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煽情什么呀?
看着就做作。
第一段,那个动不动就能吐一身血的新娘。
哎我的妈呀,一发病就血次呼啦的,真想不通还能放她出去结什么婚,还没有医护人员陪同,结果,果不其然吐人家新郎一身血,造成人家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回来自己也嗝屁了,还说什么感觉不错。
嗯,加速死亡你们干得不错👍!
第二段,病人还能撑半小时,和家属聊天就要十五分钟,生平都要听人家讲述一遍,就那么不急着抢救吗?
做胸腔手术也不要求无菌环境了,随随便便就给人家身体开个大洞,不怕各个器官感染死掉吗?
还有就是,是不是每个病人都得有点家长里短的破事,然后医生不仅仅要治病救人还得来把心理辅导创伤抚慰和开解?
就算人家有那个本事也未必有那个时间好吗?
过度美化就是失真了吧。
你说日本人怎么那么容易家庭不幸福啊?
怎么原生家庭都有罪,父母都是禽兽不如啊?
让医生去救人却不预先提示现场漏电,直接让人家去送人头啊?
这岂不是为了刻意煽情,还想把自己人搞死的节奏吗!
看到这里,我就愤而弃剧了!
我不喜欢太刻意的东西!
由于通篇都是感性的碎碎念,先报个评分:5/10。
从2010年的秋天在初三的课堂上用同学的MP4第一次看前两季,再到大三那年时隔七年复活,并在京都的民宿里看了第三季首播,再到今天坐在北京的自如出租房里看完剧场版。
已经过去了将近九年的时间。
对打过几乎零时差的北京奥运,经历过原编剧和电视台分道扬镳被迫找新编剧,也有主要卡司在十年间去世。
但最后这个系列还是完成了,而且每一季都是当季的收视冠军,剧场版则是当年的本土票房冠军。
谢谢五人组,谢谢增本P。
医疗剧算是霓虹万千职业剧中我最爱看的一种。
有的医疗剧是抨击体制反思人性,比如《白色巨塔》和《白色荣光》;有的医疗剧是将医生超级英雄化把手术场景拍的如同正邪对决一样惊险刺激,比如《医龙》;有的兼具混搭比如《救命病栋24小时》和《X医生》;还有披着医疗题材破案和谈恋爱的,比如《Unnatural》和《医师们的恋爱物语》。
而CB系列(至少前两季)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医患之间的互文,患者的故事与实习医的成长往往异曲同工,通过治疗患者,实习医生和护士们得以修正自己的人生,同时性格鲜明的五个人之间的羁绊与友谊,五个人与前辈的学习与互动,都是其余医疗剧中少有的。
所以前两季中,出现了,现场意外,实习医必须截掉导师医的右手、实习医因为心软忘记让家属签死亡确认书被告到无法毕业、急诊护士守在濒临死亡的恋人的床边,却在值班通知响起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离开错过了和恋人最后的相处时间,这些职业剧里很少看到的虐心情节。
(CB2一定是一部死人最多的医疗剧)谢谢前两季的编剧林宏司。
2010年第二季结束,2017年第三季重开。
七年间林宏司和富士电视台早已分道扬镳,无奈找来了此前只写过恋爱剧且恋爱剧都写的一般的安达奈绪子。
当时首页哭天喊地的给腹肌寄刀片的刷屏记忆犹新。
所幸没毁,但也没多好。
安达在接手不是她自己创作的人物的时候,只记得把握住大的性格点,尽量去贴合,但是她对这个人物还是不够熟悉,一些小的细节流露出太多ooc。
比如小红。
安达只记得绯山美帆子是一个傲娇的人,延续了她的吐槽和毒舌,但是却忘记了绯山是一个每天规定自己摄取定量的维生素的,谨慎龟毛到几乎斤斤计较的人,在第三季和剧场版里居然让她成为了一个邋遢鬼???
