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

졸업,Graduation,The Midnight Romance in Hagwon

主演:郑丽媛,魏嘏隽,苏珠妍,申柱协,吴万锡,李圭成,徐正妍,张素妍,尹福仁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4

 剧照

毕业 剧照 NO.1毕业 剧照 NO.2毕业 剧照 NO.3毕业 剧照 NO.4毕业 剧照 NO.5毕业 剧照 NO.6毕业 剧照 NO.13毕业 剧照 NO.14毕业 剧照 NO.15毕业 剧照 NO.16毕业 剧照 NO.17毕业 剧照 NO.18毕业 剧照 NO.19毕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續短評

安畔錫,五年等一回,很值得。

每週都正襟危坐地看,都會被不同部分打動。

還是一樣在其他劇情線前失色的愛情線,朋友/同事/上下級/競爭對手的關係都很寫實。

一如既往精彩的女人戲,掌握權力的主導走向做出選擇的都是女人,有野心的白髮魔女、不甘做人下屬無所不用其極的副院長、有野心但也有底線堅持品格的南美清、人精但也透亮的室長、看著柔弱但正直勇敢的女學生和助理,各種各樣生動的女人,總會在她們的部分哭。

以及太真實的男性嘴臉,尹組長的角色很妙,一個看似正義黑騎士的男的一旦發現單戀對象在秘密戀愛馬上就代入受害者立刻報復還理直氣壯的。

和男主朋友形成對比,安畔錫總會設置一個不那麼男的的男性角色展示男人、男女關係新的可能性。

第十集關於主角的高光時刻被副角推翻戳破,太妙。

關於韓國補習班,看了兩個拍補習班的綜藝,很真實,圍繞補習班的群體,家長、學生、助理,都很有意思,但安畔錫著墨最多的是討論提高綜合閱讀能力還是專攻應試能力,所以最核心的還是文學,兩堂語文課展現文學最本真的魅力,喚起人在學齡階段最初被文字打動的感覺,太理想主義。

第一次感受到鄭麗媛演技,她一哭我就跟著哭,很多細微情緒表達得準確又豐富。

以及安畔錫的氛圍感,配樂用得像偉倫紐瓦的電影,空鏡的都市畫面日常又浪漫。

 2 ) 是一个在看记录,写不下被系统安排起来了这里

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了推荐,最后播客展开讲讲的描述终于燃起了看得欲望,可是看起来想说现在韩男的发型…真的跟漫画一样?

到底谁影响谁,可是最主要影响了我!

我好恶心!

本来就不喜欢男主的长相 看到第二集试讲那个发型直接就想吐了…opps看到第三集 我发现是这个男主的面相让人yue…sorry…这是为什么呢 真的很影响观感;第四集 我真的很痛苦 很多不好看的演员会由于角色和剧情渐渐让人没那么讨厌 但是本剧男主我无法分辨是因为发型还是他本人的长相 还是两者相加 总之他的一颦一笑都让我恶心 可是我连他叫啥都记不住真的不是黑人家…隔了两天继续看第四集 后面的剧情真出乎意料 特别是结尾那唯一听课的竟然是第一!

妈呀不由得为主角开心,感觉到胜利的开心!!

第六集女主跟院长吵架这场戏简直了!

院长的一言一行那么的典,而女主的反呛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嘴替 不是那种无脑爽剧的爽 而是太过于真实的爽!

简直要为这场戏戴上王冠👑!!

 3 ) 涉剧透,碎碎念无题替补短评字数限制

EP01,韩国很多方面尤其教育行业,确实就是中国叠加起来的迷你版,让人很疲惫。

喜欢看韩剧是因为韩剧可以看见当下的中国,后来发现一个更贴切的——台剧。

剧里昏暗的滤镜,一道期中考试题目掀起的波浪,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小镇做题家真的很惨,经历过所以更讨厌填鸭式霸凌式教育。

感觉这剧都看不下去了,唉。

EP04,职场内斗,男主30岁但男主妈还觉得应该住家里可以照顾他一日三餐...天...知道有人独立生活,但也确实有那种觉得孩子三四十都应该要被照顾的家长...EP08,男主13年考上高丽大学,补习了三年,94年生人,那就是16岁开始补习遇到女主,女主20岁大三做兼职,那也才相差四五岁,有什么好介意谈恋爱的,谈!

EP11,理想与现实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与学校的教育方式还有道德与商业的冲突。

EP12,讲述韩国近现代的文学,好有意思,反观同时期的民国同样人才济济,可是如今却连一部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优作都没有...太可惜了。

韩剧真的拍什么就是什么有灵魂,只要不是特别烂都挺不错的,不管什么行业好似都可以拍得行云流水得心应手。

简中真应该好好学习,而不是每天都是强强强夜郎自大...😅EP16,我觉得男宝妈室长和她的宝贝儿子妈宝男配不上独立自主自强的南清美老师...结婚要找室长妈拿钱和买车,南清美老师将来年薪十亿韩元换作人民币可是要差不多六百万...(高级补习班老师的工资居然这么高...)在南清美老师面前说自己是没车的男朋友很丢脸...韩国人这么要面子吗...也是,深得儒家思想真传...东亚一个鸟样。

 4 ) 她是他的初恋,他是她的初心

随着剧情的深入,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慢慢铺开,感情也一步步升华。

这爱情太不容易,我们千呼万唤始出来;这爱情还有些娇羞,惠珍犹抱琵琶半遮面。

从俊浩来的角度来看,他更加积极主动和“胆大妄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耐心已经用完了”。

