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

遊園驚夢,满园春色香港版,Peony Pavilion

主演:王祖贤,宫泽理惠,吴彦祖,赵志刚,陈克宇,富恒智,林青霞,杨凡,汤梦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1

 剧照

游园惊梦 剧照 NO.1游园惊梦 剧照 NO.2游园惊梦 剧照 NO.3游园惊梦 剧照 NO.4游园惊梦 剧照 NO.5游园惊梦 剧照 NO.6游园惊梦 剧照 NO.13游园惊梦 剧照 NO.14游园惊梦 剧照 NO.15游园惊梦 剧照 NO.16游园惊梦 剧照 NO.17游园惊梦 剧照 NO.18游园惊梦 剧照 NO.19游园惊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游园惊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30年代的苏州,以超凡脱俗的容貌和绝佳的昆曲造诣红极一时的得月楼歌妓翠花(宫泽里惠)嫁入当地豪门荣府,却遭遇荣家上下的冷落。荣兰(王祖贤)是荣家的亲戚,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之志,一心想做巾帼英雄报效国家。翠花与荣兰结识后因合演昆曲《牡丹亭》生出情愫,终因越轨之举被荣家驱逐出门,被迫暂借荣兰处所安身。 风流倜傥的邢志刚(吴彦祖)的到来为两个女人的生活带来意外波动。因为唤醒了原始冲动,荣兰对邢志刚一见倾心,可是世事无常,落花有情难保流水就有意。而翠花眼见荣兰的移情,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黯然身伤。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铁塔油花浪漫曲骚动时节的少女们啊工具箱杀手玲珑鬼学校手术刀我为喜剧狂第六季珍珠人生潘多拉的果实~科学犯罪搜查档案~Season2鸣门秘帖传奇英雄三国传死雄第二季解除好友2:暗网狐之歌素手遮天约定期间爱上你小镇双雄都是一家人岂有此理~茑重繁华如梦故事~猎冰少年魔法师第一季前女友们的幽灵反叛的鲁路修狐狸之声奶酪陷阱奥罗拉·蒂加登之谜:餐厅里的死亡进击!巨人中学狄仁杰之冥神契约印度式救援摇篮曲

 长篇影评

 1 ) 荣兰和翠花

影片拍的很美,很有东方的神韵。

但是影片想表达的情感却暧昧不清。

我觉得荣兰和翠花之间的感情是在爱情、闺蜜情、友情之间徘徊不定的。

准确地说,是两位女性之间的复杂情感,无法给它下定义。

荣兰所说的优越感,是指作为新时代进步女性的优越感吗?

荣兰所说的罪恶感,是指自己明明是一个新时代知识女性,却偏偏爱上了一个旧社会的女人(这里所说的不是因为她觉得爱上一个女人是罪恶感,而是爱上了一个旧社会的女人,强调旧社会。

)?

可以肯定的是,两位女主都不是同性恋。

什么是同性恋呢?

同性恋是指只会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欲望。

私以为爱情和欲望是可以被分开,但不会被分开得那么明显。

荣兰会被邢志刚的男性荷尔蒙吸引,翠花会偷看男搬运工的半身裸体,会挑逗二管家和小戏子。

如果她们是纯粹的同性恋,那么是不会主动地被男性荷尔蒙所吸引的。

姑且两位女主是双性恋吧。

只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异性恋才会被认为是正常的,而社会也是被异性恋主导,双性恋爱上同性,自然也不会被认可。

荣兰说和邢志刚在一起,会觉得他洗刷掉了自己的罪恶感。

是因为,他是健康的浑身散发出男性荷尔蒙的知识男青年吗?

他和自己一样,都是进步分子。

而异性在一起,在当时社会,这才被看成是正常的。

但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荣兰心里爱的始终是翠花,以至于最后的抉择,选择了翠花。

话说,荣兰为什么要在邢志刚和翠花之间作选择呢?

如果荣兰和翠花只是闺蜜或者是朋友或者是亲戚的话,正常反应不都是三个人可以友好相处吗?

正常反应不都是荣兰和邢志刚在一起,然后翠花是荣兰的闺蜜或者朋友或者亲戚这种相处模式吗?

