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还挺好看的,看评论说污辱文豪到没啥感觉,大概是因为我虽然喜欢文豪,但是也没有太喜欢,一个作品里总要有人当反派唱反调嘛……我只希望以后里面千万不要出我国文豪就可以了……日本文豪《文豪野犬》里很强形象也很正,对此我只能说我表示理解,但也只是理解而已。
比如反派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果戈里人设我也很喜欢,其他如普希金虽然人设长得不咋好看但是也没到让我生气的地步,不过我也知道这是没触到我雷点罢了,所以我挺能理解那些生气的朋友的。
说起来这部动漫也算是为推广文学作品做了一定的贡献吧。
比如我就跑去把鲁迅大大的《呐喊》、《彷徨》、《朝花夕拾》之类的作品又看了一遍,因为我觉得要是我国要是在文豪世界里有超越者,肯定有他一个。
又因为对森鸥外的喜欢去看了他女儿森茉莉的作品……太宰治和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倒是在看动漫之前就看过,《人间失格》、《斜阳》、《罗生门》、《竹林中》,看完动漫有多看了几部短篇罢了。
这里强烈推荐一下太宰治的《女生徒》和《越级申诉》!
说起来,这个动漫里我最喜欢森鸥外和乱步,结果森鸥外我一本书都没看过,江户川乱步倒是看过,但是也只看了《人间椅子》和《镜地狱》而已……其次喜欢的是中岛敦,但是我觉得《月下兽》这个书名就不太吸引我……与谢野晶子和中原中也的诗倒是的的确确是因为这部动漫才去看的。
作为动画来说也只能将就说成是四角齐全而已,构思倒是很新颖,但作品本身缺乏看点与逻辑,只能说是热血,卖萌而已。
黑手党们没个黑手党劲儿,反倒像是普通的合法机构…总的来说不算出彩,但也不算太差。
还有那些人怎么回事?
为什么只是看了个动画就上升到国家角度了?
真是保守派啊。
别人的文化都一点也不接受,这样不太好吧。
还是很期待下一部这种题材的动画。
2对相爱相杀的cp文豪野犬,对于熟读日本文化的人和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完全是两种评价。
了解日本文化的说它过分恶搞一些文豪们,1集弃的人不在少数。
而对于我等吃瓜群众来说,这就是一部非常好的超能力动漫而已。
作为一部文豪类作品,这部动漫起初的卖点就是各种文豪化身为人物进行战斗,就像鲁迅,老舍等著名作家带着以他们经典作品为名的超能力分为几个帮派在战斗,想想就觉得很带感是不是。
虽然有人因此喷这部动漫是打着文豪之名的超能力大战。
讲道理,动漫前期并不是特别的出彩,这也是很多人一集弃的原因。
看前几集就是单纯的日常番而已,剧情并不连贯,纯粹是两大阵营每天打打,顺带介绍一下人物的超能力而已。
男主更是偶尔打打酱油,虽然偶尔爆发一下,但却没有太大的作用。
直到镜花出来后,剧情才正式开始朝主线发展,男主也从之前的一个打酱油的开始成长为一个能保护人的男主。
两个帮派的斗争在加入第三组织“组合”之后也终于不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小打小闹了。
可以说这部动漫虽然用名人作为主人公,但剧情却没有被名人所限制住,完全是一部单拿出来也是非常好的动漫。
3个帮派的斗争,侦探社与黑手党2对cp的相爱相杀以及良好的动漫制作都使这部动漫成为4月番中的一部精品。
各种超能力的设定与应用也不像《英雄学院》存在bug。
而文豪的加入更是提高了人们知根问底的兴趣,很多人看了动漫,因为好奇异能力来源才去看太宰治的《人间失格》。
这些都为这部动漫增色许多。
马上10月份这部动漫的第二季就要出来了,在补完动漫后由于好奇我补了漫画。
之后的剧情更加大气,也更加有意思。
相信在骨头社的优良制作下,这部动漫会更加出彩
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看过其他人的见解,也能理解那种现实与动漫的代入落差感。
但其实我对于,漫中涉及到的文学作品及作家了解的是很少的,也许也正因此我才能更好的,不带入主观情感的去欣赏动漫本身。
所以以下的分析都是只针对剧中的人物来说的。
当然如果有错误,也请诸位包容。
那么现在进入正题,文豪野犬的主题是什么?
