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营业厅的办公室内,一如往常的做着令人烦躁的报表,却意外的听见办公室外营业厅里那台演示体验用的电视机,响起了我曾经极为熟悉的那首《美丽的神话》,我停下手头的事,靠在网眼椅上,想起了一个很长的回忆。
第一次看《神话》,应该是在05年,那年我初二,表姑父借了一盘《神话》的DVD,表姑说,这部电影不好看,但我一个人坐在地板上愣是把它给看完了,心里还为结局失落了好一阵子。
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估计就是蒙毅被叛变的敌将一剑砍下头颅的时候,镜头一下子变成了第一人称,从蒙毅的视角可以感觉到头颅从空中翻转着跌落在黄沙飞扬的地上,然后眼前一黑连同着原本不绝于耳的厮杀声,猛然间归于安静。
就这样曾经所向披靡的将军,带着他充满了遗憾不能诉说的爱情,带着他生前的赫赫战功,带着他不能再守卫的始皇帝,带着他和玉漱的约定,命陨沙场。
而在这部并不算甜蜜的电影里最甜蜜的一段,莫过于Jack寻着梦里前世的线索,找到了秦始皇陵地宫,并和玉漱相遇。
恍如仙女一般的玉漱,带着已经转世的蒙毅,在秦始皇陵地宫里相拥、嬉笑、飞翔。
战争已过千年,再也不会将他们分离,接着伴随着这样一幅美丽画卷的美妙乐调,就是这首《美丽的神话》。
当初的我对这部电影几近疯狂,我几乎走遍南桥镇大大小小的影像店,就为了觅到一张《神话》的电影光盘,而买回来的第一天,迫不及待的我,就将他放到DVD播放器里重温剧情,当电影放到他们相遇的那一段时,我用我的步步高复读机,将我妈的张国荣磁带抹了,录下了这一首《美丽的神话》,每晚睡前都要反复的听。
那时候初二,临近中考,每周六都要去学校读书,中午回家吃中饭,我就会再把这部电影看一遍,记忆中在那个阶段这部电影我反反复复的看了有不下三十遍,但百看不腻。
之后对这首《美丽的神话》几近着魔的我,还去找了这首曲子的曲谱,自学了笛子,我将曲子记在我的笔记本后面,用我当初最工整的字,写下每一句歌词,每次练习的时候,我都怕自己会吵到邻居,所以我会将自己蒙在被子里,用一个小手电筒照着曲谱,在被子里练习。
最后,很怀念自己那时候那极富幽默的耿直。
——————2022年3月30日——————今天我又回顾了一遍我最喜欢的《神话》。
时间真快,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那年我14岁,初二,如今我已31岁,在一家央企上班,体制内,老婆也在体制内,孩子三岁。
时间真的很快,到了这个岁数,这部电影已经不至于让我再次因为这个虎头蛇尾,让人遗憾的结局而心中空落落了。
在这些年里面,我其实一直会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在想要安静下来片刻的时候,翻出《神话》看一遍。
是的,《神话》依旧还是我最爱的电影,虽然不似初中的时候那么歇斯底里般的狂热,但她在我心里依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块,只是显得恬静而沉重。
在我看《神话》每一遍里,我每一次都会因玉漱在山巅为蒙毅跳的那一支舞而感到惊为天人,甚至这一段的BGM《孔雀之舞》还是我隔三差五的单曲循环之一。
在我看《神话》的每一遍中,我也依旧会在宫廷画师为玉漱画肖像时,当原本怎么都不肯笑的玉漱看到前来觐见的蒙毅将军时,露出的那一湾柔情似水的微笑的同时,我也与之一同开颜浅笑。
在我看《神话》的这些年中,我也经历过懵懂的爱情。
高中时期,从未学过绘画的我,还曾画过一副蒙毅上阵杀敌的画送给自己最喜欢姑娘。
当然,遗憾的是姑娘最终并没有和我在一起。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凌晨1点24分。
我还在单曲循环《孔雀之舞》,磅礴的曲调很适合欣赏至入睡。
晚安。
——————2023年12月13日——————这一年,我总能小破站上翻阅到各大UP主对《神话》电影的影评与解析。
无一例外的都觉得神话当年的评价是被低估的。
……嗯……是的,我一直都这么认为,从14岁,大家都说这部电影不好看,但我觉得无比好看,每周必看至少2遍开始……她始终是我的最爱。
现在看到那么多人觉得《神话》是一部被低估的好电影,我,真的很开心!
