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几点:1.本人系重庆半人马美式橄榄球队队员,我们球队新成立,正在接收新人;2.橄榄球是一项11人的团体运动,每个位置都非常重要,一个在此位置上绝对的巨星可以完全改变局部战局(重点是“局部”)。
局部战局的改变会对比赛走势产生深远影响;3.橄榄球分3组,进攻组、防守组以及特勤组。
进攻组为本方控制球权时向前推进;防守组为本方无球权时阻止对方向本方达阵区推进;特勤组主要工作为攻守转换时特殊的工作,例如电影中提到的“弃踢回攻手”;4.进攻组核心为四分卫(QB),电影中BO,全队进攻大脑;防守组核心为中线卫(MLB),电影中MACK,全队防守组大脑;PS:电影中写到一个细节,BO和MACK同在一个NCAA联盟(BIG TEN)打球,MACK所在的俄亥俄州立大学输给了BO所在的威斯康辛大学,MACK四次擒杀BO,并且因为MACK被罚下场,BO所在的威斯康辛大学甚至直接调整战术,不再额外球员保护BO,决定了最终的胜利,因此SUNNY认定MACK非常重要;5.影片18分43秒时可以看到,MACK和JENNINGS同时作为备选,仍在由教练组讨论;并且MACK也是几乎确定的首轮秀(前32位),所以才会有NFL官方邀请他前往纽约;6.NFL的状元签永远是关注的焦点,但是相对来说,状元签的重要性远不如NBA选秀。
综上所述,在每年选秀日,球队目的是挑选来即可战或潜力巨大的球员,以补充球队的短板。
分析故事发展:1.海鹰认为BO为状元签大热门,同时自身QB也可用,因此寻求交易状元签,准确来讲是寻求交易出BO;PS:实际上海鹰QB就实力来说还是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海鹰在交易状元签后,依然在寻找第七顺位可以签下QB(只是此QB的水平相较于BO略差,未获得全美最佳大学橄榄球运动员奖即海斯曼奖)。
2.海鹰初始交易要求为:海鹰2014年状元签交换布朗2014年+2015第一轮和2016年第三轮;SUNNY拒绝。
3.SUNNY考虑后耍滑头提出:海鹰2014年状元签交换布朗2014年第三轮+2015-2016年第一轮;PS:其实这是开了一张远期支票,如果布朗2014.2015都拿到超级碗,那么海鹰能拿到的2015-2016年的第一轮选秀排位非常差。
但是布朗在2014年的第一轮就拥有了两个高顺位选秀权。
4.海鹰趁火打劫提出:海鹰2014年状元签交换布朗2014-2016年第一轮;5.确认交易;PS:直至交易确认时,SUNNY目标已变更为BO,因为SUNNY认为布莱恩(QB)比较坑,决定听从老板意见,将其换掉。
6.SUNNY到训练基地后发现布莱恩情况不错,并且堪萨斯酋长提出寻求交易布莱恩,让SUNNY觉得布莱恩还不错;影片60分钟时,SUNNY更是发现布莱恩赢下超级碗的野心,因此认为可用PS:这是放弃选择BO的原因之一;7.布法罗比尔提出用2名RB(跑锋)和2015-2016年第一轮交易布朗现有的2014年状元签;PS:如果完成此笔交易,实际布朗使用2014年7号顺位交换了2名已定型的RB,并且SUNNY对此2名RB也不甚满意,因此其决定取消交易;8.SUNNY经多方确认,BO技术优秀,但是无法同队友和谐相处,容易崩溃(单场被MACK擒杀4次),喜欢撒谎(直到选秀倒数时,SUNNY仍在考验BO);同时在看BO的录像,SUNNNY发现MACK非常不错,人品优秀,球技优秀;PS:这是放弃选择BO的原因之二;9.休斯顿德州人打电话向SUNNY了解MACK的情况,SUNNY知道了德州人准备用十五顺位签下MACK,这给了SUNNY紧张感。
因为如果选择BO或者JENNINGS,那么他几乎不可能用第二轮签位拿下MACK;10.最后考验BO后,SUNNY在女友支持下,决定听从自己的内心,海鹰选择MACK,以确保不会错失;11.然后 公羊第二 海豚第三 红雀第四 野马第五 美洲虎第六 海鹰第七2-5看起来因为QB比较不错,都按照原计划执行选秀,12.到了美洲虎发现出现了难题,他们知道了可能BO出现了问题,要么以第六顺位捡个本不是很需要的大碳元QB或者因为不捡元被人骂XX。。。
