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评论只针对此电视剧中角色,不针对小说(没看过),不针对演员。
本来,莫愁和荪亚是多好的一对,木兰和立夫是多好的一对,然后,立夫木兰这对圣父圣母毫无意外就因为社会动荡而牺牲了个人幸福……很久以后,荪亚和木兰相安无事了,但这有几个客观原因:1.不能离婚;2.曾家的情况,荪亚想再娶可能性都微乎其微,更绝不可能休木兰。
既然如此,人越来越成熟,发现这辈子只能这样了,就会将就啊!
为了下半生日子好过点,就会努力挖掘对方的优点,然后关系变和谐了啊!
但,这不是爱情啊!
虽然剧中荪亚一无是处,但我和他一样神烦姚木兰!
这种非得全世界都和她生活方式一致,不然就是错的道德绑架+圣母的女人绝对让人压力山大好么!
就像新白的白蛇,不就比青蛇高500年道行么,她什么都能干,干啥都对,青蛇啥都不能,干啥都错,非得永生永世伺候她当老姑婆才行!
豆瓣各种线上活动,满眼都是传木兰、白蛇的,传小青的很少,传姚莫愁的更是极少,看着真是心塞!
明明莫愁、小青要真实可爱得多,好么!
木兰这种女人一点也不可爱!
我看剧时简直觉得牛素云都比她真实可爱……多一句:为啥傅淼总演小三啊,《梧桐雨》和本剧里都是,其实我不讨厌她啊PS:其实暂时刚看完第10集 ……
看着原著,突然想起高中舍友曾经推荐赵薇这版的京华烟云,便带着对木兰和荪亚的向往来看电视剧。
尽管不奢望电视剧能完全保留原著的味道,但是看着第一集,完全没有找到林语堂笔下各种人物的神采,木兰的走失和获救一笔带过,期待的曼妮和平亚年少的情节也没有展现,曾太太想要为平亚冲喜居然想让木兰嫁给他,我真是收到了惊吓。
荪亚的出现,像是书中迪人上身,不谙世事的纨绔子弟,着实让人失望。
而且各种情节都让人感觉转接得比较生硬。
赵薇本就不符合自己心目中木兰的形象,可能是她小燕子和依萍的形象太深入我心,总是觉得睿智、伶俐,有着新思想却又融合大家闺秀气质的木兰,不该是这般模样。
看了豆瓣上的其他影评,多多少少猜到了后面的情节,于是更加失望。
私心里,是希望看到木兰和孙亚幸福的婚姻生活的,木兰爱慕立夫,但她也是喜爱孙亚的。
还是固执地认为书中的木兰对立夫更多是一种遇见”知音“的动容,她至小便多少明白自己以后是要嫁给荪亚的,嫁给荪亚后也是会爱荪亚的。
而孙亚对木兰的心意,亦是明显至极,他们的婚姻不该是勉强的。
其实原著还只是看完上卷而已,但是这本确是自己为数不多的捧着就不想放下的书,对书中人物充满想象,恨不得自己跳入书中去感受他们的故事,也因此希望电视剧能让我找到那种动容,希望它能很好地展现出书中人物的音容笑貌。
现在发现,寄希望于电视剧,还是过于天真。
没办法再看下去,止步于第一集,还是让京华的烟云,永远留在书页,永远留在想象吧。
姚思安:只要你心中有路,何惧天涯海角 姚木兰:只要我们一大家人在一起,呼吸着新鲜空气,就处处是家 姚思安:不是什么身外之物都可以舍弃的,那是老祖宗在骨头上留下的字,又经过火炼和千百年的风雨 姚木兰:就是因为这样,它们已经化为精神了,是别人用刺刀也逼不走的。
精神是偷不走、抢不掉的。
爸,您要是不肯走,就是玉石俱焚。
我已经失去莫愁妹妹了,我不想再失去一个亲人,不想失去您。
女儿需要一个活着的父亲守着、敬着、孝顺着,从小到大,您为我费了那么多心血,我连报答您的机会也没有,我求您跟我一起走吧 姚思安:爸是赶上乱世了,从八国联军来折腾到大清垮台,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到眼下的小鬼子来入侵,就没有消停过。
可越是乱世,越能彰显人情。
难道你今天让爸爸向他们,向东洋来的小鬼子弯一次腰吗?
