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mental 我从未见人将这个单词演绎得如此神合,从那以后,每当想起余其扬,记忆里总浮现出他深夜独自抽烟的背影,以及他看着她时,那双露出思念的眸:像是即便她就在他眼前,却还是要每刻在心头想她个百千回才罢。
他本能成为一个枭雄、当他抽着长雪茄,俯瞰上海滩十里洋场忆起常爷与黄佩玉当年的呼风唤雨时,那些场面不由他不心动。
尽管浦江商会是他背上的责任,但那样煊赫的滔天权势,只要杀了一个人就有可能得到。
对这样的诱惑几无男人能够抵挡。
他一袭西装而至,不再是当年白衣马褂的明快少年,岁月洇染出的所有冷酷占据了那双曾经满含情思的眼睛,他已决定杀她。
可再多的恨与狠都抵不过她手指肌肤传来的瞬间温度,当她从他手中接过那把注定将夺走他们之中一人性命的短枪时,她的食指不经意轻划过他手背,他将目光掠过那张熟悉的面庞。
刹那间,过往的记忆涨潮般涌现。
他专注又温柔地哄她 /開槍啊/ 明明她才是哭得厉害的那人,却远远未及他心软。
还是他打开了话匣,一如当年在一品楼的小池塘哄逗她说话般 /阿其,余光是什麽呀/ /……比如說,你在看眼前的東西,但你的余光……其實是在看我/ 那时的她还是刚从乡下卖到上海来干苦工的小丫头,他怕她被人欺负常常买了东西去一品楼,顺带捉弄她。
有一次趁她洗衣服不备,拎了根绳子悄悄绑在她的衣角上,围着晾衣杆绕了好几圈后她才发现。
这还了得。
她赶紧随手捎上棍子赶着他打,苦着脸叫他解开,他嘻嘻哈哈地笑着,一脸得逞后的促狭。
那些明明是最好的日子,拥有世间最些微的幸福。
他是小跟班,她是小丫头,亦是世俗中最般配的身份。
可从什么时候开始渐行渐远了呢?
明明她也曾想过住在他的小阁楼里一生一世,分明他也在静谧的傍晚坐在她身后,点根烟望着她逗弄怀中的小猫,宛如看着心爱的妻子哄喂他们的孩子。
她救过他,他也救过她。
秦老板那次他还是想救她。
可惜他拼尽了力气也抵不过常爷四两拨千斤的几句话。
那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男人,在繁华如刃的旧上海有如定海神针一样的地位。
那也是他的义父,曾将他生死边缘拽回人间。
这份恩情沉甸甸,每当想起都无能为报。
那同样是一个宽大的怀抱,牢靠有力到可以保护任何女人,只要他想,只需她肯。
如何能不肯呢?
这是一个在生存中苦苦挣扎的可怜女子,即使她有用双手挣面包的意志,却还是会被人用钱随意拨弄命运,不是为奴,便是为妾。
而现在,这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要娶她为妻。
她是问过他的。
那时候她低着头,神情中有忐忑,亦有期盼 /阿其,待會兒如果常爺跟我說娶我的事,我該說什麽呢。
我沒人可以商量,只能問你了……/ 许多年后的这个晚上,他仍旧这样回答: /常爺是上海灘的大英雄 是我的義父 我希望他快樂/ 可是,却多了半句不该说的“可是” /可你知道嗎 我愛你 可我 不能說/ 从那之后,上海似乎日日都是雨天,要说的话写满了信纸,他总是燃起一支烟,空守他们的回忆,然后看纸笺成灰,岁月成河。
收回视线,他知道车镜中的她即将成为恩人的妻子;新房外边,他守着她在义父的怀中变成女人;常爷去世,他在茫茫人海中执意寻她却擦肩分离。
所有人都曾警告他,“她是上海王的女人,离她远一点,余其扬” 就连她也对他说 /阿其,我們長大了/ 离得最近的时候,也只不过隔着雨帘远远遥望,台上女子蛾眉宛转,座下却并无一个看客,水葱似的纤指或翘或并,正婉吟低唱着一曲折子戏。
他举着一把黑油伞缓步而来,笑意不自主地浮现,目光里满是惊艳与欣叹。
