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结婚的时候都曾经承诺从此二人为一体 ,直至死亡分开我们。
爱本应可以治愈一切,但偏偏修复是更困难的。
所以同一个爱情故事,要用不同的观点叙述,让你看到我们自以为是的轻言爱、付出爱,与传说中神圣伟大的真爱是有距离的。
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你与我都是有距离的,将种种的距离当成鸿沟、裂口,最终崩坏、破碎,抑或是激活了关系的契机,让两人重生,你绝对有能力和自由,选择用哪种态度和视点,去看待我们与真爱之间的距离,接受差距、填补距离,才是真正修复的开始,所以我不会祝福你百年好合,永结同心,我宁愿祝福你足够柔韧,去承载现实之中的所有缺失以及缺憾,永远有活力去推翻困局、僵局、死局,永远有创意重新修正、定义专属于你们的恋爱模式,就像两个人共同编写一部作品,结局是开放、不确定、未完成,无论是几岁都一起探索、一起成长,因为婚后事是属于两个人的终身修行,周而复始,爱情万岁。
一个人出轨,两个人都有责任。
或许是因为两个人没有沟通,或许是因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太过包容。
男人看到了情欲,女人看到了真爱。
爱情落到实质关系上是绝对的价值匹配。
你要什么?
我能给什么?
我要什么?
你能给什么?
而且都要有持续付出的意愿。
初期相遇就喜欢,但爱这种感情稍纵即逝。
最怕是从美好到破碎的过程。
没有正常人类会义无反顾舔你一辈子。
她应该非常清楚,她离开他,不会再有综合分数这么高的男的,加上自己的时间是真正的真金白银砸在上面了。
沉没成本太高。
价值匹配不上,所以直接妥协。
她也许能收获平淡的爱情平淡的婚姻,但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
爱情的必修课有很多门,没有必考点,因为处处都是考点,也没有毕业证书,因为需要永远学习、共同进步。
没有人能断定一段爱情是否会变质,一段婚姻是否会发生变故。
婚后事一口气看十集,感慨一下婚姻真的不易,因为爱会消失,但十年的陪伴又是真的。
感触最深的一点是Emma离婚后失眠,模糊中看到Tim的存在,在床的另一边,仿佛触手可及。
其实离婚后最难受的不是失去爱,而是失去记忆中那鸡零狗碎一地鸡毛外的陪伴,是那片刻的岁月静好。
十年前我的认知出轨是不可原谅的事,绝对不能容忍,十年婚姻生活后的我也真心认可婚姻中的出轨确实是两个人的责任,除了未成年的孩子外没有受害者,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确实没办法接受,分开其实也是更好的选择!
挺细腻又深刻的,讲了三对夫妻婚前婚后的身份及心理变化。
Emma和Tim这对里,男的出轨以及有个一屁股债又爱惹麻烦的爹,说实话,前半段非常能理解老婆要离婚并要抚养权的做法,谁能受得了自己在外拼搏还要处理家里这一对烂摊子,但是真正离婚后,为了女儿以及更加理解了各自的需求,他们兜兜转转又回归了完整的家庭,虽然最后老公截肢了,但这并不影响家庭内分工会出现改变,谁都想在不麻烦他人的前提下靠自己努力生存。
Gina和davey这对也是兜兜转转还是你,花花公子的老公在没结婚前并没意识到一直陪伴在身边的老婆是自己的福气,反而在老婆彻底离开自己出国后,开始追求了心中的白月光,之后便意识到时过境迁,白月光也是过去式了,本来浪子奉行的是不婚丁克主义,但之后在国外遇上了老婆之后有了小孩,意外之后双方都能从痛苦的回忆出来还是付出了很大的勇气。
mira和天晖是一对朋友走向婚姻的李大仁式陪伴吧,老婆之前的小三印象非常深刻,也是因为从小没有母爱,对于成年之后遇上Tim的感情无法自拔,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好在有姐姐以及最好朋友的老公陪伴,但婚前那么肆意洒脱,婚后鸡毛蒜皮太真实了,谁不想在下班后回家前躲在车里或者公园的长凳上逃离几分钟现实生活的压抑呢?
