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吃饭,有人喜欢做饭,有人对食物的喜好却并不仅仅局限在吃与做本身。
比如有人说:“我喜欢葱花在油锅中炸开的香气与噼啪作响的声音。
”“我喜欢糖心蛋的蛋黄流在米饭上的状态。
” “我喜欢肉在烤盘上渗出晶莹的油脂。
”“我喜欢剖开蔬菜水果观察各种好看的横截面。
”这些都是食物带给人的格外馈赠,真让人身心愉悦。
于是他们说:“我对食物的态度更像一种欲望。
”《孤独的美食家》,一部日本人气漫画改编的纯吃货剧,相比心灵鸡汤式的《深夜食堂》,食欲在这里来得更现实直接。
中年吃货大叔因工作关系东奔西走,午餐时段捧着饥饿的胃游走于日本满街林立的大小餐馆,丰乳肥臀的炸猪排套餐,活泼俏皮的烤鸡肉串,烈焰红唇的无汤担担面,缱绻柔情的静冈关东煮,风情万种的大葱里脊烧……摆出各种诱人的姿势,像极了红灯区当街拉客的风尘女郎。
20几分钟的剧集除了交待下简单的剧情背景,剩下的就是:吃,吃,吃,吃,吃。
从第一口吃到最后一口,有时连句台词也无,只有刀叉滑动的吱嘎声,咀嚼食物的咔嚓声,吞咽口水时喉头发出的咕咚声,饥饿时胃袋发出咕噜声,大快朵颐后大叔一个长长的饱嗝居然都被列为特写!
一部奇怪的心里活动占百分之九十的电视剧,即使是表现内心旁白的画外音也不外乎是:“呀!
肚子好饿!
”“咦?
吃点什么好呢?
”“哇!
看起来真好吃!
”每当表情苦逼的长脸“五郎”发出:“啊!
真美味啊!
”的时候,就让人产生恍惚感,好像什么呢?
像?
像不像一部岛国AV片?
这是一部美食AV片吗?
好像AV片男女对其的诉求点各有不同,男人通常用来填补生理需求,而女人看AV片的心情除了猎奇心理外更像欣赏一部喜剧吧?
吃着一碗泡面看五郎大嚼牛排,跟未婚青年对着苍井空打飞机又有什么区别?
每集末尾还有原著作者亲临书中餐馆重温旧梦,连“后戏”都做得很足,多体贴?
美食AV片,它的受众自然是一些欲求不满的吃货,我也在其中。
通过看《孤独的美食家》忽然发现,看别人吃饭也是件过瘾的事儿。
现实生活里还真有人在这么干,美国新泽西州一位体重接近600磅(约540斤)的女子唐娜•辛普森(Donna Simpson)正在为成为世界上最胖的女人而努力奋斗,早餐大嚼高脂肪,午餐狂吃高热量,每天都要吃掉热量总计高达12000卡路里的食物,每个星期她要花掉400英镑以购买食品。
另外,唐娜还经营了自己的网站,制作自己吃东西的视频,粉丝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你看,这个吃货在塞满胃囊制造肥肉的同时还能名利双收。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毫不费神的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这种行为正是平等的赋予现代人的最高治愈。
”的确,食欲是多么动人的东西。
我有多爱你,就有多贪婪,我最终占有你,与你坦诚相对,纯粹、原始、毫无羞耻心。
最近发现了一部好剧,叫做《孤独的美食家》。
一般来说我对电视剧的鉴赏能力并不高,也不挑剔,觉得让我想看下去的就是好电视。
而这部剧,一口气看完两季24集也不吃力,除了中间实在觉得眼睛酸涩而暂停,其他时间我都保持高度兴趣。
惭愧地说,虽然认真看完两季,却也没有记住几个菜名,出现过的地点街道也都是看过就忘的,想说这样的功力还是不写影评了吧,但就如同剧里的五郎大叔吃起普通的担担面也能一副带劲样,坐路边喝着椰树牌椰子汁也能陶醉起来,还是决定把我一些零散的感受记录下来。
第一感受就是,大叔真的好萌。
那个“肚子饿了三部曲”配上大叔的囧字脸,在细长的巷子里镜头蹬蹬蹬地拉远,有些日式幽默,却也成了标志戏码。
看剧时候常伴随着“哎呀吃那么多要不要紧啊”、“太烫了啦大叔你慢点慢点啊!