很明显,当她们三人撞见的时候,荣兰和翠花的表情都极不自然,荣兰好像是被正房抓住了自己出轨一样,而翠花吃醋。

翠花得知二管家去世的时候是有点难过的,但没哭,只是出去散散心,而看见荣兰和邢志刚在一起之后,哭了,哭得很伤心。

翠花在片中有两次说离开荣家。

第一次是觉得荣家家道中落,这个家要散了,所以她觉得自己会离开荣家。

第二次则是和小戏子暧昧,被荣家赶了出来,无路可去,来找荣兰。

这两位女主的关系,其实在一次次地唱昆曲的时候就已经缠绵不清了。

我对昆曲不是很了解,但可以知道的是两人在唱的时候的情投意合,情起转承合。

荣兰对翠花是一见钟情,始终迷恋她的美。

翠花对荣兰是日久生情吧,翠花说她最想要的是有人关怀,而荣兰是唯一一个关怀她的人。

荣兰为什么会和邢志刚在一起,是因为欲望,肉体的欲望。

翠花为什么会偷看搬运工,调戏二管家和小戏子,也是因为欲望,肉体的欲望。

翠花说过她以前从未关注过二管家这个人,那是从什么时候关注一点的呢?

是在得知他临死前,把他最重要的日记给自己,和看了他的日记之后,她知道二管家原来一直暗恋她,所以她对二管家这个人才有了一点关注。

虽说那时的社会不允许同性恋,但是对社会关系来说,翠花是荣兰的表嫂,荣兰一个人居住,而翠花以和戏子的不轨之举被赶出荣家,然后被荣兰收留,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啊!

她们两个人是可以住在一起相亲相爱的,但对外来说,就是以上的社会关系的理由,仅此而已啊。

而她们实际上也是以三口之家的模式住在一起,住了一辈子啊,只是,除去了性生活,再暧昧也只是说些暧昧话,也只是互相蹭蹭互相依偎一下。

荣兰和邢志刚分手,翠花烧掉二管家的日记,这些举动不是表明了她们主动放弃对男人的念想吗。

她们住在一起,有一个女儿,荣兰白天当老师去上班,翠花在家做饭收拾屋子,一起出去游玩,很和谐的三口之家啊。

这样低头不见抬头见地每天和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在家里也就三个人,没有世俗眼光,如果她们没有擦出肉体的火花,这真的不太符合人性啊!

如若她们只是闺蜜或者朋友或者亲戚,她们完全不会是守贞似的相伴一生,不碰其他男人和女人啊,就是因为她们相爱,所以才为对方守贞啊,有欲望也再没有碰过任何其他男人和女人了啊,但如若判定她们相爱是爱情的爱,那么她们这两个欲望不满的女人为什么只会甘于对对方的蹭蹭而已呢?

如若判定她们不是爱情的相爱,那为什么她们会放弃男人,特别是邢志刚那么好,为什么要放弃邢志刚,当真是闺蜜二人相互扶持过日子?

闺蜜又怎会如此暧昧不清?

人物对于这两种判定都不符合常理啊。

电影终归是电影吧?

总会有没有道理的地方。

邢志刚说想见见翠花,而荣兰说女人都是自私的。

与其说荣兰不想把邢志刚分享给翠花,不如说荣兰不想把翠花分享给邢志刚。

邢志刚还在的时候,荣兰是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吧。

不过荣兰最爱的是翠花,对邢志刚更多的是肉体。

在翠花撞见了他们两人之后,荣兰主动离开了邢志刚。

而在荣兰离开了邢志刚之后,翠花烧掉了二管家的日记,翠花是认为留着别人对自己爱意的日记没有意义吧。

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荣兰和翠花是相爱的。

只是这是什么样的爱,无法给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因为电影拍得很暧昧不清,要看观影人怎么样去理解。

 2 ) 暧昧,多美好

这些天,福州淫雨不绝如丝,绵长若柳絮飞散,空气柔软,回梦处,倒更像是江南黄梅雨季,到处都是滴滴答答的脆声,皮肤都是湿的。

这样的天气总免不得要感冒,全身酸软骨头酥麻,躺在床上半眯着眼,似睡非醒。

此般时节,看《游园惊梦》,再好不过。

我生在江南长在江南,你若问,江南的美到底美在何处?

