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表现手法,竟然得到这样的评分。
太失望了。
看来我们找不到信仰太久之后,甚至都不能理解别人的信仰了。
或许囿于时间所限,对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描写比较肤浅,但仍然碰触了些许人性的自省,揭露了地球另一端的杀血腥戮与生存状况。
比较震撼。
鄙人不信上帝,但相信信仰的力量与人性的光芒。
尤其是Sam再次质疑自己的时候,也差一点走上了以暴制暴、自我毁灭的道路。
或许是上帝为了开了一扇门,被救助的孩子也拉了他一把。
如果愿意耐下心来看一看,相信还是会有所收获的。
最后记录一下印象深刻的一句话,“If you allow yourself be full of hatred, then they win. You must not let them take your heart. ”
片中的友方是SPLA:苏丹人民解放军,就是苏丹劫持我国建筑公司人质的势力,呢么我国建筑公司是在给片中敌对势力做事么?
9分。
初识米歇尔·莫娜汉的诸位,一定不会忘记她极富特征的相貌。
它美丽、端庄,却有些说不出的感受。
就好比看着《源代码》中她出演吉伦哈尔的女朋友一样,有些年轻,又有些沧桑。
同样矛盾的还有她的舞台生涯,有她的片子基本可以保证票房,但也就是那样儿,《碟中谍》算唯一例外。
对手戏的杰拉德·巴特勒压力显然是小了许多,这朵六年奇葩,在《300》之后终于盛开。
他不仅用完美的眼神提升了剧情的深度,还使得几种角色类型的转换浑然天成。
在教堂中受洗的场景中、在苏丹看到儿童因焚烧而熔成一团焦黑的瞬间,以及在孤儿院的单人卧室里被孩子的述说和劝导而触动的时刻,都堪称在最佳程度上还原了意境。
面对一个剪辑出色,毫无废料,又满载丰富音乐的电影来说,谁还能有什么不满呢。
也许唐尼之死略有迷惑,对此,导演似乎没想多说什么,他的心思不在这,都在主角身上;也许萨姆轰走唐尼的镜头让萨姆彻底堕落,可没过多久他就拿起了电话,跟女儿小虫玩起了游戏,然后说“小虫,我爱你”,然后小虫说“爸爸,我也爱你”,接着小虫开始哭泣,观众也在湿润的眼圈里找回了久违的英雄。
这部述说非洲苦难和慈善的枪战片,不仅仅捞得了票房,也捞得一阵好评。
绝品异类的突起一向如此,《大白鲨》《星球大战》《异形》《低俗小说》《泰坦尼克号》《断背山》……《阿凡达》都是这样。
可惜大众的审美几近饱和,看着看着就够了;学院的意思也很明确——“《拆弹部队》不是给你们奖了嘛!
”搭不上奥斯卡的顺风车,也不能指望它成什么传奇大作。
《机关枪传教士》还有一个更深的主题,即如何判断伸张正义的方式正确与否,片中原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某天恐怖分子闯进来将你的孩子掳走,然后我告诉你,‘我能把人带回来’,我如何把人带回来还重要吗?
”这样就能理解,对一部影片而言,奥斯卡能带来多大辉煌。
显然的,卡梅隆也只能在前妻手捧小金人之时笑笑,换别人肯定不是这张脸。
再把镜头对准斯科塞斯,砍下众多奖项的《雨果》居然败给那个不说话的家伙,个中苦闷他最清楚。
Fadeoc KhaosMar.9th, 2012
不知道谁看过这篇小说,这次电影写的是山姆大叔,同样是为了水深火热中的黑人自由而战!
但是剧情显的有些拖沓了,起码对我天朝观众来说,究其原因是信仰不同,我们视电影中描述基督教、教堂、忏悔的所有镜头视为无物,不能怨导演,这片子比棒子动不动就120分钟的片子有深意多了!
