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太忙了,工作一堆接着一堆,下班回家做饭陪娃,本来说好第一时间就爽完优映首部网大的,结果还是错过了这个第一时间。
多说无益,直接入题!
故事大纲就不多说了,直接说观后感得了。
看完我的第一直觉就是:大家的评价可能会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不过瘾!
究竟怎么个不过瘾法?
和《城市的边缘》一样,《非常保镖》也没什么成功的对手戏,全程都是胸有成竹+势如破竹!
没办法,这又得和《毛骗终结篇》来比一下了。
《毛骗终结篇》毕竟是优映自己的孩子,比一比其实也无妨啦。
《终结篇》之所以过瘾,就是对手戏太强大,且对手设置的障碍也足够大,可以让观众时不时提升肾上腺,揪着心帮着想对策,即使明知道最后赢家一定是小宝团队,但依然会为他们捏着一把汗,直到大业完成。
这就说明故事情节设置的足够优秀,有失误、有错误、有攻心、有算计、有人之常情、更有出其不意,当然,还得有一套就算你知道结果都不一定捋明白过程的布局!
当下已不再是那个“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就可以发展悬疑的时代了,起码要在“你明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或者是在我就知道你明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前提下,故事依然还带出不一样的火花,走向和结局都出其不意,才能把悬疑做得大快人心!
这只能怪《终结篇》过于强大,提高了观众的反转意识和对新片的期望值,并且把优映贴上了标签,悬疑推理中带着喜剧的风格已然根深蒂固,似乎不大好撕下来了!
那走这个风格,就得更慎重的加工对手戏份,对手不强大,就没激情可言。
而《城边》和《保镖》都没让观众等到终极灭霸的出现,都是主角带着光环牵着反派走完全程,不像干架,反像结婚!
所以老观众会产生不过瘾的感觉!
那我来帮你换一个打开方式试试。
《非常保镖》与其说是保镖,不如说是搜救。
保镖八九不离十是动作戏,而动作戏恰恰是优映的软肋,看婚礼上播放的宣传片时,我心是悬起来的,因为动作,并不职业也不专业,全是耍酷。
结果优映只在宣传片里设计了动作戏,后面又回到了正常模式,我这悬着的小心脏才稳了下来!
保镖是武力保护,没动作戏怎么保护?
当然,戏是奔着推理搜救方向去的,不叫保镖可能会更合适。
而三人组确实也没能做好保镖的基本职责,大白天的就能让一个女人偷走小心照看的宠物,切追都追不上,纵使有万般理由也算强词夺理。
接下来的搜救工作才是片子的重点,如同当下比较火热的宠物救援队,把专业的侦查职业素养和丰富的搜救经验带到宠物市场,从而带出了一个新兴产业!
所以,打开方式来了,宠物救援队所面临的对手,不是小偷就是狗贩子,这两个“职业”还能多恶毒,多高深莫测?
片子为了戏剧性已经算超标完成任务了,毕竟贩狗不是贩人、贩毒、贩器官,我们也就没必要揪着“不过瘾”不放了。
再稍微评价一下主角三人组。
这三个角色设置的还是很成功的,除了一些刻意耍酷的镜头外,回归本质上都是可圈可点的人物塑造。
除了默契的团队配合之外,我们还会看到在法律和人性之中展露出来的光辉。
比如哨子致敬《蜘蛛侠》的桥段,从“这个事我们管不了”到“有些事总得有人管”的侠之蜕变;比如安宁能为报答哨子“不杀之恩”所作出的牺牲和人生轨迹的转变;比如大牛从梁山好汉般疾恶如仇欲对坏人施展拳脚时所表露出来的自信和兴奋,到最后为大局着想强行憋回真气的气度。
都在理智和当下大环境里是能够完全立得住的,它表现出来的三观是非常正的,这一点非常宝贵,看片子不但看了热闹,还学会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这钱你花的值不值?
血赚。
只是,片子在塑造人物情感的时候不够细腻,不够动人,观众只是知道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却很难为之感动,导致看完整体缺少一种叫“回味无穷”的东西!