潘悦是家教已经很好的一个小朋友了,性格看上去也没有缺陷,小时候经历了父母离婚,但是也没影响到父母爱她,她的感情还是饱满的。
2024年的电视剧用1997年许美静的《倾城》做片头曲却非常契合,看来日新月异的世界总有些角落或时刻还和从前一样。
片尾曲《阿拉斯加港湾》也不错。
片头曲是曾比特翻唱的,知道这个名字是前一阵他翻唱了《繁花》里的《一生何求》和《再回首》。
进入正题,聊聊这部香港婚姻爱情剧《婚后事》。
三对恋人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家庭条件不同,追求幸福的路上走得很辛苦却相同。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婚姻已经快变成“勇敢者的游戏”😆(不知是为了省演员还是制造戏剧冲突,6个人组成四对、五对好像也很合理😅)豆瓣有条热评“恐婚必看!
”,我的评价是:确实可以看看,因为看了之后会发现——其实有些婚姻真的……很恐怖。
哈哈哈~女一号有能力有魅力,女二号漂亮又聪明,光这点也值得看啦。
光听结局会觉得这是一部很离谱的剧,但这看似离谱的结局还能在豆瓣上有8.0分,可见编剧的功力,在细节和人物刻画上都下了一番功夫的。
结局:男女主复婚,女主和女二和平相处,他们女儿和女二成为朋友。
男主与和女主有过一段暧昧的好兄弟依然关系很铁……这个剧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看似简单的对话却把人物关系和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男主以为老婆出差,一夜未归早上回来发现老婆在家。
女主问他是不是出轨了,他说已经结束了。
女主回:那就是开始过?
(我心想这女人思维真清晰。。。
同时发现女主相信男主说的每一句话,因为男主说结束了她并没有怀疑。
说明女主很了解这个男人,而爱一个人才会这么了解他。
)男主说他没有上床。
女主回:那有没有在洗澡和与她上床时幻想过。
再次说明她对男主说的没上床也是相信的。
有意思的对话!
看最后一集时总觉得还应该安排男主和女二再见一面互相说声:谢谢。
结果真的有这个镜头,互相说了一句:对不起。
谢谢你。
因为互相伤害过,应该说声对不起;因为相遇让自己成长,应该说声谢谢。
我太懂导演了,或者说导演太懂我了!
哈哈哈哈~还有个看起来很离谱的情节,男主把那段暧昧关系写成了小说。
女主认为这是还没有忘掉对方的表现。
但一个有故事的朋友告诉我:有时候,写下是为了忘记!
而不是为了记住。
男主也是这么解释的,我觉得应该相信他们。
氛围都烘托到那个份上了,男主居然真的只是和女二聊了一夜的天。
除了他老婆估计没人会相信。。
写着写着突然顿悟!
写完这篇我要去追这个导演的其他剧,不会再提这部剧。
果然!
写下是为了忘记。
————————————烟花会谢 笙歌会停显得这故事尾声更动听
Gina这个角色是在爱情里付出最多的那一个非常客观理性地知道爱这种感情稍纵即逝 没有正常人类会义无反顾舔你一辈子留住一个人最实际的方法就是和他做强利益捆绑 尤其是D这样的人所以让自己成为对方最得力的助手 经理人 做到绝对不可替代非常现实真实和聪明本来爱情落到实质关系上绝对的价值匹配 你要什么 我能给什么 我要什么 你能给什么 而且都要有持续付出的意愿Davey要的是自由 事业上台阶 物质这些Gina全部帮助的到他 而且是持续付出Gina要的肯定不止是Davey这个人 她还要物质 婚姻关系Davey一直给不了婚姻 所以没有完全满足过Gina那为什么那么多年Gina不离开呢说残酷点就是G的绝对价值匹配不上D D比她有更多更多的选择她也贵在非常清醒客观 知道一方面Davey人还算大方 物质方面付出意愿是有的 另一方面D客观条件就是好还在上升期Gina应该非常清楚她离开Davey不会有综合分数这么高的男的 加上自己的时间才是真正的真金白银砸在上面了 沉没成本太高她也许能收获平淡的爱情平淡的婚姻 但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所以其实Davey所谓那些暧昧对象 对Emma的暗恋 等等 都挺不重要 不是主要矛盾 有或没有 都改变不了Davey多偶的本质不管这个是什么造成 是天生还是原生家庭影响 总之事实就是这样如果Gina的内核能够更强一点 