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医美,医在前,美在后。
不仅医脸,更是医心。
医美,在过去十几年的社会目光里,一直风行着“风险大”“动刀子““没必要”“只有丑人才需要整容”等等相对贬义的讨论。
甚至在刻板印象里,医美代表了一种虚荣,选择去医美的人要么是实在丑的不能见人,要么是追求病态的极致美。
可事实上,真的追求极致的医美者是少数,更多的人则是因为自己外形上的瑕疵,而在过往的人生中备受打击,自尊受挫,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学生时代因为外形的特点被人取过嘲弄的外号。
皮肤黑的女孩子被叫“黑妹”,鼻子扁平被叫“蒜头鼻”,眼睛不够大被叫“眯眯眼”,这些看似微小的话语,却是刺痛每个普通人的尖刀。
它像一把藏在黑暗里的锋刃,总在每个镜子前偷偷地刺进你的心。
而以美之名里的乔杨,就看到了这些隐秘的刺痛。
医者仁心,这一点在乔杨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她的技术,她对病人的态度,无不体现着她对病人的尊重。
乔杨之所以能成为备受信赖的医生,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她从不会以自己的审美去裹挟病人,而是深入病人心中的痛点,了解病人真正的需求,并尽最大努力去解决病人的需求。
在乔杨这里,一切的丑都不是丑,是病,是心病。
丑是可以不改的,但心病一定要医。
如果重塑美就可以医好病人的心病,那么乔杨十分愿意这样做。
我想,这样的医美从业者,才真的能称之为医者。
2025年了,关于医美的刻板印象也在一点点洗去,医美不是虚荣的遮羞布,也不是丑陋的补丁,而仅仅是一种选择。
姚晨的表演虽然并没有突破《都挺好》时大女主的形象,但她还是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角色。
倒是代乐乐演的李起精彩极了,每一个眼神都是戏,让人又爱又恨。
剧中的每个女性角色都很丰满,倒是男性角色,都太完美了,现实生活中不会有吧,哈哈。
看了花絮,出一部好剧不容易,题材是好题材,演员们也都演得很专业,还有专业技术团队剧外指导,好剧~
第一次不太赞同豆瓣的评分。
说实话,医美行业我之前毫无了解,甚至对其是带有偏见的,但是看了剧之后,我改观了——所有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无论ta是对先天的容貌不满 或是遭遇了挫折险境,需要通过整形整容来完善自我外观上的“缺陷”。
可以追求美,但也要适度 要接受自己的自然和独一无二,特别喜欢乔扬说的“我爱死我的皱纹了!
”可能在其他方面(比如医学规范)有所欠缺(看到有些评论这么说),这些我不清楚 所以不予置评。
就我自己看到的,这部剧让大众更加了解医美行业,故事中每个患者的“问题”也许映射了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人,内容与时俱进(如剧中乔扬经常进行跑步、骑行、拳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褚教授等人通过直播为网友们解惑 同时给格睦带来了客流量),最喜欢的还是各角色间对话时蕴含的小幽默 还有大女人乔扬雷厉风行、敢作敢当的个性及“杀人不眨眼”的毒舌。
总之,在我这儿《以美之名》是个值得一看的好剧。
不常见题材,整形外科也好,医美也好,总之第一眼就吸引住我了,再加上贾静雯和姚晨,更让人入坑。
因为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整容广告和整容失败的案例,整形也好,医美也好,让我一直以为这些都是营销为上,赚钱第一,这部剧反而打破了我对医美的偏见,原来正规的医美机构是有技术高超的专业医者,有不顾业绩,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的良心医生,所谓医者仁心,求美者也就是“病人”才是一位医生最要担负起的责任。
“别人怎么看无所谓,我的患者开心满意就行。
”本剧节奏快,每一个案例其实都在讲诉一个故事,也讲述了很多女性困境,家暴、性骚扰、霸凌、他者凝视,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女性要自信,要用女本位思想走出这男权牢笼。
“来求美的很多女孩子本身已经很美了,但她们还是不自信,反而是她们旁边的男孩子各有特点,却都很自信。
”“胸部从生理上而言只有哺乳的功能,除此之外,别无他用,所以,我一点也不觉得没有胸不正常,不美了。
”本剧的女性角色都很棒,立体丰满,除了乔杨一门心思地眼里只有患者、手术,周静雯、李起、魏晓希都好坏地并不单纯。
李起这个反派代乐乐演得挺好,她和周静雯之间的纠葛,很多次的言语暗示、眼神过戏一度让我以为她俩之间有什么感情往事,虽然我更磕周乔cp。
还有老唐真的太搞笑了,变更股权时肉麻盯李起那段真的是哈哈哈哈哈~不过,y1s1,贾静雯和姚晨真的是太搭了,cp感很足,一静一动,温柔年上遇上飒酷年下,真的是太好磕了!