”这样的内心活动以及多次想伸手抚抚平大叔的满脸褶皱,有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太入戏了,但看到大叔一脸满足的大口吞咽表情,酷酷地不说话但内心都是“哦以西哦以西”、“有嘎达有嘎达”的OS后,又觉得这样看电视剧才过瘾啊!
有看到评论说觉得五郎很孤独,看着很心酸。
大叔孤独是肯定的,一个人经营一个公司,经常提着手提包衣着笔挺地去各个地方和客户谈生意,不善交际的他笑容总是尴尬,即便是和熟识的朋友在酒吧谈心,也因不会喝酒而机械木讷地吃着零食,巴拉巴拉地往嘴里送,好像在放空,但事实上十几二十年后依然记得。
至于心酸嘛,我也不是没有。
好几次大叔走进一家店,问一句“一个人可以吗”,或者坐下来转头看其他顾客发现也有独自吃饭的人之后会暗暗感慨“啊,看来他也是一个人”,在等上菜的间隙瞥见邻座客人们有爱地相互分食碗里的美味,大叔一脸羡慕地想“这样吃就可以分享了”,还有一次大叔买了大包小包兴高采烈回家吃,吃完摸摸肚子抽根烟看了会窗外然后坐着打了个盹,这些都是非常让sentimental的我感到心酸的场景,的确是有的,可一转眼又播到大叔看到上来的菜之后放光的两眼,双手合十嘀咕一句筷子一掰,然后回到上面写过的“哦以西哦以西”“有嘎达有嘎达”,心想果然还是基调明朗的电视剧啊,大叔以食为友的独乐并不是我们能理解的啊,又何苦这般多事呢。
和《深夜食堂》比起来,这部剧更侧重食物,所以常常偷懒觉得每集甚至可以从“三部曲”这里开始看。
可贵的是,并没有奇珍异宝,都是日本寻常的食材和点心。
因为并没有很认真地把这部剧当做日本美食指南在供奉,所以也不去怀疑是不是每样食物都真的那么那么好吃,到后来反而更是在欣赏大叔的表情和对食物执着的那份精神了。
作为一部吃货电视剧,其实内心挺不想把它怎么深意化,但我的确相信作者或者导演是有这份心试图告诉我们什么,否则也不会每集开头都要重复一遍开场白(anyway,其实的确是很赞的一段读着挺别扭的话啦)。
大多数观众应该和我一样,看的时候也就流流口水,要么担心大叔会不会撑死之类的,再或者想起自己一个人的觅食经历。
坦白说我是属于“无法一个人吃饭”类型的人。
在大学的时候哪怕去食堂买个包子也要拉个姐妹一起,吃饭嘛,总是有说有笑有人陪着才好啊,一个人的时候只会闷头大嚼想着赶紧吃完走人。
有次和好朋友去食堂,她评论说现在好多人已经失去了一个人吃饭的能力,说完惋惜地摇摇头。
我心头一惊,却也呵呵呵地附和说是啊是啊真差劲=。
=|||也有一个人默默吃完一大碗饭后撑得站不起来的经历,心里顿生悲伤,回去逢人就说,寂寞就是一个人吃完一整碗开胃肉片盖浇饭啊。
并且一直到毕业都没再尝试过这个饭。
而慢慢具备“一个人吃饭”这项能力是在工作后,一个人走很长一段路去吃饭是常有的事。
对食物并非天生充满热情的我,总是觉得哎呀一个人吃饭随便吃点算啦,于是可以持续一个月都在单位对面的巧燕坊吃同样的馄饨。
开始觉得极不适应,非要带个手机时不时打个电话发发短信刷个微博什么的,好像吃饭和与人交流就是要共同发生才是合理的。
