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魔电影最近几年基本就是这样的套路,堆叠的气氛和恐怖也不够,最后喊你的名字驱魔总是那么感觉不够刺激。
我觉得如果能拍一个牧师拿一人高的那种大十字架,一路可以用神术比如凭空召唤圣杯在恶魔头上浇上圣水,然后圣光闪耀和银色蓝色的圣水从天上缓慢流淌的特效来点,或者发射圣光球,最后大招召唤天使,黑麻麻的地穴里天使咣的一下砸下来,圣剑从恶魔身上滋滋冒油的特效来一个。
当爆米花电影来看也很赞啊
看完奥斯卡影帝拉塞尔·克罗主演《教皇的驱魔人》,毒舌君大失所望,这特么拍得什么玩意儿嘛!
如果说这片子还有什么吸引人之处,那也就是片名了吧,哇,“教皇的驱魔人”,听起来多有噱头多牛掰啊,而且这个人还是有真实原型的,更为影片增添一份传奇色彩啊!
结果一看,我的天哪,除了“教皇的驱魔人”这个名头之外,这片子跟普通的神父驱魔片有啥不同、有啥新意吗?
纯纯的驱魔俗套大集合啊!
小男孩被恶魔附身后,面目变狰狞,声音变恐怖,身上出现伤痕血字,拥有一抬手就能把人隔空打飞的超能力,小男孩的姐姐被恶魔附身后,肢体扭曲反关节行走,驱魔人追问恶魔的姓名等等,影片里所有这些跟恶魔和驱魔仪式有关的情节和场景,无一不是驱魔题材电影中老生常谈、屡见不鲜的恐怖元素和套路了吧,除了能糊弄刚接触驱魔电影的人之外,观影经验丰富的影迷看了,都会像毒舌君一样完全无感吧!
本片在剧情上跟此前的驱魔片唯一不同之处,就在于把历史上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拿出来说事儿,但这也属于贩卖刻板印象了,因为根据近年来的宗教研究,历史上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也没那么黑暗和残暴,甚至比当时的世俗法庭仁慈得多。
而且影片中恶魔出现的地点跟“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有关,这方面也是有剧情bug的,因为教廷是知晓此事的,那为啥教皇派男主角驱魔人过去的时候,不事先打个招呼呢?
让人家好有个心理准备啊!
此外,本片中这个恶魔的能力也太没边儿了,请注意,恶魔附身的地点是在西班牙,结果这个恶魔还能让远在意大利的教皇晕倒,让主教吐血,这也太扯了吧?
纯属是影片为了制造噱头而胡来了!
整部影片各方面都这么废,光靠奥斯卡影帝拉塞尔·克罗的个人魅力也撑,也撑不起来啊!
(文/毒舌君)
相较于“心理学”,“驱魔”这种事儿,就更加玄幻了。
拉塞尔克劳在故事里头也说了,98%的驱魔,其实只是心理疾病,驱魔人起不了作用,去看精神科医生或许会更好。
那么,剩下的2%呢?
故事里头,这2%是必须驱魔人出手了。
就是因为这该死的概率,即便是拉塞尔克劳,在“鉴定”是否需要驱魔时,也会翻错误,一个驱魔人如果心神摇动,就容易被魔鬼入侵,拉塞尔克劳在故事里头也是吃够了苦头。
只是,在吃苦的时候,什么能保障自己“绝地反击”呢?
故事给出的答案是继续“祈祷”,把罪说出来,上帝会赦免你的罪,然后就可以靠着意志对抗恶魔了。
听起来,多少有点儿戏。
可是,仔细想一下,如果身处困境,放弃了坚持,那大概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吧。
对国外的宗教其实不是很了解,但时刻反省自己的信念,貌似其实一直都在。
我等也有“三省吾身”的劝导。
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让人保持谦卑。
只是很多人,在嘲笑“井底之蛙”时,却从来没想过,自己也不过是坐在稍微大一些的“井底”而已。
其实这场驱魔的过程,我等也只是看个热闹。
老外的恶魔有个特点,一般被人知道了名字,战斗力就锐减八成,也不知道这些恶魔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就会怕了自己的名字,大概是恶魔也害怕听到名字后反省自己吧。
说点有趣的。
拉塞尔克劳这个个头,骑个小电驴满世界的跑,还是蛮带喜感的。
当时就有点恶趣味的想,就这小电驴,不知道下雨咋办。
很快,拉塞尔克劳就遭遇了下雨,咋办?
