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春节,有多部大片同时上映,其中仅是《爸爸去哪儿》的衍生品就有两部,一部是照搬去年成功案例直接把综艺拍成电影形式的《爸爸去哪儿2》大电影,另一部则是尝式去综艺化,由第一季星爸萌娃共同演绎的标准格式喜剧类型片《爸爸的假期》。
除了这两部,还有借用了“爸爸”元素请出王诗龄献上惊喜表演的《澳门风云2》,如此多的“爸爸”同时上映,成就影坛佳话之余,再度验证这一综艺大IP在娱乐产业链中的强大影响力。
《爸爸的假期》是由“爸爸”之一的王岳伦自导自演,老搭档郭涛、张亮、林志颖、田亮悉数上阵,共同主演的一部喜剧片,讲述了三位屌丝奶爸飞往韩国离受帝王假期,却不料被卷入一宗钻石大劫案,被警察和国际大盗的追赶,展开一场充满糗事和囧事的逃亡。
一路鸡飞狗跳的冒险和奇遇,美不胜收的风景,被同场观影的朋友一语揭穿:这是 “泰囧”的姐妹篇“韩囧”啊。
影片集合了犯罪、偷盗、公路、动作等多种类型元素,喜剧手法亦是多元,调侃、讽刺、整蛊、耍宝,看上去是非常的夸张,核心却不脱离现实,故事中的涛哥、岳伦儿、张亮,分别是丢了工作的白领,被影帝骂得抬不起头的编剧,以及并不怎么成功的模特。
三个焦头烂额的屌丝爸爸形象,已是让观众们眼前一亮,另两位爸爸也没闲着,林志颖变身国际大盗,炫酷装备和身手有如007邦德,却总是在小细节上栽根头,乌龙停不下来,田亮成为留守爸爸,虽然戏分不多,在商场里被当成“色狼”的情节也展露了不俗的喜剧天赋。
值得称赞的是影片制作水准不低,把近些年所有脱胎自综艺节目的大电影都甩出两条街,一方面体现于画面的质感,精细程度,文戏武戏都有料,另一方面体现于故事细节的展现,韩国版《爸爸去哪儿》明星成东日成俊父子的加入,角色和情节都是精心设计,并非简单凑数。
当然,影片最精彩的部分还是集中在三位星爸在韩国假期上,从豪华的帝王旅行,到抱头鼠窜的逃亡,王岳伦表现出了其拿手的喜剧风格,快节奏的叙事、不拘一格的搞笑,无论是与村民的“战争”,村警署的“越狱”,还是挑起村民与黑帮的群殴,直至冰厂大历险,都有很好的喜剧效果。
还没看片的朋友此刻应该懂了,《爸爸的假期》虽然有着和综艺节目有着一模一样的“血统”,但类型和观感已完完全改变了,五大星爸和萌娃们也没有在一起旅行,而是各自扮演全新的角色,上演了一场历险。
本是同根同源,《爸爸的假期》和《爸爸去哪儿2》是截然不同的两部大电影,如果说后者仍然是以综艺形式,笼络粉丝发挥电视版余热的抢钱之作,前者无疑是在旨在打造去综艺化的纯正大电影。
对于电影观众来说,从来都是罗卜青菜各有所爱,春节档即将打响,“爸爸”扎堆来旅行,到底是品质一流的喜剧类型片能够棋高一招,还是电影版综艺秀能稳中求胜,观众才是最终的裁判。
对于春节档的电影实在是有点失望。
一系列打着综艺节目衍生品的旗号来骗取观众钱的电影充斥着整个市场,关键是去电影院的人仍旧是辣么多啊。
最差的应该是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2,甚至不如本身的综艺节目,玩烂的梗,打着亲情牌。
本来也没打算看这部电影了,后来想想实在是喜欢天天,便download来看了一下。
总体来说也还凑合吧,无功无过的一部春节档电影,适合大家一起看,有笑点有哭点。
倒是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上了许多,至少能够不用快进的看完整个。
不足的是,仍旧打着亲情牌,摆脱不了商业化的各种广告植入。
电影里几首韩文歌倒是不错,风情足足。
特别喜欢农林里的那一段,感觉王导还是有一定水准的,把爸爸和孩子们的两边情况结合起来,让人有种错觉感。
特别好。
文/芳菲小猪时值春节,贺岁片纷纷欢乐上映,有贺岁动画,有魔幻大片,自然也少不了动作片和喜剧片。
而在这个时间段,又怎么少得了亲子合家欢电影呢?
