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睡觉前,看了这部The Number 23 ,金凯瑞主演的 惊悚 悬疑电影。
我从来不看恐怖片,但是惊悚类的电影确是我的挚爱。
The Number 23在惊悚类绝对是佳作。
对于惊悚类的电影 建议之前关于电影的一切都不要去了解,只要做好心理准备,然后给自己的心灵一次彻底的洗礼。
walter跑出旅店,长啸了一声,若是放在国内的电影里保准会配一场透彻的大雨,然后浇出一个透彻的结尾。
但是没有大雨,也很透彻。
电影【数字23】。
下载的时候就看了下豆瓣,评分6.4,不算高。
吸引我的却是剧情:一本名为【number23】的小说莫名的出现在Walter的生活里,起初不以为然的翻看却赫然发现小说中所描绘的一幕幕童年与自己的记忆大同小异,而后文中的曲折发展也如梦魇般共鸣的心底起了毛球,让Walter整日思索小说中的情节,其中最重要的线索即是23这个数字也充斥在他的生活里,困惑的W发现这本小说没那么简单,这本字字映射他的生活的书隐藏的是一个尘封的案件,W决定找到作者来揭开所有的迷惑,却在迷宫的出口发现了过去的自己,这本书正是曾经的W为赎罪所写,一步步理清之后真相透彻的晾在观众面前,最后也揭示了一个出自圣经的哲理Be sure your sin will find you out。
当我看完之后感觉评分应该不低,悬念丝毫没有暴露结尾,转折虽然不够大但是解释的很圆满。
逐个影评阅读之后才发现原因,可能是优秀的悬疑电影看的太多,大家一致认为最后未免解释的太明白了,太普通。
恩,有道理,假设把结尾改成Walter的妻子和心理医生谋划了整个故事,那这部电影将会营造出【禁闭岛】一样的效果,至少8.4分,虽然违背了原作的教育哲理和宗教气息。
不得不说的是金凯瑞实在不适合演这种严肃的电影再有一点,除了剧情,吸引我的还有出现在生活里的数字这一话题。
可能真像网上说的,是暗示在生活里形成了习惯,然后被人们赋予了独特的意义,超越了数字本身。
尽管电影没有作出答复。
电影总体还是不错的。
请大家指教
想起交叉小径的花园 里头说中国古代有个小官舍弃了官职不做 去到乡下 耗费心血建一个迷宫那个迷宫就是一部书那部书的开头就是结尾 循环往复关于时间和永恒起初我以为这个也是一样的。。
那部书对每一个人都不同都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不料毕了才知是一个蹩脚的精神案例 谋杀?
剧情需要
时间:2007年2月28日21点35分地点:Paramount影院事件:《灵数23》Number 23第一周上画关于这部电影,我很惊讶于烂番茄网站上面媒体的一致恶评。
事实上,我认为它并不太坏。
首先,金凯利再一次证明了他不光是能插科打诨,他认真他恐惧他思考他愤怒的样子并不惹人发笑,这显然是一个成功。
当然,他老先生坐在车上刚现身那场戏的确让人笑了一下,不过那多半是由于其车身“动物控制部”Animal Control Department的字样。
其次,导演乔舒马赫营造的惊悚氛围和悬疑效果在影片进行到60分钟的时候都是挺成功的。
而片中的摄影、剪接等技术元素也配合得不差。
只是,我们看电影太多,就会导致一个毛病的产生--容易猜到影片的结局,那样显然会降低继续观看的兴趣。
但是随之发生的另外一个有趣事情就是:且让我看看你怎么把最后的包袱抖出来,顺着抖还是反着抖,或者是正着来两下,反着又来两下?
令人失望的是,乔舒马赫在这一点上面太低估我们的理解能力了:在真相都已经水落石出,大家都已经清楚明了的情况下,还有必要把所有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都案情重现一遍吗?
结论一:去掉一个最高分23分,去掉一个最低分2.3分,本片最后得分2*3=6分。
结论二:有空的时候去找张碟来看看还是不错的。
PS:23法力无边,无远弗届,我观看该片的时间2月28日21点35分(2+2+8+2+1+3+5=23)!