她记得蓝叔的冷酷,所以就一个劲写冷酷,第三季里亚麻的角色比前两季更面瘫。
她知道白石很乖巧,就一个劲放大乖巧,到了最后白石的角色成了急诊室政委知心大姐。
いろいろ,不吐槽了。
这部剧场版,在延续系列特色即医患互文的前提下,要保证11个常驻角色都登场(安藤政信只有一点戏还很多余不如删了但是该死的合约签好了必须保证他出场),要保证映画化之后有充足的惊险大场面(以前最大也就是隧道or列车or地铁,这次是成田机场和东京港),要保证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像是圆满结局一样的ending(最后20分钟都在干这个事)。
实话实说,剧作难度还是很大的。
但是尽管如此也不能表扬安达,她是非常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这些要素,每个都有一个不差,但是整体就是按公式写出来的剧本。
每一场戏的功能性都太明显,流畅动人什么的压根不沾边。
同时,和众多テレビドラマ劇場版一样,这部剧场版让电视剧的导演继续指导,这样很容易电影拍的和电视剧一样,而且最后确实也很电视剧。
个人认为西浦D已经尽量增加了镜头感和调度了,但是节奏和剪辑还是太差,当然这个和脚本也有很大原因。
值得吐槽的还有很多,但这也不是一篇影评or论文,不吐槽了。
还是很开心。
这部电影卖出了93亿,成为年度邦画冠军,成为日本历代实写票房兴收第五位,成为了杰尼斯アイドル主演的电影里票房最高的一部。
曾经希望永远不要完结,但是看过剧场版,觉得也没什么遗憾了。
(票房收这么好理论上是肯定会续,但是增本P也跟富士电视台分手了所以不好说。
)2008-2018,青涩的山下智久新垣结衣户田惠梨香都成为了主役级别的国民咖,CB系列用了十年,从开播到完结。
而我从13岁第一次看,到今天22岁看完,也是一个完结。
さよなら、コード・ブルー。
さよなら、藍沢先生。
相遇——独立——传承
大家青涩但眼神坚定
越来越坚强
米娜桑一家人code blue尾章是幸福的,大家十年所一起坚定并努力的成果,是相伴。
一口气看完了三部和所有的SP,番外,没有深切体会十年追剧的感动,不过里面的情谊我全部感受到了,在电影的末头我一度以为拿着花的两位会是最终的惊喜,不管是蓝白还是红白,最后蓝泽说出了答案,“这十年在医院的日子都是和大家一起度过,加起来的日子比任何人想要多,最后变成了家人般的存在。
”真好呀“为什么你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还这么冷静?
”“听说,原来是急诊部的脑外科医生。
”“没错,我原来是飞行医生。
”就是因为有了这十年,我才成长成了现在的模样。
《紧急救命》最早是2008年的一部日剧,由当年正炙手可热的山下智久和正处于上升期的新垣结衣、户田惠梨香主演,讲述的是翔阳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的几名急救医生,从遇事惊慌、错误不断的新手,成长为医术高超、独当一面的专家的故事。
既有俊男靓女,又有扣人心弦的急救场面,而且医疗剧最不缺生离死别的催泪故事,所以电视剧当年大受欢迎,随即在2010年由原班人马拍了第二季。
这个项目在2017年再度重启,拍了第三季,剧中原来的主演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急诊科又来了一拨新人重复他们的故事。
同时,这个以老带新的组合又被搬上了大银幕。
电影于2018年上映,上映之前还播出了一套新人们主演的电视剧作为预热,可见片方是下了很大力气的。
不过,我却觉得这部电影实在没有拍出来的必要。
一则,这部影片没有追求,单纯是冲着观众的情怀来的。
之前的主角、配角悉数登场,之前的心愿一一实现,似乎只为了让观众不留遗憾。
一部只有情怀的电影怎么可能是好电影呢。
二则,片中人物过多。
配角如走马灯,新老两拨主角也是一大群人,忙前忙后,应接不暇,让观众记得的只有一团忙乱。
医院里总有人来人往,急诊科的故事总能继续,但是一部电视剧应该在合适的时候结束。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还未上映,就来着写评。
先给上5⭐,表示我对她的期待。
真的是超级喜欢,从第一季到现在,每一次的播放,都是一次重大的欢喜。
对于他们五个人来说,也是陪着他们九年的剧,一起的时光,一起的相处,总是那么的欢快。
即使知道这是富士台为了收视率,从3直接拍的映画,但是,还是很感谢,毕竟青春总是希望一直下去,就像老友记,可以一直陪伴。
我对于这种一直有陪伴的成长剧一直很喜欢,比如国产的一起同过窗我也是很希望能够一直拍下去的,毕竟大家都熟悉就会带来一直都成长。
虽然一直说第三季换了编剧,大家所想要看到的血腥的场面没有看到,白石没有更多的参与手术,而是一直在指挥,镜头极少。
但是,毕竟白石的地位不一样了,他或许真的需要再指导的岗位上,因为他善良,他能够发现所有人的优点,这就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岁需要做的事情。
但是,看过第一季甚至第二季的人丢应该知道,我们的小黑也是指导地位,但是一直工作的前线,所以希望,在映画里,可以看到白石的更多的参与。
上个星期的映画版预告出来了,或许是预告,又或许是第三季潜在的因素,有一幕是红蓝要离开了,我想说,真的不要啊。
毕竟五个人,能够一起相处9年的五个志同道合的人,真的很难。
私心又想,至少给我们这些剧迷们留下一个暖心的结局,真的炒鸡希望结局不要太现实,就让这个温暖一直保留在我们的心中。
看了这么久,说实话,我是一个cp粉的,蓝白 宝洁实在是我心中的一个很重要很在意的事。
我知道很多人都说,要一个医疗剧,没必要这么的情长理短,说什么3的编剧在刚开始给的甜打乱了整个剧的画风。
但是,但是,但是,他们在一起这么久了,能在一起不好吗?
