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

一年到头,The End Of Year

主演:陈刚,王昌娥,张彤,冯丁洪,曾韵蓁,王明智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剧照

一年到头 剧照 NO.1一年到头 剧照 NO.2一年到头 剧照 NO.3一年到头 剧照 NO.4一年到头 剧照 NO.5一年到头 剧照 NO.6一年到头 剧照 NO.13一年到头 剧照 NO.14一年到头 剧照 NO.15一年到头 剧照 NO.16一年到头 剧照 NO.17一年到头 剧照 NO.18一年到头 剧照 NO.19一年到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年到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春节将近,带着同村的几个兄弟在北京奋斗多年的包工头张国栋(陈刚 饰)正准备放下一年的辛劳,带着女友回家过年,但是一次小小的事故,让他结识了苦于无人装修新房的重点高中副校长白老师(冯丁洪 饰),于情于利,张国栋踊跃接下了白老师家的装修工作。另一面,内科主任医师李家梁(张彤 饰)也准备带家人回湖南老家为老父亲做寿,可不仅车票难求,一心想让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妻子害怕耽误儿子学习,对回家一事坚决反对。张国栋的装修工程出了差错,着急用新家招待归国儿女的白老师急火攻心,进了李家梁所在医院,李妻得悉白老师身份,开始考虑如何为儿子拉上关系……一出回家探亲的戏剧在北京城里上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沼泽地里的秘密仁医莎姆成为你的花忍风战队破里剑者是也!咻咻的20周年皇室奇遇记帕顿·奥斯华:我爱一切威尔和格蕾丝第十季我知女人心以毒攻毒浪漫医生金师傅3平衡法则年下男友亚马逊弓箭高手娘子军无声的证言第二十八季隐形姐妹神游症购物王路易时光之轮第二季好事坏事圣诞老人快乐再疯狂第二季孤堡惊情幸福满满绑架不要离开我走进黑暗第二季蛇之道无性的世界前妻回家红色圩场

 长篇影评

 1 ) 我哭了

在医生哭的那一时刻我也哭了。

那医生什么都忍着,忍上级,忍同事,忍世道,也忍老婆,到那一瞬间只是背对着大家没声音的哭泣。

回家真这么重要吗?

见父母真这么重要吗?

春运挤成这样真有必要回去吗。

之前我是嗤之以鼻,笨,这么多人就不会贝。

我信誓旦旦自从十八岁从不想家。

离开家乡快两年了,同来的人里面,我是唯一一个一次都没有回去的人。

我不想家,妈问我会不会的时候,我说不会,我能听得出来她的语气,我听得出来,可是她只是停了一下,马上就说,那样也好,回来贵,得好几万块钱。

我想我有点变了,对大家跟对小家,大家是父母,小家是老婆。

大家要回,不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最多四千的花销吗。

小家也要,医生的老婆,包工头的老婆,让我觉得温暖。

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想那个医生,山沟沟里面出来,变成衣裳光鲜的人上人,到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才会显露自己的出身。

 2 ) 《一年到头》紧抓了影坛流行的叙事风格

0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是那部片子?

很多人可能记不得具体名字,但是说到《撞车》(英文名crash),相信很多人都有深刻印象,不仅仅因为片子涉及的种族歧视问题,而是这个影片的叙事风格很特别:故事看似以几个独立的人物故事展开,但是几个独立的故事的场景和主角都有交叉出现,让观众有很强的“巧合”感觉。

说到这里,就可以引出我要说的主题了:《一年到头》正是借鉴了类似《撞车》的叙事风格。

《一年到头》刚开始,装修工,心胸外科医生,中学校长这三个主角相互独立,但是不久,电影中三者在各种“因缘巧合”下交叉发生联系。

显然类似《撞车》情节。

其实去年我就发现在全球得到广泛好评和奥斯卡获奖的两部影片都是如此风格,一部就是上面提到的《撞车》,另外一部就是《巴别塔》。

看来当今影坛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喜欢这种风格。

当然,这种风格最开始出现是哪部电影我无从而知,但是我知道我最早发现这种风格的片子是《真爱至上》,后来还有韩国的《悲伤电影》(韩国人抄袭好莱坞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当然,如果还从影片主题来讲,《一年到头》反映中国人过春节和《真爱至上》反映英国人过圣诞节是相当的一致。

