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这两个字被你一喊,感觉特别真实。
——《蜂蜜与四叶草》没有看过所谓原版的漫画,所以并不执著于内容的缺点。
倒是一路被许多细碎的片断打动,像是阳光透过冬日稀疏的树叶照射在肩上的感觉。
花本姑娘的画充满最本真的灵气,最开头粉色的樱花和最后的蓝色的海面都是如此。
那些沾满油彩痕迹的画笔、瓶瓶罐罐、衣裙……还有手指。
五个关系微妙的年轻人一起开车去看从未一起去看过的大海。
在火中燃烧的原本要推倒重来后来却被标上天价的木雕作品。
两句“我喜欢你”之后的“谢谢”。
开头不错,相比中间的不在状态,越到后来才越觉得好。
但是,一去不复返,恐怕向来是最让人伤感的事了吧。
这部片子我没看过漫画,所以,觉得还行。
《nana》因为喜欢漫画,所以觉得电影除了大崎nana非常非常喜欢之外,别的人简直最好都从电影里踢开的感觉。
听说在开拍的第二部的人物就更可怕了。
这部电影的原作漫画也是淡淡的青春的气息吗???
故事多半从相遇开始,向离别前进,由无数的偶然与巧合支撑,以团聚、再见或者再也不见收场,你我早已熟悉的《蜂蜜与四叶草》一如是。
漫画原作与动画版第二击相继落幕之后,真人版电影版也于去年上映并且终于发行了DVD版。
以原作FANS的眼光来看,它确实不够完美,反倒更像是一部同人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美好与执念。
为了青春最后的祭典长篇漫画改电影版最大的问题无非是篇幅容量,把动画版拍了三十多话的内容塞进短短一部电影里,角色形象也难免地要各自削弱,或是用别的方式予以突出。
樱井翔出演的竹本憨厚呆傻一应俱全,有寻找自我的自行车之旅却没了青春之塔——又或者是被拆成了他家里堆满的那些建筑模型;真山的温柔体贴没法逐一体现,倒是在他的幻想中两次出现了来抓尾行变态的警察叔叔与审讯必备的猪排饭;山田的铁人飞腿与陶艺特技也被删除,幸好扑通扑通的少女情怀依然在;而森田实在不够华丽——相比原作里的奥斯卡奖,区区一个个展算什么?
但是换个角度想,不够华丽的森田,倒也写实了些,与整部电影的气氛相得益彰——像华丽的蓬蓬裙拆下梦幻的蕾丝边,方才让人们想起它碎花棉布的本来面目。
一定要挑的话,电影版里最符合原作的角色第一名是喵三郎,第二名是毬男和类二这对双胞胎人妖大叔(尽管个子不够大),而第三名……看来看去还是阿久。
原作里的仓鼠LOLI特色在真人身上很难表现,还好苍本优笑容够纯净气质够清新,唯一的缺点是……(相比原作)太高了。
或许就是因为她不够娇小,所以电影中完全没有体现阿久那与身量形成强烈对比的超大型雕塑创作才能;也或许还是因为她不够娇小,所以原作中阿修的LOLICON言行也在电影版中基本被剔除干净……以上纯属臆测。
电影版的阿修身上还剩下的,依然是一位有时会因为眼前的年轻人们而想起过往种种的温柔老师所该有的注视者角色与指导者形象(倘若他依然是原作里母鸡护雏似的阿修,电影版里的森田是绝没可能大晚上的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阿久用最破的车拖出去约会的)。
附带一提,花本修司的扮演者,今年三十三岁、曾在《战斗妖精雪风》中为主角深井零配音的界雅人在《蜂蜜与四叶草》和《秘密花园》里那幅温和无害恋爱无能却又别有深思的样子和围巾风衣造型,让一直力挺“真人版杨威利就是TONY梁叔叔!