追求自由,有多少牺牲都是值得的,别忘了,我们天朝仍在追求自由这条曲折而漫长的路上求索ing。。。。
早几年才得知乌干达地狱般的灾难,记得当时因为气愤和激动,还在一个群里呼吁大家多关注一下这个残忍的无以复加的事情,但是回复我的是冷漠和安静,只有一两个对我说:中国还有那么多的穷孩子上不起学、穿不上鞋子,你还是留着多为他们做点什么吧。
一时,我心里由开始的愤怒变成了后来到妥协。
我的确什么都没做,只是转发了一个帖子,回应我的不是鼓励也不是认可支持。。。
如果是正面的能量,我会不会做更多?
当然尽我所能从咱中国娃娃开始呢?!
不知道,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以我当时状态,是没有任何勇气继续任何事情的...说来惭愧!
这么些年,我还是会偶尔在一些地方看到“乌干达”这三个字,因为它从上次就刻在了我的心里。
但是我什么都没有做过,甚至会刻意地忽略这个名字,心里的声音在忽略的那一刻也许在想:我为我的无能转身、放弃、回避。
--我连试一下的勇气的都没有,我真是一个胆小鬼。
去年新疆之行,再次印证了我的胆小和伪善。
我得知并且确定某些地方需要支教老师,并且可以很确定自己可以从事这份工作,但是当我得知那里的气候非常寒冷,生活条件很差后,即使每天从教育局的门口路过,我都没有勇气踏进那里半步,因为我知道我怕,我怕苦、怕寂寞、怕自己半途而废、怕割舍不下日久生情的孩子们、怕我的能力有限、面对困难时的绝望。。。
我真的是一个胆小鬼。
我是一个伪善的人。
但是这份惭愧和内疚自责,包括曾经犯下的不可饶恕,不好意思在这里写出来的“恶行”、卑鄙龌龊的事情的我,今天看到这部电影、内心随着他的经历高低起伏、尤其是每次当他回到美国的家中时,我都替他深深地捏一把汗,因为那么多的不理解、冷漠、内心的孤独、对于两种天壤之别的环境的不适应、很现实的能力的问题、钱、家庭等一系列问题时,他的无助和绝望愤怒,都让我紧张和担心,但是,每次他的决定都是果断、决绝的、他会在消沉之后,争取到尽可能多的钱,从新踏上、一而再踏上“乌干达”的土地,去坚持继续帮助那些孩子们。。。
他是”真善“的人。
他是一个汉字。
他是一个真正有勇气和坚强的人。
相比之下的我,就显得特别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且不够执着。
那么,这部影片教会的就是:请你坚强的站起来,执着地果断地去做你认为对的有意义的事情!
尽管去做就是了。
今天看完此片,说实话,是被蛋疼的海报给骗进来的,海报上杰拉德巴特勒手持AK,满身是泥泞和鲜血,旁边守护着一个黑人小孩,他们的身后是各种爆炸、翻车、特技、火爆,还以为是轰轰轰的B级片。
谁知道,是这么正儿八经,这么严肃地探讨信仰的一部传记,好吧,海报赢了。
看了豆瓣上大多数人的评论,评价两边倒,一方认为大烂片,浪费了这么好的剧本,这么好的原型,这么好的阵容,一点都没有被震撼到,一点都没有被感动到;另一方认为,这些打分2星3星的人是不懂何为信仰,不懂影片要带给我们的东西,这部片子如果从人生、哲学、信仰等角度来看,是当之无愧的年度好片。
其实,平心而论,我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很好,虽然不火爆,但是能让人思考些什么。
看到前半段的美好人生,幸福生活从此开始时,我就有预感后面要开始在观众面前撕碎他的幸福,果不其然。
看到后半段,我常常要按下pause,静一静,否则太过于残酷看不下去。
虽然男主角一直没有被叛军虐待或者干掉,我们看到的也一直都是他拿着各种机枪像兰博似地到处救人,但是男主角的人生和内心已经被他的伟大事业弄得千疮百孔。
我们看到的是他的人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童年的伙伴最后因为他的离弃而放弃人生,吸毒而亡,这完全是男主角的责任;为了支撑他在苏丹的伟大事业,把所有的钱都投入进去,到处借钱,人人躲避,最后把公司也卖了,房子也卖了,可以说是抛弃了一切;离弃了老婆和女儿,跟老婆说你可以通过领取救济金活下去,女儿更是看也不看就甩到一边了……甚至连他的保镖们——苏丹解放军——都说不想再跟随他了……最重要的是,他走到最后,不管前面多么残酷不堪,只要他信念坚定,其实也可以继续走下去,但是坑爹的是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他本身是想去拯救孩子,但是在一次战斗中却亲手干掉了一个孩子。
在他无比绝望的时候,一个孩子跟他说,由于游击队的强迫,他为了生存下去,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但是现在他必须要放下仇恨,否则无法前行。
然后,男主角就觉悟了,是啊,管他前面是做了什么,管他为了前进干掉了谁,只要我确确实实拯救了外面的这些孤儿这些孩子,那么我就是为信仰而战,我就是站在上帝这边的!
