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like I'm on drugs. But In a pretty bad way. All I see are spinning pictures and unrelated scenes. I don't think I can hold on for even ten minutes if it hadn't been for the casts.Just can't admire it, almost throw up in fact.
断断续续终于在两天结束了这个电影其实对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来说song to song还是很慢节奏的因为工作空闲时才看所以拖了那么久但是 竟然不会有衔接不上的感觉因为真的够慢这个电影比较适合花一个周末的午后慢慢躺着窝在沙发里看怎么舒服怎么来因为里面的演员也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哈哈哈 躺在床上躺在田野里躺在树上躺在船上躺在水里 只要你能想的到的地方 能让人充分放松的地方 这个电影里几乎都出现了 山林 树丛 都市 桥底 墙壁 房间 湖 海要说这部电影的主题 应该也有很多虽然被批的很惨 评分很低 可是我还是想说并不觉得白看说实话 这个慢节奏 的确对不起我一开始知道这个电影上映时的激动心情因为把兴奋打磨的一点都没有了可是 看完了才发现 它想表达的太多了 所以必须剪碎了给你看至于这个最后的拼图能拼成什么样子都得看你自己了从Fass说起吧 在电影的最后cast里面我才知道他在剧中的名字他也许可以成为第一个主题 欲望在剧中 他是一个极其完美的男人 两个女主都为之疯狂不仅仅是因为他有钱 多金 好看 还因为的 是他的另一面带出了他们的另一面电影里面有一段Cate blanche的旁白你应该去发现一些等待着你去发现他们的东西这就是藏在人深处的一些欲望吧Fass对待sex的极度扭曲的方式和放荡也侧面地反应了现在的部分音乐世界中的所谓的音乐人的生存状况认识许多形形色色很酷的音乐人 也因此变得不一样了 以为这种酷就意味着可以为一切冒险尝试刺激的东西 给感官以满足殊不知在一直贪婪追求的同时失去自己的方向无法自拔 继续沉沦 Rooney就是Natalie的替代品只不过Rooney选择了离开 说了那句i‘m out’但是Natalie 没有 她直接被自己困住了 所以选择了放弃我甚至看完了这个电影会有一种感觉 其实Rooney在电影里面演的那个角色和Fass的那些种种她 其实就是原来的Natalie一直处在暴力的sex里 并且经历着这些直到有一天去找了妈妈 倾诉然后决定放弃生命Faye的那句 i‘m out’其实是Natalie没说出口的话因为是Natalie独白说的 Fass允许他离开 当她想离开的时候而Fass 也的确做到了 then go他也深知自己的脆弱 自己的弱点留不住人然而他早已深陷其中他的欲望除了源于sex还源于音乐他绑架了Ryan的音乐才华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自私 自大 他以为只有做得够脏才可以获得更多在他和ryan对峙的时候 说的那句你的手有一点泥土吗就是想说 坏人都由我来做 可是给机会的往往还是我好像也含沙射影的说了 现在这个社会 也许也想讲讲音乐?
不那么纯粹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 也一定得做点什么才能获得机会正如Rooney 获得的那个机会一样第二个主题 我认为就是音乐除了Natalie和Cate 这两位不是为了musicall comes from music剩下的三位主角都和音乐脱不了关系故事的开篇如果不是因为Rooney喜欢音乐想当歌手她不会任由Fass摆布 听之任之 最后陷入两难因为她以为他可以给她保障Ryan如果没有接受Fass的请求可能现在还是自己写歌 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生活但是他相信了Fass 因为他对音乐也有自己的期望他也希望能有机会出唱片 机会就是Fass可是他并不知道在这种所谓brother的情谊了呆的越久水越深 就会淹的越死Fass自己也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才会在concert结识各式各样的人也成为了‘各式各样的人’Ryan回家看望生病的老父亲的时候 起先的不情愿都变成了仁慈和怜悯坐在床旁 他说了一句话"Thing‘s turned out a bit different than we thought they would, didn't they’’他既是在问他爸爸也是在审视自己的过往吧关于他对音乐的期盼及到头来的破碎对爱情的追求 和长久的欺骗都不是他最开始想象的他们本该有的样子人不都是吗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双脚着地的人不是都是经历着那么多的事与愿违吗事情总是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最后发展的都不会是最开始的样子 时间在变 人在变 人和人之间的化学反应也在变 没有什么能够永远保持那个形态那个形状那个温度爱情, 也一样这是这部电影的又一主题男男女女少不了这种欢爱不过这部电影更加赤裸 透明一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被定为Rated R凡是你能想象的到的这里面都有bl gl 3p sm应该都齐了只不过都不会太张狂 毕竟还是音乐文艺片就隐晦的过了其实说真的有的比较能称为爱情的应该就是Rooney和Ryan这一对吧毕竟最后Rooney是为了Ryan结束了和Fass的不正常的关系说了那句 I love him I am outRyan最终回到家乡放掉了音乐不过还是能还原最初简单生活 带着爱this only thisCate是一段插曲但是也好像说中了Ryan的现实娶了一个比他大许多的女人也是他母亲反对的吧but whatever the two right thing will come to each other finallylet nothing come between us . ever.
