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张国荣复出歌坛,周慧敏告别娱乐圈,《甜蜜蜜》横扫金像奖,王菲剖腹产女。
以上,我全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1997年我出生了 1997于我,是一个数字,我出生的年份。
《请回答,1997》就好像是一个容器,给韩国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们一个怀旧的宣泄口。
即便文化、地域不同,人们总会在年代感里产生共鸣。
在美剧疲软英剧变成时髦的年代,我有些不好意思谈韩剧。
《请回答,1997》在近几年的韩剧中,的确属于口碑之作。
韩剧作为浪费脑细胞消磨时光的第一消遣,这部片子简直无可挑剔。
尤其在拍摄上,《请回答》多用倒叙的手法,再结合插叙,虽然偶尔有年代的混乱感,但整体上依然很好地保持着故事的连续性。
以2012年的一场同学会作为开端,情节在回忆里徐徐展开。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剧,不如说这是一部长篇话剧。
而同学会是故事的框架,每一句台词都暗藏深意,再由回忆揭开渊源。
从开始的“诗源你胖了啊”暗示女主角怀孕,再到最后“你们家的坏丫头什么从日本回来”暗示嫂子去日本看演唱会。
回忆并不是随机的,都是刻意而具有连续性的铺排。
父亲的叔叔讲起从前,只为注解“哥对不起你”。
无论是台词和演员,在感情上都显得温情脉脉又有节制。
很多时候那些我以为女主角应该“冲上去一把抱住男主角”的镜头,都被处理得冷静而不煽情造作。
那些充满热血战斗力满格的年代只停留在青春期。
当明星开始比自己年龄小的时候,追星已经变成了传说。
追星算是怀旧的重要因素,那么关于同性恋帅哥,爱上男主角的江俊熙,算是本片中一个跟上时代潮流的因素了。
哎,这年头的帅哥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直男。
起初还以为是喜欢女主角的男二号,后来才知道“看到的并不是全部”片子最后探讨的初恋,诗源先于云宰而和他的哥哥在一起过,友珍在何灿之前并没有和别人谈过恋爱。
友珍说,我不是初恋啊,只有你们才是。
初恋的定义并不是第一个正式在一起的人,而包括了正式的暗恋、明恋,那些曾经真心喜欢过的人。
诗源没有喜欢过太勇,友珍却真的为云宰落过泪。
“初恋,每个人的初恋都那么美丽的理由不仅是因为初恋的他那么美丽,可能是因为那初恋的时间里有我不成熟的年轻,有无比天真的我和热情无比的你,还有知道再也不会回到那个年轻纯洁的时光了。
”大部分人都要谈很多次恋爱才会找到那个最后陪在自己身边的人,再不济也要两次。
有时候,女孩子们会纠结为什么那个时候陪在他身边的不是我,可也许换过来想想,也该庆幸现在陪在他身边的是我。
有时候,怀念的不是那个时候的人,而是那段纯洁无暇,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从来没有怀疑过诗媛最终的归宿,你能把她跟总统候选人老婆——极大可能的韩国第一夫人的头衔联系起来吗?
虽然后来太勇的媳妇也做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比如在丈夫大选在即之夕跑到日本去听东方神起的演唱会,但毕竟她拥有一份在常人眼中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年纪轻轻便担任医院要职,完全有理由相信她过去的人生精彩程度不亚于太勇、润在。
我想过最坏的情况是诗媛最后两个都没选,因为青春不就是充满各种遗憾吗,好在编剧很人性,不像[那些年]里,只能想象或存在的平行空间两人可以续写故事。
尽管编、导一直混淆大家的视线,让“老公”在结局里揭秘,但同学会上一个无意的动作,润在帮诗媛整理露出的内衣带,让答案昭然若揭,试想诗媛成为哥哥的女朋友后润在的举动,抗拒搁以前再平常不过的肢体触碰,甚至难得地发脾气,又怎会对一个已经成为嫂子的人有下意识如此亲密的行为。
说诗媛一直不明白润在的心意,其实润在不也一样么,不同的是,润在清楚自己的心,而诗媛连自己的心都弄不明白,她把有限的精力无限的热情投入到爱tony的事业中去了,所以也难怪润在总把“懂事点吧”挂在嘴边,是啊,拜托懂事点,能看到我对你的特别。
这两人中间,看得最清楚的莫过于俊熙了,喜欢上一个人可以只是一个瞬间,譬如润在之于诗媛,譬如俊熙之于润在。
他说过,比起不得不把秘密藏在心里,倒不如说出来后可以彼此取笑,只是他太清楚这是个不能说的秘密了,尽管最后两人就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但有了这张纸的隔阂,才可以若无其事的继续做朋友。