听爸的话,你赶紧走,爸爸不想在一天之内失去两个女儿,咱们一家子,就靠你和荪亚照顾了。
如果这次爸爸大难不死,就会追你们去的。
好闺女,走,走!
姚木兰:当年辉煌一时的王府花园,只落个流水落花春去也。
人去园空了,留下了搬不起的园林,带不走的家具,甚至于一窖来不及喝的美酒佳酿;带走的只是不愿意做奴隶的灵魂以及对于故土家乡难解的思念
站在屏幕外,看着屏幕内,生活也好,人物也好,雁过留痕。
木兰,在我看来,无论如何,不是欢喜的结局。
她执着于自己的性格,而自己的性格本是执着,所以把爱情变成了执着。
她爱的人,是孔立夫,无论是人品、才学、性格或者经历,她跟孔立夫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她品性好,为了保存父母的颜面,为了家族,为了还人情,也许试图挽救平亚的性命,她搭上了红盖头,片头里面红巾缓缓遮住她脸时,那种隐忍的眼神,看了让我心疼。
嫁入曾家,她尽本分,做人妻,做人媳,无错。
想帮助荪亚成长,无错,可她错在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东西。
在荪亚与曹丽华相遇后,她对自己说的,如果放弃,就意味着输。
那一刻,她在乎的是输赢,可爱情中哪有输赢,以她的眼光和胸怀,其实我不相信她是一个窄小到如此的女人。
对于爱的男人,也许想要一争高下,可从开始到现在,我实在未看出她在荪亚身上有一丁点的男女之爱,有的是关爱,姐弟之爱,甚至是母性的爱。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
她放弃孔立夫,一段真爱,去追求一段虚无,一相竞争,为此,她宽容,她一再退让,可惜,选择了错误的路,正确的事做得越多,只会败得越快越狠越重。
她最终改造了荪亚,也许不是她,是命运,是沧桑,不管怎样结果是这样。
荪亚也只是在还债,还原本不该他背负的债。
木兰太不值。
荪亚,一言蔽之,叛逆。
早年的他,叛逆得不能说不可爱。
也许是从在洞房看见木兰那一刻开始,表现得刚烈而独特。
侧身一想,很容易理解,揭开喜帕发现居然是自己完全不愿意娶的人,谁也难以接受。
而按照木兰的想法,木已成舟,就应该好好地驾这条舟,更是让他喘不过气。
并无意为荪亚辩白,小孩儿一个,许多事上,确实没有顾忌到木兰的感受,伤她很深。
可面对一个宁可放弃幸福也要站在跟前让你伤的、你根本不爱的人,你做什么事都很难。
有一点我疑惑的,曹丽华死后,荪亚180度的大转弯,变得愧疚了,变得驯服了,麻木了,死了。
所有人都说他的作为不像男人,他的确缺少大气,性格使然。
他不忧国忧民,因为衣食无忧,他胸无大志,因为养尊处优。
他当少爷,假如顺利娶了莫愁,他的叛逆不会那么明显,顶多跟同样小姐脾气的莫愁使点小性子,拌点小嘴。
老天爷跟他玩笑,让他娶到木兰。
相信这样的事,即使是孔立夫,也不见得处理得头头是道,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委屈自己,成全大局,对妻子好。
孔立夫不闹腾,荪亚爱闹腾,是一件不开心的事造成的反应大小,但在自己心中,两人的不开心是一样的。
唯有嗟叹。
最后我想说的居然是牛怀玉。
他不是一个坏人。
就像莫愁说的,他真诚,敢爱敢恨。
尽管不成熟,但他诚实。
在西餐厅里,当着迪非和立夫的面,说的一番话,生在牛家,不是他所愿,却非他能选,迪非生在姚家,是上天厚重而已。
我很以为然。
他不是一个坏人。
他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能性。
如果姚家的人能对他宽容一点,接受他,他后来多半是不可能发生那样的变故。
莫愁与他在一起,如果能得到家人的庇护,也许最后不会搅入那个家族的争端。
整个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此,阴差阳错。
这部电视剧是我看了赵薇老师的还珠格格之后的又一部比较经典的作品了,到现在还是比较回味无穷的,不过,这里面的故事情节还是很虐的,当时看的时候跟着剧情的各种反转,我也被带动着,真的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了。
