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云龙感化楚云飞后,楚师长毅然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的队伍。
恰逢美帝丧心病狂妄图依靠崭新的先进坦克、大炮和大狙悍然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我鸭绿江边。
叔叔能忍婶也不能答应,于是楚云飞带领队伍奇袭美帝,并派出侦察排查找美帝炮营,侦查排长老杜神枪手干死一美帝上校。
楚云飞挂念老杜,派了另一队老孟深入敌后接应,特别带上美女军医姐姐。
老孟正好碰上老杜伏击美帝崭新坦克押运大队,搞得美帝屁滚尿流。
俩人一拍即合继续搞美帝炮营,美帝派出秃鹫狙击小队拯救炮营,奈何终究是人民的战役,正义的人民解放军先牺牲老孟和他的兄弟,再牺牲老杜以命为饵,终消灭秃鹫老秃头,抢夺美帝敌电台,并由大腿中弹的美女军医姐姐明码发出炮营坐标,高呼向他开炮,向他开炮!
初升的朝阳中美帝炮营阵地一片火海覆盖,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再次证明正义永远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总得来说作为网片还是不错的,虽然布景道具都太新了,而且型号也不对,什么枪械都有,还有吐槽简体字的。
故事嘛,不要较那么真,场面还是挺火爆的,尤其是雨中那场戏。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无名英雄们,没有他们哪来的今天幸福生活,看看那些仰人鼻息的东欧国家和南美国家,甚至西欧那些国家吧,哪个现在不是被鹰酱玩死的节奏,看看鬼子大统领去他家觐见就给个汉堡,就门儿清了!
种花家的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我们毕竟只能靠自己,毛爷爷说得对自力更生才是王道。
发展芯片发展基础制造业吧,兔子们努力吧!
抗美援朝时期的战争何其之多,其残酷性也是人人皆知。
大大小小的战役接连不断,纷纷扰扰的消息接踵而至。
《浴血无名川》讲的就是其中一个对于历史来说小小小小的而又对于当时参与的人来说大大的故事。
影片开始是以我国志愿军三排排长孟大关临危受命,带领小队前去解救被困敌后的侦察排为前提,讲述了后来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志愿军坚毅不畏困难的精神。
这部电影最最最精彩的也是最为合理的设定以就是全片最为主要的三次战役的人数的渐渐减少,尤其是最后一场战役,也是最精彩的一幕,是我国侦察排神枪手与美国金牌狙击手团队的对决。
直接从团战降维成了单挑,给人刺激惊险的感受,虽然减少了震耳欲聋的声音,但是更容易绷紧观众的神经。
我的词语过于困乏,无法描述本片的种种过人之处,但希望能够帮助推荐到它。
看完豆瓣恶评再去看的,比想象中要好,弱化了个人英雄主义,看出在努力凸显群像。
高潮戏肯定是对狙那段了,围点打援还施彼身这部分设计得很用心。
影片有意将宏大的概念具象化,比如“第三枪”-伟大奉献牺牲精神,“主席勋章”-坚定的信仰,本子上牺牲人名记录-无数无名英雄等等,值得学习借鉴。
看到这么一段评价觉得很好:《抗美援朝》史记中描绘的志愿军是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昼伏夜出,很多战士都因为饥寒交迫牺牲,在《无名川》里,一切都是风和日丽,《1917》《敦刻尔克》远不如志愿军的故事英勇,却时刻营造出战争的危机感,外景和布光的重要性。
军人也是人,也会害怕仿徨,也是逐渐成长的,人性中挣扎的部分更多,观众才能有共情,韩韩的《太极旗飘扬》《实尾岛》都值得借鉴。
说爽剧肯定是爽剧了,但说好片还是有差距的。
场面置景做的不错,断壁残垣、硝烟、几场战役的实景都还行,慢镜头有点多,情节上还是有让人一下猜透的样子,部分地方为了凸显互帮友爱,而无谓牺牲,还是需要改进编剧思路。
不是战士越惨越震撼人心。
没想到吕奉先都来凑热闹了,派女医生参加救援队太雷了,什么最好的医生根本不是理由,带女的去很不方便,影视剧就喜欢硬编男女搭配,没办法,凑合着继续看吧,二十几个人,没有携带重武器,居然考虑要不要伏击有着几辆坦克的霉军车队,编剧以前是不是抗日神剧的剧本写多了,脑子瓦特了。
可怕的是后边还真打起来了,两个残缺的排打霉军的车队,霉军靠着一挺重机枪才扳回劣势,霉军大兵死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要是换成日本鬼子的军装,这妥妥的就是标准抗日神剧,榴弹炮在步枪手五米外爆炸效果还不如一枚手榴弹。
刚想着居然有无线电,按照套路要切断联系的,果然通讯兵立马领盒饭。
后边进攻炮营失败被反围剿,又趁机夺取电台,打仗的场面很多,也很惨烈,算是亮点了。
三星6分,几十号人能围堵一个炮营,要不是有特种兵支援就端了。
原本以为是院线片,没想到是网大,前边的剧情没那么雷就好了。
就电影而言,我不想过多的说它的短处,中国式煽情,女医生给了太多镜头~
第一关心的问题,是朝鲜战争中有没有真实的无名川战斗,或者导演是不方便给出具体地址,为什么女医生的哥哥说是长津湖战役中阵亡,可以给出具体地址,而这个片子不行,我们以前看的三所里,龙源里都是活生生的地名;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与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
朝鲜战争 ,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第二次战役 1950年11月7—12月24日 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第四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 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 根据电影信息,我们可以推测无名川战斗时在长津湖战役~半岛停战谈判之间的某个时间点,确切的讲应该是临近半岛谈判,可能是第五次战役, 铁原 ,涟川,喋血岭,伤心岭,上甘岭都是第五次战役出现的地名。
第二关心的问题,是片中反应的中美狙击手战斗是否真实存在?