最后我讲一下我最感动的镜头:就是心胸外科医生看到老婆和儿子把好不容易买到的回老家车票转卖,老婆就是不肯回男方老家过年,一个大男人自己跑到卧室哭泣,最后吓得妻子急忙追回车票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3 ) ”你吓着我了“

不经意看到这么牛逼一片。

民工、大夫、老师装修、讨薪、考试、上学、结婚、销售、纠纷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我们乏味琐碎无可救药的生活里面,还涌动着这么温暖和生机勃勃的力量。

故事讲到梁大夫黯然落泪那一刻,上满的弦倏地松开了,我们全乱了阵脚,生活的所有粗砺,都化在浓浓的感动里,使我们想起,催我们前行的,原来是小小的梦想,酸甜的爱情,和回家的愿望。

ps 北京空气污染太严重了,但愿此片记录的状况尽快成为历史

 4 ) 何时才能一票不难求?这也是我们对自由的向往

昨天本来想写那部《欢迎来到东莫村》的影评,后来手上有事耽搁了,现在就不想写了。

刚刚男朋友电话来说晚上他们部门吃年夜饭,要晚回,好了,我也打算晚上不去学拉丁了,这篇影评一定要写出来。

这电影实在是太好了,我跟很多人一样被电影尾声的《蓝莲花》搞得放声大哭,哭完把眼泪擦干,说句,这电影太TMD好了!

这片子其实不仅仅反映了春运,还有医疗、教育、农民工的问题囊括其中,这感觉真有点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但我还是想重点谈谈春运,因为我也是春运大军的一份子。

很多没经历过春运的人是体会不到这个群体的酸楚的。

我的家在四川,我的大学在杭州。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只是想离开四川,我只是想当记者,所以我来了杭州。

几年前,火车还没有提速,从四川到杭州的火车甚至还有绿皮车,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坐火车要4、5十个小时。

记得大一那年寒假,学校真好,有团购票,不过只有硬座。

那时候啥也不懂,只觉得有张回家的车票就开心得不得了。

结果是坐到腿肿,人太多,上不了厕所,也就不敢喝水。

后来知道一定要自己去买卧铺,然后就去下沙的火车代理点或者市区的火车站排队买吧。

我们毕业后,回忆起大学生活,经常都会想起下沙那个火车票代理点。

大家都傻笑说,那时候多苦啊,早上5点起床,宿舍楼的阿姨会提早把门打开放我们这些游子去买票。

都是大冬天,那时候还是期末,很多人还带着复习资料在排队的时候看。

如果遇到票源实在紧张的时候,会几个人打车去城站排队买。

国家对我们大学生还是不薄的,有学生票,还有专门的学生窗口,尽管如此,当开窗售票时,我们这些文弱书生也是抡起袖子去挤。

要是遇到夹三儿,曾经的文静小女生也会高声呵斥。

这臭脾气一直保留到现在,排队的时候有人加三儿,我他妈的管你是男是女,一定要把他揪出来为止,骂也好,吵也好。

记忆最深的是那年雪灾,自己去排队或者找跑腿公司,都只能买到硬座票。

后来无意中跟学校一个领导说起回家的事,居然人家一个电话,不到两分钟就搞到了一张卧铺。

我是个挺直的人,现在也是,不仅不爱求人,也不喜欢走后门。

跟那位领导说,这样不好吧,这不是走后门吗?