”的我都忍不住瞬间倒戈了……为了尚未确定的未来由这些人所谱写的电影版,其实截取的是整个原作里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时候阿久的手还没受伤,那时候真山与山田依然各自执着野宫也尚未出场,那时候森田的复仇还在拼命努力的过程而非尝不出胜利喜悦的终点,那时候傻竹本依然忙着迷茫。
个人觉得不喜欢的地方只有两处:一是森田对阿久的围巾绞杀吻被搬到海滩上于是变得十分普通,二是个展上森田对阿久说的那番话让人不大舒服——如果森田忍仅仅是个“很有才的普通大学生”,那么在初次个展上露出一些对现实社会的不安以及试图学习圆滑的姿态倒也无可厚非(并且也为之后的纵火事件铺下了伏笔),可他从来没有“普通”过——原作里那个穿着高中运动裤的邋遢森田鬼点子叠出又自恋,也干不出“把作品整个烧掉”这么浪费的事情——但是正如前面说到的,这样的华丽程度被整个降了一档的森田,才是与电影版的整体氛围相一致的森田:并非是天才,不过是一只有点儿才华的暗自忐忑的菜鸟。
除此之外,电影版为FANS诟病之处,前面已经说了,根本原因是长篇改短篇因此每个人都被削了不少,连原作的爆笑场面基本也都全没了,有点昏昏欲睡。
不过原作里阿久的颤栗圈圈眼和森田的华丽星星眼如果都用真人来表现,想来也比交响情人梦真人版里的惊悚翻白眼好不到哪里去。
青春系文艺片多半有点闷,其实也算是日本电影的光荣传统,HC的电影版,更有一种微妙而温暖的整体气氛,像下午三四点的感觉,安静中带着一丝躁动,既想泡壶茶拿本书消磨掉一下午,却又因为天空晴朗得太诱人而觉得如果不出门,就实在太对不住这白驹过隙的青春。
这样的氛围,加上在“美术大学”的故事背景下必不可少的丰富色彩,再搭配菅野洋子大神谱写的BGM,也烘托出了不少电影版里忠实原作或完全原创的动人细节:比如在森田和阿久面前熊熊燃烧的木雕;比如他们一起画的那幅画——那时所有肆意挥洒的青春,都凝结在了片尾曲定格照里那两只紧紧相握、涂满油彩因此难分彼此的手上;比如原作里最让人难忘的场面之一,真山背着山田回家时,她泣不成声的告白;比如大欠人大疯子大天才森田忍用酱油画的那条龙;比如森田给竹本手信时说的那句话:“不论如何,这是我做的东西,十年后会很值钱的,足够让(你的)小孩子进私立学校了”—— 天才永远都是这种台词最伤人心。
再比如,原作里大家一直心驰神往,但实际上却从没一起去过的海边。
为了从没一起去过的海边所以我说,HC电影版不算一部出色的改编作品——长篇漫画不改电视剧而改电影却还能成功的实在太少了——却是一部挺不错的同人。
它像我们每个人写同人时一样,总会忘记许多细节然而气氛始终在心头弥散,总无法面面俱到顾全每一处设定,却又总是忍不住设想太多,因此最后也终究会任性地决定,只去突出自己心里念念不忘的、希望圆满的或是没完没了地想像着的那几段幻觉,只想再讲述一次他们的故事,只想再多给他们一些笑与泪,只想让他们一起去一次,去一次他们实际上从没一起去过的海边,在他们的大学时代,在他们青春最后的一段旅程,在纵情欢笑手舞足蹈放声大叫裸足狂奔之后,在那幅立在沙滩上的蓝色的抽象画面前。
http://9.douban.com/site/entry/18186257/
竹本佑太是谁?