这次,以我最在电影中喜欢的一个镜头之一结尾。
————2024年6月27日————今天是我的生日,上海的天下着雨,与家人热闹的过完生日,老婆带着孩子睡了,我一个人再静静地看一遍《神话》。
据说今年将要上映同样由唐季礼导演的《传说》,故事背景也是由考古引出的一段古代往事。
很期待,届时一定要看看!
————2024年7月11日————上个月刚知道《传说》要上映,原来是这个月,刚刚看完,准备去写影评。
最大的感受“还是《神话》更好看”
同样是穿越剧,高明之处在于女主长生而男主转世,女主没有跟转世的男主最终在一起,而是坚持继续在陵墓中为了那个誓言等待她的蒙毅回来,或者隐约得知他不在了与他一同赴死,真的同生共死“从此,我只为你而活”相比《宫锁心玉》《一生一世美人骨》男女主双双死去穿越到现代生活,这种处理方式更有悲剧张力,精彩的多。
为了那句我只为你而活的诺言,玉漱在孤零零的陵寝苦等两千年。
当得知来人只是与蒙毅极其相像而非本人,当得知蒙毅已经不在世,毅然奔向崩塌的陵墓 慷慨赴死,真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为之生为之死。
而电影版更高明之处是留白,没有直接写玉漱的归宿,是陪伴蒙毅去地下团聚还是在陵寝一角侥幸活下来继续等着她的情郎 引起人无限遐想。
其实,玉漱到纵身而下的那刻,还是含着泪面对着杰克,她多么希望眼前的就是蒙毅,会再度为她一起纵身而下,可惜杰克最终独自逃出黄陵,一切只是一场尘封的梦。
再说说守护玉漱的三个男人,未婚夫,蒙毅和南宫彦。
一个婚约,以及对国家臣服他国的不甘心,未婚夫前来劫亲,却在公主命悬一线之时与蒙毅一起拉马车上来 共同守护公主 临终前最后的遗言便是保护好公主,他是爱她的。
从将军职责,到从头到尾未说出口的爱。
一句“我会为你而活”,玉漱忍辱负重嫁给秦王,并在地宫苦守两千年。
一句“蒙毅誓言,至死不渝”,蒙毅苦战沙场 自己寡不敌众的同时让南宫彦带回丹药。
而一句“照顾好丽妃”,南宫彦在地宫守候了玉漱两千年。
可惜,蒙毅再也没有回来 ,从见到杰克的极度欣喜,到得知杰克不是蒙毅的极度绝望,这个苦等两千年只为那“我会为你而活”的誓言,可惜眼前人不再是为她纵身一同跃下深渊的蒙毅。
除了千年不渝生死不离的爱情,《神话》还传递着家国情怀。
玉漱为了子民忍辱负重嫁给秦王,只不过多了对蒙毅的挂念;蒙毅的生命和利剑都为国君而生为国君而已,只不过多了对玉漱无法说出口的私情。
儿女情长和家国,他最终选择了家国却极力守护他心爱之人。
蒙毅的爱从未说出口,两人却心知肚明。
徐贵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临终前那句“与你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先走一步”,英雄的视死如归的豪迈跃然纸上。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耿直如他坚持要把丹药交给蒙毅,得知赵旷造反毅然“倒戈”向蒙毅,从始至终一个忠君爱国形象。
即便是大反派赵旷 ,面对作为英雄的蒙毅,先是往他膝盖上射箭指望他下跪投降,但蒙毅用剑撑住誓死不降。
大概是出于英雄相惜 ,赵旷给了他作为英雄该有的死法,向其鞠躬然后猛然挥刀刎之。
电影中在细节之处人文关怀处理的很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关于保护文物精神那块很多人有叙述,因为没有太多深度,在此不赘述。
最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手法,蒙太奇,相似桥段的古今嫁接,双线交织,最后在地宫达到高潮,古今融为一体 两个人畅游地宫,非常有戏剧张力和美感。
直到玉漱纵身而下,杰克独自逃出地宫,地宫之门戛然而止,一切似乎都终结了,无论是前世的梦,还是今世与威廉的友情,和古先生的斗争,都落下帷幕。
最后的镜头是杰克一个人孤零零坐在船上,翻阅着威廉为他亲手制作的关于玉漱公主的书,可惜无论是今生的好友威廉,还是前世的爱人玉漱,一切物是人非。
假如来世他们再相遇,会发生什么呢?