心态能更强 说不定谁熬死谁呢 也许有一天两人位置对调 Davey一旦玩不动了也还是会恐慌的Davey和Emma在一起的画面很滑稽就是因为两个人都在假惺惺地相处 实质是体验一下 跟自己想象出来的另一个状态相处D想象出是单偶的多情种 which he never wasEmma想象的是不体面的不控制的没有道德感的更像骚货但不像控制狂的性感尤物都是对另一种可能性的好奇罢了 最后发现这不是自己Gina就更加坦诚面对自己 就是首先敢确认关系敢主动付出承认价值匹配不上所以直接妥协 割爱她要的婚姻 忠诚等等以获得其他她想要的这怎么就不是最优解呢总比有些没有认知还停留在纯爱的傻乎乎的小三高很多了看似被动但是他们的关系确实由Gina主动终结的,就是持续为得到想要的自愿买单,然后直到不想要了就潇洒离场。
其实Emma也完完全全是命好 碰到完全适配她 能被她操控和虐待的Tim 她并没有G那么强的爱的能力,她有时候和Mira不相上下地幼稚。
所以物理上的婚姻这种形式,要么是得生孩子必须组建家庭,要么就是对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冲动,绝对客观理智的价值匹配和婚姻没啥关系。
太客观清醒的人往往离物理层面的概念越来越远。
讲婚姻里的关系、感情很深入。
人跟人关系的变化也很有意思。
看评论两级分化挺大的,结尾的滤镜下的台词个人很喜欢,但被很多人说是“邪教”“鸡汤”,拿来类比春晚的包饺砸。
真实当然很重要,不过真实不等同于“丛林”或者“无明”。
一件事情自己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认不认可是另一件事。
结尾的话让我联想到罗翔提过的亚里士多德的一元论,没有善恶,只有善和“对善的偏离”。
不管创作者表达的怎样,“爱”本身总是没错的。
虽然很多时候体现出的都不是爱,但让人生值得的就是爱。
如果认可这个,那其他的情况也都可以看做是对爱的偏离。
欣赏残酷的真相,相信“这个世界是不会好的”,很多时候也只是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深深刻在心里。
换种经历,就会是别的认知。
如果是这样那就不要对自己的认知那么坚定。
以前觉得香港人说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觉得他们很肤浅。
但现在觉得其实这种人生态度是年纪大了以后的体悟所得。
追求开心快乐,那样才会通向更圆满的人生。
追求完美,或许恰恰是缺乏面对真实的勇气。
修复关系、弥补创伤,接受爱的转化,让关系更久甚至恒久,在不完美中用自己的意志去辛苦劳累地螺旋上升,这是更难的路。
说到这里又有点迷茫了,为什么要选更难的路呢?
躺平,不如意的时候就终止,这难道不也是专注当下的感受吗?
为啥要为了未来让现在的自己难受?
或许是因为,就算我们面对不完美不如意选择了放弃,选择了不再继续,我们仍然有其他的问题要面对,心并不会平和宁静。
我们只是希望自己能做不后悔的,心安的事情。
第1集:离婚,是暴露人性丑恶的一件事。
男主视角下,女主是个疯癫的老婆。
可能换个角度又不同了。
好多年没看港剧,咋感觉磨皮有点夸张呢,这方面和内陆古偶剧变一丘之貉了。
第2集:每集一个视角,挺独特的,开始有点意思了。
女主视角下,男主是个不负责任的渣男。
第3集:不是,这第三集怎么就有点狗血了?
男二为啥要和女主扯上关系?
男一的出轨对象是女二的妹妹?
第4集:孩子那么可爱,孩子那么无辜。
可是,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他们会懂的。
第5集:随着时间的流逝,爱也可以慢慢消失。
爱而无能,这样的事实,比不爱更加难受。
好不容易离了婚,却旧情难忘还来一出一夜情,有点狗血。
第6-8集:从潘善仁的视角,出轨是情欲,是肉体的诱惑。
而从吕静海的视角,是真爱,是心灵相通。
有意思。
第9-10集:Gina离开,潘和Mira重逢,甘和Emma暧昧,逐渐开始狗血剧趋势。
第13集:在爱情里,更爱对方的那一个,总是伤得最深。
千万不要太爱别人,要爱自己。
第14集:不管做过多少坏事,变老了,忏悔了,就可以被原谅了吗?
不会的。
嗯说的就是潘爸。
为什么离婚以后,感觉每个人都变好了呢?
是婚姻的困境让人变得面目全非?