淋着呗。
因为一次“失误”,拉塞尔克劳也曾面对过指控。
看看这强大的审判团,一般人估计看了都眼晕。
但拉塞尔克劳是什么人啊,这点场面实在算不了什么。
所以,关于如何搞掉一个人的职场经验,拉塞尔克劳是非常丰富的。
这个,身在职场的可以学习一下,当你面对上司刁难时,“绝妙”的应对方法,当然,前提是你有拉塞尔克劳的主角光环,否则的话,还是别这么玩了。
下一秒,你的上司会叫嚣着让你“尊重你的上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然,故事里头的这位上司,是个妥妥的丑角。
也不知道恶魔是咋回事儿,忽然之间就在千里之外,把这货给搞了。
这“滥用职权”的事儿,其实也不是丑角搞过,在很多很多年前,也有人搞过,否则也没有这个故事了。
拉塞尔克劳的吐槽,说起来又太带有普遍性了,打击了一大片。
去私影店看了《教皇的驱魔人》!
西恐我不是很怕(但是神父必须赢我才看),而且故事是简单的故事:一个有着痛苦往事的资深驱魔人和一个很久没有告解的菜鸟小神父,对抗能同时附身多人的强大恶魔,恶魔的目的是附身梵蒂冈高层来搞事,还捎带刻画了一下年轻一代神职人员和老一辈的代沟。
故事简单,所以一路讲下来基本上没出太大岔子,不出戏,就是有点困。
不过,后面终战部分还蛮燃的👌🏻
一个可能是因为特效吧!
驱魔题材文斗(嘴炮)多,没什么大场面,但是第一个附魔的小孩每个阶段身体特征的特效都做得很好看,终战时主角被甩来甩去,场景里光阵明明灭灭,也很带感。
不知道为什么被附魔就得拉长大嘴巴子,不过在大屏幕上看还是有氛围的~另一个是大小神父人物塑造到位。
老实说,小神父气质怪油腻的,全程我都怀疑他会被附身然后反水,没想到终战的时候他相当给力,加布里尔都那样了,他还勇敢冲上去嘴炮,被恶魔玩得灰头土脸,结果反而显得很帅、很燃!
他就不能油头粉面,果不其然,结尾收拾干净之后又油了😂
加布里尔更不用说,恶魔感应了他的罪,发现罪已全得赦免,但还是能利用那些记忆攻击他,因为无论过去多少年,神父还在为此感到负罪,为此痛苦,我觉得这真的是理想的神父形象!
加布里尔选择和几百年前的前辈一样,让恶魔附身自己换普通人活,这里没有多余的抒情,而是快节奏地展现他一路找东西了结自己的性命,先是上吊,然后试图用吊灯砸死自己,接着勉力维持神智,跌跌撞撞往地下室跑,想把自己炸死在那里。
一连串干脆利落的行动,反而体现出主角信仰和意志之坚定。
而他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多年前他把附魔者错认为患了心理疾病,没能救回那个人,而听恶魔的意思,电影开头他以为没附魔于是胡乱假装驱魔来做心理暗示的那个人,其实又真的是附魔者,他误打误撞救人一命。
也许骄傲正是属于他的功课(就像他「老板」说的那样)。
小神父托马斯就更不完美了,做了亏心事就八个月没告解可还行?