本剧设计中,韩,印三国文化,对于异域风情爱好者大饱眼福, 只不过印度那边略显拖沓,有点赘余,因为和主线关联性没那么大。
以及,可能是成龙电影一贯的风格,喜剧元素还是有点多,比如传送带被黏着,有点破坏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氛围,不过这种插入可以起舒缓作用,但是个人认为有点多了
神话其实是个美梦。
特别喜欢这首歌!
“解开我,最神秘的等待,星星坠落,风在吹动” 当这玄妙的歌声拂动在迷离的故事中时,我真的体会到了一种粘滞在忠诚与真爱之间的无奈,迷茫,甚至有一种自我灭亡的苦楚。
如果不太苛刻,《神话》其实是个美丽的梦,虚妄不能实现的幻想。
我不期望渐老的成龙帅如往昔,也不期望成熟的成龙拍出令人目瞪口呆的文艺片。
我不带任何期望,所以我欣然地接受了这个美梦。
只有没有想象力的人才会说这样的剧本写的糟糕,只有吹毛求疵的人才会刻薄的讥讽成龙的江河日下。
成龙确实打不动了,但他并没有放弃重振华语电影的追求和对身体衰老的抵抗。
他终于不再只演一口气从头打到尾干掉所有坏人的英雄了,学会了用奇妙繁复的剧情来充实影片,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鲜活。
“蒙毅誓言,至死不渝!
”英雄救美的浪漫故事和忠君报国的战士精神巧妙的揉合在一起,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索时分时合,来回切换的自然流畅,天衣无缝。
不要总说成龙老了该退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看看蒙毅奋力挽马车,孤身敌千军时脸上的坚毅,就可以明白那份一往无前的勇气、刚强和正气就从来没有从成龙身上消退过,这也是他本人身上最值得人敬佩的地方,他自己就是一个永不终结的神话。
而他和梁家辉的插科打诨,还有流水线上的那场打斗,熟悉的充满笑料的动作设计,让人恍然如时光倒转,十几年前那个莽撞博命的陈家驹依稀重现,心头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宛如童年好友相逢,风雨故人来,把酒叙往事。
梁家辉演这个角色我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真是牛刀杀鸡啊,这样的戏份对他来说实在是小儿科,纯属友情客串,把古教授给他演还差不多。
即使是这样一个毫无挑战性又不讨好的配角,他依然演的兢兢业业,仔细观察每个微小的地方都找不出破绽,这才是敬业,刘德华那样在脸上使劲折腾不算真正的敬业。
影片确实有些历史常识性的错误,象秦朝还没有马镫和那么锋利的铁剑,只是商业娱乐片不必苛求太多,并没有出现让人无法忍受的硬伤,无伤大雅。
可惜的是蒙毅临死的那段给人的感染力不够,这也是与成龙以前的角色从来不死有关,演不好这样悲壮的戏。
而且他也不适合古装的造型。
看这段台词说的多好,义正严辞,掷地有声:没有人可以从别人的国家抢走人家的文物,摆到自己国家的博物馆,说是帮人家保管,其实是据为己有。
这是可耻的行为!
