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故事

West Side Story,西城故事(港/台)

主演:安塞尔·艾尔高特,瑞秋·齐格勒,阿丽亚娜·德博斯,大卫·阿尔瓦雷茨,迈克·费斯特,寇瑞·斯托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丽塔·莫雷诺,寇蒂斯·库克,凯文·科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21

 剧照

西区故事 剧照 NO.1西区故事 剧照 NO.2西区故事 剧照 NO.3西区故事 剧照 NO.4西区故事 剧照 NO.5西区故事 剧照 NO.6西区故事 剧照 NO.13西区故事 剧照 NO.14西区故事 剧照 NO.15西区故事 剧照 NO.16西区故事 剧照 NO.17西区故事 剧照 NO.18西区故事 剧照 NO.19西区故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西区故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改编自1957年的百老汇音乐剧,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纽约街头的“喷气机帮(Jet)”和 “鲨鱼帮(Sharks)”之间的争斗,以及分属不同帮派的“苦命鸳鸯”托尼(安塞尔·埃尔格特 饰)和玛丽亚(瑞秋·齐格勒 饰)的爱情。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草莓棉花糖OVA2EncoreVOL.02圣诞树3沉静如海评委就爱断舍离希德尼娅的骑士魔法训练营魔鬼攀登烟花易冷劫难逃离袁天罡之异域妖踪无名小辈金钱至上晨星城事鲁贝之灯瞄准你的未来蓝色茉莉骗子世界奇妙物语SMAP特別篇不完美的幸福当你停止爱我猎物超声战昆仑功夫龙虾之崛起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监狱风云之女逃犯阿凡提之奇缘历险左眼诡事

 长篇影评

 1 ) West Side Story观感

没有看过原版,英文勉强过关跑影院看的。

非资深影迷,主观写评。

电影的爱情线好听点说有点过于戏剧性和理想化,看到Maria跟她悲痛欲绝的嫂子唱I love him I love him时整个人懵了,转身就跟朋友说了句这剧情好迷。

除此之外,男女主塑造单薄,尤其男主文艺青年气质太盛完全看不出他曾是个每日除了在痛苦和迷茫中吃喝唱跳就是等死的街头混子,关键这种气质还不是一句i am a different person now能改变的——你能想象Riff对着一个女生一见钟情二见倾心然后在浪漫夜月踏波独舞深情地一遍遍高呼MariaMaria吗?

对他们这种人改过自新需要过程,因为安全感的缺失、与正常生活的脱轨再加上疯癫惯了的恶习,需要一个艰难的自我和解的过程。

在此提名Riff,非常亮眼,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富有张力,站在那里就能感觉有情绪宣泄而出。

从他和Bernardo的戏份就能看出,两个帮派间的相互敌视不只因种族对立还有更复杂的揉杂其中,Jets象征旧美利坚青年被原生家庭所缚、深陷于酗酒和暴力的麻痹、绝望,Sharks则代表着新美利坚满怀希望、充满干劲,甘愿跨越重洋努力生活却饱受歧视和不公的新一代移民,影片中两者有所对比:Jets每次出场的背景色都偏黯然阴郁,冷色调的衣服,他们在警局用夸张谐谑的手法自嘲自己是废物的那一段虽然滑稽——但相较于Sharks总衣着鲜艳的暖色,还携眷在阳光普照的街道歌舞,在抱怨着生活苦难嘴臭的同时但仍憧憬未来——却仍是悲剧内核,荒诞的悲剧。

互相羡慕导致互不理解、再导致互相敌视互相折磨的悲剧。

Riff被刀捅时神情一怔,在转瞬即逝的害怕的颤栗中嘴角带笑说的那句:“It’s ok, it’s ok.”,看得我如鲠在喉,说不出的难受。

男女主的爱情线撑不起来,太完美太单纯,撑不起那种矛盾的对立感和两者之间跨越隔阂互相救赎之感,男主Tonny在影片中就是个不谙世事满嘴情歌的罗密欧——这种诗意的角色只能被华丽辞藻的莎士比亚戏剧赋予灵魂,跟背景的西城有很强的割裂感——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演怦然心动,你不领盒饭谁领盒饭?

这直接导致后期看点不强,主题陷入俗套,结束后盯着黑屏很久直到弹出导演名称灯亮了才察觉到已经观影完毕,第一反应:就这?