由王岳伦执导,“星爸”郭涛、张亮、田亮、林志颖携天天、石头、王诗龄、黑米等萌娃领衔主演的电影《爸爸的假期》,就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了异国情调、老少咸宜的冒险和意外之旅。
虽然演员依旧是爸爸去哪儿的配方,但《爸爸的假期》却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
因为它并不是综艺节目的延续,而是一部具有很强故事性的新片。
与爸爸去哪儿也已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用导演王岳伦的话说,他们在参加了爸爸去哪儿之后意犹未尽,加上他们这几位星爸有导演、有演员、有模特,完全能够凑在一起拍部电影留作纪念。
正因如此,才有了这部温情与搞笑并存的《爸爸的假期》。
在这部电影中,王岳伦、张亮、郭涛三位星爸化身平民草根与工薪阶层,由于生活的不如意,又加之老婆不在家,于是在损友田亮的怂恿下到韩国来了一趟“帝王假期”。
然而,原本重塑人生的帝王之旅,却因为国际大盗林志颖的出现演变成了一场灾难。
三位奶爸不慎卷入韩国的黑帮争斗,从此开始了在韩城的逃亡之路……而这段逃亡路,算得上是笑料百出,各种段子横飞不说,田亮那一口流利的川普和张亮的高粱米口味韩语更是让人捧腹不已。
而且除了搞笑之外,影片中的动作戏同样不少,可以说是将动作、喜剧、亲子溶于一炉。
电影中,三位星爸被迫身陷囹圄,还要时不时的被围追堵截,完全是一副人在囧途的困境。
而林志颖一改以往阳光帅气造型扮演事故百出的珠宝大盗,笑果完全不亚于《疯狂的石头》中的笨贼一箩筐。
无怪乎在点映时口碑爆棚无差评连一众明星都表示要在大年初一陪孩子一起观看这部电影了。
值得一提的是,《爸爸的假期》中除了星爸们卖力出演,萌娃也不甘示弱。
在爸爸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自然纯真的表现逗趣又温馨。
完全保留了去年上节目时候的那份自然与童真。
另外,星爸和萌娃还分属两条主线,星爸在外韩国大冒险,孩子们则负责捧逗卖萌,直到影片的最后生死关头才将两条主线混在一起——爸爸的真情告白,令人潸然泪下,更加突出了电影主打温馨亲情的主题:通过电影来探讨婚姻、家庭,以及与老婆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
让我们明白了家庭与责任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的弥足珍贵。
大年初一起,就让我们在这短短的电影和假期里,一起去体验这陪伴我们最长久的亲情吧!
本以为是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2》,原来加了点剧情啊。
不过,看导演名单,他拍的电影好看过吗?
这就是一部“韩囧”嘛,当下最热门的电影模式,上路,然后一路倒霉、惊喜、倒霉、惊喜,高潮大倒霉、大惊喜,最后圆满合家欢,噢对,这本来就是一部贺岁片。
田亮戏份极少,而森碟完全没有出镜,其实演不演也没差了,这部戏里孩子们的戏份本来就只是个噱头,就跟拍MV一样,没什么剧情的。
大人中论演技那真是一目了然,绝对是石头爹最传神,就算演了那么多部偶像剧的林志颖也远远比不上,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而超模张亮就是不一样,随便一个镜头都像是在拍时尚大片,关键点所在,全身特别是脸都得瘦瘦瘦,反正就是一根竹竿的骨感才有时尚感。
至于客串的田亮很喜感,说方言比较得分,普通话一出口就漏气了。
有点讽刺的是,Kimi所谓的大英雄爸比,其实干的不是拯救人类的事,只是会耍酷而已。
与《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不同的是,《爸爸的假期》是一部真正的电影,有动作,有喜剧,还有感情戏。
但毕竟第一季的爸爸们的人气经过一年的时间,已经慢慢的没那么旺了。
但是如果说这部电影与《爸爸去哪儿2》的相比,我认为,《爸爸的假期》略胜一畴。
当然票房不是能说明一部影片好与坏的。
很多烂片还能拿到5个亿呢。
这部影片最值得说的就是林志颖了,1974年的他,在拍这部电影时是40岁。
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你看不到他40岁的痕迹。
他又跑又条,都不怕把腰给闪了。
而他也是这部影片里的唯一一个反派角色。
五个爸爸们的年级应该都是差不多的,但看上去像个27、8岁的小志,的确为影片带来了养眼的部分,田亮则带来了无比逗比的欢笑。
