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Guang

主演:庄仲维,张顺源,陈子颖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语言:汉语普通话,马来语,粤语年份:2018

 剧照

光 剧照 NO.1光 剧照 NO.2光 剧照 NO.3光 剧照 NO.4光 剧照 NO.5光 剧照 NO.6光 剧照 NO.13光 剧照 NO.14光 剧照 NO.15光 剧照 NO.16光 剧照 NO.17光 剧照 NO.18光 剧照 NO.19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是一段围绕着两兄弟的故事。哥哥文光(庄仲维 饰)个性敏感,无法专注集中,更不善与人交际。尽管如此,弟弟(张顺源 饰)一直设法帮助文光找到工作。然而,文光屡次搞砸面试,闯祸惹麻烦,弟弟气愤又无奈。直到有一天,弟弟听到哥哥房间传来的音乐声,才意识到哥哥的音乐天赋一直默默闪耀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得心拳手你觉得我是谁黑吃黑第四季圣诞投爱不二兄弟妮娜的一切功夫熊猫之师父的秘密乱世老少一泡而红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青春皇家恋曲:玛格丽特公主理想男子黑石岭怪谈风汐志末日迷踪:敌基督的崛起最强会长黑神豹纹刺客逃亡跟世俗说再见Mangroveforestsonthesea神谷诗子没有参加毕业典礼青之文学女浩克动物园长的夫人再生缘消消气第十一季骑蛇以遇刺为生的女人腐坏之巫誓言

 长篇影评

 1 ) 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自己喜欢的喜爱的事情,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能做得更好,哥哥和弟弟一直都再重复着每天都在上演着一些觉得很无奈的事,虽然哥哥做其他的事总是做不好惹弟弟十分生气,但是一但弟弟了解了哥哥的心灵深处,发现了哥哥的长处和优点就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的心和爱。

血浓于水风雨过后依然是最亲近最亲近最亲近的亲人!

 2 ) 光——名字和爱

每一个杯子都有自己的频率,都有着自己的价值,可能被人丢弃,也可能价值不菲被展览,正如我们一样。

男主角是兄弟二人,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名字叫张文光(剧中称为“光”),另一位是他的弟弟张顺源。

整部剧“泾渭分明”,不论是抽象的兄弟二人的性格,还是具体到两人住所的不同和打光等等,都在表现出哥哥是一位孤独的、没人理解的、冰冷灰暗的自闭症患者,所以使用的也多是蓝色等冷色调,弟弟则多用黄色等暖色调,强调弟弟的性格是积极向上的“正常人”的角色。

同时,郭修篆导演对于景色的布局也是很大胆,常常在一副画面里充斥着不同种颜色和线条,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却又不失方正。

哥哥真的是哥哥吗?

正如去世的妈妈对弟弟讲的那样“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哥哥了”,弟弟在妈妈去世的那一瞬间就充当起了哥哥的角色,他要照顾自己有缺陷的哥哥,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一瞬间他角色突然的转变,导致了误解的发生,两个人都是第一次当哥哥。

“光”这个字对于兄弟二人来说,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名字,更是使兄弟二人误解化开的一个代表。

弟弟不理解哥哥偷杯子、碗等种种奇怪行为,哥哥也不理解为什么弟弟一直要求自己去找工作,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儿。

也正是哥哥的这种行为导致了一次偶然的离家出走,也导致了兄弟二人关系的转变。

这束光经历了种种曲折,从微光到普照,给兄弟俩带来了维系这个家的希望,增添了一份温暖,给哥哥带来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唤醒了弟弟对哥哥更深切的爱。

这束光改变了弟弟的看法,认为这种自己对哥哥的无休止的付出是值得的,这种生活也不是无尽灰暗的,有了这束光能够照亮哥哥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这束光我觉得并没有改变哥哥,因为可能,他就是那束光。

