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人
Ceux qui travaillent,没有工作的日子(台),Those Who Work
导演:安托尼·鲁斯巴克
主演:奥利维埃·古尔梅,Adèle Bochatay,Louka Minnella,Isaline Prévost,Delphine Bibet,Christophe Delesques,Simon Labarrière,Michel Voïta,Merlin Leuenberger,德克·洛弗特,Lalia Bron,Victor Polti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比利时,法国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18
简介:法国新导演安托万·胡斯巴克的新片,是他的社会阶段三部曲第一部,讲一位失业中年大叔,找不到工作一步步抑郁到想自杀的故事,丧到触底。剧本和整体的叙事节奏很出色,像剧作和主题层面上史蒂芬·布塞和达内兄弟的混合体。详细 >
几乎是为了验证,理解五七的百字影评而看的。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确实是中规中矩的结局。
漫长的绝望...
7分 又和人到中年的工作焦虑共情了…
剧本全程“I can see that coming”,和昨天看的《负重》谜之呼应。后脑勺影帝这次改用后视镜演戏了,不过他五个儿女都长得那么好看,我是不信的。确实像布塞(还有劳伦冈泰那部《失序年代》),中段直接代入文森特林顿也毫无违和感。一件很诡异的事:看《市场法律》时我也老是不自觉把文森特林顿脑补成古尔梅……
能让男主大叔几次裸身淋浴戏反映中年危机(大雾),导演的社会阶段三部曲开始真是有够丧啊。直接地说,“工作的人”与“失业的人”就是对立的社会组成部分,男主在成为后者的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依旧是家庭的支柱,冷色调风格下暗流涌动,若是描述表面并想以此剖开内心,可我好歹年轻,看完也不会那么抑郁,只是感到冷。
如果不硬提资本主义,在我心中是比较接近完美的电影,但差的这一点,是决定性的。在我的判断里,讲人和讲主义,前者总比后者难,却也总是拥有更多的永恒性。但这比起男主演的创作来,实在微不足道,他太精彩,我愿意奉上我全部贫庸而只来自真心的赞美。
全程很安静,对耳朵非常好。缓慢,让心情平和,给充足的时间去想。没几句话,每句话都有作用。彪马PUMA一个港口放左边的鞋子,另一个港口放右边的鞋子——防止偷鞋。
工作赚钱养家就是男人幸福的基石。影片中也就小女儿粘爸爸,另一个儿子说的大真心话:你给我们钱花就可以,我们不想改变生活模式。
法国小孩真有一套
每每看到这种题材的电影,便想起那部“谎人手记”。工作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我看这个片子偏偏就是为了工作,妈的。
责任,运营,突发事件,指使杀(利益,损失),全能自恋,沟通,甩锅,处理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人的延伸,丛林法则,害怕失败,诚信,情绪能力,团体治疗,利益,落井下石,成长。如何处理金钱和生命?
为了家庭而工作,被工作抛弃后再面对家庭,又是进退两难。他以为他是这个家中的顶梁柱,但其实他不过只是一个象征符号罢了。
中年失业真的好恐怖,男主的生活已经是多数人的向往了,只是男主工作忙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才会和家人相处冷漠起来。这是到目前为止今年看过最满意的一部电影。
不是特别丧。看到妻子分房睡,儿子说可以过没有父亲的生活,但拒绝改变生活方式,还是挺同情男主的。小女儿像个天使,一直围绕在父亲身边。
一般
让人压抑的中年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瑞士、即使挣得再多也别轻易生娃^_^
看完了之后反而感觉还好。但是妻子分床和孩子说可以过“没有父亲的生活”这两点是真实扎心
一个人工作可以养活一大家人,欧洲果然是高福利社会,看起来男主就算死了,一家老小吃“低保”生活也不会太差,所以他们才能对男主的命运遭遇无动于衷。小女儿确实是天使,平淡中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一桩渎职引发的惨案,中年沦落人被事业与亲情花式霸凌。想起了公司里很多踩着风火轮上班的中年人,他们也不想工作,也想逃避,却发现无处可逃。不能回家,家里人甚至不如同事脸色好、懂事理,于是又做回了鸵鸟,欢快地一头扎进工作的坑里——「如果持枪合理,早就一枪子儿崩了自己」。
节奏太慢了。那句“我们可以接受没有父亲的生活,但是拒绝改变生活方式”,现实又残酷。另,本片的父亲是出生于农场,所以原来的家庭条件并不算好,又有5个小孩要养,压力真的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