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新兵小队在领导的带领下突袭一座满是犯罪分子的15层大厦——犯罪分子武装到了牙齿,在6/7层发生枪战,警察死伤大半——队长从领导口中得知此次突袭师出无名,是领导私自带队,死了白死——主角无意中被六年不见的亲哥所救,原来他哥在这里当老大的左右手——队长被老大右手疯狗杀了——左手亲哥被老大发现帮助主角,被疯狗拷打——主角解救亲哥,二打一打死疯狗——领导找到老大,绑其为人质,人质告诉领导这次突袭是警局高层设套让领导自寻死路的,领导杀老大,自杀时枪没子弹了——亲哥帮主角押解领导逃出大厦,自己留下当新老大——完。
基本无情节 无内涵的片子 当然这都不是主要看点 动作戏码确实足 暴力血腥也够 但说要媲美和超过香港动作片实在言过其实 动作设计和美感差了一大截。。。。。
《突袭》,2012年印度尼西亚的动作电影。
影片的开始设置很不合理,20人的特勤突击队去攻占一个黑帮把持的大楼,结果被人瓮中捉鳖,死伤惨重。
尽管看到最后,稍微能看出点其中的问题,但也含含糊糊不着要领。
但影片似乎并不强调剧情,整部片都在打打杀杀,不过拳拳到肉,倒是精彩异常。
作为动作片应该是合格的。
纯粹的东南亚动作电影。
本片的制作成本很低,但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异常的好。
其因有两点:第一,好钢都用在了刀刃上 。
虽然整部影片的取景地都在一个烂的不行的居民楼里,但是枪战和打击效果却一点没落下,拍出了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开头的警队集结就一下子把观众带入到了紧张刺激的环境中,几个经典的对冲视角也拉的到位,把警察们精英干练的感觉体现了出来。
进入楼里以后的枪战场面也相当出彩,以低位视角拍警察,高位视角拍悍匪,直接把警察在冲突中处于劣势地位表现了出来。
几个跨楼层的枪战设计也非常有新意,不仅给残存的警察一个合理的理由去暂时脱离混战,还巧妙地将枪战转为了格斗戏,不显得生硬。
第二,本片的动作设计非常亮眼,不论是主角在狭窄的楼道里面对四面而来的敌人,还是跟疯狗在审讯室的搏斗,都十足地凸显出了本片的动作导演深厚的功力。
虽然剧情一塌糊涂,但是动作片只要动作设计得足够出彩,那么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了。
在国内,影迷们接触的东南亚动作电影基本上都是来自泰国,最广为熟知的就是托尼贾和他的拳霸系列。
吃腻了泰国菜,偶尔尝一尝印尼的佳肴,调整下味蕾,也是相当不错哦
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有不少华侨移民且掌握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但也正因如此,历史上曾不止一次的爆发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虽然这个国家岛屿也不少,而且也号称旅游国家,但怎么都觉得不是太安全。
再有就是这个国家出过不少羽毛球高手,尤其是男子选手,总跟咱们国家杀个你死我活。
再有就是这个国家出过一个名叫苏哈托的独裁者,前几年才刚被整下台,这老先生祸害了这个国家好些个年头。
综上所述有关这个国家的一切,在我的脑海中怎么着都不会搭上电影这条线,然而2012年上映的这部电影,在我的世界电影拼图中有增加了一个国度。
艺术是不分国界和语言的,尤其是在如今这个被网络覆盖着的世界里,但凡有点像样点的作品问世,那肯定是能被发掘出来的。
动作片作为现代电影中一个重要的门类,无论是古装的也好,还是现代戏也罢。
以各种华丽、劲爆的搏击动作来博得观众们的电影票和眼球,在强烈刺激视觉乃至听觉神经的同时,还能够激发起观众们极度紧张、亢奋的情绪,在享受那令人眼花缭乱、充斥着暴力美学的一招一式,为着那招招到肉、鲜血飞溅、肢体变形甚至四分五裂的残暴动作而热血沸腾。
有了这些个激动人心的镜头,对于一部分影迷来说已然就足够了,至于故事情节上的复杂程度,那权当做赠品,有则最好不过,简单到无脑也无所谓。
当然这其中以男性观众占绝大部分,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动作影星买单的也肯定是大有人在。
在每年上映的不知道多少部的动作影片中,冷兵器时代的古装题材,占据其中的一部分。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本片这种时装片,在这类电影中,与暴力动作像伴随的往往还有激烈的枪战、飙车、爆炸以及枪林弹雨的间隙中,哪怕是忍受着遍体鳞伤也不忘了激情一下的男女主角。
这些个完全的雄性元素被一一的拼装在到位之后,一部劲爆的动作影片就算是能够下线包装了。
然而就算是按照同一模式,甚至是同一条流水线生产出来产品,也有好坏优劣之分,这动作电影也不外如是,在动作设计、打戏的激烈程度以及打的时间长度上都还是有所区别的。
本片就是那种少许铺垫之后,就正式开打,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最后尘埃落定。
男主角和最终BOSS轮流出场,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那是打个没完,一个个看着都觉得疼到不行的镜头屡屡出现,真不知道那些被男主扔出去抡在墙上或者家具上的龙套们是怎么个感受。
一路碾压之下,男主终于迎来了与BOSS的最终对决,这场戏实为本片的最高潮,别看这位大反派是位一头长发且略显瘦削的小个子,这打起来真的是猛到不行,男主要不是有兄弟帮忙指定是悲剧的货,这三位那除了能打之外,还有就是都实在太抗打了,尤其是大反派,那被各种大招命中依然是几乎跟没事一样,倒地之后瞬间弹起立刻继续战斗,要不是那灯管,这结局还真就难说。
反正最后这通打,是看的真够带劲。
死亡之塔在强悍的男主面前终告沦陷,在意料之中的背叛以及男主的强力平叛之下故事宣告完结。
情节的简单以及其他所有元素的苍白,在精彩之极的动作戏面前都显得无关紧要。
或许是我阅读能力有限,不明白这个所谓“10年来最强动作爽片”爽在何处?
