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究竟是什麼?
每個人心中都有獨到的見解與感受。
然而,當電影出現了這句臺詞:『每一個混蛋的心裡,都住著一顆受傷的心。
』抽象的愛,在我腦中忽然變得無比具體。
我想“愛”或許就是黑暗中一把發光的鑰匙,偷偷開啟我們被冷漠,自大,自卑,自棄鎖上的心。
【瓦解冷漠,“愛”才能保護受傷的心】故作冷漠,絕對是許多現代人的通病。
通常,表面看似擁有越多的,冷漠病往往越嚴重。
電影中,西裝筆挺,年輕帥氣的企業家,就屬此類型。
有性能力卻沒有愛的能力,從不曾擁有過,也不覺得愛重要,活在一塵不染,無色無味的內心世界,一如他如影隨形的潔癖,令人難以親近。
因為,對一切無感,最安全。
人生在世,受傷難免,可有些人一旦受傷就沒有複元的能力。
對這種人而言,人生最難的不是有愛,而是去愛,可勇氣不會憑空而來,從不曾被擁抱過的小孩,又怎麼知道被擁抱的感覺是什麼?
愛是什麼?
愛就是即便不瞭解,依舊自然而然地想靠近,恐懼因而漸遠,乾枯的心得到滋潤。
潔癖的企業家在他喜歡的人身上聞到了太陽下的青草味,她明明剛煮完飯,她家也與潔淨有段距離,但他就是聞到了前所未有的芬芳,那是有愛的人才能聞到的氣味。
他受過傷,以為冷漠是為自我保護,直到他遇見愛,終於明白:“冷漠”只是隔絕與拒絕,“愛”才能真正保護受傷的心。
另外,才華洋溢心高氣傲的富家女,雖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總臭臉迎人,彷佛對世上的一切皆不滿。
但她真正不滿的,其實是自己也不曾瞭解的自己。
明明有滿腹的愛,明明心比誰都暖,表現出來的卻是劍拔弩張與冷言冷語。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或者我們自己便是如此。
習慣口是心非,別人以為她一切都無所謂,可事實上她比誰都在乎,在乎家人,在乎朋友,在乎戀人。
或許她害怕她在乎的人並不像她那樣在乎感情,因而總以冷漠的姿態保持安全距離,確保自己不會受傷。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了“背叛”這殘酷的事實,她不知如何排遣內心的痛苦?
此時故作堅強已不再管用,當她不再阻擋排山倒海的情緒,想罵就破口大駡,想哭就放聲大哭,即將爆炸的自己反而和緩了,那些無處安放的憂傷與痛苦忽然也被放輕了。
這樣的改變,與他人無關,是故作冷漠的女孩終於正視自己的心,那顆心,其實很柔軟,很有愛,只是被害怕受傷的自己藏起來了。
每個人都難以面對戀人和好友的背叛,大部分人會選擇老死不相往來,眼不見為淨,但是,越是逃避,內心的結越深,內心的結看似無形,卻在不知不覺中左右了我們原本可能更幸福的人生。
誰都會犯錯,這是事實,但不管有心還是無意,錯了就是錯了,重要的是被傷害的人該如何自處?
原諒,不代表我們就此忘記傷痛,或是輕易放過犯錯的人,而是放過自己,放過因為別人的過錯而被懲罰的自己。
愛的能力,有時是來自受傷的勇氣,當我們有勇氣正式自己所受的傷害,也就有能力承接另一個更好的自己。
一個更好的自己,才會擁有更好的愛。
【放下自卑,“愛”其實無所不在】電影中,郭采潔和陳意涵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但兩個會成為好朋友的女孩,未必勢均力敵,往往有一個比較出色,另一個比較黯淡。
出色的女孩往往輕而易舉就能贏得全世界,黯淡的女孩似乎再怎麼努力總是棋差一著。
光,永遠照射不到她身上。
然後有一天,黯淡女孩竟鬼使神差地傷害了她最好的朋友,這次,光終於傾瀉在她身上了,卻是不光彩的“光”,她成為眾矢之的,除了“對不起”之外,無話可說。
然而最重要的是,連她都開始討厭這樣的自己。
她唯一得到的是,終於看見真正的自己有多自卑。
缺愛的人,往往都不愛自己。
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是因為沒有閃光點,而是因為眼光始終不曾停在自己身上,就像我們很少正視自己所擁有的,總愛往匱乏處看,因而怎麼看都無法滿意。
這是人性的弱點,也是許多人會不快樂的緣由。
其實換個角度看,人群中不會被人一眼注視到的女孩,閃光點反而只有真正懂得的人能看見。
她的善體人意,細膩溫柔,都是內心的東西,一旦被愛注視,就能持久發光。
她需要的是對自己多一點的耐性,在那個懂得的人還未出現之前,得先好好珍視自己。
每個女孩都是一朵花,有的驕傲如玫瑰,讓人想不看見也難;有的淡雅似雛菊,只要有一個人看見就好。
各有各的美好,沒有誰能取代誰。
放下自卑,換個看待自己的方式,黯淡女孩最終發現,一直渴望羡慕的“愛”,其實無所不在:在父母兄長一如既往的寬容陪伴中,在被她傷害卻仍願擁抱她的死黨心底。
她不是誰的配角,她是愛她的人心裡的主角。
好好愛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是我們在往前走的人生中,經常被忽略的必修學分。
在此之前,至少要先學會當自己的好朋友,提醒自己不要輕易傷害別人,特別是傷害自己愛的人,這才是不傷害自己的開始,也是更趨近愛的開始。
【真心祝福所愛,才是“真愛”】我們經常在失去以後,才開始真正去愛。
這是電影中鈕承澤飾演的富商在失去女友之後,我深深體會到的一件事。
原本喜歡拈花惹草的富商,始終有一種自大的心理,認為自己有錢,愛玩無妨,他沒有結婚的打算,反正女友的一切全都得靠他,他以為沒有失去的可能。
直到女友決定離他而去,他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憤怒之餘,最多的竟是恐慌。
那一刻,多金毫無用武之地,低聲下氣也挽不回堅決離去的心,再後悔也枉然。
我們不也是如此,擁有的時候不曾全心相待,總以為自己有對方離不開的籌碼。