第15集:病床一幕,还TM有点感人。
只是已经过去,为啥还搞破镜重圆这种俗套的情节。
不理解为什么要吃回头草。
12岁的小女孩,懂得实在太多。
潘这种个性的人心口不一,从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内心,这个演员的眼神看起来很无辜。
再好的朋友和兄弟,都可能因为女人反目。
毫无保留地爱过一个人,人生才没有白过,台词写的不错。
第16集:被静海夫妇鸡飞狗跳的婚后生活惊呆,所以,还是不结婚好吧?
第17集: 怎么又变回那个婆婆妈妈的家庭主妇?
还是单身生活好,在一起后就开始各种鸡零狗碎。
第18集:Devey和Gina,兜兜转转破镜重圆的戏份,还是90年代TVB那一套。
第19集:为什么选一个这么丑的演员来演成年悦悦,小时候的悦悦那么可爱。
第20集: 编剧非常仁慈,最后大团圆一起包饺子了。
可惜现实生活中,人性不会那么包容温柔。
爱情和婚姻,也不会有那么多机会修补,或者,不值得修补。
初夏,晚风轻吹,惬意安谧,不知不觉看完了TVB今年2月26日开始播出的20集连续剧《婚后事》,该剧从六位男女的不同视角出发,讲述他们共同纠葛其间的婚恋情感故事,感触有三:
一、最深的心痛,悦悦。
本是很乖很可爱的小天使,在幸福的三口之家快乐成长。
当父母婚姻出现问题、准备离婚的时候,懂事的她想尽办法,希望父母复合。
在父母打官司争夺抚养权时,她时而说爸爸好,时而说妈妈好,让法官不知道该把她判给谁,她以为这样就可以一直把官司拖下去。
父母离婚后,她绝望的让人心痛,把她卧室里摆放多年、代表幸福家庭的玩具小屋,拿到楼下丢去垃圾桶,佣人觉得可惜,想拿去自己用,她不同意,坚持亲手丢到垃圾桶,这是何等的心凉。
父母离异,伤害最大的是孩子,以往的幸福之家就此拆散,害怕自己被遗弃,不知以后怎么办,她愤怒,她失落,她自卑,她叛逆,她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都受到重大打击,却无人可以诉说,因为当事人就是她在世上最亲的人——父母。
二、最大的遗憾,潘张。
潘善仁(罗子溢 饰)和张明芯(陈自瑶 饰)是一对大学恋爱、毕业结婚的恩爱夫妻,颇有家资的张嫁给潘后,公公赌债缠身又身患癌症,她努力工作为公公还赌债、治病。
公公不仅长期住在他们家,还经常醉酒,吐得满卫生间都是,还往垃圾桶里撒尿,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都是她去收拾。
虽然两人经历了风波,但多年的感情太深了,眼看即将复合,“其实刚才的生日愿望,我许的是全家身体健康,还有我们可以重新开始”。
就在此时,不知为何,潘写了部小说,关键是写到“这场婚姻是互相凌迟的酷刑”。
片中主要人物6个,以潘张为核心,而小说的这句就是蝴蝶的翅膀,导致了张和潘离婚。
为何要写这部小说,关键是为何要写这句话,不合逻辑啊,潘对张这么多年的感情是真挚的,为生活奔走忙碌一天到家后,明明疲惫不堪,却先关切地问老婆,自己买的香薰精油对她失眠是否有效。
他照顾女儿,陪玩陪学,随叫随到。
虽然有时和老婆争执甚至吵架,但他始终是爱护家庭的。
他怎么可能这样写,还在小说里将老婆写成逼得所有人喘不过气的女人,是悍妻、虎妈、工作狂。
如果说真的是完全虚构,和实际无关的话,那他的脑袋也是进了水,就不想想这么关键的时候去写这样的小说,会让张怎么想。
全剧分为四部分,离婚、不忠、错爱及修复,小说里这句过激的话导致离婚,进而发生后面那么多事,如果没有小说那句话,两人直接修复,带着女儿一起生活该多好啊,实在太遗憾了。
三、最美的爱情,花婆。
她每天早晚给去世的老公上两柱香,嘴里不停念叨着“亲爱的,爱你爱你爱你”。
她和身边人说,等以后她两腿一蹬,就叶落归根,和老头子团圆了。
她还说,这辈子非常幸福,嫁到这么好的老公。
说话时,眼角尽是对老公的思念,对婚姻、对家庭、对这辈子的满足。
她不去住漂亮的大房子,而是住在和老公生活多年的旧房中。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真正打动人的感情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毫无疑问,她是全剧中最幸福的人,无论白天夜里,醒着或在梦中,她都是开心的,坦荡的,而想到去世后能和老头子团圆了,连死亡都温柔了起来,这是何其的甜蜜,这是终极的浪漫,人世间,夫复何求。
最后三句话,和大家共勉,珍惜眼前,安宁喜乐,过好当下。
评录官:6分,值得一看
没想到tvb还能再出一部口碑剧,看到监制是林肯,似乎一切都有据可依。