这是因为,在他“不学无术”又情窦初开的年纪,惠珍陪伴在他的身边,除了给他辅导功课,在知识上面浇灌他的土壤,这“平平无奇”的女大学生更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温柔坚韧的鼓励,在情感上滋润了他的心田。

对于俊浩来说,惠珍是老师,是恩人,是朋友,是姐姐,是女神,也是他的初恋。

惠珍改变了他的成绩,改变了他的性格,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所以他为了她毅然放弃大公司的工作,来到她所在的补习班,以便每天可以看到她,崇拜她,照顾她,疼爱她。

而惠珍对俊浩的感情,除了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男女之间的喜欢,但我看到的并且想强调的是她那份对教育的初心所产生的影响。

俊浩是她的第一个学生,这本身就意义非凡。

一个菜鸟老师可能经验欠缺,但对于第一届学生的那种投入感、那种责任感、那种亲近感,是她后面整个职业生涯都难以复制的,即使她日后成为名师。

而像俊浩这般优秀和争气,更是奠定了惠珍教育事业起步的基石,树立了她能做一个好老师的信心。

因此,她会看着学院俊浩的牌匾幸福地微笑,她会多年来把俊浩的手机号码备注为“我的骄傲”。

惠珍选择留下来,不是因为校长下跪,不是因为俊浩挽留,而是因为体验课唯一的学生时宇,那个为了她改换学校的时宇,那个想听她讲课的时宇。

惠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俊浩,也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她干这一行是为了金钱、地位和名誉,可她爱的是讲台,爱的是学生。

她对俊浩的感情,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初心。

 5 ) 书写现实的世界偶尔会有一束光照进

“要是没有其它问题,可以下课了吗?

”“好~”粉笔沙沙写过“毕业”二字,点下那清脆的一声后,宣告这段现实向的罗曼蒂克史走向了尾声。

可我却依旧陷在心动中,不是最后一秒……可能又要好长时间才能缓过来……也可能一直没有机会,“耀眼的毕业证书”已经深深刻在了骨子里……有人想毕业,有人不想毕业,但却都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找到了身后的照料与依靠。

而一部分人还在苦苦找寻,可能一辈子也没答案。

年少为“地位”痴迷,年长也为“地位”痴迷,你缺了年少的初心,你缺了未来的决心。

两组角色的成长线,是对抗也是互补,未来的你带着初心似乎更有走下去的决心。

在安导的片子中,《毕业》的职场戏占了大半头,“补习班的那些事”成了加速心动的动力,接近尾声的几集,这种状态越来越明显,管你现实多糟糕,身旁总有束暖灯在,这样子的处理再舒服不过了,也是一种梦寐以求的温馨。

吐槽一下:最后一局的惊叹号是电视剧才会有的效果~对于这场毕业来说,是越来越心喜的经历。

用了前八集的靠近,浅浅展开徐惠珍内心一小角落,而之后,预想到的变故让感受两种画面——暂时心疼的未来以及似乎永远受伤的过去——的徐惠珍更加感性立体。

影像的存在,话题的深入,进步的编导,全面地描摹了一个人身上所能看到的这个社会面貌。

在这种情况下,偶尔推进的配角也有了自己独一份的魅力。

而这次男主的存在似乎多了些存在,也似乎是工具人更像人了一点嘿嘿嘿。

尖锐,冲劲,李俊浩的形象更多体现在了一丝破碎上,虽然依旧是全方面的细微照料,但自己身上也有了需要弥补的创口,这样恋人间的轻微互补让这部剧再次落了点地。

喜欢安导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一些在身份上转化的不对等关系,潜埋了一条暧昧情愫在其中,迷人的是一点点翻涌而出的情愫,看不见的是拿捏的低姿态。

关于文学的意义,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关于情爱的定义,我们善于掩饰自己的疲态,脆弱的一面,而爱却是需要坦然放下,去展示自己糟糕的一面,合情合理,是一种释怀。

单独写一下其中喜爱的几集。

其中心动的一集,突然的直白好让人害怕却又是疯狂悸动。

没有躲,大家都懂,又是需要时间考虑。

在这缓冲的途中,有人复盘是不是哪里需要精进,有人往回想是不是自己想要张开双手……

不管这些种种,两人的恋爱永远是一小部分,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永恒的主题。

“谁能想到爱情中也有缓刑”,第十集里的成长是铭记的。

最深刻的一集,也是越发爱徐惠珍的开始。

在安导的剧里,爱情是依靠,逃离,不可或缺的,而成长,是很明显,很具象,一瞬间的。

每个人都有心酸往事。

痛点:自我的不清醒到自我认知的接受与坦露。

这个剧最难受也最现实的一个点,希望是永远纯真的孩子们却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侵扰,好累好累……但确实有时候的真诚是另一种伤害,不可避免的现实冲击,躲也躲不掉。

第十三集也是清晰的完美,视角的转变,配角的深入,题材的锐点处理。

也可以说第十三集就是徐慧珍的一句“天啊!

”的好。

好可怕的商战,好复杂的人人,好温暖的夜晚,可大家都知道明天是一场硬仗。

“我没事”……“只是想问你还好吗”……“该不会是……”“我爱你”……当下一切都是预料之中的美好,不用去想明天的种种困难,想在这样的时刻温柔睡去。

现实向虐心对应着复仇式的舒心,大势所趋也是守好本心。

用文字描绘影像,用影像呈现文字。

二者的结合是紧张而舒适的状态,随之观众也会得到这种状态。

《毕业》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回味的耀眼的毕业证书。

 6 ) 《毕业》11-12集剧作深度解析:恋人是理想与现实的终极调和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在第2集剧评中我提出《毕业》浪漫背后是教育与时代的新旧交锋。

遵循补习班职业“本分”,以应试为目的、专注提升学生分数的惠珍,与主张教学生“阅读”以受益终身的俊浩,分别对应着现实与理想、守旧与创新的两位主角,在11、12集终于爆发了尖锐又激烈的战争!