但事實上,在愛情中,不要的那個人才是永遠的贏家,再大的誘惑也無法留住已改變的心。
沒有心,就不會再有愛,沒有了愛,愛情終究只是沒有靈魂的空殼。
這世上唯一的不變雖然是改變,但是改變從來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在日積月累的相處中點點滴滴的滲透。
沒有一段感情是沒來由的變質,只是我們很少正視,我們情願活在想像中,只看自己想看的,只聽自己想聽的,或者就算看到聽到不想知道的真相,也會選擇自我蒙蔽,直到徹底失去才開始回望這段感情,而後才終於發現,愛。
而兩人之間是不是真愛,往往也在分手之後才能知道。
相愛的時候為對方付出一切,恨不得摘星星攀月亮,把最好的都獻給戀人,這也許是愛,但未必是真愛。
真正的愛,是在明知道對方已經不屬於自己,依然一心希望對方好,即使自己已成為戀人心中的配角,依然能由衷欣賞此刻她心中的主角,這不是因為自己大度,而是因為愛,因而愛她所愛的一切。
所以,當我看到這段臺詞:『你活得開心,才是我最想要看到的,我其實還蠻喜歡那小子的,因為,妳喜歡他。
』我開始喜歡眼前這個不再自大,眼中佈滿柔情的男人。
也許,他不再是她最重要的戀之風景,卻一定是她心中最難忘最溫暖的風景,讓離開的她,依舊記得被愛的美好。
愛,的確是沒有人能瞭解的東西,也不是一個人好或不好就能決定的事,它取決於心。
我們唯一能把握的是愛一個人的層次,分手以後,能放下自己的得失,真心祝福所愛的人,在我看來,不但是真愛,更是深層次的愛。
【“愛”讓人不再自我放棄】有些女孩像電影中舒淇的角色,仗著年輕貌美,不知不覺就成為依附男人的寄生蟲,沒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也不認為以此為生有何不好?
直到遇見愛,原本無所覺的人生突然開始有了感覺,開始意識到自己除了美麗以外一無是處,開始厭棄這個像空殼般的自己,人生因而有了改變的契機。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輕鬆自在的人生,若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擁有財富,過著人人稱羨的生活,豈不是美事一樁。
然而,人生還有一種重要的價值叫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更重要的意義其實是知道自己的存在能對他人產生影響,而這樣的成就感絕不是被人包養,擁有金山銀山所能替代的。
當一個人因為愛,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匱乏,進而想改變,這份愛就有了成長的力量。
擁有成長力量的愛,就是最好的愛。
所以,愛看似複雜,其實很簡單,當你因為一個人而有了珍視自己的心,因恐懼而來的自我否定與自我厭棄將成為過去。
能讓人不再恐懼,勇敢面對,就是愛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愛”是幽默溫暖的人生態度】人生中的傷害無所不在,並非努力就能杜絕,也不是與人保持距離就能毫髮無傷。
人能不能過好,往往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快不快樂真的和擁有多少沒關係,而與心態豁達與否有關。
有人說電影的劇情過於夢幻,若在真實生活中遭遇朋友和戀人雙重背叛的嚴重打擊,有幾個人會選擇原諒?
若有一天自己莫名其妙懷孕了,又有多少父母會像電影中的父母以幽默的態度看待?
但我卻認為這恰好是電影最動人之處,與現不現實無關,它只是提供了另一種選擇,讓置身事外的我們以不一樣的角度看待已經發生的錯事。
所謂錯事,並不是耳提面命或再三提醒就不會發生,重點是發生了以後,該如何善後?
或者說,該如何善待自己,才不會讓別人犯下的錯誤反倒懲罰了自己。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女生之間沒有堅固的友情,特別是一旦牽扯到男人,最後通常沒有朋友可做。
在這個問題上,電影給了一個提示,如果只看表面,當然會認為背叛友情的女孩差勁透頂,然而事實上,背叛的人絕不會比被背叛的人好過,一輩子活在愧疚中,才是最嚴厲的懲罰。
因此關鍵不在於被背叛的女孩心胸特別寬大很不寫實,而是她在自己深受傷害之餘,卻看到了背叛她的女孩所受到的傷害並不比自己輕。
被自己的好友傷害這件事確實嚴重,可對她而言,她看到的不僅是自己的痛苦,還有對方的痛苦,她因而更確定自己不想失去這個最好的朋友。
我認為電影想表達的是“珍惜”,當你對另一個人有了珍惜之心,你所看到的就不再只有自己。
這樣的“愛”,其實比愛情更可貴。
當我看到電影中那對活寶父母面對女兒突如其來懷孕的反應,我笑了,卻也真心佩服他們豁達的人生態度。
當時腦中閃過的竟是如果有一天我也面臨這樣的處境,我能像他們一樣幽默嗎?
其實很難,但卻也不無可能,因為再大的事,都不如自己的女兒重要,有時候之所以無法原諒,其實是自己因此受傷的心。
但傷害這件事也是角度問題,不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才能看見女兒的恐懼與歉意,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自己能成為看見女兒傷痛的父母。
特別喜歡電影中那個充滿花香和綠意的小陽臺,這也是電影最後“愛”留在我心中的具體樣貌。
強烈的生機不是原本就有,而是經過無數傷害的摧殘後,重新澆灌出更茁壯的花草。
愛,就是澆灌花草的陽光、空氣和水。
無所不在的陽光、空氣和水,就像幽默溫暖的人生態度,化身為黑暗中唯一發光的鑰匙,打開我們被層層鎖上的心,讓我們放下恐懼,成為更好的自己。
沒有愛的人生依然可以繼續,但有愛的人生真是無比幸福!
