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26】麦克发明出能预见未来的机器,发现因这台机器的出现,本国先发制人,对他国发动战争,世界毁于核战。
麦克看到自己被主管杀死的场景,决定拯救未来的自己。
麦克给自己留了二十样东西。
麦克的记忆被清除。
麦克带着二十样东西与女友逃亡。
麦克重回实验室,与主管对决,终毁掉机器,改变自己被杀的场景,与女友逃出。
麦克给自己留了张中奖的彩票。
[email protected]:11年的我好能写,事无巨细,皆为所记【11.11.05】男主角詹宁斯是一个天才科学家,为某集团研制预测未来的机器机器研制成功后,詹查看世界的未来,发现,因为这台机器的发明,元首提前对敌国发动了战争,导致全球核战,地球被毁詹查看自己的未来,发现,他的记忆将在今天之后被消除,集团将追杀他,最后他被子弹打中而死,于是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个信封,装了20样东西,尝试改变未来。。。
影片开头,主角从被子弹打中的噩梦中醒来,发现记忆严重消退,打电话询问是否订了个咖啡厅,然后赴咖啡厅集团高层知道机器研制成功后,消除了主角的记忆,却发现预测未来的机器有故障,无法使用,于是派人手抓主角,遍寻不到,只好监视主角女友终于在主角女友家中水气充盈的镜子上发现 ,咖啡厅约定集团派了一个人假扮主角女友,从主角手中套取集团通行证,主角在最后意识到是骗局,主角女友也正好赶来,夺回了通行证集团派人追杀主角,主角事先订了辆BMW摩托车,成功逃脱主角女友是生物学家,主角使用显微镜发现,邮票上隐有未来的6份报纸截图,才回忆起他发现的秘密,于是决定回集团毁掉那机器另一集团也在严格监视着主角,在失去主角行踪后,查出主角将返回集团的蛛丝马迹,监视着集团集团失去主角行踪后,意外发现主角和女友准备秘密进入集团,高层决定放主角进来,修好机器后再处置主角主角和女友潜入后,修好了机器,主角放了一个子弹在某重要装置主角和女友打退了集团的众人,然后主角把女友送出集团,决定自己与机器同亡没想到女友被抓回,他预见的场景出现,集团的人包围了他,他的手表突然响起,提示他闪开,他抱着女友闪开,正好躲过另一集团的人的射杀这时主角之前放的子弹定时启动,引爆了整个集团,主角和女友成功逃出另一集团清理现场,主角的好友发现了手表,未声张,知道主角未死,骗上司没有主角的信息,使主角逃过一劫主角和女友隐居养花,有人将主角女友的鸟笼送来,主角想起之前放了一张彩票在鸟笼里,于是幸福地生活
不知道是片子问题还是我的问题,这电影看来就很尴尬,一边看就有很多槽点想吐槽。
总体介于勉强能看,又觉得问题很多的之间。
一是剧情,这种应该是逻辑严密的片子,但看着总觉得很小儿科,就感觉大家都很配合剧情,也全都能跟上主角的思路,你懂我懂大家都懂,还有很多小细节,比如说那门禁卡,就好像一把钥匙,都知道你有钥匙了,自己的锁还防不了这一把钥匙?
那个技术了门禁卡还不能失效?
就算不能我还不能换一把锁吗?
那邮票是用什么刷的,能藏出那么多内容,用显微镜看那么多字都能看得清,这印刷技术有点牛啊,显微镜的用法也很想当然,一个纯纯的外行,根本没去查一下应该怎么用。
还有就去破坏机器时,明明危机重重,深入重地,进去了你不抓紧破坏,还花那么多时间去修好那机器做什么?