技术pk、毒舌互怼、并肩战斗,其实都是在一路互相扶持,为了共同的梦想和目标,为了患者,为了做一个好医生。
(再浅浅磕一下啦~袁弘演得也很好,温文尔雅,降院和孟主任饰演者演得也很好,左凌峰依然傻傻的,哈哈哈哈哈~最后,本剧现实意义大于剧本身,希望每个女孩都更自信,不要过度求美,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也希望现实中像格睦这样的好医美机构,像周静雯、乔杨这样的好医生越来越多。
双女主姚晨和贾静雯的演技确实可圈可点,为剧集撑起了一定的看点 ,但剧情上却存在不少狗血和脱离现实的问题,让人忍不住吐槽。
先说周静雯的母亲,小时候对周静雯重男轻女,各种苛待,给周静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童年阴影。
可后来仅仅因为母亲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周静雯就轻易地选择了原谅 。
这样的情节转折太过突兀,现实生活中,童年遭受的创伤岂是如此轻易就能被抚平的?
这种处理方式显得对人物情感的刻画过于简单粗暴,难以让观众产生信服感。
还有乔杨的行为也让人难以理解。
她在剧中太爱管闲事,为了救患者,全然不顾规章制度和同事的利益,让其他同事跟着自己一起冒丢工作的风险,甚至差点导致医院倒闭 。
在现实的医疗环境中,不可能如此任性妄为。
这种为了突出主角的“英雄主义”而设置的情节,完全脱离了现实逻辑,让整个故事显得荒诞不经。
最后的结局更是狗血至极。
魏晓希在格慕最困难的时候离开,还带走了格的人,这已经让人对这个角色的人品产生质疑。
可最后她又回到格,并且还是加薪回来的,这样的剧情发展毫无逻辑可言,就像是为了强行拼凑一个大团圆结局而随意编写,结局真是让人大失所望。
6.8分真的未免太低了。
爱情和亲情线是败笔,围绕三个女性主要角色的事业线和医疗线挺有新意。
医美/整形医师的话题相比聚焦了数十年的心胸外科类题材剧显得新颖,而且也比较容易引出热点的社会议题。
看完以后更加觉得医美行业真的水平良莠不齐,满满的不安全感啊。
陆医生的戏全删了起码能长0.5分。
大结局编剧是不是脑子都下线了,包饺子都这么潦草,突如其来的癌症更是没有必要。
很喜欢周静雯这个角色。
其他两个角色,色彩都十分分明。
乔杨是医疗剧里必有的天才外科手术专家,生活里直性子专业上有极大的热忱且为人富有正义感。
李起,底层打拼出来的事业女性,事业心和运营能力极强,但商业竞争手段愈发不堪,一再突破底线。
周静雯更像一个灰色地带的人,她的病人投诉率极低,和徒弟同事相处融洽,但是实则从小在恶劣的原生家庭长大,是会说出死光了也不回来的刺头;她有医学天赋,但是除了手术台她也想做好经营管理,懂得办公室政治;她有热心肠但是又不是乔杨那么无私的人,她会权衡会计算会审时度势;她有着外人眼里完美老公,但是她又有面对自我的勇气。
(因为阿兹海默就包饺子的part个人觉得是败笔)。
整个角色周身气质真的太迷人了。
原文说:整体不错,主旨也好,对三个乳腺癌角色的呈现和解读有认同之处,比如女学生不愿做重建手术,不喜欢吃营养餐;也有认为潦草刻板之处,比如乔杨说乳房只有哺乳这一个功能;更有困惑之处,比如为什么这三个角色都看起来像不记得有放化疗这回事,像都是一切了事,而且那么巧全都不需要内分泌治疗,也没听他们谈起手术只是一个环节其实乳腺癌治疗中和治疗后还有很多问题要面对……果然是经历过才更立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XA_a8Qs3MVMdtFFTVsP-jQ
演员演技不必多说,除了姚晨、贾静雯、代乐乐等主要演员,大部分配角演技也都很到位。
