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杀手之间的比赛,最后胜利的人可以拿到巨额奖金,来自世界各地的富翁为自己看好的选手下赌注。
比赛的主办者在每个选手身上的皮肤里都装了个跟踪器,既可发射信号,又能用来引爆,杀掉选手。
其中一个杀手取出自己身上的跟踪器,扔到咖啡里,被一位神父喝下肚,于是被各个杀手追杀,却被女主角救下。
经过一番撕杀后,黑人男主角胜利,并知道了比赛主办者雇佣女主角杀了他妻子,但他没有杀死女主角,而是取出她身上的跟踪器,找到主办者,把跟踪器塞进他嘴里,爆炸后两人同归于尽。
影片情节紧张,搏击、枪战、车辆追逐等场面都很激烈,女主角是胡凯莉演的,很漂亮,是一部不错的商业娱乐片。
看见有好多说这片子怎么怎么烂,还指手画脚指出种种缺点,我只想说3个观点。
第一如果这是一部大片早就已经风靡全球了,你还有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的说是烂片吗?
所以不要老是用最高的标准去看,如果你只能接受大片接受不了一般的,那么请不要满口爆粗, 不看就是第二,电影说白了是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每个人看完都有不同的想法,我就觉得这部电影并不差 暗喻比较明显(组织者是谁), 只是有没有理解 所以不要 去说别人说的 不好 傻X之类 不拉不拉的第三,我建议一些真正喜欢看电影,广泛接受各种电影的人不要上豆瓣来争辩了,我在豆瓣上一般不发言 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 但是基本豆瓣上评论分两种 一种是完全力挺 反之 。
两种都不是欣赏电影的态度 任何电影 都要用平静的心态去欣赏 所以个人认为 豆瓣评论过于偏激 希望一些真正喜欢电影的人 只是借鉴就好不要当真 以上都是对真正喜欢看电影的人的建议 如果你只是 拿电影来混点 来讥讽和嘲笑挑骨头的人 请点右上角的叉 谢谢
其中,一开始,直至电影的结束,情节情节都异常破旧.但是里面人不断出现的个人性格思想.正所谓,一样米养百养人.你觉得片子里的情节残旧,人物演绎生硬.但是起码,你看得到别人所想带给你的信息吗?开始到现在都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都有自己的行动方式.有的人运气就好比牧师那样幸运,有的人却惨比在乱战中机枪扫射身亡般倒霉.其实有时不一定就是靠片子演绎得火不火爆或者吸引不吸引人而去观看.最重要是看每个角色所带来的不同信息.一样米养百样人.各人有各人不同观点.我用心去观看,不知道你们用什么去看了.!!!!
对于片中搏斗类的画面感觉非常精彩!
只不过有些人体爆炸之类的因素显得有些夸张……对于本片的题材觉得还是很有创意的!
将各种伤亡事件归咎于“杀手锦标赛”这一点突破了常有的观点 这样的“锦标赛”还真是惊心动魄啊!
很棒很棒!
很喜欢这样的动作片!
只不过对于这样的赌博方式,我表示强烈批判!
故事简单,但讲圆了,动作画面不错,看点就是胡凯莉,以及Sebastien Foucan的跑酷。
有点想启发人的意思,比如胡凯莉和牧师的对话--你们疯了吗?
--是整个世界都疯了。
不过深层次道理不是在这种片里深究的,看个热闹,体会一下所谓暴力美学就够了。
如果我是一个杀手,如果我身上有个追踪器可以让所有人看到我的位置,而且还附带炸弹效果,顺便这玩意又刚好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发现甚至弄掉的位置。。。
我是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就把这么危险的东西给消灭掉?
居然世界顶级的三十个杀手里面只有一个能想到这一点?!
导演你这是侮辱我的智商,你这是侮辱我的人格!