在我看来,是对生存意义的探索。
“当想要成为的人与适合成为的人发生冲突时,选择怎样的活法,没有人能给出这个答案。
无论是谁,都为了寻找生存方式的正确答案而战斗着。
我们所拥有的权利只有迷茫,宛如往来于阴沟的野犬。
”这是在24集也就是最后一集,太宰治说的一句话,应该可以看做点睛之笔了。
第一个方面:文豪&野犬。
野犬也象征着没有找到生存意义的人。
而漫中以太宰治作为代表,这个“文豪”没有找到生存意义,所以才一直想自杀。
连文豪也许也不一定能找到生存意义(仅从剧中来说),这应该寓意着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不知为何而活吧。
其实讲真,我周围大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而活。
第二个方面: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生存意义。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是主要体现在芥川,中原敦以及泉镜花。
他们三人都是从黑暗的或贫民窟或孤儿院而来。
“绽放于黑暗的花朵,只能在黑暗中寻得安宁之地”这是他人灌输给他们的定式思维。
他们也曾陷入<想要成为的人与适合成为的人的矛盾中>,但是他们都在“为了寻找生存方式的正确答案而战斗着”。
芥川和敦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战斗,镜花最终也为了追寻心中的光明而努力。
最后也通过芥川的一句话揭晓谜底“令你痛苦的过去的话语,本质是与你无关的。
”只有自己才能选择自己的道路。
第三个方面:追寻的过程才是值得珍惜的。
“当你得到某种东西时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某天你将会失去的一天。
不惜一切的一味延长自己的痛苦也要去追寻的东西一个也不存在。
”---太宰治出生便注定死亡,光是这一点便注定失去了。
因为死去后,对于那个死人本身来说,是什么也得带不走的。
但生活依然美妙,每天都有人出生来准备着死亡。
因为我们要的是过程,是登上峰顶前,沿途的风景。
我所捕捉到的主题就是这些了。
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生活意义是要自己去探索的,而且重在探索。
这些主题在漫中是隐藏的,零碎又紧密联系的,是需要被挖掘的。
我很喜欢这样能给点蛛丝马迹,让观者自己去拼凑发现的精心构思的剧。
感谢相遇。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好漫,真心希望它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Thanks for your time:)
==================================================文豪ストレイドッグス (s1s3&ova&movie)==================================================说实话,当之前tv版在播的时候也看过,但是一直觉得没怎么看明白,每季之间间隔的东西有些多,这自然事个人问题。
当在某些渠道获得了全集版本的种子之后如今重新一贯的看下来,觉得本系列作品应当算作事一部优秀的奇幻类动画了。
其中将 希望 和 追寻 的主题做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解释,也作为了整部动画的线索话题贯穿了作品故事。
剧情算是比较热血和青春的,但是如果单纯的作为打斗类或者青春剧来看肯定会觉得不能尽如人意。
==================================================
是我眼瞎了,我以为还不错。
直到泉镜花的出现。
这个角色的登场让整个剧都挺崩的,且不说泉镜花的人设是多么老土套路多么看腻到整部剧都看不下去,就是我真的看不明白整部作品的立意是什么,想讨论什么,还是压根就没有立意。
是想说「视生命为儿戏的混蛋都去死」(医生所说)吗?
那泉镜花的35人斩是否太过于戏谑,区区35人的生命而已。
人物受重伤是死是活的设定是否太过于随意,区区致命伤而已。
(整得我看战斗场面内心波澜不惊,反正下一秒活蹦乱跳)还是说 反「你这种人活着就没用」(孤儿院院长所说),来歌颂人的意志人的能动性讨论人存在的意义?