看到剧里五郎吃饭时各种内心活动,也是生动的交流啊,只是回应他的是他最亲爱的朋友,美食。
当然,后来我也可以只揣着钱出去吃想吃的东西,一个人有时也觉得自由自在。
吃完也不着急回来,逛个蛋糕店买个点心配奶茶也是常有的事。
后来同事看到我提着小袋吸着吸管进来,也会开玩笑说“啊,到底是小年轻啊,真会享受”什么的,我则露出五郎的尴尬笑容,嘿嘿,嘿嘿嘿。
其实看这部剧,我们都会在某个时段羡慕过五郎,大多是在看他大嚼美食的时候,也有可能在他满足离去的时候,或者看他一心一意听从胃的心声的时候。
一个人能有自己的爱好,并与之相处融洽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不知有没有人留意过,五郎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期间店里总会再进来一些客人,有年轻情侣,有好友结伴,有一家三口,把孤身的五郎衬托得更加孤独。
容我多情想一想,也许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形态,比起有个形影不离的伙伴,自己和自己的心头好成为至交也是件美事。
也就是我们小时候英语课上老师为了让我们区别alone和lonely而教给我们的句子,im alone,but im not loney.所以才是孤独的美食家,并没有在寂寞呢。
今天晚上没有吃饭,吃播刷够了,听说美食家很好看,就点开了。
第一集是江东区门前仲街,庄助家庭料理鸡肉串,青椒鸡肉串,虽然我不喜欢吃青椒,但看着好香啊!
好饿~和风炒饭,看着也好好吃😋第二集是丰岛区驹込,和食亭煮鱼套餐,看着清淡的汤底,颜色却很好看!
第三集是丰岛区池袋,无汤担担面,看着好好吃,酱料挺多的!
第四集是千叶县浦安市新浦安,静冈关东煮,看着好好吃啊!!!
第五集是杉并区永福,亲子丼盖浇饭,看着好清淡,更想吃炒乌龙面!!!
第六集是中野区鹭宫,栗子大福,感觉一般…鸡排&猪排套餐,看着真不错!
蒜香里脊,看着一般~第七集是武藏野市吉祥寺,意大利面配汉堡,看着好好吃啊!
第八集是京滨工业地带,烤肉,简直不要太香!!!
第九集是世田谷区北下泽,香草乳酪烤牡蛎,广岛香葱柚子醋味章鱼,蒜烤帆立贝,特供大阪烧,这期不太对我胃口,都不是很喜欢~第十集是丰岛区东长崎,土豆炖肉,土豆沙拉,看着没多好吃,炸熏肉香肠看着不错。
姜烧里脊煎蛋盖饭,看着真不错!
第十一集是荒川区日暮里,炖鸡和三明治看着一般,特辣咖喱饭,看着不错!
第十二集是目黑区中目黑,盐烤黑岛猪,看着不错!
胡萝卜丝炒鸡蛋,看着一般!
taco饭,看着很有食欲!
排骨荞麦面,感觉一般~2023年才看第一季,估计店铺都关门了,但也记录一下吧~看完这一季,真的好想去日本~这节目评分好的点应该在于他去的店里的美食看着很好吃,以及自然的节目方式,而不是其他。
每次点餐前的纠结像极了我,什么都想吃,可惜只有一个胃!