俊熙比诗媛更早知道她对润在的心,他也说过诗媛无论说什么最后总能提到润在。
因为在意,所以才会无时不刻地比较,只是局中人此刻看不清。
有时候人很奇怪,会去接近自己喜欢的人所喜欢的那位,初期可能只是抱着好奇或是这样也能够离“心上人”更近一点的想法,而后却成为两人共同的朋友,心甘情愿的听他俩对对方的吐槽,以调停者的身份各种两头灭火,可以一边喜欢着,一边觉得他们俩理所当然要在一起,这种几近自虐的自我牺牲,也许是让人痛并快乐着的吧。
两个人之间的困难再大,只要彼此相爱,毕竟是并肩作战,倘若是一个女生,站在俊熙的角度,听诗媛的抱怨,完全可以说出“你就知足吧,只要他爱我,再大的困难我也愿意面对。
”俊熙不能也不会,他的无所求(固然有“求也求不到”的成分在)让诗媛也感到对他很抱歉。
写到这,突然想起编剧安排的好几个韵味深长的矛盾之处。
俊熙说润在家事一根指头也不会动的,但带诗媛参观他准备的婚房时却是他在洗碗。
润在说自己不介意女朋友喝酒,甚至用碗跟女同事碰杯,以至于让从大学起便爱慕他的女同事以为最近谈恋爱该换风格了会喝酒才能成事,却不准诗媛沾酒,很坚持。
演讲前面对性感主持人的暗示,直白道自己讨厌咖啡,却会死赖着上诗媛家喝杯咖啡,男女朋友之间,“要不要上楼喝杯咖啡”简直就是暗号嘛,可是,要真是很纯洁的说说却引起误会可怎么办才好,哈哈。
很多很多,润在对诗媛的不一样。
高中三年后分别的六年,可以避开一切可能见面的场合,也不会打听她的消息,这个男人可真是决绝。
如果不是咖啡店的偶遇,友珍父亲的葬礼,真不知道他俩还会硬撑到几时。
润在不见诗媛,是在不清楚诗媛的心意而又在意哥哥的情况下决定的放弃,诗媛,我想是因为她的个性很帅气又对生活充满热情,虽然心上缺了一块,也照样可以让自己感到充实。
只要缺口不被打开,这两人应该都可以就此生活下去,或许就会是另一种遗憾的结局了。
不得不说,这剧的编剧简直是一个强大的细节控,不仅体现在对怀旧场景完美还原上,演员的各种动作,也是精心设计了的吧。
诗媛在课上听收音机的那段,耳机线从背后绕过,穿上外套,把头发放来遮住耳机,用手撑头掩护,简直是标准化流程啊。
青春都是相似的,这部剧就不停地戳中我们青春的相似点,而回忆,永远能激起最大的共鸣。
说说太勇对诗媛的感情吧,就像他所说的,一开始是移情,后来是真的喜欢上的。
我一直觉得,因为相似的喜欢并不能延续太长的时间,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
剧里对东珠没有过多的描述,但基本跟诗媛一样,是一个率真的女生。
太勇很吃这一套啊,再看看后来的医生嫂子在诗媛看来,她的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因此担心父母会离婚,应该感情是不好的吧。
可不知道诗媛的女儿会怎样看待她这对每时每分几乎都在斗嘴的父母,我们倒是知道他们感情是很好的,真是一种好笑的延续,润在还跟诗媛她爸一天生日,真是要抱着自我牺牲的精神过一辈子了,诗媛应该也不能比她妈强了,妈妈虽然每次做食物都弄惊人的量,但好歹会做,诗媛在润在面前就是一个甩手掌柜啊。
很多大人都忘了他们的小时候,或者说,成为了大人就有了很多大人不能不管不能不做的无奈,比如,小时候挨打时会发誓以后绝不打自己的小孩,比如说决心以后有了孩子不干涉ta的兴趣,不说一些大人才会说的话,典型——“听话,父母都是为了你好”。
可“那些念念不忘的,就在我们念念不忘中忘记了”。
看诗媛好像总也长不大,应该不会反对自己女儿追星,润在可能全部心思都在在意老婆跟tony了,也顾不上管女儿追星,不过儿子取名叫胜浩真的是太勇想的吗,不会是诗媛求他的吧,看自己老婆天天抱着胜浩叫着胜浩还不得膈应死,润在呐,辛苦了,真真是甜蜜的负担
请回答1997 韩流白皮书第二篇(3-4)希望成熟其实不应该有一定之规,只在乎懂得,无性别无关,早明白的人肯定更加辛苦,因为他是需要经历漫长等待的那个人,这当然需要爱,也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
这一次看了那么多让女方辛苦故事的我居然看到了男孩子是那个率先明白自己心意的人,不禁会心微笑。
如果是云宰,一定不会有问题的,因为他总是那个默默看着诗源的人,不仅如此,他也是静静守护的人,虽然大多数时候,他的行为总是不能被女方理解,总是当他是个讨厌的老土,可是旁观者清,同样喜欢云宰的俊熙会看着这样抱怨的诗源,笑着说:-你知道你总是以骂云宰为结束吗?
-是吗?
是哦。
原来,早有人比这对看似烦恼别扭的人更加明白,也早有人在觊觎这对将会成为情侣的男女那样亲密与默契的情意,其中最有趣的当然就是诗源的好朋友毛友珍,因为是专业粉,所以她虽然会喜欢这样优秀的云宰,但感情失落后她肯定不会受伤很深,因为她是一个会被优秀事物吸引的人,但是最让她心动却是不变的人和事,比如……道何灿?