非要看一下,又没看到个什么东西。
再说打戏,可能也算通病了,但现在却觉得异常的傻逼,那么多个车都追到摩托车屁股上了,相隔就两三米,楞是追了几十条街还被跑了,,,操,比看猴戏还傻逼,枪从来不会在正确的时机用。
你就不能正常点,稍微隔远点吗,虽然这是现在好多追逐戏的通病了,但现在特别看不下去...还有就是对枪,为什么总有对枪这种戏,就感觉特别傻逼,那么紧张的时候,两个人都能收住自己的心神,然后和对方逼逼半天?
这种时候不应该是担心对方先动手,而自己提前动手吗,这不应该是一个比谁快的时候吗?
谁还在那逼逼啊,全都是脑残吗?
全然是置自己安全不顾的傻逼行为,但偏偏还对好几次枪,不喜欢
这部是老片了,我一直没看的,直到今年过年本.阿弗雷克出演,以前只看过他演的珍珠港,看过那个才开始喜欢他的。。
这部是根据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影片,故事是迪克比较常写的类型,失忆,这部是发明了坏东西以后自己良心受不了将发明的东西又破坏掉,每个都活得好好的大团圆的结局。
不过,还是有些特殊的地方的,根据自己寄给自己的小物件来逐步揭开谜底。。
嗯包洋葱皮儿的紧张感,加上配乐,整部影片的紧张感还是不错的。
初中的一个暑假,一口气看完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菲利普迪克五套短篇小说集。
然后看了这部改编自《记忆裂痕》的同名电影。
那时我不知道吴宇森是何许人也,却为电影无比弱智的设定、情节、和各色人物过家家般的弱智行为雷得外焦里嫩。
那些紧急关头的絮絮叨叨、那些本可以用三言两语就厘清的事情非要拖拖拉拉纠缠不清、那些FBI的儿戏监禁与审讯、那些置生死于身外的风轻云淡、那些枪战的荒诞玄幻……曾在我初中生的脑海里烙下深深的印象。
后来接触到吴宇森更多,渐渐发现了他有动作、枪战戏份的作品大都是无限弹药、无限体力、无限炮灰送死的世界观,偏偏此公在香港和好莱坞还相当吃香。
鳗,what can I say?
看《记忆裂痕》有感太老了,不好看,手法太土,居然还有经典的最后一秒营救,还有特技什么的都显得过于粗糙,所谓的追逐戏也过于泛滥,动作戏方面更是让我感到能不能再假点,主角光环过于明显,就算主角能够遇见未来,但是全程这么多反派的武装份子,这么多FBI来追逐主角,主角硬是基本上不受一点伤。
我还想谈谈特技方面的问题,主要感觉就是漏洞太多,专家清除主角的记忆,为什么会因为某人碰到显示器而使主角大脑温度过高,这根本也补符合逻辑吧,为什么会直接想到放大镜和邮票结合,为什么一根铁丝和一个硬币就会让所谓的高科技大门失去效应,为什么手枪弹夹碰到车轨会发生爆炸,为什么又是一根铁丝可以使高速行驶的列车停下来,为什么当主角穿过两辆奔驰而过的汽车,马上就上车了呢,为什么主角就因为又在律师事务所下了车就不去追那个抢他钻戒的人了呢,还有就是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剧中多次出现两人把枪对持的对手戏,但是两人都是出奇的冷静,这个时候不应该争锋相对,都想着早开枪啊,第一次我就忍了。
但是第二次,两个人居然因为看过了所谓未来机器的缘故,而非要到天台去结束对方,居然把都放下枪,然后开始肉搏。
来到天台,也正是在天台,主角的光环再一次发光发热,居然成功的改变未来,背后的子弹居然都能打进正在得意反派的胸膛,你让别人反派情何以堪啊。
最后主角偏偏还给FBI留下一块表做证据,还偏偏被那个好心的找到,FBI也顺势傻不拉几就来了句:我觉得那小子肯定死了。
就草草的结束了搜查,我就纳闷了,导演你是在给观众放烟雾弹美国的FBI就这个水准呢,还是在侮辱别人FBI的智商啊。
说道FBI我又想起了一件比较大的漏洞,罪犯的东西是你FBI可以随便动的?