美军死亡36574人 ,其他数字不清楚~
电影质量还是很用心的,包括美式的坦克,重炮,和秃鹫小队的战术姿势,都很能体现导演的功课。
但是演员和编剧的台词和水平还是有限,让人感到过分煽情,失去真实感,这被吐槽尤为严重。
那么什么是好电影呢,受限于成本不可能全部一流演员,真实道具,大场面战斗情境,但是像这部电影一样,在相对狭窄的场景中,通过几个篇章表现出斗争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人说是抗美神剧,但是受电影审查的限制,如果不夸张一点很可能过不了审。
而且这种电影,也不会拉到太多投资。
电影后半部分,抢夺炮营和与秃鹫小队战斗展现了导演真实的努力。
非常不错。
可惜的是受限与篇幅,很多人物刻画不饱满,有限刻板化,还是挺遗憾的。
包容一点吧。
导演不傻,审核员不傻,演员不傻,观众别太刻薄。
2020年是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然后各种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大井喷。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种现象不好,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已经忘记我们种花家曾经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美国鬼子把战火烧到鸭绿江,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入朝作战去了。
所以,多拍些这种伟大精神的电影是好的,应和了时代的主题,不能忘记我们的敌人还在,也不能忘记那些最可爱的人。
作为一名军人,我觉得这部电影不真实,真正的战场环境不可能这么儿戏,而且频繁敬军礼的场景真的很让人出戏,还有各种拼狙又让我想起抗日神剧(八百里开外一枪爆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电影道具是真实还原了那个年代穿的服装和使用的武器装备。
但是,并不是演员穿上志愿军的衣服就像志愿军了,那个年代的军人眼睛里都是有光的,电影只是不过是模仿了志愿军的模样罢了。
我心目中最好的抗美援朝电影就是《英雄儿女》了,建议大家去看看,老前辈们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如果你不爱看黑白片,那我给你推荐《那年那兔那些事第一季》,真的很费眼泪。
最后配上一张志愿军兔子:为了种花家,同志们冲啊!
不要消费爱国群众的热情,更不要借口影视改编随意拍摄厚重历史背景的战争片。
如果这个剧情改一下环境和时间,发生在中印边境冲突或者中越自卫反击战时,那会贴切很多。
可是制作团队怕不能过审,又想蹭热度,偏要把这种特种战剧情和类似吃鸡游戏的风格硬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还是双方对峙谈判的中后期,有没有想过双方前线的兵力密度?
朋友推荐看的一部片子,看完觉得是难得的好电影呀,看完热血沸腾也为在战争中牺牲的英烈默哀!
感觉不比金刚川差,看到最后泪水还是没忍住流了下来,剧情不拖拉,有院线电影大片的感觉,应该去上院线呀,可惜了这么好的片子,我也安利了身边的朋友来看,看过的朋友评价都很高,希望以后能多看到像这样的良心的电影.