要知道,刚开始那几集甜,真的是让我们cp党磕了又磕。
既然每个人最后都会有归属,那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在一起那?
而且,12部也有一些小糖啊!
虽然知道电影版一定会很少有感情线,但是,真的希望编剧可以给我们蓝白一条小小的生路,一点点就好。
PS,我很希望能够站上真人cp。
但是,我也知道会遭某一方纯粉的批斗,而且嘎嘎和那个搬到她那个小区的那个男的貌似可能大概......不要啊😭蓝泽白石 蓝泽白石 蓝泽白石
他们眼里充满着光芒,闪烁着是对生命的崇敬和对工作的热爱,大概这就是每个人对自己人生赋予的不同意义吧。
这个片子里面所有的苦难都是解开一道道的伤痕和治愈良药。
他们做事也是处处体现了极大的专业,同时不乏温情的将一些故事娓娓道来,虽然鸡汤很多,特写更是不要太多,但也不觉得厌烦,心里也是暖暖的。
看着看着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看港剧,英雄总是孤胆又孤单,做了99%的事情但永远为了那点臭脾气无法提拔,那时候总为他们不愤,现在想想其实也未必他们就过得不幸福,不必太多注意别人怎么评价你的成功,活出自己的样子—这样的人生才充满了意义啊,所幸的是这部剧里面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成长相互帮扶,虽然各有自己的苦恼,但只要大家在一起就觉得很温暖。
最后用印象比较深的橘医生的话来结个尾“我不知道,我每天也一边迷茫一边工作,啪啪”。
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那就just follow your heart吧,加油 。
八月结束了,今年日本院线的暑期档电影成绩也出来了,经过激战后,排名第一的正好是本土片与好莱坞各一部,《剧场版CODE BLUE》(興収77.3億円/動員601.7万人);《侏罗纪世界2》(興収76.8億円/動員517.8万人),属于今年暑期档NO.1.
