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读《心理学与生活》一书,读到《动机》这章的时候,一张棒球选手的挥棒照片和附在下面的句子,完全吸引到了我的观注————*“**期望理论**如何解释有些运动员的选择更偏爱本垒打,而不是追求更高的击球率?
”*
其是今天观看完第四第月岛的惊艳表现后,决定写写这个期望理论。
打击率> 打击率是棒球运动中,评量打者(击球员)成绩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式为选手击出的安打数除以打数。
一般而言,职棒选手的打击率在.280以上,被认为是一个称职的打者,.300以上是一个优秀的打者,而打击率.400以上,则被认为是一名伟大的打者。
由于打击率颇能反映出打击者的打击能力,在不论短期赛或长期职棒赛,都把该队打击率最高的球员视作打击王,并设奖项鼓励。
近年来棒球统计不断发展,打击率在评量打者优劣的指标上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不少。
本垒打> 棒球运动中,本垒打是一种打者可环绕所有垒包一周的安打。
除了打者跑到终点本垒时,可自力得到一分之外,所有已经在垒包上的跑者每人皆可得到一分。
棒球运动普及率有点低,做做科普,以上解释引自维基。
棒球中不是每个安打都能得分的,打击后成功上垒,则视为安打。
本垒打则是确确实实的可以得分的打击。
虽说打击率和本垒打数量都是评量打者的重要招标,而且优秀的打者确实可以做到两个指标都很好,但是打者确实地以两种指标来标定球员特点。
有一部分球员以高打击率知名,而同时另一部分球员则以强大的本垒打数量名振四方。
(做为一个棒球盲,我这么瞎编真的好么?
本段没有任何理论、数据或经验支持,我只是根据其它的运动经验推理的)给球员打上这种”标签“,一方面是受限于先天身体条件,力量或身高的限至,很多球员是打不出本垒打的,例如《王牌投手》中的岛田大神虽然技术超神,但是身高所限,不能击出本垒打,作品中也有大神一记精彩3垒打,但是队友无人能击出安打,以至于不能得分的悲伤场景。
另一方面,排除先天身体条件,形成这种球员特点的原因则是每位球员的内心自主选择。
说的通俗点,本垒打自己”爽“啊,观众看得也”爽“啊,我打个普通安打,最后得分的也不是我啊。
当然,思考不能停留在这么浅显的地方,以下结合脑中一团浆糊的心理学知识和乱七八糟的想法,尽量理理顺,回答一下文章开头的问题,喜好本垒打的球员的内心选择是如何发生的。
> **动机**(motivation)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是对所有引起、指向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的统称。
所有的生物有机体都会趋向于某些刺激和活动而远离其他的刺激活动,这由它们的喜好决定。
动机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用来联系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的工具。
最知名的研究动机的理论要数马斯洛的五维需求理论。
当然此外的解释不是运用这个。
运用**动机**这个概念,开始的问题可以转化为:**运动员更偏爱本垒打,而不是追求更高的击球率**的动机是什么?
