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版《冰与火之歌》?
搞笑呢?
人家冰火每一集都耗资巨大,你这“太空版”前三季还凑合,第四季玩“模拟村庄”+“古墓瞎子”,你搞成《模拟城市》我都不喷你!
第五季好家伙,直接变成家庭伦理剧—《KBFZ一家对抗地球》?
KBFZ用石头砸地球,就两个镜头就死800多万?
地球的反击居然在剧里的显示器中呈现?
据说冰火每集的投资,卖海外直播版权都够回本的,你怎么比?
选角、造型师也不行,别的不说了,嫼人女主:
没盗图,第五季剧照里的就是我发的!
我地个妈耶!
为啥梳这么个发型?
圣母不说了,还有那浮夸的演技!
第五季后半段,就听她便秘一样的喘息!
还有她儿子的小弟:
这夲儿篓(额头)能再突出点吗?
也是这怪异的发型!
地球秘书长老妈大人的靓丽服装!
也从第四季开始,不再亮眼!
第三季后发生了什么?
造型师换个临时工上的?
喜欢的角色都退出了:白发老头,可能70多年龄大了不演了!
侦探彻底没戏份了!
就剩地球秘书长老妈还没有好衣服穿了,眼妆女也没有白发老头的对手戏了!
我看个锤子?
另外,编剧估计是NT!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途岛海战,1942年就已经对航空母舰应该如何使用,有明确的定义了,你全剧只有宇宙飞船,连航空护卫编队都没有?
飞船看着挺大,一飞弹一个!
全剧防御只给你呈现,机枪炮台!
对没看错,此剧,机枪是最厉害的!
学学人家《安德的游戏》吧!
飞船是大规模杀伤武器和飞机运载工具!
近战飞船就是送!
飞机不惜用肉体挡枪!
再看看游戏《星际争霸》中,神族航母(每艘装载8架小飞机)和人族战舰 1VS1 PK,神族怎么打都赢,最简单的打法就是边打边退!
你可以说你忠于原著!
但,原著和你的剧一起上线的你忠于个屁哦!
原著第二部叫《卡利班之战》,我地个妈耶!
怪不得你第五季全剧对抗KBFZ了!
格局?
另外,著作是用来读的,剧是用来看的,你不考虑好怎么改编,拿过来就拍就=恰烂钱!
像《星球大战》不大改的话,除了粉丝,谁会看“激光剑”呢?
还有最近的《沙丘》玩“护甲”!
(护甲?
中世纪的老古董!
《守望先锋》秩序之光台词)。
建议大家看完前三季,直接跳过四、五季,表浪费时间!!!
苦苦守了6年,怎么是个虎头蛇尾?
原病毒是什么?
从哪里来?
原病毒创造的星环与它是什么关系?
自由海军和火星叛军是怎么回事?
马尔科真的穿过星环时死了吗?
星环后面是什么?
与原病毒是什么关系?
被狗救活的丧尸小男孩是什么情况?
…………那么多坑,近些年少有的科幻神剧,最终季只有6集就草草收场,心有不甘啊!!!
谁能给个说法?
男主每作一次剧情多一季,拍这么长全靠James Holden能作,不作没法过,反正主角光环在作不死自己。
编剧数学没及格过,8艘自制改装船可以影响阵营间军事冲突胜负,第二季双边70多艘军舰都被狗吃吗,前面好好的剧情背景铺垫,后面全是苍白无力缺乏逻辑的人物对话和性格设定,可惜了这题材
《苍穹》(不说原著,就说剧集)在我心里一直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能get到点的人自然懂。
现在时2021年底,原著作者刚出版终章第九部,而amazon承包后的苍穹也正式止步于S06。
但是《苍穹》在国内外市场的实际反响却是让我惊出冷汗,相比于预期,真的太凉了,国外的命途多舛和著名的的“save the exspanse”的故事就不说了,咱们说国内,美剧的评分虽然比较高,但是只有万八千人,而这部剧的综合逼格本应在冰与火、西部世界这类档次,所以实际真的太凉了。
大多数人的解释是剧集设定有bug、主角太丑、角色生硬、剧情线乱等等,这些只能说是一部分因素,全部的原因不止如此。
我们不看剧集评价,来看看原著小说的评价,豆瓣读书上评价者很少,还主要是吐槽翻译有问题,原作者连ID都没有。
再看看起点中文上的官方中译版电子书,堂堂号称获奖水平高于《三体》的神作,竟然是这个反响(翻译的确是槽点,但这已经不单是翻译的问题了,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翻译根本就不care这部小说,可见冷门和寒碜的程度):
要知道,这部原作可是现代太空科幻的扛鼎之作啊(至少是顶级水平)!