我想,這就是電影“愛”要告訴我們的事。
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cn/aiyung
周末,跟家里妞去看这个小电影。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评论“两个女主角都是票房毒药,可能好看吗?
”关于“票房毒药”这么一说,我倒是分析过,其实毒药不毒药,根本不在演员身上,而是剧本本身。
但观众谁记得编剧啊,归根到底把这个东西赖在演员身上,枪打出头鸟嘛。
胡乱接片的演员,就容易被冠上毒药的头衔,就算你有浑身解数,一个三流剧本,你也演不出来一流体验。
当然,显然赵薇和苏琪也确实不属于表演一流范畴里的,但总不至于三流。
我个人还蛮喜欢赵薇,至少称不上反感,对苏琪也是。
我一直在想赵薇问题出在哪里,可能跟赵薇说话腔调有关,这个最真切的定义其实就像在《一个女人的史诗》里,刘烨评价赵薇的那样(剧中人叫什么记不住了),说伊演得太直,太硬,怎么看都不柔和。
赵薇说话腔调就是这样,所以让伊演疯癫的人,反倒闹得起来,但演委婉的,怎么看都觉得在装。
苏琪,永远是慵懒的大美女,似乎也一直在扮演这样的角色,过着富泽阔绰的日子,因为跟了一个有钱男人,但心底其实是少女的,总在憧憬一段干干净净的爱情。
所以,在她历来扮演的角色中,最后总是“私奔”了,找回了“自我”,去奔赴她那干干净净的小爱情,做一对柴米油盐的小夫妻。
我们的剧情必须这样安排,因为我们要让世人相信这世上光明美好之事,我们不允许一个漂亮姑娘为了钱为了虚荣跟一个糟老头子,我们总是要让她幡然醒悟良心发现,而真实的生活,当然并非如此。
但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觉得,对于那些穷小子来说,爱情是摸的着的,姑娘不是只爱钱的,不是只求被包养的,她求的是你的爱。
而真实点说,被包养惯了的姑娘,是没办法跟一个普通男人谈一段普通恋爱的,因为,那完全是两个世界。
导演在苏琪门前说出那段话时,还是有点小感动,虽然这是个老男人,虽然这种戏码其实永远不会在老男人身上发生,他们不愁结婚,不愁找不着下一个听话的姑娘。
我们能从中看到这个老男人内心缺失的部分,放诸现实,我们也知道这个男人现实缺失的部分,但你千万别以为自己就是掉的那个碴,他真不是为了等你,真的。
个人觉得这个戏中出彩的其实是阿宽和那个警察,观看时多半的笑声皆因二人而起。
真心觉得赵薇其实跟那个警察才登对。
但这是偶像剧。
以前从未看过阮经天演的东西,也从未关注过,我一直以为丫是花瓶,而这次则彻底改观。
回来后,妞跟我说人家是影帝好吧?
好吧,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总之,这就是个挺清新温情但不文艺的片,让你看过之后,觉得人间自有真情在。
人间也确实是有真情在,不管你目前遇没遇到过,你都得这么相信着。
因为,除了相信,没有更好的办法。
(呸,这句真是大俗话)影片镜头感不错,一看就是台湾的调子。
挺美好。
PS:那对年轻小情侣的故事告诉我们,感情的事就是一个愿打一打愿挨,所以,旁观者千万别跟着搀和。
除非,你另有居心。
经此鉴定,凡是搀和别人两口子事儿的,都是表面维护的恐怖分子。
这是豆导在《love》同名书中的一段手记——钮承泽:2008年,一个我深爱的女子,我们经历分分合合,最终决定要在一起了。
我们决定生一个小孩,开始调养身体,结果她告诉我她爱上别人了。
那一刻,我听她讲。
我说,没关系,你就去,我说我要先走,然后一出去就吐。
我仍然经历了所有该经历的,比方愤怒、耍流氓、恳求她留下。
有一天,我遇到她跟那个男的,但我发现我不恨那个男的,因为她喜欢他,我甚至有点喜欢那个男的,因为那个男的可以让我爱的人快乐。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这才是爱啊。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听过并且信奉过这句——认真,你就输了。
不只这句话大家更相信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我更爱你,我更在乎你,我就是输家说这话的人就是个骗子爱应该是我们最本质的善意和友爱,它不是欲望不是自我的需要不是自我实现的舞台不是获取舒适的捷径不是可以算计谋划的东西,当然更不是能以输赢论结局的故事那些过分的自尊心那些自私的唯我意识那些狭隘的得失心那些变态的占有欲那些步步为营的算计那些龌龊的输赢论那些你在对对方进行无理预期之后的失落感....那些都是人性中应该被克服的弱点而不应该是爱情本来的面貌我们每天谈论爱消费爱——电视里演的,歌里唱的,电影院放的...但自己的脚步却在步步远离它,本末倒置的只享受互相博弈互争输赢而忘记我们是因为爱才在一起最后只剩下抱怨、不平衡以及两败俱伤真的爱只应该存在善意因为你痛苦所以我痛苦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如果你认为别人是更好的选择那管它什么占有欲得失心那些统统不是爱情里本该存在的我只要你幸福没有恶意揣测没有恶言相向这才是爱情的真相啊停止借着爱的名义去做伤害爱人的事,然后再大言不惭的抱怨世风日下真爱不存吧如果你尚且还怀着这样的杂质你还怎敢企图得到一份纯粹的爱情?