>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假定当工人期待他们工作上的努力和成绩会产生理想的结果时,他们就会受到激励(Harder,1991; Porter & Lawler,1986; Vroom,1964)。
换言之,人们会从事自己认为有吸引力(产生可喜的结果)和有成就感的工作。
简单的说期望理论描述了行为过程与结果联系的强弱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行为与结果联系越紧密,人们越趋向于这种行为。
棒球运动中 击打—— 得分 —— 获胜 是一连串因果相连的行为或者说事件,而本垒打则是天生与得分紧密相连的行为,打者可以获得最高的成就感,对打者的激励也最高。
虽说如果把 打率 和 本垒打 与获胜的次数作数据分析,也许打率和获胜的相关性更高,但是比起本垒打完后比分变化这种显而易见的因果相关性,这种依据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对打者的影响力就太小了。
终于可以绕回来了。
本集月要超神了。
> 若是能够直接拦死或者打破三人拦网,确实很帅气,也容易调动氛围,不过,你们可千万别妄想如是这般一招终结,我明白越是陷入苦战,越渴望一球终结,**一次触球,反弹球···**不要忘记时刻想象下一球该怎么打,所有的动作都将紧密连接在一起。
别嫌我啰嗦,没有直接得分的球之后也会发挥作用的。
可以说,第二局前的两队的选择也许就是整个比赛的缩影,乌野暂停时教练的布置,月的不断的一次触球,反观白鸟泽的选择,天童还在实践着预测拦网,进入追分阶段时,二传开始将球集中向牛岛。
这是球员和教练的选择,其实更是球队的性格所决定的,不是靠着临场应变改变得了的,更不是一句“白鸟泽是强调个体的队伍,乌野是强调配合的队伍”可以描述的。
其中这集月岛成了整个球队的旗帜,据我的不完全统计,2局后半至少完成4次一触,其中两次还是牛岛的,依靠这些给了白鸟二传足够的压力,以至于造成2局最后一球的失误。
被月成功抓住,拦下牛岛的重扣。
连队友也被月的冷静的超理性分析震惊。
再看看天童,除了一记回扣,这集完全没有任何表现。
绕回来说说**期望理论**。
其实查阅资料的时候就发现,这个理论是源于管理学实践。
大部分的理论推演的结论就是,公司管理要给员工足够的成就感,要让员工相信或者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得到的回报有着直接的关系。
换个维度,这个理理论其实也可以用于自我激励。
人们的选择是受激励影响的,人们更愿意选择行为与结果联系紧密的行为。
开专车完成一单,就能拿到收入;游戏打完这个任务,就获得成就感;甚至是一些概率事件,比如下了注,就也许能赢得别人的筹码···而另一些行为与结果没有那么明显的联系,虽说社会统计可以显巨大的相关性。
你就算努力学英语,考试也不一定考得好,更别说与你未来的收入产生联系,但是实际的数据统计,英语水平确实与个人收入有着相关性(具体数据 ,资料待查,只是有印象···)。
跑步与身体健康的联系也是相当微薄,所以你更愿意葛优躺,刷刷娱乐八卦。
再举个反向坚持的例子,抽了下一根烟,也不会立刻死掉,但是抽烟的愉悦与行为的因果联系确实是可以真切感受到的。
> 背单词的时候,或者更一般地说,在做任何一种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我的一个朋友曾跟我分享过他的做法。
在当他终于搞明白自己要拿到奖学金就得有GRE高分的时候,他被单词量要求吓了一跳。
他说,他用了两天时间才想出办法说服了自己:这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
他是这么算的——一共要搞定20000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每年40000美元左右,并且连续5年没有失业的可能;当时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1比8,所以,这就大约相当于每年320000元人民币;如果一年的税后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币的话,就相当于税前赚了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币;这样一来,每个单词大约值20元人民币——这只不过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
想出来这些,他终于让自己明白:背单词是非常快乐的。
他每天强迫自己背下200个单词,在晚上验收成果,每当在确定自己已经记住的单词前面画上一个勾的时候,他就想象自己又拿到了两张10元人民币的钞票。
他每天睡觉的时候总感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元!
我的这位朋友显然是一个有能力运用心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人。
尽管在许多人眼里,他的想法简直天真可笑,但这恰恰是他最终比别人获得更多成就的根本原因。
他不仅是个有能力自律的人,还是个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他用自己心智的力量给抽象的目标赋予了实际的意义,并从此拥有了比那些无法感知抽象事物的人更多的动力。
坚持不懈是什么来着?