个人认为,情感要和因果关系以及案件本身分开才会更动人。
比如《药神》里面老太太求情的桥段,黄毛死后的桥段,还有最后十里送别的桥段。
再比如《终结篇》哨子为救冬冬离别再现的桥段,众人在茫茫野地搜救冬冬的桥段,以及最后各奔东西分别的桥段。
都在案件高强度对抗之外,额外击打着观众柔弱的心,而这一部分,《城边》和《保镖》都没有做好!
热闹必然要做好,在做好热闹之余,最后能触动人心让人回味无穷,岂不更美?
就比如叶逢春在喜剧人的全部作品一样,热闹之余再动人心,笑中带泪,才会久久回味!
当然,这个片子的质量还是挺高的,依然还得感谢优映在追求极致上所作出的付出和努力,每一道工序都有非常专业且敬业的人在把控着,我觉得长此以往,他们真的离火不远了!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了,一看表已经凌晨快两点了,介于明儿还有重要任务,多了就不写了,即使想说的还挺多呢。
又不知不觉感觉自己太像丁太升了,非职业,却“大言不惭”光给人家职业的挑毛病,就是惯的我毛病,哈哈!
请勿介意,观众的所有赞赏和批评,都是优映变得更加优秀的源泉,挑毛病不一定挑得对,挑得对的不一定合适,合适的不一定观众都喜欢,所以,还是得尊重本心就创作即为最好!
最后祝优映出的片子越来越好吧,再叮嘱一句:已经开始拉开大幕了,就别着急了,慢慢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而欲速,则不达!
一直都觉得《毛骗》系列,是一部关于武侠的大作,但是从新这部来看,却是彻头彻尾的“真武侠”小品。
主题是找狗 。
说大,也大,说小,也真的好小。
这些年的电视电影,我们都被教育,某某片子,宏大世界观,宏大叙事,但是,看到底,也就见几个人在那谈谈小情说说小爱。
反倒是多少小的主题,小小的事件,小小的人,一些小到什么都改不了的事情,什么都表现不出来的东西,却真能拍出东西。
其实保镖这行当,就真的很武侠了,说实在的,当年看《龙门镖局》的时候,就真的期望它能够出一点保护什么什么镖的,结果还是。。。。
至少这部里,有保护狗啊,而且胜利了。
武侠剧中,不乏多少大侠,身背悲惨命运,然后报仇什么的,亦或者是最后的自我救赎。
在这部里,就是我们的邵半仙演的童松了。
其实,拍的手法,放到现在来说,相对比较老套了,但是好在伏笔真的埋得够多,而且细节抠的真的好,最后打BOSS那一拳,真的是伏笔给够,“学功夫” 一拳过去,那种就是武侠剧里隐藏高手最后的致使一击。
这不武侠?
剧里的新人大牛,就像是武侠团队里的“莽张飞”那样。
“我八岁看黄飞鸿”,就这句,其实那时候我也想喊的,大家小时候,几个人不是这样?
几个人不是梦想着就行侠仗义?
可是在这法治社会里可能?
但这点真的处理得很好,JC叔叔在这个关键时候赶到,一开始觉得不太好,但是,细想来,看习惯了港片里叔叔们总是事后才到的,不由得,觉得这么拍,真的是,正能量。
不过看他那个, 先买了单,再把酒捏爆的感觉,能笑一整天吧。
对了,您还欠老板两块钱,去还没了?
所谓武侠,应该不再是金古梁他们那么肆意江湖,任性杀伐,而是,像童松一句“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不需要那种一剑走天下的豪气,却只需要这些“非常保镖”一样的人,守护一些“小猫小狗”。
最后,安宁永远是我的女神。
如果把小狗换成小孩,狗贩子变人贩子,一切就显得那么和谐了。
偷个狗,生化针都弄出来了,还搞一个那么高大上的盒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核弹按钮呢。
突兀至极!
另外,那个带面具的带头大哥,是干嘛的啊!
不交代清楚 还搞个面具 装腔作势。
莫名其妙!
如果带头大哥脱掉面具是张旭东,这就是个骗保的故事了。
虽算不上神来之笔,但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对于一部网大, 我相信是个加分点。
总而言之,这是《毛骗》团队的堕落之作。
【毛骗团队首部电影《非常保镖》:编剧烂到家!
