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评论包含剧透,不过我觉得应该不会影响您观赏影片时的乐趣。
昨天看了2007年的《August Rush》,被译为《声梦奇缘》。
讲的是一个爱尔兰乐队主唱的帅哥和大提琴手的美女一见钟情,一夜风流之后各奔东西。
女主珠胎暗结,在车祸后生下小男主 (即August Rush)。
却被狠心老爸自作主张将小男主送与福利院。
小男主成长为一个音乐小天才,为了寻找父母,跑出福利院,“追寻着音乐”,经历了一些波折,遇到了一些人,发生了一些事,之后得以全家团圆,Happy ending。
这部影片在豆瓣上评分8.3,mtime评分8.4,IMDB评分7.5。
但要我给,只能勉强给个5分。
每周看一片的我,可以说很久没有碰到这么烂的片了。
之前《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看得也是让我莫名奇妙,但是作为一个奇幻片,我看到了编剧丰富的想象力。
而这次的《August Rush》,则是完全上当受骗的感觉。
这部影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让人觉得假,不真实。
首先是剧情假。
大提琴美女和爱尔兰摇滚帅哥的相遇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大提琴美女在交响乐团演奏的时候,脑海中为什么会浮现出爱尔兰摇滚帅哥的身影?
之后美女又仿佛被附身了一样,演奏的旋律也从刚开始的巴赫主题切换到了摇滚主题。
看到这里,我都有点担心下一个镜头就是美女失控了,留下场上其他团员和场下观众的一脸惊愕。
后来这些又都没发生,我看得倒是一脸惊愕。
我开始以为他们之前就认识,美女只是在回忆。
但是从后来他们相遇时的表现看出,他们之前并不认识。
所以我只能猜想编剧在这里是想表达两个对音乐同样热爱的人产生了跨时空的心灵感应。
这,也太扯了点吧。
然后是小天才August Rush,离院出走以后虽然被财迷疯子Wizard骗去做摇钱树,但是遇到了更多的好人能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被音乐学院院长赏识,指挥爱乐乐团演奏自己的“狂想曲”作为音乐会的压轴曲目,然后又奇迹地在父母夫妻团聚的同时和父母团聚。
August Rush一直念叨着的“跟着音乐走”,本来是编剧设置的用以穿起所有情节的线索,却不小心被强化成了这部影片的生存法则:只要“跟着音乐走”,就能化险为夷,就能家人团聚,让人觉得过于简单和草率。
其次是人物假。
关于天才或者奇才的影片并不少。
提起音乐天才就不能不提起《莫扎特传(Amadeus)》。
而《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则是一个音乐奇才的故事。
为什么看莫扎特和1900就觉得很真实很感人,而August Rush就很假呢?
因为August Rush太正常了。
上帝是公平的,赋予一个人特殊的才能后,必然会让他在其他方面有缺失。
莫扎特是音乐天才,但他花天酒地,疯疯癫癫,让人既爱又恨。
1900是被遗弃在船上的孤儿,同样拥有音乐的天分,但他在海上经历了所有的苦难,忍受了一生的孤单,最终也没能走向岸上。
这样的天才和奇才让观众觉得真实,觉得令人信服。
August Rush,成长在生活条件良好的第一世界国家儿童福利院里,却从来不缺乏上帝的眷顾,不需要一点专业的培训和指点就能自己学会吉他,钢琴和管风琴,甚至在认识五线谱的第一天就能给管风琴谱曲。
直让人看得是目瞪口呆,半天挤出一句:“怎么可能?