没去电影院看,实在对不起大哥,忏悔一下。
不管是孙楠与韩红还是成龙和金喜善唱得『美丽的神话』,都有各自的味道!
影片给人的感觉是凄美绝然,蒙毅将军和玉漱公主的爱情很短也很长,两个人身份悬殊,却在生死面前心生情愫,阴阳两隔之后却穿越时空再续前缘,影片将三千年前的故事与今日相融合,营造岀一种浪漫气氛,深深地感染了观众,带给观众强烈的感情冲激,却不觉得突兀,心绪也随着剧中人物的遭遇而跌宕起伏。
看《神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的浪漫主义的飘飞。
这种手法主要使用于三段情节,一是考古学家跟他的同伴所遭遇的“神僧飞天”的情节;二是编剧和导演虚构的在古墓中的飘飞情节。
它们都跟所谓的“重力场”有关,其实,准确地说,在考古学家的同伴们用矿石做“科学实验”的时候,片子中使用的飘飞场面,也能构成一段情节。
三段情节发生的地点和条件不一样,所包含的叙述内容也各不相同。
“神僧飞天”和“科学实验”的情节,在片子中仅仅是一种铺垫,原则上说它不是编剧和导演所要重点表现的情节。
真正的重点在于古墓中的飘飞,衣袂飘飘的秦代公主,以及御风飞行的大秦国御前侍卫,还有后来越来越娴熟地飞越于空的考古学家,这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成为片子的亮点。
它以虚拟的方式,平添了片子的浪漫主义情调。
飘飞,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属于梦想,也属于幻想。
不少片子都使用类似的场面,比如《十面埋伏》、《英雄》,还有早期的电影如《白发魔女传》等等,它超越于人的能力,却又为人所幻想。
从技法上来讲,我觉得类似的“飘飞”跟电影中的“慢镜头”之类的手段,可能有一点联系,比如《庐山恋》、《甜蜜的事业》等片子中的慢镜头,男女主人公互相跑过去,背景衬着舒缓的音乐,大概也是那么一回事儿。
飘飞,总是浪漫的。
我真的太喜欢蒙将军,我眼中最绷紧情弦的角色没有之一,甚至是成龙自己最好的角色。
“将军”的列传从来都是容易写的故事,杨家的也好李家的也好,他们自带九曲回肠的情节和豪情壮志。
所以也就被写得太多了,太俗了,人们看得眼晕,比如隋唐,捉出一个不是将军就是元帅。
蒙毅,他也只是个普通的将军。
他太简单了,他和所有将军一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和所有将军一样战死沙场,落入俗套的死不瞑目的结局。
但他在这部电影里,被赋予了“唯一”性,他从俗套的故事中超脱出来,在古往今来将军们的万里碑林中鹤立。
电影给我们一个默认:只有他可以。
他是站在所有人心目中巅峰的人,秦王的未曾露面完成了这一点。
所以,万里护送,只有他可以。
不死丹药,只能交给蒙将军。
丽妃一笑,只会因为蒙将军。
他临行前对她说,保住皇上的性命,就是保住了丽妃的性命。
他没有说你,他说,“丽妃”。
好克制的“丽妃”!
于是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词语比之更加悸动不安或更加坚如磐石,更加忠烈不二或更加反骨通天。
你觊觎她,可你不敢。
你更是不能,不会。
“丽妃”,这是她已经另属他人而得称谓,却好过千千万万种私称昵名,故作痴种。
当他说出“保住皇上的性命,就是保住了丽妃的性命”这样的话,如同无波的湖面终于有了掠影。
完美的模型因背光而立体,越是高大的就越是投下暗荫。
他忠心,但是他违背忠心。
他赴死,但他也死于私情。
他死不瞑目,但却达成了远超期望的结局。
我喜欢这个没有表露过爱意的将军死于爱情,我喜欢尽管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于赤胆忠心,其实他恰恰因不忠而视死如归。
我喜欢每一句充满无限崇拜的“蒙将军”背后,那个曾在雪野命悬微发、因美人敞衣相救才活下来的蒙毅。
我喜欢那个在悬崖上强忍着不看皇妃,却把照顾好丽妃当作遗言的将军。
我喜欢这个舍他其谁的大将军竟然有一份卑微的隐忍的无果的爱意,我喜欢这个只有他可以的大将军只有爱她不可以。
我喜欢他太多太多,他有限的故事里只能容纳下一点简朴的矛盾,却每一个都可以灼痛人心。
蒙毅绝杀的点到底是什么?