1. 这只队伍到底是要去干啥,全片都没说清楚。
2. 特警的基本技战术水平连路边混混都不如,不会互相掩护,对摄像头监控没有任何概念,不知道要干啥,上哪去。
3. 队长也跟搞笑,唯一体现出指挥的事情是进大门前,让一队人直接去大门口,另一队人绕个圈再去大门口……进去以后啥都不知道4. 刚开始一帮人蹲在5楼挨打,连去哪都不知道。
后来只剩3个人突然想到去15楼,一溜小跑异常顺利的就到了15楼,老大门口就只有3个毫无防备的小p孩。
早知道这样还打个屁啊,直接信步爬上15楼不就ok了么5. 警察里的那个老头到底是干啥的?
一会打敌人,一会杀自己人,一会又杀敌人……简单来说,编剧千疮百孔,漏洞颇多,想表达什么也不清楚,实在只是印尼大片的水准。
《突袭》是一部纯暴力、高快感的动作电影,充斥着令人目不暇接的打斗与刺激的特效,而贯穿始终的是荒谬混乱的剧情和毫无意义的对白。
不过,我想绝大多数领略过预告片的观众也不是带着探知人性、发现哲理的意图去观看本片的,我们只要看到好人痛扁坏人,而且打得够猛够酷够血腥就足够了,至于逻辑、角色、故事背景——那是奥斯卡级电影才需思考的问题。
本片所指向的观众群体很明确:12-28岁、热衷于动作游戏和功夫电影的、对爆头和血浆拥有强烈嗜好的男性观众。
《突袭》也确实能够引发他们的共鸣,毕竟IMDB上8.3分的高分总不会是徒有虚名。
而那些由于年龄、阅历、爱好乃至性别原因,“不幸”未能落入这一区间的观众,不如省下时间做些别的。
罗摩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的一名特警。
影片开头,我们看到他清晨起床、祈祷、热身、吻别怀有身孕的妻子。
据说好莱坞制片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吻别怀孕妻子”这一镜头可以为一部电影节省15-20分钟的情节铺垫。
因为当观众看到一个深爱妻子的“准爸爸”时,会对该角色形成如下心理暗示:他至少是个善良亲切、社会关系正常、家庭幸福、功能健全的男人——当然,极少数特例除外,他有奋斗的动力,有回家的渴望且通常会经历出生入死的一天。
这样高效的工具对于一部重点并非塑造人物、讲述故事的电影来说,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罗摩要面临的任务是,跟随20名精英特警队员及一名便衣中尉在无支援、无情报的状态下,突袭雅加达贫民区的一幢废弃大楼,那里盘踞着全印尼最危险的罪犯头目塔马。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幢楼啊!
楼内布景可以用荒凉来形容,却装有先进的监控装置和运转良好的电梯。
全楼高达15层,却只有一个进出口,让人不禁怀疑如果遭遇军队围攻或火灾地震,这些匪徒如何逃生?
楼里的居民不仅包括穷凶极恶、身手不凡的犯罪分子,而且还有一些心地纯良、明显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这两类人平日里是如何和谐共存的?
这些问题都不是《突袭》有时间回答的,因为特警队很快陷入了敌众我寡、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突袭变成了屠杀。
毋庸置疑,《突袭》的武戏风格确实十分突出,兼具黄金时代港式功夫片的轻捷迅猛和近年来《拳霸》等新秀的拳拳到肉,动作设计虽不算新颖但极为震撼。
影片的主演兼武指Iko Uwais有着出色的武术功底和一流的身体素质,比很多依靠替身和电脑特效的好莱坞动作明星更加值得敬佩。
至于那少得可怜的文戏,不过是层出不穷的打斗的理由和前提,如果在片中人物莫名其妙的鸡同鸭讲时,观众不小心打了盹儿,或走了神儿也不会对本片的观赏造成丝毫损害。
整部电影就如同一场华丽而空洞的马戏表演,吸引观众注意的是“虎跳火圈”“狮口惊魂”之类的刺激,而那些串场和互动的时刻一直都是鸡肋。
《突袭》并不旨在含义深远、发人深省,而只希望像兴奋剂一样激发观众的肾上腺素。
可以肯定,电影结束后一定会有不少发烧友赞不绝口,跃跃欲试地想找人来“切磋”几招,所以我觉得本片最后应加上一条“片中特技皆由专业人员完成,请勿擅自模仿”之类的告诫。
抑或编导自己也觉得影片的故事太过荒谬可笑,根本不会有人把它当真呢?