几年前tvb最后一部在国内有热度的爱情剧,也是林肯监制的,那部是《香港爱情故事》,2020年。
现在的我对电视剧要求越来越严格了,去年一整年只看了一部tvb剧,《隐形战队》。
只看了前五集,就很明智放弃了。
看到这部戏评分一路上涨,本着资深tvb情怀和对监制信心,我还是开刷了这部戏。
这部剧目前看完了三集,第四集这里卡壳了。
如果每一集打个分数的话,第一集5分,第二集4分,第三集3.5分,第四集是孩子视角叙述,我个人认为太琐碎了,所以暂时就没继续了,简单来说,这部戏也免不了tvb剧的通病,完美的高开低走局。
第一集的优点很多,比如一开头六大主角的各自独白。
没办法,我依然是家嫂的颜粉,很喜欢家嫂这part,王敏奕这个妆造很加分,讲台词小表情和节奏也故意有了变化,多了几分性感。
第一集情节展开的风格像是打开一本书,也颇有新意。
第一集是从阿tim的角度叙述这个事儿,于是Emma似乎就成了一个失心疯的女人。
第二集整个角度emma展开,我们又看到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第三集的主角是day少,我其实还挺喜欢黎诺懿这个演员的,这部戏里他的人设也是最好的。
对朋友好,对女主emma也一直非常克制,把爱放在心里。
但问题也是从这个人物这出现的,渐渐的找到一些套路的地方。
本来Emma破罐子破摔是一个戏剧高潮点,最后又被灭火小能手给解决了。
观众好不容易提起来的那口气,也断了。
在说缺点之前,我想先仔细分析分析,第一集能得到5星的优点:1,情节够丰富。
这是过往tvb剧最大的优点
短短一集,讲到了很多信息,男主原本有一个美好的家庭,故事插叙手法下,看到2015年是一个分界点,Emma虽然还跟女儿一起给爸爸做蛋糕,但眼里那份爱变成了犹疑。
然后讲到了两个人的离婚官司现场,两个人的婚姻变成了一个修罗场。
众多支线也恰如其分表现出来,男主经济拮据,男主跟kol之间过往故事,男主的好兄弟出场。
最绝的是结尾两条线:一是女主Emma假装在法庭上情绪崩溃,就是为了拖男主下水,玩的一手好反转。
让人一下子很期待故事接下来的发展线。
二是男主tim晚上做的梦,梦里他又看到了自己跟mira相识的经过,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滑落的。
我也很期待这条故事线。
2,几位主角演技让人演技一亮Emma因为第一集人设关系,我不太喜欢这个角色,但演员表现来说,是有分数的,小组里的黑图尬黑显得很可笑。
我也没想到惊喜来自于罗仲谦。
十几年前,他还是《尖子攻略》里被补习的一个少年,现在也到了演补习老师年龄。
罗仲谦这次演的tim,我觉得说服力很强。
他的不善交际,他的清高自冷,他的纠结落魄,都演的很好。
3,六大主演颜值中上水平,几乎可以当作是一部tvb式的偶像剧去看,当然不是20几岁的那种。
4,阿tim和mira那条线很抓我,mira那条线似乎也很有意思。
说完优点,其实缺点也呼之欲出。
主要是两点:一是节奏快起来以后,莫名其妙总是要自己降一波节奏。
第二集对比第一集就是如此。
就没办法做到一路高能。
二是越往后越套路和越细枝末节。
如果真的能从四大主角或六大主角来叙述也能好看,偏偏第四集加了一个儿童视角,也许主创是想贴地和赚眼泪,但在我这就是降节奏和变得重点不清晰。
所谓的每一集一个视角,其实做的也不够好,几个视角独立戏没那么好。
最后,如果第二周播完了,分数没降太厉害,为了阿tim跟mira那条线,这部戏我还是会继续追下去。
3-5再更分割线因为评论区豆友第四集视角其实是不可缺少的,我还是去看了第四集。
其实我一开始没说实话,或者叫没把实话说尽。
我前面说我不喜欢第四集是不喜欢那么零碎的视角和略显套路的开头。
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我现在也做了父亲,我们家小宝只有一岁多一点。
做了父亲以后,我对这种从小孩视角展开的叙事角度天然有些抗拒,尤其已经知道了这部是悲剧向,起码到第四集这还是一个家庭悲剧剧集,小孩子太无辜了,看得人又感动又压抑。
看完第四集,还有个地方的批评我收回。
第三集的大火,不是day少扑灭的。
Emma是为了女儿所以发表的声明。
第四集轮到男主发癫,所幸最后迷途知返。
孩子版的片尾曲是最佳催泪位,谁说片尾曲就一定是情歌呢,她用来描写亲情也是那么恰当。
结婚了的有孩子的夫妻都来看看这部剧吧,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我看的过程中不自觉会想到我们家那个小朋友,只是想到已经是心疼满满了,男人啊,不要行差踏错!