偶尔双目相触,她朝他投来浅浅一笑,只这么轻轻地一瞥,伞下的人心便已醉了…… 听那唱词随夏风清至 /……九年前 我與那陳阿興…… 兩小無猜情意深……/ 那便是他们最近的时刻了。
纵使年少时,他也曾在心里栽下一颗苹果树,大树生长的山头是他们的家,那时他娶到心爱的女人,生下了一堆胖娃娃,他坐在山头,看着他们慢慢长大。
可他没能做成他想做的事。
常爷将浦江商会交到他手里,师爷临死前叮嘱他无论为英雄为枭雄,都必须将商会利益摆置首位。
这个伴他长大的地方渐渐成了他的执念,为了守住他在常爷墓前发下的毒誓,他做了很多错事背离了很多信念。
某一天,他笑着对她讲起一部影画戏,讲起里面那个杀手的故事。
杀手接到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完成了任务但受了很重的伤,快不行了,可是杀手不愿去医院,他只想回到小时候住过的牧场,过平静的生活。
杀手开着车在长长的公路上走了很久,他流了很多的血,奄奄一息。
可是,他要回家。
她随口问 /那他回到家了嗎/ 他希冀能从她的神色中看到一丝理解 /他死在了半路上/ /我想他應該拒絕這個任務/ 她淡淡道 他咧嘴轻笑,也不知是笑她还是笑自己 /我想你沒懂這個故事/ 她其实懂的,但她确实也不懂他的执着。
在她看来,若是常爷还在世,一定宁愿解散自己一手创立的商会也不会任其沦为政府的打手。
而常爷没法子办到的,她要为他办到。
筱月桂与三爷五爷站在常爷的墓前,一如当年余其扬在那里立誓除掉黄佩玉时。
蜷伏的手指同时张开,其中她与三爷的手心都用颜色蘸下了一个“殺”字。
或许她已经不记得了,余其扬曾救过她两次。
他曾在枪林弹雨中挡在她身前,也曾将她藏在自己的小阁楼里躲过她为妾的命运。
要落就落在最高的枝头。
余其扬从来都不是她的枝头,他只是一块笨石头,留在原地动也不动,妄图想用自己矮短身躯替她遮风挡雨,她总是一回首便能望见他等待的身影。
而且很快,他将救她最后一次。
这天晚上,余其扬带着必杀的决心而至,他掌握着大部分堂口,无论拼人数还是武器,都占据上风,胜利本应该几无悬念。
但他妈的拿出了一支手枪: 一把手枪,一颗子弹,他与她,轮流对赌。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临时改变玩法,但总归这决定与她有关。
这晚,他们之间仅数步之隔,熊熊燃着的火光投射在脸上,照出身后几百持枪的黑衣人。
当他举枪对准她时,心头牵动起太多过往,她是他一生的爱而不得,从十几岁他还是穿马褂给人开车打架的小跟班时开始,到他成为上海滩的大佬也未停止。
直到今晚,当他细数那些回忆,时光没能带走他脑海中任何有关她的记忆,但他与她的故事却不得不在今夜结束。
也许从最开始她在人贩市场和他借笔时便已注定,余其扬最后一次松开扳机——在商会的命运和她的性命之间,他终还是选了后者。
不是没有怨恨的,她十几年如一日的拒绝,她本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却帮三爷五爷来对付他,甚至,到了今晚,她接过他递来的手枪之前眼神里也探不到一丝犹豫。
他最后一次将枪递到她的面前,其实前一刻他已悄悄换过子弹的排序。
如同又一场趁她不备即兴兴起的恶作剧,就像二十年前他在一品楼的后院里拎了根绳子绑住她的衣角般随意,那是他们的默契。
我几乎能想象得到他得逞后促狭的表情。
常荔荔,她的女儿,曾问余其扬这样一个问题 /你愛她,像我愛你這樣深、這樣久嗎/ 他望着眼前的女人,答案已在心里住了二十年之久 /比你深,比你久/ /那她呢,她也是這樣愛你嗎/ 余其扬换了子弹,递到他爱了半生的女人手里,而她在哭泣。
他静静地望着她,眸中几许释然,亦含着几分期待 你呢,你也是这样爱我吗?