处女座被黑,在电影里又一次被黑。
所以说这部电影,虽然想以爸爸们渡假把故事引申到犯罪上的经典电影。
但实在因为王导的拍摄手法太过喜剧化,导致整部影片看着看着,就想发笑。
萌娃们这次的出境就很少了,这部电影在前期宣传时还拿了几名孩子做宣传,影片无论票房多少,至少还有可以让我们欢笑的。
但是中国导演,编剧,真的应该认真的写剧本,这部电影的脚本其实是很新颖的,但是拍摄出来没有用特写镜头,没有用专业镜头去拍摄。
而是用了类似记录片的手法去拍摄,这样一来,电影就逊色了。
将于正月初一和全国观众见面的合家欢电影《爸爸的假期》,是去年《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原班人马,王岳伦、郭涛、林志颖、田亮继续为我们奉献上久违一年的亲子欢乐,当然,也包括张亮,他带给观众的,是一如既往的酷帅,他与儿子天天的大小男神组,成了影片中当仁不让的最靓风景。
张亮出身男模,所以在外形条件和形象气质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张亮的影视剧表演经验,却相对欠缺一些,好在无论是前作,还是这部《爸爸的假期》,都给了张亮最自然态的发挥空间,即使是在这部真正的大电影中,张亮扮演的亮子,也是更多的在追求主角们的本色出演,并因此拉近了公众与张亮、天天之间的距离。
《爸爸的假期》开场,是几位萌娃走上舞台介绍自己的老爸,但对于天天而言,这或许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任务,因为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老爸,这位老爸有着“万人迷”的风采,也会和儿子谈论有关女朋友的事情,相当的不平凡,所以在天天描述中,我们听到了诸如“我的爸爸承受了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帅”,以及“每天都会被自己帅醒”的陈述,与其说是陈述,不如说这个与爸爸一样都属于“闷骚”型的小型男,对老爸的亲切调侃。
但是,说笑归说笑,我们还是看到了影片中的张亮扮演的亮子,有着太多的无奈,拍照时只能当个背景墙,不是他承受难以承受自己的帅,而是他的工作都不去感受他的“帅”,他也不会被“帅”醒,只会因为工作而郁郁寡欢。
其实,失意的人,真的不分长得帅或生得丑,亮子的落魄,却是逆行的正能量,比如说令一些对他“羡慕嫉妒恨”的观众感到泄愤:原来帅哥也有今天!
但是,职场的失意,对片中的亮子来说,也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考验,无疑变得更加“丧心病狂”,《爸爸的假期》一个虐字,令男神也上演了“受虐记”。
话说与老郭、岳伦儿这一路的韩国“帝王假期”之旅,好端端因为一档钻石大劫案,演变成了一次疯狂的大逃亡。
不过,真男神,走到哪里都会是众人的焦点,比如说在“帝王宴”上,扮作大韩帝国皇上郭涛发现,所有的侍女都冲着向扮演大臣的亮子殷勤服务,在这一刻,她们眼中已经没有君臣之分,而是被气质男神深深迷惑。
最令人惊奇的环节还在后边,当三个萌爸踏上身不由己的逃亡之路后,一路的“韩囧”让每个人都筋疲力尽,但语言的不通在勾连出百出的笑料之后,还让三人成为了被通缉的重犯,有那么一刻,一辆大型客车就在眼前,男神亮子当机立断,上车启动,狂奔而去,似在大喊:男神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
其实话说回来,在《爸爸的假期》中,每一款萌爸都有自己的类型设定,才令这部影片如此多彩而又独特,张亮身负“男神”之命,耍酷扮帅自不在话下,但他在片中与儿子天天所呈现出来亦父子亦朋友的亲密关系,还是非常让人动容,在张亮与天天身上,我们能更深刻的理解到,最宝贵的亲子关系,是陪伴成长,因为下一代,会深受自己的影响,所以,天天虽然不足十岁,但他身上的男神气质,也已有着很强的磁场。
文/梦见乌鸦“或许你行,或许你不行,那才叫作市场。
”这就是奥利弗·斯通导演的《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中,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的主角戈登。
戈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金钱理论从公众道德上来看,并不能说是正确的,但是其对金融商界的个人理解却异常透彻和清晰。
这一点大概用来形容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一点也不为过。