所以干脆接收了布朗2014-2016第二轮选秀权交换第6顺位;13.随后捏住海鹰经理组想在第七顺位捡便宜的心理,同时以选择BO威胁,强迫海鹰将布朗之前的选秀权交回并附赠了PUTNEY;14.布朗拿回第七顺位选择JENNINGS。
总结一下:布朗用2014年第一轮+第二轮以及2015-2016年第二轮选秀权换回了2014年两名迫切需要的高顺位球员MACK、JENNINGS和海鹰的优秀弃踢回攻手PUTNEY。
同时,工资支出增加。
最最主要的是满足了老板的虚荣心,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美洲虎放弃了2014年六号得到了2014-2016年三个二轮签位,同时避免了高顺位挑选低顺位球员的悲剧。
海鹰不过只是换了一下签位,同时节约了几百万的薪资空间。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布朗找到了需要的即战力,美洲虎换取了未来,海鹰节约了钱。。。
哦对了,海鹰让出了状元签的轰动效应,因为2013-2014赛季,海鹰是超级碗冠军。。。
状元签本就不属于他。
哈哈哈!
THE END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体育类电影没有真实故事,如何讲啊!
都说球队的教练都是坐在火上口上的。
我们的主角是总经理,性质一样了!
要当一个好的领导者,要能顶得住压力,有胆识有智谋。
电影的内容上没心情讲,因为我们的大领导换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从经理降为主管了,女友也说说分手了。
我迫于生活压力还不能马上辞职,我的领导们让我调整一下心情,好好学学如何管理人,磨练磨练也好,卧薪尝胆也好。
反正目前盯着你,别不辞职给我去找工作。
降职是心理上的,职场上的人世态炎凉是必然,同情你但不靠近你。
新领导用自己的人顺手又顺心,可以理解。
分手就分手吧,反正感情的事,最不好捉摸,已经刚被打击一下,这个反倒没有那么大的冲击。
迫于生计,不能辞职,这不是跳槽的好时机,你投个简历出去,背调立马就过来,你的现任领导立马查岗,然后说:这年代,咱们这资历谁还投简历啊,去哪儿,我找人给你介绍!
我KAO,是啊,你们都是团伙跳槽的,所以我才不得不走的!
所有都可以理解,又解释的通,可我还是很纠结。
不是痛苦,也不是恨,只奇诡,为毛职场拉帮结派这么严重,我们以前的同事一个个被逼迫的干掉!
两年经历了四次变故,以前不是你,但总会轮到你。
实力不重要,级别越高人脉越重要。
看这电影,想到的是压力,失眠?
无趣?
躁狂?
不是刚毕业了,总会经历,总要翻越。
听从你自己的内心,电影是真实事件?
那份胆识与智谋我向往之。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PS:沉的下去才有重量。
不同的处境对不同的电影有感觉!
我本人就是体育迷,所以体育电影一直都比较喜欢。
选秀日讲的是NFL的选秀。
首先美国的职业体育就很适合拍成电影,因为他们有很多构成好故事的要素。
比如,他们够职业也够商业,一切本身就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一个故事可以高潮迭起。
还有,美国职业联盟喜欢造就英雄,造就传奇,而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在内核上其实和美国职业联赛是一致的——你看看NBA,就不断在造神:乔丹、科比、詹姆斯、库里……。
这部电影起承转合,我觉得比点球成金要好看。
首先,西雅图想要把状元签交易给一个冤大头,他们选中了克利夫兰。
克利夫兰总经理本来是毫无兴趣,但是老板要求他搞出点水花(不是勇士水花兄弟的水花),状元签肯定是选秀时被讨论最多的,特别是你有机会选中未来之星的情况下。
于是,克利夫兰总经理改变主意要交易,但被海鹰的总经理趁火打劫坐地起价。
这其中有种种铺垫,教练的儿子詹宁斯,还有 Vontae Mack,两个人的性格在两通电话里有所体现。
拿到了状元签,就剩下一个问题,状元大热人选是不是值得选的人呢?