枪声响起,他走完了这样的一生: Sentimental,且忧伤,且浪漫。
完 2017.11.04. By——一个08年第一次看剧 到17年才写出剧评的 懒癌晚期患者 ——————————————————————————————————————————————后记: 对隔着国仇家恨的虐恋情节,我向来支持女主手刃男主伸张正义。
反而在那些戏里,从无有这样果敢爽利的女主。
可对于《上海王》的结尾,我只想问编剧一句:你让筱月桂打死阿其,心里不亏的慌吗?
小月桂与阿其之间,唯一能谈得上深仇大恨的,止有荔荔的不幸罹难。
可那恰恰又不是阿其下的手,一个脑子瘫痪的手下擅作主张伤到了荔荔,余其扬自己都快气死了,再怎么苛求,照《刑法》来算,他顶多背一个间接过失的责任。
你筱月桂为郑老板徐老板出头,为浦江商会的会众出头,甚至就算是为刘骥出头罢(剧里她不知道刘骥之死的主谋是余其扬),但对方是阿其啊。
是那个在枪林弹雨中抱着你躲过后背子弹的阿其,是那个你一哭便不管不顾将你藏进他的小阁楼的阿其,是贸然上门忍气吞声为你求人的阿其,是在你投向黄佩玉怀抱时私下帮你倒掉毒茶的人。
你可以不和他在一起,不怪你,半生风雨飘摇,谁都看得出你最缺安全感,那是阿其给不了你的。
但你同样不够理由杀他,浦江商会何时成了你的责任?
为了他们你去杀阿其?
真是天大的笑话!
我只觉得,最后三集的筱月桂与前面29集不是同一个人。
在优酷上看了三天晚上的《上海王》,电视剧,很久不看的东西。
这部据说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打出的旗号是一个女人的传奇一生,但我看到的是两个史诗般的男人。
三代上海王,一个是英雄,一个是枭雄,还有一个,我不愿意说他是狗熊。
常力雄,传统意义上的帮派首领,坚持义字为先,他是浦江商会发展壮大的第一块基石。
这个男人是个英雄,让人从骨子里敬重,无论男人还是女人。
他一言九鼎,他一身正气,他不怒自威,他是个英雄。
师爷三爷五爷,商会的十万会众,都为他折服,效命于他,无论是关系存亡的大事,还是个人的私事。
小月桂即使自知不爱,还是心甘情愿的嫁,为他传后,为他报仇。
他是山,可以依靠,即使不在了,依然让人无法放下,这就是人格的魅力吧。
黄佩玉应该算是反面人物吧,一个有着佛一样方正的面孔的男人。
他阴险毒辣,老谋深算,滴水不漏。
童年的悲剧就注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他活在仇恨里不能自拔。
他重回上海,唯一的目的就是为父报仇。
明知父亲的被杀是自找,常力雄还慈悲的放过了他们母子,但是,人活着要有目的,悲苦的生活让他无法释怀。
他回来了,他成功了,他茫然了。
刺杀常力雄之后本想离开,却被留下做了新一任的会长。
男人无法拒绝权利的诱惑,尤其是在他已没有目标的时候。
常力雄的智慧,其实不在他之下,魄力和胸怀又远远胜过他。
他还是被利用了,把浦江商会发展壮大到鼎盛,却树敌无数,最终还是被除掉。
相比他们,我更欣赏的是黄佩玉。
英雄太遥远,远得陌生,只可以崇拜,即使可以嫁却无法爱。
黄佩玉更像一个人,不过是一个陷在仇恨里不能自拔的人。
生活的苦难造就他的性格,磨练他的意志,单枪匹马面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他心狠手辣,他不择手段。
他不相信义气这种东西,什么事情要签字画押,要有真凭实据。
为了南京路,他筹划一年,使哈同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灭掉青寅帮,他最终成为了第二代的上海王,登上了权利的巅峰。
可是,他还是寂寞的,一个如花的女子只是装饰,心灵的空虚无法弥补。
男人不能对男人诉苦,身边的美女却没有大脑。
这时,他遇见了重回上海的筱月桂。
如意班锻炼了她,生活磨练了她,她独立,她有胆识,她还散发着成熟女子的气质。
她像一盏灯照亮了他灰暗的生活。
他想要抓住,给冰冷的生活一丝温暖。