资本热钱,情怀消费,单独的追求短期效益,电影市场的常见规律在国内影市几乎被无视,最简单的表现在于,电视银幕上的综艺节目在大银幕上的离奇火热状态。
一.市场规律下的特殊群体综艺节目在大银幕上的火热状态,并不是国内独树一家。
好莱坞就有《蠢蛋搞怪秀》系列、《汉娜·蒙塔娜》大电影、《单向乐队:这就是我们》等或脱胎于电视综艺节目,或来自于人气偶像的记录片和演唱会。
终究而言,这些五花八门的电影版是小银幕受众群体以及人气偶像的核心价值在大银幕上的真实体现,国内同类节目也是如此。
只不过不同的是好莱坞这些电影是建立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制之下,在层出不穷的电影类型基础上实则丰富了大众的选择与电影类型的多样性。
而国内在电影机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类型片扎堆的同时,短短两年之内,多达5、6部脱胎于电视综艺节目的电影版问世,让原本单一化、短期效益化的电影市场更近一步的陷入了泥淖。
或许讨论未来发展规划总是有些多余,但平心而论,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中国电影市场的如此奇葩发展,并不是所有人想看到的。
因此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爸爸的假期》,前面之所以啰嗦这么多,就是为了本着不贬不褒的态度,以第三方的立场,来关注一下该片,研究一下其在市场大环境下的潜力。
《爸爸的假期》起源于《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王岳伦执导,《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的郭涛、林志颖、张亮、王岳伦、田亮几对父子(女)主演,并加入韩版《爸爸我们去哪儿》第一季的成东日父子。
二.《爸爸的假期》的前世与今生了解到本片的内容之后,再来看一下电影的前世。
电影版在大年初一上映当天票房破9000万,刷新了2D国产片首日票房、单日观影人次、上座率、场均人次等等纪录。
《爸爸去哪儿》仍一路狂飙刷出了6.95亿的总票房,夺得2014年春节档2D电影冠军。
《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是设定了一个综艺衍生大电影搭载贺岁档可以赚大钱的命题。
但从市场的大环境下,综艺节目改编电影并不是最近才出现,但走过的路却写满了惨痛的失败。
2009年,《快乐男声》的衍生电影《乐火男孩》票房口碑双失败;2011年,在情人节档上映的电影版《我们约会吧》依然惨败。
正当行业对综艺衍生电影失去信心的时候,《爸爸去哪儿》来了。
从小荧屏到大银幕,《爸爸去哪儿》作为一件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五对明星父子。
电影版《爸爸去哪儿》收获高票房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保留了电视节目原有的真人秀形式(近期公映的《奔跑吧!
兄弟》大电影也是延续着这种模式,票房如虹),但这也是电影版最受诟病之处。
部分业内人士和网民纷纷呛声,感言“中国电影消亡说”,让一部真人秀“电影”大赚观众票房,而真正的电影却备受冷落,这个状态实则有些让以业内很多拍电影的人士感到难堪。
而在市场面前,其中也有着多方原因的左右,中国电影自己不争气是一方面,综艺节目的持续人气(综艺节目结束之后紧接着电影版就问世)在大银幕上的无缝链接也是一方面。
另外电影版抢在大年初一上映,欢乐氛围正如为春节档量身定制,5个家庭的妙趣横生的旅途甚至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可见该片在市场成败论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择上占据了绝对先机。
一年之后,同类作品再次来袭,《爸爸去哪儿2》大电影依然是原班人马,主演们显然是第二季节目的萌娃星爸们。
而《爸爸的假期》由王岳伦导演,演员们是第一季中成员。
两部作品都是在大年初一登场,相煎何太急。
然而摆在两部作品面前的都有一个问题,首先《爸爸的假期》沿用的第一季班底,距离该片上映已经有一年多之久,而《爸爸去哪儿2》也是一样,第二季选择在2014年暑期档登场,距今也有半年多的光景。
那么市场成败论中“天时”之说两部电影几乎都丧失掉了。
这一点就与《奔跑吧!