姚木兰姚木兰是姚思安 的掌上明珠,十岁的时候跟随家人走难时意外失散,被曾家人所救。
这份恩情一直也是他们两家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待到木兰长大,没想到会以另一种方法来偿还。
曾家大少爷平亚一直体弱多病,眼看即将失救,曾家太太便想借婚事冲喜。
本以为平亚青梅竹马的恋人曼妮无法赶到,于是半威胁半恳求姚家 让木兰出嫁。
然而曼妮的及时出现,救木兰于燃眉之急。
曾家让三个儿子同时成婚以救平压性命。
于是同一天,襟亚迎娶财阀之女牛素云,荪亚迎娶姚家二小姐莫愁。
但是莫愁因为与荪亚闹了小别扭而逃婚,无奈与重压之下,木兰代妹出嫁。
荪亚一直都惧怕木兰的才华与淡定,婚后以对木兰冷淡来成全自己的懦弱。
处事荒淫无度,对家里生意漠不关心,还与女画家曹丽华偷情同居生下儿子。
木兰都以道家的无为而治承受一切,仍然对公婆关心有礼,对荪亚照顾有加。
三兄弟同时成婚没能留住平亚的命,曼妮也开始了守情的一生,幸有木兰作伴,聊解安慰。
莫愁桃木兰的妹妹莫愁也是一人比较悲哀的女人,她的感情真的是太坎坷了,没结婚之前,是一个活泼可爱、坦率、直爽的小姑娘,可是后来跟牛家二少华谈恋爱之后,家人很不看好他们,牛家人障着有钱有势,一直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另好多人敢怒不敢言,可牛家二少华性格稍微好点,也一直穷追猛打的追 着莫愁,终于让莫愁心动了。
可这一切都让牛家大少爷给毁了,让人毁了莫愁的清白。
虽然后面她嫁给了教书先生(以前姐姐的恋爱对象),慢慢的放下以前的阴影,可最后的结局还是悲惨的……
曾荪亚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个人物性格,懦弱无能,对木兰也是漠不关心,家里的事情也从来不管,还在外面有女人,也生了孩子,要不是最后那个女人死了,我相信他还是很难回头的吧!
木兰是个才女,他觉得自己掌控不了,娶她回来,也是家里人要求的,所以他把怨气都撒在木兰身上了。
好在,他后来醒悟了吧……
整个故事太长了,所以只说了两三个人物,里面每一个人物都有他们的不得已,每一个演员都很棒,就是结局太过悲凉了,让人为之叹息……
电视版的《京华烟云》让我非常失望,我那么欣赏的姚木兰,林语堂笔下那个自信、明理、眞诚、善良、坚毅、才华横溢的京城才女,怎会变成了电视中那个为一份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貌合神离的婚姻而让人喜欢不得的女子?
如此委曲求全,如此低声下气,如此的不懂得爱惜自己!
无可否认,电视版中的姚木兰仍然美丽而聪颖,宽容而坚毅,我唯一不懂的是她在婚姻生活中的种种隐忍。
孙亚对她所有的不堪似乎她都能云淡风清的一笔带过,她看上去那么的坚强,那么的毫不在意,所以在电闪雷鸣的雨夜,孙亚可以弃她不顾而跑到另一个女子的屋里,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丈夫与另一个女子百般恩爱却无能为力,甚至为了救那个抢走自己丈夫的女子,她放下尊严对一个她鄙弃的男人弯下傲骨……就如孙亚所言,他与木兰的结合就是一个错误,两个本不相爱的男女被家人生生绑在了一起,没有幸福也没有未来,这样的婚姻为什么不能结束?
这样的两人为什么要生活在一起?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姚木兰明明懂得这些事理,可她为什么要守着这样一份婚姻不放,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要如此隐忍的陪着一个不爱她的丈夫,为什么不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一开始的婚姻本来已经是错误,可聪颖的木兰为什么还要将这个错误一再的延续下去?
