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见到的还不算什么
Vous n'avez encore rien vu,好戏还在后头,你们还什么都没看见,You Ain't Seen Nothin' Yet
导演:阿伦·雷乃
主演:马修·阿马立克,朗贝尔·维尔森,米歇尔·皮科利,萨宾·阿泽玛,伊波利特·吉拉尔多,皮埃尔·阿迪提,安妮·康斯金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语言:法语年份:2012
简介:本部影片重新谱写经典之作《欧律狄刻》,演绎了一出“戏中戏”的好戏。编著《欧律狄刻》的剧作家安托万(德尼·波达利德斯 Denis Podalydès饰)过世,召集了多年前曾出演过不同版本《欧律狄克》的老友到家中重聚。生前,他录制了一段声明,让这些好友欣赏一部由年轻人重新排演的《欧律狄克》。众人在观影中,不禁想起当年..详细 >
at大光明。对舞台和影像的融合做得漂亮,观看-回忆-表演-入戏,作为对视频的回应,尤其多演员组合,台词如涟漪般漾开,表演可看的层次丰富,堪称真戏剧综艺。对欧律狄克的改编则加上了对爱情的道德阐释(要厮守还是真相),第四幕虽然勾连幕后,突出死亡主题,但略显蛇足,因为悲剧就像日落,总是在可见的边缘才强烈(阴阳两隔),second chance只会削弱情感的重击。以此片作为一天五部雷乃的收尾,充实。
爱把我们禁锢在组成时间的最小单位之中,涟漪不是爱的痕迹,死亡里没有爱
我们认为真实的生活却构筑在巨大的谎言之上,我们公认的虚构(小说、戏剧、电影)却为我们提供了真实(例如包法利夫人)。过往戏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马里昂巴德,我们都作为奥尔菲寻找已死的欧律狄刻(过往),而过往恰恰是我们逃避现实的出路和麻醉剂。只有我们下到冥界,才会知道过往也没有比当下好多少,我们的回望或出于自私而热烈的爱,或出醒悟。只有当梅雅黛伦镜头下的手的影子触到花的影子,我们才能真正得到那朵柯尔律治之花。为内涵加一星吧,影片并不出彩。
毕竟希腊人也不再像古希腊人那么希腊了,当年就有点杀马特气质的雷乃却还是那么的杀马特。
神神叨叨
对不起我的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me tuer ou me sauver
通畅又精巧。演员进出角色毫无停顿,演员坐定,导演轮番介绍,形成第一幕前的角色表,由此演员进入角色;末尾,从墓地的门框中离开,完成谢幕,回归到演员。剧场与映画在此也牢靠地黏合在一起,景框成为绝对的标点,以此完成影与剧、ABC三组角色的反复切换。
戛纳去死
剧作家将所有从前的情人(演员)们召集在一起,但自己最爱的那一个不在其中,为了再会欧律狄刻,在“复活”之时决然赴死,终于现实与戏剧、作家与作品和笔下的人物融为了一体。那导演雷乃和他的电影呢?|喜欢的部分几乎全在于形式行云流水的顺畅变化。
看到结尾卡司那里一堆lui meme,elle meme鼻子都酸了。都是跟着导演一辈子的演员啊,片中的剧作家也是映射雷乃自己。是电影和theatre的高度结合,毫无违和感。屏幕和观众面对的时候会略破坏摄影的美感。最后结局不太明确,或者说不太impressive。
差一点
无语
雷乃的电影总爱跟回忆缠在一起。这片对大的魅力还是形式,在结构上的花样,不同的人演绎相同的情节。代入感处理的很好,从一开始的银幕拓展到观影室,再走出房间更多的布景,层层推进,接受起来也更好。分屏用的也很有趣,尤其是最后的四屏,让回忆与现实交织。演员更迭,戏剧的魅力却是永存的
21世纪的作品仍延续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穆丽爱和广岛之恋的创作,戏剧十足的开场,戏中人点评戏中戏,分屏,运用各式极端的创作元素。耄耋之年的雷奈再继续为电影理论丰富灵感,这算是一种轮回吗?
好戏还在后头。
看得到风骨和情怀但更多的是自恋。带着一股倔强老气的戏中戏,形式主义,比较无趣。
开篇的双重介绍人物有趣 进入观赏 自动打破 三套班底和银幕的六个维度上都有让人惊喜的小瞬间 甚至 Sabine Azéma 和 Pierre Arditi 这两位 Eurydice & Orphée 最动人 可是结尾手法真的一个扣子掉一格
D+/ 给出了一种用角色及其程式(不同的姿势、声音在叙述之流中的相互扰动)来定义“人物”的方法(这难道是近乎戏曲了吗?)。但没有觉得完成度特别好。
法国电影还是欣赏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