那么敦被侦探社接受到底是什么原因?
花被接受到底又看中的是什么?
作者你能直接回答我吗?
别磨叽。
不行我就替你说了吧,是异能力,异能力至上,如果异能力不够就异能力+颜值正义。
不然除了入社考验证明一点牺牲精神,我丝毫没有看出来任何他们作为普通人所提供的任何价值,看不出任何他们的精神对人物的任何影响作用。
救泉镜花的时候,敦口口声声说轮不到你来决定别人是否有生存的价值,那么凭什么那35人被决定了,凭什么啊。
你但凡加点内心挣扎那35人,甚至可以自我暗示下泉镜花作为一把刀不是她的错,是用刀的错我都不至于这么烦躁到挠头皮。
(不过就算不是刀的错,她都有自我了结的意识了早干嘛去了,被敦看到了然后说不想杀人了跳海了,早干嘛去了啊,是觉得反正任务失败了迟早要被噶吗?
)你不如说是同是孤儿的怜悯之心啊,不要那么义正言辞好不好。
我当时的情绪跟芥川一模一样,能不能不要来教育我啊。
还有敦跟泉镜花相遇的第一幕戏,那个慢镜头有什么意义啊?
你想表达什么啊?
单纯突出泉镜花好看吗?
哇我真的无法理解。
还有就是,说不喜欢泉镜花的凭什么,35人斩没解释,为什么不早点主动没解释,这都是作者的错。
……无言以对,合情合理。
一部作品看不出作者想表达什么,但人物举手投足之间对观众的谄媚却是一览无遗。
<图片1>作者:iahaa<图片2><图片3><图片4>动画开头第一镜便与原作大不相同,充满了满满的文艺感。
这句台词neta的是日本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一杯のかけそば》),另外的意义即是在于告诉观众接下来镜头里那碗东西是茶泡饭。
但实际上它是什么并不重要,阳春面也行茶泡饭也罢,重要的是旁白对它甚为想念,这种念想是靠大量细节描述得来的,甚至可以说即使观众不知道它是什么,都会去感受到旁白的念想。
所以这里将背景改为了配合题材的稿纸而非漫画里故事中实际的背景,单纯的黑白灰与带有空旷感的流水声将这句话独立起来,更像是一个标题而非台词,减少对之后叙事的影响。
缓慢的黑场过渡同样有此意。
整体明显是在模仿念小说的感觉,营造一种文学作品的感觉,也算是本作主题之一。
<图片5>漫画需要考虑格子间的视觉引导,所以选择一个能将壶与碗的空间关系指向右下方。
而动画不需要,就直接使用了更具表现力的镜头垂直特写,镜头中浮动的热气一方面强调食物的诱人。
另一方面与模糊渐清式的切入和缓慢的zoom out暗示这仅仅是遥远的回忆,而现实就要来了。
上村祐翔大量运用气声的演技与由此开始的鼓点,烘托着偏阴沉、不安的氛围。
<图片6>火车的安排完全是动画原创,但完美串起了接下来一系列调度。
火车的轰隆声似乎就是闹钟声,闹醒了沉迷与想象的男主角。
这里首先是作为一个动态较丰富的镜头,为前后两个接近静止的特写调整节奏。
右下角的炫光与右侧的铁架将视觉重心依然留在这一侧。
<图片7>主角第一次出现便是具有强烈压迫感的鱼眼特写,在长达5秒的时间里,整个镜头接近定格,镜内仅有火车带来的环境音与打光持续变化,一瞬间的释放后又立刻把情绪锁住,不安的氛围甚至被暗示的更加强烈。
光影对比与考究的镜内布置,将画面引导至看不见的河岸更深处。
这里必须给摄影加一个鸡腿,不单单从火车太阳的方向给光,人物的下方下巴部位也在反光,之所以有这样的光,就是因为坐在河边,河水反射的光,很明显是照顾到这个细节了。
同时这里zoom in的速度也比cut2里的zoom out快上不少,更要把人吸进画面的感觉,加强不安感。
<图片8>这个镜头更多是帮观众理清思路,光前两个镜头观众其实混乱的,火车和人物的关系?