第二反应:好拉啊,你强行升华下也行啊。

但整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非专业角度来讲,影片里歌唱得很好听,每段跳舞的片段色彩碰撞、镜头流畅表现力极强,尤其是Tony和Riff边抢枪边唱Crazyboy的那段。

以上。

 2 ) 不单单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因为喜欢tonight那首歌一直想看,但是61年版的也只是片断式的看片,每次看到开头没多少就放弃了,看到新翻拍的就很期待,终于等到了!

我觉得电影质感还是很棒的,至少能让我看进去。

以前只是把它当作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是这次电影把城市(纽约)社会背景表现出来,不止只是可怜的爱情故事,而是关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外来移民在纽约生活格格不入和与底层社会的竞争等等等的故事。

以前学习美国城市更新和旧城高档化案例,我只是片面的了解,认为城市更新和高档化就必然的进程,但是看到剧作者将当时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矛盾浓缩在一段爱情故事里,我发觉并不是这样的,这些看似无用边缘的社区里有许多故事正在发生,他们可能是社会的弱势,边缘,底层和少数人群,但是他们也要生活,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有梦想。

虽然没有完整看完61年版的,但是从我看到的片段对比,新版还原度很高,如果喜欢音乐剧的还是值得一看的。

 3 ) 增加人物维要慎重——谈新版与老版一点剧作上区别

增加人物维要慎重。

最近看了新版《西区故事》,发现与旧版比新版在剧作上略有改动。

奇洛这个人物在老版中只是充当了一维的复仇者身份,起决定主人公命运的配角作用,并没有过多的笔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甚至老版中奇洛是在西班牙帮派首领遇刺(影片的三分之二篇幅)后,才单独在剧作中出现。

而为适应当代观影需求,提高戏剧张力,加快叙事节奏,新版《西区故事》在影片一开始就花了一整场戏来塑造奇洛这个人物形象。

并不同于老版奇洛只是一个帮派混混,新版将奇洛塑造成一个前途光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并且帮派首领有意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他。

如此奇洛的复仇对象男主人公托尼就不仅成为了杀害朋友的仇人,更变成了情敌,极大地增加了故事的冲突性。

但问题就出自于此,新版中奇洛成了一个多维人物——一个为自己黑帮朋友复仇的知识分子,牺牲自己的光明未来以报答兄弟情谊,产生了人物弧光。

而新版男女主人公却没有增加人物维,仍旧是单调的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

为爱情,男女主人公既无牺牲,也无改变,没有人物弧光的产生。

观众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奇洛这个多维人物锁定,移情作用受到这个精彩配角的影响。

或许新版影片的主创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解决方式是在影片中间的很长一段篇幅不让奇洛这个人物出场,有意削弱奇洛的人物弧光,但这也减少了戏剧的冲突感,有种南辕北辙的感觉。

图为新旧奇洛银幕形象对比,下图为新版

 4 ) 从三万多份audition tape里精挑细选出这么优秀的一群演员,这么烂的男主,请问你配吗???

首先是三个闪闪亮的配角!

Ariana DeBose凭借Summer: The Donna Summer Musical获2018 Tony最佳音乐剧女配角提名,Mike Faist凭借Dear Evan Hansen获2017 Tony最佳音乐剧男配角提名,David Alvarez凭借Billy Elliot赢得2009 Tony最佳音乐剧男主角,获奖的时候只有15岁。

最让我意难平的就是,Mike最初audition的是Tony,没选上,然后被召回来audition了Riff。

Mike的Riff非常强,但是如果演Tony的话,我相信一定也很好,可是最终却选了这么个垃圾来演Tony!