是的,没有错,到了第三集,扮演何灿的资深艺人殷志源才算是正式登场,说实在的,看到他真是让人惊喜。
在韩流初起的时代,他可不是现在的孩子们口口称呼的殷初丁,他是被圈内人极度关注,出身最悠久的政界朴氏家族的贵公子殷志源,人们暗地里都称呼他为:殷名门。
他的奶奶是被暗杀的前总统朴正熙的姐姐,因此今年十二月将要举行的韩国全国大选的参选人朴槿惠女士就是他的堂姑母。
所以,当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编剧会在同窗会时特地加上一段大统领候补究竟该选谁的段落,这是在借节目向殷志源的堂姑母朴候补表达敬意和支持。
有趣的是,剧中的人们几乎都将对演员的关注投向了近期因为SBS大热历史剧【树大根深】而恢复人气关注的顶级电影演员韩石圭,这里需要特别纠正的是,韩演员的汉字名为:韩石圭不是:韩石奎,韩石奎是韩演员姓名的错误译法。
因此这里需要纠正的是字幕:【注:时间轴为作者自制 仅为标示时间 修改字幕文件时请以制作组版本为准】在2012的同窗会时,诗源依然认为最好的演员,应该成为王者的演员是韩石圭,她一边要求云宰给她捶背,一边说:00:39:52,140 --> 00:39:52,910王是韩石圭 喂 你轻点儿韩石圭,这才是正确写法,后来在过去的故事回房部分,诗源和俊熙一起从影院出来,还是说:00:39:56,340 --> 00:39:56,910韩石圭走到哪儿都是王者在同窗会时,毛友珍提到候选时,也说要选韩石圭,所以她说:00:40:05,340 --> 00:40:05,980还不如有韩石圭的脸呢正因为大家的说笑,才会让一旁看着已经成熟长大的女孩子们感慨的云宰想到:00:40:15,240 --> 00:40:15,890十五年前我们身边也有韩石圭云宰为什么会回忆?
那是因为诗源和俊熙一起去看的那场电影本身他约好诗源去看的,所以他在知道诗源和俊熙一起去看了本该跟他一起去看的电影时,才会说:-你不是约好跟我去看的吗?
看到云宰的眼神了吗?
这是深深的嫉妒和失落的表情。
原来,一个人的爱可以在面部表情上展现的这么明显,却没人能看出来,就连诗源的父母也不以为意,只是诗源的妈妈意外地发现一向都聪明稳重可靠的云宰失态到了往她的杯子里倒酱油的地步,可见他的心里是多么难受,【伤心街角恋人】本该是属于他和诗源的故事,不是俊熙,可是如果他要知道了俊熙与诗源的对话,就该理解诗源说的那句话:-男女之间就不能有朋友吗?
男女之间当然能有朋友,但前提是对方是没异性恋情那种心意的,若是拿云宰比方,那真是不对,可是拿俊熙来比较,举例就刚刚好。
诗源虽然更晚意识到云宰的爱,但不等于她不敏感,她其实早就知道俊熙喜欢的是云宰,所以才会放心的与他相处,遗憾的是在俊熙的爱被揭穿之前,云宰还在心里倒腾着那坛关于爱的酸醋。
那么,俊熙说的是什么呢?
他说的是:00:41:00,050 --> 00:41:00,840我只看到全度妍(全道燕)啊可见,在那个时候,全度妍已经在首部作品就大放异彩,被整个韩国电影界关注,当年的众多奖项也肯定了她的才能和努力,后来她被称为:电影世界的善行公主。
话题回到剧情这里,实际上俊熙是个比诗源更加聪明、清醒和敏感的孩子,他看出了诗源对云宰的特别,才会特地接近诗源,为的是拉近与云宰的关系,多了解关于他的事,可是他越接近诗源,就越是发觉她对云宰的感觉和态度也是特别的,在她称赞别人,甚至责骂别人的时候,云宰都会突然冒出来,成为她对事与人比较的标准;每一次她说话都会以责怪云宰来结束,这说明云宰早就已经住在了诗源的心里,并不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知道这个人的每件事,每个细节,关于生活的那么多瞬间,就会烦,相反地,将一个人深刻地放在心里,才会记得他的那么多事。
哪怕诗源的父母,甚至云宰的哥哥太勇,都不会有诗源对云宰的用心和记忆,这是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记忆,封存在1997年的记忆。
那时候还是十六岁的少女诗源会说:00:40:55,150 --> 00:40:55,920韩石圭真帅因为在1997年,他可说是韩国最好的电影演员,诗源说他声音很有磁性是因为韩石圭是配音演员出身,直到现在,在他参加年初的2011SBS演技大赏时,新闻中记者依然称他为:我们国家最好的电影演员仍是这么朴素。
在1997年,韩石圭的气势根本无人可比。
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电影演员的代表,既是演技的代表,也是自我管理的代表。
所以,剧中描述的诗源和同学俊熙一起去看的那部电影正是1997年度大戏【伤心街角恋人】,这也是顶级电影演员全度妍登上影坛的第一部作品,为她赢得当年不少新人奖。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她的名字叫:全度妍,一度曾经被当年我国第一韩流网站韩朝风的译者们翻译为:全道燕,之后她的名字被确认为:全度妍,与韩石圭一样,全度妍也是韩国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里出现了若干韩流怀旧的元素,让我知道怀旧往昔的岁月,牵念过往故事的人和事,并不是老土的事,我也很高兴有人和我一样,居然还出现在现在的韩剧里,这真是太神奇了!