长风衣面瘫表情过劳死的神态第一眼看男主吓一跳一部完全内心独白的剧一个私生活简单的叔一颗不容易满足的胃一个没有妻子子女的叔少了很多社会责任自由的按照自我意愿过着在日本这种高压社会真是难能可贵最喜欢叔饿了的时候镜头近中远的切换街道上空无一人画面中渺小的叔更显得孤独也只有在意识完全集中于自我感知时、才真真的享到口舌之欢吃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满足又抚慰适合一个人时看好像真的能闻到味道陪伴了我好几个午餐时又及一直喜欢日式表达感情细腻的手法丝丝入扣
《深夜食堂》看完以后心里空落落了好久,就感觉每天晚上睡觉前那小段最美好的清醒时光,一直陪着我的一群乱七八糟的人,都散场了。
然后,有了另一部更奇葩,但一点也不热闹的的剧《孤独的美食家》。
更干脆,连鸡汤和故事都省了,每一集都是男主角西装笔挺地拎着公文包谈他的业务,然后:我今天业务没谈成,郁闷,突然觉得好饿!
客户话真多啊!
烦死了,突然觉得好饿!
今天不错哦,谈成一笔大的,突然觉得好饿!
眼看要将军了,这次可能会赢了,突然觉得好饿!
这个店面不错哦,也许我可以做大,突然觉得好饿!
就放下一切认真地觅食,从不看Yelp ,从不问别人,就一头扎进一家下铺子,开吃!
还是内心独白:“两家饭店都很好,该去哪家呢,就像被两个大美女同时表白了呢”“静下心来想一想,我的胃现在想吃什么。
”吃到第一口,笑容会从他的嘴角和满脸纹路里幸福地绽放开来,毕竟演员拍这个之前都要饿一天,所以相当地真实,边吃边和自己聊着:“不知不觉就笑起来了。
”“这样一来就想要吃饭了”“好吃!真的很好吃!”“哎呀呀自然而然就吃掉六根了啊!”“什么我都吃的哦!”“当无法选择的时候,就两样都点!
”我对和我一起肚子咕噜咕噜叫的室友说,“我知道为什么这部剧看着比《舌尖》诱人多了,因为有人在吃,而且没有假惺惺的酸词儿倒胃口。
”其实,那些吃的都好普通;其实,日本比起天朝好落后,大家都用现金钢镚儿付款;其实,每家小店都旧旧的小小的;其实,这部2012年的剧拍了七年,日本基本看不到任何变化。
可是活在这种恒定和不变里的人会很安心吧?
EP01:烤鸡肉串搭青椒+和风干烧饭EP02.煮鱼套餐(鳕鱼)+洋式炖菜+滑菇味增汤+煮羊栖菜+芝麻伴菠菜EP03.无汤担担面+煎饺+拌三丝EP04.静冈关东煮(鸡蛋、萝卜、半平、鱼糕、煎豆腐及牛筋)+工艺茶EP05.亲子(鸡肉鸡蛋)盖饭+炒乌冬+小豆汤EP06.栗子大福+混合套餐(炸猪排&鸡排饭)+蒜香里脊EP07.炸肉饼+心动套餐(那不勒斯意面配汉堡肉)EP08.一人烤肉(牛背肉、横膈膜、牛小肠、卷心菜、成吉思汗烤肉、腌鳕鱼胃和牛胸腺)EP09.小食(章鱼烧、肉卷)+铁板烧(广岛香葱柚子醋味章鱼、蒜烤扇贝和香黄油烤牡蛎)+HIROKI特供杂样煎饼EP10.土豆炖肉+土豆沙拉+炸香肠+姜烧猪里脊煎蛋盖饭EP11.油炸糖心馒头+炖鸡+青花鱼三明治+特辣咖喱饭(彩蛋:五郎再做黑道大哥小龙)EP12.菠萝汁+冲绳天然盐烤黑猪肉+胡萝卜丝炒蛋+塔可饭+排骨荞麦面+BLUE SEAL冰淇淋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的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
毫不费神的吃东西这种孤高的行为,这种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高的治愈!