竹本佑太很普通,很平凡,甚至有些窝囊。
竹本佑太可以是每一个人,甚至,我们自己。
记得以前看动画的时候,实在是被复杂的多角关系绕的脑子打转,连人物关系都没有搞清楚的时候就这么放弃了。
可是,喜欢它的人却异乎寻常的多。
大家都说,在蜂蜜与四叶草里看见了青春。
曾经和朋友讨论过,竹本大概是日本动漫里最没存在感的男一号了吧。
最后的最后,好像是在坐着火车离开了吧,大概记得是这样。
实在是个大炮灰。
森田的才华,真山的恬静,相较于其他男性角色,竹本实在是有些弱气。
非要说什么长处的话,大概想到的是温柔或者善良……这种性格,若是放在女生的身上或许还可以引来一群男性角色的倾心,可是作为一个男主角而言,sorry,那只能被炮灰了,说用句流行的话说,气场太弱。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非常没有存在感的角色,却在看过片子很久以后开始有些怀念。
怀念那个会在海边傻乎乎的喊着青春万岁的家伙,怀念那句淡淡的喜欢你。
竹本太平凡,平凡的就像我们自己。
不是谁都会像森田或者阿久那般的才华洋溢,也不是谁都会像真山那般有一段另类的恋情和坚持。
至于理花,也许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我喜欢的角色设定。
最喜欢的,大概还是山田吧。
大多数的我们,只会是竹本,我们从来都不曾站在舞台的中央,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是最为一个普通的参演者,在灯光照不到的地方,演着自己的戏。
看着主角们藏匿于鲜花和掌声后的笑脸,或许会有些妒忌,不过,更多的时候,也是淡淡一笑,默默转身。
作为大多数的我们,只是平凡的过着简单的日子,有三五个交情不错的朋友,偶然一起打打闹闹,说些有的没的,在心底也会有梦想,但最终会回归现实,过这约定俗成的生活,会哭会笑,也会有困惑。
当然,我们也会被那些闪耀的人群吸引,就像竹本第一次看到阿久的怦然心动,在心中有着小小的希冀。
啊,那个人也许在看我吧,那个人或许是在对我笑吧。
带着这样那样的小心思,悄悄的靠近。
曾经听人家说过,门当户对是不变的法则。
不在于世人的眼光和门第的区分。
只是,相似的气息的吸引,相同背景下的惺惺相惜。
森田和阿久,大概也是两颗有些孤高的灵魂找到了彼此的共鸣吧。
对于阿久来说,竹本或许可以是生活中谈的来的朋友,却不会是那个让她目不转睛的焦点、甚至不是伤心时的避难所。
有时,也会问问自己,生活中同时出现了森田和竹本,你会喜欢哪个?
森田吧,也许第一眼,就会被那个有些放浪形骸的“艺术家”吸引,嘴巴上说着些违心的话,却还是会偷偷的去关注他的一言一行。
至于竹本,可能只是在那些kira kira的人身边被光芒照的有些模糊的身影。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原来自己也是那个“竹本”。
动画的时候,只是零散的看了一些,电影也是在一个有些犯困的夜里看完的。
最喜欢的,大概还是在love is glowing的歌声里,奋力骑着脚踏车的身影。
至少,竹本还是去追寻过,至少那句喜欢你还是说出了口。
这样的青春,虽然有些遗憾,倒也是无悔。
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到底是什么呢,蜂蜜四叶草里是爱情。
那么对于自己呢?
那些曾经的希望和梦想呢?
忘记了啊,小时候可以轻易说出口的大话,现在已经完全记不得了。
记不得梦想,也不知道方向。
可能就像妈妈说的,哪来那么多的“成功”,能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已经很好了。
所以,到底我们还是竹本佑太。
过于平凡的我们,无法拥有“阿久”那耀眼的梦想。
甚至,可能在我们还没有做出任何行动之前,早就被主流推向的别的地方。
那个曾经被称之为梦想的彼岸,大概也只能在一次次的回首中离我们越来越远。
可是,就算是平凡如竹本,即使有着太多的情非得已,若能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大概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吧。
记得以前,室友辩论时的论点是“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平凡如竹本,若能耕好自己那一亩四分田,或许,也就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那颗四叶草吧。
life is hard だがらhappy
蜂蜜与四叶草,这部我最喜欢的动漫之一,已经被真人化多少次了??!
日影,日剧,最近台湾也来凑热闹,还找了个很非主流的mm来演阿久……真想把他们一个个全部pia飞!
只要喜欢这部动漫的人,一定能体会H&C传达给我们的那种感动。
真人化也不是不可以,像《交响情人梦》不是拍得挺好嘛可是可是!
既然决定真人化一部作品,导演你们是不是应该去认真读一下原著呢,这起码也是对原著最基本的尊重和对自己作品的责任吧。
可看看他们都拍成什么样了?