是的没有错,除了主人公贯穿十数年的暗恋情愫之外,本剧除了第一第二两集里出现的韩流风向指标【星星在我心中】(星梦奇缘)之外,故事里的人们居然还在讨论俊立比小民帅。
什么?
没有?
车仁杓(车仁表)就是扮演李俊立的那位,安在旭不用说就是演小民的那位。
现如今看新闻的孩子们只会看金喜善的新闻,惊讶金喜善为什么会选择安在旭这样的资深演员作为自己最想合作的人,而整理资料的我只是会心微笑——原来,踏实稳重义气的男子会一直被感谢和牵念。
1997年,那是一个韩流初起,黄金般的岁月,所以看到诗源为了见到她崇拜的歌手TONY·安,在别人家门口蹲守好几天,风餐露宿,甚至睡在纸箱里,为的就是跟哥哥见面,拿个签名那么简单,看戏的我一边微笑一边心酸,这才是真正的热血粉。
比起现在动用一切高科技非高科技手段,拼尽全力骚扰偶像歌手的私生饭们,1997年的粉丝绝对是热血又纯真善良的一群人,所以,她们会蹲在门口讨论跟哥哥一样的发型做了多久,还会关注哥哥的爱车,可是她们绝对不会想要伤害自己喜欢的歌手,也不会去恶意骚扰。
只是……偶尔会因为安胜浩歌手出门抱他的小狗安妮,她会向他请求说:-我可是釜山来的呢!
可是对方比她更牛,气势更强大:-我还是美国来的呢!
还能说什么呢?
诗源当然是懊恼地哭了,可是随后她就有了惊喜,安胜浩歌手真是个好人,特地顾及粉丝的心情,还在她背后签了名,问她有没有车费,其实是想要给她坐车的钱回家,所以她感动又难过地哭了,痛哭着说:-哥哥,我爱你!
虽然……回家后,被爸爸剪了头发,但这绝对会成为诗源此生最难忘的回忆。
因为,第一次有人以最彻底的善意回应了她的热情和喜爱,对方还是一位韩流歌手,这样的记忆真是独一无二的。
只不过,想过之后还是会心痛,因为很少有人能跟初恋结婚,当然也很少会有歌迷跟歌手结婚,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不过,真的没有人能跟初恋结婚吗?
不,我想还是有的,譬如……本剧的另一位主演殷志源,他就是等到初恋再相见的最好例子,当年殷志源与来自夏威夷的初恋李小姐结婚,成为名动一时的佳话,这说明,人与人能不能在一起,不仅要看缘分,也要看心意,还得两个人都有这份心意才行。
当然,殷志源的情况只是特例,现实中大多数的夫妇都如同诗源的父母那样,吵吵闹闹又亲亲热热地过完大半辈子。
难道第三集刚开始诗源的父亲对着诗源的母亲大喊,要妈妈做的辣白菜,没有告诉人们什么吗?
这说明诗源的母亲根本不会做泡菜,正因为不会做,诗源爸才会说想吃妈妈做的泡菜,实际上从第一集最开始,编剧就已经告诉观众:诗源妈对于家务活是不擅长的在韩国,不会做泡菜的主妇等于无能,是有可能嫁不出去的姑娘,可是诗源爸居然包容了这个女子这么久,还一直都吵吵嚷嚷,怪这怪那,证明他一直都在忍耐,他肯定是看到这女子除了不会做家务之外的优点,才接纳了她,事实说明,诗源担心父母吵闹根本就是白担心了,对于一部分夫妇来说,吵架是互相伤害对方的利刃,可是对另一部分夫妇来说,吵架是宣泄和情趣,甚至是日常生活必须的运动。
所以,如果明白实情,就真没什么可担心的。
当然,诗源与同学的对话也告诉了观众,究竟什么才是地域之分。
在她和云宰一起去上学的路上,遇到另一位同学,提到:-不能让庆尚道和全罗南道的人结婚!