看电影的时候觉得麻辣的造型好多好美,坐火车无聊就一一截图下来了,可能有遗漏,讲真这个电影虽然乱七八糟不知道在搞啥但还是非常美的,star to star,最闪耀的就是麻辣和高司令啦!
接下来慢慢欣赏美丽本人——ROONEY MARA
小辫子~
这家假发也好看的~
百变发型~
拿笔的姿势很特别~
颁奖礼经常这个发型~
小小的麻辣,大大的外套~
各种小辫子!
这种她私服会穿的
一秒有点回到龙纹身的女孩
清爽!
有点糊掉但依然很美的侧颜
口红的正确使用方法
日常
剧组各种色彩也是蛮用心的
这套很情侣
绿色和黄色很和谐
躺平~
好像假人。。。
有点不太像
这个风格是我平时会穿的哈哈哈
高甜!
锁骨!
那个蝴蝶美得咧!
恍惚爱乐之城
人家洗个杯子都那么美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套裙子其实有好多美的造型没截好。。。
注意整体构图
哇撒 怎么想到脖子上也弄点红土~
又来甜齁人
背影~
加个披肩
刘海~
简装
多搭的一对!
会玩
低头
如山似水
看不太清穿了啥
这张p一下可以当海报
后面那个红头车肯定是剧组特意安排在后面当景的!
摇滚灵魂乐手
伐开心
又来了
肤白穿红色就是好看
彼得潘领子~
美的人套个塑料袋还是美的
小碎花
抱大腿!
估计大腿和高司令手臂一样粗
这个造型简约又古典
不可描述
玩手
上门啦
遛狗搭讪中
这部电影的视觉是真用心了
转个圈圈
光与影
夏天
哇 酒窝
瘦子怎么穿都少女
后面就有肥肉多倒胃口
sexy
这段跳来跳去超级可爱
禁欲感又特别能撩
额头红红
突然犀利的眼神
大家都爱玩麻辣的小腰
能相信她三十了吗
不哭不哭
弹个吉他
这个动与静
又是很考究的光影效果
无敌侧颜
这张分开截图可以当情头了
撩头发
瘦子就喜欢穿露手臂和腰的衣服哈哈哈
小帽子
笑起来有点点像龙妈
溜高司令~
一闪而过
说不定就一直跟着她大特写远近镜头也能拍部电影
返璞归真
这腰!
这张最可爱啦!
鲁妮再也不是当年大魔王手下的小白兔了文/整理:Dongdong 部分配图:深秋小屋独家鲁妮·玛拉为什么叫她小白兔?
因为她在《卡罗尔》里在大魔王的攻势下乖巧的如一只小白兔
然而,鲁妮并不是小白兔这次鲁妮又和贝纳尼丝·玛尔洛以及娜塔莉·波特曼搞姬
这就是今天小屋要推荐的《song to song》(歌声不断)2017年3月17日美国上映
尽管觉得电影海报缺乏创意很像1990年莫多瓦执导的《捆着我,绑着我》
(左边《Song to Song》海报,右边《捆着我,绑着我》海报) 但看到主演的阵容还是要看一看哒
你没看错,这次大魔王布兰切特和鲁妮又在一个剧组演戏了。
不过,这次大魔王并没有和鲁妮有交集,她俩在剧中甚至上了同一个男人!