要我说,就两个字:暧昧。

这美,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稀里糊涂的让你醉下去,就象是病了,懒得说话抬手指,一股子恹恹的气息。

江南的美好,极其适合女子,低眉、细腰、操着吴侬软语,袖子里藏着苏绣的手绢,怎么想怎么一个动人;但若要搁到男人身上,却是要被人指责没出息的。

所以这故事,讲的也自然是女人了,女人的故事,总是口齿不清的。

一般来说,像这种华丽丽娇滴滴的唯美文艺片,很少取用女同性恋的题材,因为不好讲,讲不明白,电影嘛,故事情节还是很关键的。

所以出来一部《游园惊梦》,众人追捧。

正好,这片讲的就是暧昧,就是不清不楚,欲说还休乍暖还寒的,配合着苏州独有的模糊气质,理所当然,让人浮想联翩。

我本是不大相信女人之间的爱情的,女人相爱,注定要牺牲或者部分牺牲掉情欲的欢愉,在本能的面前,人类本已经脆弱不堪,更何况爱更容易破碎、损伤、灭亡并让人疼痛,真不知道挺不挺得住。

但荣兰和翠花却又特别,她们像是透明的,却又让彼此摸不着头脑,对她们而言,感情的表达变得极其困难,如鲠在喉,又欲罢不能。

这种感情,谈不上应该不应该,需要不需要,就象一团薄雾,你以为它片刻就会消散,它却一直笼罩在你的心头,一不留神也便是个天长地久了。

爱,也就是个一不留神的结果。

荣兰和翠花,你能说他们彼此相爱的目标就是明确的吗?

如果明确,就不会半路杀出来个刑志刚,也不会在暗中潜伏着一个二管家。

导演无疑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观众始终怀疑是会怀疑,怀疑女性之爱的坚固性,于是他干脆正大光明地把男人扯进来,明明白白地让女人来选择,两个都要,谁也逃不过命运的岔路。

当然对荣兰来说,这种选择无疑更为艰难,是要一份阳光灿烂的爱与性,还是要那个情深意切的充满鸦片味道的女子?

或者说,她要选择哪种爱来满足她内心颠簸着的渴望?

性别、感情、家庭、理想,情欲,放掉哪一样都弃之可惜,都是一次破碎和诀别,这种无形之中的逼迫,潜伏着巨大的张力和破坏力,让人痛不欲生。

最后,还是命运帮她做了了断,刑志刚到底是个过客,走了也就走了,她还是要回到翠花的身边……我无法猜测荣兰自己会怎么选,但我相信在那一刻,她是爱刑志刚的,我不相信有哪个女人会自觉自愿地放弃对健康的爱和情欲的追求,且是在她亲身体验过之后。

但翠花就象绵绵的淫雨一样在她身上挥之不去,那种从幽深阴森的荣府里带出来的堕落颓靡的味道,像血腥味一样吸引人。

事实上,同是天涯沦落,没有谁比谁更不幸。

如果说,荣兰那偏于中性的外在特征,至少还能招来一场实实在在的“外遇”,让她得以真真正正地贴近一个男人的话,那么翠花,毋宁是被放逐到了更浩渺虚无的时空,藉着鸦片的麻醉,用不断地疏离、回避来追溯她的同样浩渺虚空的爱情。

她的整个人生,大部分时间耗在虚浮华丽的教坊和鬼气阴森的大宅子里,这种无情又颓靡的地方,实在是给不了女人丰盛完满的爱情的。

片中对她与二管家的关系,描述地极为细腻婉丽。

她喝醉了去找二管家,灯光下他伏案的身影落到窗户上影影绰绰。

他们,一个坐在书案上,一个靠在藤椅边。

她问:还在记账?

他答:不,在写日记。

她问:写什么?

他答:荣府的人和事。

他握笔的手,这么自持,她就在他房里,他头都不抬一下。

他们的爱情,对他来说,就是一本日记的重量,委婉含蓄到这种地步,让人心中大恸。

这本日记交到翠花手里的时候,二管家早就战死了,戏剧性的高潮出现在这里。

她出门遣散心情,却遇到同刑志刚亲密出游的荣兰,那种原本泛滥成灾的“捉奸在床”的剧情,在这里,却演变为因难言之隐而无法忽略的哀伤。

多年后,翠花告诉荣兰,那天她哭了,二管家死了,又遇到了亲密的他们。

荣兰问,那到底是为了哪一样哭呢?

没有回答,不会有回答的。

这就是女人内心的感情,暧昧,繁复,缠缠绕绕不知所云。

感谢导演杨凡,这真正是场关于女人的电影,痛彻我心。

看完片子是个大晚上,我一直舍不得睡,想我的一个女朋友。

多年前,就是她推荐我看这部电影,她说:你应该好好看看,你一定会喜欢的,她总说这样的话。

年少的时候,我们都一直认为自己是爱着对方的,至于是哪种爱,怎么去爱,却懵懵懂懂地不愿去追求。

现在想来,我就是想去保护她,没有别的任何想法,就是想好好保护着她。

我给她很多的特权,只对她粗声粗气,大耍流氓,只把她带来家里,让父亲做烤鸡翅给我们吃,我们一人握着一个鸡翅,喝着可乐,内心喜悦得无以复加。

总说,如果能一直这样就好了,即使到了如今,我们都各自恋爱了,也依然这么说着。

这也是爱吗?

