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陷坑里了。
来了个拖拉机。
唱着康定情歌过来。
这段太假了。
背景音乐是康定情歌还可以。
怎么能唱康定情歌。
这剧情。
没的说了。
就是败笔。
不唱康定情歌。
是不知道是康定情歌吗!
故意为之反而不好。
对付看完。
怎么拍成这样。
不知道电视剧版是什么样的。
我只能给五分。
大家肯定骂我。
骂就骂吧。
我就这样。
无意中在CCTV6看到在放《康定情歌》,貌似这部片子已经出来很久了。
印象中在什么什么娱乐节目里看过报道,大意是女主角拍片时吃了多少苦云云。
看了下主演:苏有朋、居文沛。
姑娘不认识,但是还是决定看一下。
片子结束后我决定坐在这写篇观后感,除了闲的蛋疼以外还有就是我真的是被感动到了。
康定,印象里除了康定情歌以外,我这个地理盲在地图上恐怕都点不出具体位置。
从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康定是跟四川衔接的藏区甘孜州首府,著名的川藏公路就是从成都开始经过康定。
由于是纪念甘孜自治州成立60周年,在特殊历史背景下,这部影片不免被渲染得过于主旋律,政治味较浓,多次我被苏有朋同志扮演的李苏杰说出的热爱GCD的真诚话语而森森雷倒,毕竟我们伟大的国家还是需要这些和谐的声音出现在电影里的。
这是一部爱情片,时间应该是1950年前后,解放军进藏修建川藏公路,李苏杰作为地质专业的大学生前往部队共同修建公路,途中解放军解救了落水的头人并要求解放随行的两名农奴,看着她们走路时带着厚厚的脚镣,腿上除了泥土以为就是磨出的血迹,我终于回想起在娱乐新闻里的那一幕,于是看到了女主角居文沛。
她有着很大的眼睛,虽然脸上的妆画得脏兮兮的,有着明显的高原红,但是还是能看出妆下那一张纯净的脸蛋和清澈的眼神,让我记住了这位美丽的姑娘。
剧情采用两条主线,分别跨越了六十年的现实与回忆。
在这六十年的时间里,男女主角都以为对方过得很好,却又苦苦的等了对方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一般看这样的电影,观众都会深深的为男女主角不平,为什么相爱的人往往走不到一起。
可不知,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完美,让他们的人生多了更多的期待。
扎西说,达娃临死前还觉得李苏杰会带她去苏州。
因为李苏杰对达娃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什么都不缺,只缺一个你,达娃;扎西还说,达娃死后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小溪里,她俩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且从小溪一直流下去,可以流进长江,这样她俩就可以见面了。
因为李苏杰对达娃说过,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苏州就在长江的东面,长江是从你们藏区流出的;李苏杰穿着穿了一辈子的棉衣,他说,达娃如果知道我到现在还穿着她洗了无数次的这件棉衣,她会高兴的。
寥寥数语,却让人甚为感动,我随着电影中李苏杰的每一次恸哭而默默流泪。
六十年后他回来找她了,而她却在十天前去世了。
这样的结局很残忍,想必电影中的他也倍感遗憾,总是说,为什么不早来一点呢?
是啊。
也许早来一点就能见到了,可是见到了又如何呢,六十年的时光已经过去,除了那份深情记忆,其他都变了,一切的话语在时间面前都显得过于苍白,不如不见。
所以,等待的结果必然就是错过与遗憾。
总感觉这类歌颂爱情的事迹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之所以感动,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让等待变成一种习惯。
不知是不是社会发展太快,我们不再书信,有时候连发短信都觉得慢,不如一个电话打过去方便,一切都变得过于心急。
于是,爱情也变得迅速起来。
有人很直接,你爱不爱?