面对恶魔,不完美的他们互相告解,片子的内核稳稳托出。
不得不说,从托马斯听着加布里尔的经历落泪时开始,我才真的感觉这片子有点吸引到我了~哎,偶尔也要看看这种让人神清气爽的恐怖片,让骑着小摩托去驱魔、嘴里屁话不断的神父来压压邪气🥹
电影《Father Gabriele Amorth》是一部让人失望的作品。
不仅一点都不恐怖,还有一些搞笑的元素。
它似乎试图朝着黑衣人科幻片的方向发展,这让人感到困惑。
影片的结尾暗示可能会有续集,但是考虑到还有199个恶魔待拍摄,这可能会导致剧情的拖沓和失去观众的兴趣。
不希望这部电影像《邪恶力量》那样,拍成一部又臭又长的美剧,让人失去了继续观看的欲望。
在整个电影中,恐怖氛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和传递。
恶魔的形象也没有给人带来真正的恐惧感,反而有些可笑。
剧情的发展缺乏紧凑性和吸引力,导致观众很难投入其中。
角色的塑造也比较单一,缺乏深度和复杂性。
此外,电影的节奏感不够流畅,有时会出现拖沓和无聊的情节。
影片的剪辑和音效也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在恐怖片的基本要素上表现不佳,无法给观众带来真正的惊悚和紧张感。
总的来说,《Father Gabriele Amorth》是一部令人失望的电影。
它既不恐怖也不引人入胜,剧情发展缓慢而无聊。
希望未来的恶魔题材电影能够更好地处理恐怖氛围和剧情,给观众带来真正的惊悚体验。
万恶的撒殚复辟势力扛着十字反十字,喊着天主反天主,倒行逆施篡改圣人们关于异端的学说,赤裸裸地宣扬“宗教裁判所决定正统”的反动思想,扭曲圣奥斯定在与多纳图斯派辩论所呼吁世俗权力对异端采取制裁却否认死刑的建议:“Corrigi eos volumus, non necari, nec disciplinam circa eos negligi volumus, nec suppliciis quibus digni sunt exerci”(Ep. c, n. 1)“驱魔人着了魔”德奥哈达修士在1475年后说服伊莎贝拉女王成立宗教裁判所后大肆鼓吹其反动理论,在事后(百年以后)天主教教廷对撒殚反天主集团的调查中发现其早在塞戈维亚小镇驱魔时便已被撒殚附体,其日记被加俾额尔·阿摩特神父搜查到撒殚的只言片语:“谁不说假话,谁就得垮台”,可见其阴谋反天主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教宗保禄二世也曾在参加特蕾莎修女的追悼会上表示:“撒殚是反对我们的,要是撒殚道歉阴谋搞成了,是要把我们这些老人都搞掉的!
”
又一部以驱魔为主题的电影。
因为有很浓厚的西方宗教背景,所以对于非信仰群体来说,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很让人摸不到头脑。
所以从天主教基督徒的角度,来逐个分析一下,给对西方信仰感兴趣的观者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首先,这部电影是以天主教(Catholic)的驱魔为背景的,不是基督新教或称“基督教”,里面的圣职角色被称为“神父”,不是“牧师”;男主的角色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也是梵蒂冈的首席驱魔师阿莫斯.加俾额尔(Gabriele Amorth),出生在意大利的摩德纳。
1954年,他被任命为罗马礼天主教会神父。
1986年6月,在阿蒙蒂尼神父(Fr. Candido Amantini)的指导下,成为正式的驱魔人(驱魔神父,是天主教中专门负责驱魔的神职等级。
所有神父都具有驱魔的正权力,但不是所有的神父都了解驱魔的方法)。
他是圣保罗修会的成员,1990年,他创立了国际驱魔人协会,并担任主席,直到2000年退休。
他生前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直到去世。