 3 ) 请告诉他们:你已经做得够好

既戳笑点又戳泪点,一部值得大家到电影院去看的片子。

讲述自闭儿的生存艰难,具备高智商的亚斯伯格症且绝对音感的天才,在不识货的俗人眼中只是连洗碗和清洁都不会的白痴,差一点就让人扼腕明珠暗投。

可是相比起来,俗人却比他更痛苦,因为他对外界有清晰的感知,会为三餐不继烦恼,会为交不上房租发愁,会为患有自闭症手足日后的际遇忧虑。

这个俗人肩负起家里的经济重担,为不懂人情世故,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兄长收拾烂摊子操碎心。

爱情、事业、梦想全是奢侈品,他眼下一心想着如何让他俩活着。

他责怪自己没有倾听哥哥收集玻璃杯的原因,他自责不够关心哥哥,连去哪儿能找到人都一无所知,好朋友也责备他不该对自闭症的哥哥大动肝火。

没有人告诉他:你已经做得够好。

他已经牺牲了爱情和人生,他还要牺牲到什么程度才叫做得很好?

我心疼文光,但我更心疼他,全片中唯一一个没有听到名字的弟弟。

Miracle Boy里的姐姐,与这个弟弟是每个有特殊孩子的家里其他手足的写照。

他们总是最容易被忽略,却又被赋予理应照顾关爱比他们弱势的兄弟姐妹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又有谁会关心他们?

如果他们家境小康,也许文光的天赋早就被发掘出来,弟弟也无需为家计奔波劳碌,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所以,世界上最难治的是穷病。

这部电影是以导演的哥哥为原型,我想导演应该很爱他的哥哥,难舍难离、又爱又气的纠结情感在文光和弟弟身上充分体现。

演员们的表现都很棒,尤其是两个小朋友,生动自然。

小时候的文光很出彩。

最喜欢的一场戏是三个人在家里打麻将,言语中参杂粗口显得非常生活化,没有刻意字正腔圆的马来西亚华语很加分。

 4 ) 声音有不同的频率,光有不一样的波长,爱和天赋无限制,爱与理解是“光”

该片根据导演自己的故事改编,讲述了一段关于两兄弟的故事。

哥哥文光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他个性敏感,无法集中注意力,更不善与人交际。

母亲去世后,弟弟多年来努力照顾哥哥。

大城市的生活压力逐渐让弟弟喘不过气,他决定用尽所有办法训练哥哥面试的技巧,设法帮他找到工作。

“您好,我叫文光,今年27岁,我很友善、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有时候我看起来可能会有点奇怪,希望你可以理解,我有自闭症。

”这是弟弟为文光准备的面试台词,但到了真正面试的时候,文光眼神飘忽,只会背台词,总是不小心把面试搞砸。

面对不断“闯祸惹麻烦”的哥哥,弟弟虽然无奈但还是用力爱着他。

几经周折,弟弟终于帮哥哥找到一份在餐厅洗碗的工作。

在餐厅洗碗时,文光竖起耳朵听客人的杯子碰撞的声音,他对声音有特别敏锐的感知和超出常人的绝对音感。

他想买钢琴来弹却买不起,当听到玻璃杯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时,他开始疯狂地搜集各种型号的玻璃杯。

偶然间,文光遇到了女孩素恩,他告诉素恩他听到的声音和他对玻璃杯的理解。

素恩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文光,耐心地倾听他讲话,她说:“我这样的人满大街都是,你才是特别的那个。

”素恩赞赏文光独有的音感,鼓励他继续寻找,给予他善意的回应,成了文光生命中的一束光。

文光因为偷餐厅的杯子被老板羞辱打骂,弟弟愤怒反击:“我哥哥不是白痴,他只是有自闭症。

”没过多久,文光又因擅自拿走咖啡厅的玻璃碗招致警察上门……这时候,弟弟再也受不了了,暴怒之下对哥哥大打出手。

他朝哥哥怒吼:“你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

你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

”并把哥哥收集的一箱子玻璃杯扔到了楼下。

文光失踪了,弟弟怎么也找不到他。

弟弟回到老家,看着妈妈的坟,想起妈妈临终时让他照顾哥哥的嘱托,十分懊悔。

弟弟决定找回哥哥,他想尽办法找到女孩素恩,但她也不知道文光去了哪里。

弟弟很绝望,回到家却发现文光带着满身泥巴回来了。

这段时间,他像个乞丐一样露宿街头,目的依然是为了收集玻璃杯。

文光向弟弟借来鱼缸吸水器,就回到了自己的屋里。

过了一会儿,弟弟听到文光的房间传来音乐声,推开房门才发现,哥哥把各种型号的玻璃杯叠放到一起,他用脚蹬链子,杯子就会转动,水帘打在杯子上发出了像钢琴一样美妙的声音……