Ariana DeBose as AnitaSummer: The Donna Summer Musical (2018 Broadway) OBC as Disco Donna A Bronx Tale The Musical (2016 Broadway) OBC as JaneHamilton (2015 Broadway) OBC as EnsemblePippin (2013 Broadway Revival) 2014 Replacement as Leading PlayerMotown The Musical (2013 Broadway) OBC as Mary Wilson & Diana Ross understudyBring It On: The Musical (2012 Broadway) OBC as Nautica & Danielle understudyMike Faist as RiffDays of Rage (2018 Off-Broadway) as SpenceDear Evan Hansen (2015 Off-Broadway & 2016 Broadway) OBC as Connor Murphy A Month in the Country (2015 Off-Broadway) as Aleksei BelyaevAppropriate (2014 Off-Broadway) as Rhys ThurstonNewsies The Musical (2012 Broadway) OBC as Morris Delancey & Ensemble & Jack Kelly understudyDavid Alvarez as BernardoOn the Town (2014 Broadway Revival) 2015 Replacement as EnsembleBilly Elliot the Musical (2008 Broadway) OBC as Billy Elliot 除了这三个主要配角,剩下的Jets和Sharks一共26人, 我特地去刷了一下所有人的简历,有八个演过West Side Story,其中五个2020复排,两个09复排,一个17世巡,有七个Newsies,其中三个是宽街的OBC,有四个小时候在宽街或美巡演过Billy Elliot,有六个当过Hamilton的Ensemble,履历里其他的戏还包括Hello, Dolly!,Carousel,Fiddler on the Roof,Cats,Matilda,Mean Girls,Moulin Rouge!,Aladdin,Frozen,On the Town,Head Over Heels,Finding Neverland,On Your Feet! 等等,好几个人都在各自的戏里当过dance captian,有四个是职业舞者,都是学classical ballat出身的,其中一个New York City Ballet的soloist,剩下只有三个人我搜不到他们的背景,所以这么精挑细选的基本上全是宽街出来的群演,请问这个男主是怎么选出来的???

The JetsIris Menas as Anybodys Jagged Little Pill (2019 Broadway) as Chorus & Jo understudyBen Cook as MouthpieceWest Side Story (2020 Broadway Revival) as Riff (injured in a preview)Mean Girls (2018 Broadway) OBC as EnsembleNewsies the Musical (2014-2016 US Tour) as Race & Crutchie understudyBilly Elliot the Musical (2011-2013 US Tour) as Billy ElliotKevin Csolak as DieselWest Side Story (2020 Broadway Revival) as A-RabMean Girls (2018 Broadway) OBC as EnsembleKyle Coffman as IceNewsies The Musical (2012 Broadway) OBC as Henry & EnsembleWest Side Story (2009 Broadway Revival) as A-RabJohn Michael Fiumara as Big Deal Hamilton (2017-2019, 2021 Eliza Tour) as Charles Lee & EnsembleMatilda The Musical (2015-2017 US Tour) as EnsembleNewsies The Musical (2012 Broadway) 2013 Replacement as Specs & EnsembleJess LeProtto as A-RabHello, Dolly! (2018-2019 US Tour) as Barnaby TuckerCarousel (2018 Broadway Revival) as EnsembleHello, Dolly! (2017 Broadway Revival) as Ensemble & Barnaby Tucker understudyCats (2016 Broadway Revival) as MungojerrieOn the Town (2014 Broadway Revival) as 4th Workman & S. Uperman & EnsembleNewsies The Musical (2012 Broadway) OBC as Buttons, Scab & EnsembleBye Bye Birdie (2009 Broadway Revival) as TV Quartet & TeenagerMyles Erlick as SnowboyBilly Elliot the Musical (2008 Broadway) 2011 Replacement as Michael & Billy ElliotKyle Allen as BalkanPreviously a dancer with the San Francisco BalletSean Harrison Jones as ActionHamilton (2017-2019 Angelica Tour) as Samuel Seabury & EnsembleJulian Elia as TigerBilly Elliot the Musical (2008 Broadway) 2011 Replacement as Michael & BillyGarett