驱魔师阿莫斯.加俾额尔(Gabriele Amorth)的个人敬礼可以wiki,不多说了。
他被翻译为中文的书籍主要是《驱魔师》、《驱魔师2》,他的书确实不错,主要论述了“恶魔学”与驱魔的一些经历。
感兴趣的自己去买来看看;1、圣本笃驱魔圣牌
圣本笃驱魔圣牌在男主袍子的左胸侧和箱子里,他的十字架上都有这个标记。
这是一个专用于祛除魔鬼的符号,上面的意思其实在网上都查得到,文字是一系列拉丁文缩写。
天主教徒使用这个牌子保护自己免遭魔鬼骚扰:
2、圣米迦勒大天使(圣弥额尔)
神父对着圣弥额尔天使像祈祷,这位天使是天堂之战中打败撒旦的天使长。
天主教在遇到魔鬼骚扰时向他祈祷;3、区别精神疾病与附魔案件
影片开始,一名男子似乎被附魔了,其实只是一个“鬼神性癔症”,神父问男子,你是魔鬼就一定知道我的名字,但那男子无法回答。
魔鬼有预知的能力,可以看透人心,但精神疾病没有这些超自然的能力。
神父用一头猪来暗示男子并治疗他,因为《Holy bible》上有一段魔鬼“军旅”附身到猪群上的故事,感兴趣可看“玛8”这一章节。
之所以用猪来暗示患病男子,因为患病人一定是读过这段经,且是个虔诚的教徒,否则引导就不会成功。
4、成败的关键在于知道魔鬼的名字
知道它的名字,是对付它最有力的办法。
阿莫斯神父在自传中也不断强调这一点。
经文的力量只能给予魔鬼压迫,但名号则是指明名字所代表的角色,这种祈祷最直接的指向了目标。
就像枪的准心对准了目标一样。
无论什么祈祷,目标都是必要的。
5、驱魔的工具
holy water驱魔几件套之一的holy water,指神父通过念经祝福的普通水,成为了圣水。
很常见的东西,只要去教堂(记住是天主教堂)都能免费领到这个,但对魔鬼来说威力不亚于AK47,就是这么个存在。
要是你怀疑自己住的是鬼屋或有不干净的东西骚扰你,屋里洒完这个就全都妥了… 此外几件套还有:十字架、圣髑(教会圣人的遗物)、神父领带、《驱魔礼典》等等;
香炉香炉里焚烧的是乳香,被神父祝福过。
它是在弥撒(Missa)中献给上主(神)的,所以附身在小男孩身上的魔鬼看到后说:“天堂的味道”。
这种香也有强大的驱魔效果;这个镜头说明导演的用心之处,因为咱别忘了,各类驱魔电影这么多,驱魔场景里见到香炉本片是开了先河,他很了解乳香在信仰里的用处;6、附魔转移
附魔转移是“驱魔学”(一个天主教里的学科)里的概念,指的是附身的魔鬼可以脱离原案主,以灵体的方式转移到周围的围观者身上去。
所以驱魔礼时是不许围观的。
小男孩的姐姐在叛逆期,又经历丧父之痛,内心创伤很多给了魔鬼转移的前提。
这些概念,感兴趣可以读读《附魔与驱魔》;就简单普及到这里,有疑问留言交流
制作成本1800万美元,全球票房轻松突破5500万,让《教廷第一驱魔人》成为今年又一部稳赚不赔的恐怖片。
虽然创意寥寥,却有动作、解谜、香艳等商业元素,叙述节奏干净利落,靠着奥斯卡影帝罗素·克罗撑住场面!
号称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罗马教廷首席驱魔师的生平故事,此人这次远赴西班牙,拯救被恶魔毒害的一家三口孤儿寡母!
这部传统“驱魔片”框架很老套,却胜在恶魔附身的危机与驱魔花样繁多,令人绷紧神经!
寡妇茱莉亚的小儿子亨利,来到西班牙祖产的一间修道院后,却立刻判若两人,开始自残并口吐秽语,明显是被恶魔附身了。
在尝试各种医学手段无效后,梵蒂冈只能派“驱魔人中的007”来拯救...
曾凭借《角斗士》斩获奥斯卡影帝的罗素·克罗,面对恶魔俯身孩童叫嚣,“我的名字叫噩梦”,他回怼:“我的噩梦是法国拿到了世界杯!
”,令人不禁笑出声!
足见他用庄谐并重的表演,赋予人物一种别样的幽默感!
望着没有身手、体态浮肿的罗素·克劳,他饰演的阿莫思神父,从不循规蹈矩去做事,并且昔日从军目睹死亡有心灵创伤,很有发挥。
他能找隐密地方灌几口威士忌,然后对高层主教出言不逊,这样的“叛逆”神父魅力十足!
恶魔俯身孩童身上,不仅变得面目狰狞、浑身是血,还疯狂叫嚣道:“因为无辜的肉体很新鲜”。
毕竟孩子曾目睹父亲车祸身亡,他变虚弱才被恶灵相中,足见任何灾难死伤都有负面后遗症,反而神秘的恶势力则仗势欺人!