原著中如此一个通情达理,知书识礼的大家闰秀,怎么可能做出这么死脑筋的事情?
与理,与情,都跟木兰的才情、思想严重不符,可编剧却是偏偏想出了这样的一出戏剧,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原著中的孙亚只比木兰大一岁,孙亚和木兰也是两情相悦的一对壁人。
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曼娘说:“我看见咱们每逢提到木兰的名字,孙亚的脸就发红,就害羞。
那一天,木兰在这儿跟经亚、我和老师说话,孙亚听说她来了,就跑进屋来向木兰的脸上看,木兰当时显得怪难为情。
后来孙亚慢条斯理儿的说:‘兰妹,你要不要到英国去念书呢?
干什么听傅先生的话?
’。
孙亚说这话好像挺害怕的样子。
木兰随即很镇静的说:‘你弄错了,那是我哥哥要去。
’孙亚一听才放了心,高兴的跳起来说:‘眞的吗?
你眞的不去吗?
’木兰微笑回答:‘我唬弄你干什么,你好笨,比方我眞到了英国变成了个洋女人,那你怎么办?
’孙亚说:‘你若去,我跟你一块儿去。
’木兰害羞脸红,显得很不好意思。
”曼娘很简短的一个叙述,就将孙亚与木兰一开始的情投意合点了出来。
这才是眞正的姚木兰,尽管才色兼备,但她并不是大女人,她仍是一个娇俏可爱,能让男人生怜的小女子。
然而在电视版中的孙亚眼里,木兰是他不愿承认的妻,她什么都懂,为人处世样样在行,什么都要教他,甚至是改造他,他害怕木兰就像害怕他的母亲一样,在孙亚眼里木兰甚至不算是一个女人,她没有女孩子的那种娇态,没有女孩子的那种温柔,就连她体贴的为孙亚按摩放松时,说话的语气仍然是从容不迫的那种淡定,那是母亲的孜孜教诲,不是妻子的温柔细语。
这样的木兰,你让身为男人的孙亚如何去爱,怎么去爱?
编剧将原著中,木兰的哥哥体仁的故事生搬硬套在了孙亚身上,却生生的毁了姚木兰这么一个绝代佳人。
《京华烟云》的时代背景中,还不是很开放的年代,原著中说,“倘若当年有由男女自行选择的婚姻制度,木兰大概会嫁给立夫,莫愁会嫁给孙亚。
木兰会公开告诉人说她正在和某青年男子热恋。
倘若木兰的热恋发生于今日,她会和曾家解除婚约,但当时的制度还屹立不摇,她的一片芳心虽然私属立夫,但还不敢把这种违背名教的感觉坦然承认,同时,她对孙亚的喜欢,她也向来没有怀疑过,所以,对立夫的爱,她只能深深藏在内心的角落里。
”但是,在电视版中,编剧似乎把这种婚姻的自由尺度放得很开,从里面几次提到的“离婚”一词就能看出,也就是说在当时,是可以离婚的。
可木兰为什么不离,为什么不还自己自由也还孙亚自由?
剧中的木兰与孙亚互不相爱,甚至各自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就连那么不懂事的孙亚都明白婚姻的真谛,爱情的真谛,难道饱览诗书,通情识礼的木兰竟不如孙亚?
她何苦偏要守着一个见着她就讨厌,见着她就躲的男人不放?
原著中,木兰与孙亚的婚姻幸福快乐,里面更多的谈到了她对曾家的打理,对孙亚的关爱,及她对生活的种种热爱表述,而孙亚对于木兰是又敬又爱,但这种“敬”不是敬畏的敬,而是对木兰由心而出的一种敬佩,木兰是极富智慧的,几句话就能帮孙亚理清脑子里的乱团。
可这样的恩爱,电视版中竟是无缘看到。
而看到那么喜欢的姚木兰在剧中如此的隐忍求全,更是无法再往下看去,哎。
最后摘录两首姚木兰和孙亚聊天畅想时所吟诵的两首诗:兄抛鱼网赴中流妹撒钓丝待上钩尽日得来仍换酒雨后空舟归去休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
:)姚木兰::)就是因为这样,它们已经化为精神了,是别人用刺刀也逼不走的。
精神是偷不走、抢不掉的。
爸,您要是不肯走,就是玉石俱焚。
我已经失去莫愁妹妹了,我不想再失去一个亲人,不想失去您。
女儿需要一个活着的父亲守着、敬着、孝顺着,从小到大,您为我费了那么多心血,我连报答您的机会也没有,我求您跟我一起走吧 姚思安::-)爸是赶上乱世了,从八国联军来折腾到大清垮台,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到眼下的小鬼子来入侵,就没有消停过。
可越是乱世,越能彰显人情。
难道你今天让爸爸向他们,向东洋来的小鬼子弯一次腰吗?