领导说,你就别推了,你不走人家也要走。

一张如此难求的卧铺票就这样两分钟搞定了。

那年大雪啊,我搞定了火车票,但是搞不定天灾。

在火车站等啊等,从白天等到晚上,延时的火车不 知道什么时候能来。

男朋友一直陪着我等,他执意让我去开个房间睡觉,他在火车站等,我怕万一火车来了,我赶不过来怎么办,就一起等啊等。

因为火车晚点,我们被赶出了候车室,工作人员把我们赶到了地下室。

那时候真冷啊,很多民工都是拖家带口的,有的孩子还在吃奶。

他们倒不急,冷了,随声居然带着铺盖卷,无聊了,就打扑克。。。。

后来我们俩熬不住就去了火车站旁边的网吧,居然熬了一夜,火车还是没来。

第二天,我铁了心的去把票退了,我男朋友拦都拦不住。

后来从杭州回到宁波的车上,我男朋友说,我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第一次知道回家过个年这么难。

当然啦,他生在宁波,在杭州读书,后来又回到宁波工作,怎么能够理解那种春节之痛,我们在外的人的"春劫“啊!

我等的那趟火车,等我回宁波大睡了一天一夜后,也没走成。

当然,后来肯定是走了,我能想象到那时候跟我一起等过车的人的心情。

不管多苦多累,他们都是充满喜悦的,提着大包小包往火车上挤。

坐上火车,终于可以舒口气,终于能够回家了。

我今年也不打算回家,尽管现在找点熟人,不管是火车票还是飞机票都容易搞到。

我真不想再去凑热闹,我宁愿在平时找个空闲的时间回家。

外表光鲜的我,柔弱的我,其实也是吃过很多苦头的。

一步步过来,在这里靠不了爹妈,没钱没势,但总是会有人帮助我,不管是哪方面,这也许就是冥冥中自有神助吧。

结尾许巍的《蓝莲花》真是用的非常好,对于自由的向往,往往都是为了追求外面的世界,我们要从家乡跑出来,可是用在这里,表明,过年回家也是一种向往,也是追求自由的表现和权利。

就这么点质朴,原始的权利都这么难实现。

确实心酸哪,什么时候才能没有”一票难求"的春节啊,这也是我们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祝愿在外漂泊的兄弟姐妹,都能高高兴兴,顺顺利利的回家过个好年。

 5 ) 这么牛逼的电影,中国08年就拍了一部

春运开始好几天了,越近年边,返乡热潮一天高似一天。

这里借用《蓝莲花》里一句歌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用来形容中国人迫切回家的愿望。

过年回家,早已成为每个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事情。

一年忙到头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赚钱和家人团聚。

回家的车票,你买好了吗?

小编的心早已归心似箭,车票早早预定好。

今天推荐一部和过年回家有关的电影,希望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回家过个团圆年——《一年到头》

电影2008年正月上映,还记得那年大雪,很多人过年回不了家,很多人被大雪阻在路上过年。

豆瓣评分8.2。

导演王竞只有一部《万箭穿心》为人熟知。

主演陈刚是个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影视剧很多,也许你见过他饰演的角色,但知道他本人的影迷不多。