好像不是,但也不仅仅是友情。

我一直怀疑着友情和爱情的界限,就像我没有异性朋友,因为对频繁接触的异性,都多多少少地存在着爱情,包括父亲,但我也只有一个男友。

友情,爱情,恋爱,婚姻……凡此种种,我渐渐觉得大可不必竭力区分,暧昧,并且一直暧昧下去,才是最美的境界。

我到底是江南女子,就象荣兰和翠花一样,我们相爱,兴许是无奈,是不甘,或是一切顺其自然。

总之,爱着就好,管他那么多。

 3 ) 谁又妄想一曲一世,让人忠心到底。

毫无疑问,王祖贤完美的诠释了一个帅T被掰弯的过程。

这多少让我觉得惋惜。

似乎古往今来,女人总是处在一个承受和背负的位置去替男人抗下重担以及他们推卸掉的责任。

这是爱的代价吗?

如果说爱情不是你想买。

想买就能卖。

那么这样的代价倒还真是昂贵又不堪。

足不出户相夫教子,沦落到爱而不得得而不可爱。

最后的最后,女人们得到了什么?

男人可以撩起马褂儿寻花问柳,胯下风流的同时面对询问还理直气壮。

那么女人呢?

稍有造次就挂上了作风不检点的破鞋烂招牌。

被疼爱是一种运气,可这运气并不等人。

好的运气遇上对的人,那是天作之合。

这两个条件,任何一项缺失或者程度不够那么爱就称不上两情相悦。

李甲爱杜十娘,最后还不是被小翠试探的丢盔弃甲。

其实大道理谁都懂,没有永远的两情相悦。

恰好途径过自己身边的那些人在时间的过滤下已经悄悄退散。

或许是我走的远了一些,看不清感情的实质。

可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段很疯狂的爱过追随过某个人。

人终究是靠脸面过活的,感情里没有那么多不要脸的机会供你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坚持下来的,未必是胜者。

而放弃了的,也未必就可惜。

爱情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么,两个人在一起,开心就够了。

别提起永远这个禁忌的字眼。

没有人愿意谎话连篇。

说出永远怎样的同时到底多么相信也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游园一时欢,惊梦了无痕。

短短数十年又哪来那么多一生一世。

 4 ) 《游园惊梦》:来自于时长形式的美感

一、延展的形式:“一切都已成了过去。

”这是《游》开始的第一句话。

这一切是如何成为过去的?

当荣兰年迈枯涩的声线,开始游走在青瓦白墙的倒影时,一个倾颓的故事就已呼之欲出了——仅仅是欲出而已。

在影片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真实的故事其实并未进入视野,叙事的谜底作为未知数远远悬挂在天边,不断的拖延,使得影片呈现出问题丛生而答案缺失的状态。

尽管《皂罗袍》、《山桃红》、《懒画眉》、《步步娇》一曲曲唱来,尽管二管家、年轻戏子、刑志刚一个个男人在她们的生活中进进出出,终究是回头梦一场——谜底究竟如何,观众不得而知。

终于,荣兰拒绝了刑志刚的拥抱;终于,翠花烧掉二管家的日记。

终于,曲终人散,二人惨淡相依——是否这就是叙事谜底?

最后的《皂罗袍》响起,为她们的故事画上并不休止的休止符。

在这样的不断推叠的过程中,观众体会到的是一种诗意的美感,一种奇异化陌生化的美感,一种与剧中人同喜同乐同哀同愁的美感;这种美感抽离了现实,它并不指涉任何现实的范畴。

这种拖延其实只是一昧的延展,谜底揭晓的时刻,同样意味着这是观众的审美体验就此终止的时刻。

由于《游》书写回忆的特殊指向性,使得这种并不存在结果的结果给观众留下巨大的可回味空间,也使得审美体验的时间超越了影片时间,有了巨大的时空跨度:也许观众会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到某块记忆的碎片与之相契,也许观众在以后的某个时刻的某个遭遇会唤起对它的记忆,于是此次的审美体验便在更广远的层次上迸发出。

二、概略的形式:“一切都已成了过去。

”还是《游》开始的第一句话。

“在梦里”,这是一个美好颓靡的梦境,于是梦的惊醒便成为了整部电影的叙事谜底所在。

《游》叙事的真正开始,是“从前”以后,故事在怀念的基调中发展起来。

观众此时唯一能把握住的,便是对过去的追思和黯然神伤。

通过“一切都已成了过去”这样一个表达,把故事凝炼在一种情绪之中传达给观众,为整部影片的美感体验铺垫下某种美好的色彩,同时又起到凸显主题的作用,能够更快地使观众进入到叙事的情景之中去。

而接下来,叙事者仅仅只想营造出一个美好的梦境,观众黯然神伤的感伤逐渐被眩目的往事图景所取代,直接的表现是将昆曲直接搬演到生活中,从而形成半梦幻半现实的风景。

这样美丽不真实的梦,如此让人沉醉,又怎么会醒来?