万字吐槽!
逻辑碎一地,狗血过家家剧本小学生作文!
-哔哩哔哩】毛骗团队首部电影《非常保镖》:编剧烂到家!
万字七要点吐槽!
逻辑碎一地,狗血过家家剧本小学生作文。
_哔哩哔哩_bilibili【毛骗团队首部电影《非常保镖》:编剧烂到家!
万字吐槽!
逻辑碎一地,狗血过家家剧本小学生作文!
-哔哩哔哩】https://b23.tv/x8TTA【毛骗团队首部电影《非常保镖》:编剧烂到家!
万字吐槽!
逻辑碎一地,狗血过家家剧本小学生作文!
-哔哩哔哩】https://b23.tv/x8TTAWW
看完《非常保镖》这些天,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个长评。
作为熟悉优映其他作品的粉丝,怕是难以做到完全客观,无论称赞还是挑刺都可能会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而有失偏颇。
但这几天看了很多网上的评论,又重看了两遍片子,还有幸在直播的时候跟着李洪绸导演一起看了个“监制点评”版,于是就想静下心来,挖掘一下这部片子给我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虽然做不到完全客观,但如果从主观感受出发,去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验,大概也可以做一面哈哈镜,提供某一个角度上的参考吧。
我初看完片子的第一感受是被一些点深深打动,而且并不是“爷青回”那种老粉的激动,而是优映之前的剧从来没给过我的一种全新的感动。
我看片之前被宣传误导了,以为这还是一部看点完全在悬疑推理的片子,以为童松又是跟邵半仙或者福尔摩斯一样是个屌炸天的纯理性角色,却没想到融入了这么多温情和人性化的元素。
我能感觉到剧组为尝试新风格所做的努力。
这不仅仅是他们第一部网络电影,恐怕也是第一次把人物的情感和成长如此明显地展现出来跟悬疑剧情并行的片子。
从《毛骗》到《非常保镖》,其实能看出他们一直在渐渐加大这种尝试。
《毛骗》里人物的感情完全是含蓄和浑然天成的,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不需要太多渊源,自然而然就相互吸引了,有足够的张力但又都点到为止。
到了《杀不死》,林森和他母亲,带妹和他妻子,这两条感情线就加入了不少矛盾,并成了剧情的推动力之一,人物也因此获得成长。
再到《输不起》,虽然剧情稍显薄弱,但老林对他女儿的感情特意用了大篇幅做展示,也是这部剧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而现在看来,这更像是《非常保镖》的一个前奏。
(有意思的是《输不起》和《非常保镖》的导演都是邢冬冬,或许这里面也带入了他自己作为父亲的感情)《城市的边缘》明显地为小宝加了许多感情的沉淀,但主要是通过表演而不是剧情来体现。
而《非常保镖》里,人物情感则成为主导,甚至可以说整部片子正是因为童松对女儿的感情才存在。
从这一点上看,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优映的片子。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情感元素,我特别喜欢童松这个角色。
我感觉童松像是邵半仙和老林的某种结合和升华。
他有半仙的沉稳缜密和观察推理能力(虽然还没到开挂的程度)但没有半仙的高冷淡漠,他有老林的温情但又从类似老林的“怂”里成长出了“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的强烈责任感。
他为了完成女儿遗愿的那份执着,表面波澜不惊内心暗流涌动的忧郁气质,都精准地戳中我的萌点。
童松这个人物塑造的完成度很高。
从一开始温和怕事,突然遭遇车祸跌入深渊,然后陷入为女儿完成遗愿的执念,到后来终于有机会管一回“闲事”从某种意义上弥补当年的过错,也终于从阴影中走出来,整个这条成长曲线是很完整的。
而且如果要拍续集,应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对童松这个角色的喜欢程度几乎赶上邵半仙了,所以忍不住把他们做一下比较。
半仙是出世的,他身上有道家气质。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对他来说是一种客观规律,他帮仰度先生完成遗愿就是在顺应这种规律。
他把自己当成一个传递因果的使者,而不是因果本身的推动者。