一家人也不断被邪灵操控,母亲被弄飞上天,女儿附体后倒爬上天花板摆出恐怖POSE,更是致敬了《驱魔人》!
那么神秘恶魔如此强大?
如何对付它?
答案是转移恶灵,罗素·克劳牺牲自己,让恶魔俯身自己,解救孩子!
毕竟阿摩特神父想知道恶魔尊姓大名才能驱除它,最后他和同事在地下室,同恶魔展开了高潮对战!
此时,恶魔又变身裸女来袭,还有火焰般的骷髅CG特效,各种香艳暴力混搭的奇幻大场面,有点超级英雄片惊艳感!
导演朱利叶斯·艾弗里的前作《霸主》将恐怖元素与战争片结合,这次《驱魔人》走传统鬼片路线,都赚到了钱。
这两部作品绝对达不到佳作的水平,但邪不压正的故事有头有尾,动作场面与特技化妆不俗,尚可一看!
片名取的非常大气磅礴,《教皇最后的驱魔人》,一下子格局就上去了。
刚开始也确实搞得有模有样,罗素克劳扮演的梵蒂冈首席驱魔人(也是唯一一个驱魔人)不仅会驱魔,还懂得跟病人和恶魔玩心理学心理战,还能区分是真的中邪还是精神疾病。
😈然后就是主戏部分,着魔跟驱魔的部分,其实都是那些俗套。
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女儿跟小儿子来到新家,然后小儿子被恶魔附体,恶魔指名道姓要男主来驱魔。
☎️感觉这么多年了,讲驱魔的电影依旧没有逃出《驱魔人》的桎梏。
着魔了依旧是大法师爬口吐脏物,然后驱魔过程依旧是喊出你的名字。
有新意的是,这部的恶魔是有点心思在的,重点不是夺取人的灵魂,而是有着宏大计划。
当年就是附身教廷第一驱魔人,从而导致了宗教史上的审判黑历史。
现在又想故伎重演,附身到男主身上。
👊🏻最后战胜恶魔的部分有些虎头蛇尾,甚至不像是一部驱魔电影。
前面还唯唯诺诺的男二突然开挂,降魔过程堪比超级英雄附身。
以为最后会有个恐怖片惯有的反转,比如恶魔并没有消失,而是附身在别的教廷高层了。
或者男主牺牲自己。
没想到就这么结束了,还留下了一个驱魔二人组tbd结尾。
📰今天看新闻,果然续集已经预定中了。
好的吧。
我是先看书,再看电影的。
这个驱魔师我找就了解不少,而且我自己也长期的被墨龟腹题。
一天掉一斤肉,掉了一个月,经常休克和濒死,两年不敢碰水洗澡。。。。。
不成人样了都。
看完书,我晚上做梦,梦到一面镜子,里面照应出一个邪恶的我,然后我拼命挤进镜子里面,和他融为一体,然后我进入疯魔状态,在里面对人类做出地狱一样的行为。
然后我突然醒悟,问他们,我看了很多宗教的书,你们觉得你们和我对不对?