策略加上重复。
他的策略使他比别人重复得更轻松、更愉快,所以,最终他属于那些成功的少数派。
给自己要做的事情,赋予明确的意义,这是李笑来给出的坚持的答案。
但是,其实月给了另外的解答。
曾经的迷茫,本是社团活动的排球,都在这一球后找到了答案。
如果当一瞬间来到,那就是你迷恋上排球的瞬间。
配合着镜头的摇动,拦下这球完全没有bgm,但是恰好彰显了月的冷静。
思考的有点大脑短路了,最后分析一下动画吧。
最后这球作者的铺垫真是足。
一条明线是有给对方二传的压力,另一条线索是若利的攻击。
实在太好看了,即使是被剧透知道了结局乌野会胜利,在真正胜利的一瞬间,还是感动的差点流下眼泪,这一路,乌野走的真的不容易。
第三季用一整季去刻画一场比赛,我个人认为小排球是把比赛的过程刻画的非常完美的一部番,乌野并不具有非常明显的主角光环,一切都发生的自然而合理。
虽然我没怎么打过排球,但是我能感受到里面的战术都是真实的,所以愈发感动。
其实乌野和白鸟泽的对战可以说是一场理论之战,两个教练不同观念的对撞,具有强烈的暗示意义。
在这场实力与创新的对战中,最终胜出的是敢于挑战、不断进攻、形式创新、配合默契的乌野,而唯实力论的白鸟泽落败,其实这并不意味着实力不重要,而是告诉我们排球也是一项需要创新的运动,更说明即使个人没有绝对的实力和天赋,团队的实力相乘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威力。
一开始我很讨厌白鸟泽的教练,不喜欢他这种唯实力论的培养模式,但当我知道原来他曾是日向一样矮小的球员,我能够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乌野的成功其实是难以复刻的,这也是作者想传达的,乌野的胜利是努力的结果也是运气的结果,但努力使他们把百分之一的获胜几率扩大到百分之四五十,运气和对胜利的渴求让他们最终获得胜利。
如果比一百场,或者比拼个人实力,显然白鸟泽会获胜,但正是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让竞技比赛充满魅力。
这场比赛MVP是月岛,在牛岛强力的扣球下,拦网的时机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让月岛的优势在这场比赛中大放异彩,虽然我不是很喜欢月岛这个人物,但我认为刻画的不错。
从第二季讲述月岛的故事开始铺垫,如果说日向对排球的态度是从向往与兴奋逐渐趋于平静与稳重,那么月岛则是从无所谓的态度逐渐转为好胜的热情,是队友和对手改变了他,我想这也是体育运动的魅力,他可以让热情者冷静,让冷漠者疯狂。
东京合宿期间,月岛不声不响地学了很多,他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类型,更是不希望输给别人的类型,即使他的嘴上总是说着消极的话,可是他的行动却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冷静的思考。
一个队伍不只需要能冲动得分的日向,也需要能冷静思考守得住分的月岛。
其他队员更是无需多言,日向保持一贯的激情,并且能时刻思考,影山离开了及川则不再紧张,西谷说出这个场上只有我能和牛岛抗衡的时候真心感动了,记得有一个球他是用身体去接的,还没站稳又用身体去接住,大地学长真的很可靠,上一季伤退的时候,我记得及川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你们习以为常地打大地接起来的球,当他下场了,这种习惯的消失会让队伍出现一个很大的缺口。
这一次比赛的菅原也成长了,他不再是躲在影山影子下的二传,而是二传、进攻、接发球俱佳的全能型球员。
这一次,三年级三人组终于圆梦,一二年级的或许还不能深刻地体会到这场比赛的意义重大,但看了他们三个人刚进入乌野时的情景,才会知道这一路有多么不易。
恭喜乌野!
ps. 看到及川和岩泉来看比赛,心中五味杂陈,说来残忍,作为非主角赛队的成员,他们被写出来就是为主角做铺垫的,在与白鸟泽的对战中,青城屡战屡败,而如今,白鸟泽居然输给了短短半年前输给自己的乌野,青城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及川又何尝不痛苦。
刚刷完第一集,从入场到准备以及首发站位,一场正式排球比赛的所有细节都没有错过,对手的每一个球员的个性开始展开,更是加入了啦啦队为常规角色。
提到决赛采用五局三胜,初步判断这一季讲以比赛+啦啦队+回忆 三线展开并详细描述比赛过程。
第一集仅播放了一球,但啦啦队很好地解释了乌野的首发阵容,即讲月岛王牌和二传为前排开始,尽可能多轮次对上对方的王牌选手,减少其与矮个子日向正面对抗。
另外,从教练的赛前发言来看,他提到不用在意对方的王牌得分,我们要力拼自己等待对方失误。
从这几个细节即可看出作者对排球专业性的尊重。
从目前的线索来看,对手在去年应该是紧靠一门重炮砸出冠军,打的是左手接应明星战术,但今年有个蘑菇头的一年级新生加入,从气势中看出,将会在主攻位置上帮助双杈形成更强进攻力。
而乌野我们很了解,主要是以快为主的进攻平衡战略,进攻主要靠4号位和日向的战术球,基本缺少接应的强力进攻。
而防守和一传主要围绕自由人和队长。
从两队特点来看,只要保证乌野的一攻成功率不输,并成功限制对方除王牌以外的选手会有胜算。
接下来每一集会补充此贴,对战局进行分析。
如果对排球不是很懂的朋友可以参考此贴并提出问题。
2-3补充第二集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爆点,倒是第三集局势扭转与被扭转之间值得提一提。
前面所说的,白鸟确实出现了第二个亮点,但这个人是副攻,且是一个拦网明显强于进攻的副攻。
乌野教练提到了,这个人是直觉判读型拦网,个人认为显示比赛中这样的人确实有,不仅判断好而且起跳时机和手法好。
但难对付吗?