听爸的话,你赶紧走,爸爸不想在一天之内失去两个女儿,咱们一家子,就靠你和荪亚照顾了。
如果这次爸爸大难不死,就会追你们去的。
好闺女,走,走!
姚木兰:当年辉煌一时的王府花园,只落个流水落花春去也。
人去园空了,留下了搬不起的园林,带不走的家具,甚至于一窖来不及喝的美酒佳酿;带走的只是不愿意做奴隶的灵魂以及对于故土家乡难解的思念 :D:D:D:D:D:D:D
剧里印象最深的是赵薇饰演的姚木兰,虽然当时也是冲着她看的剧,但到现在,依然喜欢的还是她的姚木兰,港台版本的没有看过,而其他的则是看了赵薇版的提不起来兴趣去看别的版本了。
姚木兰应该是很传统的女性了,是那种在古代需要世家三媒六聘,风光大娶的大妇风范!
虽然我理解不了她不离婚嫁给自己心爱之人的举动,可无法否决,她就是恭良温俭的掌家的女人。
姚木兰聪慧美丽,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与礼仪风范,外柔内刚,看着温婉美丽不堪一击实则百折不挠极具韧性,有勇有谋,能担事也敢抗事,她有自己的胸襟底线,不迁怒不报复,始终以最好的心态与最好的善良对待身边的所有的好的坏的。
不知道原著结局是什么,电视剧虽然曾荪亚回头了可总感觉牵强附会,有损姚木兰形象,那样的人为她不值。
突然想看这部剧了,就翻出来看看,后来又随手在B站搜了一下,看了看评论好像和原著差别挺大的,而且现有剧情里的故事发展的动力感觉有点狗血。
成亲这事,本来应当不会将木兰牵扯进来的,可是还是牵扯进来了。
刚开始还以为荪亚是喜欢木兰的(抓阄之后的表现有点误导)原来并不是,他甚至还怕她,可婚后倒也不怎么看得出来,或许是因为不情愿,也就没了那点畏惧。
荪亚也很无辜,成亲仿佛是一场凑合,本来应该是新娘的莫愁临时逃婚了,被蒙骗娶了不愿意娶的木兰,不冷不热倒也合理。
可是出轨这种事就不对了,只能愤愤骂一句,你出轨还欺骗女方,这是我想不到的,我以为的荪亚应该是虽然有些性子但也还是不错的人品的,可你出轨又欺骗,真的是很糟糕。
曹丽华的表现也是无语,木兰对你的好,就这样了?
莫愁一时之间也是让人头大。
严重吐槽蒋太医!!!
之前为什么不说不能喝酒!!!
人出事了才来了一句见酒必亡!!!