那么,《Song to song》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我们可以来理一下主演的关系——
Faye和BV是一对恋人,Cook和BV是音乐上的搭档关系(制作人和音乐人)Cook又是Faye的前任,并且在和BV相爱时,并没有和Cook终结恋人关系。
Cook之后又爱上unknown,并和unknown结婚,但Cook性瘾成灾,到处勾搭女生,嫖娼不断,导致和unknown的关系破裂。
因为工作上的不合,BV和Cook最终决裂。
Faye一直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和BV分手后,又和一个姑娘搞在一起。
BV则和Amanda展开了一段忘年恋。
而这些人之间的故事,都成了一个个划不上句号的结果。
事实上,想通过这部电影来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
Dongdong看完此片初浅小结了影片的三个特点。
1影片使用了手持、摇臂拍摄,全程只有一个机位,在演员和演员对话时,几乎没有镜头切换,虽然摄影师对建筑的画面构图相当美,但是镜头左右、上下移动,加上使用了广角,所以,看的时候,难免会让观众感觉到画面晕眩。
2电影全片使用跳剪,甚至不按时间顺序剪辑,对于习惯性看叙事故事的观众来说,通过碎片化的情节和跳剪画面要自己脑补出有逻辑的故事线,恐怕也是导演给观众出的难题吧。
然而,电影中一直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是——“你害怕什么?
”
BV对Faye问过:“你害怕什么?
”Cook对unknown问过,你害怕什么?
Faye在被妹纸撩的时候,被妹纸问,你害怕吗?
甚至Cook面对那些妓女都问道:“什么让你害怕?
”
害怕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保持沉默,有的顾左言他。
甚至在问完“你害怕什么”时,影片出现了一段黑白默片的片段,从屋子里追出一个丧心病狂的男人,用斧子把一男一女砍死。
男主在这段默片片段中独白道:“我曾经和你一样,但后来我不知道我要什么。
”导演让影片里的角色一次又一次热恋,一次又一次失恋,最终告诉观众,人们害怕的是相互伤害和孤独。
你爱的时候,迷恋她的情话,不爱的时候,她说话的声音你都讨厌。
这就是爱情的短暂给人的迷惘。
亲情在剧中也是以一种焦虑不安、支离破碎呈现。
Faye的父亲对女儿举棋不定的爱的不安。
BV的妈妈对儿子爱上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女人的不安(演BV妈妈的演员琳达·伊蒙曾出演拉拉片☞《珍妮的婚礼》里的妈妈)BV去看瘫痪的爸爸时,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们逃得过爱情的责难却终究逃不过亲情的自咎 3影片没有什么台词,都是零零碎碎的独白,导演泰伦斯·马力克和王家卫不一样的地方是,王家卫善于大段大段的日记式的独白,而泰伦斯让演员在剧中的独白更像角色脑子里某一刻的感性念想。
所以,碎片的画面+自说自话的独白,相信普通观众会忍不住拉进度条的。
友情提示,72:16分是你们爱看的撩妹技能😜
最后,dongdong个人挺喜欢电影中对同性之间和谐的感觉用水的漩涡作的比喻。
后台回复 Song to Song 获取全片观看END
抛开生活,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只是你和他,和他,和她,以及她,他。
所有。
赤裸相见的爱情,放纵激情,沉溺自我,自由,爱,追逐还有梦想。
我们终其一生找寻自我,找一生所爱,何其艰难啊。
空旷的夕阳,海水冰凉,天地之间,呼吸随大地起伏,狂野,控制,逃离,柔情,甜蜜,所有的体验化为你的血肉,重塑你。
脱离原生家庭,去觅得底线,与肉体与精神的极限,还能突破多少。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回到你的身边,所谓越过重重人海,刻在脑海里的娇柔在那里重合了。
只是你。
嗯。
只是你。
爱情至上。
对吗?