”最后是音乐假。
音乐是《August Rush》的主题,片中穿插的音乐也是最让本片的爱好者津津乐道的部分。
但要我说,本片的音乐实在是差强人意。
两句话,原创音乐无新意,乐器演奏太造作。
先说原创音乐,刚开始有一处August Rush走在纽约大街上,听到城市中的各种声音组成了一段“城市交响乐”。
这个是音乐剧用滥了的桥段,而且和《Dancer in the Dark》里面的相似桥段相比,缺少让人热血沸腾的激情和活力,似乎只是为了表现一下August的音乐天才而借用一下。
吉他,管风琴和交响乐队的音乐,应该大部分也是原创的,很口水的旋律和和声,没有什么味道。
交响乐开始还借用了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还有点味道,到后面就完全口水化了。
爱尔兰帅哥唱的情歌,以及黑人唱诗班的合唱是唯一的亮点,也不知道是不是原创的。
再说乐器演奏。
可以看出,小August Rush和他的母亲,也就是大提琴美女基本上是不会相应的乐器的。
不会没关系,可以不要把重点放在演奏上吧。
可是导演偏偏给了相当大的戏份给小 August的吉他炫技。
导演要么就让专业吉他手作替身拍一些手部特写,但那写满岁月痕迹的手明显和小孩的年龄不符; 要么就让小孩很酷的拍打琴品,仿佛只要这么弹就是吉他高手一样。
其实,黑人小孩的出场表演我觉得还更帅一些,虽然不知道是自己弹的还是配的。
本来还觉得 August挺可爱的,但导演非要让August一次又一次的去假装演奏乐器,做出各种夸张的表情,最后竟然都觉得有点面目可憎了。
我不知道应该把《August Rush》算成什么片。
你说它是励志片吧,但影片讲的是天才儿童的故事,像我等智力平平之辈很难获得什么共鸣; 你说它是亲情片吧,直到影片的结尾,小男主和父母就没见过面,仅仅靠血缘关系难以建立让人信服的亲情纽带; 你说他是爱情片吧,就是两个搞音乐的父母,10年了都没联系,除了一夜温存之外,还有什么感情基础?
你说他是音乐片吧,除了搞乐队的帅哥唱的两首歌和教堂里的黑人唱诗班的那个合唱还可以让人精神一振之外,其他的不论是吉他炫技还是交响演奏都非常平庸,缺乏作为一个音乐片所需要的音乐上的亮点。
我也不是一个要求十全十美的人。
影片有瑕疵没关系,表演有粗糙的地方没关系,剧情有不合理的地方也没关系。
只要影片能带给观众一些特别的东西,有 “料”,能够看到创作者的诚意,就是好片。
励志片里面主角可以有一些好运气,因为人人都有好运气,只要不是从头到尾都靠好运气靠父母靠遗传就行; 亲情和爱情片可以有一些类似心灵感应的花招,但只要感情铺垫够好,够赚人眼泪就行; 音乐片剧情可以弱智俗套,但只要表演够真,音乐够动听就行。
悬疑片可以有一些逻辑漏洞,但只要编剧的想法够新颖,情节的进行足够吸引人,最后能够让人理解这里面的逻辑就行; 恐怖片剧情可以荒诞,人物可以俗套,但只要够吓人就行。
而《August Rush》,我看不出它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可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编剧没有真正的“料”,他自己也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所以就弄些看起来挺华丽实际上空洞无味的素材来填满了这110分钟。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相遇与你对视,你的眼神不是深情,不是渴望。
而是如星光璀璨,瞬间照亮我的一半充裕,一半空缺的心。
我们看着月亮,我知道你在我身边。
就像两颗星,不需要靠的多近,却依旧互相辉映。
我不需要你一直牵着我的手,只要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
通过对方,我们能看见自己的光芒。
你的爱,不是因为得不到,不是任何征服欲。
我们的爱,不是语言的哄骗,而是共通的触动。
你相信我,你说的话我都能懂,那些单纯羞涩于启齿的话语,是你从过去到现在的一个经历,一个想法,一个疑问。
我不能回答你,但你知道,我认真的听你诉说。
我明白你所有的想法。
突然间,我们突然明白对方就是这条路上重要的一条线,不是经过就看不见的一个点,而是一起通向未知的。
再也找不到如此不同却又相近的灵魂。
我们谁都不是对方的另一半,却将对方挤揉进自己的灵魂,我们永远不会失去对方,因为我们存在于彼此的心,记忆,一颦一笑。
每一个动作都有着对方的影子。
我们对未来没有恐惧,也没有什么期许。
因为这样的每一个时刻,都是鉴证的时刻。
每一个当下,都有着它足够的意义。
我们之间的一切都不会成为错误,生活中所有的细节的不同都会因为灵魂的交集而易于接受,然后像两个齿轮契合得无比美妙。
我们的相遇不是因为寂寞,不是思想的缺乏。
我们本是完整的个体,只是因为彼此的光芒而愈发璀璨。
我们因着对方而更爱这个世界,也更爱自己。
然后整个宇宙,都在我们的内心之中。
8.2分...笑下这部旷世装逼片,也是部狗血的科幻片,表演各种矫情不说,剧情就是扯犊子!