●话题电影不断出现,本土电影凸显强烈存在感接下来的三名也展开激烈竞争,《超人总动员2》(興収40.3億円/動員338.3万人)与《碟中谍6》(興収39.4億円/動員285万人)相差无几;而《剧场版口袋怪物》截止到8月28日,发行收入达到了40.2亿日元,动员人数则是291.5万人次。
和去年暑假档前五强相比较来看,去年分别是《加勒比海盗5》(65.8億円)《神偷奶爸3》(62.3億円)《银魂》(36.4億円)《精灵宝可梦:就决定是你了》(31.8億円)《玛利亚与魔女之花》(30.2億円)这五部最高不过是65.8亿,而今年超过70亿的就有两部,40亿左右的有两部,30亿以上的则相对弱,明显大热的影片增多,这其中日本本土电影的功劳不小,今年的十一强电影中,本土电影以压倒性的八部占领绝对上风。
十一部暑期档大热电影中,本土电影八部,票房约是192亿左右,而好莱坞电影三部,票房约是156亿。
但从今年暑期档大热的作品来看,排名前几位的仍然是好莱坞大作,只有《剧场版CODE BLUE》突围独占鳌头。
在20亿-30亿的人气区间,本土动画片狂刷存在感,在10亿-20亿区间,则是本土中等成本的真人电影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尤其是大黑马《摄像机不要停》的反杀绝技(影片无任何明星主创,开始在两家电影院极小规模开画,却从6月上映后接连爆满扩映,开画两个月后还杀进全国票房十强,堪称这个夏天最奇迹的一部电影),成为今年日本院线最具有话题性的现象级电影;而在好莱坞电影中,《侏罗纪世界2》则在日本院线,收获了从大人到小孩的一致欢迎,不仅是铁杆影迷,一般观众也都被这部娱乐大作鼓动,显示出活跃的暑期档电影景象。
●国民动画电影缺失暑期档另一方面,让人在意的是,暑期档本土动画片的影响力,出现了逐年降温的趋势。
以前,只要一说起暑期档,就能出现让大人和孩子都觉得要趋之若鹜的国民动画电影不得不看。
2010年吉卜力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砍下了92.6亿日元的票房,而2013年宫崎骏的《起风了》则拿下120.2亿日元的票房,一直到2010年代前半程,都是吉卜力工作室承包了暑期动画电影的高人气。
宫崎骏导演、已故的高畑勋导演,以及米林宏昌导演,单是这三个人的吉卜力作品,就是暑期档父母带孩子进电影院合家观看动画电影的最大动力与品质保证。
吉卜力工作室的制作部门解体之后,2015年细田守执导的《怪物之子》收获票房58.5亿,2016年新海诚的《你的名字。
》更是狂收250.3亿,这些大热门的出现,也可以说是继承了吉卜力的余辉,但能够在每年暑期给予热望的固定性动画人物或动画机构并没有出现。
这样说起来,以前的暑期档动画票房全靠的是吉卜力工作室一己独撑,而现在则是等待下一次吉卜力作品出现的过渡期吧。
与吉卜力巨大的市场性相匹配的动画工作室是否会出现,大概是问题的关键,但可能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并非沿袭同样的路线,导演细田守和导演新海诚,与吉卜力工作室是完全不一样的步调,他们会有怎么样的新展开与进程呢?
让人无比期待。
另一方面,包括好莱坞动画电影,势必将越来越吸引日本的大人小孩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享受,这样的趋势也很明显。
今年的暑期档日本院线大热电影中,包括好莱坞在内,动画电影只有四部,票房约是109亿左右;而真人电影则有七部,票房总计约是240亿左右;真人电影的票房几乎是动画电影的两倍还多。
●国民动画电影目标观众转移到年轻人或许不仅仅是暑期档,整个市场,动画电影的观众热度票房曲线都开始发生悄悄的变化。
从今年的动画电影规模来看,《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的87亿票房刷新了新系列六年来的最高票房纪录,而《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宝岛》的53.3亿票房也是38年来的系列最高票房。
国民动画的故事不再只针对孩子,而是尽可能的把年轻人喜欢的东西都纳入到内容中去,从小孩到大人到年轻人甚至全世界观众都作为目标,这样扩大了动画电影的影响范围。
现在好莱坞动画的定位从来就不局限于孩子,而是主打年轻观众,这是一个更大的战局。
而现在暑期档动画电影的空缺,每年暑期都面向全世代的家庭向动画电影,用来填补吉卜力工作室空档的新动画工作室何时才能出现呢?