文光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了一名钢琴调音师。

他不仅得到了弟弟的理解,也收获了人生的友谊,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5 ) 光,只有在黑暗中才格外耀眼

《光》观看电影中几次哽咽,几次潸然泪下。

主角的表演真诚很让我信服,不由得想起我生活中有过这样角色出现。

虽然不是我的至亲,只是在等公交时,偶尔有个简单的照面。

看到他天真无邪的样子如沐春风。

我不觉得他"不正常",反而欣赏他对人友善的纯粹。

回到《光》电影中,我记忆深刻的画面是哥哥偷了一个1700元的水晶碗,被警察找上门之后,弟弟对他大发雷霆,拳打脚踢。

哥哥哭的撕心裂肺,弟弟却说妈死的时候,你都没有哭过。

这里直戳我心灵。

也对这个角色深信不疑,妈妈这个生活角色是哥哥和弟弟的,也是妈妈个人的。

所以对于有自闭症的哥哥来说,相对自己独有的玻璃杯就没那么重要。

他不会想那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失去后的结果。

哥哥的情感世界里很纯粹。

《光》这个情节能有共鸣是因为还原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把伤害都留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哥哥突然说不要钢琴了,弟弟说这是你十几年来做得最正确的事。

因为弟弟去了琴行,即使分12期每期300元的费用,对于他和弟弟来说也很致命。

所以他要做个纯手工的钢琴。

当我看到弟弟找离家出走的哥哥回到老房子想起童年时的生活。

他因为取笑自闭症的哥哥白挨了一顿打。

这里很真实,反而,弟弟寻找哥哥的路上,在车里向好友诉苦,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拖累了的片段,没有打动我。

也没给人一种做出多大牺牲,最后接受时,是大爱的感觉。

如果把小时候那种感觉同样搬到成人后,因为母亲对自闭症的哥哥独爱有加,弟弟觉得是哥哥让妈妈太操劳得病去世的错,长大后还要夺走自己的全部。

哥哥偷水晶碗,他们赔偿导致没钱交房租,甚至想过把他送去福利院。

作为二十四岁的弟弟才真实,影片中的弟弟太像爸爸的形象,太过城府,即使历练再多,他童年缺爱的心理一定会有偏激不成熟的表现。

因为剧情是导演的经历,也足够传奇。

所以我也只是yy而已。

另外一个值得称赞的片段是,哥哥离家出走数日后突然出现在家中。

哥哥问刚进门的弟弟软管在哪里,弟弟只是平淡无奇的说在鱼缸下的抽屉里,看到哥哥进屋后,静静的坐在长椅上抽烟。

好真实!

看到其他豆友的影评也圈点出这一幕,我很是兴奋。

哥哥的世界很纯粹,就是要搜集不同音频的玻璃杯,既然弟弟很生气(哥哥都是蒙圈的),那我就不要麻烦他,抽离他的生活,让他"爽一下"(这是影片中弟弟出现过几次的台词)当哥哥搜集完玻璃杯回到家,就像没有发生任何事。

还跟弟弟说起那个诚信的搞笑约定。

当时的弟弟一定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然后被哥哥的纯粹震撼。

《光》最后看到兄弟俩相互理解,并肩同行时总算心满意足了。

光只会照耀有爱的地方,大概能看到光的人都是有爱之人吧。

 6 ) 《光》

一段不在平行视野中的下坡路,打破了我们观影的习惯,看似无意,也在暗示生活的负重;一个专注音律的“少年”,尽管与世俗格格不入,但在他的精神世界中,他就是无人替代的王者。

一部温情暖心的情感小品,作为一部处女作电影,完成的相当出色,没有过分制造自闭症人群境遇的悲惨,通过平常生活的实记,以及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势利眼,反映出当下一种存在的社会现实和管理弊端。