原作都这么冷,绝对不是男女主太丑之类的就能解释的……大致说说在我心中《苍穹》不火的理由吧。
综上我们确定了一些事实:《苍穹》的小说原作是有水平的,获奖和口碑都是货真价实的;《苍穹》的剧集也是有水平的,豆瓣的评分和贝索斯的行动说明了一切;《苍穹》在国外叫好不叫座也是事实,至少剧集如此,原著倒是卖的挺火爆。
《苍穹》在国内,不管是剧集还是原著,是非常的缺少共鸣。
尤其是原著方面,可谓是十·分·惨·淡·。
关于《苍穹》为什么不火,主流的解释是:1. 战斗科技设定有瑕疵,比如打架还用火炮和鱼雷,而且还是最原始的那种但是这个理由其实站不住脚,有瑕疵的多了,徒手跨星球掐架的,拿手枪、扎枪、弓箭、剪刀脚、拳头、砍刀、盾牌打外星人的还少见吗?
《苍穹》再违和,就问你打的时候刺不刺激吧。
2. 角色太丑,造成了观众心理或生理不适。
也站不住脚,角色美肯定能提升销量,但是丑也不少啊,《权游》、《毒师》、《越狱》等等,实话实说,长相真的就很宜人吗,都叫美剧了,还在乎这个?
原著小说角色也不丑,国内反响更惨。
3. 故事线比较乱,烧脑。
这个就更冤了,首先《苍穹》的故事线并不乱,另外,对于大佬级别的作品,乱不乱的已经不是关键了。
《权游》不比这个乱?
再来个乱序天花板的,《西部世界》、《信徒》,如何,照样不明觉厉,不耽误销量。
4. 角色苍白,没有共鸣。
主观上,我觉得角色设定都挺好的,人物的动机和成长堪称是设计大师。
客观上,即便是有瑕疵,也好过大部分爆米花科幻剧的设定吧,怎么就因为某些任务设定瑕疵就造成如此大的落差呢,这似乎不是完全的理由。
5. 国内观众太low,欣赏不来。
或多或少,有这个成分,但是,《权游》、《西部世界》、《超感》这些逼格高不高?
难度大不大?
照样不耽误大家热捧。
所以观众或low这个事肯定存在,但没必要归咎这个,解决不了问题,也不是问题最关键的原因。
6. 宣传投入太少,背景不够硬。
还想有多硬,乔治马丁老爷子硬不硬、各种顶级奖项硬不硬、贝佐斯硬不硬、豆瓣和imdb评分硬不硬。
还要啥自行车!