谜底的缺失使得观众的审美期待逐渐积累。

另一方面,叙事中总会存在一些无需叙事者充分展开的情节,叙事者用凝炼和粗线条的方式将其勾勒出来——被省略的细节要么可以由叙事本文的观众来自行补足,要么对于叙事来说是无足紧要的,仅仅作为简单的背景信息出现就够了。

通过提供背景信息,将观众置于需自行补足意义的情境中,从而实现审美的个性化过程。

翠花和荣兰因合唱昆曲《牡丹亭》初识后,两人互生情愫,有一段缱绻缠绵的生活,对于两人而言这是极其美好的回忆,但影片中并未有任何细节的描写,仅用了一段蒙太奇便把它概括了过去。

一方面,人的回忆总会记住最美好的片段,而并不会选择整件事情来记忆,通过对这些片段的回溯,在意识中对整件事情进行再建构。

这段蒙太奇正是有意无意的模仿了这个特点,使观众形成自然的观感,又能在节约叙事时间的情况下,由观众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自行对二人的缠绵生活进行建构,形成了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四、场景的形式:在《游》中典型的场景,莫过于数场昆曲的表演。

最值得剖析的是影片开始“游园”直至演唱《皂罗袍》完毕这一段。

导演刻意使用了将昆曲与现实生活混合在一起的形式,半梦幻半现实的造梦手法,不断在梦幻和现实之间穿梭。

昆曲抽离出现实,营造出矫柔靡丽的空间,使观众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但影片中不时出现的现实声音和人物,又使得这个梦境不那么可靠,让人觉得有如空中楼阁般摇摇欲坠——这便是《游》想要讲述的全部情愫了:戏外,她是翠花,她是荣兰,情思依依,情意绵绵;戏裏,她是杜丽娘,她是柳梦梅,云雨燕好,春梦无痕;但现实不断发声,现实是剪不断,理还乱;到头来,曲终人散,空留下戏子两三人,便惊碎了一地好梦。

这一个片段在整体的叙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审美上来看,奠定了全片的抒情氛围和叙事基调,在这一点上,又有统摄全片的地位。

 5 ) 她的韵味要用大烟来喂。

美工无可挑剔。

宫泽理惠一双横波眼,无声胜有声。

莫斯科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亦是合情合理的。

王祖贤太苍白做作,林青霞果然无双。

吴彦祖绝色小三演的七情上面。

端的是繁花满目,笙箫不断,小情调小暧昧乱坠。

秋叶出现了大概4次。

翠花的眼粘在那枯黄上,眸光就黯淡了。

孤山相遇一境,忽就忆起班婕妤的《团扇》: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太多的寂寞以爱为名,与性别无关。

而到底你是爱她的美,还是爱她的灵魂。

都无法拯救她。

她的韵味要用大烟来喂。

唯一动容的,是翠花抱着女儿,坐在一箱箱行李上,后面是荣府紧闭的大门,荣兰说要给她们照相,推开门,轻轻一跨就进去,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关上。

她心里的碎裂声也伴着那调子,长长地拖了开来,满眼凄惶。

她却笑得舒心,一双横波目水光潋滟。

 6 ) 情深不寿。

你还记得你们第一次见面。

在得月楼,你垂眸低笑,玉指为莲,披一身暗底绸花裙衣,唱懒画眉,眉眼缓缓舒展,眼波所到之处,皆为你倾倒。

她却突然拥上来,齐耳短发,月白长衫,踱步陪你唱完。

你记得她为你过生日,甩开了水袖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你记得你为她划烂一屏鸳鸯戏水比翼双飞,为她乱了一池春水。