我说,所有评2星以上的都是装逼好吗
一个周二的午后,无聊的思修课。
仍然听得见让我厌恶不已的老师的声音,眼前的这部电影却让我记不起来以往那种烦心的感觉了。
之前问过Violin小朋友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于是大概了解这是关于一个孩子找寻父母的故事。
再加上片名“August Rush”,不明就里的我自然以为会是一个炎热的八月,海默小朋友不停的穿梭于街道之中,整部片子的节奏则应该是紧张而忙碌的。
现在看来这想法有点太不靠谱了事实上,这部电影的重点真的不是在剧情上,所以我们也就可以原谅它的剧情甚至有点像《大灌篮》(Violin同学这句话不带有否定色彩啊)而且存在着很多人包括我也看到的种种bug, but is that really what matters?这部电影真正带给我的,是它重新用一种充满爱的方式唤起了我对音乐的热爱。
并且让我感到音乐也可以和阳光一样,是温暖的。
当Louis唱起第一首歌的时候,带有着Britpop感觉的旋律和Jonathan童鞋的嗓音(没想到他的声音这么好)就让我惊喜,太好听了。
之后的每首歌或曲都让我很享受,这种拿音乐说事的电影最怕就是突然出现一首很难听的歌,不过并没有,很好,很好。
影片的最后十几分钟看得我鸡皮疙瘩猛起,从Louis和Lyla的音乐完美融合的那一刻开始,直到Louis牵起Lyla的手,没有过多的惊讶,也没有过多的惊喜,似乎两人早就知道音乐会把他们连在一起。
有人说太过了,这样的一个音乐胜过一切的小孩本身就是一个比常人更用力生活的人,拍过了也难免。
看过之后,心中很温暖。
到了楼下看到一个同学,他说了句“这生活”就骑车走了。
看着夕阳的余晖,我在心里继续说到“这生活真美好啊”。
写之前看了二星到五星的评论二星:头头是道,语出惊人“这种编剧的级别顶多也就是一琼瑶水准”“有些人觉得片中对August音乐天赋的描写,很让人赞叹;我随便举个例子,《香水》之中,对于禀异的嗅觉描写就显得更自然,更入理。
更不要说《莫扎特传》中,能把音乐,命运,天才,这三者完全融汇在一起表现出来,而不显一丝造作。
”“可怜的是罗宾威廉姆斯装坏蛋还装不像,乔纳森·莱斯·迈勒斯活脱脱一七十年代的秦汉,见过痴情的,没见过这么痴情的”不得不说这位豆友说得很正确。
编剧的确差强人意,august的才能和《想飞的钢琴少年》相比也逊色不少,后者也更为真实。
不过想说的是,也许她也只会对《老无所依》津津乐道了...三星:也许是真正的理智 * 这世界总有人会莫名其妙欺负你,三更半夜毫无缘由把你打醒只为了说一句"You Are Freak"——要坚决抵抗这种恐怖主义行为。
* 政府和警察一样,一定一定是官僚的低效的科层的毫无同情心的,但也一定一定会有好人,而且好人一定一定会左右大局——千万要相信世界不是被白痴和贱人所统治的。
* 不能抛弃孩子——不管因为何种理由,会得到至少十一个年头"夜阑人静时""得不到快乐"(这可是原台词)的报应。
* 如果把自己的生活观强加在别人的生活上,临死也得不到原谅。
* 所有的黑人都是好人,当然其它人种也不坏,只是偶尔犯混。
* 人的一生至少要夹过一次BAND,但夹BAND不是一辈子的事;人的一生至少得从事过一次正经职业,但从事正经职业也不是一辈子的事。
* 全世界最正经的职业是投资银行,这是任何人放弃理想时的首选职业。
* 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成为投行一员——不管你荒废了多少时间夹BAND——所以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要是不疯几年这辈子算白过了。
* 尽管你是投行的,但一定会受到你所有亲朋好友的鄙视,并感到日程渐满但灵魂空虚,最后自己鄙视自己。
* 小女孩听到不熟的男人称赞"你是天使",最好说"我要去上学了"然后马上跑掉。
* 男人最好有不羁的一面,否则只有连你都觉得无聊的女人愿意跟你一起,最可怕的是她还死活要去见你的家人。
* 如果不带女朋友去见你的家人,你会被蹬;如果带你女朋友去见你的变态家人,你会被蹬得更惨。
* 音乐和宗教是最好的救赎。
* 机会遍地都是,加入丐帮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 不管你是多了不起的天才,一定要上学,一定要上名校,如果找不到入学机会,就去教堂找上帝。
* 自由平等博爱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学校和教堂里。
* 你随时可以参加董事局会议,在会上,他们会回答你一切问题。
* 邻居的话最不靠谱。
* 易拉罐没有准确地丢进垃圾桶,一定要去捡来重新扔一遍,最好还要扫荡一下垃圾桶四周有没有其它垃圾需要整理。
* 只要你NB,离开一个领域十多年,这个领域的每一个人每天都会记得你。
邀请函会像银行账单一样每个月寄到你邮箱。
* 听古典音乐和听摇滚的人是一样多的。
* 最后——当然是——要信上帝。
