱掉衣服.......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镜头传递给观众的,可不就是肉体么(捂脸害羞状)但最能见到美妙肉体产生律动的时刻,我们强大的“剪刀手”直接给,咔,掉,了。
每一个被激情燃烧得荷尔蒙升腾的观众都已经预备好了要“仔细观看”那一段床戏时,镜头突然很生硬的一转,男主角盖着被子被手机震醒,连事后烟都没有,何况肉体?
“我连秋裤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无论这些镜头有没有被剪掉,你都不难看出,拥有一副好身材是多么重要。
比起三十岁顶着啤酒肚在同学聚会上摸着金手表摆出一副阔绰派头来炫(装)耀(逼),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健健身跑跑步,保持一副好身材,可能会招来更多羡慕的眼神。
还有比肉体更厉害的,便是影片展现的极限运动。
黄沙遍地的险峻山脊,骑着摩托飚速飞腾,跟玩儿游戏似的;高速飞行的大型飞机,万米高空纵身一跳,仙女散花一样撕裂一大捆钞票;巨浪滔天的深沉大海,迎着楼宇一般席卷而来的浪涛,贴浪追逐;崎岖不平的高山险峰,披着翼装飞身一跃,贴着悬崖快速飞行......还有更多类似“非一般”运动的画面,逐个逐个的出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极限运动的美,以及惊险刺激!
<图片2>多角度拍摄,多画面呈现,每一个出现的极限运动都被电影表现得非常丰富,也非常刺激!
太刺激了!
刺激到令人心惊肉跳,刺激到叫人心肝震颤,刺激到,简直就是吓人!
一些喜好卖萌的观众有机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唉呀妈呀,吓死本宝宝了!
”而一些恐高的朋友,或者心脏病患者,在看到电影中出现的那些个高空坠落、贴地飞行、悬崖攀岩等俯视镜头时,极有可能会感到不适。
因为,太逼真,太惊险了!
<图片3>还有什么装逼方式比这些更厉害的?
你叼根烟戴副墨镜算什么?
你吹瓶啤酒面不改色算什么?
你抖个包袱掉个书袋算什么?
你搂个嫩模戴副金链算什么?
在这些极限运动面前,都是小儿科!
而这,恰好也是电影《极盗者》的最大亮点。
你不仅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更能透过这些极限运动感受到身心、眼界甚至认知上的刺激!
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不得不说,影片《极盗者》的视觉、画面、音效、镜头运用,都是很不错的,会给观众带来很棒的观影体验,甚至会让人不断地寻思:这都是怎么拍的?
但,可惜的是,影片能看的,也就是这些个肉体和极限运动了。
因为,剧情真是渣到完全可以认为是没有的地步!
以致于,在我们以一种调侃语气来说极限运动是最厉害的装逼时(此为褒义!
),又不得不以一种很严肃的语气说:这部电影装得更厉害!
因为毫无剧情可言,你甚至都会觉得整部电影的许多情节都是为了凑齐一部电影的时间而已。
就好比为了凑齐一盘水果沙拉,愣是放一坨榴莲——太可恶惹!!!
好在,女主角除了身材不错之外,脸蛋还很有几分斯图尔特(对,就是那个出演《暮光之城》的镁铝)的味道,虽然出镜不多,但多少也让直男们小饱了一把眼福。
嗯,到位。
PS:图片均源于网络,文字为作者原创。
未经授权,请忽转载。
首发于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交流。
1. 看片之前片子是纯哥哥推荐给我的,他很激动的在微信上说拍摄场景有多漂亮,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之类。
刚好今天下午没事儿,就一个人包场看了。
其实也不是我要包场啊,我每次看电影的时间都是朋友上班的时间,所以电影厅常常只有我一个人。
不过这种感觉其实也挺不错的。
2. 关于剧情看之前翻了翻豆瓣,分数不高,评论挺两极化的。
好像吐槽的几乎都在吐剧情,我就没抱着看剧情的心态去,虽然我是一个坚定的剧情党。
不过去电影院都是追求视觉享受吧!
