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迈克尔
I Am Michael,我叫迈克尔,曾经是同志(港),麦可-我的直男前男友(台),Michael
导演:贾斯汀·凯利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艾玛·罗伯茨,扎克瑞·昆图,克里斯·泽尔卡,阿万·乔贾,查尔斯·卡维尔,达丽尔·汉纳,莱文·兰宾,莱斯莉·安·华伦,德文·格拉耶,埃薇·汤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简介:著名导演格斯·范·桑特和弗兰兰继“米尔克”后再次合作,拍摄一位非常有争议的前同性恋人物:迈克尔·格莱茨。他曾是美国重要同志活动家,本人也是同志,创办了青少年同性恋杂志《YGA》。却在2004年因一场心脏病,突然转变为保守基督徒,告别同性身份和娶妻,鼓吹“去同志化”和声称同性恋毒害青少年。格斯·范·桑特担任监制,弗..详细 >
结局是没掰直吧?!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但前提是你不能为了自己的选择去否定他人的选择。
清晨醒来搂着ZQ的戏份好尴尬…兰兰你就承认了自己不是Gay好吧
腐兰兰已经成为我的‘尽量远离该人主演的片’list前三的演员了
整部片子就是在说兰兰自己不断寻找信仰,而抛弃过去伤害到曾经同一阵营的身边人,从一个gay guy,到受到基督教、佛教思想的不同程度影响,导致最后变成straight,和Emma在一起。scare和peace一直反复出现,其实我觉得他也有可能自我判断错误。在西方,宗教的影响真的超乎我们想象,尽管之前已经特意去看过几部有关宗教的纪录片,但依然震撼其可怕的威力。色调很灰,可能由于改编自真实故事,剧情很平淡,看的我都没耐心了,Emma在最后25min才出场。我在想,撇开影片因素,人真的有可能因为某一阶段scare something而最终选择接受转变“信仰”从而获得pure peace,而peace即成为自己对目前生活状态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毕竟peace确是舒服状态。 2018/12/15
张庆真是甜齁了。
很无聊,看了一半就想弃了,就是一个怕死的gay变直了的故事,上帝不背这个锅,ps腐兰兰该减肥了,影响视觉体验
要保住脑髓护住心
呃...通篇流水账,毫无趣味,剪辑什么鬼,人物塑造稀烂。兰兰跟张庆毫无!毫无!毫无!西皮感,可见目前主流大片几对受欢迎西皮的选角导演是何等犀利。张庆倒是演得不错,没有任何出戏到大副,眼神有戏。
冗长,但是很细腻。对我比较有共鸣吧哈哈,because I'm taking religion serious,也反应了我多年来的纠结。虽然这一部片子是以反讽的角度拍宗教救赎的。兰兰的演技很细腻,艾玛罗伯茨盛世颜值
... 电影技法和同志身份/ 宗教信仰在活生生的人面前都没那么沉重了,虽然没法隐去。 我也难理解他啊,但不正就是他所处的境遇吗。 他大概注定是个永远苦痛的fighter。他是一直没有变的啊, 为什么都觉得这是讲弯变直的影片?wtf?
迈克尔就像是被洗脑了一样。自己在人生路上惶恐不安犹豫不决,却偏偏要拖一群人入水,最后伤害的不止是自己,还有那些真正爱他的人,以及追随他的人。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不要信基督教我也信。
不知道想拍啥就别拍
这片子拍的,很无聊;本来这个真实故事是挺不错的,但最终呈现的很让人失望;为了安慰下自己,我就说是来看腐兰兰和昆图的!
浪费了好卡司,辜负了好故事,首先对于一个有过同性恋取向的人为了遵循上帝的旨意委曲求全重塑三观,偏颇到让人难以理解的情感价值取向范畴,这本身就是件大家普遍无法认同的事情,所以故事是冒险的逆向型操作,再来剧本对于人物性格跨度描写的不够细致圆融,根本无法引起观者的共鸣和代入,生硬而粗糙
腐兰兰本人的基本功是扎实的,几次重要情绪波动都很好。和艾玛的感情戏比较潦草,不怎么来电。基佬转变的理由也有点扯,这个剧本中途的变化太牵强是个大槽点。
一覺醒來蘭蘭已經直了。。。
说到底其实就是渣男,一知半解的对于宗教的领悟,抛弃了前任,把心理问题引发的心悸怪罪于喜欢同性,欺骗纯良小姑娘还去乱骚扰前任,最后做决定的时候又心悸了,继续逃跑吗?怨不了谁
没有基督教环境的我看完就是“wtf这是什么扭曲的自我认知?”从一个lgbt活跃者转变成把同性说成abnormal的一个人,过程太不合理毫无认同。真正的爱是张庆最后的祝福吧,但OS是i dont give a fuck to this psychopath 吧…
矫情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