所以他救人的时候不会在乎五大公司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明知道耿晓辉罪大恶极却放任不管,也不告诉冬冬他的身世,而只会在自己的朋友受到威胁的时候才出手相助。
他其实有点像童松在车祸之前的态度:恶人自有恶人磨,因果轮回报应不爽,无需自己多插手。
当然了,那时的童松只是很朴素的普通人的想法,而半仙则是参透俗世之后主动选择了这样一种态度。
而童松,在失去了双腿和女儿之后,却上升到了另一种境界,更像是佛家——不是“佛系”,而是大乘佛教里的那种悬壶济世的入世情怀,主动成为因果的推动者。
“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颇有点“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意思。
虽然这在电影里只是初见端倪,但如果在以后的续集里按照这个人设去发展,把立意拔高把格局打开,童松有望成为一个跟半仙一样经典的角色。
(这两个角色如果对话感觉会很有意思,还可以顺便进行一下关于微表情是否有用的学术讨论,哈哈)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邵庄的表演给人物的加成。
他的戏路有多广就不用说了,看过《毛骗》和《麻辣隔壁》的都懂(此处应有狗头)。
不过最难的不是演人设差异大的角色,而是演人设造型相似的角色还能让人明显感到不一样。
之前看预告片的时候,特别是开头那段被单独拿出来骗人的宣传片,我只是惊呼:邵半仙又回来了!
后来看正片的时候才发现,童松跟半仙真的很不一样。
半仙的气质是那种自信高冷让人看不透的,推理不需要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时就已经胸有成竹,一个标志性的表情就是眼睛稍稍一瞪然后斜着嘴角一个浅笑:别试图挣扎了,玩的就是你。
而童松,眼中始终矇着一层淡淡的忧伤,但一点也不冷,反而给人一种悲悯和温暖的感觉(要不我怎么会觉得他有佛家气质呢),而且他推理的时候眼神中是有思考过程的,毕竟是个凡人。
童松因为坐轮椅,肢体动作没有发挥空间,全程几乎就只能靠眼神演戏,而这个人物又是一种很低沉的状态,表情的变化空间也很小,一不小心就会演成面瘫,可以说表演难度是相当大的。
邵庄成功地把各种微表情演了出来,无论是思索、伤感、无助、释然,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冷幽默,都展现得很到位。
我特别喜欢他车祸后他拿着笔记本思念女儿的那一幕,神情暗淡,没有任何夸张的表情,却在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情况下直接滴下一滴泪。
这是我见过的最高级的哭戏之一。
经历过的人就会知道,人在哀思过头的时候其实是呆滞的,除了眼泪不受控制。
邵庄能演出这样的效果其实我一点也不惊讶。
看《输不起》的时候我就发现,看惯了他其他剧中各种放飞的演绎方式,没想到他也特别会把握这种“沉下来”的角色:一个面目模糊的中年苦逼社畜,苦逼里有温情,怂里面又能爆发出斗志,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
当时就在想,这水平就算去演正经的大屏幕电影也不会有问题,没想到真的就在《非常保镖》里更上一层楼。
这部片子还有很多优点,我只是写了最让我惊喜的一面。
至于其他,我就不多写了。
这一点上我肯定是偏颇的。
如果我是没看过优映以往作品的新观众,可能还会饶有兴致地谈一谈反转设置、剪辑节奏、配乐等方面的优点,再夸一夸安宁有多美,包哥有多酷。
但现在我会下意识想:这不都是基本操作么?
夸不出新花样了。
这大概就是口味被养叼了的后果。
我之所以要把这个问题明确说出来,是想在挑刺之前,提醒我自己和其他跟我相似的老粉,自己是站在怎样一条基准线上来做出这些评价的。
说到这部片子的不足,被批评最多的,大概就是故事题材太小,救一只狗有什么好演的。
这个问题主创也解释过,也挺无奈的。
其实故事里主角干的是侦探的事,但现在影视剧的要求是,私家侦探这个职业不许存在,拍警察限制又太多,做保镖吧案子也不能搞大,一搞大就得报警,那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片子最后还要强调就算这样他们也超出了民事调查范围,还进去蹲了几天。
这满满的求生欲,比《城市的边缘》那张幻灯片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我觉得吧,这是不是过于谨慎了?