电影的故事规模非常好,在一个排的级别中刻画出了一次战斗,不至于失去重心地讲一个班的战斗(《拯救大兵瑞恩》,这样会着重于刻画每一个人物的身世而不是战斗精神)或者一个连的战斗(《高地战》,由于人太多所以每个主角和主要配角刻画得非常浅显粗略),类似于俄罗斯最近拍的《决战热勒夫》,一个排20多个人都能拍到,主角和配角都能拍到,各个战士也不是无名的过场,而是真实的生命。
当然,《决战无名川》里没有很着重的主角。
一、先说电影的“硬件”上的优秀。
电影的镜头我觉得很丰富、运用得当,多种镜头运用:迫击炮轨迹戛然而停的追踪、“狗日”慢镜头、开枪的人和中弹的人、子弹飞曳轨迹和时间、个人动作、群体动作、宏观场面动作。
这些镜头能让观众真实地感知电影中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与变换,加上电影时间和空间的极度合理,我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了一次比较真实的战斗。
不像很多电影或电视剧,镜头过于着重微观、个人,空间与时间的分布与变换毫不真实、碎片化,这部《血战无名川》在这方面就制作得很好,志愿军投掷手雷炸出土灰来干扰视线救战友,美军狙击镜视线里就真的被土灰干扰了。
真实性极强。
二、有没有爱情倒是不影响电影的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人物都比较真实地刻画出来了,虽然没到了解其身世的那么深刻,但是各个战士的战斗气质和性格表现了出来。
女医生有些面部描写镜头容易让人出戏,但是好在她表演得比较到位,面部特写可以算是艺术加工,增添一丝温柔。
谁说不能艺术加工,电影中一切必须真实得像纪录片?
这是所谓的“电影正确”,反而是有害的、狭隘的。
无伤大雅的艺术加工是应该可以接受的、有趣的。
三、道具(枪支、物资、车辆、志愿军人民军美军的军服、爆炸威力)还原得不错,让我又感受到了战地/使命召唤那种枪械的真实还原。
美军后面大部分对话很正常(就感觉美军彼时彼境就是这么说的,很真实,以美国的影视作品和游戏作为依据),但开头有部分对话就有一点点点棒读,这是小瑕疵。
当然,只有看了很多美国战争影视作品和游戏的人才能敏感地感受到这几处一点点点的棒读。
四、电影的“软件”的优秀,在于先辈们的战斗热情、家国情怀、人性光辉都被体现、刻画出来了,演员们的演技都很好、到位、真实。
主题刻画稍有欠缺(站在我的政治立场上):无产阶级的战斗信念、与朝鲜无产阶级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没有被表现出来。
我可能苛求了一部非国家主导的电影要拥有这种政治目的,但是确实若表达了这些,这部电影将趋近完美。
这部电影令我耳目一新,很满意也很受鼓舞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它可以证明我们的电影是可以达到世界最先进工业水平的。
若说以后的电影要有批判性、客观性才能达到最顶级、人类共懂,那这部电影虽没那么人类共懂的顶级,但可以算作次一级的、爱国主义的最优秀表达之一。
但我还是想重新呼吁上一段那句话,只有表达出了无产阶级的战斗信念、与朝鲜无产阶级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类似的电影才能完美、顶级、纯粹。
五颗星星,这部电影很优秀!
也终于听到一个真正激昂、阳刚的背景乐了!
值得多次看!!!
PS:一直在说电影的技术之优秀,都忘了说了:电影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了志愿军的战术素养之高和战斗精神之昂扬,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我们国家、无产阶级的英雄们的牺牲、忠诚和智慧。
朝鲜战争确实是中华民族崛起之战、社会主义高光的时刻。
中规中矩道具有些出戏
向英雄致敬!小成本战争片里算是不错的了,完成度很高
想请教一个问题。 突出敌后方的我英雄排们。为何还能保持胡须的密度?
拍的很真实,很感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曾经有人用命给你拼来的。
就军事片而言,就犯了很多军事上的错误,美军也不至于那么弱,整片看得并不紧张,军事片看得不紧张就已经是失败了,又一神剧的诞生,抛开爱国主义,只论影片。
记住,我可以是你的第三枪
假。美国大兵在朝鲜死了多少人你真的以为没有历史记载吗?宁海强为了捧儿子拍出来的假大空,真的恶心 @2021-04-12 20:52:40
网络电影拍成这样 可以了
不要开弹幕,每秒五个“敢打必胜”。
战争场面很好,就是套路还是多了点,希望是个好头
致敬先烈 多一星给精良的制作 完全是部可以上院线的好作品
用力过猛了……
主旋律电影,中规中矩,平平淡淡。
友情分+1前半段的质感确实不错。后边剪辑就我有点疯了。怼着女主一通猛剪辑。特接特接特接特都出来了。狙击手的战术用了三回。最后一段对战也比较混乱
战争场面分镜细致,摄影手法丰富,但略显杂乱,美军的描写偏弱,语言啰嗦粘滞,多讲究逻辑细节可以做得更好,“第三发子弹”从叙述转为现实
这为了赶时间也太粗糙了。多加一星全是为了给抗美援朝。
拍的其实还算是蛮好的说。
还不错。
普通的演员,把最可爱的人的精气神基本还原了出来.
虽然是网络电影,但是战争场面真实,那些喷子,不知道你们为啥要喷?又没有经历过战争,何必说三道四。我觉得拍的很良心,再强大的美国,也肯定像这样打过败仗,要不然不会无条件投降。喷之前学学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