爱就在一起,不爱就分开。
现在的爱,像泼出去的水,太容易说出口,又如水蒸气,一蒸发连分子都没了。
速食爱情下的我们已经不再记得曾经的承诺,更不会为承诺而耗费时间,我们也只能在看电影的时候为别人那忠贞的爱情奉献几滴感动的泪水。
本来今年计划跟一姑娘去西藏,由于各种原因作罢,令别人独自前往。
本来就很期待,看到电影里的风光更是燃起了我对去西藏的渴望,让我认识了像彩旗一般飘扬的经幡,上面写满经文,经幡每被风吹动一次,就等于诵了一遍经。
让我看到了那湛蓝的天空,似乎云朵触手可及。
让我发现藏族人淳朴民风,藏族姑娘的纯真与善良 。
应该还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西藏。。。
电影里多次播放康定情歌,悠扬的音乐响起,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
真的,康定情歌那么优美动听,如此地动人。
当年进藏部门修建公路也感动了几代人。
苏有朋天生就是萌萌的情窦初开的书生样,那么好的题材,为什么给拍成这样!
编剧是不是每天喝过酒以后写的剧本呀。
审查的人是不是只要是歌颂主旋律就一律放行呀。
本来可以是一部史诗,本来,可以将所有人物的命运融进时代的洪流,可是后来所有人的悲欢离合,却主要归功于一个刘二,因此阴差阳错耽误了两个人的一生。
还有,居文沛很优秀,但不是适合所有的戏呀,但还好,中规中矩。
演外孙女的,估计家里有背景吧,就这演技,唉,算啦。
还有宋祖英加盟,真是浪费呀。
真的不如云水谣呀。
第一剧本恶心弱智;第二演员不给力,除了几个男演员是实打实的实力派,年轻女演员全都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
真希望以后再以此题材重新拍一部康定情歌。
其实主旋律影片可以拍得很美,可以拍得很动人,没有必要这么生硬,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幸福生活的憧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渴望,也是最为柔软的那一部分,是可以让每个人泛起共鸣的。
难道非要把情节编写得如此曲折离奇,把大道理天天挂在嘴边上,把英雄人物的贡献到处宣扬,拔高到超道德的境界,才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吗。
唉,感觉我浪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啊。
苏有朋有毛病啊,接这样的片子,真是掉价。
还蛮喜欢头人和刘二的,演的好搞笑啊,好象头人是何政军演的吧,帅哥也可以演得这么让人发笑,还人头人夫人,也好搞笑,坐在石头上摆pose,真难以想象,以前演过《孙中山》中的陈粹芬,那个那么忧郁的女子。
演刘二的,更不用说了,让他演个严肃的人,我还不适应呢。
这是2010年的电影,偶然的机会,最近看了一遍,颇有感触。
我也认识一位西部的姑娘,和她相识,相恋,产生了深厚的爱情,却因各种原因,最后没能走到一起。
难忘的经历,美好的回忆,时常想念起她。
电影中很多情节,我和她也有过,一起骑马,看星星,对着云彩发呆。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心与心地交流。
电影中那些美丽的景色,让我非常想念和向往。
每次听到那首经典的歌曲,眼前总能浮现和前女友在一起的画面。
一部政治献礼片,台词的zz意味比较浓,而且是一个江苏文青,文绉绉的,总有点破坏乡土感。
个人挺喜欢带点少数民族色彩的电影,比如《花腰新娘》《霍元甲》……乡土气息很重,很有感觉,本来也期待这是这样一部电影,但虽有少数民族内容,总感觉没太大表现空间,总是为一些东西做铺垫,有藏族特色的东西总是背景板。
景色还是很美的。
主旋律是一个老人为了爱情几十年未娶,歌颂伟大的爱情,结果十几年的青梅竹马,还不到几天就被城里来的大学生ntr了,故事情节有点问题。
比如送人去医院那段,众人问老爷爷前面有河,过不过去,老爷爷当然回答过去,我还以为后面会表现老爷爷亲自淌水过河的场景,结果画面一来,老爷爷就被人背过河了。
小孙女这个角色的定位太不讨人喜欢了,妆容也是。
其实脸白白,把刘海绑起来挺好看的,有江南女子清秀的美丽。
但全篇为了符合地方特色??