是极限强弱对比,是“可以但不敢”。
他站在尸山血海上那么勇毅盖世的样子,但在他心里他永远不敢去触犯玉漱。
他不会因为自己几次三番差点为她去死而产生自诩之心,不会因为别人眼里他是如何伟大的大将军而像安禄山一样有哪怕一丝不敬不臣之心。
他爱她,且他难道不知道她也爱他吗?
不知道她对自己的爱心如明镜?
他知道,他也配得上,但他不会去做,因为他把自己放得太低了,低于皇权低于职责低于忠义。
这其实是需要非常强大的信念才能做到的事——正是他的强造就了他的弱。
反而是丽妃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着推动着她的爱,是柔弱的玉漱做到了两千年的苦等,是身陷囹圄的玉漱因爱而自由。
柔弱的玉漱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神话中最坚毅的人。
她为蒙毅,敢做出旁人不敢做的事,说旁人不敢说的话。
两千年里,两千两百一十五年。
丽妃带着她的爱意活下去了。
两千年,你知道两千年有多久吗?
一朵广玉兰花最多只会开十五天,回忆一个人就像融化一片雪。
一切都太短了,而两千两百一十五年是五万四千朵次第舒开的广玉兰花,八十万场昼夜不息的大雪。
骊山不仅有秦王陵,还有华清宫。
华清宫有杨贵妃的芙蓉帐暖,有西安事变蒋介石翻窗逃跑的雄姿。
这一切都在这两千年里发生了,贵妃死了(想到此处,我今天还重新看了妖猫传。
),宋氏姐妹也死了,她们所爱的人也早就都没有了。
蒋介石给宋美龄栽的梧桐树又扬起了桐絮,丽妃依然在陵墓中等待蒙将军。
那个只有一次雪夜,曾胆敢把手放在她肩上过的蒙毅。
此后,他只说“万万不可”“末将不敢”。
我能猜到那是什么样的。
正因他们至今的记忆太短,正因他们 真正 属于彼此又从未 真的 属于彼此,两千年,四千年,八千年,她的爱绝不会减少。
他们的故事不会褪色,每一个画面都只会增添进更多的细节,每一秒钟都会被无限地拓延。
他坚毅的神色只会更加惊心,每一次他在回忆里看向她,而她因此展露笑颜。
他们说悲伤有五个阶段。
否认,恼怒,纠缠,沉郁,和接受。
八十万场大雪之后,她从未向前一步,这是何等的勇敢,何等的伟毅——她同将军,果然是唯一相配的啊。
看着画像,我好像突然有点理解了戴锦华说的电影最终是爱的艺术。
《神话》就是关于玉漱的爱,也许主创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爱确实诞生了,它可以被遮盖,但无法被摧毁。
这份爱连绵不绝,直到两千年后在始皇陵里爆发为惊心动魄的一跃后烟消云散。
1:港版和大陆版的区别似乎就在地宫那一段,港版删掉了两分钟。
但个人更喜欢港版,只因为则这里港版的bgm用的成龙金喜善的版本,而大陆版用的孙楠韩红的。
后者尽管挑不出什么毛病,但考虑到这里的情境,更适合当电影的推广曲。
而金喜善的副歌在成龙的主歌铺排下凄美得不可思议,听着简直魂绕九天。
2也许为了跟现代线标准的“成龙式段落”平衡,唐季礼删减了很多原素材中动人的古代场景。
但我翻了翻imdb的评论,很多老外还吐槽古代线冗长乏味。。。
well,只能说龙哥的标签太大了,真按我的想法剪出来可能评价更低。
3天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个如今看来烂俗元素叠加的故事能让一个00后深深中毒,可能是《爱在西元前》的锅吧。
小时候一直没有完整的看过这部片,只有些许碎片一直在脑海扎着根,它们会自己肆无忌惮地生长出枝桠,成为血肉的一部分。
如此说来,这还真有点神话般母体的性质,毕竟神话很多都是残篇不是么4要多么灵光一现才能想出“为丽妃画《春风笑意图》”这短短几十秒?