很喜欢三星豆友总结的这段,很有意思而他很客观的给了三星,心里告诉我已然十分四星:另一种游离 “-It's a great sound,isn't it? -What are you doing? -Listening.What are you doing? -I just came up here to... -get away? 这个故事很巧合,这种感觉恰恰好。
”其实很喜欢本片的很多台词,能联想到很多。
很多都是有益的,健康的。
桥段不算精炼,但很简单,恰到好处。
五星:Only some of us are listening.and you are“舍近求远,倒不如从自己内心开始。
人生,是一个寻找与等待的过程。
除非不再有需要,否则会一直都在路上。
要相信,这条路是通向幸福之路。
” “对于爱情,我是这么想的,有那么一个人,他的长相或许并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你们很投机。
你们会喜欢同一品种的宠物,逛街的时候会同时为一件物品停留品赏,点餐时决定的都是共同喜欢的。
或许时常会怀疑,为什么会如此贴合。
要是再加上一个顺水直流的爱情结晶,人生就完美了。
” “无疑电影夸大了,但我却特别热爱诸如此类的混合,一首浑然天成的交响乐。
像我认为的写作一样,不是在寻找,而是我静下心来,等待。
这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灵修。
倘若我们心中空无一物,却拥有全世界。
只有你摒弃了欲念。
所有那些才视你至亲至善,奔你而来。
你不是与他们相拥,而是与之融为一体。
好像一种本能,你只是把他们由内心全然释放。
快乐,就在其后全力奔跑着。
” 片中有這樣一段台词August Rush: It's like someone's calling out to me,only some of us can hear it.Wizard: Only some of us are listening的确电影被夸大了,但却有很多可以让浮夸的我们好好学习感谢豆友们的文字我的五星:游离过,但还是坚定地打了力荐导演原来是《我的左脚》的导演,但随着丹尼尔那段时间的休息,她的作品也逐渐稀疏。
不说Johnnasson和本片的音乐,很多人定是被那个很像Haley Joel Osment的孩子给吸引,话不多,但每每语出惊人。
虽同《Finding never land》中那孩子属于一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过那部电影。
而为亚瑟配音,则更代表着目前男童星中他的地位。
同August Rush这个名字一样,Freddie Hughmore也是个很特别,好听的名字。
很喜欢。
两位编剧原来都曾是《Hook》的编剧之一,而当年饰演Peter Pan的正是Robin Williams。
本片中说真的,怎么看怎么不像个坏人,难得的吼了两声还是觉得有点形同虚设,人家长着好人脸,没办法。
所以那些属于他的台词,都是些给August启蒙老师般指教的台词,很适合他,但别再让他演坏人了。
要找毛病,可以给本片找出一大堆。
但都不是关键。
Meyers的歌,他尽力了,但还绝不至于让Frank一听,就让他重回10年前那个舞台。
而女主角虽说也许会大提琴,但总显得不那么的专业。
明显是个颤音,但手指却一动不动贴在弦上,有些诡异。
而片子其中的最精彩的音乐之一,是孩子第一次摸吉他弹奏的。
这个激情澎湃,热烈激扬的吉他曲正是美国现在罕见的当红的女吉他手Kaki King 为本片做的曲子,并饰演了孩子弹奏吉他时所有手的部分。
这种木吉他的演奏方式,正是美国已逝去的鬼才吉他手Micheal Hedges创造的技巧。
这部片子虽然情节简单,MV似的唯美浪漫,但因为有了美妙的音乐而使得整个电影充满了魅力和朝气。
还有就是台词August Rush:I believe in music the way some people believe in fairy tales让我想到很多。
Music和Fairy Tales这两个词可以被无限对比替换,但能真正替换Music的也许有很多,但其实很少。
The music is all around us. All you have to do is listen.这让我想到love actullyHughmore的声音换成Hugh GrantLove actually is all around usAll you have to do is find it out(自加)people how to find each otherhow to reach somewhere we realli want to gohow to find something we realli want to dothe movie's answer is MUSICwat about you
也许我是个没主见的人。
刚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给了它5颗星,原因是“感觉不错”。
看了几篇影评之后,又觉得这电影真的如一些人所说:情节非常白痴、台词相当造作、人物有点琼瑶,只怪我自己看电影太不“专业”,被一个长得可爱眼神清澈身世可怜的天才儿童再加上点好听的音乐哄得团团转,都忽略了电影虚无的内涵!