和同期上映的《长江七号》3398万票房相比,《一年到头》没有知名导演和演员助阵,票房惨淡到只有132万。

不过,它是一部“好电影”,里面包含了农民工讨薪、票贩子猖獗、医患关系紧张、孩子学习是家庭头等大事等社会现状。

导演用轻喜剧的方式,讲述春节临近,三伙人过年回家的故事。

只不过有人千盼万盼回家过年,有人左等右等家人回家。

笑着笑着,小编就看哭了。

北京,是千万人上班挣钱的地方,也是千万人日思夜想的故乡。

包工头张国栋带着同村的几个兄弟在北京干装修。

春节将至,张国栋梦里都是带女友回老家结婚的情景。

今年,他准备带女友回家订婚。

火车票都买好了,也给女友买了戒指,本来过年是一定要回去的。

但他临时碰到另一户人家着急装修,那家本来请好了装修工,说好年前完工,但工人商量都没商量,都跑回家过年了。

张国栋过去一看,只要工程加快些,他们年前肯定能完工,也不会耽误回家,就签下了这单活。

着急装修的是某重点高中的副校长白老师,老伴、儿子、女儿、孙女今年要从国外回来过年,所以房子一定要在年前装好。

本来一切进展顺利,房子装修完了,就差验货,张国栋和兄弟几个拿到钱就能回家。

而白老师也可以安心等待家人过年回家团圆。

但是装修出了问题。

这还要回到过年这个问题上来,因为年关将至,很多人都回家过年了。

缺一个水电工,因为女友表哥是做建材这一块的,张国栋就从女友表哥那里寻找门路。

谁知道女友表哥是个不靠谱的,介绍过来的人也不靠谱。

把暖气板装反了不说,浴室里用的水龙头也是劣质冒牌货。

这不,暖气一直送不上来,劣质水龙头一掰就断,水流了一地。

刚装修好的房子,又变得一塌糊涂。

身体本来就不硬朗的白老师,一激动晕了过去,被送去了医院。

这下子,装修的钱也别想拿了,很可能还得往里赔好大一笔钱。

在这之前,他们刚完工一户人家的装修,因为户主奸猾狡诈,故意挑毛病,不给工程尾款。

后来还是找记者跟拍户主,才拿到部分尾款。

农民工讨薪是个老问题了,因为国家在这块制度上的不完善,农民工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更何况,就是有制度,还有人往里钻空子呢。

好在张国栋和白老师都是讲理的人。

出了事,张国栋没跑,白老师也没有故意讹人家。

白老师只希望张国栋能在年前装修好房子,钱一分不少。

张国栋只能带着哥几个把人房子装好,还帮人搬了家。

工程结束,离过年只有两三天时间,火车票是肯定买不到了。

即使这样,也没能阻止他们要回家的心。

最后,张国栋开着自己的老旧货车,带着女友和几个兄弟,踏上回家路。

白老师也如愿住进装好的房子,和家人团聚。

还有另外一家三口,也是电影里的主角。

丈夫李家梁是北京某家医院的主任,妻子是医院里的护士,儿子正在准备中考。

李家梁的父亲今年八十大寿,按照老家的规矩,男八十是大事。

前两天,老父亲特意打来电话,问他们什么时候回家过年,让把孙子带回去看看。

所以,李家梁准备带妻子和儿子回老家过年,为买票的事情也操了不少心。

但是妻子以儿子中考要紧为理由,坚决不回老家过年。

母亲为儿子学业着想,这没有错。

不过李家梁想要带妻子儿子回老家和父母团聚,这也没有错。

票好不容易买到了,妻子还是不愿意。

当看到屏幕里的中年男人因为不能回老家过年而放声大哭的时候,小编心里那叫一个难受。

记忆里,仿佛只有小孩子才会又哭又闹。

越长大,我们的心越来越坚强,哭泣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长这么大,还真没见过哪个中年人哭成那样。

好在结局是温暖的,丈夫放声大哭那一刻,妻子似乎理解了丈夫,同意带儿子一起回老家过年。

电影的最后,三伙人以合家欢局面收场。

但愿今年过年,每一个你、我,也都能回家团圆。

不要等爸爸妈妈催你回家……他们想你,只是不说。

 6 ) 家。是个最好的港湾

从小就想离开家,开始认真的读书,想考个远远的学校。

志愿也是在填好了外省的了才告诉家人。

结果给唠叨了一段。

想法总是很独立,总之要远。

可惜考的学校确离家只有1个半小时,然后就立志要好好学习,要工作到远远的地方,有多远就多远。

现在可好了,离家很远了,在这个所谓的大城市,看着事态万千。

确是无比的想家,想这那简单的笑声和声音,在这远远的地方体会着每个佳节倍思亲的滋味。

结果是思念和距离成正比。。

一年到头想家的寂寞老人赖在医院里;装修好房子等家人回来的校长;带着爱回家见父母的装修工;左右为难回不了家到痛哭的医生。。。。

还有很多回家的理由。

 7 ) 我们每个人的春运故事

我是在最后,当许巍的《蓝莲花》响起时,看当片中的火车站汹涌的人群,大包小包,拖儿带女,彻底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因为,我仿佛在这些人群中看到了我。