换来状元签,和教练产生了矛盾,一个是要选择其他位置,重用原来的后卫德鲁;另一个打算选新人。
教练说到达拉斯搬到克利夫兰的郁闷笑疯我了,因为工作原因,我也从达拉斯那个温暖的地方搬到冰天雪地的克利夫兰,真心不中意……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说,重要的是达拉斯是大城市,克利夫兰小城市,china town完全没得比……也就是中餐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啊。
为了了解Bo,总经理询问了知情人,这个知情人的角色设置我也很喜欢,十分话痨,还老卖关子,哈哈哈。
他提供了两条关于Bo的信息,一个是他和队友相处不来,生日队友没去;一个是撒谎又圆谎。
此外还有一个,就是讲到100美元的故事,透露了德鲁是将100元寄回去,说我赢了超级碗冠军再给我的人,也侧面反映出德鲁这个四分卫的好,为了经理放弃同位置的Bo选择Mack也做了铺垫。
Mack强调让经理看比赛,也让经理发现了他是家庭观念强的人。
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经理选了Mack,Bo flop到了第五位都没人选,这短短的时间内,Weaver脑筋极快的用三个二轮秀换来第六顺位,再用第六顺位拿回了三个首轮和一个急需的球员,选了自己需要的球员,以同样的方式对付海鹰的经理简直大快人心。
唯一的bug就是,纽约和克利夫兰挺远的,坐飞机怎么可能半个小时不到就回来……从选秀地曼哈顿到机场都要超过半个小时,直升机也不够时间……
这部片总体我觉得很不错,只是剧情有点太扯。
首先梳理一下这个电影里涉及的球队和选秀顺位。
西雅图海鹰是状元签,克利夫兰布朗是7号签。
而最热门的状元秀是波卡拉翰,一个大学明星级的四分卫。
克利夫兰原本的打算是用7号位选择防守线卫冯提麦克或者克利夫兰本地跑锋。
海鹰拿着状元位找布朗来换7号位加次年选秀权,就说明他们根本不想要那个新秀四分卫。
否则无论如何状元秀是不能轻易放弃的。
后来布朗在状元位还是选了冯提麦克,然后找别队交易换到6号位,到这里都还算正常。
可是BUG恰恰出在最后。
布朗拿着6号位反过来威胁海鹰说要抢那个四分卫,这时海鹰为什么怕被抢?
一开始换来7号位的时候应该早就做好准备要选别的人而不是卡拉翰,否则主动放弃状元就很不合理!
在有选择的基础上海鹰为什么会受布朗威胁?
这一点是最大的bug!
虽然电影里解释为可以节省几百万的签字费,但是送回三个选秀权加一个球员就为了选那个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要的四分卫?
尽管电影里复仇成功带给观众很愉悦的观感,但是对NFL选秀稍有常识的人,未来三个首轮选秀权有多重要肯定都知道,拿来换状元签都觉得有点亏,何况是只提升一个顺位!
NFL选秀毕竟不同于NBA,篮球一个球队只需12人,最多也就15人,而NFL一个队则会有50多人,分成三组每组都要有至少15人,所以NFL选秀的数量价值比选秀顺位价值要更高。
也就是很多队宁肯要两个较低顺位也不会过多追逐一个高顺位。
我在数据上列一下,这样更直观一些: 原本的计划:布朗队第七顺位,可以选到冯提麦克或詹宁斯中一人。
海鹰队第一顺位可以选择卡拉翰。
美洲虎队第六顺位,选择谁未知。
按照电影实际发生:布朗队第一顺位还是选择了冯提麦克,付出后三年次轮选秀权换来第七位选择了詹宁斯,另外附赠一个板凳队员,但多花了状元的签字费几百万。
海鹰队第六位选择了波卡拉翰,失去一个替补队员,但省了几百万签字费。
美洲虎队放弃选秀,但得到了未来三年第二轮选秀权。
表面上看起来布朗得到了三个球员是大赢家,但是实际真如此么?