总之吧,各种关于“苍穹不火”的讨论大概就是上面的一些方面,不过我觉得都没有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在我看来,总结起来,苍穹不火的原因就一句话:苍穹不火的原因:作品中生产力设定的不对称性导致的作品展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矛盾的违和感,集中体现在没有AI/机器人/自动化的对称发展。
具体的说,就是:尽管《苍穹》在科技设定和人文设定上已经有非常大的突破和拟真,但是一个关键的“瑕疵”让受众无法普遍认可作品中关于战斗、生活、生产的细节,以及其间的社会矛盾的内容,就是为什么能源技术如此先进且人类社会总体繁荣的背景下,没有AI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因为没有AI类设定,掐架的时候用机炮和鱼雷,你再怎么合理,但是连点智能的东西都没加进去实在是说不过去。
再比如为什么很多脏活累活都是人工去干,而不是自动化机器人这些。
而如果当时的社会能够实现一个基本的智能和自动化(而且这个状态很容易),那么就不可能出现Belt和内星人的矛盾,至少不是剧中设定的这些原因。
《沙丘》好歹明确了仿古的理由:Ai叛乱,所以再也不用AI。
《苍穹》对此却毫无解释。
背后的原因倒不难猜:如果用了AI和机器人,太阳系就真TM的美好了,什么悲惨的捕冰船,什么愤怒的belt人,都老老实实在家听hiphop玩游戏去了,至于科技奴隶社会形态等,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而作者很明确的主题就是在讲当今社会的政治和人性,为了服务这个主题,必须砍掉AI和机器人,让故事背景直接类比于当今社会,或者说,我们熟悉的从古到今的社会形态。
所以,《苍穹》最大的“bug”,就是执着于探讨我们熟悉的社会形态下的政治和人性故事,从而刻意的避免一切和高智能和自动化(替代劳动力)相关的设定,这一个bug是导致全篇设定的瑕疵的总bug,作者执意要写的是从古到今一成不变的社会本质形态和本质矛盾,影射的自然也是作者熟悉的冷战背景和当今的世界背景,所以作者不能加AI设定,否则就想象不出来主题怎么往上安了。
相信读者对《苍穹》中的各种质疑,作者心理是清清楚楚的,但是只能硬着头皮去回避,可惜的是作者似乎丝毫没有尝试解释。
这个bug的存在是为了保冷战设定(地火)和无产运动(OPA)设定,而这些想象一方面是作者的认知习惯,另一方面是讨好西方受众(正如国内的特色口味就是诸天、修真、穿越,别说哪的读者更low,也别说哪的作者更高尚,总体上饭还是得讨的)在我们国家来看,多少显得有些幼稚、傲慢、无聊(设定已经很出彩了,但在我们这你就别想有惊喜)。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西方苍穹大体还挺火,但是我们这非常冷的原因。
所以,《苍穹》到底是一部科幻作品还是政治人文作品?
从作者的取舍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还是要给好评,就算这么拉,外星文明与分子最精彩的部分全被砍了,但是比烂的话,这仍然是最好的科幻剧。
最后弄成星带人与地球人火星人内斗,就有点恶心。
美帝的这种电视剧上的政治正确,纯粹脱离现实。
就算星带人开挂,全民超人,真的把地球联合舰队干趴下了。
那地球联邦还不搞战时体制,直接爆兵???
就跟美国二战航母跟下水饺一样,造舰车间火力全开,几十上百倍的混合舰队,火星人都扛不住好不好!!!!
就这局的背景介绍来讲,地球人不是灭不了火星,只是不愿意复出那么大的代价而已!!!!
《苍穹浩瀚》第六季,我在看到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幕之前我真的在一直告诉自己剧情发展是合理的是可以理解的。
但最后的谈话这段我真的骗不下去自己了,如果说第五季喂你吃了一盘很难吃的食物,第六季就是让你拉出来撒点玛莎拉再吃进去。
亲爱的霍顿船长为了不当杀死媳妇前夫的孩子的坏人放弃杀死大反派的机会,所有知道真相的人全都想尽办法试图去为亲爱的霍顿解释😅火星妹还爆出来一句经典名言:“他从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
就相当于你本来有机会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前把希特勒干掉,但因为会误杀你媳妇前夫的儿子放弃了这样的机会,最后知情人士为你辩解“你就是一个小淘气”😅 而且这样的辩解还出自于一个坚定信仰的火星军人嘴里😅 最后我们亲爱的霍顿船长竟然还能舔着脸给出一个让几百人送死的突击方案其中还包括自己多年的战😅 杀掉妻子前夫的孩子于心不忍,看着几百上千人前赴后继的送死却没有一点的愧疚,这就是自由人霍顿的道德价值观。
完了仗打完了,三方会谈要迈入新纪元了,结果亲爱的霍顿船长“不循规蹈矩”地把人类命运的咽喉拱手送给三方势力其中之一,然后亲爱的船长媳妇轻飘飘的来了如图这么一句“你顺着自己的良心,希望别人也顺着他们的良心” ??????