你在鸦片烟雾缭绕宛如梦境里记得自己与她半生缠绵。

可是还是你,最后远远望见她对着别人,露出从未见过的娇媚笑颜。

是你,都是你。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7 ) 她们惺惺相惜互相依靠的爱情

但凡是美到极致的女人,都带些英气,就像但凡是惊动我心的男人,多少都带点妩媚。

异性相吸是天性,不过,同性相怜似乎也是两性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实。

这个片子中,王祖贤某些地方的表演很生硬,算不上演技派。

但是,放你看到他一身小生打扮英气逼人的站在台上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唱起“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时候,还是要被惊艳。

这样的女子,她们的美丽是帅气,就像当年林青霞在《刀剑笑》中。

人和人的感情有的时候特没逻辑,就像这个唯美电影中诠释的一样。

你无法得出公论,这就是所谓的断臂情,这就是她们所追逐的爱情。

兰和翠花的爱情,多少都有点无奈的因素在里面。

起初镜头将视角给了翠花,她看到了男人壮硕的肌肉并且在男色的美上流连忘返,喝醉酒无意识的走向对她略有好感的二管家,甚至与一个京剧小厮赌骨牌时贪恋的眼神,这都在潜意识里说明翠花不是天生爱女色的,只是,这个世间之大,男人之多,哪一个才肯被她爱哪一个肯真的关心她孤寂的心灵呢?

这个时候,一个女人用自己的敏感抚慰了她的心灵,而她也在其后不断的追逐着她的身影,她自以为这就是爱了。

第二次表现男人身体之美是兰偷看邢志刚洗澡。

在此之前,兰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男人,或者说,她在大宅院中的耳濡目染让她看不起那些病恹恹的卧在床榻的公子哥,而独立的报国志愿让她从精神到体魄都变得健康,这使得她以为男人就该如此,而这样的自己,是能够给别人保护是一个值得托付的“男人”。

在于翠花的交往中,兰的女性气质似乎已经消失殆尽了。

不过,她毕竟还是个女子,直到遇到邢志刚,她说“你是个坏人,你把女人的原始的天性都勾引出来了。

”殊不知,她本来就是一个刻意折服女人气质的女人。

也许,在那个年代里,女人无助女人软弱,兰的可以逃避也说明了她作为女人的脆弱——她对翠花的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惺惺相惜。

她们都有各自爱着的男人有着各自的渴望,只是,这是环境和年代的悲剧,她们,注定才是相依相守的人,所以,这就造就了她们的爱情。

人和人的感情有时候真的很奇特,所以,我完全能够理解同性恋。

因为,你永远看不清楚一份感情背后的背景和当事人挣扎的心理历程。

爱本来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恐怕,真的爱情,并不能像电影中那样给人以观感的享受。

美的东西都是那样的动人,这样的女人和这样的寂寞,就是这样的动人。

 8 ) 园子里的那份暧昧

时光在季节的等候中开了花.惘惘然,走到的还是从前地.春去秋来,一年年.歌声渺渺,婉转相亲,怎奈得早不见了那低回悱恻,深情在睫的唱皂罗袍的女子.一声声轻和,她的脸上有无限江山,万种风情.然而,却总是低低地,低低地.不扬眉,窗外雨疏风骤,撩起一片新绿,她自有着她的心事.共舞华尔滋,在江南的庭院深深里,眼神缠绵,如火似光.那一年的日暮来得太早,高墙深院的候门里遮蔽了多少情天欲海的浮浮沉沉.银杏撑天,把一片金黄散漫地铺洒,在闲闲的心情里.她引她来,亭台之上,她款步悠悠,唱的还是牡丹亭的那段,只是她早换做小生打扮,扇面打开遮掩三分俊媚风情.她看得真切,可不是,这繁花胜景凄凉地,锁住了她在得月楼的多少风华.此时,此地,竟也是她,为她唱回旧时月色,那满屋子的袅袅香氲.在那年,初时见,她与她共唱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怎不就是这般风致.一曲唱罢,换得刹那惊艳,荣兰,你竟也是这般颓靡.卧榻之上,凝视良久,阿芙蓉里一片迷离春情荡漾在她幽怨娴静的眉目之间,还记得那年吧,那一年我和表哥去得月楼看你.眼波流转,流转去过去往昔,是啊,那次初会,眼前的翩翩小生,她又哪里忘得掉?你要吗?她将烟枪轻递,她推开.不,我只是喜欢看你在烟雾缭绕中的脸.日暮穷途,一个王朝,一代豪门也只有剩下孤单的背影在夕阳黄昏里闪烁隐约的繁华.旧时王谢堂前燕,古玩字画,家传珍藏,在一片打打的算珠播弄声中,一件一件,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所谓的家道中落,在历史的夹缝里,苟延残喘.却有着一个是继产承业然终日耗耗在鸦片里的荣家少爷,一个是短发英姿五四打扮的时代新女性的荣家小姐.也许这就是历史的转折,新与旧,没落与新生,就是这般相伴相生.她还是来寻她了,毕竟,她意味着新生的渴望.她说,我在荣府待不下去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又哪里知荣府虽是暮色,却是梦里庭园,让她们尽情描画一幅幅海棠春色.然此后,她们将面对怎样的风雨路.她卖了家传的名画,在静静的水塘前,吸烟.一派的阴霾愁云全落在这静静的水塘里.女子养家终是不易.最是难过情关债.声色暧昧可以在荣家大院里演绎得婉转多姿,丝丝入扣.可出入之间,两番天地,终究还是要立地辩明.在孤山,她看到她的痛心,她的不舍.她和他一起相约游览太湖,她看到她脸上漾着的喜悦.呆住,立住.他叫刑志刚,是…来这的督学.神色慌乱,一时间是如此地乱了方寸.于是明白此后再说也是多余,一句话已经揭开她们多年的深藏.他走了,她还是有些流连.他为她带走最后的一份暧昧.又一日的孤山,她们携伴同去,在晚开的枫叶红里,她说,那一日,我读了二管家的日记,知道了他对我的看法.后来,看到你和刑志刚,我一个人在这山里哭了.是为谁呢?是我?还是二管家?荣兰轻轻问道,一面揽她入怀.原来大家彼此,那一天,大家都开了多年的深藏,那瓶暧昧的红色.还是来唱那一段皂罗袍吧.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说事谁家院!凭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______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9 ) 我怀疑导演是颓废美爱好者