还有个最优化的选择:布朗直接找美洲虎换第六顺位或者找第八的球队,付出三年次轮选秀权应该可以换得到,这样布朗可以在第六第七或者第七第八选择冯提麦克和詹宁斯,虽然没拿到那个替补,但是省了几百万美金。
(NFL的替补球员大多一两百万一个)。
这个BUG恰恰是电影的高潮,失去了最大高潮的合理性,整部电影就显得缺乏说服力。
所以这部电影我只能给到5.9分,因为其剧情存在很大漏洞。
小索尼·韦弗(凯文·科斯特纳饰)作为美国橄榄球联盟中的来自克里夫兰橄榄球队的总经理,每每到赛季中的选秀时刻,都是他与诸多同行斗智斗勇的火热时刻。
如今,又到关键时刻,无论是本队的老板还有挑刺儿的主教练,甚至那些挑剔的球员和球迷,都能给小索尼·韦弗带来不少麻烦。
为了球队的赛季目标,为了自己的事业理想。
韦弗需要不断地权衡自由市场上和处在交易期中的那些有用甚至无用的球星们。
还好,在美女助手艾丽(珍妮弗·加纳饰)的帮助下,韦弗充分利用了自己手头有限的资金,并在选秀大会上成功挑选到了适合自己球队的球员,进而将之打造成联盟中的又一支劲旅。
◎幕后制作 这部由好莱坞老牌硬汉凯文·科斯特纳联手“小本嫂”珍妮弗·加纳共同主演的橄榄球题材新片《选秀之日》,根据NFL橄榄球大联盟的真实故事改编。
从卖相上看,影片颇具一年前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棒球题材励志电影《点球成金》的风范。
很有“东施效颦”的意味儿。
甚至本片剧本曾在好莱坞剧本“黑名单”中榜上有名。
不过,单从电影本身来看,这部由真实事件而来的《选秀之日》还是很具看点的。
或许是体育励志题材近些年的碌碌无为,使得近年来此类型片有转向的苗头。
以往令人热血沸腾的赛场拼搏的劲爆风格,如《挑战星期天》、《最长的一码》等片,渐渐被《点球成金》、《弱点》以及这部《选秀之日》这类着重表现赛场之后的争夺以及情感的抒发。
说是跟风也好,或者是“例行公事”也罢,该片的看点或许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还有就是近年来持续发力的好莱坞老将凯文·科斯特纳的表现了。
从表现“新超人”的热门商业大片《钢铁之躯》到著名小说改编的谍战动作片《一触即发》,再到与吕克·贝松合作的犯罪动作片《三日危情》,凯文·科斯特纳一展老而弥坚的强悍风范。
可谓重现当年的“伴狼英雄”之风范。
如今,在其较为热衷和熟悉的体育类型片中,更可谓轻车熟路。
何况身旁还有本·阿弗莱克的爱妻珍妮弗·加纳的倾情赞助。
另外,好莱坞著名演技派明星、奥斯卡影后艾伦·鲍斯汀也在该片中出演,饰演凯文·科斯特纳的母亲。
片中也不乏几位NFL橄榄球大联盟中现役的球星们的本色出演,其中,德州人跑锋阿里安·福斯特戏份最多。
布朗队总经理开头的时候和海鹰队交易,三年第一轮换到状元。
那就说明海鹰队有其他心仪的人选,没有对bo产生很强的兴趣,为什么到后来海鹰队还那么希望得到bo,而且还愿意付出一个自己队员的情况。
海鹰队完全可以在7顺位选到自己心仪的队员,而且还得到后两年的一轮签啊。。。
刚开始还感觉海鹰队的总经理很厉害,没想到到最后变成了大傻子。
自己认为的,希望知道的解释一下
這部作品我看過不下5次,並不是說這是一部有多麼難理解的電影,就像每一部我喜歡的西部電影一樣它的故事非常簡單易懂,但即便你重新再看一次你依然會如第一看的感覺一樣:「這就是世界最頂級製作」。
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對白,每一處節奏變換,每一幅構圖,甚至到每個鏡頭的每一處配色,都是那麼精細講究,或許從學術上講它充其量就是有那麼一點沒必要的分鏡,卻正如某個傳奇演員說過的一句台詞:「但求進步,不求完美」。
而我想說關於這部作品的內涵遠不止電影技術層面上的,當然電影技術也是美國其中一個領先全球的領域,但人,一個團隊、社區、公司甚至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那才是這部電影的精粹,而絕大部分美國以外的觀眾卻沒意識到故事的主角球隊布朗隊雖然完成了如此卓越的選秀工作,但他們往後的成績也沒什麼值得談論。
但那不會阻礙大部分觀眾都會認同這次選秀工作絕對是傑出的,而傑出完成這次工作的原因,是主角對橄欖球的淵博知識嗎?