都把脸弄的黑黑的。
不过女主的神情和妆容真是出色。
蔡明和翁虹的客串完全融入角色,翁虹一出场还不敢确定是她,还特意去查了查演员表。
《康定情歌》是一部政治献礼片,献给甘孜州建州60周年。
在影院工作的一个同学看过之后说,想好好地,认真地听一遍康定情歌,极力怂恿我去看。
扛不住对川藏风景片的贪婪,去看了。
梗概开篇,苍老的男主角配画外音,他今年已经85岁了,再不回甘孜州,就回不去了。
又是一部一根筋的爱情故事。
我出来影院,脑子里蹦出来一句话,我不懂爱。
真的不懂。
1950年解放军进驻康巴地区修筑川藏公路。
随解放军修公路的大学生技术员李苏杰,救了一位落水的“头人”(农奴主),作为回报,李苏杰要求农奴主放了他跟班的两个奴隶。
这其中就有从小就是农奴的藏族女孩达娃,李苏杰为她砸开了铁锁链。
居文沛的表演很出色,李苏杰砸铁链时,她惶恐的眼神真到位,高原女农奴的扮相也很真实。
(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忍不住想起苏有朋演的张无忌和带着链子的小昭=。
=)翻身了的达娃经过休养,出落成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随军修建援藏公路,李苏杰教她学写自己的名字,还有他的家乡苏州。
李苏杰给她吃从家乡带来的酥饼,达娃第一次尝到了“甜”是种什么味道。
他在她眼里,必定不一般,是恩人,又是那时稀有的大学生,知书达理,热情踏实。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蕴藏在康定情歌里的情愫,一直没有被达娃说出来。
但是李苏杰是知道的。
你看那时候的人,不说爱,就会认定一辈子的伴。
不像我们现在,一遍遍的问,你爱我吗?
脱口而出的答案。
康定情歌原来可以唱成这么多版本,但是最美的,还是达娃在高山草甸的清唱。
我一直对将原生态的民歌搬到狭小的舞台上供人观赏有抵触,因为我感觉那样真的唱不出来情感,没气氛。
因为这个,被人批评过“真矫情”。
修好公路后,李苏杰先回苏州,并答应达娃回来接她。
然后就是颠沛流离的建国这几十年的大背景。
李苏杰每年都写很多信,但是因为同村喜欢达娃的邮差刘二从中作梗,将信件都盖上查无此人退了回去,所以两人失去了联系。
然后根据简短的画面,我们可以猜想,文革中划为右派的李苏杰,收到刘二谎报达娃婚讯的信件,万念俱灰,世事浮沉,一晃就到了李苏杰85岁。
这世上有一个人,她宁愿等到死,也不会对你出尔反尔。
达娃等到死,也没等来李苏杰,她收养了两个孩子,终了一生。
85岁的李苏杰,知道这一切,找到门上的时候,达娃刚去世10天。
退回的信件,在与达娃养子的交谈中,也终于明白了缘由。
等待不是爱情的一部分?
十天生死两茫茫。
再相见,已是阴阳两隔,一人,一相框,一铁链。
为什么不可以早一点呢?
不能等,有些事情真的不能等,等来的只会是遗憾。
《云水谣》里,徐秋水(陈坤)和王碧云(徐若瑄)一隔也是60年,所不同的是,徐秋水还有金娣,那个李冰冰饰演的上海女孩,代替王碧云,随他生活在了藏区。
达娃的养子说的原话我忘记了,大概是说,我们藏民,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说等,就会等一辈子。
“苏州小白脸”李苏民不是藏民,也等了一辈子。
哪一种才是爱情?
跟朋友争辩,她说,那只是靠回忆支撑,算不上爱情,爱情是要有生命力的。
这个命题,讨论不清,讨论不清。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句话。
一生只求爱一次,爱到忘记自己,不求回报,不求记得,不求在一起,只求能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自古痴男怨女多啊。
问题是,谁一直在祭奠一根筋的爱情?
我们歌颂的,往往是我们缺少或者不曾重视的。
朋友说,你的爱情观太纯洁,你就会孤单。
所以爱情应该是鸡尾酒还是白开水?