刚看完,内心有一些感受,粗略讲下罢。

主要内容应该是借王祖贤日记的口吻叙述的两段爱情故事,一是王祖贤和宫泽理惠,二是王祖贤和吴彦祖。

故事通篇贯穿着昆曲,这两对的眼神交流也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宫泽理惠唱曲的时候,眼中都是故事。

且不说发现自己的取向正确与否的之类的评价,个人认为这个故事有点缘起缘灭天注定的意味。

王祖贤在两段感情中都如痴如醉,视对方为世上独一无二之佳人,就冲这点,她饰演的这个角色是敢爱的,也是认真地追求爱情的。

而且是比较清醒的,能够认识并正视自己的变化和需求,在那个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个人对于这个角色的个性还是较为欣赏的,因此在这里不对取向作评价。

而宫泽理惠也是敢于追求爱的女子,尽管当时喜欢的还有二管家,她自己也不太确定真实是喜欢哪边。

得知二管家当兵报国去时,眼神里都是不舍。

但到后来,二管家战亡,她也还是很不敢相信,失落地和女儿慧珠外出走走;偶遇王祖贤和吴彦祖,她终于承受不住,坚持说要自己走走,而后一个人哭了起来。

之后便努力说服自己,尽量表现得善解人意,对王祖贤说可以带他来家里吃饭,但说这话时眉宇间的伤心失落还是被女儿和王祖贤看在眼里。

影片的收尾有她的背影以及早年共同唱曲的景象,也许她还是爱着她,抑或是怀念过去的时光罢。

总之,整个片子基调很唯美,偏怀旧,贯穿的昆曲也蛮喜欢。

就感觉挺好的。

 10 ) 仿佛爱情来过

当然要写评论,不然怎么对得起我白花花的时间;不过写了也对不起,因为片子实在是不好看。

这部片子当然好看,每一个画面都可以截下来当桌面,但是毕竟,我们不是还是对它的故事内容更加期待吗,既然顶了游园惊梦这个帽子。

影片看了一大半,还没有搞懂它究竟想说甚么,直到吴彦祖出场。

哦,原来游的是颓唐不知所终的大宅院,惊的是我本是女娇娃的梦。

惊了也就惊了,同性恋变双性恋,或者后来,在帅男的启蒙下,又变成直人了,也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单纯的感情问题,并没有霸王别姬那样的时代变迁、艺术追求等等人性、精神境界等等复杂问题。

那就不要这麽悲剧嘛,这不是荣兰你的错,谁让你的初恋来得这麽晚呢,翠花也不要伤心嘛,不还有人为了解放你去参军战死沙场嘛,值了。

既然大家都回归本位,继续做好姐妹,化爱情为友谊就是了。

其实她们之间,导演一直着力渲染的爱情,更像是对“活着到底为什麽”的寄托。

鸦片,末世,女性、鸟笼、玩赏,也就剩下昆曲,可以提气怡情,那昆曲,又是不是荣兰翠花两个人所独有的精神鸦片?