怎么可能你在算计,而对方在真诚怎么可能你在观望,而对方在付出怎么可能你在占有,而对方在失去怎么可能你在预期,而对方在迎合怎么可能你在想赢,而对方在认输怎么可能你在自尊自恋,而对方就得死不要脸不可能在你做了这么多“非爱”的举动后,ta依然爱你如果我不能褪去杂质做到纯粹,我宁愿没有遇见你。
按理说,看一遍电影,特别是对于我这种短期记忆力相当差劲的人是不应该写观后感的。
今儿中午跑去电影院,很庆幸没去凑情人节的热闹。
整个放映厅里不多不少的十几个人,一致的笑点和始终没有任何手机铃声的氛围让我很享受这个补上的二逼节。
看到海报,观众应该大致都能猜到这种俊男靓女扎堆上镜的电影会用什么样的格式讲述一个主题似乎是爱的故事。
钮承泽一直是个很有商业气息的导演,看过之前他拍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艋舺》和《我在垦丁天气晴》,除了《情非得已》之外,其他两部都是不折不扣的商业片和偶像剧,但商业的包装下,豆导浓浓的小清新之梦随处可见,这点从选角就可见一斑。
彭于晏、张钧甯、阮经天的反复使用,让我现在连看到豆导自己总带着股狠劲儿的脸都倍感亲切。
《爱》也同理。
这么多花花草草,如果不上演几个多角恋故事怎么对的住观众们渴求八卦的内心呢。
开场十多分钟的长镜头配上闪回的白色字幕,一下子带出来八个主角之间的人物关系,并用田馥甄的《Love!
》穿插在不同场景里(没听过可以自行去百度歌词),这一手利落大方得让我在电影院觉得特洋气特过瘾。
但人物关系并非之前想的那种多角恋模式,能称得上多角恋的也只有彭于晏郭采洁和陈大发那个圈儿,老套的闺蜜成了第三者的爱情故事。
虽然陈大发的怀孕是个意外——她只是彭于晏一时兽性战胜人性的牺牲品,但豆导不是在拍《失恋33天》,他只是想讲一个纯爱故事——我和闺蜜都喜欢他,但是他只喜欢我闺蜜一个人,最后我的牺牲让我收获了成长让他们收获了爱情。
所以那些在总结闺蜜心海底针、有钱的闺蜜不要乱交更不要和有钱的闺蜜的男友乱搞的人,你要是把这种社会游戏规则带入电影,如果你不是在玩儿你也输了。
钮承泽应该是个内心有过伤痕的人,他的电影经常随处可见自嘲和一些细节的闪光。
拍的最细腻的应该是舒淇的故事。
不得不赞一下阮经天,气质干净,演一个口吃患者也是活灵活现——一反口吃患者给人们留下的刻板呆滞的印象,当他着急起来说不上连贯的句子的时候,整张脸的表情都是随着每一个字的吐露不断变化,看得让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演员。
片中为数不多触到泪点的就是阮经天和大发隔着妇产科窗户的那段对话。
这个段子的设置好就好在,阮经天是大发的哥哥,如果换成是couple关系,则又显得俗气了。
特别是那句“我会对你们负责的”,让阮经天这个角色彻底把赵又廷彭于晏俩人闪瞎到黑暗里。
这个故事相对来说也是最完整的,饰演富商的钮承泽花而不狠,靠被包养上位的舒淇浪而不骚,口吃的阮经天诚而不傻。
写着写着就会想到几个场景:钮承泽在舒淇面前掏出那张修修改改了很久的说话稿子,对她说,其实我挺喜欢那小子的,因为你喜欢他。
这句台词一下子就表达出来钮承泽一颗比谁都柔软的内心;舒淇光着脚在阮经天的阳台躺椅上睡着了,高跟鞋被搁在一边,脚上是红红的勒痕。
至于阮经天后来拿来为舒淇悄悄抹上的究竟是可以呼应上文的除臭剂还是听起来温馨一点儿的膏药,就变成一件无必要追究的事情,光是阮经天在舒淇脚边放上一盒蚊香,低下头为她涂药的样子,就足以让很多少女在情人节的电影院里暂时忘了身边还坐了个男人了。
舒淇和阮经天的两次接吻也是相当到位,舒淇反客为主的样子估计也能讨得不少女权主义倾向的观众的欢心。
有人说这个故事太童话太狗血。
是很童话,但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
哪部除了纪录片之外的电影不是导演编剧的梦幻世界呢,关键在于一个信字。
而两个小时的《爱》,能让我在电影院一次表没看一个网页都没刷——能让观众坐得住,就是豆导和整个影片制作人员组最好的诚意表达。
赵薇和赵又廷的故事和其他两个发生在台北的爱情故事离得比较远,故事以北京为背景,三十五岁的赵薇的搞笑功力绝不输给当年二十岁的小燕子,翻墙跳舞石膏脚卖萌样样拿得出手。
在我眼里,童话般的倒是这个故事——这故事里人民警察的形象完美地诠释了有困难找民警这句口号。
你要是问,赵又廷和赵薇俩是怎么看上眼的呢?
之前赵薇又骂又吵的样子,赵又廷又凶又臭屁的样子,就这么让俩人一吻定情了么?