看了这两集的“大吵架”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编剧为什么把这种看似很难调和的“现实和理想、新旧交锋”的矛盾设置在一对恋人的关系中?

原本教育主题的深度已经让作品基调显得有些严肃和沉重,本可以作为“调味剂”来平衡气氛的浪漫爱情,也被“委以重任”,承担起两种教育观点的“矛盾对立统一”。

后来我意识到,正需要他们是一对恋人!

只有当他们是一对恋人,这矛盾才有调和的必要与可能性。

简单来说,当两种教育观念的冲突矛盾主要放在惠珍和白发魔女身上,她们会成为敌人,或是放在惠珍和其他随便什么人身上,产生矛盾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各自秉持自己的观念继续生活就好。

但惠珍和俊浩已经是一对正式交往中的恋人,这时候爆发矛盾、吵架,他们就必须去正视、去理解对方在说什么,想继续在一起就必然要沟通、解决矛盾、和好。

这种恋人之间默认的需要解决矛盾、“可调和”的特性,正适合处理教育主题上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或许有些抽象,但从更高的立意上来说,惠珍和俊浩的作为恋人的结合,确实是用于服务剧作上教育的现实与理想的结合——“阅读”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成为学生受益终身的能力,也可以落地现实,全方位提高成绩,在竞争激烈的应试教育中更加从容的取得好成果。

其实在剧播初半,3-4集剧评结尾,我写这两人的相爱也许隐含着编剧对教育真正的期许、某种理想化的结合,如今故事逐渐进入尾声,我更加确认这种“结合”,就是编剧针对教育现状,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取得平衡,给出的终极解决方法!

当这种结合成为一对恋人的目标,也就是说作为观众的我们希望这两人有一个Happy Ending,也许更有助于我们去思索、理解他们两人关于教育的矛盾碰撞。

这一用意被编剧非常微妙地体现在12集的吵架戏,简直是神来一笔的——“白头偕老”。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么激烈的吵架,怎么会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

然后吵架就此终结?

表老师和惠珍闺蜜,以及屏幕前的我们全部都措手不及,又错愕又好笑——你们吵架的结尾竟然是告白?

上一秒还完全说不通,都上升到了侮辱、否定成就这种严重程度的吵架,但最后却用恋人的话语化解了。

两次吵架中其实一直都在进行身份转换,有趣的是吵架分别发生在两个场合,不一次性吵完,非要换个地方吵,也是有特别设计的——随着场合的变动,从补习班这个严格的公共空间,到夜间飞行小酒馆这个偏私人的场所,同事\恋人身份也随之切换,情绪上在微妙递进中,最终以恋人身份的告白收尾是合理的。

11集在补习社是纯粹以补习班老师身份,是同事之间、组长和组员之间的争执,因为工作场合、人多眼杂的关系,他们只是在争辩教育方式的问题。

因为老师们吵架逻辑太清楚了,我没什么可解释或补充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用了大量的近景镜头,聚焦在两人的表情、语气,这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就安畔锡导演以往的风格,包括在《毕业》这部作品中,他其实都不常用大量近景镜头怼着人物拍。

安导一般拍中景、远景更多,人物特写则是少之又少,他的镜头有意地和剧中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我认为那是一个方便“观察人类”的距离。

他不会过度靠近人物内心,帮人物博得观众的共情,更多时候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而在这种激烈紧张的吵架戏中,近景相对使人物更加逼近我们,针锋相对的压迫感随之强烈,尤其李俊浩!

他看起来好凶······另外一点值得一提是人物的肢体语言,惠珍双手叉腰,通常叉腰这个动作隐藏着抗议、对立、攻击的心理,此时惠珍全身心都在对李俊浩表达愤怒和不认同。

有个小细节,这里尹组长站在镜头最前面,他也双手叉腰他原来也和后面的老师们一样闻声过来看热闹,听一听就叉起腰来,然后才让大家散开回办公室。

尹组长的戏不算多,目前的形象大概是一个对惠珍有好感但严格保持边界感的好同事。

看他肢体语言,他也不认同李俊浩那一套,但是不想让惠珍被看热闹处于更加难堪的境地,所以帮忙赶走其他人。

后面惠珍被俊浩说服、认同他是对的,从而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但尹组长应该是不会改变(也根本没人想改变他),我猜测尹组长最终不会和惠珍一起共事,毕竟他一直都在副院长的“方舟”上。

而一开始像是“敌军”的表尚燮老师却很有可能最终搭乘“惠珍方舟”,和俊浩、南清美以及胜奎母子一起办新的补习社。

有的人淡淡相处了很多年却发现原来彼此想法差异很大,只好分道扬镳,而有的人是不打不相识,经过激烈争论后反而能更深刻地认识彼此,也许人和人之间想建立深刻的关系,总是要激烈一些好?