左耳朵里方大同唱:爱是两人一张棉被/也是一人一瓶清水。
右耳朵里黄小琥唱:如果命运可以定做/如果有另一次选择/我想我还是会/把手让你紧握/快乐的陪你去坎坷。
都说对。
我问一个朋友,你相信一个人为了爱情能等待另一个人几十年直到老死吗?
她说,要么是没遇到更好的,要么是一根筋。
可爱的一根筋据说年底贺岁档的《非诚勿扰》续集《不省心》,舒淇饰演的笑笑依然纠结这个问题——她对秦奋不是爱,只是感激。
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很久,一个人能不能因为感动而爱?
后来看到身边朋友的经历,基本上来讲,如果不是第一感觉良好,那就没戏了。
两个人凑合着过的,有,太多了,但是就是过日子,不是爱。
可是这样的凑合着过日子,往往也给我这个看客很多感动,凑合着去坎坷,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有的人明白了,两个人过得很好。
有的人不明白,就一直一个人过。
真是个不省心的字眼。
我还是希望看到,李苏杰可以早10天来找到达娃,只要早10天啊,两人在对方的眼里不再是定格在60年前的少年模样,或许还可以套用杜拉斯的一句话——“比起你当初的美貌,我更喜欢你现在倍受摧残的容颜。
”
今天下午冒雪去“上海影城”看了新片《康定情歌》。
这是一部献礼片,是为庆贺甘孜藏族自治州建立60周年而拍摄的;既然是“献礼片”,那肯定符合两条,一条是弘扬主旋律,另一条是“主题先行”,也就是说先确定了一个符合“主旋律”的主题,然后再来编故事、设人物——这也就是二三十年前的那一套。
所以这类文艺作品可以很精致、很气势,但因为其情节的虚假和人物的“概念化”,所以很难直抵人心,打动观者;以致这类作品往往被抬得很高,而大家心里是很不以为然的。
可是今天很意外,117分钟里常常听到唏嘘和抽泣声,当灯光重新亮起来的时候,我发现不少观众好似在擤鼻子其实是在擦眼睛,目光迷离地走出影院。
——我就是这当中的一个。
其实剧本的破绽是不少的,基本情节完全是靠“巧合”来推进。
奴隶主失足掉进湍急的水流,解放军把他救起来,作为酬谢,解放了两个奴隶——这就是主人公苏州青年李苏杰(苏有朋饰)和藏族女孩达娃的首次相遇。
后来李转业回苏州。
而当地一个追求达娃的偏偏是个邮递员,于是两人的通信被阻,双方误会60年!
当苏老先生60年后回甘孜欲去寻找“难忘初恋情人”的时候,达娃老太刚在10天前去世!
编剧遇到了一个难题:既要写两人后代的感情纠葛,又要突出他们爱情的忠贞专一,于是想出了一个“急办法”:李先生是以侄为子,达女士是收养孤儿,这样才能让“康定情歌”绵绵不绝地唱下去…… 但是我们还是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们不是感动于“千年农奴砸碎铁锁链”、不是感动于“金珠玛米亚克西”,而是被一种“人性的美丽”强烈震撼了。
这部片子描写的是比“山楂树”更加“山楂树”的爱情,纯净如清泉,没有半点尘埃。
达娃至死还保存着那根锈迹斑斑的脚链和“苏州饼干箱”,李苏杰说死了也要把骨灰洒在那激流里,追逐着心上人永远不分开。
我们知道这是故事、这是虚构、这是现代版的《梁祝》,可是我们一样热泪盈眶、心波难平。
我觉得人老了,感情越来越脆弱,泪的“阀门”越来越低矮了。
不知是不是心理老化的一种表现?
我们的人生经历远远没有影视作品里的丰富、浪漫,我们平平常常地降生,还将悄无声息地离世;尽管我们只有“纸上谈兵”的勇气和“叶公好龙”的胆量,可是我们多么羡慕那种如激流一样跌宕的人生哟!