别问为什么。
电影和生活一样,你要懂得在其中取悦自己。
不是每个傍导演的女明星都是想上位,不是每个嫁给老男人的小女孩儿都是想出名,每个人审美观不一样,如此而已。
谁也别骂谁狗血,对于这种纯爱电影,狗血的是生活不是电影。
突然想起《岁月神偷》里面吴君如大妈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做人呢,就要信”。
如果社会规则见多了反而连真心真情和真诚的表达都不愿相信,那么,狗血的人其实是你自己,被社会规则潜了是你活该。
好的电影需要能让人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不一定是种代入感,毕竟生活有限想象无穷。
好,在于可以感人。
无论是情、景、台词、故事、养眼的演员都可以成为感人的要素,再配以适当的元素结合和互补。
演员甚至都不需要养眼,只需要浑身上下都会有股劲儿,把角色的话说出来,把角色的生活表现好,也就够了。
《爱》做到的就是这一点,它的基础不在于故事的叙述,而在于几个角色之间的互动所迸发的真情,这些情,有的莫名其妙有的幼稚发笑有的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总会有一款适合你的。
千万别纠结后续如何,那不是导演不是演员甚至不是《爱2》《爱3》《爱4》的事儿。
《爱》其实可以改个名字叫《就是喜欢你》。
里面每一段感情渗透出的是纯粹的情感因素,真正的爱肯定不限于此。
但你要忙着为它考虑后续而心烦意乱,那就不是其他人能够安慰你的了。
很多好的商业电影拆开包装,无非也就是个特别普通俗套的故事,但那包装至少也能让我们在电影院里面欢喜上两个小时,也就够了。
剩下来的不是这个级别的电影所包办的事儿。
谁都别瞎操心。
对于普通人而言,各取所需,生活就会变成你的。
生活是块豪华多层大蛋糕,我不相信其中没有你的那一块儿。
1.长镜头不等于就"电影"了,<云水谣>不也长镜头了?2.编剧有老班底,怎么就不如<求婚事务所>了,认认真真拍偶像剧不好吗?小s演技是过了,总没赵薇过吧。
某位金马影后演偶像剧就一定演得好吗,还不如电视咖捏。
3.如果拍本土片,应该不会缺了李湘宜吧。
赵薇这一段当然是为了内地市场。
小燕子真的一辈子只能演弱智了吗?
台湾富商拯救北京脑残妹,这样的梗光腚部你们还通过啊。
4.作为专攻节日档期的小鸡片,狗血台词和剧情都可以忽略。
也难为一众大牌明星了,功成名就了还要继续拍mv。
巴特!
把台湾人包内地2奶的梗包装成偶像剧拍,这个有点过底线了吧。
5.赵又廷算本色演出吗,一直觉得这位少爷流氓气很重。
还别说,公子哥说文艺腔的狗血句子勾引女人其实挺真实的。
6.演小燕子儿子的小孩面目可憎。
7.2奶包小白脸挺现实主义吧,可为了童话效果让阮经天说出我不接受包养我只接受爱这样的台词就自相矛盾了吧。
要就现实主义到底要就认真的纯情,这么拧八何苦呢?
8.豆导每次都把最好的角色留给自己,这话只对了一半,不是“最好”,是最讨喜。
9.哦对了,郭采洁前一半不错,结尾一拔高又虚假了。
其实如果说这电影本身情节演员场景,实在可以打到70分以上,如果我几年前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或许会努力打到90。
但很可惜现在的我已经是个内心阴暗猥琐女屌丝,依照我变态的口味,必须给它及格以下啊。
如果赵薇没疯,那就是导演是赵薇的高级黑,穿的像个橙子我可以原谅,但是我擦这是什么鬼角色啊,穿着土掉渣的红裙,擦着溢出嘴角的口红,跳一段杀马特艳舞,赵又廷那个角色真是太有素质了,他只是默默的走了,甚至还打了招呼。
这难道不是小清新电影么?
赵薇那段真心让我理解不能。
按说赵薇到这个年纪也该明白,自己根本不适合风骚啊越想越觉得导演必定是赵薇的高级黑,开始那些完全是无理取闹,泼妇发飙好么?
导演该不会以为那些是所谓“刁蛮”吧?
还有那个警察,是淫媒么?
是淫媒么?
是淫媒么?
叫俩陌生人为了小孩当场接吻的招都使出来,总之在二赵这段上导演智商down到最低点,如此恶俗的桥段都能拍出来,实在是太残忍了!!!!!
还有陈意涵那段,闺蜜和男友搞出了小孩,最后居然三个人在一起,说我还跟我男友和好,另外我还跟你做姐妹,我做你孩子的干妈,我们三人幸福生活在一起永不分开,我已无力吐槽。
我只能说导演智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如果我今年只有12岁我恐怕都不会相信这么狗血的情节。
导演,我已经想不到什么好词来形容他,每次他拍的片都被小清新们捧上了天,但看了又很失望。
这个长相略低于相貌平均水平线的中年男人,每次都爱出现在自己的作品里和美貌女猪脚来一手,我很难觉得他心智正常,少年时期想必是被女神伤害过的吧?
但就这样一个人偏偏有颗梦幻少女心,总结一下这部电影所有的组成部分,就是:1.王子爱上灰姑娘(二赵)2.女神追求呆萌男,富商有真爱(舒淇vs阮经天vs导演)3.少年狗血青春乱爱事件(陈意涵郭采洁彭于晏)当然也是有新发现,第一次发现郭采洁美过陈意涵啊,还有就是于美人,真的很可爱。
我仅剩的分数全给郭采洁于美人和众多配角我也不知道我在写什么,大概是今天开会太累了吧我恨我竟然看过这部电影
爱,要含蓄地处理啥叫爱?
在东方人的情感结构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种意境就是爱,你看这句诗,里面没一个爱字,但你分明看到的就是一份极纯极质朴的爱;啥是男见女的那种来电的感觉?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他妈的这一句著名的乐府诗已经把这种来电感写绝了,而且是空前绝后地绝。
里面没有一点“我爱你,我要追求你。
”的字面表述,但却比直白表达好上一万倍。
在东方人的情感结构中,你要处理“爱”这种主题,恰恰是要“形左实右、声东击西”的含蓄,就像陈英雄《青木瓜之味》许秦豪《八月照相馆》岩井俊二《情书》,这是东方人关于爱的具有代表性的想象和体验,两个人见面对眼了就抱着啃,于是这就是爱了——那是西方人的思维,那一定不是东方人的爱。
东方人的爱,是彼此看对眼了以后,云南的阿鹏哥和金花妹山歌对唱,陕北的亲个蛋蛋妹妹先给哥哥绣一双花鞋垫,新疆的库尔班在阿娜尔汗楼下弹琴唱歌,山东的小凤先给柱子烙一张大煎饼——这是东方的爱情,是含蓄的,是要去体会、想象和在你来我回的黏糊中去感悟的,东方人就这么含蓄,即便民歌里充满了“拉手手亲口口” 一类的表达,但要注意:那不是真的拉手和亲嘴,而是用类似这种符号去表达爱,东方人的含蓄和高明,就体现在不说一个爱字,但却让爱四溢。
钮承泽一个能拍出《艋舺》的导演,绝对不会不懂这一点,但为什么他不能含蓄地讲故事?