看完电影,我就边听片尾曲,边写。

情节:很平凡-春运。

小人物,小故事,不骟情也没有大场面。

情结,不平凡-春运。

对于我,以及我们,常在外的游子来说,或家人不在身边的人来说,每个人每年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与春节与春运的故事。

一年到头,到了这个特殊的时候,一切都因着而重要起来。

春节,家,春运,情,交错着,忧与乐,喜与悲,紧张与盼望。

一张张平时不起眼的车票到了这时,却承载了很多故事。

排队,找票贩子,挤车,加班,换班,没票,找关系,有票,却又上不去,换车,被卖。。。。。。。

而每年,这段时候,都是全家人最关心的:有没有票,好不好买,有没有其它方式。。。。

老人总说不好买就不用回来了,太麻烦; 异乡人总说,春节不回来,就不叫过节了。

听过个故事,说一个台商有一次在大陆过年,可是在春晚听到《常回家看看》,潸然泪下,第二天就买机票回去了。

因为这个故事,我也很喜欢这首歌。

以前不听话,一回来经常出去玩,害得爸爸老生气说,你是回来看我,还是看朋友。

后来,懂事了,不大出去,即使出去,到时间就回去;父亲生病后,更是整天整天不出门,有时甚至3天不出门。

a后来父亲老后,看着他的脸,摸着他的手,我知道,我看一次是一次,摸一次少一次,就像电影里的主人公说的一样。

当看到医生无力地坐在床边哭泣,我的心和他一样沉重。

这次春节恰逢百年不遇的雪灾,我不知道多少家庭的相聚梦因此而破灭。

多少老人的盼望落空,多少儿女的惊喜不能分享;多少一年到头的这一刻就这样消失在风雪中。

只希望老天爷,以后在春节时给个好天气。

让我们这些一年到头在外的人,能好好在春节时与家人享受一下积累了一年的亲情,爱情,快乐,喜悦和盼望。

 8 ) 这个片子就是一个当下众生相的白描

春运,在其中只能算是一个线索,把各种各样的人物串起来,本质还是描绘了现在中国的各种各样的“现象”,“职业医闹”、以药养医、农民工、票贩子etc。。。

 9 ) 社会缩影

有天早上赶去和平,想看10块钱的早场电影。

可惜到时已经过了十点,所以就没看成。

走之前,看下了大屏幕。

哦,原来放的是《一年到头》。

再后来,有国外专门关注中国电影的资深影评人推荐这部影片,并称之为2008年最棒的一部中国影片……2009年,见到了本片的监制。

一提到这部影片,他就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部电影上映之前,部分院线经理看后,觉得相当不错,甚至考虑多安排场次力推。

但紧接着,这片子就得了一个国家奖并获总局推荐。

于是很多院线代表,便想当然得以为是部主旋律电影,不会有多少人来看,便把场次都安排在了上午,权当交差。

虽然制片方最后票房还是收回了成本,但还是相当可惜。

“装修问题、欠薪讨薪、亲戚杀熟、医疗事故、职业医闹、升学问题、乱花医保、老年孤独、春运票难”,可以说这部影片就是当下中国社会诸多问题的一个缩影。

在保持相当可看性的同时,又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10.01.01晚写于外公家

 10 ) 属于每个中国人的07年民生故事

先说点电影之外的,暖呵呵的看完此片,一上豆瓣,齐唰唰的全是两个新豆友的“评论”,可见片方的焦急。

可不是嘛,放映现场一片叫好,交流热烈,可怎么最该发声的豆瓣上迟迟等不来多少观感呢,换我也急,或许大家都在一年到头时忙着做好最后一单,赚够年终奖,春运回家吧。

从这两位新豆友的“评论”可以看出,片方对此片的优点和不足都认识清晰,而从与深航的创新合作看来,宣传上也让人耳目一新。

可大面积的广告式“评论”真的不适合豆瓣,这里都是一群要么资着要么愤着的文青艺青,自信着自己的判断力,进来一看,不滋出逆反心理,从而春运前错过好片?