电影的前半部分穿插着欢声笑语,所有的矛盾对立和紧张冲突都设定的极为流畅,没有显出刻意化,家常性的故事输出也在传达着拥有“特殊病人”家庭生活上的不易,一次较大的情感对抗过后,电影过渡到了温情的部分,暖心,感人,直到最后时刻,“大型装置”的完成,我们才懂得了哥哥的梦想,和那些他所专注的音阶。

或许也是因为电影主题和音乐有关,整体的配乐都相当精妙,无论是钢琴独奏,还是混合其它乐器的奏鸣,都恰达好处的烘托出了剧情的气氛,选择到了情感输出最佳的节点。

虽然是国语对白,但毕竟也是一部马来西亚社会风土的影片,里面一些马来的俚语和语言习惯还是有些晦涩,只能大体去猜其中的玄妙。

 7 ) 如何评价马来西亚电影《光》

真实而温情的故事最动人,甚至不像一部电影,而是生活的片段。

虽然是关于自闭症的主人公,却丝毫没有卖惨,画面从里到外透露着“光”和“美”。

最后的钢琴水碗,简直就像是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奇迹】,画面极美。

我的朋友开开是一位资深的自闭症学校老师,她告诉我: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他们自己的语言逻辑和沟通系统。

电影展示了完整的.主人公何光的世界,他的世界有音乐、有向往、有爱情亲情友情,一切都那么美!

故事里的音乐也太好听了吧!

在旋律中触碰到内心的柔软。

故事的内核是温暖而治愈的力量!

自闭症患者最不善于沟通,却给了我一种沟通的启发:只要是愿意去了解一个人,就可以实现!

方法是去问他在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些事,想要实现什么。

这样就能走近别人的世界去理解她了观影中有三次几乎要飙泪,日常的对话却意味隽永:1.“从今天起你就是哥哥了”2.“我这么多年一直很努力的和他一块儿生活,却从来没有走进他的世界去看看,了解他在做什么”3.“你不了解我的世界,我也不了解你的世界,不过没关系,因为我如果和你一样,我不就少根筋了吗?

”影后交流环节一如既往的出彩!

大爱电骑老师,让我知道为什么东南亚影片,日本影片,台湾影片的感情那么细腻,因为他们是一个小小的岛屿,所以着眼点也小,观察也就更深入。

 8 ) #电光幻影# 《光》,始于内心,只照亮倾诉无门的窗口。

#电光幻影# 《光》,始于内心,只照亮倾诉无门的窗口。

马来西亚影片看的不多,种种原因,对于东南亚影片有点刻板印象就是节奏慢,急性子上来我看着很着急。

可惜,影片《光》依旧是一部慢性子的电影,慢到时光都随着剧情被一点一点的偷盗了。

明明影片的时间不长,却偏偏能让人感觉看了一个世纪。

除了节奏慢之外,也有因为剧情压抑,以及新手导演的感觉,在节奏上大量叙述感,加强了很多无奈的拖延感,造成了人物本身看起来人设就是个慢节奏的,所有的步骤都随之慢下来了,其实是用力过大的感觉。

兄弟俩,哥哥有自闭症,于是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父母离去后,弟弟活成了哥哥,一直试图照顾好自己的亲人,并且让他学会生活和生存。

剧情其实并不老套,反而是有点过于坚强,特别是弟弟明知道自己哥哥的状况,但是努力想让他生活得像个普通人一样。

其实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煎熬的。

人生本身就没有太多的相似,自闭症的人是什么样的情况,大多数时候我们也是知道的。

让人投入的从一个自己的世界里,强行和这个世界接轨,其实看起来挺难受的。

影片前期,因为弟弟的诸多干预,让哥哥融入各种生活,导致我前面的部分都感受不到这是自闭症人群,没看介绍的时候,以为哥哥是智力问题。

等到后面反应明显的时候,我觉得年轻人是不是一开始自己也没整明白,对待智力略有缺失的人,和对待自闭症人群的态度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差距太大的后果。