惠珍和表老师就算是不打不相识。

还记得第一集就是因为这个叫夏律的学生答错题哭了,惠珍才冲去学校找表老师对峙的。

12集两人能这样子坐在夜间飞行小酒馆敞开心扉谈话,一定程度上夏律也做了很大贡献就像俊浩唤起了惠珍的教育初心,夏律也唤起了表老师的教育信念。

他一直固执坚守着的信念被扭曲的自尊埋藏起来了,才导致了离职事件,而夏律小心翼翼递出的读书笔记,唤醒了那个信念。

从这本笔记上贴着四叶草的小细节,看得出夏律真的很用心对待这件事,难怪表老师要跑出去偷哭

表老师在场旁观惠珍和俊浩吵架的场面也有特别用意,前面提到了吵架场合从公共空间移动到了偏向私人空间,但表老师是个奇怪的“不和谐音”,非但不是朋友,还曾经伤害过惠珍,为什么要特别让他“在场”?

而且镜头还常常带到他反应。

我认为最明显的一点是暗示人物阵营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能在夜间飞行小酒馆单独谈话的基本上都是“自己人”,惠珍和白发魔女、院长、副院长就绝对不会约这个地方单独谈话。

第二点也是剧作上的深层用意,是要让表老师参与进来且和李俊浩产生共鸣。

后来表老师的课,正是李俊浩“阅读”教学的现身说法,这证明了什么?

李俊浩主张的方式不是一个刚刚投身教育业的新进老师的异想天开,由更加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来亲身实践了,而且学生反响不错,这不是更加有说服力吗?

编剧用心良苦地让幡然醒悟的表老师入局,用他20年以上的教学资历去实践李俊浩的方法,为的就是要实际证明给所有人看,这种“阅读”的教学方法不仅是行得通的,且是有魅力的!

什么大道理说破天也不如亲眼见一回相信看了表老师第一堂免费教学课程的观众们,都切身感受到了到底什么叫做“阅读”的魅力。

表老师的课也侧面证实了惠珍俊浩的大吵架中,确实是李俊浩赢了,那不是纸上谈兵,那是一种憧憬或浪漫。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表老师的课上亲眼看到了这种憧憬或浪漫的样貌,它不是一个抽象而虚幻的概念,它真实存在,如此魅力。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没想到竟然在韩剧里上了一堂如此精彩的文学课。

托《毕业》的福,我也真的是久违地,感到乐在其中······

霧風誌

 7 ) 《毕业》7-8集剧作深度解析:甜蜜升级!文学和影像的浪漫互文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正如前面剧评所说,是与俊浩的重逢唤起了惠珍的教育初心,以“阅读”而非应试为初心的“魅力课堂”时隔多年再次在时宇身上重现。

时宇的一番话相当于给了原本已经准备跳槽的惠珍一记当头棒喝。

镜头切到当时课堂上讲过的《相机与军靴》,我们才终于知道编剧挑选那篇小说的特别用意——小说的意象与惠珍的心境在此刻产生“互文”。

不仅是前面剧评提过的文化输出作用,从很短的镜头闪回可以瞥见《毕业》本身的文学性。

包括7、8集有短暂地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和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短暂迷失、动摇的惠珍,瞬间被时宇的话警醒,决定留下来。

这和我原本预料的一样,不愧是徐惠珍尤其满意惠珍是为了时宇而不是为了俊浩留下来。

唤起教育初心而非为爱情冲昏头的理由,也更有说服力吧?

尤其是在这个社会地位与财富才被看作是人性化选择的时代。

做出这样决定的惠珍对自己感到满意我也久违地对一部韩剧的女主感到满意,惠珍聪明、清醒、成熟,还充满了人性美。

当然也很漂亮,但是美貌是完成这个人物的最后一环。

即使没有美貌加持,惠珍也是个足够有人格魅力的角色。

且不说多一些像惠珍、俊浩这样的教育者该多好,只说如果这个世界多一些像惠珍俊浩一样的大人,该有多好。

现实更多的是叫时宇写保证书的助教,一边说着“你不信任大人吗”,一边散发愚蠢、用行为“打脸”的大人吧。

找回教育初心的惠珍事业方面可以暂时趋于平静,叙事重心非常自然地移动到感情线部分。

俊浩的感情看来,到目前为止还是编剧为了浪漫叙事而注入幻想的人物,是只存在于女性编剧笔下的男性形象。

惠珍的人物塑造,职业部分已经十分立体丰满,感情部分却有模糊地带。

当她慌乱推开俊浩的吻,心情复杂,镜头以风扇上吹着的白色T恤作为前景遮挡,特写惠珍的表情,堂皇、混乱,似乎还夹杂着一丝回味电扇的风,为这个场景制造了流动的暧昧气息,被风吹起来的俊浩的T恤就像是此时并不在场的他,仍持续地撩拨着惠珍那颗被扰乱的、悸动的心。

第8集终于开诚布公地向我们展示了惠珍的真心,以非常生活化的、闺蜜谈心的场景呈现出的,娓娓道来的叙事,让这一段格外打动人心。

仿佛我们就在现场旁听,很微妙的是选择的地点,不是在“夜间飞行”小酒馆,也不是惠珍家这种私人空间,而是在闺蜜工作的律所。

我认为这里强调了一种“公共空间”,很贴心地给观众营造一种,虽然是闺蜜二人谈心,但我们可以大方“在场”,不会有种偷窥人家闺蜜讲秘密的感觉。

编剧用对白剖析惠珍的心理,真的是很清楚直白地向我们展现惠珍内心是怎么想,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谈恋爱,又为什么一直推开俊浩。

即使不是像惠珍一样因为外力因素,和别人的人生齿轮对不上而错过了恋爱的大好时光,也有很多人有着类似的心境吧?