改成3颗星,又觉得它和我看过的其他3颗星的片子实在不是一个档次——毕竟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片断打动了我。
在这里我给它5颗星,因为它就是一部童话,一部很成功的童话。
它有童话般白痴的情节和童话般不真实的人物,却更有童话般的感染力——想象一下,城市中嘈杂的噪音其实是一首宏大的交响乐,而音乐无处不在,只要你敞开心胸,就能听到——原来每天上班下班遇到堵车的时候,喇叭声发动机声咒骂声抱怨声衣服的摩擦声……这些都是这交响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声音会让一个天才儿童高兴得像是要飞起来。
也许当你尝试着用一种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的时候,你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就会变成爱丽丝的奇境。
再想象一下,这世界上其实到处都是好人,上到警察下到乞丐,连童话里的坏巫师(Wizard)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坏——他只是一个为生存所迫,不得志又不肯放弃理想的音乐天才而已;天才儿童会出尽风头,当然天才大人也是,没有那么多的偏见和妒忌,也没有什么潜规则和暗箱操作,你的朋友会永远支持你,你的爱人会永远等待你,你的粉丝会永远记得你——多么美妙的童话世界啊,就好像英俊的王子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巫师救出美丽的公主并从此幸福生活下去的童话故事那样,给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YY空间,受够了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那就到这里来放松一下吧!
童话就是这样的,简单而圆满,中间一定要有唯美的东西,比如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比如忠贞不渝的爱情,比如眼神清澈的孩子,比如音乐。
有些人不喜欢童话,而是喜欢揭露现实反映人性的东西,也许在些人看来,这个故事应该是这样的——Evan的父母后来渐渐忘了对方,各自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中。
Evan在孤儿院长大,他聪明敏感却性格孤僻,因此经常受到欺负,后来悄悄离开了孤儿院,流落街头。
他有一点音乐天赋但没有那么夸张,当然也就不会被人重视,也许能幸运的被一个喜欢音乐的丐帮帮主收留,在广场卖艺赚钱……然后,就发生了些能深刻揭露社会现实并反映人性的事情。
遇到好的编剧和好的导演,这当然也能成为一部好电影,不过,这就是另一种电影了。
每个人有自己的故事。
所以同一个电影,每个人会在各自的心里留下独特的印记。
刚看完,趁心情未过,结尾音乐未停,先写下自己的印记吧。
然后再去看那些或褒或贬的文字。
开头很圣洁。
让我觉得很博大,有点像很老但很经典的音乐之声啊。
后来的音乐很精彩,故事还是讲感情,爱情,和亲情。
永恒的,无论有多少人说情节俗套但还是能感动我的两个主题。
大提琴琴声和男主角的嗓音是最有感染力的。
那么和谐。
像能把你的心脏从身体里拽出来。
就像这两个人,外表看起来完全生活在世界的两层,而其实,心那么近,情感和感知那么像,是上帝造在一起的两个人啊。
在孤独的时候同样渴求对方的出现,在分开的时候同样的痛苦的坚守和寻找,他们那还能再这样爱上别人么。
音乐和孩子,有引领和凝聚的力量。
到男主
我被这个电影深深感动着,我并不是只看到一个情节或者几个场景让我想哭,从头到尾,我一直都饱含着眼泪。
从开头那小男孩一个人的自白。
那被风吹得似乎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芦苇浪。
你还记得你最后一次亲近大自然是什么时候吗?