这部电影看到10分钟的位置时,赫然发现它和日本电影《大逃杀》的相似度是如此的高。
当然它远远不及《大逃杀》好看。
单单从电影的情节来看,老套而又充满了俗气十足的桥段。
那个教父看起来眼熟,但是又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部电影里看到过他。
华人女主演长得一般,身材倒是很好。
那个上届的黑人冠军,身手缓慢,而且总是瞎耍酷。
我更喜欢那个收集别人手指的家伙,这才是真性情,虽然傻了点。
诺大的一个杀手锦标赛,竟然只有两个人管理监视器,而且这两个人还是二把刀。
在无辜而讨人厌的神父出现之后,电影开始走向不变的俗套主题。
当然主人公永远不死而无敌,而最后的坏人的结局……我不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只是看看他们是怎么死的而已。
当然其实他们死的方式也很普通。
2009年10月24日
文/拈花微笑一说到赤裸,大部分人估计都是兴趣盎然的。
冲着这个题目进来的人绝对不在少数,不过让大家失望了。
这不是一部关于裸露的电影,和情欲、性爱也没有丝毫的联系。
这不过是一部动作片,以杀人为背景的锦标赛而已。
我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时候开始以暴露为美,以偷窥为乐趣的。
先是有不少情色导演直接以偷窥为主题创造的电影,如《我偷窥,所以我存在》、《在屋顶上流浪》、《偷窥无罪》等等。
无不是对偷窥、对情欲一事进行大胆而张扬的表演。
大众的偷窥兴致在电影中得到了宣泄。
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意淫的偷窥行径可以在电影中得到尽情的释放。
起初,偷窥大概还只是极少部分人的事情,每每谈到这个话题总是涉及到人性和道德,好像还放不开手脚。
然而今日,数码摄像头已经肆无忌惮的遍布整个城市,网络视频像蜘蛛网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张牙舞爪,我们都无法再回避。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的偷窥欲望都被偷偷的激活。
就好像沉睡中的魔鬼突然解除了封咒。
我们不仅是导演,也是别人镜头中的演员。
生活有时候就是一部电影,而我们都是电影中的主角和配角。
总是在不自觉的上演着动作片、温情戏、灾难片甚至情色片。
我们沉浸在越来越多的偷窥电视节目中,偷窥以另一种更加冠冕堂皇的身份搬上了荧屏。
光是看2001年《幸存者》节目的收视率就可见一窥。
也许你看惯了真人秀,看腻了偷窥情色,没有什么还可以刺激你。
但是把杀人赤裸裸的展示给你看,绝对够震撼,也绝对够挑战你的视神经和想象力。
当你躲在屏幕之后,偷窥着一场真人杀人秀的时候,不知该作何感想了。
《杀人锦标赛》直接的把杀人、道德、人性血淋淋的放在台面上,赤裸了给你看。
一个以赌钱为乐趣的组织每隔7年就会在全世界举行一次杀人比赛,地点定在某个小镇,参与杀人比赛的杀手谁可以活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就可以拿走一桌子堆的如山的钞票。
但规则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杀完对手,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信号发射器,用以定位。
杀手和被杀者就如赛马一样被挑选着。
每个参赛者对观看比赛的人来说,都不再是生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工具,这和赛马、赛牛、赛猪是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不过是赔率的高低而已。
你可以变成上帝,随意主宰他人的生命。
生命在这里除了“A:kill”就是“B:dead”而已。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场中英对决,郑莱莱打败了英国选手,一枪毙命,之后就是一连串的追杀与反追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把戏不停的上演中。
你永远不知道谁是下一个。
影片本可以和七年前的那场赌局一样继续下去,只可惜出现了一个为报私仇参加比赛的前任冠军乔舒娅•哈洛,一个无意中被卷入其中的落魄神父,一个迷失的杀手郑莱莱,影片立马从一场杀与被杀纯暴力的欣赏悄然转变为一场人性的对决与思考。
话虽如此,但是影片还是着实上演了一场好看又刺激的“CS”真人秀。
试想一下,把CS里的血腥和暴力场面都变成真人演了给你看,那效果该是有多震撼。
我着实被震了下,酒吧里九个选手的对决,美女与枪,性感的摇滚音乐,可以无限度的激发潜伏在你身体内的暴力潜质。
现实中,我们总是极力把自己和暴力撇开关系,但在虚拟的世界里,包括网络、电视、电影里,面对暴力,我们又无一例外的享受着感官刺激的最大满足。
人性从来都是有弱点的。
杀戮中,优美的抒情歌曲不和时宜的响了起来,仿佛要告诉我们这一切不是真的,不过是场戏,但那些在电影中突然逝去的生命,还有那些在观赏死亡面前谈笑风生的富豪们,却会不断提醒你,电影也可以是现实。
现实中,你能说就没有这样赤裸裸的杀戮吗?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地球上,有哪一天世界是安宁的。
橄榄枝下无和平,战争的本质远比一场杀人比赛来的残酷的多。
如果我们不控制自己的欲望,任由其肆虐的话,这场杀人游戏就会活生生的在你我的身边上演。
影片如果一直延续这样的思路下去,一定会是一部好看又能让人反思的电影。
可惜,影片的后半段围绕前任冠军乔舒娅•哈洛的复仇展开,因郑莱莱杀了他的妻子,前任冠军加入比赛,开始追寻杀害妻子的凶手。
本该继续下去的人性挑战变成了好莱坞式没悬念感的复仇。
追杀、飚车、中国式功夫,已经把一个好故事直接降级。
就好像从背后看美女一个道理,身材特棒,气质非凡,可美女一回头,吓死几头牛,让你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继续看下去。
手无缚鸡之力的神父突然变成了英雄,英勇生猛,打败一个又一个职业杀手,好莱坞的神话还真不是盖的,说来就来。
大屠杀变成双人对决。
当郑莱莱被杀死,最后的冠军诞生时,没有任何人会因为生命的消逝而悲哀,取而代之的是欢呼,几家欢喜几家愁,也不过是发愁赌注下多下少的问题,懊悔和自责只不过是因为选错了“赛马”。
愤怒的乔舒娅•哈洛找到了杀自己妻子的仇人,把从郑莱莱身上取下的发射器给了举办者。
那些前一刻还在呼唤的富豪当自己生存面临挑战的时候,仓皇逃跑,和之前的泰然自若截然不同。
影片完美结束,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迷失的杀手和神父浴火重生,大快人心。
也许有人该说不该如此结局,该来个更悲情点,更深刻点的。
一部优秀的剧本打上了好莱坞式的标签,你还想他深刻到哪去,你还想他能思考出个啥?