男主所在的地点?
男主为啥会想念茶泡饭?
这些问题都在这个镜头内解答了,之后顺接男主饿到倾倒,解答了之前所有问题。
首先为了更符合电影上下手的习惯,整个镜头调整为从左至右。
依然是靠火车作为画面里唯一的动态,承接了上一镜的重心——眼睛的位置,从而可以顺畅的拉一个远景。
火车出画的过程有点类似武侠电影里,大战经常要等一滴水落下之类的才开始,当期待变得具体且可预计时,短暂的等待会格外有味道。
同时火车出画也让观众自然去寻找其他的视觉重心,从而减少突然把主角移至画面边缘的突兀感。
<图片9>上一镜隐去下半身且较为平稳,这一镜就突出下半身并更富有张力。
同时这样纵深的机位使得头在倒下后靠近河的同时也靠近镜头,火车驶过后,又能以同样嘈杂的流水声填补环境音的空缺。
<图片10>漫画中标题后的第一格被用到此处作为段落的结尾。
敦转过头对着镜头自述,故事正式开始。
实际上它作为结尾分割的感觉并不强,因为动画尽管还是需要单独一个镜头打出标题,却可以靠时长控制与之后的镜头布置,以及并没有中断的鼓点,将标题在打断叙事上的影响尽量消抹,所以这里也不需要有太强烈的结束感。
而漫画既然选择了为新连载拿出一整张跨页,也就有了第一页最下方那为了俯视远景的退场感而毫无表现力的一格。
一部TV动画,监督最初着手的就是第一集,第一集必须给之后所有集数做示范,第一集不好看,这部动画基本不会好看;而一个开头又是一集的示范,开头不好看,这集基本也不会好看。
所以在设计开头的时候,监督肯定会花较大心力的,细节多扣一点、完成度高一点、表现度好一点都是应该的,所以从头到位保持高质量也是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这也是观众所需要知道的。
动漫只看了第一季和二三季的某些个人cut部分,作为一部热血动漫来说整体还不错,但是为什么要扣上文豪的名字呢?
明明跟历史上的作者没什么关系,为了告诉观众历史上芥川崇拜太宰,爱伦坡崇拜乱步吗,为了当观众认为泉镜花跟红叶是女的,而且镜花不喜欢红叶吗,很遗憾,历史上的太宰、乱步、镜花分别对芥川、爱伦坡、红叶崇拜地要死要活。
野犬里凡是跟三次元有关的基本都歪曲事实的,几乎所有人际关系都是乱套的。
也就是无赖派还讲的算是符合史实,但是无赖派里跟太宰关系最好的檀一雄竟然完全没有戏份。
感觉作者是个芥黑。
我挺喜欢三次元里的老师们和他们的作品的,包括芥川先生,当然这个没有太宰治这么狂热,但是文野里的芥川,从颜值到性格到实力,完全被吊打,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没有主角光环吧。
而且作者完美地屏蔽了芥川的全部朋友圈,谷崎老师是芥川好友之一,作为芥川的老师兼偶像的夏目老师,还有芥川崇拜的镜花先生,跟芥川基本没互动,芥川在新思潮的亲(基)友团戏份完全是零。
太宰要是看见动漫里他这么对芥川,估计就要愧疚地第六次自杀了。
太宰和敦这两个男主总体塑造地不错,虽然还是对文野里太宰对芥川和敦的双标态度始终感到迷惑。
动漫作品既然带上文豪的标题,就应该对得起三次元里老师们的名字,而不是徒有其表地用这些名字写一个与史实毫不相干甚至歪曲历史的故事。
请问这部动漫披着文豪的外衣怎么了?
不是讲文豪们的故事怎么了?
动漫里的角色跟文豪们本身的特质和思想相去甚远怎么了?