实际上,诗源爸在看新闻时与诗源妈发生的争执,就是因为当年大选时全力备战的候选人金大中,诗源爸在剧中直接称呼金候补为:金大中老师。
这里需要专门科普的是:由于朝鲜人口较为单一,自古就不存在宗教和民了那个族之间的争斗,地域性是韩国政局最为显著的特征,几乎体现了韩国政局最大的特点。
韩国的政局地图大致可以划分为:首尔圈,湖南圈(包括全罗南北道、光州等地)、岭南圈(包括被成为TK的庆尚北道、大邱和被称为PK的庆尚南道、釜山和蔚山等地)、忠清圈(包括全罗南北道、大田等地)。
军人当政时,三位总统:朴正熙,全斗焕、卢泰愚全部出身TK,而强调要自由、民了那个主斗士的金泳三出身PK,金大中出身湖南圈,金钟泌出身忠清圈。
因此,按照选票来划分,作为全罗南道的人,诗源爸当然会力挺湖南圈出身的大统领候补金大中先生。
看,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平静无波澜,哪怕偶尔闹个小麻烦也会被爸爸剃光头,吵吵闹闹,恩恩爱爱地这么过下去。
离开的人,再如何怀念都没用,譬如云宰的哥哥太勇,他想要寻找的也许只是一个替代品;默然暗恋的人,哪怕只是一点所爱的人爱上别人的可能性,也会被灭除,譬如云宰,正在等待爱情的人,会如同诗源那样,欢喜并且期待,爱情将要轻叩她的心。
如果你把青春重新走一遍,用十六集的时间。
“为了一件小事堵上性命的年纪,18岁,大人们都说,我们这个年纪看到落叶也会哭泣,但当时的我们,比任何大人都严肃、激烈、痛苦过。
”追星,这件大人们都嫌弃的事情,当时的我们,却觉得比生命都重要。
看追着HOT的你们,我看到了拿着蓝色荧光棒的我们。
曾经吃一个月的泡面,为了去上海看他们的国内首场演唱会,没钱住宿,在华师大的楼梯里睡着了的我们穷困潦倒的样子。
曾经看粉丝自制视频半夜十二点哭的一塌糊涂,出宿舍去洗脸,看到了另一只哭红眼的小兔子。
曾经为他们看过也写过傻傻的同人小说,吵着谁和谁才是CP,谁和谁是真爱,为了谁写的故事彻夜不眠,被窝里憋笑到内伤,或者是虐心的泪流满面。
曾经买了和他们同款的卫衣t恤,相互得瑟的穿了一个冬天,再冷也觉得很温暖。
曾经买了一个移动硬盘,上面是他们从出道到现在几百场高清现场,满了也不舍得删,一直舍不得。
曾经遇到过一个男生,爱着那时爱着他们的你,送的礼物是他们的专辑,可是你却已经没法回应。
曾经疯狂的爱过远方的他们,为谁受伤而担心,为谁离开而伤心。
曾经傻傻的暗恋过身边的他,谁坐在你身边的座位,谁今天穿的衬衣特别好看。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单相思。
我们都傻过。
要追求能做得到的梦想,做不到的梦想会让我们心碎。
我们都听过心碎的声音。
谁让那是青春呢,没干过那些蠢事我怎么舍得变成这样无趣的大人呢。
还好还好,我犯傻的时候,都有你们陪我。
不再狂热的爱着远方的他们了,可是总也忘不了那时候在一起追逐一个触不可及的梦的我们。
或许有一天,我会把硬盘里的他们都Delete,因为我知道,你们还在我身旁,而那些一起经历的时光,是怎么也删不掉的回忆。
《请回答1997》 虽然人人都在说,十年修得王小贱,百年修得柯景腾,千年修得李大仁,为什么自己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一个肯为自己保驾护航,肯为自己做幼稚又可爱的事,肯默默守着最原本自己的男生。
大概当你看过《请回答1997》以后也会觉得,程诗源还真是幸运又幸福,老娘怎么就碰不上一个青梅竹马。
但,姑娘请相信,在你应该回答的“1997”里一定有一个男生默默的看过你最美得样子,就算在人生绵长又香甜的回忆里,你也以最美的姿态,最得体的微笑存在在那个男生的以前,现在和未来。
只不过那时的你和程诗源一样迟钝又胆小,怎么也没有发觉那个男生的表白,还没长出充分的勇气从坚固的朋友变成复杂的恋人。
感觉所有人都可以恋爱,而且为了一件小事赌上性命的年纪,18岁,大人们都说,我们这个年纪看到落叶也会掉眼泪,但那个年纪的我们。
比任何大人都严肃、激烈、痛苦过。
1997年,我们的18岁是这么开始的。
《请回答1997》原本在我们18岁的时候就有人告诫,好好珍惜吧,人生最美好的时候。
现在三十几岁的人生也开是劝解青春期的孩子,好好珍惜吧,人生最美好的时候。
18岁的人生里面没有关于凭什么物价飞涨工资不涨的怨念,没有一点多余的力气关心房子要多少大洋一平米,不会领着让自己肉疼的礼物跟肥头大耳的领导拍马屁。
18岁的人生美好的像个镶着宝石的五彩泡泡。
所以是我们忘记了,18岁的人生里讨厌每天早起集合跑步的程度一点也不输给30岁的上班族对星期一早上的厌恶,18岁还没学会佯装没关系,不懂得所有如今的害怕都会变成未来的甜,18岁的世界会常常暗淡无光,可能是因为好友没和自己一起放学,可能是因为暗恋的那个男生又收到了一封情书,可能是因为自己烦恼如何处理一个来自于自己不喜欢男生的追求。
大概,现如今我们仍然怀念的18岁,是最横冲直撞外加懵懂无知。
没有一个青梅竹马么,那么有没有一个男生是你一想到青春期,就最想到的呢?
还记得你的初kiss么?