虽然有这么多限制,但看看这两年的优秀网剧,该抽的烟还抽,该挖的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也敢挖,还有些片子比较高明地用一些隐晦的手法来表现(嗯,我说的就是去年最热的那部三个小孩的网剧),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做太大的妥协。
当然,我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每个剧组的处境和背景不一样,优映这几年估计是被过审整怕了。
我只是在想,当年《毛骗》那么敢拍,现在却成了惊弓之鸟,实在是让人惋惜。
不过,我觉得真正的问题不在题材大小。
大题材可能会更吸睛,但小题材一样可以出精品。
这部片子有一些让我觉得别扭的地方,是它给人营造的心理预期与真正呈现出来的样子存在落差。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主观感受,一家之言。
除开打动我的情感部分,我的观片体验是:前十分钟的剧情燃爆(忽略打戏的简陋),看到居然是在别人婚礼上放的宣传片,爆笑,然后三人从酒店出来戴上墨镜凹造型,这个开场可以打满分,吊起了我十足的胃口。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之后我脑子里就一直有一个声音——“肯定没那么简单”。
(当然不排除有毛骗后遗症的影响)然后我的内心变化大概就是这样的:看到小刀和他的同伙这么大架势——肯定不是偷狗的,大概是走私贩毒之类的犯罪团伙的,被主角团阴差阳错地惹上了——还真是偷狗的?
发现是前女友偷的狗——多半是跟张旭东联手骗保——居然只是为了感情问题赌气?
最后安宁只身去“救”童松——这还能咋反转?
人手严重不足,不报警没法收场啊——啊,果然报警了,还真是一点都不意外啊。
这样的落差,跟观众想看的“反转”是不一样的。
好的反转由小转大,呈现高于预期,这样才能给人惊喜。
而《非常保镖》一开始给观众造了一个很高的预期,从主角团接了任务之后开始,却一直在不断地由大转小,直到去找前女友把狗偷回来,整个格局都一直在缩小,然后才开始一个新的布局,让格局再次放大,一系列先抑后扬到后面酣畅淋漓的解密过程,回到了熟悉的《毛骗》的味道。
但这个时候有些观众可能已经失去了耐心,而且最后回到的高度也没有达到预期,就算结尾关于安宁的反转完美地为整个故事画上一个圈,还是会给人一种感觉:剧情逻辑上的坑都填上了,但心理预期上的坑没填上。
倒不是非要什么都跟《毛骗》比,但《毛骗》的确是把这种由小转大的技巧应用到极致的典范。
我不相信优映会把自己的看家本领给忘了。
仔细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心理落差,我的感觉是:这部片子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定位模糊,风格不统一。
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视剧有足够的篇幅可以在发展剧情的同时挖掘人物的复杂性,甚至把不同风格的剧情场景融合在一起;而电影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要么重剧情而放弃人物的深度,要么专心表达人物情感而剧情简单(后一类大多是文艺片),两者很难兼得。
优映就有意思了,他们之前的剧其实电影色彩很重,都是以剧情为主导,人物刻意着墨的并不多,比如《毛骗》好多支线剧集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当成电影看。
而到了这部《非常保镖》,他们反而尝试用一部电影来加入专门的人物刻画。
如前所述,我认为单看人物这一块儿是很成功的,但也恰恰因为这样的添加,给这部电影的整体效果呈现制造了很大的难度。
这部电影宣传的类型是“悬疑喜剧”。
“悬疑”,就意味着剧情必须是主导,而“喜剧”,往往伴随着夸张,非写实的风格。
但整部片子看下来,有几个问题:一是人物的分量可以跟剧情相提并论,而且人物情感的展现跟主线剧情并没有直接关联,这导致穿插的时候节奏上有些杂乱。
比如他们三个人讨论谁值夜班的时候,按照悬疑的套路这应该是为晚上要发生的情况做铺垫,结果却是为了引出童松拉小提琴回忆女儿,晚上什么事都没发生,这样其实打乱了悬疑片应有的节奏。
二是剧情风格时而夸张时而写实,比如偷狗集团就是比较夸张的设定,但后来报警又过于写实了。
夸张和写实本身都没问题,但混在一起,特别是从夸张发展到写实,会增加观众的负面心理落差。
至于笑点,除了婚礼上放宣传片,和之后有几次冷幽默,还真是很有限,“喜剧”显得名不副实。
我觉得这样的结果还是跟试图兼容人物情感有关。
童松这个人物的基调是忧郁的,这本身就跟喜剧不太搭,而更要命的是他还高智商,安宁也是开挂设定,这样就只剩大牛来制造笑点了,但他一个人没有互动也挺尬的。
我能想到的一种兼容喜剧和悲情的方式,是类似周星驰那种,干脆就让人物低微到尘土里。
比如三个人在宣传片里的牛逼都是吹出来的,其实各种不靠谱,他们接的单也不是来自于富人,而是同样不靠谱的小人物,然后出现各种状况,童松和女儿的这条线保留但篇幅要削减,最后靠着他完成女儿遗愿的执着和韧劲加上一点点小聪明,成功完成某个保镖任务。
如果这样处理,题材就可以往小了写,因为小人物的塑造拉低了观众的期待值,这样就能完成超预期的呈现。
(嗯?