Hawe as SkinkHello, Dolly! (2018-2019 US Tour) as Barnaby TuckerCarousel (2018 Broadway Revival) as Enoch Snow, Jr. & EnsembleMatilda The Musical (2013 Broadway) 2014 Replacement as EnsembleNewsies The Musical (2012 Broadway) OBC as Albert, Bill & EnsembleMary Poppins (2006 Broadway) 2011 Replacement as Neleus & EnsembleWicked (2009 US Tour) as EnsembleDaniel Patrick Russell as Little MolyThe Music Man (2021 Broadway Revival) as Swing & Tommy Djilas understudyWest Side Story (2017 International Tour) as one of the JetsBilly Elliot the Musical (2010-2011 US Tour) as Billy ElliotHarrison Coll as Numbers Soloist @nycballetPatrick Higgins as Baby John The SharksJosh Andrés Rivera as ChinoHamilton (2017-2019 Angelica Tour) as Hercules Mulligan/John Laurens standby and understudyRicky Ubeda as Flaco West Side Story (2020 Broadway Revival) as Indio & Bernado understudyCarousel (2018 Broadway Revival) as EnsembleCats (2016 Broadway Revival) as MistoffeleesOn the Town (2014 Broadway revival) as EnsembleJacob Guzman as Junior West Side Story (2020 Broadway Revival) as ChinoHamilton (2017-2019 Angelica Tour) as Swing, John Laurens/Philip Hamilton understudy & Dance CaptainFiddler on the Roof (2015 Broadway Revival) as Villager & Assistant Dance CaptainNewsies The Musical (2012 Broadway) Replacement as Sniper, Scab & EnsembleCarlos E. Gonzalez as Chucho West Side Story (2020 Broadway Revival) as Pepe & Bernado understudyOn Your Feet! (2015 Broadway) OBC as Kiki & EnsembleYurel Echezarreta as Sebas Moulin Rouge! The Musical (2019 Broadway) as Swing & Santiago understudyHead Over Heels (2018 Broadway) OBC as Ensemble & Musidorus understudyAladdin (2014 Broadway) OBC as Ensemble & Kassim understudyMatilda The Musical (2014 Broadway) OBC as SwingLa Cage aux Folles (2010 Broadway) as PhaedraWest Side Story (2009 Broadway Revival) as TioJulius Anthony Rubio as Quique Moulin Rouge! The Musical (2019 Broadway) 2021 Replacement as Ensemble & Santiago understudyFrozen (2018 Broadway) Replacement as Ensemble & King Agnarr understudyOn Your Feet! (2015 Broadway) 2016 Replacement as EnsembleFinding Neverland (2015 Broadway) OBC as Ensemble & Dance CaptainCome Fly Away (2011-2012 US Tour) as EnsembleDavid Guzman as Tino Hamilton (2015) 2016-2018 Replacement as Swing, John Laurens/Philip Hamilton understudy & Dance CaptainNewsies the Musical (2014-2016 US Tour) as Finch & EnsembleNewsies The Musical (2012) Replacement as Mush & EnsembleAdriel Flete as Julito On Your Feet! (2017-2019 US Tour) as Kiki & EnsembleAndrei Chagas as Jochi Carousel (2018 Broadway Revival) as Fairground Boy & EnsembleRicardo A. Zayas as Chago Head Over Heels (2018 Broadway) OBC as EnsembleMotown The Musical (2017 US Tour) as EnsembleHamilton (2015) 2016 Replacement as Swing & EnsembleCarlos Sánchez Falú as Pipo Ensemble in a premiere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in Puerto RicoDavid Avilés Morales as AnibalSebastian Serra as BraulioKelvin Delgado as Manolo