那棵高高的山楂树,我们仰望,我们顶礼,我们膜拜,我们永远达不到它的高度,可是当我们看到有一种那么高尚、神圣的“活法”,还是觉得了温暖和欣慰…… 电影里最感动我的就是那油画一样雄浑的高原景色,是的,尤其是那蓝得让人想痛痛快快哭一场的天空!
比海洋更辽阔的是人心;可那不是我的心,这一辈子我们被压抑、被扭曲、被禁锢得太久太久了,我们活得要多卑微有多卑微,要多琐碎有多琐碎,多么想像雄鹰那样搏击蓝天,哪怕只有一次——可是生命连一次机会也不给了。
这眼泪全是给自己的呀!
是呀是呀,想通了,原来是我们这积攒了一辈子的“情结”、“心结”在寻找着突破口呀。
为自然的美丽、为生命的短暂、为“生不逢时”,我们宣泄、挥洒着情感——我们反而轻松了。
影片里的《康定情歌》以四种不同的形式演唱:“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
宋祖英、宁静等歌手的咏唱,再配置以中日两支爱乐乐团的演奏,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提升着人们,不由得想:我又是一朵怎样的云呢…… 影城出来,今年申城的一场初雪正酣,雪天雪地到明天也许就一化而尽,不过此时此刻,我觉得扑在我脸庞上的寒风就是来自甘孜——让暴风雪来得更厉害些吧……
早上看到《康定情歌》的预告片,一看上映时间竟就是今天,满腔的热情,于是一下班就直奔电影院。
进场才发现,这部片子是如此的冷门。
偌大的放映厅,空荡荡的坐着我一个人。
因为我这张票,电影院肯定怨念死了。
也好,我乐得享受难得的一个人包场。
当画面渐渐亮起,我终于又看到了泸定桥,看到了海螺沟,看到了甲居的碉楼和康定的街道,一幅幅熟悉的画面在眼前浮现,以及我没到达的跑马山和木格措。
老人追寻着六十年前的踪迹回到这块土地,而年少时候的爱人却已离开人世,六十年的阴差阳错,终不得眷属。
故事固然令人动容,更触动我心的,依然是那蔚蓝色的天空,棉絮般的朵朵白云,波涛滚滚的大渡河,巍巍的雪山,茫茫的草原,熟悉而亲切的四川话,和粗糙质朴的高原红。
看预告片时我在Q上对yidong说,我对那片土地始终充满热情。
从甘孜回来已经四个月了,刚上班时,我天天听关于高原关于雪山的歌曲,从永远的香巴拉到梦中的唐古拉,从天上西藏到陪你一起看草原,从高原蓝到套马杆,每当音乐响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一段面朝高原和雪山的日子。
我本来想好好地把甘孜之行写出来,可是刚开了个头,就被其他的各种琐碎占据了时间。
毕竟已再也不是自由自在的学生时代,我可以拿出一年的时间去写一系列游记。
电影中有句台词,“如果是雄鹰,就离不开翱翔的天空。
”和我说我们都像竹子遇到一个结的yaosan,和我说手里拿着球却不知道掷向何处的Maggie,折腾着却也纠结着的桔子,希望我们都能找回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小视频中刷到的纯净的灵魂,让我回头看完了十一年前转台没看完的电影。
六十年前演的很好,即使加入了现在听着有些尴尬的词汇,也不失为好制作、好故事。
六十年后演的生硬,那是真的硬,硬骨头的硬。
也可能剪辑的太多的原因吧。
可看的只有猫妖翁虹的演技。
蒲甲、格格的都没啥看头,现代部分的故事剪辑的的太突兀了。
搜索了下女主的的信息,妖艳的现代照片,不如片中六十年前的纯净的灵魂。
看完《康定情歌》,虽然导演剪辑的破破烂烂,60年前的故事叙述太少,但依然不影响我感动的痛苦流涕。
我为那时候人真挚的感情,我为那时候的人执着的坚守。
一个人做一件事一天可以,二天可以,天天,月月,年年的在等着,在守着,在盼着,在望着。
直到生命的最后尽头。