无聊至极的电影,没有高潮,没有结局,没有剧情,可是我喜欢。
今天要介绍的影片是歌声不绝 Song to Song (2017)
主演: 瑞恩·高斯林 / 鲁妮·玛拉 / 迈克尔·法斯宾德 / 娜塔莉·波特曼 / 凯特·布兰切特 / 导演: 泰伦斯·马力克很多人说 导演有意将此部片 作为上部 <圣杯骑士> 的续集片来拍同样是讲述一些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经历诱惑 迷茫 放纵 超脱的过程不知道导演是对于影片的前景有更大的野心(比如继续获得 获奖影片提名)还是偏爱这类故事
剧情聚焦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音乐节上那里 发生了一段相互交叉的一段三角恋情你说的爱情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高司令饰演的音乐人 在party上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女孩鲁妮玛拉饰演的女孩 也对这个有想法的音乐人 深深沉迷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里 就像是会发光一样身旁的人 不自觉就会被他们吸引目光仿佛只有亲吻和拥抱仿佛只有爱 存在于两人之间
这时 法鲨饰演的音乐人 想要给予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他提出可以一起做音乐 一起发专辑的邀约自然地 面对如此好的机会没有人会让步这也是为什么 后来高司令和法鲨解约后依然会鼓励 鲁妮玛拉饰演的女孩 与其签约没有爱的时候 至少还有愿意投身其中的事情还有音乐
说与不说其实 女孩并没有坦白她在认识高司令之前 曾与法鲨饰演的音乐人短暂相处过那或许 不是爱情但确实一段“浪漫”时光充斥着迷幻的生活、刺激的爱情
女孩一直很纠结 说与不说甚至背着高司令 偷偷见过法鲨几面然后跟所有电影里面的剧情一样事实永远无法藏在谎言背后
直到有一天高司令 决定放弃这种消耗爱情 的爱他问女孩 你有没有骗过我当然会有 女孩默认了像是杀死爱情的 最后一滴毒药他们分手了
你是我最深爱的人即使我还不能确定离开彼此的两人 继续追寻着新的爱人高司令认识了新的搞音乐的女孩他们或许有共通之处但是他们始终无法走进对方的心里
事实是高司令 害怕他害怕付出 害怕承担 害怕再次虚无的结束又一段感情以致于 仅存不多的真心又减少几分他不会请求女孩留下来他知道 这只是徒劳
看到这一切的鲁妮玛拉也没有留给自己太多的感情空窗期法鲨、有魅力的女性
像是什么都尝试过一样她明白 她只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她已经失去了最深爱的人甚至为了逃避这种想法她所做的事情 更是贬低了爱情可是 她必须做点什么跳脱出这种 爱情的怪圈救赎自己逃离高司令 继续生活
送走女孩 高司令继续 追寻自己的自由一个事业有成 但是并不幸福的女性他们也有过短暂的交集那是爱嘛?
显然还称不上
高司令说我没有合适的心给你你是我最爱的人即使是在经历这一切之后他在新的环境 找到了内心的安定不知道 再回来的时候会不会 有一颗合适的心了呢?
自由和疯狂的 界限在哪里
法鲨奉献了他 近乎疯狂的表演 来诠释这个角色他试想在自己的小天地 建立一个王国想要当“国王”他可以选择给人机会 给人房子 给人自由然而 他可能确实过于骄傲了
活在梦里的他 实际上空虚的可怕看到鲁妮玛拉和高司令的幸福他才觉得 自己丑陋
被人点醒的娜塔莉波特曼 明白过来这些日子都是一场疯狂的梦法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 拥有一切可是看透他的生活 他破碎不堪他活在别人制造的幻象当中
她又何尝不是 活在法鲨给她的“自由幻象”中?
她被生活禁锢直至最后 选择死亡什么也没留下 失败的一生
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女人事业成功 可是没有人来填补感情的空白她的安全感完全来自于 自己
当珍珠项链掉的时候一起掉落的是不是 对于自己的信仰呢
世界在你身边划了个围栏你该如何逾越?