 5 ) 没有地盘的帮派,没有未来的生活,以及没有灵魂的孩子

在Riff和Bernardo对决的时候,Tony冲出来抱住了他,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我们称之为拉偏手。

所以此行为一出,基本上已经预判了Riff的结局。

在挣脱Tony的时候,由于惯性Riff自己撞向了Bernardo的刀子,这使得两个人都惊呆了。

然后就是一时激动的Tony上前杀死了还在懵逼的Bernardo。

所以如果我说这两个人的死都是因为Tony,似乎也并不过分。

而即便要把Riff的死归罪于Bernardo,那他更多的是被动,是过失杀人。

而Tony确实确确实实的拿着刀冲向了Bernardo的胸膛。

这是典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故事,但我更希望要不你就开篇就让两人相爱,不说明缘故,要不你就设计一个更令人信服的坠入情网的方式。

两人在舞会上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后就双双不可自拔。

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那或许我不信服的原因就在于,两人的色都不到足以让人起意到如此地步吧。

the Jets去买枪后如孩童般在街道上打闹的一幕应该是本片唯一让我心头一动的情节了,你会发现这些混迹街头,好勇斗狠的其实都还只是孩子。

但这种感觉却被结尾处Anita去传信却险被强暴一幕彻底毁掉。

你知道有时候孩子更接近魔鬼。

斗殴之后,当Tony再次爬上Maria的阳台,我一直默默祈祷,不要上床,不要上床,不要上床。

他刚刚杀了你哥哥,你离乡背井后在异国他乡唯一依靠的哥哥。

即便Bernardo的死和Tony毫无关系,单单你哥哥刚刚被杀,你就不应该有心情和男人上床,更何况这个是杀人凶手。

这个情节是本片第二令人愤怒的情节,仅次于the Jets那一群精虫上脑的混蛋。

然后就是在上床前还信誓旦旦的说我去自首的Tony,在上床后要求Maria和他一起离开。

当然Maria是要拒绝的,毕竟你哥哥尸骨未寒。

但当结尾以为Maria已死的Tony在街上大叫,遇到提着箱子迎面跑来的Maria,她笑颜灿烂,一副即将奔去幸福彼岸的样子。

我当然知道你是为了和眼看Tony被杀后的悲痛行程对比,但她这副样子,Bernardo的尸骨可以寒了。

她拿着枪对着杀死Tony的Chino狠狠的说,这有多少子弹,够不够我打死你的。

可她对着杀死哥哥的Tony的选择是和他上床。

我看的所有Ansel Elgort主演的电影,他都和女主毫无火花,并且所有表情都让人觉得是那种自以为是的纨绔子弟。

而Raxhel Zegler的确没有女主的气质。

片中所有的性感都来自于Ariana DeBose。

 6 ) 应该是无法角逐最后的最佳影片

6.5分。

首先声明,我没有看过原版电影,所以其中一些梗和隐喻无法读懂。

看完全片,我脑袋里冒出了两个词,荒诞。

但如果说这部电影改编自60年前的电影,剧本和故事线差不多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故事其实是说的下去的,至少在60年前的美国电影。

非常经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

斯皮尔伯格已经75岁了,以他的履历和成就,我想他愿意在这个年龄还去翻拍一部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圆梦。

这部电影已传统百老汇歌舞塑造了一场视觉奇观,其中最好的一部分应该是去打群架路上的一点歌舞,蒙太奇和歌舞将不同时空的人物的故事和心情串联在一起,应该是全片最佳小片段。

还有参杂在电影中的一些西班牙语,因为没有翻译所以没听懂,对观影有些影响。

这是个极其简单又极其经典的剧本和叙事。

即使放到如今来看依旧不腻,只是其中人物的情感和叙事跳过了缓冲期,似乎一直保持在一个状态,没有爱恨纠缠的感觉让整部电影黯然失色,透过银幕我只看到了为爱痴狂的恋人和为兄弟不惜插别人一刀的好兄弟,所以我认为整部电影在情感线上的塑造是失败的,我几乎没有看到男主女主的情感变化,似乎一切都是提前设定好的。

这点不好,至少是有违常理的。

同样是奥斯卡提名电影,我想说,这部电影比之前的《爱乐之城》还是有些差距的,同样是一个爱情故事,但爱乐之城通过四季和歌舞的表达,传达出角色们不同的情感起伏,以情感和歌舞推动叙事,这点真的是完胜。

所以我想《西区故事》应该是无缘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这部电影更多程度上是圆老爷子一个年轻时的梦。

 7 ) /

第一次连着看一部片子的旧版和新版 六十年就在一夜之间 感觉很有意思 可能是因为已经知道故事甚至具体桥段 并且可以把两版放在一起比较 可以更好的去感受/揣测创作者更深一层的表达总的来说是更喜欢这版(一大主观原因大概是因为对音乐熟悉了 所以觉得歌曲都很上头)但还是给3.5🌟(给个四星因为6.7实在有点低)六十年过去了有点进步总是应该的吧 原版给人的剧院/舞台感很强 运镜比较僵硬 这版显然运镜更活泼些 &这版真的很努力地在好好讲故事(虽然这故事emmm依然老套)/塑造角色 女性群像很精彩 特别是白发苍苍的原版Anita作为另一个重要人物出现在剧中 故事整体上更流畅自然 但有时候又觉得讲的太多了 少了些留白的趣味 比如Tony入狱的事情反反复复拿出来说 却把他深情描述自己一直在reach out to sth那段弱化了 总是感觉在叙述他为什么要离开jets的原因时少了些朦胧的美感刚开始看的时候其实心态有点崩 一是riff和tony的选角实在太糟糕(其实整个的casting都感觉没有原版好)二是第一场打戏过于突兀而沉重 这一个部分原版在我心里要远远好于这版 原版中两个gangs本没有要打架 但是因为两个小娄娄手贱一定要去挑衅对方才打了起来 更有小孩子之间打闹的幼稚感 而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应该是讲年轻人的不成熟如何成为了仇恨的温床 最后酿成了灾难 无论它是否是在嘲讽仇恨多是不成熟的 这个不成熟的部分都很重要 后面的打戏也没有特别喜欢 总是一下就打的太激烈 后面一个比较喜欢的改变是i feel pretty放到后面和大决斗做parallel 乐景衬哀情 比前一版有味道(不过本来就很喜欢这首歌就是了 最后的结尾其实还是更喜欢原版 那个路灯做spotlight好有感觉 这版女主的演技也没撑起来其实电影本身就这样吧 但是比较跨越六十年的两个版本挺有意思的 以及因为是和住家外公外婆一起去看的 观影体验比较unique 听说旧版火的时候住家外婆才25 她现在都85了 很难想象60年后我如果看到现在喜欢的片子翻拍的新版会有什么感受