是他成長在一個橄欖球之家擁有一個橄欖球傳奇教練的父親嗎?
還是他有一個強大的團隊backup嗎?
以上這些都可能是原因,至少在知識分子眼中必定都是以這些方向進行解構。
我想說的是,許多下等人都鸚鵡學舌的說美國的電影經常輸出某種個人英雄主義價值觀,但牠們真的理解個人英雄主義意味著什麼嗎?!
首先你要有獨立人格才能稱之為個人,其次是英雄背後是伴隨著勇氣、膽量和決斷力,但就如同所有偉大的西部傳奇故事一樣,即便你擁有了上述這一切,要成為英雄?
你還得把命運(or運氣however you call)交託於上帝,所有這些的組成才會誕生英雄。
you see,所謂英雄的出現概率放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低的,退一萬步就當那些下等人所說的「美國電影輸出個人英雄主義」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能把如此低機率出現的事情變成一種主義,你想想美國民間究竟在200多年的歷史上出現了多少個這樣的英雄才能把那變成一種主義?
正如我前面所說,本片主角雖然完成了一次卓越的選秀工作(現實中也的確如此),但布朗隊卻還沒贏得super bowl,在商業體育競技層面上無論他做對了多少事情,沒有冠軍戒指他身上永遠還是背負著失敗的烙印,他的對手可能會當面諧落他,命運也在嘲笑他,他死去的父親、一個傳奇人物也不會榮耀他,但沒人敢質疑他的決心、勇氣和品格,即便美國近代做過很多錯誤的選擇,但在每個環節,這個民族總是能孕育如同片中主角那樣傑出的人,正如他所講:「沒人能把時間停止,但優秀的球員能把時間變慢」,我認為,人的理性及認知局限性會讓人不能每件事都做得正確,但優秀的品格會讓人去做正確的事而不僅僅是把事情做正確,而這種品格更能夠在處理錯誤的選擇or決定時把時間變慢,換取空間讓一切撥亂反正。
不怎麼喜歡《超級選秀日》雖然有起碼的娛樂性,主要是凱文柯斯納有其明星魅力但演出不太到位,然後他身在選秀當天的職場與人際壓力實在就是電視劇等級。
不太懂NFL的選秀規矩,但裏面幾個球員的洗牌過程搞成簡單的品格審查實在也太過方便了點。
最後是年紀都可以當阿公的人了還在演女朋友懷孕不知該怎麼辦的老哏,而且連老媽也來鬧場,這不是選秀日嗎?
不過當做NFL選秀入門123來看也還可以。
8分4颗星。
体育类电影向来不是我的菜。
美国橄榄球职业大联盟。
也不是。
但是这部体育电影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尽管几乎没有一个镜头是关于球场的角逐。
这正是他引人入胜的地方。
他用二两个小时完美的诠释了球队经营的战略问题。
谁才是职业经理人,他应该干什么?
谁是教练?
他的职责在哪里?
谁是球员,如何才能给他最大的激励?
挖掘到最大的潜能。
经理人很多时候是不被人理解的。
他把内心深处的想法写在小纸条上。
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坚持。
尽管没人理解他,也不奢望别人理解。
落笔成神。
恰似一个经营之道的隐喻。
目标。
还是目标!