兄弟》大电影无法相比,后者真正做到了综艺节目与电影版的无缝链接。
另外,2015年大年初一是“战国七雄”的乱世,当日七部大片同时公映,也非2014年4部新片同时公映的光景可比,排片场次被进一步的压缩,因此“地利”一条两片都失去了大半,且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因此两部作品如今仅剩下“人和”可以比拼。
也就是说,电影各自成为了“粉丝经济”的阵地。
不过,《爸爸的假期》有一项不得不提及的因素,该片在保留第一季《爸爸去哪儿》原班人马的核心价值带来的粉丝效应之外,还大胆的采用了新的模式,即电影化。
三.综艺秀升级为电影的华丽转身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当然希望在喜气洋洋的新春佳节看到一部热闹非凡的电影。
从电影局的备案上就能看出《爸爸的假期》的端倪,去年第一部作品备案类型就是“纪录片”,而《爸爸的假期》备案类型则是“喜剧片”。
由此可见,本片是真正的制作成了一部电影。
导演王岳伦是商业片导演,其履历表上有着《十全九美》、《乐翻天》这样的商业喜剧片,而且在采访中,王岳伦也表示电影绝对不同于此前的真人秀节目:“之前的大电影是以真人秀为基础,按照节目的方式去制作。
我们这次《爸爸的假期》是用剧情的方式去制作。
你让我去拍真人秀,我肯定没有谢涤葵导演拍的好,而且这几位都是专业的演员,我们希望在原来大家形象的基础上,展现出更多各自的特点,以及发挥他们表演的才华。
”其次再看来电影的剧情,《爸爸的假期》讲述第一季中的几对星爸萌娃,出发前往韩国,却遭遇跌宕起伏的“惊心之旅”,爸爸们经历与孩子们走散,阴差阳错的被通缉、被追打等“凄惨”事件,最终有惊无险的与孩子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旅途。
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电影,如《泰囧》、《后会无期》那样,搭载了国内最火爆的类型片之一, 本片以几位主角在韩国的旅途为背景,在充满戏剧冲突的曲折情节的前提下,借助公路片借用旅途来加深角色的感悟和思想变化,该片实则隐藏着中国家庭的普遍现象,它是旨在利用明星的“蝴蝶效应”来凸显现代社会亲子教育方式,以此更深层次得强化“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亲子,善良,爱,纯真等主题。
其实这些主题乃是公路电影的常态,对于一部贺岁片来说,观众无需从中看到一些隐喻,或者拔高到有什么主义,它没有。
这是一部标准的贺岁档喜剧片,热热闹闹,欢乐异常,居家老小人畜无害,大家看过了笑过了就算了。
确定了《爸爸的假期》是一部标准的电影之后,我们再来研究该片为什么没有像同期几部综艺节目电影版那样,简单明快的延续之前的模式,反而选取了一条复杂且相对冒进的电影化模式呢?