或者 无法逾越的时候怎样试着 和世界连接即便是妥协
都是破碎的灵魂没办法 互相安慰没办法 互相给予爱
当爱缺失的时候你该想办法找回来不是乞求 世界的仁慈应该正视自己的内心适当的做回孩子 与平静的你磨合
为什么不满意这部片子全程 感觉电影镜头在晃但是没有达到 能够代入的观影效果所有人都不安定 而且迷茫叙事混乱 剧情全靠人物自述好像影片中看不到人物的起伏只能通过台词解读对白少得可怜可能导演也是想让每个人都去审视自己内
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爱情故事没有暴力 没有嘶吼是个爱情走向死亡的故事
最后说一句影片中的 光影效果捕捉的很美画面加分
文章的最后 想要告诉大家 光xiu 也开始写公众号了 哈哈哈希望大家喜欢这样一个温暖的 光xiu微信号: 一束热热的光xiuOR xiuxiuxiu_light光xiu 还有很多光芒 希望分享给同样需要光芒的你
He just projected his life philosophy on these tangled up chaotic relationships,his movie theory on the composition of songs.Even judging by traditional story-telling standard,it's pretty logical,just not much of drama.And the movement of cameras may actually cause dizziness and sickness
泰伦·马利克再度激怒了豆瓣文艺青年,他的新作《歌声不绝》(Song to Song)在豆瓣上评分只得5.7。
从2011年的《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豆瓣6.8)、2012年的《通往仙境》(To the Wonder)(豆瓣6.5),到2015年的《圣杯骑士》(Knight of Cups)(豆瓣5.8),再到2017年的《歌声不绝》,这位曾拍出《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等经典之作的导演俨然成为烂片代名词。
群众们对他那种晃来晃去的装逼游魂电影彻底失去了耐心。
我却一直都很喜欢。
不能说越来越喜欢,但他这种自顾自的抒情(还够不上诗化)电影文体,还可以说是迷人。
看完泰伦·马利克上一部作品《圣杯骑士》之后,我写了一小段评论表达我的心情:这种电影根本就不要指望豆瓣评分,上面已经是骂声一片。
很奇怪电影里塔罗牌的设定竟然没有博得豆瓣小清新们的爱,同样,他们一方面推崇国家地理杂志另一方面又讨厌把电影拍成国家地理杂志风光片、一方面推崇海德格尔另一方面又讨厌海德格尔的弟子拍摄其自己的「林中路」、一方面狂爱克里斯蒂安贝儿凯特布兰切特娜塔莉波特曼另一方面又厌恶这样一部将以上型男靓女们拍得美轮美奂的电影,我委实难以理解。
电影里那么多美丽的玻璃建筑、那么多奢靡淫乱的派对、那么多日出日落、那么多海洋天空、那么多裸女,都打动不了他们。
豆瓣这些小清新们都是共产主义战士不成?
这个评论同样适用于《歌声不绝》。
没错,爱听古典音乐的泰伦·马利克肯定无法像爱听摇滚乐的马丁·斯科西斯那样,把一部以摇滚乐为主题(或背景装饰)的电影拍得地地道道,但这部电影里Patti Smith出现了三次(在别人家的豪宅里跟那个叫做Faye的女主角,喃喃诉说丧夫之痛,并鼓励她:拿下那个男人),Iggy Pop一如既往地露肌肉(七十多岁的老肌肉),高司令法鲨鲁妮玛拉娜塔莉波特曼凯特布兰切特等俊男靓女在各种美景和玻璃建筑里神神叨叨、游走摆拍,加上“山羊”露背斯基大神级的手持摄影,和奥斯汀音乐节的轰轰隆隆,难道,不享受吗?
很多人看睡着了。
睡了又醒,两小时过去,电影还没结束。
他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比如性瘾者法鲨的三P。
所有的镜头都有意义。
所有的镜头也都没有意义。
反正导演就是要表现现代人的空虚和迷失,所以里面的漂亮男女们都是一副想要触摸而又不舍得的样子,无止境地依偎着、拥抱着、抚摸着、拉手又松手着……他们的皮肤和眼睛在最美好的光线下呈现于巨大的屏幕,深深地震撼着影院里平凡的观众们,而他们的情欲又像凉丝丝的薄荷糖,融化后在你的口腔里留下了冰冷的空气。
不间断的独白简直分不清此刻是谁在坦白从宽,它们可能只需要你放心跟着,看看你会不会跟着走到他们内心的荒漠。
所有的缺点都成了优点,所有的优点看样子也是缺点,非常奇怪的电影对吧?