很简单,这是个商业片,尽管钮承泽搞了一个巨文艺的配乐、片尾曲配巨文艺的画面,但这片子的核心不是要好好讲一个故事,尤其不是要讲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更谈不上含蓄——他真实的目的是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尽量塞满各路明星,以便在宣传攻势上占尽风光,但纵有再一倍的明星加盟,这也是个烂片,因为它试图用鲜衣怒马纸醉金迷和男女之间随便接吻上床的戏码来载“何为爱”的“大道”,它彻头彻尾地失败了,这个道,不是这么个载法。
中国文人作文,不出二途:言志和载道。
如果你水平一般,理论修养不够,那你就用极具特点或者引力的方法讲自己的故事,把这个故事讲好了,就是言志;载道,那一般是大人物或者有墨水、有理论思维的学士干的事儿,中国历来不缺这种好文章,所谓“文以化成天下”。
而钮承泽这个片子要搞哪样?
告诉人们啥是爱?
显然看完以后没任何触动,就好比他要讲一个《乡村爱情故事》那类题材中男女大战玉米地的红高粱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结果拍成了《北京爱情故事》这种题材中高富帅如何全面战胜矮矬穷成功携美女开房并将中国各阶层差距血淋淋地刻画出来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
这不光是手段问题,更是态度和立场问题,何以至此?
商业片嘛,票房第一,舒淇赵又廷阮经天陈意涵赵薇骗你进影院,好不好看再说了。
几个关于关于吻和性。
从一开始彭陈郭三人见面就来个接吻,然后又是舒淇开放热火挑逗,然后便是各路没完没了的接吻,最离奇的当属那个估计是成人片看多了的豆豆,他认为真的父母一般都会那种接吻——他说的是湿吻乃至舌吻,而不是亲脸蛋。
他半夜爬在树上以看成人接吻为乐,于是得以让台湾高富帅在警察监督下在大陆一个单身少妇身上打野味,这都是什么鬼情节?
这时我才深深地理解了豆豆为什么没从树上掉下来,因为他看妈妈和台湾爸爸的激吻入戏了,鸡鸡已经插进树里了,有力地支撑了身体。
成年了岂不要看活春宫?
此片导演和编剧肯定不承认,吻是爱的代名词,性行为性关系更不是。
但确实,本片中的吻戏有点偏多,整体上让人什么疲劳,观众买票来看爱,可是看了一堆湿吻。
吻固然比活塞运动更能体现爱而非欲,可爱这个东东,还是用更含蓄地表达更好,否则亲吻也不会轻易在西方沦落为一种见面礼了。
关于地域/族群。
钮承泽是北京人在台湾生的娃,估计是满族,所以会借助电影资本来呼唤一下自己的身份认同:俺也是前朝皇族后裔,以此来自抬身价。
这个可以理解,谁都有个富贵之后重修家谱攀龙附凤的情节,但你好赖也攀附一个陇西李氏或者关陇军事集团这种对中华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祖上啊,让自己攀附一个满族的行为其实在很深程度上反映了台湾一些文化人对大陆,对北京的成见:北京是一个活在历史中的城市,它相对于台湾,代表着过去,那是个台湾人有钱以后可以去摆谱和祭祖的地方。
赵又廷在片中对赵薇怒吼:你对台湾人有很深的成见。
台湾同胞有钱了来北京买四合院,来勾搭北京女人(赵薇被台湾男勾搭两次,片中的处理方法是:第一次把豆豆勾搭出来了,第二次把钮承泽要表现的所谓的爱勾搭出来了)。
这种情节或许放到90年代的东莞是可行的,但现在,我觉得观众会严重质疑其真实性。
都是有钱人,为啥钮承泽不给篇末的山西煤老板安排一段爱情呢。
这或许又是台湾同胞的优越感?
关于阶层问题。
阮经天和陈意涵兄妹的家庭是城市平民,父母算是引车卖浆的底层,于是导演就刻板成见一般滴给底层的哥哥安排了口吃,让他和被包养的女明星产生一段“灰姑爷”般的爱情意淫一下;值得注意的是,陈意涵和彭于晏乱搞的那夜,事发的直接动因是陈看到了彭拍给郭采洁的短片被感动了,间接原因则是陈意涵自己说的,她自己认为和彭好的时候,彭和郭已经分手——我们来剖析一下导演的逻辑:贫家女看到自己富家女的闺蜜和男友恩爱,自己无男则心生羡慕,于是贫家女在对帅哥彭一贯的好感中,被一条帅哥拍的片子感动了,于是就主动发生了关系。
这难道是导演编剧“女要富养”的逻辑?
贫家女没经历过什么大阵仗,于是在羡慕嫉妒恨中轻易被帅哥感动——这纯属在文化领域对穷人和社会底层的侮辱。
就像秦韬玉《贫女》中写的“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穷人/无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文化领域从来都是羡慕嫉妒恨的复杂矛盾体,就好像他们比富人/资产阶级纠结得多,也自轻自贱得多,于是他们就似乎活该主动献身,活该成为单亲妈妈——就好比片中赵薇带人看房时破了洞的丝袜、赵薇形容赵又廷“你们那种人”的台词,赵薇家里那种不伦不类的红酒,赵薇给豆豆拿出廉价的面包还美其名曰“好吃的”,赵薇在北京三环某建筑年代为80年的老式小三居里面穿着动物园淘来的一袭红裙跳艳舞勾引赵又廷,那背景音乐的诙谐……这都是在和赵的豪富、钮承泽的奢侈形成对比,导演和编剧让看似二逼的跳艳舞、撒泼、婚外孕的情节发生在赵薇这个穷人身上,而富人/资产阶级则一直在品着酒、一直在痛苦地良心发现寻找真爱。
导演和编剧,你们是有钱人,可你们不能在电影里名目张胆地侮辱穷人,尤其是打着“爱”的标题。
关于未婚妈妈。
未婚妈妈这种事情出在谁家里都很难堪,像片中陈意涵爸爸那么淡定的大叔,我觉得纯粹是装逼功力一流,竟然如没事般淡定,还对彭于晏那么客气。
片中有两个未婚妈妈,赵薇作为一个房产中介,7年前被台商钮承泽连同四合院一同买了,于是台商回去继续买舒淇了,而留赵薇和四合院在北京一同喝西北风;陈意涵作为贫家女“自轻自贱”地跟彭发生关系,片中居然没有处理陈家里人的反映,这个很二,我觉得拿着高尔夫球杆打人的应该是阮经天才对,挨打的是彭于晏才对,妈的,难道台湾人都这么看得开?