有没有和云宰一样,喜欢了一个女生好多年,但那女生实在是太迟钝,一定要你清清楚楚的告诉她,她才会懂。
你有没有苦笑过,自己喜欢上的是这个女生。
你有没有同程诗源一样,接到过从空气到铃声都让人不爽的电话,那电话是来自神的电话。
它是来抢你爸爸的,你要跟它拔河,你要拿出百分之两百的力气跟它抢。
不然你就只能输,只能哭着跟爸爸说再见,在你以后的婚礼上不会有人牵手把你交给另一个男人。
你有没有再还不懂什么是爱的时候,只是无条件的想要在一起。
可你现在看看,在想要在一起的背后,大抵都是“为了我心爱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完全舍弃自我的事情,能做不像自己的事情,那就是爱”。
所以云宰去陪诗源排队,所以诗源妈妈给编剧一遍一遍的打电话,所以连不敢同女生一起坐的道何灿陪友珍坐在公车最后一排。
有没有人无条件飞奔来救过你,像云宰的哥哥一样,像喜欢着诗源的云宰一样。
你有没有无条件要保护的人,像云宰哥哥害怕云宰出事一样,像云宰担心走夜路的诗源一样。
有没有接受过不能应答的一场告白,那告白执拗的太让人心疼,点头或摇头都配不上那告白的真挚,所以只能装作看不见,听不到。
还记得背着行李上大学的时候么,你有没有在车上流泪?
爸妈是不是装好了一袋水果给你叫你路上吃,是不是从一个月以前就开始收拾你的行李,你有没有看到妈妈在车子发动的时候转过身低下了头,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回家的路上会说些什么?
会不会和你一样流了两行心疼的泪?
一定有一个小东西是你不愿丢掉的,虽然成年后你嘴巴里一直在讲有多喜欢钻石,但你看看你的柜子里,你的手指上,你的耳朵上,你的手腕上,你的心里,是不是有一个小小旧旧的小东西。
它简单,廉价,甚至和现在的自己十分不相衬,但还是没有丢过,在你无数次的搬家,失恋后发泄的过程中它从没被丢掉过。
有多少人会和韩寒一样,面对“如果时光倒退,18岁的你会怎么做?
”这样提问的时候会平静潇洒的说,“在那年我喜欢的事我都做了,了无遗憾,真要回到那时候,也只是yesterday once more,再做一遍。
” 我的青春年少满满的都是遗憾和不完美,但是如今看来,这样的缺陷对我而言也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圆满。
但我还是愿意,回头看看我的青春,试着回答一下。
当编剧带着程诗源一起回答她的1997的时候,来吧,让我们一起翻开脑海中的陈旧相簿。
请回答,你的“1997”PS。
以前问过别人对gay的观点,得到的答案是非常极端的那种不喜欢,往后就再也没有在讨论过这个话题。
我自个儿是个喜好分明但绝不怀有偏见的人,追根究底大家伙儿都只是爱了一个人。
俊熙只是喜欢了一个人,碰巧的是这个人和自己都是男生。
《 请回答1997》大结局以后,好多人都在猜想最后俊熙上的那辆红色跑车的主人是男是女?
是男的好还是女的好?
但,这重要么?
从开始到结束他也只是以一个天使的姿态真心实意的喜欢了一个人,但运气差了一点,他的初恋没有成功。
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在以后的时间里遇到真正对的人,在遥远的未来,牵手走到底。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68792/?start=100#comments
从H .O .T、水晶男孩到神话、东方神起,中间还穿插着安在旭、S.E .S、fin.k.l、turbo、金钟国……《请回答1997》就是一部记录韩流明星的成长史,也是国内粉丝的追星史。
没有一部电视剧会动不动就只演女主角在观众席上像个疯子似的边哭边嘶叫挥手,长达20分钟。
逃课去听演唱会,半夜坐在音像店门口排队等新专辑发售,翻墙见偶像一面又为自己打扰了对方感到自责,为妈妈把有明星汗味的衣服洗了痛哭三天,写血书加入歌迷会,因为支持的团体不同跟最好的朋友打架,给偶像团体写同人小说……无论是18岁正在追星的脑残粉,还是已经30多岁曾经的脑残粉,在大段大段这样的情节中,都感同身受、唏嘘不已。
有人说,光看到H .O .T的白色雨衣就哭了。
而其他人“虽然不是H .O .T粉,但完全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
”———除非你从来没有迷恋过任何东西。
几年前看的电视剧想起学生时代的追星史哈哈~诗源把欧巴穿过的衣服珍藏可惜汗被洗掉了,每期节目必看,回答问题一秒都不用想,还有最后密码是爱豆生日,哈哈每件事都特别感同身受,好想冲进屏幕去和她握手!
咱们的过去都这么疯狂啊!
还有和闺密互称某某夫人,想想都好好笑啊~整个剧时空交叉,悬念一直保持这点特别勾人~还有里面的男生好帅啊啊啊!