这个夏天最最最期待的片子,没有之一。
CB前后十年,有这样一部大制作的电影作为结束再好不过(当然笔者也希望有续集)。
这么多年五人组的羁绊什么的早就像呼吸的空气那样无处不在,从去年的第三季延续下来的新四人组也逐渐成形,满是新的希望。
蓝泽还是一副不服输的冷酷脸,如愿出国深造(英语是跟当和尚的时候学的吧,一定是这样)。
白石从那个只会点头认错的名门出身的半吊子变得稳重、成熟。
绯山跟米其林厨师的感情在后辈火热的眼神中还在继续。
冴岛夫妇的婚礼也是名场面了,读信太犯规。
恍然间这么多年,屏幕里的这群人的故事,好像从没发生过,又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医生这个跟生命的最近的职业,拿着手术刀的他们被我们看做是可以决定生死的不凡人,治疗的成功与否似乎全在他们的一手掌握。
然而世事无常,无法救下来的病人比比皆是,医生能做到的究竟有多少呢。
蓝白红们用十年的荧幕时光告诉观众,虽然时常跟我们一样失落、无助,却无暇喟叹命运与得失,还要前往下一个等着他们的地方,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慈悲战斗。
讨论CB是不是越拍越drama在笔者看来早就失去了意义,作为观众我们已经看到了最想看到一切。
有不少年轻人因为CB穿起了白衣,坐上了象征盘旋的直升机,这还不够吗,作为影视作品还要要求更多吗。
去年的CB3,拯救了富士台难堪的月9收视率。
身为粉丝虽然欢喜,却对更换了编剧感到无限遗憾。
可即便如此我依旧期待会有第四季。
这种想法持续到看电影之前。
当我从哭红了眼,擤着鼻涕从影院走到瓢泼大雨的室外时,心中却已释然。
我终于可以从Code blue毕业了。
10年前,一群年轻的人气演员出演了超越他们年纪的医师角色。
在赢得漂亮地收视成绩的同时,却也遭受到很多的质疑,这其中,大多是诟病他们太过稚嫩,看起来完全不像医师。
多年过去,当大家都成了独当一面的演员后,再聚首都已不是当年模样——少了傲气,少了造作,少了尖刻,少了锋利,少了怯懦,多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心。
五人从相遇到独立,再到培养可以承继自己的新人,成长的不仅有他们,还有一直跟随他们脚步的观众。
从宣传誓师大会到两天四地贯穿日本的造势见面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他们不像是来工作的,更像是同窗会后结伴旅行的多年老友。
众人的努力换来了喜人的初日观影人数,影院给足了排片,观众们也不管天气有多糟糕,都如期而至。
现在开始说说电影。
电影版出现了两次大的事故——成田机场事故,邮轮撞击事故。
贯穿始终的两条线索——“牙疼夫妇”的婚礼和雪村护士小妹重度酒精依赖的母亲。
病患处最重要的有三个故事——绝症新娘;十多年未见,再见却遭遇事故的父子以及贡献了自己器官的14岁少年。
成田机场事故引出绝症新娘,又连接“牙疼夫妇”的婚礼。
身患绝症,新郎落跑,就连生命最后的旅行也因为事故无法实现,怼天怼地的新娘怼上了准备结婚的冴島。
可当爱人回归,并决定陪她到最后时光的时候,她却退缩了,她不愿让剩下的那个人承受无尽的痛苦。
而此时緋山告诉了她冴島的经历,失去爱人的冴島并未遗忘曾经的所爱,却也拥有了能够与她相互扶持的爱人——藤川。
最终,“牙疼夫妇”让出了自己婚礼的场所,帮助俩人完成了最后的婚礼,即便新娘再度发病,血染婚纱,但她握住冴島的手时,我们却看到了她无名指上的婚戒,那一刻冴島痛苦的表情上多了一丝笑意,我们都明白,新娘虽然倒在了自己的婚礼现场,却已经和爱人交换了爱的誓言。
最后的最后她离开了,而她的那只婚戒,被戴在了丈夫的小指上。
未来不可期,最重要的也许并不是考虑将来如何,而是珍惜眼前时光。
护士小妹雪村的故事又衔接上了遭遇事故的父子。
雪村有一个重度酒精依赖的母亲。
为了摆脱这个噩梦,她脱离家庭,努力成为飞行护士,事事都要做到最好最强,以摆脱家庭带给她的阴影。