还有,我看完两场电影回到家的时间12点11分(12+11=23)!
怕怕……原贴链接: http://www.blogcn.com/User5/tintin76/blog/54094208.html
还记得那个游戏吗?
给你任意四个数字,你来加上任意运算符号,让结果等于24。
这部片只不过换成了23而已。
我觉得数字只是噱头吧,人的心理暗示是很强大的,23本来就是个常见的数字。
不然换成538671你试试还能不能有这么多巧合……真正惊悚的元素并不是数字,而是男主的人格分裂。
当你突然发现一个温和善良,和妻子感情甜蜜儿子相处融洽,连小动物都不忍心伤害的男人,有着另一个双手染满鲜血的隐藏人格,那才是真正的恐怖。
这部片平均评分只有6.5,可能是因为,作为一部悬疑电影来说,本片的剧情还是略微简单了些,不够过瘾。
不过能把事儿完完整整地交代清楚,说不上严丝合缝儿也算是环环相扣有始有终,不错了。
我觉得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毕竟生活中确实是存在很多蛮玄乎的巧合的,相信每个人都有经历。
用心感受,其实挺真实的。
我给四星。
Be sure your sin will find you out.《the number 23》金凯瑞不是我点《23》的原因,早期看过一些Jim的片子,包括被盛赞的《楚门的世界》,一直觉得他接的片子都有一个共性:略有灵光,才华不足。
点《23》是因为导演Joel Schumacher,因为当初的那部《八毫米》,因为压抑隐忍的镜头后寓言般破题的台词,虽然不是我喜爱的风格,但是有特点,技术够专业,值得去看。
果然《23》沿袭着这个风格,还不错。
情节-镜头-音乐都比较歇斯底里,一个追捕的故事,精神病患者Walter被化身为“数字命理学”的杀人罪所追捕,亡命于主观上扭曲了的不再习以为常的生活琐事之间。
而这个“数字命理学”的癫狂点就是23,任何事物可以归就到数字23。
——呵呵,让我想起不让吃豆豆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只有孕育过他们的西方文化才会为这种论点骚动,很少有中国人把数字抬高到万物之源。
——提到这一点,有件有意思的花絮,我看影片的时候,忍不住看了手机上的日历:2008-03-10,然后本能的计算2+8+3+10=23,心中小小一汗。
影片真正打动我的在于,Walter终于发现一切的真相后对于自己曾经的罪行后宗教色彩的痛苦,金凯瑞,对着女主角痛苦的一遍一遍呢喃:“我杀了人,我杀了人”。
Joel Schumacher在《八毫米》对人命的态度就曾经让我很受触动,也许很多看惯了江湖武侠片的中国人难以理解,明明是“替天行道”杀了坏人的尼古拉斯凯奇却痛苦的跪倒在妻子面前,哭着说“save me”。
“家有家法”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家族中的长者都被直接赋予了生杀予夺的大权,个体对于他人生命的权力被放大到了任性的地步,对罪孽的认识没有西方文化中来的深切。
我想到了《菊与刀》里曾经谈到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一句要点,我觉得可以沿用到中国来,西方文化的根源是“罪感文化”,日本乃至中国文化的根源是“耻感文化”。
即便回忆血腥的年代,西方判处一个人死刑,会以教会的名义宣布他的罪行,中国只需“伤风败俗”即可。
回到影片中来,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结尾的几分钟台词:“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destiny.There are only different choices. Some choices are easy, some aren't. those are the really important ones defines us as people.”本无所谓宿命,有的只是选择,它们时易时难,而那些艰难的选择恰恰是使人之为人。
自由意志不是我们的荣耀,合理的运用理智才能成为荣耀,否则人将不人,只是贪婪的蠢物。
影片的最后选自圣经的字幕点明了影片整个线索:Be sure your sin will find you out.