填补她们对生活的不满,对现世的无奈,对爱情的渴望,沉淀出两人不愿彼此分开的慰藉。

只要两人在一起,只要还有昆曲,便可逃避一个又一个问题,相拥成茧。

直到荣兰遇到邢志刚,茧破了,蝴蝶又没化出来,这种逃避便显出它的无力和苍白。

原来一切不过是两人契约下的幻影,游园惊梦,醒了又无法再次入梦,于是只好面对现实。

王祖贤很玉树,宫泽很柔肠寸断,两人也很想在一起搭好,但是,合唱昆曲的那些镜头表演有些过了,表现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以及暧昧决不能用镜头与画面来“告诉”观众,这更像是一种证明,唉,那要怎样演才可以氤氲出一种氛围,让观众自己smell到呢,这个,或者导演应该事先采访几位女同,才能把层次感拉出来,否则故事太平面。

 短评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6分钟前
  • 今年夏天
  • 推荐

杨凡 我很喜欢

11分钟前
  • yun0707
  • 推荐

摄制团队:灯光萧志明,摄影钟有添,剪辑邝志良,录音梁力之,服装魏晓明,美术严沾林、娄中国,原创音乐伦永亮,原创歌曲林忆莲主唱。在旧社会新文化影响交叠下的,将两位女性的心门慢慢打开。她的孤寂,她的欲望。我知道,在孤山意外碰见的等那一天,两个爱她的人都永远离开了她,她不能再绝望了。前后非常明显选择了两位针对性地作为主角来展开视角,还是有点没接起来,特别是宫泽理惠后面戏份的安排导致有些层次不足。

12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其实还不错,但还是觉得有点做作

16分钟前
  • 野鸡
  • 还行

做别人眼中的好事

17分钟前
  • 穆.
  • 还行

4K修复IMAX @ K11|还好部分是吴语稍微冲淡了一点国语的尴尬棒读台词感。然而全片还是尬得不得了。如果一开始场子里只是偶有轻笑的话,吴彦祖出来后就变成时不时大笑了……太可怕了。另外字幕错误很多,那-哪,侯-候,特-持,还有漏字……虽然送了签名海报和CD但还是对不起根本看不下去……醒脾表达一点也不高级……241109

19分钟前
  • 一个维
  • 较差

比张艺谋最媚俗的时候还难看。风景不错,看园林好眼熟

20分钟前
  • 半弦月
  • 很差

拍得真差,剧本也差,白瞎了好演员。吴彦祖果体镜头拍得太GV,导演不愧是gay。唯一可圈可点的只能是美术和音乐了。

24分钟前
  • 沉和🌈
  • 较差

o,吴彦祖。烂到家的对白,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26分钟前
  • nihaoma
  • 较差

次奥,莫名其妙的故事。情可以不知所起,叙述可以一往而深一点吗?一星给摄影,一星给昆剧。还我的祖贤姐!!

28分钟前
  • 抑郁地板
  • 较差

看得我困死了。。杨凡拍电影完全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趣味吧,故事性和人物都不重要

3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很差

切~~

36分钟前
  • Lisa
  • 较差

妈的没看懂

38分钟前
  • 良吉吉Bee
  • 推荐

宮澤很美~

40分钟前
  • 推荐

节奏慢的无爱

45分钟前
  • TnegaAionarap
  • 还行

前半满让人想起候孝贤海上花,但海上花写实,配乐节制,而这里是东西opera交替作氛围衬托,甚是张扬,过多慢镜抽帧也让人不省心。开场一小时吴彦祖登场后几乎让一部电影生生撕裂成两部,败笔。虽然最后又回到王祖贤/宫泽理惠,但连同林青霞旁白的回忆基调,拍电视剧没问题,电影未免节(外生枝)奏就…

50分钟前
  • Kaito
  • 推荐

能把王祖贤拍的那么丑也是本事。吴彦祖和王祖贤的脸叠在一起看没有cp感。更适合配翠花。那个纸醉金迷年代的人都太做作了。路人甲表演更是浮夸,王祖贤在里面也刻意的不行。

52分钟前
  • 大象姐姐KK
  • 还行

看到了宫泽理惠的另一面

54分钟前
  • leslieQ
  • 推荐

百讲。观感有点复杂,美,但不搭,有种错位的怪异…导演讲到的许多“碰撞”之处,都没真正碰出火花碰出声响来。

59分钟前
  • JunrouzzzZ
  • 还行

难懂

60分钟前
  • 布太多.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