 8 ) 音乐剧不等于电影

所有版本都没看过,第一感觉也许有的音乐剧就是不适合拍成电影。

个人感觉相对于剧场内分幕式的表现形式,电影的剧情需要更合理更连贯的发展。

充满戏剧性的混混版罗密欧茱丽叶的浪漫桥段,缺少了足够的情感铺垫,只会让我这种不再拥有恋爱脑的观众如坐针毡。

歌舞的确不错,斗舞,夺枪,美国梦,单纯当晚会节目看也许更有艺术性,但是论起对男女主毫无逻辑恋爱脑的看法,想套用全剧最喜欢的角色Anita嫂子的一句话,Don't you ever ask me that.全影片让我感情波动最大的地方是Anita去帮女主传话差点被强的桥段,没有男女主感情线之后,让人容易入戏得多。

 9 ) 六十年,歌舞继续

(本文修改版刊载于《环球银幕》2022年3月刊,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在《西区故事》的最后,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将一行简单的“给爸爸”(For Dad)放在了字幕之前,让整部电影有了一个更为私人又温馨的结局。

作为1961版《西区故事》的翻拍,本片以一种“反哺”的姿态,让几代人一起重回影院,感受纽约街头“火箭帮”和“鲨鱼帮”那群野小子们的劲舞,感受波多黎各人烈焰般的激情,也被伯恩斯坦那打通古典交响乐和当代爵士乐的完美曲调所感动。

西区故事 (1961)7.51961 / 美国 / 剧情 爱情 歌舞 犯罪 / 杰罗姆·罗宾斯 罗伯特·怀斯 / 娜塔莉·伍德 理查德·贝梅尔献礼父亲,是因为父亲阿诺德·斯皮尔伯格是《西区故事》的“死忠粉”,斯蒂文伴着这部作品的原声度过了青春期。

在他对电影产生浓厚兴趣的启蒙阶段,这些歌舞不经意地融入了他的审美基因里,原作的结构和编排他也早已烂熟于心。

“给爸爸”于是,在新版的《西区故事》中,他并未对脱胎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做改动。

距离莎翁的时代太远,在当代年轻观众心中,这个过于梦幻而甜蜜的故事多少变得难以令人信服,一见钟情后紧跟而来的血雨腥风也显得有些刻意甚至狗血。

《西区故事》的情节似乎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起,被冻结在了时间里,缺乏某些被共同想象所构建的“时代精神”。

白人演员需要涂黑皮肤来扮成波多黎各裔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版《西区故事》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性。

对于老版,影迷所熟知和诟病的一点便是电影的选角:60年代的好莱坞并不能为真正的波多黎各裔提供舞台,当时 “鲨鱼帮”头目贝尔纳多的乔治·查金思是希腊裔白人,他需要涂黑皮肤来演绎一位拉丁裔的角色,而这在当今的好莱坞是破坏底线、不可接受的大忌。

因此,斯皮尔伯格一开始就带着“纠错”的历史使命来重启这个项目,要把塑造角色的权力还给真正的有资格诠释他们的人。

我们等来了“万里挑一”的拉丁裔演员瑞秋·泽格勒、大卫·阿尔瓦雷茨和阿丽亚娜·德博思,博德斯已经斩获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并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但斯皮尔伯格想做的显然不只是如此表层而直接的赋权,他希望能让这些角色以自己的方式重述根植于他们身上的这段移民历史,从而完整他们的个体叙事。

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如何想方设法加入更多内容,比如将核心场景设定在了正在施工的林肯艺术中心。

在上世纪60年代,这项工程把移民社区挤出了他们的家园,让他们在流离失所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鲨鱼帮”和“火箭帮”的舞台,围绕着这个以真实历史事件紧密关联的空间展开,所有的废墟布景都有了自己的叙事意义。