因为这样才看的这部电影 没有想象中的精彩 但可以自圆其说 节奏适中也蛮吸引人的 对这个数字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无论Jim Carrey的正剧演的如何出彩,他依然是作为一个喜剧演员为我们熟知。
因此当他和恐怖片扯上关系多少会让人产生些好奇感。
其实本片悬疑的成分要远远大过惊悚,片子基本没有任何会引起别人不适的恐怖感,我甚至在等待主角发生一些事情,但直到最后依然什么也没有发生。
即使一切都和23息息相关,但这和诅咒似乎风马牛不相及,Walter把自己逼入一个绝境,再厉害的诅咒也不如偏执狂的自我毁灭。
Walter Sparrow一家的生活原本平稳安逸,如果没遇到这本书,他们还将平稳安逸下去。
然而偏执还是使他偏离了生活的航线。
就像医生说的,23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想要找与之相符的巧合自然比比皆是,24、25亦如是,再正常不过,但总有人不这么认为,谁让他们是偏执狂呢。
片子最后的确做到了自圆其说,这是很多恐怖片做不到的,做不到就搬来神鬼外星人来搪塞,告诉观众一切解释不懂的东西都是因为有超自然力量作祟。
但本片显然更高级一些,虽然Walter能清楚的记得儿时的事情,而将长大后的时忘得一干二净,我们还可以说他是选择性失忆而已。
而那个老头看见Walter就急忙自杀只是因为怕被人告侵犯著作权吗?
那他又何必在书后印上自己的地址。
但总之这些都不是致命硬伤,编辑的拗功虽不够圆润,但至少不至于漏洞百出。
只是那个数字为什么是23,我始终不得而知。
在红色墙漆的房间里读着红色封皮的名叫《23》的书,诡异的诅咒,回头看看墙上悬挂着同样鲜红的球衣,背号清楚的印着23。
我觉得没什么好再深挖的东西了,和《机械师》创意雷同,画面比较精致。
影片最后妻子对真相的揭露让我开始觉得它像机械师,后来大段大段对前因的解释事实上是导演对之前故事铺陈的不足,机械师的结尾只是用几个镜头就交代了事情的原委,最后bale终于摆脱了失眠。
而乔舒马赫则是絮絮叨叨最后不弄个合家欢的结尾就不舒服。
cast之前还来了句Be sure your sin will find you out.(好像是这么说的)翻译得更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此片唯一给我的悬念是:Jim表情变得哀伤的那一瞬,我以为他要变身成为问号先生或者变相怪杰了。
暗示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暗示的力量是暧昧的、不可估量的。
从影片的三分之一开始,我就猜测那位带着怪笑的心理医生有猫腻,现在我依然这么认为,不然我实在无法解释为什么他会在那位抹脖自尽的心理医生的办公室里找到阿加莎,并准确的把她带到她正在发疯的丈夫身边。
还有红色的领带、和主角妻子的合影,以及片头妻子“恰巧”找到了他丈夫“写”的书,明明只翻了一半却准确的知晓结局,并“无意中”提到书中的主角杀了人,而那位心理医生也是莫名其妙的提到萨克斯。
我于是斗胆猜测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找到那个装满杂物的箱子而做的铺垫,否则,在纸条被撕开之前,妻子是如何神奇的知道下面盖着的是她丈夫沃尔特的名字?
看到当中有段儿很奇幻的地方很想睡觉,其实我觉得这类题材的电影不少,jim carrey演就怎么看都觉得奇怪- -
我又再次被嚇到了(掩面)
迷信的电影……转型失败
金凯瑞不得了,太给力了!关于23的线索一直吸引着我,纵使结局老套。
要知道你们的罪必将追上你们。梦一样的感觉把握得比盗梦空间好很多啊。
..............................
小jim转型很成功咩......
不恐怖 但是有意思
男主是神经病。好牵强的23
画面还行。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destiny. There're only different choices.
看的要睡着了,金凯瑞真不适合这种类型的角色
金凯瑞,一看到他我就想起了波普先生,这部剧其实没那么有意思,最后还是个23的杯具么不是
这戏要不是他演是德普演我就再给一颗星……
神马玩意儿?!
有点枯燥。。。
呃,还是洗洗拍喜剧去吧
我到底看完了吗?好家伙
很是扯淡
很疯狂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