可怜曼妮就这么守了寡,刚办完喜事就办丧事,惨黄维德演的立夫,不知为何感觉一会儿演的好一会儿演的差的,生气时候瞪眼的感觉和最近看到的开封府的图里是一样的,不知该作何评价胡可演的牛素云发起疯来好招人烦啊,可是有的时候还是好可爱的,不过只是有的时候而已一个大错觉:刚开始以为桂姨会是好人,就该猜到这种宅门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安分的姨太角色——————————————————————————————————————————即将二刷完毕啦~好吧,这个剧情其实是有那么点点狗血的吧,刚男主出轨完,又搞的一副女主出轨的感觉,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果然对潘老师有滤镜吧,荪亚一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就又同情他了,只想他和木兰快快和好成为一对真正的恩爱夫妻,但凡有点甜甜的内容在都感觉自己露出了慈母的微笑_(°ω°」∠)_牛家太可恨了,简直是一群人渣,牛似道的死还勉强算合情合理,牛夫人的死虽然之前有伏笔但还是有那么点魔幻的(五毛特效哦( ̄▽ ̄)/)牛怀玉终究还是近墨者黑了……桂姨的结局倒是很令人意外
《京华烟云》我挺欣赏的姚木兰,自信、明理、眞诚、善良、坚毅、才华横溢的京城才女,为了妹妹父母无奈嫁给了孙亚,而孙亚一点都不珍惜姚木兰,活脱脱一个纨固子弟,自私自利,什么事情都不做,而且还找了小三曹丽华 孙亚对她所有的不堪似乎她都能云淡风清的一笔带过,她看上去那么的坚强,那么的毫不在意,所以在电闪雷鸣的雨夜,孙亚可以弃她不顾而跑到另一个女子的屋里,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丈夫与另一个女子百般恩爱却无能为力,甚至为了救那个抢走自己丈夫的女子,她放下尊严对一个她鄙弃的男人弯下傲骨…… 孙亚与木兰的结合就是一个错误,两个本不相爱的男女被家人生生绑在了一起,没有幸福也没有未来,但是在那个年代又有很多身不由己。
我很不喜欢孙亚,一点都不体谅木兰,拿木兰的大度为理所当然 “倘若当年有由男女自行选择的婚姻制度,木兰大概会嫁给立夫,莫愁会嫁给孙亚。
木兰会公开告诉人说她正在和某青年男子热恋。
倘若木兰的热恋发生于今日,她会和曾家解除婚约,但当时的制度还屹立不摇,她的一片芳心虽然私属立夫,但还不敢把这种违背名教的感觉坦然承认,同时,她对孙亚的喜欢,她也向来没有怀疑过,所以,对立夫的爱,她只能深深藏在内心的角落里。
没什么意思我觉着
当时总觉得像姚木兰那种对什么都应付有余,虽然是为了办好事,但是把谎话说的那么自然真的觉得很可怕。
那时看剧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讨厌荪亚了,心疼木兰
额
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爱看时代剧。
谁还敢说赵薇演技不好啊,三个大爆角色各不一样,每一次都是大改变「我生我死是我的事情,就不要来苦我了」第一集寺庙是不是穿帮了?我看到了景区讲解牌了全员演技基本在线!李勤勤演的牛夫人太有那个劲了。胡可金牌配角了,素云演得很好曼妮感觉演技不好的样子,登场时分台词有点差了曾家管家罗同越看越眼熟,原来是于谦大爷陈妈找儿这段剧情,我其实没get,意义在哪?引出真陈原到曾家嘛?05年的电视剧竟然能这么高谈阔论婚姻,听说是魔改原著了,真的很拉垮婚姻不止是亲情,更是一场较量,耗费人的心力精力这个曹丽华真的坏,一开始一直说曾家上下都坏,明明木兰对她算好了,如果荪亚不问嘴,她是不是也不打算说木兰救了她这剧看得真憋屈,我还以为木兰是大女主,没想到受了那么多苦,而且一点没看出木兰哪里奇女子了?
非常经典的剧,虽然男女感情线有点想吐槽,但真的很好看,演员演技都很好
这部剧当时没看完,赵薇的扮相太成熟,她的演技还是不错的
那么好的小说!不过赵V这部里面也挺不错!
赵薇穿旗袍的样子太漂亮了~
不错
小时候和爸妈看的剧,印象深刻而且觉得很好看。前段时间才看了原著,惊觉拍的这都是什么鬼,好歹也是名著,剧情改动都能理解,最重要的人物性格改的面目全非。重要事件张冠李戴,人物关系移花接木。本来给四星,扣一星给编剧。
不得不到说赵薇让我很。。
林语堂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有质量,挺喜欢里面的赵薇和黄维德
拍得太一般了
没看过赵雅芝演的那部,我觉得赵薇演的挺好的,这个角色就是太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了,旧时代女性真是可悲。拍的挺稳挺含蓄,看的舒服~
陈词滥调从难堪
只跳着看第一集,发现剧情给改得支离破碎地,完全没有了原著的内涵,完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