当今时代将社会地位、权力和金钱看得比爱情更重要,变成了一种价值观常态。

追求个人价值、自由自在不受束缚当然很好,但对男人祛魅还不够,还要对爱情祛魅到看不起爱情,又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如果不是俊浩出现,惠珍应该会继续无视爱情,装作自己根本不需要吧。

看到更加真实、坦诚地敞开自己的惠珍,更想说的是,有办法···不喜欢惠珍吗?

下面这里开始,正式进入哭泣环节

这里有多少人跟着惠珍一起哭了?

郑丽媛这段哭戏演技太有感染力了,笑容的停顿、凝固在脸上,平静地说出那个早有预料的名字,内心却再也绷不住、终于掩面哭泣。

在艰难又孤单的时光里作为精神支柱存在过的人,怎么有办法不爱呢?

其实早在第2集就有埋下手写纸条(手写信)的伏笔,惠珍给另一个结婚的朋友包礼金,里面还有她因为过意不去而写的手写信,然后闺蜜老公说:“惠珍你的信是很危险的东西啊。

”类似这样子在极短的对白中隐藏伏笔,同时彰显人物性格的片段,等到全剧完结后二刷一定会发现更多!

手写信的细节看得出惠珍很有情义,而且都这个年代了还送手写信,说明她本质有很浪漫的一面。

只是没想到惠珍的手写信(纸条)在第8集直接让大家哭倒一片,果然是很危险的东西啊

还有即使过去多年,仍然好好保留着惠珍手写小纸条的俊浩,这个细节让我们看见了比语言更加动人的真心。

每一次告白、每一个浪漫场面,在安导极具个人风格的镜头下,有温度、饱含真心的情感在黑暗中缓缓地流淌进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特别喜欢这里拥抱时两人一起微微摇晃的样子,有种心安又舒服的踏实感,只是以真心换真心、以爱换爱的时刻。

其实整段戏都喜欢,前后也很可爱,惠珍趴在俊浩耳边说家门密码,俊浩被这亲密动作无形撩到,腿都软了、站都站不稳,一时分不清谁才是喝醉的人

打开门之后俊浩得到允许后才进门,而不是直接跟进去;还有不会随便打开人家冰箱这点,种种有分寸感的行为确实是非常绅士,细节满分!

第8集的两个拥抱一次比一次心动,花絮中看到导演还考虑了惠珍坐在右侧光线会比较好看,果然拍出的效果自然又美丽一个可爱的小细节是原本是俊浩吻住惠珍,惠珍想上手但无处安放,直接一个大动作抱住俊浩脖子,像个娇羞的少女。

抱成一团的画面也太可爱了吧!

两人的第一次约会选择回到他们的初心之地——补习班旧址,傍晚昏黄的光线、灯都坏掉的小小教室中,彻底放下了身份带来的隔阂,只是一对卸下心房、决定拥抱彼此的普通恋人,说着“我偶尔也会把事情搞砸,所以你要体谅一下”的真心话

有那样大段大段互诉衷肠的对白,也有一句台词都没有仅仅凭借一个眼神的延伸就完成的成人浪漫,一切都恰到好处。

故事已经过半,惠珍和俊浩开始甜蜜恋爱,也会有新的挑战在后面等待着他们,但是我完全不会担心结局,就只是期待和全然地投入。

在这个夏天遇见《毕业》,在编剧扎实精炼又张弛有度的叙事,与安畔锡导演如春夜般流淌着浪漫的镜头中,体验文学和影像共振的美,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最后

霧風誌

 8 ) 有一些不理解

有几个问题:1.女主押题的能力再强,能基本全部预测学校老师的出题方向,甚至是一模一样的题?

韩国明星讲师与学校教员互相勾结卖题的新闻可见一斑。

2.让男女主教国文科,为了更好地呈现韩国教育现状的问题?

毕竟文学是最好卖情怀的。

3.为了更快的出成绩教考试技巧,还是为了培养基本能力教文学鉴赏,这是贯穿始终的矛盾点,男女主选择了后者,但是学会了怎样读书真的可以让学生有把握面对陌生的文本也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吗?

文学的解读是多义的,学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样的多元怎么会都通向一个正确答案呢?

只能说尽可能地让大多数同学欣赏理解,但要绝对做到确实很难,所以剧中男主角揪着时宇一个本身就很优异的高材生还大放厥词,要培养出全国国文第一,真的觉得很傲慢可笑。

女主为了培养时宇放弃另一个补习社的优渥待遇也是让人不解(后面也没看见她做了啥)。

4.感觉学生群体都是傻子吗?

只要老师讲一些与考试不是直接相关的知识点,他们基本都能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有趣。

但是他们去补习机构不就是为了这些的吗?

答题技巧与快速提升成绩。

当男主和学校教员在讲台上迟迟进不了主题时,我会捏一把汗,会不会有些学生失望呢?他们听完了一头雾水,觉得啥也没有得到。

这才是正常的反应吧,他们明白一切都是为了成绩。

除非有一些本身就厌恶应试教育的学生可能会很喜欢这种。

5.学校的教员会教一些什么课呢?

会是怎样的教学方式呢?

感觉咋个韩国的教育压力甚至理想都给了补习社呢?

教员面对补习社又鄙视又自卑的感觉

 9 ) 补习班的独立教师,因为在认真上课!