来自《孤独的美食家》,接档《深夜食堂》的深夜剧。
纯吃。
感情什么的,吃到好吃的东西时,才不会想那么多呢。。。
冬季日剧《孤独的美食家》看起来远没有名字那么高深冰冷,反倒是整部剧透着生活的温情和丝丝暖意。
不管是小城市里小酒馆给客人的特别定制还是真实不做作的服务笑脸,大叔偶尔的犯二和经常的犯萌甚至最后一集作者出现的搞笑镜头……之前有说过不理解日本的文化为什么能做到这么小温情,从动漫开始,那种微妙的情感体验让人心生温馨之感。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的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
毫不费神的吃东西这种孤高的行为,这种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高的治愈!
",大叔穿了橙色西服的那集里有说,人生总会遇到起落和烦恼,钓鱼都木有天分的人生,但是还有美食的温情让你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到暖意,想想依然觉得美好。
因为每一集的食物都有价格,我就大概换算了一下,不由得惊讶日本物价之贵……(当然大叔也饭量惊人)虽然题目是美食家,但是剧中的食物都不是什么华美盛宴,只是普通店家的寻常食物,但是日式食物的精致还是能从这些寻常菜里面看得出来,食物真的是越精致越诱人。
里面也有西式的意面和中式的担担面以及完全看不出形状的煎饺。
但是日本的餐馆把自己的传统食物和外来食物结合的很好,最起码吃货大叔在吃第一口的时候都会想“唔,好吃”烤肉的嗞啦声,浓汤咕噜咕噜的声音,店家热情的招呼,鲜艳的菜蔬,美味的套餐,怎样都让人禁不住流口水。
个人认为大叔的美人缘还是不错的,经常能遇到可爱的女孩子,但是每次对于大叔来说,爱情什么都是辅料,美食才是主菜……甚至在被美女求婚,心里不知如何回应的时候,还是说去吃饭吧大叔这样怎么嫁得出去嘛。
“和饭店的相遇一生只有一次”,和爱情呢?
“这么说起来,突然觉得肚子饿了。
”大叔一这样想,就会出现三个定格的不断拉远的镜头,很呆的样子。
然后接着想:“淡定,不就是肚子饿了么,现在就去找吃的。
”……………………黑道大叔演技还不错,蛮有萌点,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太瘦啦。
脸太瘦的大叔吃饭的时候咀嚼肌动起来木有美感啊美食剧还是得找不那么瘦的人来演,感觉才津津有味呐。
片中经常出现一些温情的哲理句,也是大叔自己的一些想法,对老友,对工作,对曾经的恋人,这些句子把人生的完美与缺憾都体现的细致入微,让人心生慨叹又不禁微微一笑。
虽然是夏天看的,但感觉不错,如果冬季看这个,怕自己的馋虫就真心hold不住了,O(∩_∩)O哈!
这是第一部让我万分迫切的想学日语的日剧,即便他没有貌美肤白气质佳的美人参演,也没有激烈的情节和种种流行卖点…… 好吧,说的再多都是借口,这完全就是为高级吃货奉献的一部日本小店料理圣经,而我不幸,就是一个吃货。
看到第三集,没有深夜食堂那种以食物为引子,穿插各种情感故事卖人眼泪的情节。
可以说,孤独的美食家的主角,是食物,而人类仿佛只是一条与之并行的线索,食物作为一名与男主角平等的女主角登上了屏幕。
然后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以食物和料理作为卖点,而是实实在在的”活色生香”。
在男主人公咬下一口盘子里的食物,那悦耳的清脆或者多汁的声音充盈耳畔的时候。
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不受意志力控制的咽了一口口水。
这是一部不能在半夜看的剧集,但是却因为名字里那孤独两个字总让我半夜想起他。
从料理仙姬到深夜食堂再到铁路便当之旅,最后见到孤独的美食家——这过程就像是一层层揭开包装精美的便当,一层层华丽的织锦和考究的打结方法之后,是一个精致的木质小盒子,最后我们终于看到这诱人的食物。
说白了,拍食物的电影很多,到了孤独的美食家这里,才算是让人在看的角度,真真正正的吃到了嘴里。
好吧,这是一部解馋,也真的馋人的日剧。
真心为吃货们推荐!