四、电影化才是必经之路首先放空大话,《爸爸的假期》的主创们绝不会本着“牺牲小我,成全中国电影发展”的精神将一部综艺节目变成电影,商业目的依旧是主要前提,而无论本片的主创,还是出品方博纳影业,在他们眼中看到是在不损坏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更长远的商业价值。
说穿了,就是传说中的市场规律。
还是回到市场成败论的基础上,看本片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主动独辟蹊径,挖掘出属于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
从最基本的开始说,本片距离第一季综艺节目间隔已久,依靠当年人气吃老本显然风险更大,不要忘记综艺节目的核心价值如何要延续到电影版中需要在前者余威尚存的情况下趁热打铁,否则如《我就是我》、《为你转身》这样待到综艺节目结束多时之后再炒冷饭最终只能落得个粉丝们自high的失败结局。
因此本片再吃综艺节目的老本显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而作为一部电影就不同了。
从当年《爸爸去哪儿》第一部到《爸爸的假期》,无不仰仗着其电视平台的威力。
贺岁档作为一个合家欢的档期,二三线城市的潜力将会爆发,有些平时只看电视而不进电影院的观众在贺岁档、尤其是春节期间也会带着家人选择看电影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
因此这些作品在选择在春节公映目标相当明确。
而电影受众群体则更广,几乎覆盖所有年龄层。
在这个基础上搭载原综艺节目的人气,变化成真正的电影,正是观众希望看到的,观众不会在电影院中去看一部一年多以前的综艺节目,《爸爸的假期》以全新电影化的语言进行包装,借助人气和全新的模式,在春节档如火如荼的电影市场,才能让《爸爸的假期》有了再掀波澜的契机。
这样一来,本片原本不具备得“天时地利”也就依靠自身的“华丽转身”重新出现了。
最终“人和”方面,当然符合了广大观众以及业内人士的诉求。
中国电影市场奇葩规律层出不穷,但这些都是短期现象,回到本文开篇《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那句经典台词上,市场规律不仅仅依靠的是眼前现象,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进退中,沿着一条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发展,这是《资本论》中所形容的市场,戈登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于不但能熟知眼前市场,也深知长远规律,才能在市场大潮下处于不败境地。
五.综述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和《奔跑吧!
兄弟》等大银幕综艺秀以小博大获得极大成功之后,未来会有更多同样的节目会登陆大银幕,未来这些作品是否能赢得观众不得而知,但可以了解到的是,物极必反,总有一天当大银幕十部电影有八部是综艺节目的时候,中国电影市场也就彻底崩溃了。
这里并不是站在一个道德至高点去反对这种现象,因为这是在反对市场。
有观众需求的电影,就是商业价值的保障,这里真心没得黑。
综艺电影的成功有着一定的偶然性,但如何将这份偶然性的能量转化为必然性。
可以走《爸爸的假期》这条路线,将综艺节目搬上银幕的时候,将其变成真正的电影,无论从眼前还是长远,都是一条双赢的举措。
现在讨论《爸爸的假期》的价值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开辟了一条新的路线。
在很多影迷呛声综艺真人秀电影的同时,如何将同类节目的价值真正的挖掘出来,那么就将其变成一部真正的电影。
文/梦里诗书《爸爸的假期》并不是又一场综艺节目,而是有剧情,有角色的电影,虽然怎么看几个家庭演的都是自已,剧情人设是那么牵强附会,草草了事,还带着一股《爸爸去哪儿》的酸爽,但至少这一次真的是电影!对于一部综艺片来说这是多么弥足珍贵的一点?!这一次没有了那以一期综艺节目化电影的“神奇”,取而代之的是一出形式《泰囧》爸爸们的韩囧之旅,但《爸爸的假期》仍旧是前者综艺节目的衍生品,电影本身没有一个真正能称之剧情的剧情,爸爸们近乎依旧还是本色出演,作为假期这一次孩子未有随行韩国,而是被安排参加了夏令营,可电影又不断突兀的将孩子在夏令营的画面生硬的嵌入在韩国的爸爸之旅中,预以温情,却难生共鸣,王岳伦或许是一个优秀的MV导演,但从《十全九美》到《熊猫大侠》,在到这部自导自演的假期,他并不适合一个电影导演,更不是一个好的喜剧编剧,剧情的随意浮夸,不断打着暖色来营造温情,用MV的手法来拍电影,显难讨巧。
从《星光大道》、《出彩中国人》、《中国达人秀》等等选秀节目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童星从来就不缺乏秀兰·邓波儿式极具天赋的演员,他们仅是缺少电影的机会,但另一面《爸爸去哪儿》一出本自展现星家庭,传递正能量亲情的综艺节目,却变味的成了芒果台的星二代造星工场,做起了火热的电影快餐圈钱局,无论是从《爸爸去哪儿》的大电影版,还是这出且算能称为电影的《爸爸的假期》,甚至是王诗龄在《澳门风云2》那神穿插,这些孩子在镜头前的演技确难以恭维,或能卖得一时萌,终非长远路,这一次的电影也不过是依靠成年人的爸爸们在银幕上的逗乐捧场为孩子们铺着明星路,电影唯让人感怀为父不易……到底是孩子成就了父亲?
还是父亲成就了孩子?