你还记得你最后一次同自己对话是什么时候吗?
在你并没有什么可以去自信的时候,你还会有那样的信心满满吗?
在强势的逼迫下说出你那违心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你敢这样去在没有任何肯定的情况下首先自己肯定自己吗?
在那黑人准备把小August Rush 带走时,问他在福利院呆了多长时间。
他一天不差的说出了时间。
你们可想过,你们又为自己那飘渺的梦坚持过吗?
在一夜一夜的等待后,你们可否选择了放弃。
你们可曾在不认识的陌生人面前只为了那么一点点信任就卸下所有防备的流下过眼泪吗?
我在这电影里看到了很多真实的、纯粹的东西。
当August Rush 问那个破旧的剧院是学音乐的学校的时候,巫师,沉默了一下说,不,这是生意。
我佩服他的清醒,他一定也是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他一定也曾经有过他的梦想,但,也许,是因为现实这个可以逼迫任何梦想的东西让他清醒。
所有的音乐、梦想、天才,不过只是一场生意。
他敢于承认,他敢于这样清醒的传达给他的心。
如果,你实现不了,那么,起码也可以清醒的承认你要的。
而不是在梦幻与现实中挣扎,两者常常分不清,却常常怨恨自己,怨恨别人。
当他听到从没弹奏过任何乐器的August Rush 那发自内心的音符时,注意到他眼睛泛出泪水没?
他抱着August Rush 在桥下大叫着August Rush 时,那时的喜悦是真实的。
我感谢导演和演员这样真情的阐述。
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掉的细小感动。
而女大提琴手和爱尔兰歌者的爱情,也是童话中的真实爱情。
记得一个女作家说过,爱情应该在它最美的时刻戛然而止。
你会永远记住它的美好。
在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后,他们分开了。
再也找不到彼此。
留在心中的永远是那一段美好的恋情。
也许我们心中都曾幻想过一段这样的爱情,也许每个人都拥有伴侣,但是,我们已经被时间那长长的磨灭忘记了最初的美好,却因为现实,婚姻的需要,还要在一起。
这里,我并不是提倡每个人要得到这样的飘渺的爱情。
但是,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情节,你是否会在几分钟间回想到你爱情中的美好,你另一半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美好。
用这样不常常出现的美好鼓励你,即使是如何残酷的磨灭,左手边的人,也曾经在那长长地时间里给你带来过美好。
毕竟,这般的爱情只有在童话中出现。
童话故事中,故事常常在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后,就结束了,而这也是导演的聪明之处,他并没有描述他们一家三口终于走在一起事如何生活。
并没有描述小August Rush 找到爸妈后还能否找到这样纯粹的音乐。
我们也不得而知他们是否能在十年变迁后好好相处,小August Rush 还能否有别的动力促使他想要把自己的声音传达给他想听的人。
既然只是一个童话,何必要加上现实的残酷。
童话,在一个并不和我们相接的空间单独存在。
它的每一个画面的定格都是最完美的。
没有残杂出现。
但是,它在一个和我们不相集的空间永远希望我们感受到它的美好。
就想天神和小天使一般,在精神的一面,我们永远的需要它们。
这部电影拍出了小孩子绘本一样的感觉。
用画面继续表达着文字所不能让人感受到得部分。
就像这电影用音乐和人物那细小的表情阐释着电影主题。
也许绘本只是天马行空,也许绘本只是海市蜃楼。
但是它却从能碰触到你心里那被埋没掉的一点点纯真的情绪。
请不要残酷的去要求一些东西。
不要用每天生活处理工作一般必须综合好各个条件一般的情绪去看待一些本该纯粹的东西。
如果有一个可以让你暂时童话下的触动,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音乐很美。
完美的结局也很美。
善良的人也很美。
如果你可以忘记现实,忘记你不得不去违心的事情。
那么就好好享受一下吧。
就像我们小时候并不懂现实是什么时,父母和老师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
你说,你要做一名科学家。
当时的你会想到现实的种种无能为力吗?