我不停提问他们,然后他们支支吾吾,害羞不好意思,后来我每个人都用拳头揍他们,把他们眼睛和脸部打成原型,魔鬼的样子,然后我全部把他们赶走。
第二天醒来,我的不舒服全部好了。
但我还是觉得众生平等,驱魔这种东西充满了暴力和杀意。
假如他们不是吸附我,光明正大的交流,我完全欢迎,但是我身体不行了,同时,我自己招来的,我也要改正。
这个老人家的方法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力量,虽然他做的不好,但是短时间应付一下也挺好的。
墨龟这种东西实在太多了,虽然这个老头举办了16000次驱魔仪式,但是对于墨龟,他认识其实也不多。
反而我这种还特别多可以加深他的认识,他只是按流程办理的技术人员而已。
这种电影其实很忠于现实,比康斯坦丁那种好多了,不过康斯坦丁10年出一部,他这种也是5年有一部,实在不够看,还不如我之前,天天都是那种情况,可以参与进去几百天。
墨龟是存在的,但电影篇幅不够,老头的著作也不够,老头的人生也不够,可惜一般的观众能明白电影的十分之一已经超负荷了。
世界太大咯。
全片talk,没啥视觉奇观。
真实人物改编的噱头换来的仅仅是平庸的剧本,再说宗教裁判所是撒旦化身这暴论是什么历史修正主义
此片唯一牛逼到我的就是这居然是真实事件改编🙂↕️大部分驱魔都是精神病,小部分是真的邪恶,废弃教堂底下几百年前守护者的尸体关着强大的恶魔,还是个说英语的,因为建筑工程被放出来了,一直要Gabriele去,为了做他以前做过的事情,附身神父打进内部恶事做尽,最后虽然附身但并没成功还是被送回地狱了。最开始那个小男孩有够倒霉的,附身久了面相都变鬼了。还行,0个jumpscare。
魔鬼形象、引诱人的手段还是很真实的,顺便给基督的黑暗历史解释清楚。罗素克劳演技没得说,把一部低成本的恐怖片拉高了层次。“当我们嘲笑魔鬼,告诉自己它不存在时,那就是它最开心的时候——加布里尔阿莫斯。”
有点chief inspector带着菜鸟sergeant办案的套路。所以不拍个续集吗?
亲近社会善于社交,疏远了神秘学和自身原罪的驱魔人毫无魅力。别给我一个老好人,不要给我嬉皮笑脸,不要一登场就忏悔自己久远的罪孽贪图天堂的纯白。黑暗不屑光明,令它屈服的是另一种更深的颜色,人格战胜不了魔鬼,是那个毫无怜悯绝对压制的神格将它们驱回的地狱。
爽的,剧情也紧凑
笑死个人,神父最后被附身想上吊殉职,搞的那么悲壮,结果下落时候脖子还没断没成功,那个自杀都没成功的无奈感真踏马笑死个人嘞
不恐怖,正儿八经的驱魔片,很专业虽然听不懂。罗素克劳演都演这种类型了,希望把ip立起来,成个索尼驱魔系列。
3.5 很规整的类型片,节奏和叙事都很到位,虽然因为有些过于工整导致观感比较流于形式而失去一些情绪上的感染力。(我怀疑你给反派主教起名叫沙力万是故意的,对吧!)
居然还挺好看的23333有点丹布朗探秘的意思了23333要不是最后有一段大决战,我以为又要解密啥教廷的阴谋了哈哈哈哈。
继沃伦夫妇之后又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续集已立项,看来SONY也想打造一个驱魔宇宙。剧作在传统的驱魔故事里算得上推陈出新,导演业务能力也不错,虽然是正剧但多少有些戏谑的幽默感,比如教皇喷射什么的。小奶狗牧师似乎会成为跟班。高潮戏稍微有点垮,角色的过去挖得浅了一些。总体娱乐度足够。
太平庸了,剧本像ai 写的
成片中等偏下水平,宗教氛围和罗素的魅力让这部片看起来有滋味,不像同期电影除了大场面的戏其他时间很无聊。不恐怖,很写实的驱魔,最后为了高潮加的特效有点变哈利波特了。素熊说话的时候好性感。
摄影很棒,富有质感的饱满画面,故事节奏很快,没有拖泥带水的疑神疑鬼,魔鬼附身作恶和寻找真相并行,但后面故事有些常规了,很简单得就成功驱魔了,有些虎头蛇尾了,没有被震撼到。整部电影都在讲一场驱魔,也展现了驱魔人的弱点,内心梦魇的忏悔和救赎,新的切入点就是附身于神父。带个墨镜喜欢讲冷笑话,靠小摩托通行的形象设定,也感觉好割裂。
最潮的驱魔人
首先这很明显是奇幻>恐怖片……罗素克劳你是越发胖了!!!!教皇钦点的驱魔师还挺好玩,但本就烂了的题材很难很难翻出花样了,看着看着都会走神,想他们要是把所有名字轮流念一遍看恶魔对哪个反应最大不就好了吗,,,,小男孩的演技,看乐了。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淡得像白开水
骑小电驴的梵蒂冈首席驱魔师,骗恶魔进猪里再枪毙他。这个片子增加驱魔知识点,恶魔太强大,驱魔师会让他附身,用自己同归于尽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