面目全非啊……原作本身的精神和主旨全没了,完全变成了导演YY的产物这个日影版的演员我稍稍还可以接受,阿久和山田选得极好,竹本够呆,真山……pia飞,森田……我是连pia飞的力气都没了(摊手状……)。
罢了,总比日剧版的面瘫阿姨型阿久和裂嘴青蛙型森田要好一点点。
台版……不提也罢。
至于剧情,没一个版本靠谱的。
为什么三番两次的要找H&C下手呢?如果是因为它是一部青春励志的好作品,那为什么要被糟蹋那么多次啊我真是欲哭无泪……没有你看过原作,可能觉得电影还不错(抱歉,我实在是看不下去,看了一半就压抑不住怒火了……)。
如果你觉得还不错,那我建议你看一看动画or漫画版的《蜂蜜与四叶草》,真正体验一下原作者试图用这部作品给我们表达的东西至今,这部动画还躺在我的硬盘里,其实我早已过了那个单纯无忧的年纪,但每每再次观看时,还是会对人生产生更多的思考。
虽然总有一天我们不再年轻单纯,但我们一直在成长,所以H&C永远不会过时。
原以为中秋过后,桂花的花期也就过了。
不曾想,这些天院子里的甜味儿反而愈发腻了起来。
也就是闻着这样的味儿,想起相似味道的电影。
那轻缓的声音好像又在耳边重新响起,情节有些模糊了,偶尔一两个场景却出奇深深的浮现在脑海里。
也觉得,电影这样就够了。
在某时,突然发现似曾相识。
电影里的人物,会在某个时刻突然与某个影子重合起来,好像在暗处影影绰绰的闪现,又不敢正大光明来见。
你想承认吗?
我不想。
走在路上,那香味儿似乎无处不在,等我深吸一口气,味道却又若隐若现起来。
而我终归也是懒得戴眼镜出门,更加看不清,那些小小的花到底躲在了哪里。
夜里做了个不可思议的梦,圆满不愿醒来。
然而梦里自己是清楚的,如斯美好,人生却不会在此梦与彼梦中穿梭。
就这样,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流进来时,我沉浸在熟悉的香甜味道里,久久不愿睁开眼睛。
也许感官才是在欺骗着我们。
过的久了,记忆仿佛不再是自己的,以为它已经变成了深深的灰色,想不到竟是烙的血一般红,不小心贴上去,便黏在皮肤上,撕扯不下来。
想要治愈,总是一番伤筋动骨,而且可能免不了丑陋的疤。
很多事,只可远观。
仿如这花儿,不需寻芳踪。
闻过那香味儿,也只是依稀记得。
到底怎么样,只我记得,没人记得。
《蜂蜜与四叶草》有电影版和电视剧版,我比较喜欢苍井优的这个电影版,很喜欢看她戴着耳机的样子。
苍井优版的《蜂蜜与四叶草》在第33:49分播放的那首歌剧以前听着总觉得耳熟,这次终于能确定了,是CATALANI Ebben? Ne andrò lontana - La Wally (卡塔拉尼 那么我将去远方,选自《La Wally(瓦雷)》),版本应该是Eva Marton soprano, Munich Radio Orchestra, Pinchas Steinberg op 1990 (女高音:伊娃·玛顿,慕尼黑广播管弦乐团 指挥:平查斯·斯坦因伯格)。
收录CATALANI Ebben? Ne andrò lontana - La Wally 的这张CD我终于托朋友买到了(现在正在听,这首歌位于CD曲目的第5首)。
关于这张CD在网上也找到了贩卖的地址和相关资料: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B00003E4AT/ciaouk-music-mp-21/ref=asc_df_B00003E4AT366592备注:附上在线观看苍井优版《蜂蜜与四叶草》的入口: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yOTQzMTY=.html