在电影的最后,男主角的原型,sam childer说了一句话:如果在某一天,某个晚上,你的家里被暴徒和游击队闯入,绑架了你的孩子,如果你希望我帮你把孩子救回来,那么怎么救回来的这个过程已经不重要了。
done。
有信仰就是好,简单粗暴直接有效。
从片名看还以为是一部CULT片,但没想到是一部真人真事的正剧啊。
但这不电影的问题是“太正"了。
整个剧情充斥着道德的说教,敌人也相当脸谱化。
主角的转变还是有些无法理解,至于抛妻弃女更是莫名其妙。
真人真事也不用把主角塑造成完人吧?
还是挺失望的。
里面南呼叫讲的故事:说是被人追杀,本来应该拿枪的却拿了一本圣经,庆幸上帝的眷顾敌人从他身边走过去,而没有拿起武器进行以暴制暴。
我在想要是敌人当时发现了他,然后被乱枪打死,他是不是应该在地狱里面诅咒上帝老儿。
很早以前就准备看这一部电影了,今天很认真的看了一遍,,有好几次眼泪都快忍不住了,,为什么人类会这么残忍呢? 答案太多,可我们找不出来..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具具小孩的尸体,,一个个渴望的眼神,,心被狠狠的刺痛,,希望世界少一点冲突,多一份和谐,,为sam祈祷,,,为孩子们祈祷,,
拍的傻气!魔鬼变天使的转变太突兀了,Gerard Butler的动作片竟然连杀戮也如此无力。
毁家纾难不是个好词
20年前,这种题材就是孤胆英雄的枪战片;如今,就是一段欧美主旋律。时光流转,伤不起哈。
白人上帝新春走基层
沒什麼動作場面,片子又長,全片快進,真有點悶,無論豆瓣或是IMDB都評分太高了!!
因为是真实人物 所以愿意给五星!!
中间有一段略显沉闷 逐渐将人性刻画出来 但是个人英雄主义已经超过上帝的信仰 阿门
传记啊。。。
“如果你让自己充满仇恨,他们就赢了。”稍显拖沓。ps,MM已经具备丰富与型男搭戏的经验,除了trucker,还没有什么主演的片,下次,please~!
其实 还是蛮温情的...
看见孩子的笑容,就什么都值了
★ 不是对上帝不敬,但福音电影可以拍得更高明一点的么~[灵魂冲浪]不就示范得挺好的~您这又是嗑药杀人,又是跨国救人的,也太传奇了点吧。
没重点,角色转变太生硬。冲着演员看电影的毛病必须得改了。
没头没脑的电影,一方面看,可以视作传奇人物的光环全部褪去,所谓的英雄只是个被良心折磨,一意孤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偏执分子,另一方面看,如果要将其视作英雄,则影片糟糕无比,且不说混混到圣徒的转变太幼稚,也不说为大业抛弃家庭是否博得认同,单剧情起伏之呆板就足以逼近烂片
结局的收尾平淡而有无奇
我知道拍的不咋样,反正我乐意了!为了它让我知道了Sam Childers这个人再多星我也打满!
乏味 冗长, 角色又让人喜欢不起来
“如果内心充满恨,他们就赢了。”真实故事救人救入魔 Kony到底是有多大法力
主题先行的意识形态宣传片
冲着里面那点福音题材给个二星,好好个东西给糟蹋了,整出个四不像,没看的洗洗睡吧,姐鉴定过了,别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