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过会想哭,疼痛会想哭,快乐会,感动也会。
可是为什么我在看这部近乎没有情节的动画的时候,也有哭的冲动?
想起,中学时语文老师说,她在坐了2天车,到了无边的草原的时候,突然间感动得要哭。
是大自然的震惊。
是星空的震惊。
我没有足够的幸运,能够观看球屏。
得知北京天文馆播放这电影的时候,是情人节将近。
只是推荐了给一对多年的情侣,在他们即将飞往北京的前夕。
呵,也好也好。
与我亲身去了一样。
我在无人的夜,关了灯,自己一个看这个片子。
实话说,除了那列车,我甚至记不起来任何的情节。
但却在星夜展开的时候,就开始有莫名的感动。
真的很美。
这种美,无法形容,这种感受,也无法交流。
你没有办法告诉别人,自己为了那一花一木,一星一月,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触动有多么巨大。
你只有笑着说:那很好看,快也去看。
记起在阿尔泰的半山腰上,方圆只有一个吉尔斯斯坦小包,跟舅舅从那里吃肉喝酒完出来已是夜半。
刹那之间,抬头看见那个星空——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璀璨。
星是那样的大,那样的低,那样的多。
我看见银河。
茫然肆意的洒在偌大的黑幕上。
那个时候突然忘掉了所有的天文知识,致使过了许久,才想起数那北斗星,它对面的王后座,在对着有个十字……致使车已发动了,我仍是迟迟不愿意走。
穿着军大衣,呆呆地在寒冷的夏夜,凝视那星空。
要知道,这是个总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
她曾经在十岁前梦想着做一个天文学家,翻阅所有能及的科普书。
她曾经因为在广州的城郊首次看见初冬闪亮的猎户座而跳起来。
她曾经因为在他人的宿舍楼内看见彩虹而震动不已。
她曾经很多晚看见了令人动容的星月,暗自感动。
还有不久前的那个笑脸,从图书馆出来,看见这个天空都在笑的激动。
而这种感动,是人人都会有的吧。
是人人习惯性的收着的吧。
不太表现出来,因为人已经长大。
不太与人交流,因为常常难以表达。
kagaya,也是这样子的孩子吧。
他的感动,他的震惊,他不知道如何用言语表达。
于是他画出来。
多少年前,在vision看见kagaya的访问,就在那铅版的cg图前震撼了。
是那样的美,和星夜一样。
剩下的,其实都不用说了。
这部片子,你大概不会看到情节,但是你却从一开始就感动了。
因为大自然,总擅于通过它的浩瀚,赋予人这种渺小的震撼。
你也许会想那样茫茫的宇宙里面,是不是还有很多个地球,是不是某些个遥远的角落一样有着这样精彩的世界,是不是还有另一个宇宙,比我们这个宇宙更加的巨大……也许不会。
或者你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想不到,仅仅剩无限奢叹。
在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天文馆各看了一次一次是40分钟的普通银幕版,第二次是12月24号的18分钟球幕版若是只有第一次,我只会打三星。
虽然看的出是很有诚意的作品,但是...节奏又慢、又是阿姨讲故事?
也太低幼了吧,还没游戏CG来的有趣啊....好在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本来面目——天文馆球幕电影这部片一下子变得烁烁闪光起来画面、音乐、无不美到极处观众只需要全身心投入进这个神奇的世界,看天鹅带着你从桥下穿过,看小火车从你身后开向远方,看天蝎的心在熊熊燃烧....球幕的巨大临场感,非到现场不能体会打五颗星,因为天文馆中那18分钟,乃是Once in the lifetime的美妙体验
好好的片子,怎么看得我好几次要睡着...难道因为不是球幕? =v=这次回去一定要看球幕去开头的那十几分钟真赞,我立刻停了想去找AVI,可后来又看了一会儿,那个故事让我兴趣缺缺..大概和我本身就不喜欢惨兮兮的正太有关系吧..于是最初的兴奋过后,我象真在火车上一样,意识开始朦胧...=v=虽然我是火车控和光线控,还是无法享受空洞没有想象力的漫长旅程..何况还总是向作者致敬,无数次把我由幻想拉回现实.最后那"意犹未尽的话,就去看原著吧"之类的话让我严重怀疑这是个豪华广告来的...何必呢...喜欢的地方:片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不喜欢的地方:那修女,跪拜什么的太扯了...显得思维狭隘不说,烟火气也忒重..无论如何,还是等着去看球幕...=v=
若是一般时 教我去看个貌似通片炫耀CG的半科教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 但是在天文馆的球顶剧场看就完完全全的不同!