合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大家可能都有良心了😅😅😅😅 我真的接受不了,这是一部史诗太空科幻“神剧”能演绎的剧情,这一季里充满了假善,假爱,假仁,假义,把观众的智商按在榴莲上摩擦再给你灌输西式仁义道德核心价值观😊 三方矛盾铺垫了好几季了,文明发展的新突破口出现引发战争也是合情合理,专门拿出来拍两季也合情合理毕竟这关系着未来势力可能和谐共生的愿景 但你打仗就好好的打啊,第六季这是什么?
让我在一个浩瀚宇宙的开放世界的体系里看了六集“家有儿女之甄嬛传”????
我看到很多专业的剧评大牛讲这玩意叫“太空歌剧”,和权游相提并论,抱歉,权游可没有全人类陪着一对巨婴过家家的剧情演绎,这是超凡脱俗的,这是跨时代😊😊😊 你最先的那几季是一部科幻史诗巨作啊,星环设定都出来了,整个宇宙都摆在观众面前了,你给我整这????
说真的在延续前面几季理性严肃谨慎的硬科幻设定的同时,剧情却把观众当成小学生只给我们播爱与和平,作为一个快300个月大的宝宝真的接受不了也理解不😅 不明白那些剧评大佬高潮的点在哪里,不明白这一季有什么关于人类文明对太空的杂七杂八的宏大的思考,同时会谈、策略、博弈相对之前的剧情真的简单的可笑。
还有很多剧情的漏洞已经懒得说了不值得说了,比如**殖民小妮,公知记者,老年痴呆秘书长。
我已经完全不期待有下一季了。
这样一个千疮百孔扭曲撕裂的第六季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豆瓣能评出8.7分,可能我没有欣赏艺术的眼光吧 真的,失望至极,失望透顶。
本来这真的是一部可能会创造历史的神剧,本来是有希望与星际迷航,神秘博士,星球大战这样的大ip相提并论的神剧。
从第一季惊艳成死忠粉一直追到马上完结的第六季,居然已经六年逝去了。
关于这部剧硬不硬科幻,是否是太空歌剧,太空版权游众说纷纭嘈嘈杂杂,但是对于真正的科幻爱好者来说这些重要吗?
当儿时仰望寒夜的星空,当第一次肉眼看到夜空里缓缓移动的人造卫星,当拿到一部破旧的科幻小说集译本逐字逐句的细细品读,那个稚嫩的大脑里懵懂懂浮现的不就是这个无垠的太空吗!
幼时贫瘠的环境使得我们不能博览科幻巨著,不能随时观看星球大战,但一颗饥渴的心如同巨树的种子悄悄播下,等待着他年之后,根繁叶茂,于是遍尝百草,狂饮琼浆,深埋浩瀚无垠科幻海洋。
于是可以补拙儿时落下的巨著,可以遍览各种风格的科幻大片,于是遇到了你:苍穹浩瀚!
这才是那个科幻少年的终极梦想!
不愿说再见!
不能说再见,我要集齐4k、8k的所有季剧,我要一秒一秒,一格一格,在我的150寸家庭影院巨幕上重温一遍!
能不能再出一部跟这个一样好看的,我从大学追到毕业工作,太牛了!
每个势力中人物形象的刻画,行星带之间的战斗,还有新物种的发现。
我记得看到第四季还是第五季,说syfy都不准备制作了,成本太高了然后收视率也不是特别高,我觉得好遗憾,后来又有消息说复活了,开心到爆!