好像有点像《杀不死》了。
唉,其实他们都会的)只是这样一来人设就需要有较大的改动,我还挺舍不得的。
如果要保留童松和安宁这样高大上的人设,那就只能让格局节节走高,给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才能匹配观众的预期。
但那样一来,篇幅就可能不够,拍摄的限制也更多,又回到老问题了。
除开这些很难找到更好解决方式的问题,我觉得这部片子还是有一些可以在这个限定下提高的地方。
举几个例子。
比如雇主是个自大的富人,丢狗的起因是他不让拴狗绳,这就很难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也是导致很多人觉得格局小的原因之一。
如果设定中能让这只狗对主人有很重要的意义,让观众对主人产生同情,就会好很多。
更何况片子一开始就在强调他们安保公司很穷也很廉价,找上门的雇主却是一个正常的富人,有种铺垫没用上的感觉。
还有开头花了半分钟讨论优盘并引出欠债的问题,但这一段后来没有其他呼应,显得有些冗余。
另外海洋馆磁卡那个重要的线索在他们讨论值夜班的时候只模糊地出镜,其实应该多一点提示,至少给个清晰的镜头暗示他们看到了(如果怕观众猜到可以同时给其他物件镜头),这样之后童松想到这个线索会更自然一些。
当然,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
其实这部片子作为网络电影已经很优秀了。
用院线电影的标准来审视,似乎过于苛刻。
但作为粉丝,对他们的期待难免高一些。
我很希望看到他们有一天能拍出高质量的院线电影,并且我相信他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
这部片子的缺点不是因为他们拍电影的能力不足,而是野心太大。
他们选择这样的一个设定拍成电影本身就是在给自己出难题。
这里面大部分的问题,都在于这是一部独立的电影而不是剧。
如果有十部《非常保镖》放在一起成为一个系列,这只是第一集,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因为独立成章的电影和系列中的一部给人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
听说他们一开始其实是要拍成剧的,这部电影是其中的前几集。
或许在剧改电影的过程当中,没能跳出剧的思维惯性,所以制造了很多难点。
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这部片子定位为系列电影的第一部,那么作为引入人物的第一道“开胃小菜”,这就算是相当成功了。
所以,请优映接着拍《非常保镖》吧!
我相信以他们的实力,这个系列的口碑会越来越好。
(私心请求让小宝出演终极BOSS,跟童松棋逢对手强强较量,挑战一下耿晓辉作为优映宇宙最强反派的地位!
😂)最后再提一个宣传上的意见:在片子上映的前两天,抖音很多影视解说号就出现了《非常保镖》的大段原片剪辑和剧情解说。
询问过剧组,说这是他们放出来的片源,为了搞宣传。
我挺高兴的,优映终于会借助社交平台搞宣发了。
但是啊但是,作为一个悬疑片,宣传内容是不是该把控一下?
直接搞成剧透式宣传真的合适么?