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来评论这部电影的话,我一定毫不犹豫地选择斑斓。
眼神清澈喜欢喝北海道盒装牛奶的山田,喜欢看起来很特别的学长真山;在建筑事务所实习的真山,喜欢比他大好几岁的内心很复杂的理花小姐。
有温暖笑容的竹本,对画油画的天才少女小育一见钟情;小育遇见了另一个天才少年森田,两人惊讶地发现彼此像又不像……两重线索,多角爱情。
电影是循序渐进的,可是我觉得它更像一个非线形的画展。
措手不及的感情,属于所有的青春,而阳光下的那些彩色的混乱与焦灼,却只属于爱艺术的孩子,因为他们对世界和感情的看法,永远与众不同。
温暖的感情与偏执的梦奇妙地调和在一起,成了小育笔下独特的四幅抽象画。
第一幅画,应该叫《四月》聚餐会上竹本走到二楼油画室,偶然见到小育,画板上有飘落的樱花,层叠的光影,细细的蓝天。
那时一定是四月,四月总与少女相关,也是在这个聚餐会上,山田注意到了戴黑框眼镜瘦瘦高高的真山。
“所有的粉红都落进我的诗里”,四月里的小育飞跑过所有疑惑的目光,裙子上缝着片片樱花瓣,画里画外全是粉红,窗外亦是粉红。
第一幅画,应该叫《草原》草莓红,柠檬黄,一笔一笔地被甩在布上,最初我也不明白她要画什么,她自己大概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创作是个焦灼的过程,小育经常去看森田的雕刻,森田刻累了也来看小育的画作,之后,小育在布的两角点缀上草绿圆点,又让它们流泻而下,她明白她要画什么了,是她和山田去过的那片草原,一大片三叶草中一只蜜蜂展翅而飞。
气味与颜色,天真与梦想,幸运草代表的幸福,成长日子里有细碎的际遇,所有这些都在画里得到了凝固的永恒。
第三幅画,应该叫《游戏》那日阳光灿烂,两人在一张旧的马戏团海报上完成了共同的涂鸦,身上沾满斑驳的颜料。
天才的内心都是小孩子,杂乱而欢快的油彩下小丑露出笨拙的头微笑。
阳台上围观的人们不由自主地鼓掌,他们喝彩的其实不是画,而是这如此精彩的青春。
小育和森田,最后不会在一起,但谁又能说在涂鸦的那一刻,他们心中没有爱呢?
第四幅画有名字,叫做《大海》海边是重要的转折点。
山田,真山,竹本,小育,森田,五个人来到海边,前面发生了那么多的事,面对着夕落下的大海,大家都开始懂了。
敏感的他们希望能表现世界,也希望能透过这个世界,看到一些什么。
关于爱情,友情,自我,人生,永恒。
于是后来,森田烧掉了自己的展品,小育有了少见的消沉,竹本还是选择默默地守望……于是便有了最后的那幅《大海》,蓝色的涟漪,仍是抽象风格。
也许,是跳出自我,去看看广阔世界的时候了,懂得自己要什么并一往直前的他们,都会有个充满阳光的结局。
也许这四幅画对导演来说并非是重要的线索,也许把它们单独拿出来我也会一头雾水于其中的表达,但在电影里,我想我看懂了。
抽象画,非线性的斑斓,有着偏执梦想的青春,就这样和谐而奇妙地叠在了一起。
喜欢预告片,喜欢arashi那支小歌曲。
相对来说不闷的片。
喜欢与被喜欢的故事。
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喜欢我的人我不喜欢,似乎是永恒的青春主题。
第一次尝到一见钟情的味道,第一次喜欢一个人,第一次失恋。
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骑着自行车去她喜欢的人那里请他去看她“如果是你的话,大概可以吧”。
然后,骑车逃跑。
永远长不大的学长前辈,不想毕业,到处流浪,兴致上来就吻,吻完躲起来,最后离开。
英俊才华的男生,站在人群中永远出色,你不知道他这一次会待多久,也不知道他下一次什么时候出现。
喜欢苍井优,天才的单纯的稍微有点点不通人情世故的少女。
被苍井同学演得很有光彩。