哪些东西可都是赃物吧,你顺势拿起一根就抽了起来,还洋洋得意,逍遥自在的往那火灾报警装置喷上一口,是在是让观众不得不怀疑你是在检测装置的灵敏度还是怎么。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这个电影我是看无语了。
本身是一个好剧本。
记忆、失忆、线索,让人想到了《记忆碎片》。
以吴导对于枪战的把握能力,如果再加上一个好的结构线索,完全可以成就一部很好的片子。
但是我们看到的,居然是这样。
剧情刚进行到1/3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来龙去脉了。
信封里承载的19条线索,除了开头几个还算可以“设局”之外,其余的仅仅是点缀。
尤其是最后的几个线索,知道最终结局之后纯粹成为了吴导火爆而又俗套的场面描绘。
可惜了小本,类似“特工”人员的扮相倒也不错;至于瑟曼大姐,感觉老了很多,整个一副“怨妇”的样子,有些倒胃口。
几个配角倒是还算眼熟,《黑暗骑士》出现过一个,另一个貌似《24》Season 7也出过场。
进入21世纪,20世纪的传统结构已经不足以让人提起兴趣了。
平铺直叙的描绘手法看得太多,未免有些过于简单。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精巧的框架,如果结构足够复杂,即便故事最终很简单,但是足以引人入胜。
吴导看上去真的是老了,从当年的《英雄本色》走来,到《喋血双雄》的巅峰,以及随后的《变脸》,巅峰期已经结束了。
只是可叹一个本来很有想法的导演,最终也有回归世俗的时候。
一开始看这部片子完全忘记电影的导演是谁,不够后来看着好多慢动作运用和各种动作场景,脑袋里面灵光一现,吴宇森,就他了,看完电影以后,一看还真是,不过说真的真的是他拍科幻还真信为难他了。
电影史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电影中也埋有各种线索,不过好多线索并没有很好的展开,或者说很好的解释,匆匆的走向下一个环节,在悬疑上面没有很好的展开,还有人物符号性太强,一眼就看出正派和反派的区分,少了几分悬念,还有就是电影对于预见未来这个工具的展开远远不够,只是通过男主的语言表达来展现,总觉得没有说服力,毕竟他的记忆有遗失,如果真的有一个桥段针对这个机器而且没有遗失记忆发生了什么我觉得会更好。
电影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动作方面,很吴宇森,很劲爆,看着很爽,各种追车,爆炸场面真的很赞,纯纯的吴宇森的动作片感觉,脑补了一些他的电影,恩,还是熟悉的味道。
不过这个方面不知道怎么展开在电影中回味比较好。
这部电影说是科幻片真心感觉有点牵强,说纯纯的动作片又有科幻的外衣,不过我看完后感觉就是动作片,大家各有己见,但是对比一下比这部电影早一年的《少数派报告》我只想说这这部电影真的还是欠火候,但是作为动作电影,绝对杠杠的。
一句话说感受:吴宇森还是适合动作片或者特工电影,能把科幻电影排成动作电影,真的让人有点惊讶。
首先,天才的存在让片子成了英雄片。
我不喜欢英雄片,总觉得很假。
女主角不错,就是戏份太少,看上去像花瓶。
剧情很老套,但不影响它的娱乐性。
大概60分吧,
生命中一些美好的事情,本来就是一些美好的错误。
如果你给某人看他们的未来,他们就没有未来了。
夺去了未来的神秘性,就等于夺去了希望。
一个工程师发明了能够预知未来的机器,看到了这个机器带给世界的灾难。
由于成功后,他对于这段时间的记忆将要被清除,于是留了后手,凭着预知未来的能力,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了20件东西。
当记忆被清除后,他虽然已经忘了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但是凭借过人的领悟力,每件东西都在适当的场合被他派上了适当的用场。