可是当姐姐故意将再次酒疯弄伤自己的母亲送到翔北急救中心时,一向镇定地雪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慌乱,她叱责高高在上的蓝泽先生不可能理解自己的心情,针对真心想要帮助她母亲的横峯,她觉得摊上这样的母亲是自己最大的不幸。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邮轮撞击事故,让她在停车场遇到了和自己遭遇相近的青年——十来岁时不堪父亲暴力,少年离家出走。
多年后重逢,还没来得及说出心里话,却遭遇事故。
即便在他心中是人渣一样的父亲,他也希望他能活下去,因为他要告诉父亲,自己现在很好,有妻子有俩孩子,即便有那样的童年,他也依靠自己组建了美好的家庭。
蓝泽理解他的痛苦,赞许了他的勇敢,这几句赞许不仅是对青年,也是针对在场的雪村。
最终蓝泽因救雪村而受伤昏迷后,雪村才从白石口中了解到,那个她认为是天之骄子的蓝泽先生,孤独到连一个紧急联络人都没有。
面对昏迷的蓝泽医生,她倾吐了一直压抑在心中想对母亲说的话,也感染了自暴自弃的母亲,决定积极接受治疗。
父母始终是父母,这是无法切断的关系,与其无休止的逃避,不如坚强面对。
最后是捐赠自己器官的少年的故事。
14岁的少年意外丧生,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灰谷看到了他在健康保险证上表明了愿意捐献器官的意愿。
然而不满15岁的少年写下的内容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用的,最终决定权还在父母身上。
身为医者,想要拯救更多人的生命,他的内心也许是渴望这对父母能够捐出孩子的器官。
但将心比心,他也开不了这个口。
橘先生告诉他,父母只会信赖拼尽全力救助孩子的医生。
当灰谷重整旗鼓时,却得知少年的父母已经决定捐出孩子的器官。
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然而他们选择了尊重孩子的意愿。
橘先生带着自己接受过器官移植的儿子来见这对父母,当他们听着一个陌生人的心脏在这个素未谋面的孩子的胸口剧烈跳动时,泪如雨下。
那些接受了少年一部分的人们,会在别的角落,延续少年的生命。
上述几段都很有CB的特点,医患之间相互映射。
医者救人,患者救心。
这里从头到尾没有医闹,每一个面对死亡的人似乎都自然地接受了。
当然,这可能是受限于篇幅,也有可能是编剧写了太多的悲惨不愿再增加争端。
其实这样也好!
而观众们也许也能在这一个个的故事一个个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地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最后来说说我们最主要的几位角色。
大酱在发布会那天曾经极尽夸赞之能势地赞美蓝泽先生的登场。
亚麻苦笑,说不要提高大家的期待值。
大酱却说提到多高都没关系。
终于在正片看到蓝苏登场时,我忍不住笑了。
并非不够帅气,只是帅气过头,如救世主一般的登场,倒让人觉得有些中二。
蓝泽真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角色,技术一流,外形帅气,沉默寡言,不善表达,感情上有点不器用,有些钝感,却总有恰到好处的温柔。
这样一个没有多余表情的人物,是五人组的主心骨。
即便白石成了队伍的指挥官,可所有人内心的支柱始终是蓝泽。
有他在大家都安心。
正是因此,当电影到了后半段蓝泽从楼梯上摔下,肺损伤昏迷的那一段,荧幕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出现了悲痛和震惊,影院内更是可以听到明显的抽泣声。
他可是蓝泽先生啊,他怎么可以倒下。
白石取下蓝泽的照片,沉默不语,独自一人的时候泪如雨下。
緋山坐在可以看见蓝泽的房间,表情凝重。
藤川拿到了蓝泽给自己录制的婚礼祝言,平日最冷漠的人,却在被要求录祝福的时候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他记得藤川说过羡慕自己,却在内心佩服这个勇敢表达自己的同事,他说自己也希望能有一天能像藤川一样直接的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影片最后,他终于做到了。