我最喜欢那个画烟熏妆的女主,真好看
引言《苍穹浩瀚》(The Expense)第一季是2015年12月14日首播的,我是从那时候开始追这部剧,如今已经六年多过去了。
追美剧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每周一更,持续小半年,周更间隙需要耐心等待;季终集常常话说一半,但冬歇(或者夏歇)回来又发现前一季的情节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几年后发现剧集呈烂尾趋势时将陷入恼怒、悔恨以及自我审美怀疑等复杂情绪中。
到最后就麻了。
就像《权力的游戏》追了八年,走到终结的时候也不过是草草在豆瓣上标记一个三星,再没一句多余的话。
但是《苍穹浩瀚》是一部很值得写的剧集。
不仅仅是因为它坚持了六年,成为一部几乎完美的剧集——豆瓣评分最低的一季也有8.3,最终季第六季更是以9.0收官;还因为它可能是“太空歌剧”(space opera)这一故事类型在美剧领域的最后辉煌。
一、《苍穹浩瀚》讲了啥比较讽刺的是,虽然剧已经完结了,但是可能很多人还没听过它,所以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
《苍穹浩瀚》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S.A.·科里(James S.A.Corey)同名系列小说改编。
这个作者名字其实是丹尼尔•亚伯拉罕和泰•弗兰克的共用笔名,二者都是《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啊啊•马丁的后辈。
《苍穹浩瀚》也被称为太空版“权力的游戏”,因为它很像“冰火”,情节上一面是人类内部的政治军事斗争,一面是人类外部存在着神秘超自然力量;并且在叙述上也采用了视点写作(POV)的手法,有多个视点人物进行多线叙事。
故事背景设定在23世纪,人类大举开拓太阳系。
故事对大开拓给人类带来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变革进行了合理而大胆的想象。
在最关键的政治方面,如同大航海带来的政治版图重塑一样,太阳系殖民地的发展并未能使人类始终保持联合与团结。
地球人组建的政权联合国(United Nations,UN)控制了地球和月球。
地球人资源丰富、科技先进、生活富裕,但人口过剩、安于现状。
地球文明的特点完美反映在其城市建筑中。
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的建筑高耸、光滑、明亮,甚至还有些夸张和扭曲,极富现代主义气质,体现出地球人的强盛,以及强盛所带来的自信、自满和对艺术的过度追求。
火星本是地球人的殖民地,后来独立,组建了自己的政权——火星国会共和国(Martian Congressional Republic,MCR),开始耗费几代人的努力试图将其自然环境地球化。
火星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其政体相对地球更军事化、集权化。
火星文明的特点也完美地反映在其日常生活、艺术和工业设计中。
例如火星人的战舰内饰和军装都统一以红黑为主色调,线条明晰,透出一种像《星球大战》中银河帝国那样的简约、高效、威严的气质。
地球、火星皆为内行星,很多资源都来自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不是一个国家,只是松散的人类聚落。
那里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剥削而异常贫穷,且生存环境恶劣,绝大部分人都有失重病,无法再适应自然重力下的生活(科学设定渐渐硬核起来)。
小行星带就是脏乱差的贫民窟与罪恶之城的结合体,但脏乱差之间也有一种类似《银翼杀手》的颓废之美。
在从21世纪到23世纪的这二百年间,三方之间的怨恨不断积累:地球由于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资源,而火星为了加速改造自然环境也需要更多的资源。
一个生活安乐,一个长期忧患,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而地球和火星对资源的争夺,导致他们各自在小行星带划定势力范围并相互争夺地盘,并不断加重对已有小行星带的压迫。