拆迁的铁球悬挂在天空中央,它沉重的质感让我们怜悯着两群青年的狂躁、迷茫和不安,电影在文本层面也有了更多的内涵。

电影开始,镜头从拆迁废墟的特写和写有“贫民窟清理”字样的标牌摇起后,滑过林肯艺术中心的效果图,紧跟着便是拆迁的大全景。

在一个十几秒钟镜头之内,导演便高效完成了故事背景介绍与场景的“亮相”,顺便同老版做了鲜明的区隔。

镜头自上而下移动,接连经过两个硕大的铁球,然后“火箭帮”的成员推开地窖大门探出头,压迫感和危机感便在镜头运动和调度之间灵巧传达出来。

与此同时,大师的斯皮尔伯格同样丰富了《西区故事》的视听呈现。

相较于老版,我们能从电影的开场就感受到他是如何精心排布场面调度:帮派成员们穿梭于纽约的街头,镜头捕捉着他们的动作,随着他们在地面上用滑步前进,镜头也带着我们一起向前滑行。

流畅的剪辑卡在音乐的节奏上,运动感扑面而来。

除此之外,老版中那场已经成为歌舞片的经典范例的“天台歌舞”的段落,也被斯皮尔伯格平移到了地面上,这首波多黎各人传达他们心中梦想的歌曲《美国》得以真正在宏伟的场面中进行。

前后景交错,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摄影机在其间优雅而丝滑地移动着,却从不会让观众遗失注意力——歌舞类型片最令人沉迷和愉悦的调度美感,斯皮尔伯格都成功地呈现了出来。

《美国》唱段的歌舞场面六十年过后,大银幕上的歌舞还在继续,斯皮尔伯格为年迈的父亲和年轻的自己编造了新的梦。

社会的发展或许让我们不再相信爱情童话,对刻意的悲情也充满了抵触,但我们始终还可以在歌声和舞蹈中被艺术最本质的美打动,被电影魅力所吸引。

从这点上来说,《西区故事》便完成了它在这个时代的使命。

 10 ) 点不了睛的爱情

色调渲染的很有年代感,画面也蛮吸引人的,尤其是年轻小伙和大姑娘们的群舞表演,可以说是赏心悦目,就是这个情节有点太过虐心,不是理想中的结局。

我原以为男主会凭借自身的魅力说服双方,然后大家一起相互尊重,最后在甜蜜的爱情下结尾。

没想到这家伙太虎了,开头打架和最后捅刀的都是他。

要我说,劝不了就别劝,拉不下脸就撕破脸的行为,属实丢人,这也算了,你还敢去找人家妹妹交流感情,真是六的一批。

另外Maria的表现也是离谱到家,这里不想多说……也许是情节的锅,两位主角不太讨喜,但演技是骗不了人的,特别是这个托尼,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不是耍帅就是在耍帅的路上,身上连点底蕴都没有,我是真的无感甚至小厌,除了他们,剩下的演员我都很满意,像Anita、Bernardo、Riff等等,因为能感受到鲜活的色彩。

总之,忽略两人的感情线,只关注他人和舞蹈,作品还是挺精彩的。

 短评

新白雪公主好美

7分钟前
  • 春猪
  • 推荐

两个一见钟情、至死不渝的恋人,两个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的种族(帮派),这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也算是某种原型故事了吧,只是不太能看出翻拍的价值或是焕发出了多少新的神采。论调度当然是能超出这个颁奖季的《倒数时刻》一大截,夜戏的光晕炫目,情绪上的压迫也能到位,但对议题的展示怕还是太隔靴搔痒了一点。另外赞同谢飞导演说的,男女主角没有明星气质,很难经得起特写审视,于是观众不大能做到与之共情。

12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很完美所有运镜 光影 走位 歌舞的编排 都是丝毫无差,每个镜头都很精致,但真的全片看下来你会发现毫无感情!一个优秀的音乐剧摆拍壳壳。(男女主选角不可)

14分钟前
  • 了花
  • 还行

爱死Ariana DeBose!! Ansel没有网传的差,Rachel也没有预期的完美,David Alvarez超性感。Ariana DeBose完美!奥斯卡最佳女配预定!