如此的浑然天成。
杜可风说很多场景不能人为制造,你只能把演员摆在那里,环境自己会吐露秘密,就像丽妃的笑意。
5结局jack在船上的场景看起来有点多余,但细看他在做什么,他好像是写了本关于神话的书,合上书页时离开时,他表情安详,甚至看不出遗憾。
这里是最灰暗的时刻,因为我明白再也没有神话了。
6推荐一下淘宝蒙毅若归来这个小店,店主用三年临摹出了《春风笑意图》。
虽然跟博物馆的原图有差距,但人家是业余画手。
翻她抖音,还能看到她深夜在收费站工作时临摹玉漱的画像,这也是《神话》在另一维度延伸出的美了。
7蒙毅是我最喜欢的成龙角色,应该也是我唯一能记住的,这部电影也是。
8好希望《神话》重映。
成龙大哥实在不适合这么文艺腔的说话。
三千年的爱情啊。
怎么看都不适合小警察陈家驹。
也不适合那个老去的陈国荣。
只是金喜善太美。
美到沧海桑田也不过是悠忽一瞬。
虚空中等待了三千年。
不寂寞么?
蒙毅将军不再回来。
大秦帝国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来的那个人。
他的朋友叫他杰。
玉漱神经质地低喃。
你不是蒙毅,你不是他。
蒙毅没有死。
他没有死。
我要等他回来。
于是玉漱再一次漂向了虚空中。
下一个千年。
等来的又会是谁。
也许吧。
今天去看了刚上映的成龙的新片《神话》。
早上还为是否去而犹豫,幸运的是没有错过这内心期待已久的佳片。
影视作品中一直不乏跨越时空的恋情,似乎几乎每部都能打动我,说不出原因。
《神话》结合了太多能刺激我感观和心灵的东西:成龙风趣幽默的打斗、金喜善身着古装的优雅、夺宝奇兵般的探险、绚丽的特技效果、异域的风情...,还有着华语电影难得的荡气回肠的电影配乐、主题旋律,摄影角度的选取也值得称道,《神话》几乎具备了一部优秀影片该拥有的所有因素。
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在那个年代同样打动我的一部影片。
虽然电影里孙周的表演太过作作,其他主演也有表演生硬的段落,但暇不掩瑜,电影营造的凄美大气的氛围,我相信让每个观影人都犹如置身其中。
对于金喜善,我们这一代也许喜欢的人不会很多,最早进入中国的韩星,过多的曝光,一直花瓶的形象,似乎已经 out 了如今的时代。
但自己一直很喜欢她,莫名。
对于影片中的公主的结尾,让一个等待千年的人从幸福的极点坠入到失望的极点,太过残忍。
她翻身回到秦陵,而成龙扮演的 jay,竟然独自放任她面对被埋葬,自己偷生、置身事外,觉得有些牵强,并不符合人物的性格。
如果换成公主为了救他而舍生,照应影片开头,更应了轮回的概念,不知是否更好。
观影回来很久不能平静,网上竟然找不到这部电影的原声,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希望能再次重温电影中的感动。
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潮起潮落始终不悔真爱的相约,几番苦痛的纠缠多少黑夜挣扎,紧握双手让我和你再也不离分。
为了记忆。那是神话电视剧大热的时候,主题曲大红大紫的时候。偶然看过电影片段,就在相见的时候,觉得跨越千年的爱情真是浪漫极了,陨石反重力漂浮着的陵墓天宫也是惊艳极了。悲哀的是现在却无感。那么成长究竟意味着获得还是失去;经验的积累究竟是成熟还是天真的丧失。