小行星带内暗流涌动,松散的民间组织外行星联盟(Outer Planet Alliance,OPA)试图为小行星带人民争取利益,但其内部派系林立、成员鱼龙混杂,不乏罪犯和恐怖分子,还有极端分子试图用暴力手段促成小行星带独立。
至23世纪,三者之间的紧张局势已不可扭转,战争一触即发。
然而随着一种被称为“原分子”(Protomolecule)的外星病毒被发现,这场斗争中加入了新势力。
原分子闪烁着亮蓝色的危险光芒,能够融合并改造人体。
它似乎有属于自己的智慧,但没有人知道它的目的是什么(故事主题渐渐克苏鲁起来)。
人类几乎一瞬间就看到了这种病毒被用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潜力。
地球上的资本家、火星上的军阀、小行星带的恐怖分子等反派先后粉墨登场,试图借此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政治诉求;但另一批有理想、有良心的人类——地球上的政客、记者,火星上的军人,小行星带的游侠,还有一艘独立飞船"罗西南特"号(Rocinante)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船员——决定阻止反派们的野心。
就在太阳系人类力量此消彼长的时候,不断攫取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原分子突然展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宇宙,宛如古神的上古外星种族若隐若现,人类的命运因此被永远改变了……
我写了这么长,也只是堪堪交代了故事的基本设定,让你能够窥见到这是一个怎样庞大的世界。
对于科幻爱好者来说,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吸引人了;但为了带更多的路人入坑,我再来展开说说这个世界的一些突出的引人入胜之处;这些引人入胜之处,也正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苍穹浩瀚》,就是一部充满纯粹科幻魅力的作品。
二、硬科幻不管是不是科幻爱好者,都喜欢看硬科幻,就是那些科学技术细节特别“硬”的科幻,因为它们能够把本来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变得异常真实——这是一种相当奇妙的体验。
《苍穹浩瀚》在这方面足够突出。
举点例子,第一是日常细节:小行星带人在地球上受刑时,根本不需要什么刑具——只需要置于地球常规重力中,其常年在低重力环境中形成的脆弱的骨骼和器官便不堪重负。
位于小行星带的谷神星靠旋转产生重力,水流会发生偏移。
第二是军事细节:太空战争中,信息传递是有延迟的,导致领导层决策时总是倾向于做最坏的打算,这似乎与《三体》中的猜疑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0分钟正是地球到土星的通讯延迟时长进行太空战斗时,一艘小船面对一艘武装比自己强的大船,采取了非常机智的策略:首先伪装成脱落货物靠近,使得大船无法使用鱼雷等远程武器,然后在近距离依靠自己的高机动性与大船对射。
由于大船近战火力也更强,所以小船抽干了舱内空气,乘员身着宇航服,这样即使被击中也只是击穿船体,不会引发爆炸。
船舱被击穿后形成了金属粉末弹道,这些弹道会由于失重漂浮在船舱中,但飞船进行高加速度移动时弹道轨迹便会变形。
看到如此有章法的太空战斗,比看了太空里十团火球爆炸还刺激。
再比如所有飞船在接近目的地时,都是屁股朝前来反推减速;战舰的舰桥不会有漂亮的落地大舷窗,而是像潜艇舰桥一样藏在船舱深处,以最大限度保卫指挥中枢。
这些细节恐怕又秒杀了一大批太空题材影视。
对物理定律的尊敬在剧中随处可见,戴着镣铐跳舞才更显实力。
三、未来史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套用到科幻作品里,我们可以说:“一切历史都是未来史。
”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善于从真实的历史中汲取营养。
正如《基地》学习了《罗马帝国衰亡史》,《苍穹浩瀚》也可以在现实中找到诸多对照。
