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前耻》大概是我看过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东北喜剧电影了。
还记得导演于广义分享的创作故事,于导是个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学过画画,去过林场,干过油田,直到2004年才入行进行电影作品创作,第一部电影也是取材于林场伐木生活的纪录片《⽊帮》。
而在电影《一雪前耻》里,导演也代入了他丰富的职业经历与生活体验,老大,金雁,一毛一,四梁子,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源自于真实生活。
故事性方面,影片以大哥为弟弟谋求更好的生活为主线,进而牵扯出复仇的故事,看似荒诞的复仇计划,实际上是对东北大地风俗人情的解构诠释。
相信很多人对东北人都有着大大咧咧的刻板印象,然而当面对至亲家人,再豪放坚强的人也会有软肋。
邻里相亲的纠缠关系,人性与法律的复杂纠葛,在无数个飘着雪的东北小镇,静静地发生着。
《一雪前耻》既是亲情的故事,更是十八线小城人们生活的缩影。
电影的结尾也值得品味,一意复仇的大哥并没有开枪了结仇家,一时的冲动回归于理性,而反派的结局,也回应了那句根植人心,最朴实的“恶人自有恶报”。
雪夜过后,小镇的太阳照常升起,善良的兄弟也会迎来幸福的生活。
真是一tuo答辩。
以为是披着嬉皮士外衣的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剧,没想到一群喝醉酒的东北大哥吹牛呗。
主线主线半天半天推不进,支线派生极其生硬。
真是搞笑,编剧不会以为蹭上老工业区就很diao吧。
我开始就预测说包贝尔的角色会死(因为男主要接替包贝尔工作来推进主线),md没想到是自己一脚没踢到然后掉进冰窟窿里了,我真。。。。
宏大又史诗的管乐开始以为男主开始生离死别的复仇,没想到被反派威胁挨了一顿毒打,开推土机都没有狠下心,拿上枪都没有狠下心,最后反派被车撞死。
编剧不会以为这种对于反派的这么很煎熬很高级吧?
煎熬的是坐在幕布前的我。
男主塑造的极其失败,优柔寡断?
错。
就是纯种nt。。。
莫名其妙塞进来各种角色一点用没有,你自己主角都没塑造好。
卖驴的儿子们、包贝尔、1毛1不都是为了推进男主进行复仇吗。
我开始以为会是帮反派工作再从中作祟瓦解反派最后决斗。
但没想到的事,反派把这些人抓了然后男主直接拿刀威胁。
不是what?
你到底干嘛,太尴尬了。
真是一群喝醉酒的疯子莫名其妙就打起来了。
一星给演员演技,一星给包贝尔。
剧里没几个女的。
玛丽就是女主镜头也很多。
这句话适合我对这部的评价。
真tm呐啊。。
长兄如父是在传统观念,子承父业也是,话说回来,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女早就平等了,女儿接班也不错,不过老爹如果手艺不好,女儿估计也强不到哪里去。
《一雪前耻》是父女档犯罪惊悚喜剧片,标签过多的结果就是混乱,乱到最后的人物结局都交代不清。
整个故事就像东北名菜乱炖,吃起来口感不错,滋味就是咸。
非常喜欢东北题材的影视作品,因为寒冷的天气养成不同于内地的性格,东北话一说就自带喜感,大雪一下气氛自然肃杀。
乔杉是很好的演员,不仅能演喜剧也能演正剧,《两只老虎》中与葛优对戏不落下风是未来影帝备选之一。
马丽结果很多烂片,难得没演过烂角色,总是很尽力的表演,演技浑然天成属于老天赏饭吃的那种天才演员。
包贝尔再一次出演配角,欺软怕硬的小人物演得很好,演技方面他是有两把刷子的,但导演就不胜任。
东北画家父女联手指导的电影可以当做东北风情画来看,因为工作关系冬天去过东北,零下几十度的小城市有什么生活,人们通过什么来排解精神上的空虚,大概就是喝酒唠嗑,这也就造成了东北喜剧人一茬接一茬的盛况。
影片讲述的故事无关正义,复仇元素也不强,主角也没有光环,就是平铺直叙的讲述小人物憋屈的生活。
哥哥亲眼看到弟弟被车撞伤,追凶十五年未果,父母双亡,家也散了,为了让弟弟成亲,需要一大笔彩礼(城里年轻人看了可能难以理解,实际上在乡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他动了偷油的心思,本以为就这样发展下去。