下面进入正题:1月中,报社因为大面积覆盖报道春运,好不容易得到广铁150个名额的春运车票。

昨天,技术部设计个页面,让有幸被通知到的员工中午1:30起抢订车票,一人限2张,只能到户口或籍贯所在地。

1:31,内部QQ消息通知,抢票已经结束,仅仅1分钟,就已几家欢乐几家愁。

欢的人也还得提心吊胆担心协议无效,攥着提前10天狂打电话;愁的人更得赶快找关系,或者自己去冷雨夜里排队,甚至持新闻出版总署红章的记者们也都不自信窗口能有自己的位置,甚至平日神通广大社会资源众多的编辑,也不指望能在这时以“公权利渗透入私领域”。

巧合的是,抢票前一晚,广州的部分媒人有幸看到了让自己感同身受的“春运电影”《一年到头》。

而人们还不仅仅是对春运感同身受,更对影片表现的种种切肤民生问题感同身受。

影片中,国栋的故事、家梁的故事、白老师的故事,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故事。

如片方所说,该片犹如一册报纸社会新闻的影像版,更确切的说,还是年终民生盘点那种。

装修问题、欠薪讨薪、亲戚杀熟、推销回扣、医疗事故、职业医闹、升学问题、乱花医保、老年孤独、春运票难,片中的角色有着和绝大部分中国人同样的焦虑。

2007,是个民生问题在网络上沸腾,民粹主义在讨论里抬头的年头,《一年到头》里所表现的现象,赤裸裸的躺在每个老百姓和官员的眼前,反映它,远不算敏感的触及了既得利益者。

这个年头,就连各省宣传部出品的电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旋律,即便总算被主流影片归类,也都不好意思不去触碰一下社会问题。

那么现实题材的尺度和边界在哪呢?

去拍拍城管打人看看,去拍拍县官抓记者看看、去看看校长骚扰女生看看,这就不可能没任何意见的通过了。

据说《疯狂的石头》在发行正式DVD时,那段“城管,文明执法”的冷幽默都被和谐了;即便电影局那通过的片子,也往往还让各地政府难堪,这方面的例子不便举;即便好不容易通过上映了的,谁也不好说它不是下一个被招回的《苹果》。

所幸,供人热闹的《一年到头》没必要去拱边界上的那道门,它热热闹闹贺岁。

它不像第六代或纪录片工作者那些悲天悯人关注底层的深度作品,它简单直接的触摸到每个中国人,不管你是如片中心内科主任家梁那样的中产,还是不会走进电影院的如片中国栋那样的民工包工头,在一年到头时,如果想回家,都变得一律平等。

如同片中那有趣的片断,家梁渴望回衡阳老家,飞机票没了,他问旅行社能中转吗?

“那行,先从北京飞西宁,再从西宁飞上海,然后飞长沙,哦,不行,不是一个机场,你赶不上”,“那你还不如叫我先飞美国呢!

”搞不定空中的中产,只好和农民工兄弟一样挤火车,可谓和谐社会。

这样的情形不必等到春运,平时重庆偏远各县的高管、公务员,要赶到市里开会,而周围又没机场,开车去又路途险阻时,还不是一样得上硬座,而且是先冲进站台再补票,还往往没坐票。

同时,《一年到头》当然也有明显的问题,作为新手的编剧如同一位热心关注社会的天涯网友,在奉献热情故事的同时,也收不住情绪,将故事搞得过大过乱,和“回家过年”这一主线无关的社会现象编入太多,作为中产代表的心内科主任的角色外形上也不够鲜明,不容易有记忆点,以至于有观众在后半段还说:“他就是开头的那个医生啊”。

而包工头国栋的爱情故事除了让更多人知道了“哦,大梨呀”的笑话,会让人觉得片子情绪过多。

然而,作为热闹贺岁片,《一年到头》的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原谅,要过年的大家不想闷,不要沉重。