当他拿出戒指在众人面前求婚的时候,我看到了常力雄的影子。
他们同样是不拘世俗的男人,面子是身外物,心动的女子却是十年难出一个的。
他也愿意给她一个名分,一个世上女子都看重的东西。
她却看得透彻,黄佩玉是东风,只能借不能靠。
我在想,如果筱月桂对他不只是欣赏的话,他的命运可不可以改变。
也许不能,他只是需要一个心累时候的港湾,所以他只能走向毁灭。
他能看出筱月桂对常爷没有爱,却不能想到崇拜有时比爱更深入骨髓;他能看出筱月桂心中另有所爱,却不能理解青梅竹马时候的深情能绵延至今。
他败在他的无情,他终于想要追一份感情了,但这份情却从一开始就不是属于他的。
陷入死局,看到师爷辛黛玉阿其走出来,他不意外也不难过。
但是,看到筱月桂从楼上走下来,他真的心冷了。
却还是不甘心的执意追问,你是不是从来就没有爱过我,这个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
不知道他喊出那句:“常爷,我最终还是输给了你,输给了你爱的女人”时,他有没有想到过,这样的结局是他童年离开上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
我想他不会,他也许会后悔为什么要爱上筱月桂,真的无情无义的过一世,才是他应该走的路。
问世间请问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不幸言中。
高僧不能给他回答,他也找不到自己要的答案。
至死方休。
无欲方能无求,心中有爱,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他看的明白,商会从此就要走下坡路了,余其扬可以得到常爷和他都得不到的爱情,却无法带领商会走向明天。
常力雄可以借用黄佩玉一时,却还是没有找到可以托付的长久人选。
什么义字,和众的力量,都是套话罢了,只是师爷要在死前给余其扬铺好路,给常爷报了仇。
其实,在他接任会长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不会有一个圆满的下场了。
黄佩玉死了,这个电视剧就已经结束了。
看到余其扬在成为第三任会长之后还心甘情愿的跟着巡捕房的人走,在里面揍个半死,然后被一个妾有情郎无意的美艳女子牺牲自己救出来的时候,我都要崩溃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小女孩还不够掺和的,还要演这么一出儿,简直就是恶俗的言情剧的套路了,不看我也知道以后要怎么演了。
赶紧换到大结局,看完拉到,别把那点儿好印象全砸进去。
本来给同事说,这个剧演得不好的起码还帅,可以看的下去,看来错了,我已经过了只看一张脸就可以满足的年龄了。
帅可以锦上添花,比如饰演黄佩玉的陈锐,帅却不能雪中送炭,比如饰演余其扬的钟汉良,这个小帅哥的演技真是不敢恭维,公道的说,这也和给他提供的剧本有一定的关系。
巍子是临时救场,二十天拍出来的英雄,还是可以了。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找袁立演女主角,这么吃重的角色,只能说基本还好吧,可是大结局中举枪互诉衷肠那么煽情的戏,演得真是有点砸,幸好还没有小帅哥表情那么夸张,强忍着看完了。
建议看过电视剧的就不要看原著了,我是有这个习惯的,结果这是唯一失望的一回。
虹影写的就是一女性小说,拍出来改得更像一部社会小说了,第一回感觉编剧重要。
得人心的是英雄,得天下的是枭雄。
英雄有太多的责任心,枭雄却是自私的。
被英雄爱上是幸福的,被枭雄爱上是两可的。
爱上一个英雄可能受伤,却远远没有爱上一个枭雄伤得厉害。
英雄是用来崇拜的,而枭雄,只能欣赏,远远的,欣赏。
沁云说,爱是给予,所以永远不会失去。
要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需要要经过多少时间的沉淀?