《毕业》比我想象中的好看,是因为看到了补习班和公立学校之间的博弈。

作为有着相同职业选择的人,很感慨。

但其实,无论是补习班的独立老师,还是学校,既然选择了走在教书育人的这条路上,大家的目标就是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

但是因为是独立教师,因为是补习班出身,就被家长瞧不起的例子,太多。

就像上周让我无语的学生家长:“我们应该以学校为主,课外为辅。

”简单几个字,满是傲慢。

如果说补习班、独立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和考纲无关,那么补课、家教的意义,何在呢?

高考语文的所谓考纲,给出的范围宽泛至极,那是我正式走上这条道路八年以来,至今没有一届高三可以完成的任务。

提前布置的任务看似无关,可每一样作业的布置,每一篇阅读的掌握,都关乎高考那道独木桥。

家长如果不努力,无法给孩子的高考减压,希望孩子可以更努力地在高考上寻求高分,那么就不应该质疑老师所布置的作业。

因为作业的检查,是我们这些老师,不是家长。

我甚至会帮即将中考的学生列复习计划。

这种被某些家长认为的所谓的没事找事,难道是我想虐待学生吗?

难道我的时间不宝贵?

难道我的时间难道很多嘛?

家长可以认可学校老师布置的抄写任务,但是独立教师要求的听写、抄写和默写则不认可,神经。

我经历过把孩子作文提高了十几分但是一学期就不来然后背后“这老师没有用,花了钱语文一点也没提升”的无语经历,语文的考核从来不只是作文,如果作文写得好=语文可以拿高分,那么我作文写最好的那位孩子,也不会现在高中语文只有90多分,那是想起来就觉得可惜且遗憾的存在。

,别人提起的时候总觉得独立教师收入很高,但是那些老师背后的付出,没有人能看到。

母校一个老师说我的书真多啊,我说没办法,因为我学历有限,如果我不摄入,不看书、不阅读,不去看优秀的影视剧,我没办法去拓展学生的独立,去开阔自己的眼界。

我认识的几位独立教师,理科的,平时也在家里刷题,网上有独立老师坚持每天一张数学试卷,那种题海战的采取,没有几个公立学校的老师可以做到。

但只是因为我们是独立老师,我们就可以随意被拔屌无情,然后被瞧不起。

 10 ) 《毕业》5-6集剧作深度解析:温度和湿度共振的浪漫氛围感Kiss Ending!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如果说前4集一直从各种教育者的角度来谈教育主题,第5集开始很特别的一点是加入了受教育者,即学生的视角,让叙事变得更丰富了。

无论是怀着不同教育理念、风格迥异的补习班讲师,还是坚持公共教育教权的高中老师,最终他们的努力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学生。

第4集带来大反转的唯一那名希元高中学生,时宇,听了惠珍和俊浩的课之后开始领略阅读的乐趣。

第5集才知道,虽然是全校第一,但时宇原本并不喜欢国语课,问题正是出在前几集一直在谈论的“阅读”,不懂得阅读的方法,虽然死记硬背也能获得成绩,但离“活得像个人”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有类似的话:“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学习语文的目的、初衷,在《毕业》中是借由学生之口说出,这点也很有深意。

我很欣慰地看到在这部讨论教育相关的剧中,学生不是作为“学习机器”的符号存在,而是真正“在场”的主角之一。

不是剧中老师们讨论出一个最好的教育方法然后强加给学生就好,作为学生的时宇,他的发声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如何理解为什么要学这门课,什么才是真的为学生好?

是无条件只想着提高成绩,还是帮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

想必当过学生的人心里都有一把尺。

我想起以前高中时短暂教过我的一位语文老师,她会讲一些作者背景,也很会引导学生做延伸阅读、写读后感,我到现在还记得她讲的伍尔夫以及意识流。

高三时换了一位专门带考生的语文老师,完全是题海战术、上课非常无趣,结果我高三的语文成绩反而没突破。

所幸到了大学又遇到很好的老师,保留了对“阅读”的兴趣,今天才能在这里“阅读”韩剧并写出这样的文章吧回归正题,当“白发魔女”对时宇进行PUA时,时宇的选择会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相比“白发魔女”和时宇对谈的场面,后来俊浩和时宇的谈话明显氛围不同,明亮的环境、轻松的语气,时宇的脸上也展露笑容、还能开玩笑“我还没付钱买课程呢”,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比起“白发魔女”否定时宇的想法、只强调他父母的志愿,而俊浩会想知道时宇自己的志向,还敏锐地发现时宇的隐藏写作技能。

虽然“白发魔女”在剧中显然是作为惠珍俊浩的对立面存在,但并未把她塑造成单纯的反派,导演通过造型、细节、调度让这个人物在短时间内立体起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安导的剧大多是写实风格,因此他剧中人物的造型很少有特别华丽或浮夸的,会更贴近生活化的服饰造型。

但是“白发魔女”的妆造却是很戏剧化,很drama的,为了表现这个人物的强势性格与气场,难得在造型上做了极大的变化。

我猜“白发魔女”很可能是参考了模特卡门·戴尔·奥利菲斯的经典造型。

这位93岁的模特已经在T台上行走70年,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模特,超越年龄的美丽气场非同凡响。

还有一个细节是在第3集“白发魔女”出场的段落,镜头几次特写她的高跟鞋,以及脱掉高跟鞋、赤脚走在地板上。

这些特写有什么特别用意呢?