我当时看到这些视频都赶紧关掉,然而还是因为多看了几秒钟某个视频,就被剧透了童松有个女儿,出了车祸,而安宁正是他车祸时救下的人。
这是片尾最大的一个反转,就这样直接被营销号在开头就抖了出来。
每一个被剧透的反转,都是丢掉之后无法弥补的一次人生体验,实在是可惜啊。
写了这么多,都是我自己主观的看法。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观众还是主创,肯定都有自己的评判。
但无论他们这次作品的水平究竟如何,至少我很喜欢他们这种尝试。
都说《毛骗》让他们出道即巅峰,但这样的赞誉又何尝不是一副枷锁?
优映其实一直在突破自我,尽管不是每一次尝试都那么成功。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团队才值得让人一直陪伴,一起成长。
今年优映的粉丝特别幸运,他们的库存都要一股脑地拿出来了。
除了已经上映的《城市的边缘》和这部《非常保镖》,还有至少五六部作品有望在今年推出。
我最期待的当然是《异物志》,但我也十分想看《冤家宜解不宜结》和《麻辣兄弟》两部电影。
感觉这两部的风格又会很不一样,对比来看会很有意思。
当下内娱的环境对影视创作不太友好,特别是对优映这样埋头搞作品完全不搞商业炒作的团队。
希望大家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支持,有正版能看的作品请一定去看正版。
所谓因果不空,内娱环境也是大家一起制造的,我们为什么付出就决定了我们最后能得到什么。
2010年网剧《毛骗》的横空出世,几乎证实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影视奇迹:只要剧本实力够硬够精彩,哪怕没有华丽丽的烧钱大制作,也足以俘获观众的心!
从2010年的第一季和2011年的第二季,《毛骗》系列的口碑持续不断走高,一直到2015年的《毛骗》终结篇,居然在评分以严苛著称的豆瓣网斩获了9.7分的绝对高分。
不得不说,《毛骗》系列团队一直在用精良的制作与十足的诚意延续着自己创造的“国产剧之光”奇迹。
5月23日,由网剧《毛骗》的原班人马所打造的都市悬疑喜剧片《非常保镖》于爱奇艺独家上线。
《非常保镖》由李洪绸、王文水担任监制,李洪亮、吴静担任总制片人,邢冬冬执导,出奇创作组编剧,邵庄、安宁、大牛担任主演。
一眼看过去,基本上全都是再熟悉不过的阵容,作为《毛骗》团队所打造的首部网络电影,相信有不少粉丝都是第一时间奔着对于《毛骗》的热爱与情怀去的。
不论是情怀粉还是新入坑,都一定会被《非常保镖》一开场的剧情深深吸引住:故事背景依然是熟悉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现场,不过交易双方都突破了观众的想象。
一边是中国话说得还挺溜的外国人,另一边则是“人狠话不少”的社会童松哥(邵庄饰)。
尽管童松因为一场车祸坐上了轮椅,但善于思考的头脑依然是六到飞起,仅仅从破旧厂房的蜘蛛网、反光点等蛛丝马迹,就分分钟破掉了对方精心布置的局。
箱子里一触即发的定时炸弹,和不紧不慢乘坐轮椅离开案发现场的童松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强烈反差。
同时,《非常保镖》中“保镖三人组”的其他两位主角也依次出现在观众眼前:一个是单人团队技术顾问兼宣传总监的安宁,另一个是团队首席安全顾问梁猛(大牛饰)。
再加上身为团队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的童松,妥妥儿的智力担当、武力担当和颜值担当就都齐活啦!
这样一支异于常人的保镖团,能力自然也是非同一般。
保护各种客户统统不在话下,然而,一次保护名犬的任务,却让保镖团失了方寸,乱了阵脚:原本保护得好好的名犬突然离奇失踪,而这场意外即将牵扯出一连串“蝴蝶效应”般的阴谋与巧合……看过《非常保镖》全片之后,最深的印象依然是经得起推敲的过硬剧情,既保证了故事本身的悬疑气氛,又通过加入童松与女儿之间的亲情线为剧情增加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反转可能,同时,让观众透过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感受到人性不可言说的幽微与黑暗面。
不羁笑点+悬疑反转+亲情支线,《毛骗》系列原班人马打造的首部网络电影,依旧是实力不减,诚意满分。
无论是看情怀还是看热闹,总而言之,《非常保镖》值得一看!