况且我真对电影院上映的电影一直没抱过五星的期待值呀,能遇上就是幸运。
可是,看完之后,真心觉得觉得剧情不够好的人,估计都是活得很累的人吧 ╭(╯^╰)╮ 他们真心没看懂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吧?
当然咯,正如对白里说的那样,每个人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东西。
第一感觉,这是为我们射手座拍的片儿,所有我们追求的元素都在里面,自由,速度,力量,刺激,信仰……很合胃口。
所以剧情的硬伤90%都可以忽略了。
如果真是加上复杂的剧情,就感受不到里面传递的美妙了。
3. 关于环保有些人说这是环保片儿。
呵呵,也算一部分吧。
看完电影以后,再看影评,觉得这些不同,不是因为电影本身好不好,而是大家的三观不同罢了。
作为一个坚定的ETO成员,我如果是男一我肯定就加入男二的队伍了!
人类啊,真是白白浪费了这个美丽的地球。
所以我真心没觉得男二他们有做错什么。
消灭人类暴政!
ヾ(≧▽≦*)o (⊙o⊙)…突然觉得我是不是三观不正啊啊哈哈。
其实我觉得环保并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最终目的。
男二说的那些话,有人说是极端环保主义者的洗脑,但那些是我一直以来都赞同的。
看来我的确偏执啊 (⊙﹏⊙)b4. 关于选择我觉得最重要的中心在选择二字上面。
男二说,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没有人能为别人的路负责。
所以我觉得男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角,他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灵魂人物应该是男二。
男一和男二比起来,是多么逊色,特别是吼出我是FBI的时候,多么讥讽。
男一最自我的瞬间是何时?
想必不是作为警察的时候吧,当他和男二他们完成翼装飞行,降落在那一片草地之上,几个大男人激情相拥的那时,他才是最真的自我吧。
这才是他应该有的生活,而不是后来的那些剧情,所以电影欠佳的,就在此处。
我们都不愿意接受,男一这样追求自由自我的人,怎么会用所谓的规矩和法律来束缚自己呢?
有些逻辑很诡异,男一打死了喜欢的姑娘,怎么就怪到男二身上去了?
这是多么幼稚和自私的思维方式啊!
当然咯,人类本来就是自私伪善的一个种族。
男二他们错?
错在哪儿?
害死别人?
藐视法律?
而人类是如何对待自然?
自私没有错,伪善就呵呵了。
5. 关于男二他是我最喜欢的角色。
他是干净的,纯粹的。
然而这个社会是肮脏的,晦暗的。
所以他们的信仰成了极端。
可当你看到他们完成的那八项极限挑战,不觉得感动吗?
不觉得每一个都很美吗?
看到攀岩那里的时候,我莫名其妙流泪了。
或许这就是生与死的震撼。
最后的结局让我觉得不开心,但想想或许这样才是最好的结局,他就这样消失在浪里。
男一就这样出现在山顶。
希望男一能悟出点什么。
6. 关于FLAG第一个是滑雪那里,当那哥们儿说,把小命丢在这儿,就完不成后面的其他挑战了。
我就想,卧槽,妥妥的死亡FLAG,果然,嗖的一下,飞下悬崖。
第二个是攀岩那里,当那哥们儿说,这不是我的路。
我就想,卧槽,又一个妥妥的死亡FLAG,果然,啪的一下,摔下悬崖。
所以啊,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不要随便给自己插旗在头上啊。
7. 关于其他其实有很多想说了,好久没打字,思绪很乱,如果电影院可以实时发弹幕就好了,那一定是一个有趣的场景。
特技我就不多说了,肯定毫无疑问的棒。
好想截图,可是网上还没有好的下载资源。
等出来了再补,有些对白真的很有意思。
特别是男二说的那些洗脑名言。
呐,我承认,我就是喜欢肌肉男,怎么着?