曾经的他只有成为名医的目标,这让他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周围。
可当最后的最后,他在陪伴自己战斗了多年的直升机旁,坦诚地表达了对自己四位伙伴的感谢,这个几乎失去了所有亲人的中年男人,在和自己最珍重的伙伴合照时,露出了最单纯的笑容。
Gakki在发布会时,说这部电影就好像是给他们做了一个毕业纪念册。
十年前,初次演绎社会人角色的她,不停的自我否定,疑惑自己为何在这里。
而被问到最想对当年的白石说的话时,她的答案是,一定要记得安全确认。
在最初的故事里的白石作为绝对的优等生,却在急救现场茫然无措,最后更是因为自己的冲动,断送了黑田先生的医生生涯。
信守和黑田医生承诺的她,比谁都更拼命,争取最多的登上直升机的机会,这时候的她在旁人看来最冷漠无情,却又会在看到电车中看到十指相扣的母子时,失声痛哭。
最终多年的磨砺,让她成为了团队的指挥官,她无法像緋山那样深入到病患的内心,却能协调好各方关系,做出合理的判断,曾经茫然无措的女生,成长为掌控全局的领导者,前后辈信任她,甚至连蓝泽都会在迷茫的时候听取她的建议,这一切,如最终的明信片中所说,就是所谓的“人望”。
緋山是五人组里最热血鲜活的一个。
如同姓氏中的緋字一样,她就像一道浓郁的红色,热烈鲜艳,宛如当年的Toda。
CB1那几年,日本的新生代演员们渐渐崭露头角,Toda和Gakki也和另两位被称为日剧吧的四大台柱。
Toda在新生代里绝对可以称得上实力派,她的戏路很广,身上也有股子倔劲,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当年的她和緋山一样,有种带刺儿的感觉。
就是这样倔强的緋山,却接连遭遇事故,以及来自病患母亲的控诉,甚至最后无法像其余三人那样顺利毕业。
緋山常被说和医患过于亲密,过分投入感情,这样的她遭受了多于他人的责难,却也使她成为了最靠近病患心灵的人。
这样的她,作为产科医生,真的再合适不过。
工作上风风火火,私下却不拘小节到废柴,因为心直口快,一不留神,就伤到了身边人。
嘴上说着婚礼没必要,最后婚礼上最感动的人是她。
嫌录祝福视频太老套,结果情真意切地差点泪奔的人也是她。
一边嫌弃白石烦,一边说为了方便和白石通话,换个通话优惠套餐的人还是她。
緋山先生就是小别扭和口嫌体正的典型。
比起伙伴们,她走了很长的远路,但绕远并非绝境,反倒能够让她看到别人无法看见的风景。
冴島和藤川堪称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组合,看上去最不般配的两个人却成了五人组内唯一的love line。
藤川曾经是最不起眼的存在,技术不是最好的,为人还有些粗心大意,外形也不帅气,第一部时,是最不为人注意的存在,而到了第二部他的成长是最明显的,尽管依旧被视作搞笑担当。
而跨到第三部时,藤川先生的魅力终于得到了全面的绽放,他拯救了一度破碎的冴島,对工作有着相同的坚持,但他躺在病床上,单手揽住爱人时,那从未展现过的男子气概,很是让人怦然。
冴島是一个优秀的飞行护士,超越一般医师的知识储备,超强的业务能力,虽然不苟言笑却让人信赖。
白石说她是大家的光,緋山说看到她坐在身旁就安心。
这样的人,却被先后剥夺了爱人和孩子。
她不是铁人,面对爱人时她也会像冬日阳光般和煦,她也会有自己的担忧和畏惧。
当她失去了自己的珍宝时,伙伴们会围绕在她身边,爱人会守护在她身边。
前男友于她,是只能跟随前进的存在,藤川于她,是可以并肩前行的陪伴。
他们会有争吵和不快,只是这样的吵闹不会破坏他们的感情,这种平平淡淡的细节才最真。
几位新人尽管初登场时有些让人无语,可到了电影后期,反倒成了让人安心的所在。
尤其是演雪村护士的馬場姑娘,戏真的不错,未来可期。
影片最后,当尘埃落定时,大家为“牙疼夫妇“在医院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这里引出了本片我最感谢的部分——来自田所先生的明信片。
扮演田所先生的児玉清爷爷早在七年前就已经过世了,所以第三部他未曾出现时,我也想当然的认定田所医生已经过世。
然而当大屏幕上再次出现他的画面时,我对剧组的感谢和感动到了极点,真的是有心了!