结合第5集对“白发魔女”的人物塑造更加直白的展示,可以说,高跟鞋就是她追求高位、权力的象征,和《黑暗荣耀》里妍珍的高跟鞋用意差不多。

脱掉高跟鞋时,助教几乎是跪下把鞋拿到一边,毕恭毕敬的样子也显出“白发魔女”女王一般的地位。

而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就不能硬套一般表示返璞归真、朴素之类的用法,要看她那一段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她说要把课开在惠珍的课同一天,是明明白白的、无所忌惮的挑衅行为。

第5集她又想到新主意,也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挖角惠珍。

先讲出自己开补习班的理念(为了权力),更直接提出令人无法轻易拒绝的副院长职位和薪资待遇。

这段戏可以更进一步看到人物的行事风格,是完全不遮掩,她的野心、计谋,全部都是明摆在台上的肆无忌惮,挑衅也好,挖角也好,都很直白了当。

这就是赤脚的隐喻。

而这些特质的反面又是谁呢?

是谁对自己的野心遮遮掩掩,卑鄙又爱装,背后搞计谋、反咬人一口,结果出尽洋相?

是的,“白发魔女”和金贤卓院长是一组互为对照的人物。

道歉一点都不真诚的金贤卓院长,还扯出陈年旧事想让惠珍心软,结果只是更加摧毁了惠珍的信任,但是为了留住惠珍,又不惜下跪道歉,但是下跪是借着发酒疯跪的···用耍无赖形式包装的道歉只是强迫别人接受的、毫无真心的自我感动型道歉。

掉进水里也是很戏剧化的场面,我觉得这里很滑稽、很荒唐,完全是“落水狗”的具象化表达!

讽刺意味浓厚,是编剧写得相当犀利的一个段落,然后安导默默旁观的镜头拍出了一种黑色幽默。

更好笑的是院长和俊浩是一起掉进水里的,这一下对比更加惨烈了,院长只是只落水狗,被横着塞进出租车无情送走,而另一只落水的大狗狗不仅有惠珍的关爱,还有吻戏(很快就讲到吻戏了)两个院长,显然都腐朽得各有特色,人品和教育理念都堪忧。

剧作的角度看编剧以截然不同的笔触塑造对照组,也显出不凡实力。

院长们的腐朽也为后期惠珍、俊浩、南清美独立门户做铺垫,何况他们还有隐藏金主妈妈!

胜奎妈妈才是真的赏识惠珍这匹千里马的伯乐。

之所以猜测他们后期会独立门户,还有这里的伏笔。

院长在和惠珍吃饭时提到他们以前的补习班旧址,这段台词的信息量非常大。

大概能推测出三个点:第一,院长忌讳社内恋爱影响补习班利益;第二,预示了之后他们补习班的命运也会遭遇如此波折、走向衰落;第三,惠珍俊浩最后会选择这个补习班旧址独立门户,这是他们相识的地方,也代表着他们回归教育初心。

与俊浩重逢之后,惠珍也再次与自己教育的初心重逢。

这样的惠珍是不会抛下她久违的捡起的初心,更不会辜负时宇的信任。

时宇的存在真是各方面地扣题,完成了一个个闭环。

作为俊浩的第一个学生,让他体会到真正成为老师的心情,也体会到惠珍的心情。

这里真的觉得俊浩头脑很清晰,也很理性,但也许他真的思考了很久。

也是因为爱才能那样换位思考吧,明明也可以不用去反思的。

即使只有大量密集的对白也完全不会单调无聊的场景。

透过两个成熟的人之间的沟通,再一次整理身份、确认立场,也真心地感受到了俊浩的愧疚感,果然爱是常觉亏欠我比较意外的是这里惠珍的情感表达。

俊浩说了半天还算就事论事吧,没有特别表达私人感情的话,也没有超过同事的界限,就是很真诚地道歉,但是惠珍却微妙地越界了:“真令人伤心,看来我很喜欢你说你需要我的那句话。

第6集也许可以称得上三段式“互相告白”?

上面是第一段,算惠珍有点明显地流露她自己的感情,当然,不是在告白,但话语中流露的就是他的话很重要啊,会因为他的话而开心、伤心。

俊浩也有收到“讯号”,所以才不知所措:“你这样是要我怎么办才好?

”真是甜蜜的负担呀到了第二段教室的戏,就已经在说破的边缘游走了。

这里也是惠珍更“直进”,虽然不是以告白为目的,但是比告白更心动的是,两个人都真心希望对方好,希望对方不要考虑自己,就按照自己想要的去做,自己都会尽力帮忙或成全。

我想到《与恶魔有约》那句很有深意的台词:“做出对你最好的选择,那样才是真的为我好。

”爱不是为了对方牺牲自己、委曲求全,是为了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因为真正爱你的人,也会那样选择。

所以第三段,也就是第6集吻戏Ending,真正意义上的告白,虽然惠珍没有语言上的回应,但其实她前面都已经表明过态度了,确认心意已经在前面两段完成了。

在我看来,确认心意不是某一方说出“我喜欢你”的那个瞬间,而是在无数个向着彼此的心得到反复确认的时刻。

而结尾的吻戏只是水到渠成、情感终于按耐不住地涌动。

安导不愧是Melo的神,氛围感其实不必多作分析就已经全然透过镜头传达给我们了,我觉得最厉害的点是安导甚至还精确地向我们传达了那个场面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并存的氛围感如何表达呢?