曾经,她以为他是她的。
他们身世相仿,一起在一品楼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他一直都那么照顾她,教她把饭拌在蕃茄炒蛋里,哄她开心;买梨膏糖,给她两块半,自己只吃半块……他是她的阿其哥,她卖笑生涯中唯一的亮光,唯一的牵挂。
曾经,她以为,幸福的日子就是这么一天一天地过下去,她永远都能跟她的阿其哥在一起,尽管,还要应付那些无休止的买笑的客人。
可是,有阿其哥在,生活,就是还有着希望,还有着阳光。
可是,小月桂来了,一切都变了。
阿其哥不再围着她转,甚至,都很少再来看她。
他只关注着小月桂,视线也只围着小月桂转。
她不甘,十几年的感情,难道比不过几天吗?
甚至,连本来打算赎她的秦老板,也把目光转向了小月桂。
尽管她看不上那个秦老板,但是,小月桂又一次让她成为了失败者。
她不甘,她痛苦,年少轻狂的她,终于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错事。
她以为,这样能报复小月桂,却不会想到,这只会把她的阿其哥更快地推向小月桂的怀抱。
为什么,她要那么辛苦地维护自己,绞尽脑汁地保护自己,而小月桂,却可以那么单纯地只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为什么,一切本属于她的东西,最后却都让小月桂轻易地夺走?
她要装,要装得听话,装得妖娆。
每个人只看到她甜美的笑容,却有谁看到她心里的悲哀?
“小月桂她走了,可她把我阿其哥的心也带走了!
”她的阿其哥,心里只有小月桂一个人,她的阿其哥,只把她当作妹妹。
可她要的,不是妹妹啊!
她嫁给了黄佩玉。
她没有继续等阿其,她知道,她的阿其哥永远也回不来了,而她,只是红尘中的一平凡小女子,她需要温暖,需要关爱,甚至,只是需要生活的供养。
可是,七年,她仍旧什么也没有得到。
小月桂回来了,她又夺走了她的丈夫,那个不爱她,而她努力想去爱的丈夫。
她是不是该恨?
她所有的一切,小月桂都能轻而易举地夺走。
她想毒哑小月桂,让她唱不了曲,让她也尝试一下失败的感觉。
可是,最后失败的,仍然是她沁云。
长大,成熟,或许只是一刹那的事情。
她看着小月桂在舞台上像朵野蔷薇骄傲地盛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她。
当她再次回到一品楼,她已不是原来的沁云了,不是那个执着地想要得到爱想要抓住爱的沁云了。
爱是给予,所以永远不会失去。
能够明白这点,便已是勘破了爱的真谛了。
世人都孜孜地追求着爱,想要得到爱,却不知道,得来的东西总有失去的一天,而付出,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只要你还爱着,你就永远不会失去爱。
因为,这份爱,是自己所给予的。
而最终,她为了这份爱,给予了自己最宝贵的贞洁。
以贞洁换来爱人的生命,她认为是值得的。
而他也以赎罪的心情给予了她十年的时间。
曾经以为,时间能够改变一切,曾经以为,时间能够带来他的爱。
可是,她又一次发现,自己错了。
他关心她,照顾她,他努力想给她温暖,他是真心想和她过一辈子。
可是,他却不爱她。
那么,放手吧,放手让他去找他爱的,放手让他去找他的幸福。
只要他幸福,也就是她的幸福。
放手,也是爱。
只要他幸福。
可是,沁云,你知道吗,爱,有时候也是毁灭。
如果你知道,你的离去会让他更无后顾之忧地放弃自己的生命,你还会这么做吗?
或许,放弃生命,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
从此,再无牵挂。
只是,沁云,你真的不会有一丝的后悔吗?
看完上海王,个人更喜欢黄佩玉这个角色,因为他真实,更具有人性。
当然陈锐老师的演技也使这个人物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加分。
为什么明明是一个狠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坏人,却恨不起来呢,这得益于他的人设,小时候的经历,使他明白只有有了权力才能达到目的,有安全感。
而最后当他想要放弃仇恨,希望得到幸福,做回人的时候,现实再次给了他无法摆脱命运的悲情,这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情人物,使得我恨不起来,更多的是感觉到社会的不公,有些人将来必定要做上海王,比如常力雄,比如阿其,可有些人哪怕坐上了这个位置,还是逃不了被命运作弄。
比起黄佩玉的阴险,狠毒,其实师爷他们更加可怕,那是一种伪正义,比真正的小人更让人不寒而栗。
表面看,是为了常爷报仇,很是正义凛然,可是他们利用黄佩玉,达到自己的目的,然后再一脚踢开,这就是常爷说的义吗?