地球、火星、小行星带三方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分别对应了美*欧、中*俄、中*东/北非/拉*美;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能看到今天国*际争端的影子;而故事中的一些关键事件,也能从历史中找到对应。
例如,当火星人发现了比火星更加宜居、也不需要费力去改造的行星时,几乎立刻就引发了高*层精英的外迁和公*共资产的流失(一如80年代的USSR和90年代的……不说了)。
而且更加可贵的是,剧集的立场其实还相当客观公正。
虽然剧集很多视角是从作为美欧化身的地球出发的,但它借火星人和小行星带人之口,对地球人的懒惰和傲慢也进行了猛烈抨击。
剧集对来自小行星带的反派还表达了理解:“一个世纪的压迫不可避免地造就了他,就算不是他,也会有另外一个。
”这是相当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剧集对火星和小行星带,几乎没有刻板印象,反而还时不时甩出一些让人会心一笑的梗。
火星海军(MCRN)舰长从不离手的保温杯在现在美国的舆论环境下中,看到历史观如此正常的作品,也是一件怪不容易的事情。
四、人类与宇宙神秘、悬疑、惊悚,这是《苍穹浩瀚》带给观众的另一层体验。
剧中有大量的政治军事斗争,但故事的开端却是一艘漂浮在太空中的阴森可怖的飞船“海岩”号(Scopuli),以及隐匿其中的原分子。
这有点像“冰火”,虽然大篇幅都在讲“权力的游戏”,但是最先登场的却是异鬼。
原分子也好、异鬼也罢,代表的是人类世界之外的未知。
人们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有何目的。
这颇有点克苏鲁故事的味道,那份未知会一直勾引观众去跟着角色解谜,并享受悬疑惊悚氛围带来的快感。
剧集的前三季,大量的情节围绕人类内部斗争展开,解谜的节奏不是很快,看下去需要一定的耐心。
但等到各线慢慢汇聚,原分子的真相被逐渐揭开时,观众就能感受到什么叫峰回百转、高潮迭起。
最惊人的高潮就是在地球、火星、小行星带彼此打得如火如荼时,原分子在天王星建造了“星环”(The Ring),在星环空间内打开了1300个通往宜居星系的星门,瞬间使得人类的内部冲突宛如过家家一般黯然失色。
原分子的目的解开了,但更多的问题随之而来。
星环的目的是什么?
谁是原分子的创造者?
这些创造者已经灭绝了,谁又是他们的毁灭者?
人类在宇宙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人类有着自己的自由意志,还是只是神的棋子、是更大计划的一部分?
剧集的格局在这一刻彻底打开,从太阳系内的争斗,变成了探寻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这是科幻作品的永恒主题和魅力所在。
结语遗憾的是,剧集没能撑到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
剧集的制作一直磕磕绊绊:它的前三季在美国科幻频道(Syfy)播出,随后被砍;粉丝们发起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甚至把剧中"罗西南特"号飞船模型送上了平流层。
最终亚马逊老板贝佐斯亲自宣布接盘,这才有了接下来的四五六季。
仿佛是冥冥中自有天意,2011年贝佐斯在展示kindle时,上面的内容正是原著小说第一部《利维坦觉醒》的第一章。
但亚马逊也没能把剧集拍完。
小说共有九部,剧集前六季拍完了小说前六部。
后三部小说发生在30年后,那时人类建立了庞大的星环以外的殖民地,更加深入地接触到上古外星文明。
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世界——这场面看着就挺费钱,于是剧集恰到好处地停在了这之前。
追了六年的剧“完结”了。
这个“大结局”,情节赶着投胎,也没拍完原著故事,顶多算是一个优秀的季终集,根本算不上六年旅程的终点。
但是考虑到这个剧在两家平台颠沛流离,目前这个节点是最好的说再见的地方:太阳系归于暂时的平静,宇宙的秘密仍在暗处蛰伏,“罗西南特”号的船员们带着满足,驶向宇宙的深处……
希望未来有第三家平台来接盘,但我猜没有哪个平台会再播太空歌剧当冤大头了(除了播“星战”的Disney+)。