你只会被你那想做科学家的梦纯粹的陶醉着。
不是吗?
我看待这个电影就像一个纯粹的梦,即使我知道它不可能实现,但是每天晚上睡觉前,闭上眼睛幻想下,就会马上觉得世界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房间的玩具都会变成活生生的彼此讲话。
还自己一个可以做梦并且很童话的梦的空间吧!!!!!!
刚看了《Perfume》,又看了这个《August Rush》。
一个用嗅觉,拼凑世界;一个用听觉,演奏世界。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没有精敏的嗅觉或是清澈的听力。
世界,也就是我们眼中那般简单单调。
感谢这些超凡的导演,用画面用故事用电影,掀开了一角,让我们领略到也许从来没有领略过的,温情脉脉而又跳跃着灵性的世界。
影片的开头,成熟的麦田里,风穿过麦穗,卷起无边的麦浪。
麦浪的汹涌里,站着小Evan,他陶醉着挥舞着双手。
风在他指间,听从着他的指挥,顺从地在琴弦般的麦穗上,划出的无数高低起伏的声音。
这些声音,化成乐符,汇成乐章。
在Evan身边如同隐形的天使,飞舞和流转。
一缕阳光洒在他的脸上,蒸腾起一层神圣的光晕……这一幕,勾起我对那种无边的麦田,油菜花,向日葵,或者薰衣草的无限向往!
电影开始,Louis和lylia第一次相遇。
他们坐在屋顶,头顶一轮满月。
脚下是清冷的广场和远处缥缈的音乐声。
Louis凝视着Lylia,问她有没有听到什么。
她问什么?
他说,是心愿的声音。
她问,心愿的声音是怎样。
合着远处的吉他声,他开始哼唱:“Well it’s a marvelous night for a moon dance, With the stars as bright as your eyes…The thing just happens is not mere romance,It covers all of the sky….”然后拉手,然后相拥。
简直浪漫得一塌糊涂……在这样满月的夜晚,美妙而平和的夜晚,他们的爱在Lylia的身体里播撒了一个种子。
一个由月光,爱,和他们身体里音律精华,孕育而成的犹如天使的孩子——Evan. 也是这个孩子,执着地沿着蛛丝般若有若无的风中的声音,找回了他们,也让他们找回了曾经错失的爱。
孤儿院里,社工调查问Evan, “你来这里多久了?
”这个淡蓝色眼睛的孩子,平静地回答,“11年零16天”……P.S Doudou must give this one a try. You must be easily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e guitar playing in the movie. haha
之前在网上无意看到关于《把爱找回来》(又作“声梦奇缘”、“八月迷情”)的同声赞誉,下载来看过之后却又觉得好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想想,虽然这种商业片、文艺片混合体有些讨巧,但其实里面似乎还有一个人们对于爱、音乐、天才的不正常态度了。
莱拉是一个出色的大提琴手,她一个月色迷离的晚上与流浪的爱尔兰歌手路易斯相遇,并度过难忘的一晚(也就是一夜情)。
之后莱拉专横的父亲又强逼她继续踏上音乐会的旅程,路易斯因等不到恋人失望而离开。
莱拉发觉爱人走后,独自等待肚中的孩子出生,岂料几个月后遭遇车祸,她父亲将孩子送到了孤儿院,并称孩子已死。
一晃眼10多年过去了,生活在孤儿院的少年奥古斯特坚信自己的父母还在世上,于是踏上了漫漫寻亲路,最后一家三口在音乐会上相遇。
当然,其实这是一个很不怎么样的电影,其基本元素都是随处可见的庸俗素材,穷小子与公主的爱情、一夜情之后后怀孕、小男孩找妈妈……让人觉得从“美女与野兽”到“罗马假日”,又到琼瑶路线,再到“小蝌蚪找妈妈”一并混合。
这个电影的耀眼之处主要在于其中的音乐,古典、摇滚还有黑人音乐,并且融合得恰到好处,同时主角们当然一律帅哥美女,那个小童星尤其引人注目……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如果还在醉人的音乐中有一点清醒的话,不难看出其内容处理得轻重不均,情节发展威胁正常逻辑,更要命的是11岁的奥古斯特说的台词尽是一些需要30岁才会讲、才听得懂的话语(诸如“就像有人在召唤我,我把它们记下来就是在回应他们”、“把音乐融进我血液的人们”和“如果这会招来不幸”之类)……据说,《纽约邮报》毫不留情地直言——“这样一部糟糕的影片居然能够位居票房榜的前十,你可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然而,我们没有眼花,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的确对于这一家三口眼花缭乱的演奏以及奥古斯特的天赋异秉非常惊叹,更对奥古斯特那句过于成熟、却文艺得一塌糊涂的“音乐无处不在,你只需要去聆听”十分受用。
接着,对于电影之前铺陈的那些问题都可以一笑而过了:不是吗?