并不是。
拦网终究来说是个被动战术,而且是个集体性被动战术,前排三个人只有一个判断好脚步快,可能会对快攻有一定影响,但对两边拉开进攻的效果会大大减半。
因为进攻稍微好点的攻手只要充分利用网线是不会怕单人拦网的,即使对方踩到点了,在2、4号位的防守保护队员也可以及时跟上。
总的来说,一个拦网手不会造成什么摧毁性影响。
这一集还有一个有趣的一点是,白鸟的教练提到了白鸟坚持使用的纯实力打法。
在高中联赛,确实有一些人实力超过还没成熟的其他选手,拥有这类明星的队伍,其作用会被放大。
但排球是集体项目,这一集的后半段其实就是个人实力和与团队协作的对抗。
其实乌野这一支队伍是有个明显的短板的,这个短板就是日向的拦网,副攻的位置在英文叫middle-blocker,他最主要的职责比起进攻更是拦网,一个拥有明显身高缺陷的副攻的队伍,需要其他六个人非常努力才能赢下比赛。
因为只要白鸟在下一局轮次上做些文章让日向对上牛野,那基本就是玩儿完。
流过了战败的泪水后,胜利的笑容多难得这一季很短,但是比赛非常非常细化可以看到面对强队,大家的进步本场MVP月!
这一季看到了月很多很多的成长。
不再是区区的社团活动,乌野的冷静也会在拦网得分的时候欣喜若狂,那就是你爱上排球的那一刻吧,也是第一次这么眷恋着球场,第一次这么想要上场!
拦网技术上也大大提高了,很好的运用自己的冷静和观察,步步紧逼对手,为队伍创造良好的机会。
不要妄自菲薄,往自己喜爱的路上狂奔吧!
不愧是乌野守护神,西谷前辈太太可靠了,在拦网的配合下,可以接到这么多大炮,给队伍打强心针,呜呜真的好爱。
还有我们守护者大地,之前的比赛中没能发现大地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强攻型选手的时候一传变得尤其重要,好的一传是好的进攻的前提,也可以为二传节省一些体力,有大地在后排好安心。
菅原麻麻(请允许我这么叫hhh)真的好勇敢!
对球场有着百分百的热爱,虽然不是首发队员,但是上场的时候能打出不一样的打法,毫不犹豫的选择进攻 ,进攻,对进攻得分的渴望骗过了直觉怪人天童。
高三组不留遗憾的打下去吧,在机会到来的时候!
怪人组合依旧那么的棒,日向用疯狂的助跑起跳这人工翅膀来弥补拦网的身高不足,还要作为诱饵到处奔跑,在加上和影山的负节奏起跳,后排扣球起跳,佯攻,全程各种跑跳,打完全场体力真的好牛!
还接了好几个脸球,日向成长了呢!
全场回顾下来,感觉影山入选国家青年集训真的很OK,传球很冷静,技术很好,球技和思考用到了极点,不愧是要做球场司令塔的人!
日向的成长之路还很长,一传,发球,快跟上影山成为更厉害的鬼吧!
牛岛真的好强好强,从生理到心理上都很强!
我也是左撇子,在球场上比较多的是发现自己的不便利,例如对扣球的位置要求会偏左手一点,和右手的队友中间容易漏球等,很少可以从别人的角度看到左撇子打球的好处,看了之后发现确实,左手打小斜线挺方便的,还有做二传的时候二次进攻也不错喔,学习良多,可惜目前没有实践的机会。
ps羡慕日本排球氛围,看到挺多角色都是从小练起的,也刷到一些视频,非专业的也打挺好的,有这个设备和条件还有人真的好好。
乌野的大家,欢迎来到东京体育馆,欢迎登上春高舞台!