这个故事说的是诗源的1997,也是我的1999和2004。
1999年,初三,我周围的姑娘们,特别是那些功课好的姑娘们都成了HOT饭。
她们也自称安夫人,也吵着哪个王道是真的,也说oppa怎样怎样,她们会买些五颜六色封面的杂志,会聚在一起看蚕室演唱会,会追着跳we are the future的学长,会注意穿着斗志tee的平凡男生。
在那个网络还不那么普及的年代,她们以无与伦比到略带反感的热情追着五个男孩。
这就是1999年她们的青春。
时间走到2004年,我宿舍的姑娘是tony安的死忠,她是佑猴王道,她会为了见tony逃课一周,她会和群里姑娘追到上海。
看着她从上海演唱会回来足足瘦了10斤,我有些羡慕,她活的是这样纯粹和自我。
而后来,我成为一名伪白饭。
这就是2004年我和她的青春。
很多年后,我依然记得,那个夜晚,和这些姑娘中的一人的谈话,她说,即使以后我遇到了心爱的人,结了婚,生了孩子,但我一定永远记得歌迷的十大约定,一定记得白色海洋,一定记得FOREVER H.O.T. FOREVER。
当时看着她,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在你最青春的日子,以这样的形式去纯粹喜欢一个人,一群人,这样很快乐。
当看到这剧的时候,我就在微博上@了那些姑娘,也请她们一起怀念曾经这么青春的自己。
前不久看了这部韩剧,在众朋友的推荐下。
怀着激动的心情,却只能充满失望的结束,果真是韩剧啊。
女主角读书期间简直是脑残韩饭,喜欢着HOT,为此可以付出一切,(青春年华做一些疯狂事可以理解)男主角简直无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啊(此处美理解为长相)。
果真是韩剧,这么优秀的男主角居然对女主角情深似海,分隔6年始终忘不了她(关键是女主角还和男主角的哥哥交往过),于是结局还是那么美好,因为她是韩剧女主角,所以即使她读书时期是全班倒数第一,即使她可以为了哦吧们全然不顾,那么多即使,她甚至可以什么也不做, 她也可以有好的工作,与青梅竹马人神共愤的完美男主角相爱,有一群真心朋友,一段顺利的人生。
从故事性来看,这纯粹是一个青梅竹马的感情戏剧。
但是为什么这么优秀的男主角会爱上这样的女主角,女主角做了什么?
当然爱没有理由嘛。
这不科学。
从情感上来看,为什么男主角能接受女主角曾经和自己亲哥哥交往过这一现实,其哥哥为什么会接受小自己这么多岁的孩子,然后迅速爱上女医生,以及那个打酱油的女孩子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其亮点在于,对那些曾经追过星的我们来说,这是一段青春,一种共鸣;其次,演员演的很到位,所有的演员都能让我感到真实感,被感动。
可能我活的比较现实,就像我一样,一段溃烂的青春,是开不出甜美的果实,有因必有果。
不喜勿拍,要拍请轻拍,谢谢!
首先我想说TVN真厉害,我看韩剧这么多年,首篇和次篇的剧评都献给了它。
果然韩剧每集少那么十几分钟拖沓的时间是必要的!(握拳) 看之前一大堆人说,男主角是韩版李大仁,再加上演的是追星族,立马义无反顾地看上了。
或许是相信,韩国人写自己的追星故事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言归正传一下,郧云宰为什么不能成为李大仁理由有三。
(好吧,其实是因为死活凑不到十个,所以取不了“十个理由”这种霸气的名字,蹲墙角去。。。
) 首先,是男主主角的相识的时间问题。
《我可能不会爱你》号称是青梅竹马的故事,可程又青和李大仁这俩比起郧云宰和程诗源可是弱爆了啊,程李二人从高中才相识,一直暧昧到三十而立,了不起是15年嘛。
可是我们云宰和诗源,真的是穿开裆裤的交情啊,因为父母的关系,两个小屁孩几乎认识了大半辈子。
好到喝同一罐饮料不用换吸管,父母到青春期了还要他们睡同一张床,亲昵得像恋人的互动也再自然不过。
光从时间上来说,云宰比李大仁守护了诗源更久的时间,这是其一。
且云宰寄住在诗源家,根本上从小就杜绝了对诗源的幻想,屎尿屁都看过了还能有爱,说明什么?
真爱值比李大仁纯N倍啊。
其次,是女主角的问题。
试想,李大仁之于程又青最精准的定位是什么?
“忠犬男闺蜜”。
短短五个字啊,就能道出一部剧的本质:苦逼的暗恋以及专一的守候。
就是这样,程又青太强势的性格,造成李大仁是程又青一辈子的挡箭牌,垃圾桶,救火员,就是上升不到男朋友,男人,爱人。
两个人的障碍更多建立在友情上,所以《我可能》这部剧令人最不能理解的,还是程又青为什么一知道李大仁的感情就接受了?
因为之前铺垫了太多两人的心有灵犀,到最关键一步反而只能用最苍白狗血的情节打通,把前面的小清新全部浪费。
而云宰和诗源不一样,他们更多是亲情了,所以即使是恋爱也不会有任何生活上的幻灭存在,难的,只是互相突破青春期的那层纸。
只要越过那个年龄,一切都很容易水到渠成。
最后,也最关键的就是:两人是彼此的初恋。
如果你说哥哥才是初恋的话,请你先仔细回顾一下剧情好吗?