事实上结果也就是奔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影片看的很难过。

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都有自己的生活。

感同身受也好,全身心照顾也好,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弟弟尽力了。

但是我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就在想,弟弟理解不了哥哥,也不给了正确的爱护,如果他们的家人还在,哥哥是不是会被更好的关爱住。

那些他对声音和音乐的热爱,也许可以被引导的更完美。

可惜,不同的人很难理解,弟弟的爱护,也许是害了他。

但是这么想,影片的思路就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也许变成了一种谴责,没有被照顾好的哥哥,终于有一天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至死,他都没有被理解过。

至于影片最后的美好,人都走了,还谈什么理解呢。

我可真是现实。

不算是特别优秀,但是很细腻的一部影片。

节奏慢到想打人。

兄弟俩的沟通模式,都是满满的爱,但是显然鸡同鸭讲。

一个没教好,一个教不好,看的人好着急。

就跟一个想吃梨,一个使劲塞桃子一样。

费劲。

不过,光出现的刹那,美还是打动了这个世界的。

只是这个世界的吝啬,从来都不会真正的懂得。

这才是遗憾。

作者:小佛搞特

 9 ) 《有光照进来的地方》

患有自闭症的哥哥,因受拖累而“自暴自弃”的弟弟,这样的兄弟俩注定生活艰难。

弟弟为了照顾哥哥,无力和前女友结婚,最后却等来女友结婚的消息;哥哥为了制作乐器,四处捡拾、购买甚至偷盗大小玻璃杯。

弟弟常常对哥哥大发雷霆,哥哥却总是笑脸相迎,仿佛他们之间的隔阂从来不曾存在过。

挣钱家养、照顾弟弟“一肩挑”的哥哥让人心疼;患有自闭症,与人交流困难的弟弟让人同情。

但误解,才是影片最想传达的问题本身。

普通人对自闭症人群的误解和偏见,才是最让人伤心的事情。

当哥哥跑到垃圾站,从垃圾堆里挑出那个B音节小玻璃杯的瞬间,他的喜悦溢于言表,心想着终于大功告成。

可是当他兴冲冲地拿着杯子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不仅看到了寻迹而来的警察,更看到了怒火中烧的弟弟。

他知道自己错了,但弟弟并不理解哥哥为什么这么做,也不愿意去深究哥哥收集玻璃杯的目的,只是一味地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埋怨、责备、甚至咒骂,不惜一股脑将弟弟收集的玻璃杯全部扔掉摔碎。

直到哥哥离家出走,弟弟才怅然若失,想到曾经的往事,想到妈妈临终前的嘱托。

后来通过四处找寻和打问,他才猛然发现自己以为很关心哥哥,很照顾哥哥,实际上他并不关心哥哥。

弟弟知道自己错怪了哥哥,他的不满只是情绪。

当怒气消散,房子空空,杂物洒落一地,弟弟忽然怅然若失。

好在结果让人欣慰,哥哥并没有因为被弟弟摔碎的玻璃杯而想不开,反而用近一个月时间,重新收集齐了玻璃杯。

看到门口哥哥的破烂鞋子,弟弟知道哥哥回家了。

而这一次弟弟没有抱怨,没有争吵,只是平静地借给哥哥想要的鱼缸抽水工具。

当哥哥做在自制的乐器前开心地演奏音乐的时候,有光透过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倒映在哥哥的脸上和心里。

他眼里放光,嘴角上扬,那一刻哥哥就像个孩子。

弟弟轻轻关上门,不去打搅哥哥的演奏。

我们也终于知道哥哥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的原因——他不过是像弥补小时候的遗憾,以此祭奠妈妈的爱。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就像女主说的,文光也有值得认可的地方。

而这一次,哥哥也凭借对乐音的敏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调琴师。

他终于有能力好好挣钱生活了。

单从题材来说,自闭症的故事可能不那么吸引人,因为存在偏见和误解,多数人不愿意去深入了解。

这部片子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代入弟弟的视角去深刻理解自闭症人群的世界:他们并不是不可理喻或者真的“弱智”,而是对世界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看法,他们纯真无邪,同时懂得坚持,不知气馁,而这些品质反而是我们普通成年人自愧弗如的。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即便上帝给自闭症人群带来了许多痛苦,给他们的家庭造成了诸多伤害,但当无数个文光亮出他们的闪光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不仅不是一无是处,反而成为了某些方面的天才。