飞吧!!!
小排球二和三一起看的,就一起写啦先说优点:群像戏真的真的很喜欢,一些普通人,甚至可以说“失败者”的角度,真的很好哭。
每个角色都很鲜活,真的很像身边的朋友,一群热血笨蛋!
虽然会被中二到,但是还是会被感染到,很喜欢!
比赛真的看的好紧张!!
朋友说第三季打白鸟泽打了10集,我还觉得太长啦!
(为什么一次比赛会这么长哇!
)但是真的看下来觉得好短好短,我和朋友打赌还输了,我赌乌野输,但是看到赢还是太高兴啦!
牛岛果农人设好好玩,仁花也很可爱很立体,她笑起来真的让人也一起开心,小太阳和影山就更不用说啦,真的很喜欢很喜欢!
还有西谷、大地、旭、阿月等等,都是很好的人哇,好像和他们做朋友!
才看完就想二刷啦!
缺点:为什么要给西谷、田中那么猥琐的人设?
为什么经常有对女性的意淫和调笑?
为什么镜头总是对准女性角色的腿和胸部?
为什么充满了比基尼女郎画报?
为什么第一季一个立体的女性角色都没有,第二季才有仁花?
哪个牛逼点????????????????????????????????????????????????????????????????????????????????????????????????????????????????????????????????????????????????????????????????????????????????????????????????
剧情上依旧沿袭了少年运动番惯有的套路,青春热血、燃点泪点、幽默搞笑和中二期的尴尬点皆有。
开篇有的地方煽情过头,瓦解了节奏感。
大概第一季第8集左右才算正式入戏。
第一季17集是个小高潮。
所有运动番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一次次的比赛才能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
人物画风辨识度不算太高,个性塑造很完整,也很讨巧,用细节和回忆来填充。
没有完美的人,但也没有讨厌的人。
人物结对推出的模式比较明显,最常见的风格互补或者竹马搭档。
主角团成长的轨迹明确而有说服力,不会太夸张的开挂。
动作分镜做的特别流畅细腻,随时都感觉经费在燃烧。
音乐能够烘托氛围,但再多印象就没有了。
林大目前再我心目中排前2,第一泽野。
BGM突出一个振奋人心,场面氛围,回忆鼓舞,燃!
第三季小排球在我中心是高期望且感受完美谢幕的,太棒了!
强风则是不那么高的期望但体验远超预期结束的。
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也是80后的人,受这类动漫感动也不是一两次了,至灌篮高手后,向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漫致敬!
……
热爱的驱动力。
看排球少年,很容易被热爱一项运动的热情所感染,为了热爱可以翻山越岭,运动时享受纯粹的快乐。
长期做自己热爱的事,不需要坚持的理由,不需要太多的意志力,一只做下去,就是这么简单。
羡慕日本学校学生时期的运动联赛体制,终身运动这个倡导真的很棒。
主动创造成长机会。
为了变强,主动和优秀的人链接,寻找一切可以让自己变强的机会。
老师三顾茅庐请教练也好、多次打电话求助远方的强校合宿也好,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不怕拦在路上的障碍,就怕自己不主动争取。
把所有的机会都当成是学习和成长机会,不断主动为自己的成长创造机会。
给自己时间去成长。
乌野的排球少年们,每个人都从最开始的笨拙、缺点很多的样子,不断练习、改进,直到越来越优秀,特别是高三年级的,从乌野的排球的最低点开始,打了很稳的基础。
输了很多次也没关系,未来还可以继续前进,但不影响仍然热爱排球啊,认真主动建设,接下来就是等待机会出现,机会留给充分准备了的人。
初中的不熟练,高中的稳扎稳打、不断学习精进,都让自己变得更好。
把自己擅长的地方不断练习,知道自己所在的价值链的位置,每个人擅长的地方不一样,但合作之后就能做得很好。
和同频、优秀的人在一起。
不管是合宿还是队友,彼此之间既是竞争关系,又会让对方成长。
优秀的人给你带来的成长远超你的想象,他们树立了一个标准和榜样,也是你的一面镜子、是灯塔,指引你不断向前,你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快学习到改进方法。
一群同频的队友也是坚持下去的理由,大家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可以很好地沟通,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断努力,互相加油打气,是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战友。
不只是排球,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从小排球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部番我差一点就错过了,一开始无聊的时候翻到过,但因为画风不太符合自己审美,看了半集就叉掉了。
后来实在感觉没啥好看的就有翻到看了起来,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我很喜欢主角日向的性格,有野心,一心想着赢。
竞技运动,当然要想着赢啊!