身边很多人都自称是吃货,大概就是说自己很喜欢吃美味吧。
最近看了几集孤独的美食家,觉得里面的井之头五郎先生才是真正的吃货。
把每一顿饭都当做一份绝佳的享受,这不是多数人可以做的到的。
一个小小的个体经营户,五十多岁但依然很有精神的样子,每天四处奔波与客户见面,之后就会去当地附近的餐馆就餐,没有奢侈,非常亲民的那种店家。
每每看着他心满意足地品尝着饭菜,面部肌肉不停地上下运动的时候,心中那个羡慕啊,心想自己似乎近来愈发得少体会到这样的感觉了。
有多少人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会有意的去体会各种食物中独特的风味呢。
曾几何时,我们失去了对食物的好奇心。
酒桌上的大鱼大肉让我们看着就想反胃,快餐饭的味道让你不忍去细细品尝,满是人工添加剂的肉串让你的味蕾麻木。
、我想,这部片子所反映出的并不仅仅是吃,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还有这个社会的一个侧面吧。
吃货大叔原来是个体户,怪不得这么潇洒。吃货大叔开的是宝马。吃货大叔肠胃吸收绝对有问题。
以美食为主的日剧,没什么内容。亮点就是小哥偶尔卖萌,比如难得一见的笑脸什么的= = 第4集,不适合结婚的男人
Table for one
唔~第一集,鸡肉丸子和青椒的组合。。。总之,我经常生吃彩椒,切成条,当水果吃。先给个三星,好再加,不好直接弃~另恭喜面瘫脸大叔终于上位主角!
剧情可有可无 比吃播还没意思 弃剧
找东西吃什么的太治愈了。
酒都不喝就别自称美食家了我真谢谢您//各种腹诽既无机锋也不好笑//op里扯什么填饱肚子可以让人自由…口腹之欲居然也能扯到“现代人”,这都什么前现代脑残言论啊??//说实话还不如油管上很多吃播
现在回看第一季真的好慢热,现在都是上来说两句就开始干饭了哈哈 (*^▽^*)
松重丰大叔拍完这个得胖多少斤啊……
肚子饿了
跳着看的只看吃饭,单人烤肉太棒了!其他东西也都小小的一份可以吃好多种真好啊,我就想知道为什么这叔在深夜食堂里一份红色香肠都吃不完配的是啤酒到这里就神马都双份还得两碗米饭这要是加上NG不得撑死么觉得到第九集脸已经开始圆了啊而且狂爱乌龙茶啊
路边摊吃得那么磨叽,太孤独了吧
留档备案,以后去11区旅游必须按照这个路线走= =+大半夜看这个简直就是自杀行为但是还是跟烟瘾症患者一样无力自拔!喜欢这种だらだらうろうろ走在街上然后突然邂逅美食的节奏和展开~!
第二季弃
本来以为是和深夜食堂一样的人间温情剧……结果就是通篇的看丰叔吃来吃去啊!嘛……略显无趣呢→_→
好吃
啊好喜欢 伴随着我许多个饿肚子的夜晚 大叔超级萌
同样是深夜剧同样是美食题材,跟深夜食堂的差别肿么就那么大哩……无聊的剧情,totally是为了饭店做广告用……找了一个黑社会老大模样的大叔充当火旺的角色,一点儿都没有渲染力……我觉得之所以用他是因为他吃得多,一顿可以多吃几种招牌菜,于是就出现了米饭就着面条裹着饺子的搭配
我能表达我对所有美食类电视剧的矫情和故作优雅的那种难以抑制的厌恶么
主角在寻找美食和品味美食的旅途上,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让我惊讶的是主角很少有对白,大多是通过画外音,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内心感受、侧面展现美食的好滋味。But,不怎么吸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