有人说这是意识流。
意识流才不是这个样子的呢!
它们都是被切断的瞬间。
生活由瞬间构成,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瞬间都能连接在一起。
不同于《天堂之日》里那种古典的嫉妒和牺牲,当代人没有一种连贯的意志去黏合那些破碎的瞬间,他们只是这里扑腾一下那里扑腾一下,要不目瞪口呆,要不摇头瞎嗨,像看音乐节一样,看着自己生活里的各种烦忧与喜悦的角色粉墨登场,最后,连自己是干什么的都忘记了。
虚张声势的那些东西都成了诚实的交代。
演员们的独白都是陈腐老套的废话,但独白(语言)这件事是有意义的。
奢靡的生活和脏乱差的摇滚都是幻象,而幻象本身却是“存在”的确证。
复杂且纠缠的关系就像琼瑶剧,可是“关系”胜于“实体”的道理,早就从物理学延伸到了虚拟社交时代。
从《生命之树》开始,泰伦·马利克的电影已经不是要讲述一个故事了,它们是在用某种上帝一样的视角,展现在世界文明的巨大幕布上,一些微小的生物被更巨大的手掌拍成了蚊子血,他们自身连续性的断裂,其失却了意义根基的破碎思绪、无法修复的结构性丧失,彷徨于当下亦无从归去,诗意栖居永不可得的崩溃图景。
可以将《生命之树》、《通往仙境》、《圣杯骑士》、《歌声不绝》看做泰伦·马利克的四部曲(也许还有第五、第六……),也可以将这四部电影看做同一部电影的反复,某种变调或互文。
这样一种华丽又败落的抒情,谁说不是顶级的抒情?
建筑、音乐、诗歌、豪车、公路,这些现代文明造物压垮了男男女女的内心,她们的小腰太细,他们的欲望太大,他们是屏幕上美丽的花瓶,向我们发出风在里面回旋的声音。
你真的以为,这些就是泰伦·马利克要拍摄的主体、要歌颂的对象?
风,才是。
比起现在的译名,我更喜欢歌至歌这个名字。
虽然是很直白的翻译,但是歌至歌能让我觉得符合片子的意境。
影片并不是我所想像的音乐类型的电影,没有歌声不绝,所谓歌至歌,我更愿意理解为,爱情的篇章,一首接一首,正如片子里菲伊对BV说的:慢一些,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这个片段也被剪进了了预告片里,在此向揣测一下导演所想表达的,或许是,这个简单的故事,我想慢一些,这是一个爱情电影,我想用我的方式表达。
高斯林作为男主,不免让我们想起LaLaland,不同与啦啦land的是,里面关于两个人的音乐方面表达的并不多,更大一部分在表现她们的爱情。
影片很长的一大段都在撒狗粮,作为颜狗真的快要舔屏,小白兔身材太好了,镜头前无懈可击,透过导演花式的拍小白兔的镜头,仿佛看到身边的stupid girls,We want to experience。
想要去经历,找到发光的那个人,却为了更好的发展,走向了另外的人,经历多了,自然知道自己的爱了,可是回头,还能和从前一样么。
影片中小白兔向父亲哭的时候,甚至有了些角色带入感,眼眶湿了。
片子里描述女孩的心路历程让我感到共鸣,小白兔的独白在念着,就是另一个 虚妄、谎言、疯狂的自我。
而法鲨的角色,在片中也提到,正因为别人幸福得这么璀璨,更显示出了自己的丑恶。
摇滚着的欲望和偏执的性爱好,让妻子不堪重负离开了。
镜头的晃动,音乐的诡谲,展现了年轻、摇滚、偏执的爱情,曾经都想活得那么热烈,在焚烧着爱情,风雨过后,最后归于平静,只要身边依旧是你,爱的歌声不绝,生活就还是绚丽的。
看完公认支离破碎的电影,心情坏了一小时,想到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1、电影中出现了很多飞鸟的镜头,鸟群飞过,鸟群散开。
其次是水:法鲨的泳池,三人在南美的海边,高司令与白兔相爱时趟的浅水,白兔LGBT的漩涡,高司令与魔王的河水。