最喜欢的就是他一直积极向上的心态,就算有挫折,也只是小失落后,自己爬起来。
而不是自我怀疑,自我抛弃,还要靠别人骂醒,揍醒。
整个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像个小太阳除了主角,我最喜欢这部动漫的就是里面的每个人都有血有肉,一开始对大王我是没啥太大的感觉的,就是一般的长得好看,能力不错的受欢迎的角色。
然后第二季结尾,那一段自我心里剖析,那一指,那一摔,真的让我超级心动,成为继主角向阳影山外,最喜欢的角色。
还有其他队伍的,每个都是小可爱,完全没有讨厌的人。
打一星,说基番的到底是什么心态?就运动番而言小排球做的真的很良心,踏踏实实做分镜,认认真真讲好故事,难道你们都看不见他们一点一点在成长,人家就是想认真打个球而已,你们还要对他们有偏见。作为腐女的我都没看出有基番的味道?难道主角是一群男的就一定要搞搞基才正常,什么心态😒
虽然这部番没有很对我胃口,刻意描画女性角色的胸部或者一看就是模版化运动番女性定位让我也时不时反感,热血啊最后胜利啊也是老套路,但是到后两集某些地方还是会想哭🥲
月月那一声吼,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然后就是跟着呵呵傻笑
不喜欢。
全员进攻,放大招真的不用喊出来的,你们不是萝卜番啊喂
如果说第一季主题是磨合、第二季是努力与成长,那么第三季就是挑战极限。整整十集拉锯苦战,每个球员竭尽所能,一分一分地扳回来,团队运动里没有谁是配角。商业作品连载到这么关键的章节,大家都知道主角队会赢,重点在于描写赢得可信;而本季对于敌方球员的回忆杀刻画缺乏重心,教练对日向的敌意尤其牵强;中间又直接省略掉整一场的篇幅,编排有点杂乱。整体水准略逊二季,当然横向比还是业界一流的。豆瓣这么高星吓死我了,你们都是为了月野老公打的感情分吧。
制作用心 声优演绎也够味(内山现在怎么听都有种王者风范也是中毒了 不过一场比赛打了一季啊 换富奸几句就能讲完吧
3.5各种闪回,人物开发居然赢了_
最爱的运动动画!!!感谢两队带来如此精彩的一场比赛!!!我要爱上排球了怎么办!!!(最后一集看得泪流满面)
真是久违的日常燃运动漫,人物塑造各有特色,但个子矮就是矮,短板就是短板,很实在。令人感动是特别强调团队合作1+1>2,真是很少见了,不像很多运动漫最后就变成个人一对一pk谁更有超能力。这一点非常欣赏。
古馆春一的原作就是随机翻看一话漫画98%都在打排球,将“运动本身的魅力”“人与运动的连系”这一振奋热血的核心主题全面展现出来!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运动漫画表现手法。(钻A也是如此)所以当你们看它们的动画时,点开一集跟运动占比率都会很高,第三季更甚,撒,敬请欣赏这场排球比赛!
一看这种热血运动番就有泪流满面的冲动!!大家都是天使!
群众是排球,既要主动接球又要加强拦网
啊啊啊!燃!!つっき!!!
还可以啊
皓月当空
补
懂了,这部番出现的所有角色都是为了给主角抬轿的
没前两季好看
按照设定,白鸟泽压制青城三年,青城赢一局都难,第二季险胜青城的乌野又险胜了白鸟泽,两种类型的队伍都能险胜,不得不说就是开挂。但整体看下来还是很爽的,节奏快,燃点多。//天童很搞笑。菅原彻底ooc。月岛本季最佳,暗中热血的傲娇男。人物塑造方面白鸟泽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