很多时候因为周遭的繁文缛节与闲言碎语。
模糊了你的真正的追求。
多么渴望一年以后,带着一只真正属于自己组建的战队奔赴绿荫。
而在此之前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为这个目标服务,都要向这个目标趋近。
周围有多少人是冷眼旁观或古道热肠。
教练为了自己的利益以辞职相威胁, Boss只看到你眼前的动作而非长久的规划,其实都不重要。
你存在的唯一理由,带领这支队伍拿到结果,你要杀出一条血路并认准你的路。
而不是做个好人。
或者一个八面玲珑的关系高手。
人在忙乱的时候,总是把重要和重视混为一潭。
所谓重视是让情绪反应大的事情,而所谓重要是对结果影响大的事情。
很多时候重视的并不一定是重要的。
因为人类经常被情绪左右。
或者被别人的情绪左右。
做好自己的事情。
守好自己的职责边界。
人,永远是最关键的。
Proud在2015赛季拔得头筹,关键决定性因素就是在2014选秀日中10分钟的眼花缭乱的人才布局,舍弃一个朝秦暮楚的吕布,换来桃园三结义。
所有人都活在关系里。
不要奢望所有人对你毕恭毕敬。
过分的圆滑与世故,只能模糊成败的焦点。
想起另一个我也极少看的体育电影,点球成金。
当年是冲着布拉德皮特去的。
这个演教练的大男主是不是绝望主妇电影版里面的男一号?
纯白的雪佛兰好帅呀。
桑尼愁稀了头发,得罪了很多人,连老妈都不敬了,可给球队带来了什么?
克利夫兰赚了了吗?
让我们用围棋的方式来解读一下。
从结果看绕了很多圈子下的几步棋是否得利了。
海鹰队得到他们想要的,支付了一个添头,节省了700万薪金空间,无论如何是赚了。
另一队用一个第6顺位换了三个未来第二轮,在NFL里面也是赚了。
都赚了,真得有三赢吗?
看看克利夫兰吧。
无论怎样他都要选马克的,现在得到了。
姑且认为还是在第7顺位选中的,不赔不赚。
用三个二轮秀换第6顺位,刚才说了这是赔的交易,算上得到的添头,勉强也算不赔不赚吧。
问题是用第6换了第7,本事就已经赔了。
谁愿意往下换呢,你要是看中第七位的,直接选就是了,何必自降一位呢。
关键是第7位选中的球员,也就是说水平第7的球员,克队却支付了状元薪水,至少多付了800万美元。
他本可以用三个二轮秀换第6顺位,接着选第7.这样同样两个人得到,还省了800万美元。
这就是我们这位忠心耿耿的桑尼干的好事。
老板还跟着瞎高兴。
虽然看到后面才燃起激情,但是整部来看并不乏味。
怎么分类呢,有着体育外衣的投资经营故事,慢热。把几位人物和球队,以及术语弄清就看得更尽兴。
正好看完今年的选秀大会 一直觉得美国体育的这种trade形式很有意思
剧本不错
披着体育外衣的商业片 故事虽说真实改编估计也百年难遇
完全不懂橄榄球,那些术语以及选秀日。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不算了不起。甚至故事结束你大概get到一点这个陌生规则的玩法也没有了不起。了不起的是也会激动会莫名想看这支球队赢…明明自己在此之前一点都没接触过这项运动…
故事本身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因为发生在球迷素质奇差的克利夫兰,减一星。
如此寡淡无聊的人物只能靠着家庭和爱情这条线一板一眼的迎接属于自己的运气,好在它包上了体育的壳子,所有的俗套和刻意都显得不那么恶意。
作为球迷再烂也得当安利
我靠,吊车尾居然来黑我大海鹰Russell Willson当年才第三轮12顺位!而最著名的当然是TB,2000年的199位而今年布朗的成绩。。。
虽然不是橄榄球迷,但冲凯文去看了试映。故事前半段缓慢后面的多方交易博弈非常精彩,球迷看得相当欢乐且被感动,谢幕后还争相和影院外记者谈观后感。俺只说前半段都可以剪了,FIGHTING RING手机套不错,自板砖大哥大后又一神器。
漫长的铺垫造就最后的运筹帷幄,不足之处在于过多想表达的东西,有点散
卧槽!太太太好看了!
和点球成金一比就觉得少了某些真正touch人的东西,略爆米花,娱乐性很足
最后的选秀权交易看得爽 然后Kevin还是那么帅啊帅
作为体育片但完全通过对白驱动,而且是一天内发生的故事,印象中之前没看过这样的电影……不过最后的操作还是觉得有些电影光环的不可思议了,运气成分还是有点过多。
刺激,畅快
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浓缩到一部电影里,前面情节发展缓慢,最后三十分钟惊艳,虽然比不上点球成金,但是也算是精彩十足了
不错
为什么我看的简介和影片内容完全不搭嘎!还好电影质量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