于是,像春晚一样,电影让人笑了哭,哭了笑,暖暖的、感动着走出电影院。

拔高一点来说,这电影让我看到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可怜与自豪,可怜的是在剧烈转型行将结束时,少部分人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的人却得应对这么多社会遗留给生计的难题,自豪的是我们有春节,即便西化侵蚀着它,从骨子里,我们依然明白,一年到头,回家最重要,不管多挤多难,家里有人等着。

 短评

快被視頻網站的分類逼瘋了!別隨便貼喜劇片的標簽好嗎?自私自利的一群人打著春節過年的幌子想給你吃口團圓飯吃高唱世界充滿愛,對不起我覺得我受騙。

7分钟前
  • 木木示言
  • 还行

回家的故事

8分钟前
  • 闲潭影
  • 推荐

春运、医闹、装修、民工、升学、凤凰男、空巢...王竞导演的处女作对准当下中国人的隐痛和尴尬,最好的事情是回家,最坏的事情也是回家,所有矛盾因为回家而起,又因为回家消解。大概我们是一个“拜回家教”的民族吧。

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好片,回归本质之作。

10分钟前
  • 松子
  • 推荐

2008最好的国产片

15分钟前
  • 皮陀
  • 力荐

剧本单薄。跳跃。但主题好。

19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还行

我真的看到一半看不下去,直接跳結局,"人在囧途"比這部好,劇本太過寫實,民工沒有保障,並不是拍電影就能解決,應該要實際解決。不懂為什麼很多人給很高分,覺得好恐怖。

20分钟前
  • IOYOI
  • 很差

回家过年,多好啊

24分钟前
  • wildice
  • 还行

連著看了三部王竟的片子,三部都看哭了,共同生活在這一片大地上,同胞的命運讓我動容,因為那些事件那些情緒都太熟悉了。王竟對這片土地上的人的關懷也讓我感動,而且他都能那麼細膩又那麼不缺代表性地表達出來。

28分钟前
  • 王稷和泡泡
  • 推荐

呃 怎么评价这片 站的角度非常重要 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不是投放市场受众角度 就是实打实的观看角度 你要把他看成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平行叙事喜剧小品 那应该会给到一个还行的分数 但你要把他看成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黑色幽默 那这分儿就在及格边缘了 鉴于对王导看得少就不妄加评论了 只是这一哭有点蛋疼

32分钟前
  • 2007
  • 还行

如此轻松的交错…如此沉重的人生!

35分钟前
  • 李小白撕裂了
  • 还行

很受不了陈刚的滋啦滋啦地假北京口儿!

36分钟前
  • 佟贝勒
  • 很差

琐碎倒挺真实,但是天生反感这类破事儿

38分钟前
  • 单线程青年
  • 还行

我不愿离开

41分钟前
  • 萱小轩
  • 推荐

7今天是2022年最后一天除夕一年到头结尾的春运加蓝莲花独属于中国人的过年医生回家的那条线有点牵强

44分钟前
  • 最野的狗
  • 还行

这么高分的评价估计是很多人对春节回家艰辛之路深有体会吧?作为一个本地人的我就没什么发言权了,不过想一下大学期间周五必回家周一早上才返校的那段时光,“什么都不能阻挡”的决心,多少有点儿类似。然而如今却总想着“逃离”,春节于我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49分钟前
  • 337老大
  • 还行

社会真黑……

50分钟前
  • garfield
  • 还行

一把小演员 一台琐碎的大戏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我对回家的向往

51分钟前
  • 咕噜咕噜
  • 推荐

感动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都不实诚了

53分钟前
  • 一事无成孟烦了
  • 推荐

搞笑.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女的要讲个意 大梨 和 澳 大梨亚 的谜语~~~太给力了,就是这种杂事困扰着人,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有人的肯定很懂,但说不出,

55分钟前
  • dj小溅溅(她们说我帅的没边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