李大仁和郧云宰都具备偶像剧男主角的必备条件:外貌帅气,受人欢迎,智商高,工作体面,并且对女主角专一。
可编剧要塑造的郧云宰还是一个典型的韩剧男主角形象:霸道,毒舌,然后是专一。
这种再熟悉不过的性格特征一安上去,几乎没有观众不买账,尤其是好韩剧这一口的观众们。
而初恋,更是必杀啊,对很多有情感洁癖的人来说,最大爱好就是YY这世界上存在着从一而终的初恋!所以从这点来说,李大仁对其他感情的拖泥带水又一次弱爆了:别忘了,要不是他是李大仁,他就很可能被安上“渣男”的名声! 好吧,有人说这剧是《我可能不会爱你》+《阳光姐妹淘》+《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青春,友情,纯爱。
咪蒙大人说,所有青春片成功的唯一标准是:他妈的编剧怎么知道我的故事!而其实,好的编剧都知道,要做到让人欲罢不能,击中我们还不够,还要狠狠地击溃才行。
其实,我还想偷偷加上一部剧的,《求婚大作战》。
不是吗?
多人组,高中就开始的友情,两对相爱,一个有热血的“棒球”作主题,一个则是“追星”的故事。
《求》里,女生在男生里的爱好里充当什么?
拉拉队,最佳后勤。
《请》里,男生在女生的狂热里扮演什么?
吐槽,以及偶尔的相助。
人总是爱狂热地怀念青春,既为年少轻狂的自己,也为单纯热情的思想和以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的梦想。
所以我们看着他们的成长,就好像看着自己的故事,虽然没有那么精彩,那么华丽,那么生动,但是,青春的意义,并非是惊心动魄,而是哪怕曾经只有过1%的高潮,也值得用99%的等待去交换。
在这1%里,世界为你做了一次配角,你们曾经与“幸福、伟大、成功”这些美好的字眼如此接近过,而在今后的人生,看见无数似曾相识的穿着校服的背影从你身旁走过,你只能感慨而忧伤地看上一眼,该干嘛继续干嘛去。
青春,不挥霍也是会过的。
回忆最美好的,是不用去把它拼凑完整,人人可以按自己意愿想象,毕竟到不能用感官去直接感受的时候,该远去的也不会再回头。
而我们不能忘怀它的原因之一是:它!已!经!过!去!了!PS.谁知道一喜欢一部剧就狂听它OST这毛病怎么改?
我发小快被我重复放《ALL FOR YOU》的频率逼疯了哈哈哈
青春系治愈剧呢,哎哎。
如果说1988是亲情友情爱情大锅烩,1997就是极度躁动不安的青春荷尔蒙。初恋和青梅竹马修成正果的故事,本质还是一颗甜到发腻的糖。相比之下,当然还是更喜欢1988!!(因为我没疯狂追过星,这一部分实在是理解无能啊,SORRY。1997里的韩剧窠臼,在1988里已经淡得近似于无,编剧进步了,鼓掌)
这是一部多么有爱的电视剧啊!至我曾经心跳脸红小鹿乱撞的初恋
看在tony的份上给1星,好歹曾经的爱。尼玛什么乱七八糟的剧情?有顺序没?
个人觉得还好。。。就这样吧。。。
伏笔多到让我想起了找你妈。难得如此有逻辑而且三观正确啊。连卖腐都让人觉得卖的不胡编烂造,小青年居然有九个还是十个姐姐什么的,果然很容易弯。。。【虽然没有饭过韩国偶像什么的但是这种脑残粉的心情我太能懂了啊!!!脑残粉的心我太能懂了啊!!!
H.O.T解散后,有一段时间喜欢过J.T.L。然后上了大学,身边有同学喜欢东方神起。但是这样的爱情,太梦幻,太不真实。
这不是全都是神经病吗。特别擅长自我感动的一群狂躁症们搞对象搞亲情////这个剧里的男的也太丑了吧…(除了任时完,一股清流…
缺点亦很明显的靠谱男何灿,13话的出现直戳泪点,角色不矫情、很真实。
几乎看不下去。。。。。
看不下去了就这样吧
我看了三分之一,但它已無庸置疑的成為我心中第一名的韓劇!兩天就看完了,想給它六星!
真的无法共鸣了,而且男女主都丑的没眼看
我要不是为了Hoya怎么会去看如此脑残的《请回答1997》!什么青春,看过《Monstar》以后觉得这里面人物关系处理地太烂了,完全就是追星啊
真怀念那些年天特别容易塌下来的日子
我的青春果然还是被狗吃了啊!!!
看了二集,其中巨量的家庭美食,令我震惊和 胃口大开!
被吐血推荐看的,好后悔年少时没追过星,实在无共鸣感
难得一见的韩剧女主角,父母双全,姐夫给钱,GAY蜜嘴甜,老公忠犬。。。。。。。。。
不太能理解追星脑残粉这种情感,很喜欢成东日李一花这一对,可能还是会比较喜欢1988这种不仅限于爱情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