应该说这样的创意有点儿意思。
冥冥之中按照过去的自己的指引玩一场游戏,想想就觉得很有趣。
可是当男女主人公重聚之后,他们搞清楚过去三年男主人公究竟干了什么之后,决定去毁了那机器。
于是影片变成了普通的好莱坞动作片,追车、打斗、爆炸等元素一个都不少。
男女主人公,我们伟大的工程师,在那一刻仿佛被兰博、尼奥和李连杰灵魂附体。
剧情也开始变得混乱且无法自圆其说。
男女主人公重聚,男主人公因为过去三年的记忆被清除,想不起在这三年里跟自己感情甚笃的女主人公时,女主人公很伤心,给他看过去两个人甜蜜时刻的视频,男主人公于是恍然大悟,满怀歉意,两个人拥抱、哭泣,感情如同按了开关的台灯,重新亮了起来。
这时候,我在想,如果影片对这种状态的感情深入挖掘一下,探讨一下男主人公如何面对无法记起的亲密爱人,也许不错。
可惜,导演是吴宇森,不是岩井俊二。
吴导有自己的套路,就像无论多牵强,也一定要搞出两个人拔枪互指,一定要有鸽子。
这可以说成是向自己致敬,也可以说成一种可悲的局限性。
另外,看了本·阿弗莱克的表演之后,明白了这厮为什么被称为“票房毒药”。
群众的眼睛确实雪亮,这厮根本就不会演戏。
我看过的最烂的电影之一。Uma Thurman险些被我定位于没品女。。。
2013.10.07不少铺垫和悬念都被我猜到了,三年后主角手里的一堆生活用品原本可以做出精彩漂亮的推理文章,可惜导演没下功夫,所有悬念就如流水账一般逐一公布,稍微有点对不起这么好的题材,当然有部分情节还是比较惊险、精彩的。
吴宇森的鸽子一出场就笑了,哈哈哈哈为什么对鸽子这么执着!!!【细节经不起推敲,剧情也是常见的科幻片,四个字“预见未来”就能概括该片
【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
科幻的部分很扯啦,动作部分还算保持水准。老吴还是拍纯粹的动作片更酷(比如《变脸》)。
科技的最后是玄学。菲利普·迪克的短篇小说总是有非常好的创意点,但改成长篇剧本却需要非常大的内容去填充,否则就会显得简单乏味。开了个具有悬念感的开头,却落入了好莱坞动作片的俗套。
当年看着还行,现在看来编剧太儿戏了,吴宇森的又一败笔。
脚本不错,虽然略有狗血嫌疑,女主的表现力实在有点太差……
♥派拉蒙。——预知未来会毁掉我们。如果能看到未来,那就不会有未来;没有了奥秘,也就没有希望。这类片总有少量bug,总体OK,尤其看了删剪片段后。★★★★D811演职员访谈+片花+删剪片段+多片预告
恩,有点儿意思,不过比起名字很像的《记忆碎片》,感觉在逻辑思维上稍有欠缺,当然,比起《记忆碎片》也许演员和画面会可看分高一点儿。
虽然拯救地球,但不算大片算悬疑片吧。还有一句台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
经不起推敲看完就忘的爆米花伪科幻动作片。鸽子和舞棍很违和。
这种关于预测未来的故事,大团圆结局有时候也不错~就是剧情有点太顺了怎么感觉都不太对劲
当年在电影院看的,感觉很不对劲,后来重看只觉得一般
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
白鸽子又飞,汗
这也太假了吧?
关于寄20个物件以帮助自己逃离危险的情节,确实很bug,但是可以解决,不知道迪克的原著是怎么处理的。鸡鸭马提那么棒的角色没有充分利用啊。乌玛·瑟曼被拍的好难看,果然昆汀才是真爱
有人如果有一次预见未来的机会,他会放弃吗?剪辑和运镜都非常自然流畅,慢动作、烟雾和布光也都把氛围营造得很好。“我们看见的未来,是我们让它成真了。明确了未来,也就失去了希望。”再回想一下《变脸》,其实吴宇森也一直有着自己的哲学。
吴宇森导演,极差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