未婚妈妈辛苦在餐馆里端菜,彭和郭俩人来餐馆消费,于是未婚妈妈轻易被“做一辈子的好姐妹”这种字条感动,冰释前嫌——这可能吗?
如果台湾人都这么好说话,我宁愿去台湾生活。
从来都主张“不宽容”的鲁迅先生说过:“损着别人的牙眼,反对报复,以求宽容,万勿和他接近。
”单亲妈妈面对这种彭和钮这种只管播种爽、不想负责任的男人,如果纵容,就代表着将多出另一个单亲妈妈,因此女性当合力共击之。
“做一辈子的好姐妹”——好你妹!
郭采洁当然可以和彭于晏重归美好生活,可陈意涵一个单亲妈妈怎么开始新的生活,一个人带孩子的女性生活就那么容易?
周围的男人怎么看她?
就像赵本山说的:“这让它以后在圈子里怎么混!
鸡怎么看它,鸭怎么看它,大鹅怎么看它!
”关于被滥用的“金婚”符号。
《失恋33天》片尾就出现过一对金婚的老夫妻,传黄小仙以爱情之道,本片结尾里又出现了关于金婚老夫妇的真情誓词。
这让人发现最近的很多文本在表现年轻人当遇到爱情危机或者看不清爱情前路时,就会固定安排一对儿老夫妇出来做培训。
培训的内容大抵也是些人生经验,想必这经验在《知音》《故事会》《家庭》《家庭医生》《人之初》里面讲的已经比较详细了。
各路电影对金婚的推崇,其实反映了持久、从一而终、相互负责这些元素在现代婚姻中的缺位。
能走到金婚岁数的老夫老妻固然能让青年儿们看到榜样的力量——但每当青年儿们的情感有点危机或者止步不前时,就搬出老夫老妻做教材,这难免有点刻舟求剑,没有充分尊重青年人的主体性,老夫老妻有从一而终的历史条件,年轻人闪婚闪离也有自己的客观原因,能不能过在一起,只有当事人双方最了解,搬出金婚的神像,其实就在告诉年轻人:婚姻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婚姻就是共白头这个目的性极强的行为艺术——可是婚姻本质是这样的么?
一段充满风雨坎坷、鸡零狗碎和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者是天天无新意的金婚就一定比那种每天都有新感觉或者刻骨铭心的短暂婚姻要好么?
未必,金婚还是镀金婚,这纯属一个私人选择,年头走得长的别以金婚的名号得瑟,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快猛婚姻也不必悲观。
大可不必让金婚的老辈们再做婚姻中的标准答案,因为很多人做的试卷,其实多是主观题,少有非黑即白的选择题。
金婚的老人们大可不必经常出来当道德标准答案。
和损友在电影院一路笑到尾乡村爱情小夜曲的旋律还在绕梁。。
小天(小宽)第一次出场的时候。
就代入刘能了。。
之后便无法自拔的联想起来。
赶脚豆导和本山大叔在各自戏中的角色都是老富蹉的形象。
刘英、大脚都基本能对等。
大家别拍我。
别黑我。
别人身攻击。。
主演我都是很爱的。
那年她十七岁,我也十七岁。
——题注1情人节没跑去看[love],因为我去电影院除了太好看的片子之外一般都喜欢下意识的左顾右看,而在我们这个民风淳朴的小地方,在黑暗的灯光下,在这么一个荷尔蒙分泌过剩的节日里,一般情儿们都会下意识地干点别的,那样就不是看真爱电影了。
2开场一般般,虽然有那么点场景调度的意思,但和真爱至上那个机场比起来,简直弱爆了,我还是土逼到喜欢爱情电影里来几段机场的长镜头,就安安静静地放在那儿看周围人来去匆匆,拥抱或者装作依依不舍。
3跑去看[爱]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昨天看了一期锵锵三人行,看王中磊和钮承泽在那儿千帆过尽似的缅怀真爱,豆导说我过手那么多女人,但真正可以为她死的却只有三个,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真诚。
我却不自主的抽了那么一下。
得了势又土的掉渣的文艺老男人都喜欢晒看破红尘浪子回头的样子,本质上合那些晒我今天又把哪个小野模睡了的煤老板的基本没差甚至更恶心,因为有勾引良家纯情小女生的嫌疑,同时过去的那些烂事有提上裤子就不管的嫌疑,还不如直接说我过去是个烂人,现在看到漂亮女的也会硬,但身体大不如前来的磊落。
4剧情土的掉渣了,连那个冒充丘比特的警察都土,比比真爱至上里的憨豆先生,我只能呵呵两句,哎呀,我又忍不住把这片和真爱至上比了,我错了,其实压根就不是一码事。
赵薇那个小孩讨厌死了,每次见他说那些国产三流家庭伦理剧的台词时都想掐死他。
5舒淇姐姐自从非诚勿扰拿了个华表奖啥子的就一直再也没出来过,恩恩,我真害怕她再把穿上的衣服脱回去,以现在年老色衰的劲儿就真的没多少人看了,那些导演玩笑两句叫叫你女神你还真当真了,还是老老实实跟着侯孝贤混吧。
6赵又廷和阮经天的搞基二人组就不评论了,manga的时候我觉得赵又廷还没那么招人厌,阮经天就有点太作了,这片恰恰相反,郭采洁还是那么好看,但演技嘛,呵呵呵呵呵。