非常保镖里邵庄和大牛都好帅。
童松是我看过邵庄最帅的扮相了。
不过还是安宁后来梳着高马尾,坐在高脚凳上喝咖啡的样子更美。
但是童松的女儿为什么叫童茵呢?
那不是林森喜欢的姑娘吗?
茵茵好可爱。
可惜……童松这个人物是不是有参考无情?
双腿残疾坐轮椅,智慧过人,心思缜密,手法巧妙,双手发力很牛叉。
大牛打小刀还是展示了一下下功夫的嘛。
挺好的。
大牛不用过于失望。
这个影片里,JC蜀黍到的好及时。
没有主角团都把事儿办完了才来。
反正吧,虽然他们保镖公司的宗旨是,轻松省力赚钱多零风险,但还是看着像都市武侠片emmmm有个评论说太装了,几个偷狗的像是控制了整个石家庄的地下交易。
笑死。
结局依然是毛骗式的,看着主角团陷入了绝境,结果一个反转,jC蜀黍来了。
剧组说,我们前面还有一小段情节,之前没有展示。
现在剪辑出来给你看哈,其实完整的经过是这样的。
啊哈哈。
永远不变的套路。
但是没关系呀。
只要好看就够了。
不过最好还是有点创新。
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网络电影🎬!
一般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这部电影很好地把这三要素体现出来了:故事设计巧妙,多线索叙事,环环相扣,逻辑性强;人物角色能较好地表现各自的特点和能力,为剧情的发展合理服务;环境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都紧紧围绕故事表现,支笔很少,结构紧凑;主旨表现也很突出!
总之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优秀电影🎬!
啊 放错图了 哈哈 这是优映的另一部网剧
从开头的万象城 到桥西区 到Zone 石家庄的一切都好熟悉
p图p的不太好 截了个图 看到了师大和科大
大牛的T恤彩蛋——毛骗整部电影看下来 在我心里是中等偏上的 邵庄还是半仙级别的表演 安宁更加成熟稳重 并且还偷了东东和黎伟的技能包 大牛形象略显单调 不过也很好了 感觉和《城市的边缘》很相像 前期大量铺垫 最好大反转 很过瘾支持河传的老学长们 支持优映 期待库存
非常保镖 (2021)6.62021 / 中国大陆 / 喜剧 悬疑 / 邢冬冬 / 邵庄 安宁
我刚看完,没快进一点,感觉起码8分,但豆瓣评分有点低,而且评论都是说剧情单薄,格局太小吧啦吧啦的,那再看看对比其他那些国产电影,无力吐槽。
搞不懂这些网友真难伺候。。。
而且现在不能拍的东西太多,要不然不能上映。
平心而论,即使不能说媲美毛骗,也不会差太远,很饱满的剧情,情怀,细节,态度,演技都很到位。
邵半仙安宁都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我给五星不为过。
粗糙至极
?
作为电影围绕一条狗可能略显单薄,作为这个团队已经迈向了新的一步,值得鼓励。
剧本不如毛骗了,其他还和毛骗时代一样差…
有点儿意思
毛骗标准风格,电影不如电视剧。
偷狗的故事
推荐电影:千谎百计.为啥多管闲事捣毁犯罪团伙,因为之前出车祸了。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加一星给包哥
坚持了一半 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拉了下到结尾……
出个系列好呀
有一点点巧思,但这样规矩的网大,档次不高,也没有毛骗那股生猛了。。。
感觉分有点虚高
西装船袜受不了。
高不成低不就,触发事件一如既往的小,节奏一如既往的有问题,全员半永久演技,脸上卡的粉看得清清楚楚,大牛的肌肉隐藏在了肥肉下面
只能说是稍微好一点的网大,太难看了。
毛骗的班底,应该要集中重出江湖了。这次更真实一些。
真是不知道这部表演生硬,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网大为什么这么高分?
20211010 毛骗番外篇,反转再反转!网剧中算不错能看看的!
导演就是练练手,很一般,合格的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