没想到又插进来发现肇事者,偷油集团找代驾,因为年轻时追查弟弟案件错过青梅竹马的爱人,各种阴差阳错之下真凶被撞死 (镜头一闪而过,有一句台词和文字交代) 。
看本片主要是因为短视频上潘斌龙、乔杉相亲的一段,典型的为了一个片段看了整部电影,结果发现精华就在片段里。
没有感觉到有《冰血暴》那样黑色幽默和犯罪感,有的是东北人特有的得过且过的乐观精神,每个人的境遇都不是特别好,可都努力的活着,看着他们再想想自己,生活很美好,应该坚持下去。
结尾,潘斌龙说要和老伴去海南定居,这大概就是东北普通人对生活最好的期待,希望智力障碍和哑巴组成的夫妻将在黑土地上幸福的生活下去。
PS:第二次相亲,乔杉依旧戴着大金链子充门面,不过老二和哑女是看对眼了。
看完了《一雪前耻》,并没有觉得是一个烂片,反而在一幕幕的雪景下被这荒诞的喜剧逗笑之下,觉得是那么的写实。
影片中的磕头虫,满天的雪景再加上几个东北喜剧演员纯正的东北话,让我恍惚这就是我老家的故事。
而在乔杉扮演的小人物身上,我似乎也看到了好多人的影子。
我在老家的农地里也看到过很多这种开采油的磕头虫,一到冬天,农地里是荒芜一片的荒凉,如果家里没有肿大棚,那一到冬天似乎就是在家里猫冬,在大炕上磕着瓜子在跟人搭茬来度过这漫漫的长冬。
农日里的男男女女和邻里邻居,总会为一些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在拌着嘴,似乎也没有人觉得这样的日子有什么不妥。
东北男人在家里的怂(其实也是爱老婆的表现)再加上东北女人的扛事,让我在多年之后才意识到论男女平等和女权主义,那我大东北是遥遥领先了不止一个20多年。
当然东北男人在外面好面子,也会跟人三言两语不合就开干。
当然这些年下来,孩子们性格可能没那么冲动了。
所有的回忆在电影里伴随着情节,似乎又回到了老家的那时人情世故,很怀念。
中秋档中选的喜剧片,冲的是乔杉和马丽来的,毕竟上一次两人合作的《人生路不熟》还挺招笑的,谁知道是个闷炮儿,剧情淡薄不说,就人保活,都没保住。
挂的是喜剧片,演的却是复仇片,结果来了个警匪片,不是,导演你是想要这,还想要那,元素有点多啊!
乔杉饰演的大哥为了弟弟隐忍了十几年,在临头了豁出命去要复仇,弟弟都不管了。
那这么多年的付出不是白费了吗!
结尾弟弟点燃的烟花,呼应了开头的那场烟花,寓意是一种点燃心中之火的救赎,只是这烟花放的不是时候啊!
影片整体的笑点几乎全在马丽身上,一个人扛起了整部影片的包袱,太难了!
影片演绎小人物的复仇故事,剧情中的复仇环节过短,硬加进来的喜剧效果还没达到爆点就没了,结尾的放弃报仇又强行拉了一波温情,偷油贼以因果报应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中秋档拿这部影片当喜剧片放,着实是有点玩笑啦!
电影一雪前耻把油田景象拍的很壮观,拍出了不一样的美,阵容上玛丽特邀出演,乔杉大饼子脸,自带搞笑基因,刘奕铁这个傻子角色不好演啊,角色拿捏的很好,很有突破。
一雪前耻哥哥为弟弟的复仇,也相当于对自己的和解,好在结局是美好的,弟弟也订婚了,亲人之间的守护,邻里之间的帮助,很温暖,很感人,适合中秋档的团圆气氛。
9月12号看了首映礼,电影绝对是一部高级的喜剧电影,今年难得佳作。
我虽然没有去过大东北,但是这部电影打破了我对大东北固有的认知;以前看的很多关于东北的影片都略微浮夸,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不太一样,感觉更真实。
是冲着乔杉和马丽去的,但是包贝尔这次的出演绝对是个惊喜,全场都在笑!
丽姐的戏份很多绝对灵魂人物,并不是网上传的那样客串一下,我特别喜欢马丽,相比她之前塑造的那些角色,这次的金雁毫无疑问是我最喜欢的,保持幽默搞笑同时更贴近现实的小人物,找东北媳妇就按这个标准找,哈哈哈
这几年最好看的电影,搞笑,爽,又温情。
是东北喜剧类型上的一种创新,值得走进影院观看。
过节就要看开心的电影!
强烈推荐大家走进影院,笑一下。
马丽太可爱了,东北女人的代表,没人比他更适合这个角色。
乔杉最帅的一部电影。
包贝尔最搞笑的一部电影,心疼他一分钟!
这部电影在大庆拍摄,很少有电影可以把东北拍的这么好看,东北工业题材中摄影最好的一次!