恩恩,彭于晏和陈意涵真心搭啊。
台湾这群小伙子小姑娘最大的长处是看着教养很好的样子,一点都不讨人厌,就这点就甩内地那群锥子脸几条街。
不可避免地又想起最近很红的那个林什么,亲,青春偶像真不是这么当的,粉丝脑残也就算了,你再没有点自知之明,就。。。。。
blabla此处省略修饰词若干。
7豆导又一次把最好的角色留给了他自己,那个找假牙的桥段不错,他和舒淇那段在锵锵里面他还故意提到了,应该有八卦可挖,电影里舒淇从赵又廷刚过手给他那会儿他不是还和别人勾三搭四的嘛,本质上就是一买青春然后雄风不再争风吃醋的勾当就不要上升到真爱层面了,都是亲眼看到心爱的女人跟别人在一起的桥段,九把刀玩起来就比豆导正常的多。
您是真的老了。
8婚礼策展人将成为不久之后电影上作逼青年梦寐以求的职业,近两年的电影就有失恋三十三天,爱,以及黄真真的完美嫁衣等,恩,不错,毕竟社会那么多人,总得有点不一样的追求不是,不是每个女孩子都想成为公主吗,打下前几个字的时候,肝不由自主又颤了一下。
但转念一想,这职业男的适合晒才华女的适合晒爱心,碰见黄昏恋的主你还可以顺便晒下情深似海,真的太适合男盗女娼了。
建议以后导演常用。
恩,最后再补一点,看到电影里舒淇演的那个尤物角色,其实我无限的怀念 周海媚
虽然我不确定,赵又廷是不是真的可以忍受和赵薇结婚,然后养着好友钮承泽和赵薇的孩子。
不明白郭采洁怎么能平静接受男友彭于晏和闺蜜陈意涵背着自己生了个孩子,自己还做孩子的干妈。
不理解舒淇到底为什么开始和赵又廷乱搞不成,后来又忽然看上了阮经天。
然后赵又廷又忽然看上了赵薇……的孩子……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背着女友和女友的闺蜜出轨,要用跳粪坑来忏悔。
为什么被媒体追逐的舒淇放弃傍大款后,媒体不追着她报道:名媛被包数年沦落婚庆公司打工。
为什么钮承泽要找不会说北京话的小燕子来演一个满嘴北京话的姑娘。
虽然我不懂什么是“千人斩”,不明白赵又廷干嘛要和一个小孩说那么多文艺的话,不明白什么叫泥嘛“阳光下草地的味道”……但是,该片真的很好看,那么多长的那么俊的小鲜肉,跟那么多长的那么好看的大龄女,真的很符合女性观影标准,而混乱的男女关系,和混乱男女关系的和平解决,则非常符合男性对两性关系的期盼。
so,此片很适合情人节观影!
并且,看彭于晏跳粪坑,比看阿汤哥跳楼还要紧脏!
除此之外,您还能学到,那些《LOVE》教会我们的事:1、千万别跟男的求婚。
2、想让男的跟你结婚,就找个小三刺激丫,但你自己也要把握好尺度,毕竟外遇像罂粟,万一上瘾了,可能两败俱伤。
3、不要老被自己的感情感动,你越感动,人家越不敢动你!
4、闺蜜心,海底针,别老带男朋友和闺蜜一起玩。
5、如果你的闺蜜特别有钱,那么别冒险和她的男友乱搞,因为,除非你更有钱,否则你绝逼胜不了有钱人!
6、别老以找个有钱人为梦想,因为有时候钱和性能力你只能选一样。
7、和未婚有子的姑娘结婚时,最好查查孩子他爸是不是你的熟人儿,以防婚礼现场出现尴尬局面。
8、有时候,孩子不一定是拖累,他可以帮你搞定心软的男人,甚至善良的警察。
白痴唬烂的偶像剧情节,连我老婆都看不下去。开玛莎拉蒂的小开极富责任感的爱上房产中介离婚妇女,二奶抛弃钻石富商和洗车工结婚,突兀、与现实完全脱节。只能骗取无知少男少女一点眼泪。豆导啊,别浪费自己的才华,拍几部更深沉点的电影吧。
随便看一看吧
为了演员
45岁的钮承泽,有一颗25岁的心。华语片近两年最有趣、清凉的爱情作品。赵薇找到了适合她的角色,就连那一把哑嗓子也变润滑了。
最爱的并不是最后在一起的,拥有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没啥意思。。。那警察哥们儿挺逗的
为爱而爱,虽然现实中这三段感情都不可能,他们之间的距离不是用感情可以弥补的,可还是希望看到这样的电影,也许也只有电影才能成全美好的爱情了。
剧情有完没完啊……
赵薇舒淇可以,男1234号都死了。
赵薇破烂的黑丝…阮经天的口吃…台湾的父母总是这么卖萌…
台湾不拍清新黄瓜片会死人么!
不痛不痒。。总感觉这批演员还撑不起这种类型的电影。。。
很明显的感觉是:矫揉造作 故作伤感。好多感情逻辑是传统的人不能接受的。
如果世间的爱恨都可以这么简单,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也许真的很简单,无非就是我原谅你,你喜欢我。但它忘了,很多事情一个巴掌拍到烂都拍不响。
so beautiful.
灣灣我該拿你如何是好
钮导的十二分钟揭秘,看得出很真诚,好看的爱情片,讨论了多种情况。
长镜头够帅。
好好笑啊~~
我等那么久,完全就是为了那星光闪闪的卡司,当然还有这么讨喜的爱情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