荧幕上英俊的男生有许多个。
但最美的小女生,只有苍井优。
再平淡的电影,有她在。
都能耐心看完。
最纯净的笑容。
独特。
可爱。
气质清新。
她在就能倾倒一大片。
在形容别人美或者想安慰别人的时候词很乏。
毫无办法。
有一些女生漂亮,但会让人不舒服。
我想每个人都会喜欢苍井优。
外表甜美,内心坚强。
看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时候就喜欢她。
倔强。
勇敢。
最终却无法继续的生命。
选择在一个晴天坠落。
断线的风筝。
让人很伤感。
《花和爱丽丝》充分展现了她。
仿佛不是表演。
是她的日常生活的样子。
很多情节一直记得。
两段舞蹈。
大雨中的释放压力。
和面试时候的一段长长的芭蕾舞。
她一直都漫不经心。
却让别人这么喜欢她。
《蜜蜂和四叶草》不明白名字的意思。
是漫画的电影版。
看过漫画的人都说拍的不好。
我觉得有苍井优在。
还是不错。
在男生竹本初见到她的时候。
她穿着奇怪但很独特的裙子,戴着耳塞画画。
抽象的粉红色的樱花。
竹本呆住了,所谓的一见钟情。
旁观的人都能感觉得到。
太隆重的见面。
足以念念不忘。
她是快乐,内敛,独特的天才美少女。
专注的画画。
后来渐渐喜欢上另一个奇怪邋遢有才华的学长森田。
开始有种淡淡的忧伤存在。
她穿的衣服很奇怪。
但她穿着都很自然,有艺术家的气质和品位。
他们一起去海边。
她没有见过大海。
他们一起去看大海的那天,大海显得这么明亮。
青春的面孔,甜美的笑容足以照亮一切。
一直在寻找专注做事情的感觉。
全部投入。
很累,很充实,很快乐。
认识的一个女生雪光读书很投入。
喜宝认真读书的那段时间。
都让人很羡慕。
专注的姿态。
特别美。
在《彩虹女神》中她演上野树理的妹妹。
也不赖。
还有好几部片子没看过。
很期待。
和动画差远了!!
看动画时,最喜欢的就是森田和阿九了
除了苍井优外,全部都很让我失望。
有些东西叫做青春、被用来怀念。
不怎么懂,全是单恋。值得看的就是小美女啊和她的画,还有音乐很好听。
GOOD。只有艺术家才能理解艺术家呀。
樱井翔真是丑死了 像个包子
还不错
怎么不在一起呢?!
竹本一点都不可爱短裤穿他身上怎么那么寒酸!真山一点都不帅气瘦了吧唧还一副邋遢相!山田那双金鱼眼瞪什么瞪喜欢人家表现的太卑微了!森田痞得太过头都没痞在点儿上感觉和其他人脱离了一样!!所以这部电影除了我们家苍井优和菅野洋子的OST以外一样都比不上电视剧版!!!
青春最棒@
苍井优的气质給一分,其余无分
没看过原著和漫画,北京国际电影节那天路过保利国际影城旁边的书店,翻了几页书。男孩对女孩的暗恋与爱慕,女孩对男孩的倾心与痴念,就像花本手里的颜料和画笔一样无从下手。青春最美好的地方或许不是爱而不得,不是拥有或失去,彼此相遇是最好的注脚。竹本踩着脚踏车穿过隧道独自去看海的一幕想起了《壁花少年》,那一夜的宿醉谁都没有捅破心事,只是一个吻就让小育本就自闭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地震,也让竹本内心无限怅然。艺术就是要燃烧自己,青春就是最美的徒劳无功。苍井优傻呆稚拙的样子真可爱。
我能说这片要多弱智有多弱智吗?
改编自人气少女漫画《蜂蜜与三叶草》,虽然学艺术的人都有些怪异,日本人也比较夸张,但对年轻人的感情刻画还是挺细腻的。
苍井优 美
优酱~
这本剧的台词很好背吧,笑一个忧郁两下就完了。。。坚持的没有结果,放弃的这也算是好结局吗?
对不起 看过动画的人要说:很垃圾!根本不像!失望!
最初的爱恋跟暗恋,青春里干净的样子都在这儿。有点疑惑的是,那只诡异的黑猫怎么会是那么模糊的一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