电暖炉这道具本身就自带温暖功能,道具功能与叙事功能重合,再加上红光是暖色光,温度有了,还有一只落水的大狗狗,湿度也足够了另外还可以注意一下这场戏光影调度的作用,场景是一个黑暗的环境,只有两个光源,电暖炉的红光为主,俊浩背后的黄色小桌灯为辅。

即使已经在如此浪漫的氛围中,他们一开始还是纯聊天,在聊天的部分,无论是双人镜头,过肩镜头,我们都可以看到画面中的黄色小台灯。

但是,随着俊浩的告白越来越明确,从“我需要你”,到“李俊浩的初恋,是徐惠珍”,小台灯露出的部分越来越少了。

理智的部分逐渐缩减,情感的部分逐渐扩张。

其实是俊浩慢慢在向惠珍靠近,他越靠近惠珍,小台灯就离他更远。

这是一个情感微妙递增、直至被注满的场面。

人物脸上映出的红光炽热而真挚,也烘托着暗涌的暧昧与情欲。

最后镜头从两人的吻移动到俊浩仍在滴水的外套,一个吻的温度和水滴的湿度融合得刚刚好。

霧風誌

 短评

前面是有点缓慢,由始至终认真讨论补习行业,中间穿插些爱情和甜蜜,不过最后简简单单成功求婚happy ending也挺好的。

4分钟前
  • kinder23
  • 还行

我说真的,安畔锡导演年轻时绝对绝对谈过一场不那么道德但刻骨铭心的姐弟恋,才能对这种暗恋拉扯做到极致熟稔、极致丝滑。

8分钟前
  • 沈持盈
  • 力荐

无聊

13分钟前
  • 李欣原
  • 很差

顶级难看

18分钟前
  • ちはやふる
  • 很差

安畔锡终于出山,再次关注大龄女性的情感世界,给人成熟知性温暖的感觉,郑丽媛演绎满分,男主真的是要不就…嗯…当个背景板更好…?苏周妍还挺不错,演啥像啥,副cp很可爱。

21分钟前
  • 萌妹儿
  • 推荐

第二集弃 男的丑 女的莫名其妙好为人师 要不是在机构干过 差点以为“老师”都这么爱管闲事了 。还去学校和老师???神经

24分钟前
  • 入秋
  • 较差

拉大旗扯虎皮

29分钟前
  • 张不同
  • 较差

突然特别想看韩剧,就去找了找,发现它正好在我的片单里,就去看了看中规中矩,今天下午一口气看7集感觉是那种比较偏现实向的都市,韩国教育市场我不是很懂,就会感觉有点无聊,不太感兴趣,所以一直在跳过/快进三星半吧⭐️⭐️⭐️✩,不太是我现在特别想看的我

31分钟前
  • Trouvaille
  • 还行

后劲不能说是不足只能说是全无…我们人见人爱真正的强人徐惠珍老师最后为了所谓的爱情竟名利双失只剩下了自我和解…完全认识到比起安畔锡我更乐意看爽剧还是…

33分钟前
  • Lycheeeeee
  • 还行

现实中的姐弟恋、姐姐也一定是像郑丽媛这样美丽并智慧着的独立存在。 剧情虽然平缓却打动人心、让人不忍心快进。 隔壁的泪之女王看了一半就弃剧了。果然最打动人心的戏剧还是来自于普通生活。 五星给安导。

34分钟前
  • geranium
  • 力荐

喜欢安导的剧,因为他虽然是男性导演但深刻理解女性处境。比起感情线,我更喜欢里面的职场线,以及对现代社会里人文学科的思考。

36分钟前
  • 竹蜻蜓在飞行
  • 力荐

配乐好好听

41分钟前
  • still7here
  • 还行

剧情不好看,这个题材好无聊,白期待了郑丽媛。

44分钟前
  • 潇洒小姐红霖
  • 很差

安导拍电视剧就跟写诗一样,自成一派。唯一的败笔是张着大嘴的男主,我实在没办法忍受,演技也没好到能修复这样的颜值。

46分钟前
  • 永恒的天瓶水
  • 还行

最喜欢补习社和学校老师之间的对垒,很精彩的一番对话。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东亚背景中的学习生活之中的矛盾一下展开。男女主角太有魅力了,第一集男主说叫我老师试试看的时候我尖叫得很心动。我是第一次看安导的作品,理解为什么说细腻生活化,他有韩国导演普遍不具备的温柔和冷峻,让我想起未生,我再观望一下。

51分钟前
  • anty
  • 推荐

是誰津津有味地在韓劇裡上韓國文學補習課呀?男女主的感情線確實沒那麼好看,但是女主和律師閨蜜、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風格的國語老師授課職場線寫的很好,女主、白髮魔女、南清美、女律師幾位女性角色都刻畫得好好,不過全劇我最代入的視角是研究生hh 全劇看完:最後兩集事件的處理大敗筆。

56分钟前
  • 麥田捕手🎐
  • 还行

男主的颜值……爹味男老师臭气熏天!

57分钟前
  • 徐萌
  • 较差

8.5看《密会》已经是7年前了。虽然本片没有《密会》的欲和强势。但还是有很多欲言又止的亮点。氛围依然拿捏的特别好。第六集开始情绪就没有掉下来过。每个角色的弧光都处理得很好,配角全都演技在线。唯一比较弱的是男二最后处理的不太完整。但好在有南老师这样那么完美的女性角色直接加一星。抛开肉欲和物欲的牵绊,没有什么比听到来自爱人口中对人格的认可,更让人动容的事情了。这部剧诠释了一种超完美的恋爱关系。

1小时前
  • 大象姐姐KK
  • 力荐

郑丽媛我愿称之为🇰🇷周雨彤,松弛感班味儿的代言人

1小时前
  • Shiuly
  • 推荐

总觉得没好好说完~

1小时前
  • 爽轩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