已是一笔糊涂账,从综艺节目到电影的转型,爸爸还是那个爸爸,孩子还是那个孩子,该片唯一的亮点就是好在这还是一部电影。
徐峥最近又准备拍人在囧途的第三部韩囧,不过倒被王岳伦领了先,这部爸爸的假期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以前没有听说过王岳伦导演的片子,自从去了爸爸去哪儿之后才知道他是个导演,不怎么出名没有什么大作,被别人这么说他就不乐意了,谁说他是靠李湘出名的,所以他立马就出了一部片爸爸的假期。
不过看过这部电影的小伙伴也都知道,这部电影要批的有点多,也可以说是胡闹一样,即使他想拍的好笑一点类似郭涛的经典电影疯狂的石头一样,也不能胡乱找笑点吧。
主演们都是爸爸去哪第一季里面的嘉宾,他们混熟了之后,直接友情出演,这倒省了去请演员了,不过要是没有这个爸爸的假期这个名字,大家都以为是爸爸去哪的大电影了,分别不出。
这个电影讲述了三个事业掉入低估的老爸准备去韩国度假放松一下,准确的说是四个人,不过田亮护照被他女儿画了去不了了只有帮他三个哥们看家以及应付他们的老婆,可以说是三个老爸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去参加孩子们的旅游,在韩国也是频频想起自己的孩子,三个人也非常的爱自己的老婆,虽然是被妻管严不过他们口中就成了尊重。
这部电影采取了双线的拍摄,老爸们去韩国的种种经历,穿插着孩子们去农庄舞台玩耍的情节,不过电影叫爸爸的假期,肯定是爸爸这边的韩国之旅比较主要。
林志颖饰演的是一个大盗,虽然很帅武力也很好,不过被导演倒的很狼狈,频频失误以致最后的失败,不过小志也是很爱自己的kimi,疑惑的是那三个老爸貌似不认识kimi的老爸,甚至与他进行了斗殴之类的刺激场景。
一切的故事就因为一个大钻石,小志是个世纪大盗,不过被警察堵住只能将钻石放在郭涛身上,可能他觉得这样比较稳妥,那是幸好郭涛没有发现,要是一摸兜直接就回国了都。
在这么几天之内都没有发现,所以才有了这几天的故事,小志用了各种发放去拿回那个钻石,不过都没有成功,还有点搞的情节,要是现实中这样的高手怕是不会犯这些事吧。
韩国的警察也是神通广大,感觉可以找到任何他们想找的人和东西,不过在眼皮底下将小志丢了就是因为几个女孩子想和明星警察拍照...虽然那时候没有在小志身上搜出钻石,好像没证据不能抓嫌疑人一样,但是在后面抓小志的时候还不是没有钻石证据,结果直接落网。
最后还是想以温情下手走感情路线,让孩子们讲出心里话与自己的爸爸一起回家,不过kimi就失望了一点。
这部电影依旧很多明星,但都是出来客串的,还有筷子兄弟中的王太利,感觉最近的电影里要不是客串要不是写歌唱主题曲。
除了中国这边的明星,韩国那边也是出演了几个,比如那个警察和警察的儿子,饰演的典型的韩国地道的片警,讲话的腔调做事的方式都一样,虽然比不过那些刑警之类,不过搞笑就行。
爸爸的孩子们就比较好拍了,让他们去旅游接触一些新鲜事物,真实的场景真实的表达,毫无做作,这一点很好。
田亮在电影里戏份不多,不过也扮演了一个爸爸,他女儿田雨橙没有出镜不知道为什么,这让天天可得嫉妒了kimi和angela了。
田亮操着一口的方言,一顿埋怨这一次的旅行他没有去成,除了每天带狗狗还要帮导演妻子买内衣,也真是苦。
小志饰演悲情角色,本以为中国的盗贼行列又出现了一个技术高超的人物,为什么说又呢,前面看十二生肖的时候发现成龙还是不错的。
不过这部电影里面没有体现这技术高超的这一点,毕竟不是动作电影,而是搞笑电影,唯一一个技术就是丢在车后的跟踪器,但是白天找到地方实施了拿回钻石,为什么晚上毫无行动呢,结果让郭涛出去喝酒,时间过得越久对于拿回钻石的几率就越小,毕竟口袋不在自己衣服身上。