忠心希望现实中也少一些偏见,多一些耐心和宽容,让自闭症患者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10 ) 光

本片有两条故事线,一条线是兄弟之间的碰撞,一条线是哥哥不断搜集玻璃杯。

影片将搜集玻璃杯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悬念,虽然观众能够明白哥哥搜集玻璃杯是对音律的喜爱,但猜不透哥哥的真实目的。

我本以为哥哥是要将杯子凑在一起弹奏旋律,但万没想到最后的真相是那么震撼。

回过头来想,如果导演设计为哥哥敲击杯子出旋律,并不会给观众带来新意,因为现实中可以用不同杯子或杯子装水来演奏音乐的人有很多,并不稀奇,也不新鲜。

 短评

片名光字是汉语拼音?之前好像看过韩国类似的喜剧。这种题材的我还是看不下去。

5分钟前
  • 璀璨
  • 较差

光影斑驳,情感真挚,朴实感动,尤其是哥哥从垃圾场捡到“B"杯回家后两兄弟那段戏实在是太真太动人。或许是错觉吧,看海外华人拍生活,总能看到苦中之乐,苦中的希翼…

10分钟前
  • 樂(Yue)言
  • 推荐

音乐太满

14分钟前
  • 外苏
  • 还行

不要再消费自闭症病患啦。

16分钟前
  • yuan
  • 较差

呃 过于没有冲突了 演的不像自闭症 更像个傻子吧 有点避重就轻的理想主义

21分钟前
  • 村里种树
  • 还行

摄影的构图和色调很棒,但几乎没有运镜,可能是处于成本的原因。编剧的技巧差了一些,本来故事就平淡,没有很好的结构叙事,无法抓住观众的心。配乐是最令人出戏的,几乎算是败笔了。28分钟,弃剧。

25分钟前
  • Ben笨熊
  • 还行

最近一直在了解关于抑郁症、自闭症的相关内容,恰好看到了《光》这部作品。有的时候我们一直觉得这些疾病的痛苦更多的是归于患者本身,但其实《光》在告诉我们,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在彼此相互的承担着。从小得了自闭症而又没法康复和痊愈的哥哥,对弟弟来讲是压力是责任,但最后一切的一切都被亲情化解开。弟弟在寻找哥哥不得回家后看到哥哥自己跑回来的场景,那些微小的情绪细节都在讲述着弟弟对哥哥复杂的情感与感情的羁绊。影片的落点是亲情的温暖,很多催人落泪的诸多细节也都值得看一看~

26分钟前
  • 颠三
  • 力荐

原来是导演献给自己真实生活中患自闭症的哥哥的。片子本身不错,演技光线镜头节奏都不差,作为非电影大国的新晋导演作品这样的水准非常交得出手了。不喜欢的点在个人:近年看的反映老年痴呆,自闭症的片子都太美化这些精神疾病了。仿佛老年痴呆带来的只是反应迟钝、健忘、老人自己到处乱走。自闭者也都有音乐或美术方面的惊人天赋,善良单纯却是个躲在蜗牛壳里的天才——真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对一种精神疾病的过度美化是种很奇怪的“好意”,就像这两年也把抑郁症宣传得好像抑郁症的人都是因为太善良、敏感,害怕伤害别人,害怕做错事,过度自我反省的性格。精神疾病就是精神疾病,暗示“就是因为太善良温柔”才得病,这种有意无意的渲染真的可怕。

27分钟前
  • 夏之轻寒
  • 还行

从头到尾的钢琴和弦乐让本来就流水般的情节像一个舞台剧一样失败

28分钟前
  • Violet blue
  • 较差

故事情节虽老套,但是还是拍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故事以哥俩的生活琐事入手,两人的相处有争吵也有温情,其中许多的细节在不经意间已经打动了人心,让人感到温馨又感动,到了最后才发现是导演本人的真实情况改编的,难怪拍的如此细腻和真实。总体来说,既有感动又能从其中感受到一丝丝的慰藉,值得一看!