19分钟前
  • JC
  • 力荐

看不太出翻拍的意义,像红蓝舞蹈对决的新意,并不如旧版火红场馆里五彩斑斓的舞动来得热情高涨,特意跑去教堂的“假结婚”,也不如在裁缝店里顺手拈几个假人嘉宾们来得生动趣味。但是新版的Anita很亮眼,1961版的Anita这次回归演药店老板娘,也有点传承的意味,还有新加入的,警察局Jets们自导自演的“人生经历”那段也表达得更清晰。他们就像是布努埃尔《被遗忘的人们》里同一群恶性循环的问题少年,背后的社会才是问题。Jet Song和America都编的好好听。

23分钟前
  • coie
  • 还行

925|从任何方面看都是陈旧的。

26分钟前
  • Lecleg
  • 较差

这个故事我觉得已经不能叫“灵感源自《罗密欧与朱丽叶》了”,反正不喜欢一部片子,再好的优点也是缺点,本身有点缺点也就没什么了。

29分钟前
  • 张文豪
  • 很差

灯光镜头和舞蹈都很好,不至于这么多差评。斯皮尔伯格就是纽约人呀,这是他们的西区故事,而且总算不是全员白人假扮棕色人种了这一点比过去进步。青少年帮派斗争其实在立法禁止用童工之后,于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遵从动物本能天天争夺地盘惹是生非,青少年犯罪在当代西方成为大问题。

32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还行

斯皮尔伯格尽力了。。。原IP就一般到不行,美国人的情怀吧。打开6次才看完,真的boring。Anita唯一亮点了。

34分钟前
  • karenlin
  • 较差

翻车。。

37分钟前
  • 小黄帽子
  • 较差

从61版相对大胆舞台化的艺术片过渡到了成熟的商业片,把本就存在的社会问题更加尖锐的凸显了出来,这也是斯皮尔伯格擅长的意识形态运用。相比61版也强调了暴力元素,个人觉得这样更好。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结局略有仓促,关于“仇恨”的演说被砍掉了很多,缺少了逻辑和说服力。

41分钟前
  • 四季
  • 推荐

是这个故事的男女主角本身就没魅力可言,还是说演员没选好?两版看下来,都是配角比主角有戏,两主角行尸走肉一样,就这样女主角还拿了金球奖?倒是这一版的美术和摄影颇美,America那一段更是比61版还要燃。

42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男女主相爱得莫名其妙,好一出老掉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大部分时间我的脑子里在想,“你们不要再打了啦”开始尬舞.jpg

44分钟前
  • DeadVolcano
  • 较差

百老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竟然出自斯皮尔伯格之手我下巴都掉掉。男女主又拉胯又不讨喜……好在配角拉上去了一点。

49分钟前
  • 血浆爱好者
  • 还行

斯皮尔伯格是真的会拍青少年恋爱,《头号玩家》那个好嗑,这个虽然狗血,但一见钟情那段短短的舞蹈还是有甜到,艾尔高特也算是从《星运》开始看了好几部了,一直很适合那种狼窝里的狗子人设。几场歌舞的调度都好,这片翻拍果然还是因为价值观正确,剧情不行。

50分钟前
  • 焱返
  • 还行

到底有什么调度?两人舞会初遇拍得如此单薄。暴力的群舞调度只是摄影机和演员之间在掰手腕。

53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很差

舞蹈好美……

57分钟前
  • 一光年
  • 力荐

安妮塔真是美到发光!!肩宽体正,皮肤黑又亮,丰满到恰恰恰恰恰恰好!举手投足间,处处渗出舞蹈功力,跳起舞来更是熠熠闪光。America,这段舞蹈,全片精华之精华,其他部分随便糊弄都无所谓啦,最佳女配果然不是盖的。女主也不错值得看翻拍嘛,情节的事就不归导演管了

60分钟前
  • 皂角糊
  • 力荐

(7.0/10)相较于原版《西区故事》的音乐剧质感,斯皮尔伯格的改编着重于“电影化”。动作戏更加追求真实感,摄影调度和剪辑等方面也比原版更为复杂。除此之外,剧情上似乎没有太多大的改动,只是调整和修改了一些细节。其实结合近年来美国社会现状,新版本可以有更贴切的改编,但都属于点到为止。斯皮尔伯格的版本与原版最大的差距在于缺少对其他配角的刻画以及在结尾处失去了原版的情感张力。

1小时前
  • K45P3R
  • 推荐

新瓶装旧酒,翻车翻大了。不明白这个陈旧故事怎么会一点改编的痕迹都没有,Tony Kushner你好歹是写出过“天使在美国”的大神啊!另外,阵容gay到我了...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