话说晚上的美人计也真是想得出,果然每部电影没有这种情节就好像没有票房一样,不过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郭涛饰演的是个职场人士,这样的工作肯定是以业绩来评判人的,本来已经是高管了,结果不用心,被手下一个美女超越了,顿时压力巨大内心失衡,想去放松一下。
张亮是个模特,不过现在的社会想看男模特的人哪有想看女模特的人多,连女生都要看看女模特好学习一下身材的保持,所以张亮就是一个配角,连衣服都要租借公司的背影配角男模特,一直得不到重视,内心不爽,连儿子感觉都没把自己当作老爸来看,没得到尊重。
王岳伦还好,也就是作为一个写台词的没把台词写的让人家主演满意,也确实这部电影也没怎么写好嘛。
写台词的编剧以为能主宰别人的戏,结果被人反骂之,内心得承受多大的质问,电影电视圈里太多的编剧和导演,要想从中能够脱颖而出确实难,被别人批说自己没有生活不懂生活,所以就和他的好朋友们出去韩国逛一逛了,也就是这么一逛就找到灵感,结局虽然没写,不过肯定是像现实中的他这样走向人生巅峰了呗。
这电影在家和家人一起看比较好,当作综艺节目来看,也就多添一些欢笑。
要是真的认真评价这部电影,豆瓣里面只能说是较差,不能和那些还行的片相提并论,要是找点理由去看这部电影,那就是去回味爸爸去哪第一季以及看看这些可爱的宝贝们的成长了。
这个电影讲述了三个事业掉入低估的老爸准备去韩国度假放松一下,准确的说是四个人,不过田亮护照被他女儿画了去不了了只有帮他三个哥们看家以及应付他们的老婆,可以说是三个老爸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去参加孩子们的旅游,在韩国也是频频想起自己的孩子,三个人也非常的爱自己的老婆,虽然是被妻管严不过他们口中就成了尊重。
这部电影采取了双线的拍摄,老爸们去韩国的种种经历,穿插着孩子们去农庄舞台玩耍的情节,不过电影叫爸爸的假期,肯定是爸爸这边的韩国之旅比较主要。
本以为是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2》,原来加了点剧情啊。
不过,看导演名单,他拍的电影好看过吗?
这就是一部“韩囧”嘛,当下最热门的电影模式,上路,然后一路倒霉、惊喜、倒霉、惊喜,高潮大倒霉、大惊喜,最后圆满合家欢,噢对,这本来就是一部贺岁片。
恶心
这108min像一辈子那么长_(:з」∠)_
挺搞笑的,比爸爸2好看多了。起码这是电影,不是真人秀。
这么笨的爸爸,唉
圈钱至此也算是够了吧?爸爸们想赚钱就自己拍一部片子好了,因为知道没几个愿意看你们这些过气大老爷们儿,所以就强行消费小朋友们,弄出一条跟主线剧情完全不搭噶的副线来明摆着骗钱,哎,创作者的良心何在!不是要弄合家欢电影嘛,主线里分分钟都不适合小朋友看好伐?还不如综艺大电影有良心呢
……
不想评价
森碟去哪了?
为了恬恬
能给负分嘛?
太恶心了
就冲你不是综艺电影,就冲你有剧情有剧本;我打4星。ps:综艺电影请别拉低我国电影水平了好么
比爸爸去哪儿2大电影好看点。
王岳伦的座右铭是:有钱不赚王八蛋。脑残粉的座右铭是:二逼影片也要看。
确实电影,不是综艺。
比爸爸去哪儿好太多了……然后里面演的最好的,居然是田亮_(:3」∠)_
比想象中好,田亮发挥的很好,集中了很多笑点,林志颖的角色设置其实是最出彩的,但是演技实在不行,人物形象太单薄了,就是耍帅,一直都是一个表情,张亮演技出乎意料的自然,这种角色设定居然很适合他,几个小朋友那条线是多余的,和主线不融合,应该是为了噱头吧,总体感觉不错,有笑点。
王岳伦其实真没才华 但是这个起码讲故事 会弄玄虚 即使不好看 也比爸爸的大电影好看 也比跑男的电影好看。
我反正觉得还不错
刚刚看完,没想象中的好,也没想象中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