说来惭愧,《惊爆点》和《极盗者》都在我豆瓣的“想看”里,我都不知道他俩有什么联系。
因为两个完全是因为不同的原因加进来的,惊爆点是因为热血警探里有提到过对天空开枪的经典一幕,极盗者是从公众号推荐上看来的(推荐理由是极限运动之类的)。
然后前一阵我把惊爆点看完了,那天找电影时看了一下极盗者的简介,这才发现原来两个是翻拍的关系……还是挺吃惊的,所以赶紧抓紧把极盗者看了。
看之初我还是报着一种看惊爆点翻拍的态度去看的,然后看着看着我就发觉不太对劲,因为确实在剧情上还是改了很多的,而且导演将风格也完全改了,把着重点从不同道的兄弟情放在了极限运动的呈现上,毕竟新世纪了,极限运动也翻新了,不再只是大浪,还有雪地和攀崖,总之把极限运动方面拍的还挺好的,看的时候我就想,难怪两个人能成为好朋友,一辈子遇上一个能陪自己这么疯的人真的不多见了🤔甚至在其他人都纷纷殒命下,男主角一路追随到最后,你说碰见一个既能陪着自己极限挑战还不会死的朋友,是不是人生幸事?
男主角两次放弃了杀他,严重怀疑最开始导演特意拍了他朋友极限运动之死是不是给了这个做铺垫来了。
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导演把极限运动拍的很精彩,却拍不好两位男主的纠葛。
惊爆点虽然剧情上bug很多,却很能拉扯这两个人的交互,反而是极盗者将这方面弱化了,就有些剧情很水,纯看极限特效的感觉。
最后黑发男人选择放弃生命完成极限挑战的结局也拍的虎头蛇尾,无法让人共情,惊爆点的结尾就处理的很好,我觉得这应该是极盗者最大的败笔。
很少看到这种大砸成本做视效,不用牛逼CAST的电影,却偏偏藏着一个如此糟烂的剧本。
但观众很容易被视效迷惑住,让我更想讲讲我为什么觉得剧本站不住脚。
1、任何一个编剧都应该知道,用八个任务来串联故事,是最最笨拙的一种做法,香港业界俗称通关模式,是在缺乏流畅的情节和合理的分场的情况下的惯用伎俩。
2、男主角动机简单化:编剧过分简单地将美国FBI和罪犯划分为正邪对立,而对其中的可能存在的模糊性多重性视而不见。
于是男主角的动机,就单纯地变成了莫名其妙报效祖国,连先前弟弟的事故所可能潜藏的伤痛,都给讲着讲着就忘了,因为这些本来能够有效挖掘人物内心的元素,都被编剧简单地纳入到主旋律里面,他心里只有一个非常片面的想法:抓住他们,完成任务,成为FBI。
可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想抓他们,为什么想成为FBI,编剧一概不理,只顾赶紧不知所以然地从第一关打到最后一关。
更神奇的,男主角要完成组织的任务,最重要就是找到证据,可是他找着找着已经忘记了。
3、罪犯动机很片面,手段更显莫名:同样的处理手法,罪犯的动机更加是简单粗暴的,除了鲍迪之外的其他三人,更是毫无区分,只要一个人演就够了。
团伙为了完成尾崎八项,不问为何。
神奇的是,为什么要一边完成极限运动,一边又回馈自然,更重要的是为何要以这种方式回馈,真是令我哭笑不得。
漫天撒钻石和美金就是回馈自然?!
如此着迷和欣赏自然之美的人,会采用炸矿山制造泥石流这种破坏性的方法来回馈自然?
看来这位美国编剧没有参透尾崎作为一个东方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他们为了回馈自然不惜一切以身犯险甚至犯罪,这个动机当然可以成立,但是手段显得特别莫名其妙。
看完全片都没懂劫富济贫和回馈自然是什么内在逻辑。
于是在剧本的根基本身就很混乱的前提下,就出现了非常莫名的情节,在金矿山突然车战、开枪那一段显得异常突兀。
那些被撞翻的车们是为何突然在那里出现的,都没有丝毫合理迹象可循。
而罪犯为什么每一次都针对美国,也是讲着讲着就忘了吗?