《苍穹浩瀚》加入了《星际迷航》《星际之门》《太空堡垒卡拉狄加》《萤火虫》的行列,也给太空歌剧的黄金时代画上了终止符。
这局面有点像《苍穹浩瀚》小说的结局:为了抵御上古外星种族的攻击,星环被彻底摧毁,人类殖民地间从此无法往来,亲人朋友此生不复再见。
面对这样的悲剧性结局,故事正文的最后一句话:“星辰犹在,再会可期。
”(The stars are still there. We'll find our own way back to them.)同样的话,也可以送给《苍穹浩瀚》。
星辰犹在,再会可期。
每次都是啥时候出完的不清楚,碰巧看见了通宵追完剧情方面感觉才刚刚开始,真正宏大场面还在后面,前面都是小打小闹而已虽然上一季的艾利克斯因为第三方原因,走的很突然,剧本肯定得临时去调整,但这第六季还是给了很多镜头去缅怀,情感方面有过渡整个第六季剧情方面中规中矩,没有太波折的过程,唯一印象深刻是结尾霍顿秒辞职,反手坑了老妈子,笑死,其实我觉得霍顿也不能太说他圣母,他这个角色设定就是这样的,回头纵观六季,霍顿身上背负的还是很多的,他自己又没有办法去解脱,经过第五季他老婆奈奥米算是放下了她儿子,但是和霍顿两口子就没有聊过几句这个问题,霍顿咋个可能去狠心杀她儿子,还不是心疼他老婆,她儿子也是怪的很,第五六季,整整两季反复左右横跳看不透,每次觉得他下了什么决心,欸,没有,出来狠一把,最后是好的吧,赶紧脱离他爹。
艾莫斯和桃姐的感情开始预售刀片外星球上小女孩的剧情,这不是都大结局了吗亚马逊,你是何居心,瞅了一眼小说,第七季的剧情是几十年后了,拍到现在也算是刚刚好,行吧,先就这样吧感谢这部剧, 在美丽而神秘的宇宙中,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
一个相当敷衍的结尾,主角光环支持霍顿娜奥米各种作而没事,跟第一季比完全两个剧。
烦透了naomi,乱七八糟的逻辑,三观不正,狗屁不通
还有外星大坑没填完,我愿称霍顿为圣母顿,有主角的气质却没有主角的光环,这季又一般了,作者在前三季耗尽了天赋,之后就开始养老了。
男主的圣母表气息毁了所有好感…… 另外欧美恐怖妖魔化其他政治体,然后正义凛然扶持伪军的套路本剧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十年来最好看的太空歌剧/三国演义…这么说一点不夸张叭!完结了!!!再也没有jim在满桌铁娘子的谈判桌上尽显男子柔情似水了。泪目
结局差评
受不了了,看到第四集,娘炮男主因为黑女的儿子在对面就不让鱼雷爆炸,然后叽叽歪歪去找黑女邀功,真受不了了。这tm是正义战争么?男主说了,因为怕宰了你儿,你不跟我睡了。所以我放了你儿,顺手放了反派大boss。娘炮男主真tm恶心,还不如黑蛋女主想的透彻,你是打算让我为以后反派杀死的每个人负责忏悔么?恶心死了刚看完,一是反派被剧情杀,两分钟内就轻松被弄死;二是男主继续脑残娘炮,被选中当主席,却偷偷转给星带人,为以后继续打架埋下隐患。地球人坑地球人,有点像圣母程心
完全圆不回去。看都看不下去。所有人情绪都太多而智商都不在线。我承认原著的白左思路确实走不下去是难圆……但这真的写得太差太差了……
这外星技术到底咋回事,星环出去是不是星辰大海随便浪,一个反叛军首领死了而已,怎么突然就END了?大晕,严重的虎头蛇尾啊
可惜不再有下一季。
草草收场
有点烂尾啊啊啊啊啊啊啊
白开水一样的最终季,这部剧最开始好看的是太空场景,到后面能看的就是bobbie的打戏了,白瞎了Jim这张脸
farewell~
见一个圣母扣一分...这货特么的不够扣了!!
拉科尼亚刚讲到高潮就收束了,最神秘的两大冰山——光球和原分子文明到最终都没有揭开面纱,导演你得是非常自信会有金主续订吧!
明显开摆
1、求求这剧不要再讲人性了 人性我们都有 政治我们也有 抖音上要多少有多少人性和政治!我们要看我们没有的 !第五季我直接跳过了!2、看完了,男主要笑死我了 ,有机会杀不杀,死了很多同伴和朋友又做出那个死样子,come on叫不个不停!真是无语死
又完结一部,我爱的持更剧真的越来越少了😭实话说4-6季肯定是远不如1-3的,但亚马逊能坚持拍下去已经很感动了😭可是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下一部这种水准的太空史诗呢😭
也太好看了吧!这么好看不继续拍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