这本来就不是讲文豪们的故事的动漫,看这种设定不爽的人估计就是一群害怕创新,固步自封的保守派,保守本身虽无错,但一味的保守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再说了,如果因为这部动漫使得观众们对各文豪们产生了兴趣,吸引得观众们去拜读各文豪们的著作,品味各文豪们思想的精髓,岂不是非常的美妙?
这只是一部动漫而已,为何要那么的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呢?
看得开心,并且能从中有所收获不就够了吗
没错,就是为了针对某些热评的发布者而写的。
请以一部动漫而不是文艺片的标准来评价它,谢谢。
你可以试一下做一部纯讲文学的动画,看看人气是否同样高。
宣传在先才会有人去读名著。
不读的人家也不会往深处想,你们也别瞎操那个心了。
我也会去看那些所谓的文艺片甚至是闷片,但这不是我给一个商业化的动漫打低分的理由。
写影评之前,请先确定该作品的定位再做出评价,否则即使大书特书,别人看了也只是可笑。
中规中矩,作画扎实,音乐不错,但是日常搞笑太多,剧情没什么牵动人心的地方,文人作品变成超能力的设定也仅仅停留在了噱头,没有挖掘展开。骨头的狂气和浪漫都贡献给了隔壁的超人们。PS:郭敬明要是在这个世界观里就是大魔王啊,抄袭所有异能者的能力。
不好看。就是用了古代作家的名字而已,基本不沾边。
女朋友极力推荐看哒!
汉纸们你们一个个把屁屁翘那么高到底是要干嘛???高开低走的动画之一,毫无意义的卖萌和吐槽中偶尔进一下剧情,听说原作者的锅???既然如此那第二季估计也不用期待了。
“文豪”的噱头仅体现在角色名字和能力上,替换成其他领域的词语也毫不违和,“野犬”意义不明,推理约等于没有。贱气兮兮的高智商反社会人格和能打的钢铁直男,显然借鉴了Sherlock,区别是蒙上了一层特有的日漫式做作。 ——2023.4.5
一集弃。又是异能,又是异能,又是异能,失望!还以为这番是讲文学与文学家的,没想到跟乱步奇谭一样用文学家卖噱头,呼声这么高是因为人设吗???“人间失格”是招式名啊哈哈哈哈我看懵逼了!
作画是真的很精良,人设不要太帅,我大骨头社这是良心发现了么。。之前一直期望不要量产要保持精英路线,现在看来,这是能量产且保持精良了?从第一话来看是这样的,后面还要继续观望吧。今年的《文豪》《英雄学院》和《灵能》我可是超超超期待的啊。PS:片尾好基
骨头社的制作还是很不错。整个第一季都像前传一样。
看到第二集 真没想象的那么好
就是这种垃圾影视的影响现在搜索个作家都是文豪野犬tm
补标 设定不错
芥川那个设定可以的,你们用心感受。写作【罗生门】,发动出来的效果是【地狱变】,远程攻击很【蜘蛛丝】,对太宰治的心态很【鼻子】
其实每一集都很单薄,群像刻画也没有太深展开,但当时这种纤细画风、轻异能和黑手党侦探社剧情,混上一点文豪原型还是很city的,有点池袋drrr的质感。
小宰子切开黑啊!
以为类剧情似于《青之文学》,结果只是卖人设,略失望
用12集做了个铺垫而已。
好快的节奏哦,好紧凑的剧情,看多了那种一场战斗打一季的动画,再看文野都不适应了。太宰=五条,敦敦=虎杖,中也=夏油杰,国木田=七海建人,没有说谁抄谁的意思,就是太宰五条这种表面风流不着调实际上很强很有担当很有大脑还很有往事的人设真是好讨喜,好容易出烫门了。不知为什么,可能是剧情走太快,导致人物有点太标签化了,笑点也有点刻意,第一季还没怎么走心的感觉
三流的超能力故事套上大文豪的名字。这就是品牌效应么。
感想是我终于肯去看rbr文学了
起因是因为CV强大到,有点点想看....作为非严肃向的观影体验,嗑一下cp就行了,不能太较真。剧情推理和对决都很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