第一回看到印尼的片子,之前看电影前总会了解一下这部电影的一些趣闻,可这部电影的票房和成本居然没有百度出来,实在感叹这部电影12年上映的时候是不是如石沉大海。
之前看帖子说多希望国内也能拍出来这种电影,最接近的可能就是甄子丹的杀破狼了。
但也没有这么打90分钟的快感,有人说这部电影就是动作av片,上去就是干,干!
最开始小队长的握拳停止前进,后面几人依次握拳。
这种细节第一次<图片2><图片3>
主角及主角兄弟vs反派暴力男。
私以为这是一张可以当海报的场景<图片4><图片5><图片7><图片8>简单的赏析就到这里。
这是一部男人的打戏,剧情简单,打戏精彩。
类型的片就是这样,你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压根看不进去。
现在来扫荡这个该死的城市吧!
条子不能用枪打,得用收买。
你想谈冒着生命危险这件事?
你已经让他们冒生命危险了!
干龌龊事的时候,主脑是不会带头的。
我一直不喜欢用枪,刺激感都没了,扣扳机就像叫外卖一样。
那已经不是我了,这才是我。
所有人被枪抵住头的时候都会改变。
千万别低估了疯子的毅力。
监视器永远不会说谎。
我知道要收买谁,更重要的是,要给多少。
从半小时之后开始看的,看完我哭了,唯独想感叹中国动作片,一直以来我看不惯国外的动作片,即便是被冠以什么莱坞、什么戛纳奖项等等大片之名的片子,单单是喜欢国产动作片,再或者者就是说亚洲风的格斗动作片,我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作为一名忠实的动作电影迷,十多年来,这部电影是为数不多的能让我心里为之一振的片子,甚至可以去掉之一。
再看看国内,抛开其他的不说,但看动作片,近几年哪有一部像样的电影,记忆中除了两年前的“叶问”让我当时震撼了一番,然后从原来看好甄子丹,变得更甚一步。
后来那个精武英雄还可以吧。
接着就期待再有更深刻的电影拍摄出来。
就在正为赵甄合作而窃喜的时候,噩耗传来,失望一大片。
没有人想过怎么能把自己的电影往更高的底部发展吗。
总之一句话,“突袭”我喜欢
这么密集的动作场面和设计简直都够拍10部动作电影了,偏偏一股脑儿全用在了这么一部0剧情的片子,可惜
好久没这么看愚蠢的片子了。我承认,从动作角度,这是一部教科书,但是好像WWE的教科书,你会当电影来看吗?
这100多分钟的打戏太凶残了......o(╯□╰)o
精彩!拿刀动枪的比赤手肉搏神马的就好多了,警棍百人斩那段尤为好看
配乐不错 逻辑bug 像游戏通关塔
仿佛在玩cs,又象在一场噩梦当中,太血腥了,赶紧醒来吧。印尼这也太乱套了,让我觉得和谐社会无比的温馨。
震了个撼
菜不错,但不对味。
场面很劲爆,但剧情实在是太弱太弱了
看惯了肌肉男的肉感力量感的暴力动作片,那么东南亚印尼这一岛国动作片的特色就是两个字,野蛮。
没字幕。你们应该叫我来编剧
两星给牛逼的体术。
这剪辑,这动作太牛逼了。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动作和枪战撑住全场,140分钟全程无尿点。
印尼是一个以出卖劳动力为主的国家…
肉搏太多,腻味
打得好!
我的看电影观念一向是故事之上,突袭似嘲笑我一般让我给我的电影观打上了“狗屎”的标签。电影从枪枪见血到拳拳见肉,简单粗暴无需剧情。国产电影也该好好学学,还什么武术之乡呢。PS.最能打的那哥们太像陈嘉上了。
一般吧···
就冲着动作去看吧 完全无视剧情 最大的亮点是反派小个子 那腿法 看得太爽了 男主反而显得动作生硬
故事薄弱的程度可謂難得一見,格局跟隨荷里活式動作片,剪接以至情節推進全靠動作主導。早陣子看過拍攝花絮,滿是土炮的拍攝技術和粗糙的演繹技巧,最後成片則儘量以激烈的打鬥掩飾庸俗的電影質素。整體而言,本片只有動作和槍戰著稱,可能是很愛打電動的影迷的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