角色塑造也很喜欢,女性各自都有野心和能力。
印象比较深的是周静雯和秦归谈离婚股权,秦归说为了公司安慰股权归我,周静雯说归我;魏晓希和男朋友分手的时候说我的手适合拿手术刀,不适合带钻戒;乳房再造的女儿让母亲完成手术。
缺点是感情线和故事节奏有点奇怪。
虽然陆子游挺好的,但是和乔杨感觉像是先欲后爱,但关于爱又没讲清楚。
最后几集感觉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匆匆忙忙。
虽然不太喜欢周静雯和母亲和解的大团圆。
但很喜欢魏晓希回来的结局。
因为感觉她是一个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有野心的女人。
这种角色在国产剧里都没什么好结局,但她有。
报信和举报说明她本质上还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没必要喊打喊杀的。
她本人和李起不同,最大的错误是带着同事跳槽背刺了格睦。
想挣钱想出名不是错误。
最后能认识到要从正确的途径获取名利是非常好的。
当然,如果最后能告诉我那几个医生也有好结局就更好了,毕竟他们也是为了钱没有什么大错误。
最后希望国产剧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如周静雯、乔杨、魏晓希、李起这样有野心并且为之努力的强大女性角色。
请所有人知道,一个女人想要名和利不是正常的,不需要人淡如菊不需要清白柔弱。
当然,最后为自己的选择(不是为自己的野心)付出对应的代价也是应该的。
刚追《以美之名》,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冲着演员阵容去的,但看着看着,真的是被剧情、角色、还有整部剧传达出来的那种细腻情感牢牢吸引住了。
它不只是讲“美”的故事,更是在讲人们在追求“美”这件事上的迷失、执念和醒悟。
剧里的每个角色都不是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而是那种让你看着看着就会说“哎呀,这不就是我/我朋友/我爸妈吗”的那种真实人物。
尤其是女主,她一路从自卑、讨好,到逐渐找回自我,那种成长过程特别打动我。
她不是一下子就“开挂”逆袭,而是跌跌撞撞中慢慢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爱”。
导演在叙事节奏上的拿捏也很好,没有强行煽情,而是用很多细节去堆叠情绪。
比如镜头里一束光、一个眼神,甚至是一句看似普通的对白,都会让人共情很深。
而且它讲“美”的时候,没有只停留在外貌、化妆或者穿搭这种层面,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审美标准背后的社会期待、性别话语、甚至是家庭关系。
当然了,有些桥段可能还是有点理想化,比如某些人物的转变来得稍微快了点,但整体瑕不掩瑜。
它至少让我们在追剧的同时,也开始反思:我们到底是为了谁在“变美”?
是不是太久没有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
总之,《以美之名》不是那种看完就忘的剧,而是会在你心里留下一些印子,让你在某个深夜、某次卸妆后、某次朋友圈刷屏时突然想起:真正的“美”,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松弛和坚定吧!
《以美之名》这部剧差不多刚开播就去看了,先是在各平台上刷到各种片段和好评,本身又很喜欢姚晨和贾静雯,也很喜欢看医疗题材的影视剧,于是终于决定去看了,果然剧情和演技都完全不辜负!