电影一雪前耻,就是一连串的一系列的乌龙,东北老铁们一台戏,一口的东北话,松弛感满满,满地的积雪厚冰,描绘的冰天雪地的东北生活很真实,片尾曲是摩登兄弟刘宇宁唱的,好听。
缺点:乔杉到处托人照顾老二/拿菜刀的时候不复仇,开挖掘机的时候不复仇,拿枪的时候不复仇。
坏人死于话多,而他死于磨磨唧唧,强硬凑时长吗?
好辣鸡啊!
这部电影简直让我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辣鸡烂片。
电影《一雪前耻》是一部以东北喜剧为背景的复仇片,由乔杉、马丽等实力派演员主演。
影片通过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复仇的故事,展现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情味。
故事围绕十五年前的一场车祸展开,主角因当时的懦弱导致弟弟残疾,十五年后发现真凶,并决心展开复仇 。
电影不仅成功刻画了复仇主题,还融入了大量东北元素,包括油田、苞米地等场景,这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浓厚的东北风情 。
影片的情节紧凑,演员表现出色,特别是乔杉饰演的老大从一个窝囊的中年男人,逐渐成长为敢于面对生活困境的勇敢角色 。
虽然影片在幽默和情感上做得很到位,但也有一些观众认为故事节奏稍显拖沓,复仇的情节设计略显老套 。
整体而言,《一雪前耻》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东北喜剧,既有笑点也有泪点,适合喜欢这种风格的观众。
已经开始期待马丽x乔杉的下一部了!二人的组合真的很有笑料,值回票价了
终于又看到马丽姐演的喜剧片了,就是那种熟悉的feel!准备和妹妹二刷了
东北土地上的东北人,难得忍住没拍喜剧,拍了一部较正经的犯罪片。如果氛围不要那么闹腾,再严峻点就好了。
一家人的感情真的好打动人心啊,即使平时有争吵和打闹,但关键时刻大家还是保护着彼此,虽然有苦难和困境,但爱是一直存在的
『一雪前耻』东北风味十足的黑色幽默喜剧,看的出有花心思去做笑点,没有去玩那些烂俗梗,前后的叙事风格略显割裂,虽然将所有角色陆续做了串联,但都表现的很仓促,似乎想去探讨一些问题却没能引申出来,本片最大的成功要数导演给包贝尔设置了一个全程被虐的角色,搞笑之余让人有种除暴安良的大快人心之感。【6分】
没想到包贝尔出彩了,好有喜剧效果
东北版《冰血暴》+《两杆大烟枪》,编剧方面还是下了点功夫的,演员也都有所突破。三星半推荐。
因为曾经的一时懦弱,老大一直背负着对老二的愧疚,不敢想象老大心里该有多么地自责啊
东北电影+1,整体节奏还算可以,前后呼应也做的很好,四梁子爱冬泳的伏笔居然贯穿了,有点契诃夫“第一幕出现的枪在第三幕一定会开”的意思了。很少在东北电影里看到油田和提油机,几乎都要忘了在喜剧和工厂之外,那里还有着大油田。
马丽以其幽默感和果敢的性格,为这部电影注入了不少活力。她与乔杉的默契互动,也让这部电影的喜剧效果倍增,强烈推荐!
剧情拖沓,演技不在线,就乔杉有几幕还行。爽片不爽,喜剧片部喜剧,还能干啥?
很久没看过这么纯粹的烂片了。
只要预期足够低,就能发现看个国产喜剧还能有点惊喜。马丽和乔杉的组合有喜感,两个人的火花还不小。包贝尔在里面纯纯开心果,一路遂到最后,完美的点背到家。最后的结局肯定是完满。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电影其实拍的还算可以,国产喜剧很难让人难忘。
很东北。说话咋呼,硬茬茬的放嘴上,软乎乎的藏心里,细品都是感情。剧本不错,表演在线。7分绝对是有的。细节做的好,前后有很多小细节的勾连,事后都也有交代,看得出剧本磨得很细,好活。两家人一路错位捣毁了一窝油耗子,最后的高潮戏有点没烘起来,有点可惜。四梁子堪称包贝尔最称职的角色。
一周以上看的,还行
弟弟车祸这件事一直都是大哥心里的一根刺,大哥这些年一定一直活在愧疚里吧……
轻喜剧,轻犯罪,重烂片。
东北话真得劲儿!
比预想的好(尤其是包贝尔,至少没泄),但还是差意思——主要是高潮不高,笑料还好,故事马马虎虎(但讲清楚了吧),节奏(剪辑)还是乱点~过审第一吧——不容易了!
围绕大庆偷油的几条线交汇,乔杉兄弟复仇线过于理想化了,玛丽线火爆憋屈但还挺温馨的,包贝尔线承包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