田所先生不似黑田先生严厉,不似橘先生幽默,他一直用温暖的眼神注视着这群孩子,看着他们成长,保护他们,给他们机会,而功成身退后,他也只是去了别处,作为医生,继续着救助他人的使命。
感谢剧组的安排,至少在CB的世界里,他依旧战斗在第一线。
婚礼结束后,牙疼夫妇因为还要值班不能来参加二次会,于是在大家最常来小酒馆,众人聚在了一起。
这个小酒馆在第三季的时候其实已经改名为“めぐり愛”(与めぐり逢い――邂逅同音)了,只是我一直没注意到。
首先是先到的红白的对谈,终于要结束同居生活的两个人,又别扭又煽情。
一个说,你是我的挚友。
另一个说,寂寞了我会给你打电话。
红白两个角色之间的感情我一直觉得刻画得非常好,第二季红丝在强化女子三人尤其是红白的羁绊时,真是非常精彩,见惯了那些塑料姐妹情,看到这种有倔强,有竞争又有相互扶持的同性关系,真是一股清流。
许是众望所归第三季的剧本更是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随后而至的四位新人也第一次跨入这里,这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而最后到来的是蓝苏。
他的手里攥着一朵白色的非洲菊,呼应前面白石手中的粉色非洲菊,很有意思。
非洲菊的花语里有相互扶持的意思。
其中粉色代表崇高美,白色的花语则是耿直和希望。
蓝白各执一朵,其中深意,观众可以自行理解。
吹毛求疵地看,让人忍不住吐槽的点依旧存在,然而当影片的最后,孩子先生的Hanabi再度奏起时,一切都不重要了。
主演们对“牙疼夫妇”的一段段祝福,就好像是在对观众说再见,中间一度哭到哽噎的观众们最后也能会心一笑。
山P说电影的目的是想让大家感受两点:活在当下,表达心中所想。
十年时光,戏中之人,戏外之人一同成长变化,也许这个系列就此结束,但在一些人的心中应该是永生难忘的记忆吧。
最后,祝愿票房大卖,大家都身体健康!
永遠の5人組
依旧是催泪大作——家人之间的羁绊到底是什么,有的人从中得到力量,有的人却觉得是束缚。
我只是害怕孤独,无论是收获力量还是受到捆绑,都选择留在原地…………语言总是暧昧不清的,或许心意不能完全传达出去,可一直努力的话,总有一天会遇到那份幸运吧…………回望走过的路,它们一直在绵延着…………十年一晃,台词依旧撩拨情丝。
最后一部了还是加点情怀分吧。我永远喜欢绯山美帆子TAT再见了,绯山,再见了,红白,再见了,最好的五人组。谢谢你们陪伴的十年。PS.安达到底是怎么回事,鱼男和名取都没办法接受好吗???真的不知道“红白”才是正义吗???
好清新,好温情,这种片子就是那种你看了想去学医,然后下一秒那种血糊的镜头出现,就算了算了的片子...
大概一段时间内不会看医疗题材的影视剧了吧
开始以为是系列片,上豆瓣一看,果然是剧集的sp。对路人不太友好,只觉得从头哭到尾。另:最后飞机旁照相的莫不是全是医生?
不想电影,比较散乱,一个故事叠一个故事,没什么主次,依然是剧集式。能够完满终结就好。
能不能不要那么煽情啊,毕竟蓝白最后还是没有在一起啊啊啊!
剧场版主题和整部剧关联度极低,感觉完全不需要医疗和直升飞机。没感觉。
这架势是真的往完结的方向拍啊,腹肌真的就这样舍得让它完结?
过于工整刻意的套路,过于容易猜到剧情发展。
没有情怀 电视剧三联播剧情 散乱 浪费了一批优秀演员
五人帅到炸裂 ///////第一次去香港看电影 🎬 为了我们亚麻和我最爱的code blue 我真的从头哭到尾 尤其是hanabi出来的那一瞬间 眼泪真的包不住啊包不住
第三部已经很狗尾续貂了,强行剧场版真的是败掉所有好感。
没有一点紧迫感,也能叫急救医疗剧???评分这么高莫非都给了颜值
7.1分!更像是剧版的SP而不是一部电影!虽然看着还可以
谢谢这群人演出了他们青春最好的十年
日本都有直升机送医生救人了。大妈头上插着一把刀。那只卡西欧是什么型号的?那个得癌症的女人真可怜啊!被救了好多次啊!那个被钢管插在车里的大叔好惨啊!男主帅哥去救人,结果需要别人救。还好,最后自己活过来了。这么忙,还要结婚。难啊!
新垣是如何做到十几年演技如一日甚至还能退步的 蓝泽到最后也没有个爱情线可真是太棒了 不然是真的消费情怀
4/10,两星。没有办法给高分:极度失实。如果是围绕有剧情背景的鲜肉主角们打造的大电影,那么不如去拍舞台剧,况且戏剧性的情节,和夸张的表演,无论如何也不适合电影镜头。煽情,需要基于基本实际情况。
卖情怀的电视剧,电影都算不上,就一迷你剧
这啥碎成渣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