姚晨演的乔杨,又专业又倔强,为了给一个面部畸形的女孩做手术,不惜得罪领导,这种坚持原则又充满爱心的医生形象实在很打动人,贾静雯演的周静雯也很有魅力,从德国留学回来,和丈夫一起创办医院,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她都能从容应对,虽然她看起来有一些崇尚金钱至上,但是绝非那种肤浅的人,她有身不由己,也有坚持着支撑着她的那种自信和坚韧,让人看了特别佩服。
二者的对手戏更是精彩,疑似从校园时期的青梅挚友到反目成宿敌,针锋相对是因为对彼此的那种在意和珍视,还有共同的对信念的坚守。
剧情方面,这部剧没有那种俗套的职场套路,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医美行业的光鲜和阴暗。
比如剧中揭露的黑医美内幕,还有那些因为容貌焦虑而陷入困境的人,都让人看了很有感触。
而且,两位女主从“宿敌”到后来的携手合作,这种转变也很自然,让人看得特别过瘾。
最有意义的是,这部剧不仅仅是在讲医美,更是在探讨“美”的本质。
它打破了“美即正义”那种俗套的概念,告诉我们,美不仅仅是外表,更是内心的自信和强大。
这种价值观的传递,让这部剧有了更深的意义。
当所有人都在鼓吹“颜值变现”,它反而在问:我们到底在被谁绑架?
相信这一点会引起许多普通又存在一定容貌焦虑的人的共鸣。
总之,《以美之名》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剧,不仅有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技,还有让人深思的主题。
希望以后可以有机会看到更多这种高质量影视剧!
你们自己看一下,你们整那个特效,真的不是搞笑剧吗?
无脑爱贾静雯
对于方婷来说,整形手术获得的不仅是容貌,更是尊严和活下去的勇气
“真正的容貌自信不依赖手术刀与填充剂塑造的完美皮囊,而源于对真实自我的接纳与珍爱。”很爱姚晨塑造的乔杨医生和剧中一系列鲜活的女性形象,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期待一部剧的更新,也很久没有用原速好好欣赏一部作品了。如果有幸让你看到这条评论,拜托给这部女本位剧一个机会吧🥰
把成都拍挺漂亮的啊。李起这个角色我有点看不懂,拒签得有点突然,突发良心发现。唐军也有点ooc,前面没有哪儿表现出来爱,后面要卖股份突然就上头了。
嗑了一嘴乔杨cp,剧情略套路看到后面有点无聊,喜欢看女人们搞事业相爱相杀顺便斗嘴😋
双女主+职场+人均事业批,这才是我想看的女强啊!
作为国内首部整形医美题材的女本位剧,由女编剧匠心打造,台词精妙。贾静雯与姚晨双女主联手,带来新颖女性视角。故事聚焦乔杨与周静雯因医疗事故决裂后,在整形医院重逢成队友的历程。剧中不仅展现紧张手术场景,还大胆揭露“黑医美”真相,颠覆整形行业刻板印象,展现其作为希望之光的一面。此剧剧情深刻,治愈容貌焦虑,传递审美多元化信息:女孩们无需迎合他人审美,应勇敢展现自我魅力。
浪费时间,完全看不下去
双女主且都是有演技的老姐姐了,本应该火花飞溅,但受限于这个跟厕所一样的题材,你一眼能看到结局,别整医德,仁医这些,我看的还是剧,当演员个人魅力在剧本掩盖下发挥不了实际水平,这个剧也就可以弃了
后面几集格睦的人事变动,公司制度调整,签合同等等等等,真没必要哇编剧大大。但代乐乐是真的好牛。/谁发明的让姚晨跟贾静雯一起演戏,太绝了。好好看,第一次这么全面认识到整容医生的工作,牛牛牛。
每集一个不同的患者故事,很有代入感。两个大女主的对手戏很吸睛,代乐乐演的真好,嘴皮子很溜。贾静雯真不愧为影后加视后,演技越来越有深度了。
基本不看国产新剧的,也就双女主会瞟一眼,然后就这样一次一次被玩弄….
服了 尴尬啊
女编剧 还是不一样
前面的还是很多不错,后面的有点烂
病例呈现的困境,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正视整形刚需和生活存在的审美规训,本身就有意义
先支持了再说这跟女心理师一样是个少有的题材敢说敢讲敢揭开面纱姚晨贾静雯感觉上很不搭看了两集还挺好的 哎 怎么说呢,牵扯了很多以美之名之外的东西
医疗反复无疾而终,医院宣传片铺天盖地
有一定科普效果,遮丑到求美的时代变化,两个女主,公立与私立医院两条线,聚焦颜面修复和过度医美,姚晨算是有自己御用的少女时期演员了,别的不说,就有点风吹草动,但凡能站起来就出来看热闹这点蛮真实的,但是永远工作时间聊八卦这点又飘了。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