太华丽了……镜头感超赞……音乐也很华丽……好完美的一次体验……
其实我仅仅是在电脑上看完的这片子,从一开始就被它的美丽所夺目得想要流泪.故事的确是平淡的,就像那些清澈的水流荡漾着手腕一样,你只是感觉到美,却没有什么波澜可是在最后的那一刻,当乔班尼邀请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努力寻找幸福时,却发现只有他一个人了只有他一个人了你们是否有想过,这是一个承受过怎样寂寞折磨的人才写出来的故事他对美对爱的追求全部都包裹在透明的寂寞之中,让人感动让人心酸,同时又让人安静下来你必须要有一个时刻去让自己的心灵坐在搁浅的岸边,看着它的干涸吧?你必须要这样才明白,你该去补充水分了……对这个片子,我没有后悔我被这个拥有诗意灵魂的宫泽贤治打动了!
其实已经记不太清楚究竟是先看的小说还是先看的电影了。
小说的名字也是很早很早就知道的了,因为当初老是会把“银河铁道之夜”、“银河铁道999”和“银河铁道物语”搞错。
然后,在大学的图书馆,那段另我难忘的仿佛做梦般的时光,在某个角落找到了kagaya插画版的小说,如获至宝。
起初看电影,只是不住地惊叹着,画面也好,朗读也好,音乐也好。
然后跑去和所有的朋友说,这部片子一定要刻盘给后代看。
然后伟大的google告诉我,电影是由两兄弟主要负责的,音乐是弟弟加贺谷玲负责,脚本和CG是由哥哥加贺谷穰负责,朗读的则是桑岛法子大神,加贺谷穰就是kagaya就是那时让我们这些小姑娘为之倾倒的那些《The Zodiac》12星座系列的作者。
两条隐约的线,不知不觉就会合了。
小说和电影都是看一遍不够的,宫泽贤治老师的作品需要细细的反复回味,慢慢的去探究那些故事中星座们背后的故事。
而kagaya的画是怎么看都不会腻的。
直到现在我偶尔欣赏这部片子,仍然有一种不真切感。
关于这部片子我有两个遗憾一是没有收到片尾的星座歌谣。
一是没有机会看穹幕电影版是我一直的遗憾。
我非常想知道那些在普通屏幕上缓缓摇曳的龙舌兰花朵和照射在车厢中的南十字星的耀眼光芒会以怎样一种震撼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
很多很多人说,看了之后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我已经准备好纸巾,所以请给我一个机会吧。
初中的时候大街小巷的文具精品店都在卖一套盗版的星座图印刷品,通过图角落的水印让我七摸八拐地找到了 Kagaya 的主页,然后对那些如白昼一般耀眼却又清冷绚丽的星月之光过目难忘。
另一方面,虽然以前开始就在在各种地方听过看过银河铁道之夜,但是今天才算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一下小说以及之后大量作品引用的来龙去脉。
Kagaya 用 CG 的语言讲铁道沿岸风景诠释得非常引人入胜。
那些不可思议的奇妙景色,绚丽耀眼的沿路风光,像“仙境”这样的表达都显得苍白。
就这样入梦吧。
第一次遇到《银河铁道之夜》,是在百度上搜KAGAYA的图片时看到的CG作品,当时觉得还不错——然后没了。
第二次遇到《银河铁道之夜》,是在看动画《文学少女》的时侯。
通过《文学少女》,我才知道这原来是一本书,而且对其有了一点兴趣。
第三次遇到《银河铁道之夜》,也就是这次,我看到的是一部动画CG纪录片,勉强算是接触到这部作品了。
花了一个小时看完,不过用了一个晚上去回忆。
老实说,这部片子的3DCG还不是很成熟,导致这一份唯美有了瑕疵。
但真正让我在意的是这一份想象,还有说不出的一些更深的东西——所以,在我脑内补完的景色,无疑只存在于天堂。
如果你习惯了喧嚣,可以看一看这部片子来“治愈”一下心灵。
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只有一列火车、一路美景,以及淡淡的忧伤。
我从字里行间里嗅到一丝忧伤、一种孤独,以及,一缕牺牲的壮烈。
没有看过原著的我对于其中的一些暗喻不甚明了——无妨,至少我已记住了这一路的美景。