#3000部标记#,18年后重看,那时候还小,看不太进去爱情戏,这次重看认真地看了文戏,一向直来直去狂轰滥炸的唐季礼和龙叔拍婉转缠绵的爱情戏不算完美,,节奏一直在一种诡异的模板化(对话→做梦→醒来打架)中反复,收尾也有些“就这”之感。但比玻璃樽已进步了很多,有港片难得的大场面,有玉漱动人的独舞,还有尚在巅峰末尾的龙式动作戏,7分还是偏低了一些。
对古装大片的要求已经降到了只要台词不雷人就还不错啦
多年前看的片子,看完感动得一塌糊涂。看到豆瓣6点几的评分觉得不可思议,好像没有那么差吧?很想再看一遍,却又不敢,毕竟我现在的想法和十年前差太多,也许再看真的觉得没有记忆中那么好了。就像电影中的公主一样,我宁愿保留脑中那个印象,不再去修改,让它永远都是美丽的神话好了。
神话电视剧版男主是帅哥靓女,神话电影版是大叔和美女,想想如果一个高帅的男的来演蒙放,那是不是更好看了,嘿嘿😁
傳說上映前補看,以前只有斷斷續續在電視上看過,如今第一次完整補完,毫無疑問是唐季禮最有野心的一部作品,以前世今生的設定在尋找秦皇陵的過程中串起橫跨2000年的愛情故事,打鬥部分依舊是成龍和唐季禮的拿手絕活,即便看了那麼多成龍電影,每一部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新花招出來,再來劇情部分,故事發想本身便已具備如鐵達尼號般橫跨多年的愛情史詩回憶,唐季禮也在轉場上盡可能地效法卡神,用無縫接軌的轉場做出時空背景轉換的雙線性敘事交錯,但很遺憾地動作指導出身的唐季禮仍舊難拍出科班導演出身所熟稔的史詩雋永感,這讓科班導演來拍相信能補上更多複雜的情緒,所幸結尾差一口氣的蕩氣迴腸感藉成龍和金喜善合唱的主題曲《美麗的神話》補足了,毫無疑問是經典主題曲,將橫跨千年的愛情幻化為永恆的回憶,歌詞與編曲唱出了愛情史詩的淒美感。
美丽的公主 劫婚的将军 一挑一的大将对决 莫名其妙的梦境 时空交错的蒙太奇 偏执的科学家 宏伟的古建筑 飞天的圣僧 性感的舞女 睿智的长者 成龙式的幽默打斗 桃色乍现的挑逗 哀怨的嫔妃 奸臣的阴谋 部将的忠诚 令人感动的神马 热血沸腾的拼死一搏的英雄 敌手的尊敬
千言万语概括成两个字:穿越.. 再加三个字:看,灰机....
和付湉湉宋元明,星美
放在95年,这电影是部精彩好看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都05年了,非得整这种流水线式的产品出来浪费大家时间?
The so called 美女 the real 野兽
啊,为什么这么低的分啊,跨越千年的等待,多纯粹的be美学啊
感觉成龙这部片子有点老了,古装片还是要大制作大场面的比较好啊,但是歌想当不错,金喜善也很正点
以前不觉得金喜善怎么怎么美,后来出来了胡歌那版,卧槽,金喜善简直上升到仙女那个等级了。还有主题曲也很好听啊。
这部以前看的电影居然没有评过分?觉得大众的审美水平真是非常严重的从众行为,明明非常精彩的一部电影,就要自己来指出其“不足”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008.7.3 CCTV6 home 电影歌曲再次超越电影本身的范例。
和成龙的很多电影一样,陪我爹看了好几次。我爹啊……算了,不评论他了。有他乐意看的电影也不错,毕竟他是一个看指环王都能睡着的中年男人。
这要放在今天上映,那就是标准的古装动作穿越剧了。搞笑还可以,国际化还凑合,故事内容一般,音乐不错。
不太喜欢看成龙自嗨,金喜善很漂亮,看起来软软的,不过我对这种剧情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