至少在影片的前二十几分钟还是给够了满足你的。
你就该知足吧。
《杀人锦标赛》“脱”的是够彻底,只可惜就如好身材的美女长了一身疥疮,赤裸了也不过是一堆人肉一堆,看多了倒胃口。
此作品为个人原创。
如有平媒刊载或用于商业用途、以及约稿请与本人联系,严禁复制,欢迎转载。
方式如下:EMAIL:[email protected]:31323598
导演自己居然也知道30个杀手实在太多,只好在中间剪切片段,算是交代过去。
其实13个不是更好更有寓意。
导航装置技术是在太烂了,就算现在詹姆士 邦都是美国拍的,英国佬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但起码还可以敬业一点,把东西放在致命点的地方,什么紧邻大动脉之类,你们怎么可以这么随便就这么肚子上一放,还是在前面不是后面,这不是诱惑杀手们剖腹吗?
豆腐渣,绝对豆腐渣。
神父真是太恶心人了,没头没尾的蹦出这么一个衰人,难道想搞个救赎,整成文艺片,还是好好搞商业片这个有前途的类型吧。
海报上写着每10年一次,剧中则是7年一次,虽然怎么看都太久了,只能说这已经不是豆腐渣了,是脑残渣,还不知道是设计海报的人还是编剧脑残,难道所有人在海报出来前都没有看出来的吗?
马虎的人才能设计如此马虎的情节。
欧盟打算要求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生产商将产品最大音量由100分贝调低至80分贝,看来很有必要,带耳机的老兄不仅听力永久损伤,还呆若木鸡。
当然优点还是有的,除了情节不顺,漏洞不少,神父不帅,美女不露,预算不多,特技满假之外,动作还是很有可观,挺新颖的,血腥杀戮爆头都在此类片水准之上,还有就是绝不拖泥带水,比较干净利落。
冲着动作给个三星,算是对得起动作片这个名字。
附imdb上一位仁兄的帖子“我从锦标赛了解到的100件事”(只有十条,跟海报一个德行)1 滑膛枪和导航装置=爆头2 在教堂里导航装置比手榴弹更会bang3 不要乘坐米德尔斯堡出发的136号巴士4 米德尔斯堡的夜总会比你想象的差多了5 每个国家的亿万富翁都是老古板6 iphone跟他们的手机比太逊了(我怎么觉得挺像的)7 一双空鞋保证可以愚弄世界最顶尖的杀手8 超市的噪音再响也盖不过耳机9 如果你快死了,记得死的酷点10最后,威士忌真的很好烧,如果你被它烧着了,你还可以跑出1/4英里,看上去就像高度晒伤。
除了动作场面 其他一无是处 恶心的酗酒神父 演人格分裂啊更恶心的是no1杀手老大 说的最多的台词的 why why why 你*的算什么no1啊 杀手需要问为什么吗 简直连一点杀手的素养的没得 实在是丢杀手的脸 看到最后真的是隔夜饭都要吐出来
挫!救赎个毛呀救赎 这么生硬!!谁他妈哄我这是恐怖片!!
感谢cxj24394(TANK)童鞋的合成字幕和后期校对。
Robert Carlyle从脱衣舞男到控制系统主管再到一个失败的神父,真有意思。片子一般般,中国人牛逼啊,活到最后,也不知道奖金拿到没有,LAI LAI ZHEN赶紧建多几所希望小学吧!
杀手比赛这个想法还是有点噱头的阿
本来还以为很火爆的,其实一般了 让我有点小失望;本来还以为那个中国女人会活到最后...那个黑人真壮啊...那个法国佬是玩跑酷的么?...好吧..我很混乱
肾上腺素片。
纯粹冲着吸血鬼王子强忍着看完的
打得还不错,表演非常非常非常做作,操,演话剧呢?
动作场面还好啦,虽然这类型的片子一贯是没什么营养的。
弱智游戏,这也当杀手,大哥大姐们,回家抱孩子吧
早年就看过,又看一遍,作为早期的大逃杀题材,在那个年代来讲相当不错了。我只想说,便利店小哥是无辜的,至于说女杀手这种蛋疼的转折,不大理解,牵强附会啊。我本来是挺喜欢那个跑酷小哥的,可惜他不是主角,没有主角光环啊
题材是我喜欢的。就是拍的确实不好看。
挺好看的,几场动作戏各有侧重,重要的是拳拳到肉而不是靠特效,算起来胡凯莉也是华人女打星中数一数二的
杀人锦标赛好似古罗马角斗士 都是供rich and power people的entertainment
Kelly Hu真的很美哎~!
其实就是个杀手场面大荟萃
剪得真清脆。娱乐片就别较劲剧情合理性了,卧虎藏龙还在天上飞呢。好看,刺激,爽快,就够了
这都是啥呀..
这玩意,也叫电影,重复一箩筐
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