那是一种怎样的信念,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志,那是一种怎样的撼动人心,颠覆现代人心浮躁,人心肮脏的美丽。
达娃和姑娘们一起在河边洗衣服时的情景,让我想到了琼瑶的《斯人独憔悴》,不说它的引申义,表面是讲的是一个城市里的年轻人去了山区当老师,一个山地姑娘爱上了他,最后等待到老的故事。
那个姑娘每天给这个老师洗衣服,也是边洗边唱歌。
片中达娃洗衣服唱歌的情景正好还原了文字的叙述。
“一天,我在溪边看到她,卷着高高的裙子,裸着大腿,站在冰冷的溪水里给我洗衣服,一面洗着,一面还高兴的唱着歌。
她的歌喉低柔而富有磁性,唱起来颇能令人心动。
当时,在溪边还有别的女人在洗衣服,我只远远的看着她,并不想惊动她,但她一定凭她的第六感发现了我,她抬起头来,用眼光搜索到了我,于是,她给了我一个悄悄的微笑,眼睛里焕发着光彩,唱得更加高兴了。
”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画面,为自己心爱的人在冰冷的水里洗衣服,心情是那么的高兴,纯纯的不掺杂任何的别的东西。
“我曾绕道河边,对她的背影凝视了一会儿,阳光在她赤裸的手臂上反射,流水从她的腿中流过去,乌黑的发丝在微风里飘拂,她弯着腰,把衣服在水中漾着,又提起来——那是我的一件衬衫,她站直身子,嘴里唱着歌……”我实在是很羡慕,很感叹那些被这些纯真美丽的女子爱着的人们,他们得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情感,却不懂得珍惜,却用自己所谓的城市,素质,文明之类的废话伪装自己内心的虚假,黑暗和懦弱。
用所谓的距离,时间来埋没那些女子们真实执着的情感,虽然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不能在一起的原因,但是我永远觉得,如果是真爱,就不能放弃在一起的可能。
一个电影,一个小说,两个人终是没有在一起。
这为了噱头吗,为了博得人们的眼球吗?
如果是假的也就罢了,如果是真的,当事人难道不会抱憾终身吗?
所以说,如果爱,请真爱;遇到真爱,请在一起,尽最大努力,而不是靠着时间,距离,所谓的书信。
有很多比较蠢的情节,不过就是一个故事,看看也蛮好。
印象最深的一幕:年轻时的男主角苏有朋,接到达娃要结婚的假消息后,哭的绝望又强行忍耐的样子,太感人了
歌比电影好听
给老爸按摩的时候看了最后一段。虽然拍的过于煽情,但是很被洗涤。好感人。现在的生活蒙蔽了人们的心,叫人混沌爱情的真谛。原来这样的爱情,才配叫爱情。
主旋律神马的...
哈哈,果然是居文沛,一眼认出!可惜没看完
1:政治说教片;2:蒲巴甲很给力!3:苏州人肯定投资的哇总得说来,较差
只因我是康定人。我爱甘孜州。
其实还是挺好看的,但是我不喜欢现代的那个女的,超不喜欢。难道不能多放点苏有朋么。。。
康定灾难。
很主旋律,但是依旧很感动,居文沛让人刮目相看
一星给美女居文沛,一星给动人的康定情歌。陪父母看的,第一次看一部电影看到中途离场,实在受不了中国的弱智导演和弱智编辑,简直是智力无下限,还能更狗血吗??这么好的素材能拍成这样,简直是玷污了康定情歌!!!
蒲巴甲很像王立宏阿
主流也没啥错,但是细节太刻意迎合,少了生活气。
看了后半部分,还不错。都没认出是蒲巴甲。
要说什么好呢? 从头假到尾! 好吧,老实承认我是为了免费体验新电影院去的,还有免费的好吃的爆米花+芬达. 结果看的是一出闹剧,乱七八糟的三角恋.我......错了.
给四星是因为各种版本的康定情歌实在是太好听。
西藏大巴车上看的,剧情过分雷人,忍不住吐槽,不过歌还是挺好听的。
达娃不错
06/11/2010,嘉禾万柳影城,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