越看越有深意和惊喜,真爱不会现实,只会转化。愿我们每个人,都足够柔韧,去承载现实里的所有错失以及缺陷,永远有活力,去推翻困局,僵局,死局,永远有创意,重新修正,定义,专属于你们的爱情模式。
前面可以,后面就勉强了
虽然才一集但很想追下去,每个角色都有两面性,惊喜的是片头片尾曲选的是倾城和阿拉斯加海湾,说明主创挺有审美
没多大意思
垃圾
看了三集,感觉是超出我世界观的世界,弃了
怎么会这么高分天呐,搞什么大团圆结局
第一集就很惊艳,这竟然是tvb出品。
从17集开始觉得好q癫
不敢想象要是信号王来演男主、蔡思贝来演小三,13集之前的剧情会有多精彩!!12集过后,平庸、狗血、乍舌、离谱……硬着头皮看到大结局,回来改一星!!Emma和Davey在一起才是众望所归,渣男就自食恶果好得很。
好离谱a
不好看,好闷!
果然还是很喜欢林肯的风格!比起对标隔壁的叹息桥,感觉上和婚内情还要更相似一些,但又各擅胜场
永恒的爱情,靠一方的一厢情愿;永恒的婚姻,靠双方的装傻充愣。立意挺好,拍得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了。P.s.眼里容不了沙,注定我这辈子赌不起。
港剧男主角真特么有性张力啊,说的就是Day少!全剧最好的戏在第十集,Gina和Davey分手前一晚,他温柔地为她吹干了头发,最后拥抱入怀的哭泣,把这么多年的委屈和不舍第一次在对方面前宣泄出来。
当初以为借着大尺度的镜头低俗地吸引眼球,但无意中在电视瞟了一眼,发现这剧不落俗套,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去讲述同一个故事,并且故事在流畅推进中。全剧主题是探讨婚姻中沟通愈合,比起单纯的修成正果,或是潇洒离场都高级太多了。在伤痛中用提升自己来抚平伤痕,有效沟通才是每段关系升华的唯一途径。讨论原生家庭对下一代的影响也是这剧里神来一笔,婚姻不再是两个人的情爱之事,牵扯的还有下一代的成长环境。剧是好剧,但真的不适合在930在免费台播出的。
3.5分吧。阿海和天晖那段婚后生活真实的窒息。蛮喜欢Dave少真小人,不喜欢tim伪君子。阿海就是太缺爱了。最后几集有点莫名其妙尤其是gina
前面部分真的蛮好的,不懂后面怎么就自圆其说和好如初了
看这剧太煎熬了(第七集弃),不是文艺片那种痛并快乐着,而是看全员发癫真的受不了,观众的命也是命啊
头两集很惊艳,夫妻关系的复杂性很深入细腻。后期开始逐渐离谱,直至下滑至肤浅狗血的老套路。转圈“爱”的故事给我以类似换妻一般的不适感。成功地将重心从关系转变为肉欲。向美剧“一言不合就上床”的风格顶礼膜拜,还设置一个中文系才子和贤妻良母来呈现,倒是某种意义上真诚地反映了香港文化的左右摇摆。ps女主角在我眼里是所有女性里演技最差的。虽然另外两个也是普普通通的TVB典型风格。但女主角经常是在该梨花带雨的时候干巴巴,试图呈现生命力和弹性的时候又显得很生硬用力过猛。总的来说真是高开抬走的典型香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