还有车与路,高司令与白兔你侬我侬地走了一路,法鲨带着孕波风驰电挚,法鲨开着草坪车在音乐会飞……三个关键角色相遇相交,又渐行渐远,似鸟群聚合散开,潮起潮落,并流分流。
2、在戏中听到的关键词有:自由与爱。
音乐的永恒主题,在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渴望自由的最终以死亡获得自由,相爱的人因为其他的爱远离所爱。
3、性让爱更美好,也让爱受伤。
法鲨的性开放,带来妻子的自杀,高司令和马拉的不欢而散。
4、因为有过刻骨铭心的回忆,现实是不快乐的常态:高司令与马拉刻骨铭心爱过,之后不断闪现以前的回忆;妓女的爱情,嵌入妓女的行当未能走出;Patti Smith 的爱情,回忆凝固在手指上两个指环中。
Patti Smith的第二枚戒指: It's what they gave runners who didn't win a marathon but finished the race. 刻骨铭心后无疾而终,可总要放下退出。
比如马拉一句I'm out,高司令开始陌生的蓝领生活。
5、凌乱的镜头铺排,除了知道法鲨认识马拉早于高司令外,每段相遇的前后都是谜,留给观影者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超长MV,要没有这些明星压根撑不到最后,到最后都快进了
这种MV连MV,剪成多少个小时也是一样的空洞。
马力克太适合给田馥甄拍MV了!!天生一对
8.8
不得了,两个小时的 MV。
通往仙境我都觉得还好 主要这片女主实在不行
这个三星,真是全给我最爱的卡司了。就像丢了魂,只留下动人的影像。
其实前面还不错 like a visual emotional study with stunning cast 后面就开始乱来了 但是反正我看不腻Rooney Mara
花了好几年眼睁睁看着这条目从五星期待的“未命名泰伦斯·马力克项目”变成三星“太乱死·马一个mv”
还行
导演是有多爱鲁尼马拉啊!导演的人脉又是有多广到底!跟生命之树一样,前半段基本都是一脸懵逼看下去的。Patti Smith那几段还不错。画面依旧是,每一帧都很美。
杰作!马力克《生命之树》后最好的作品。(超越了《通往仙境》)这部片探讨物质与爱欲是否能让人得到自由,答案是不可能,自由唯有人不断贴近神性。朋友说她看哭了好几轮。赞叹于如此杂乱的素材和镜头语言,诸多人物,影片却条理异常清晰。全片广角特写,大牌多得数不清,考验演技,每个人完成的都好。
如此意识流,有些接受无能一脸懵逼地看完了
片名有欺骗性,里面基本上没有歌。马利克越来越像老年的小津了,几部片相似度越来越高,如果演员再固定一下,挖出一个段落来可能都无法辨认了。他可能已经没法用“寻找生命的意义”以外的角度来讲故事了吧,看看俊男美女也不差,虽然主角换成一般人那就纯粹是矫情了,但反正我没睡着哈哈哈
恕我不能Get到本片想表达的点…看着乱乱的,即使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凑一块儿也不行。请原谅一个吸完毒后癫狂的我,请允许我为你唱一首丧歌~~
如何把15分钟的剧情片拍成129分钟的文艺片?马力克领衔鲁妮玛拉、娜塔莉波特曼、瑞恩高斯林、迈克尔法斯宾德和凯特布兰切特一众大牌在《歌声不绝》中带你装逼带你飞。。。
在马力克的体系里算好的了
唯有高司令和鲁尼的颜让我坚持看完这部片
给一星不想再多,史上最强大阵容,一堆堆砌出来的杂乱无章片段,影片镜头自始至终一直晃啊晃直晃得我头晕想呕吐
愈发个人化风格,但是是我看不懂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