于是这两个逻辑就变成了男主角:弟弟死了,报效祖国。
炮友死了,报效祖国。
“朋友“死了,死就死了。
罪犯:回馈自然,抢美国人的钻石。
回馈自然,抢美国人的美金。
回馈自然,炸美国人的金矿。
呵呵呵……4、人物关系不走心:由于男主角和罪犯都已经被脸谱化,每个人都是一具皮囊,毫无深度。
于是人物关系也失去了本应有的层次,错失了值得挖掘的有趣部分。
比如男主角和罪犯的关系:同样的爱好极限运动,同样的惺惺相惜,甚至被救过一命,是否会产生真正的兄弟情义,让男主联想到弟弟,从而产生无法割舍的感情?
而在极限运动中因为自己一次又一次冲动的选择,最后活的总是自己,死的总是兄弟,会不会对尾崎八项本身产生怀疑?
比如男主角和FBI探长的关系:那种师长或者兄长的情谊缺乏足够的表现。
于是男主角游走在两难选择之间的灰色地带,在两边都是兄弟的情况下做出艰难选择,就完全表现不出来。
5、看到简介里说:【犹他发现自己无可自拔的与这伙人产生了伙伴情谊,犹他陷入了职业伦理与追求真我之间的矛盾,他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加入到了对人类极限界的八项巅峰挑战的追寻中】我只能说,对不起这位编剧,你想到了应该这样做,但是一点都没表现出来。
反正,作为观众的我,完全看不到这些。
当鲍迪在狂风暴雨中对着巨浪发出最后的怒吼的时候,眼睛不尤湿润了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而这渺小的人类,却有勇气用自己的 一切包括生命去融入自然!
我不敢用“挑战”这个词,因为我觉得鲍迪他们所做的,绝对不是什么征服自然,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自然,如同鲍迪所说的,经过了这八个如同祭典般的仪式,让你在生死间感悟,融入自然,理解自然的伟大,让你成为比现在更优秀的人。
这的确是一场生命的祭典,鲍迪和他的伙伴们一个个消逝在他们选择路上,每个人临走的时候那句话:“我们很快就会再见的!
”我觉得他们所选择的,就是一条不容于世的道路,注定了他们悲剧的结果,鲍迪能怎么办,他们的心灵是崇高的,但是无奈地面对这个肮脏的世俗,他们要完成他们的祭典,却不得不屈从世俗的有钱人,不得不去犯罪而陷入警察的埋伏.....他们悲天悯人地想要让人类吐还从自然索取的,有一种唐吉坷德式的悲壮,今年的电影,许多许多都对人类的未来表示了悲观,比如《王牌特工:特工学校》,有钱人就计划灭了全人类来保护环境... 但是就如同俗不可耐的《私人订制》最后那悲天悯人的笑话,几个人感叹了一番,葛优最后一句话:因为我真有辆车。。
道出了人类的真相,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大声呼吁,可是,回不去了!
环境的毁灭回不去了,拍电影的时候我们还能对着雾霾里头的太阳感受一番,现在PM2.5 超过1000了,我们只能看到鬼蜮一样的城市。
六十多亿人,有几个清醒的?
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活着而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多吃一口而已,你能说是错么?
而对地球来说,无非就是一场感冒而已,只要发发烧,几十亿细菌也就都死得差不多了,地球有什么所谓?
毁灭你,与你何干?
影片的特技,我只能用登峰造极来形容,不在于假,而在于真,似乎他们真的完成了这些挑战!
似乎他们真的在生死之间差之毫厘!
看完后许多观众的反应就是“吓死我了!
”当然了,我们知道这肯定是电影人的大量汗水和勤奋换来的!