期待与《银河铁道之夜》的第四次相遇。
那是,蓝色天鹅绒般的星空,银沙碧浪的天之原野,永续燃烧的星之火焰,遨游宙宇的璀璨星光。
如果说这一夜只是个梦幻,那么这个梦也将成为永恒;如果天河的水也终将流尽,到来的那一天也将是永远。
知道《银河铁道之夜》这部小说,是在《半月升起的天空》这部动画中。
后来去学校的图书馆,终于找到了书。
以夜空为底的封面,和kagaya的插图,宫泽贤治的小说。
拗口的主人公名字,乔班尼。
无论是夜空中的十字架,或是燃烧着的天蝎,飞翔的天鹅,我悄悄地坐在乔班尼的对面,看他哭与笑,静静不作声。
书中kagaya的插图曾经在他的官网上看到过,下载来做了手机壁纸,从北十字星开始去往南十字星的旅途,在kagaya的鬼斧神工中,又重生了。
这部kagaya花费3年的CG电影,将尚未被我遗忘的童话重新勾勒,那些在我的脑海中想象出的宏大场景被重新描绘,比想象更加美好。
明明知道答案就在嘴边,却答不出来;明明知道是最好的朋友,却不由自主的嘲笑他,钟表店中的星座图,星星节的樱花。
躺在山坡上,闭上眼睛,我的前方是天鹅站。
闪烁着的气象轮轴这时变成了组成星座的路标,秋天的紫色龙胆花在路边摇曳,矗立着的北十字却使人有着莫名的哀伤。
在天鹅站,我下了车。
没有人的车站,只有暗紫的灯光摇晃,我们来到水晶河滩边,比氢气还要透明的银河水微微荡漾,抚过手背,有些凉。
新生代海岸边挖掘工事的大学士,原来只是为了寻找几百万年前的证明。
天蝎座的火光,不知烧了多少世纪,却依然明亮。
“为了大家的幸福,就请使用我的身体吧。
”阴暗的蝎子,竟用火光照耀了所有。
路过半人马村,那里是欢乐的半人马星座节。
而最后一站,南十字星站,也要到了。
“一起加油吧”,“不管到哪里,我们都要一起前进”,“柯贝内鲁拉,我们一起走吧”。
而我却悄悄下了车,听到乔班尼痛苦的嘶喊。
对不起,乔班尼,我看到了我的幸福。
Kagaya的弟弟,加贺谷玲的音乐,与哥哥的CG完美的融合着,桑岛法子的解说,MIGA与井上裕子的歌声,陌生而熟悉。
在其中,主人公是每一个观众。
南半球的天空中银河铁道的梦想,在北半球因为一曲交响诗般的《银河铁道之夜》而闪耀。
北京天文馆似乎在7月引进并且播放了球幕电影,如果有重播的话,定要去看,如果有的话……图文帖地址:http://www.zmpig.com/read.php?tid-4592011.html
因为宣传片啥也没说而想去看原著到底讲了些啥-_-||
凑合吧,火车的贴图做得不咋地
美Cry
小学时候同学借的宫泽贤治的童话书,其实当时并不喜欢这个故事,因为一路描绘的在天空坐火车游历的美景想象力匮乏的我并不是很能感同身受。只是看了动画以后真的觉得美得惊人啊,完全被震撼到了。
并没有太看明白
CG欣赏不来,而且不管小说多好,电影这么渣也加不上分啊。一分给音乐
看看画面就可以了
天文馆居然放过?!
05年了,不应该啊
看球幕的感觉很特别呀
音乐和画面太动人了,诗意的动画或许不该称之为动画吧~
音乐不错~
因为先看了imax版的哈勃望远镜,美轮美奂的太空无可比拟,这部只能悲剧的比下去了。一方面CG技术比较老旧画面停留在“FF7”的水平,另一方面故事压缩太厉害了剧情严重缩水。
画面五星,剧情一颗星。。。华丽丽的阿姨讲故事的科教片
蓝色的荧光很漂亮。就是职业病犯了一直在想芦苇打在火车上的阴影其实还可以再淡许多,做的更像受环境光影响形成的影子些;有信号灯的镜头和另几个镜头像是由二维背景加上三维动画合成的。。不太喜欢红蝎子的故事,凭啥人要靠自己的利益定义“好虫”“坏虫”?燃烧自己照亮天空就是厉害的好虫子?蜇一下人会死就是坏虫子?有点傲慢厚
ppt
原来这要看球幕版本的啊。。。失策。。。
6.5/10。作为在天文馆播放的影片,制作真的精良。画面和BGM如果和85版的剧情相结合的话会非常好。两作的天蝎之火都没到我的预期。(希望有国配,可以给孩子观看作科普)
很美很美的画面,视觉冲击力非常强,久石让的配乐很不错!意象也很美丽
必须要有的一期一会震撼感动。要是能到天文馆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