一夜情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反而生下来一个音乐天才!
一家三口分散各地又有什么问题呢?
反正“融进他血液里”的音乐基因复合体也会让他们彼此认出来的!
人总会创造出奇迹搞定一切困难的!
实际上,电影里在对无限放大的“人的奇迹”进行顶礼膜拜了——一个偶像化崇拜。
音乐消除人们的寂寞和枯燥,爱缓解人存在的孤独和偶然,至于天才的横空出世,那么更是一定要在人们的生活中惊其波澜才说得过去——可是,这些“人的奇迹”毕竟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它可以是经历、是财富,但毕竟不是人的一切。
但电影却在温婉、唯美的情节画面中,试图强调这些“人的奇迹”就是人的一切!
就是人本真的意义所在!
于是我们看到,人的心中其实从来都有一个大洞需要填补,只是,既然没有了仰望和信靠,便会盯在自身,把从这里出来的一切奇迹搬上神坛,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努力地作着“树立偶像”的努力。
很久以前读过蒙田的那个著名的小集子《我不想树立雕像》,他说:“我不是树立雕像,将其安置在市中心的十字街头,教学之内,或是广场之中……我不想夸张其辞,空话连篇,只愿促膝相叙,娓娓交谈。
”这是蒙田自己对于被称为偶像崇拜的一个拒斥态度,但实际上在别人开来却是非要有一个偶像供自己崇拜不可的,在今天,我们仍会看到人们树立一个一个的偶像——不只限于强大的伟人,还有许多其他内容,比如国家、比如荣誉,又比如这个电影里的爱、音乐、以及天才——都是“人的奇迹”。
而当然,在这一个树立偶像之后,另外一种担忧就会显得很有必要了——既然如此崇拜各类“人的奇迹”的偶像,那么人们会对自己的过犯缺乏警醒的。
泪流满面。音乐。爱。
男主差点。故事比较老套。
编剧 或 导演 至少有一个小时候很头痛的学某种乐器 一直有想成为 音学奇才的幻想
剧情生硬老套。演技超烂!
就是一个大MV,就不要考虑故事了。
我们联系的纽带是什么?他和她联系的纽带是音乐,一夜情却痴痴等了近12年,一个孩子为了找寻自己的父母也等了12年。我总觉得父母与孩子之间,恋人之间是存在着某样微妙的纽带的,就像是传说中的红线一般。我们也许分隔两地,也许现在还未遇见,但是总有一种莫名的东西牵引着我们向同一个地方前进着。这部电影的纽带是音乐,当三个人一起奏起音乐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空间就打开了。我不知道我要和你一起做什么事情,我们之间的空间才能够打开,某天我们遇见了,我轻轻的说:原来你也在这里。
11月21日老片新映
毛纯爱片鸟毛coincidence
某august rush同学,一代拍琴大师啊……装啊,装逼啊,你装什么也不要在我们面前装懂音乐
为毛我觉得是烂片。。。真心不喜欢。。。
极尽做作之能事。这个女主角也是烂片女王啊。冲着这个小主人公看的,烂片!烂片!
其实很俗套,想打两分,但是为了可爱的小正太,+1~
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有点太夸张了吧
又是一部才华绽放的片子,同样是小小的身躯,无限的生气和希望;当一个天才诞生于人前的时候,那种从心底发出的欣赏是极其美好的。(不论胡邹与否)
就算在阴沟里也不要放弃仰望天空。尸位素餐的我们犹如白夜行。@Home
初二那会在电影频道看过。回忆。
为狗血而生的电影
太多东西过于理想化了吧
音乐,神童,震撼
可爱的小孩,不靠谱的神童;帅气的男主,不靠谱的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