31分钟前
  • 胡闹君
  • 推荐

每次有新发现时的镜头处理 下一秒感觉会发生美少女变身 从头至尾无法感受到哥哥角色的力量 既要享受对待病人的包容和呵护 又要他人像对待普通人一般的态度 是下毒和偷窃都情有可原 而最后社会关系以及角色之间的谅解 竟然基本依托于天才能力 不如改名才子传记

32分钟前
  • Aɢᴜᴀᴍᴇɴᴛɪ
  • 较差

很难想象这是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完成度非常高。可能因为是来自导演自己的故事,虽然演员的演技略显青涩但是自然,情感的表达非常充盈,特别是一些细节上情感的处理非常细腻。可能是年纪到了,对自闭症和阿兹海默的题材非常的敏感,总是有种无可奈何的悲。好在结局是美好的,每一个自闭症都是某方面的天才。

33分钟前
  • 八爪
  • 推荐

「光」仍然从边缘亮起。

35分钟前
  • rockyao1986
  • 推荐

很多电影 从艺术上看都是负分的 当然不能以此标准来苛责所有电影

37分钟前
  • llllllllll
  • 较差

不🉑,导演技法纯熟,各种细节对位都很工整,但实在是没必要这么拍

41分钟前
  • 顗礼
  • 较差

虽然知道是真实的,完成度也很高,但感觉这种电影就像套公式,以及,为什么不叫《音》呢?

42分钟前
  • Moist Blues
  • 较差

3.5星吧。虽然结局向上给人美好的可能,但这个主题及其在现实中,必定无法带给人美好的感受,一定是沉重的。这样的人生,对弟弟来说太过沉重,也不公平。俩演员演得都不错,想不到哥哥89年弟弟84年的!看着可真年轻。听他们说话很别扭,有些像两广地区的人使劲说普通话,又不完全是,个别词还是当地土语,时不时还改成英文和粤语。弟弟的朋友真够哥们儿,就是很像王超级啊哈哈哈哈……没去资料馆活动场万玛才旦陈丹青见面场《气球》而来看这个,前几天被影迷群里发的海报吸引,又是VIP厅就来了,更多是为了花UME券儿。然后散场去换储罐卡爆米花仿佛遇到了个自闭症服务员… 想了想又查了查,哦我没有去过马来西亚去的是印度尼西亚。安贞UME8号VIP厅 仨人

43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还行

完成度可以,不过还是有比较刻意的地方。

47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还行

一部很工整的不能再工整的电影,工整到剧情的起承转合都是一般剧情片很常有的一些套路。但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又显得让人眼前一亮的样子,开头韦斯安德森似的工整构图能很快让人代入哥哥的生活状态和人物鲜明的特点,运动的镜头配合着高昂的配乐和哥哥整个人在垃圾堆里找杯子的那个姿态也得以令观众感到自豪与陶醉,就全程被哥哥的情绪带动下去,这不仅仅是一份真诚那么简单就做到,一个故事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讲述足以让人代入进去,娴熟的导演技法着实可以加分太多。

51分钟前
  • 啊柒
  • 推荐

难得又有一部观照自闭症的电影在内地上映,勾画细腻的感情之余,也没有回避生猛的创伤。被日复一日的照料责任捆绑的弟弟,不被理解也没有人想去理解的哥哥,某种程度上,也像极了我们熟悉的父辈与子辈的关系,扑心扑命给予必要的物质,却在情感上无从下手,所以扔掉杯碗的痛,能在太多人心里破开,又所以达到理解的那一刻,有太多柔软叫人心酸。在人人都可能被当做怪物、少数派、边缘人群的世界里,缺的是把所谓“不正常”视为“特殊”的包容,以及不被主流机械审美价值绑架的勇气。很可惜,好些俚俗的粤语和闽南语没有翻译出来,而这其实与略微涉及到性话题的自闭症角色形成了很真实的生态。可见,我们还是有太多不自在的禁区。(谢谢江湖观影团邀请交流)

5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