电影里,鲍迪他们的路,是多么的美丽啊,虽然这美丽是那么的危险,注定他们的路途是孤独的电影外,我们能随着镜头,感受那刺激爽快,这也是我们看电影是多么的美丽啊,建议大家还是在影院的3D下观看,体验它也不贵.... 反正我也是8.8 抢票看的 :)
总体来说剧情偏弱,故事性不够强,但突出的动作场面,年度最酷,没有之一,包括速7。
特别是翼装飞行那一段应该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拍的这么好。
尾崎八项让人印象深刻,具体如下1、EMERGING FORCE 力之涌现 (皮艇激流回旋)2、BIRTH OF SKY 天之降诞 (珠穆朗玛峰伞降和摩托车高空伞降)3、AWAKENING EARTH 地之觉醒 (墨西哥丛林中燕子洞定点跳伞)4、LIFE OF WATER 水之生灵 (100尺极限冲浪)5、LIFE OF WIND 风之永动 (阿尔卑斯山翼装飞行)6、LIFE OF ICE 冰之固结 (阿尔卑斯山速降滑雪)7、MASTER OF SIX LIVES 命之主宰 (委内瑞拉天使瀑布,世界第一瀑布,3000尺徒手攀岩)8、ACE OF ULTIMATE TRUST 终极信任 (委内瑞拉天使瀑布,高空跳水)以上内容参考:”杀手本色“的新浪微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e84ff50102wfxc.html
极限运动令人大开眼界,故事情节让人大跌眼镜。
价值观上天的一片儿 对极限运动精神追求的渲染过分哗众取宠了 也可能是因为较烂的剧本、拖沓的文戏让对白充满浓郁的装叉感 但动作戏还是相当精彩的 无论是绝路摩托车越野还是巨浪冲浪、翼装飞行、徒手攀爬都很好 视觉刺激够充分 唯独配乐稍显老套 另色调偏黄 有种90年代动作片的赶脚 不够潮
十分优秀的极限运动普及电影
故事和表演特么烂到想为了观摩极限运动摄影坚持下去都无能。快进所有文戏。摄影师兼职导演活儿的反面教材
一伙邪教试图洗脑FBI警探跟他们一起搞基,怜爱女主只有五场戏左右……最开头的动作场面最好看
能看
美好的极限运动风光片毁于中二设定
八大挑战人生哲理太扯蛋了,故事逻辑也全被大浪拍没了,和原作一样向天打手枪但打得还没有Hot Fuzz到位,唯一能看的就是一些极限运动场面了……
场面很不错 很精彩 文戏。。。相当于没有
极限运动的戏份十足精彩,瀑布攀岩一场戏更是看的手心一把汗,惊险刺激直追碟中谍4的征战迪拜塔。文戏就不说了,强力催眠。 [doge]话说男主角真的不是精灵女王的儿子么,完全就是男版的Cate Blanchett. ★★
影片告诉了我们几个事情:1、搞极限运动的智商都不高。2、环保主义者基本上是脑残。3、原来一部电影里面的反派的全部死亡可以和男主角毫无关系。4、原来动作戏可以拍得这么干瘪,这么没有紧张感。
极限动作戏拍得华丽又写实,可以留名动作片史。仅此。
题材挺好 差点儿拍成红牛极限运动 小惊喜 故事加强 做成系列 会好看。
男主拔枪而出大喊FBI的时候,我没忍住笑了
顶峰、巨浪,悬崖、峭壁,壮丽的景观,视觉的盛宴!其实此片剧情一般,一些冒险的镜头还是让我蛋蛋一紧,脚底冒汗。单纯拍成类似纪录片岂不更妙?为了这景色和极限运动,加一星!
这是国家地理频道宣传片吗?????
美还暴力,时髦还野餐,这几乎是我看过这个时代最棒的电影,迷人的危险的,再见了就是再见了。
不去追究故事逻辑,单看几趴极限运动都很过瘾…吓死宝宝了
如果这个也叫电影的话那真是对电影的侮辱
不知为何觉得很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