所以我觉得在黄佩玉死的那时候开始,浦江商会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常爷为了商会,哪怕失去生命都在所不惜,这是大义,而师爷他们杀死黄佩玉虽然是为了报仇,但那是小义。
因为他们看不到商会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他们只是觉得黄佩玉一统上海滩,觉得危机已经过去了,但是,就如常爷当年和黄佩玉说的,越是鼎盛的时候,就越是可能出现危机,常爷看不到商会的危机,但是常爷的老练告诉他将来会有危险,而黄佩玉的才识渊博,交际广泛,善于收集各方面信息,使他能看明白上海滩的风云变幻,在危机到来前,尽可能的做好万全之策,比如对南京路的预测,虽然手段阴险,呛杀无辜,但在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非和平年代,又能多苛责黄佩玉什么呢?
所以看到他们杀死黄佩玉的时候,只会觉得他们是一群坐享其成的小人,师爷说黄佩玉罪有应得,罄竹难书,但是黄佩玉为了商会,他敢做,果断,如果你们真是讲仁义,为何不早杀了他?
还要看着那么多人死去?
而作为后任会长的阿其,师爷他们真的角色能撑起浦江上海吗?
看到有些人说为什么黄佩玉死后巡捕房就找上了新会长,其实很好理解,你们是黑帮,一直是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之前之所以不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黄佩玉的关系网,和很多外国人都有不错的交情,巡捕房不是怕你们浦江商会,而是怕黄佩玉身后的那些外国人,而黄佩玉很好的用各国外国人来相互牵制,但是这次刺杀黄佩玉的行动,无疑让政府看到了可以扳倒商会的机会,因为你们自己要除掉黄佩玉这个在政府眼里很难缠的家伙,政府坐享其成,何乐而不为呢,而黄佩玉的死,使得本来是商会靠山的外国人都树倒猢狲散,所以政府自然就没有了那么多忌讳。
最后报复凯西,用的不也一样是下三滥的手段?
其实黄佩玉死前叫嚣的:你们谁有能力领导商会?
并不是他的自大,而是确实没有人,他明白商会的危机四伏,可是不站在山顶上的其他人能看到吗?
不能!
就如大师说的,常爷杀死黄佩玉爹的因,给了黄佩玉成为上海王的果,同样,师爷想利用黄佩玉(注意,这里我不说是常爷是因为常爷并没有说黄佩玉必须死),却无形中种下了黄佩玉当上海王的因,而阿其杀死黄佩玉,也就顺理成章的要接受商会没落的果。
因为是你们放纵了黄佩玉的狠毒,这自然要由商会来承担后果。
其实阿其的失败是注定的,因为他在商会大家的呵护下长大,通往会长的道路也是由师爷他们铺垫,试问,这样的人如何能执掌雄霸上海的浦江商会会长之职?
已经公司化运作的模式,阿其又了解多少?
阿其的接手,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商会从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再次倒回到农耕时代。
另外,要明白常爷死了有十年了,阿其的上位,除了一些常爷的亲信外,十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是念旧的?
在黑帮,说白了,个个都是狠角色,他们只诚服于比他们有魄力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会导致最后推选小月桂出来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阿其的能力,不能让他们诚服。
师爷最大的失败在于守旧,没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如果师爷能像黄佩玉当初让阿九去读书那样,让阿其在十年间丰富阅历,或许局面就会不同了,但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其实师爷说他对黄佩玉防着一手,现在回看,黄佩玉何尝不也是防着师爷一手呢?
为什么黄佩玉让阿九去学习,却不点拨阿其?
还说不要让师爷他们知道呢?
这其实已经很一目了然了……黄佩玉的局就是,如果我死了,一定是师爷,阿其他们杀的,而阿其必定成为新会长,那么结果就是商会的结局就是给我陪葬。
最后一点,就是阿其太有情了,在和平年代,这是可以的,但作为黑帮会长,前任黄佩玉就是因为动了那么一点真情,毁灭了他,太感情用事的阿其,就容易被各种“情”所左右,使得在时代更替中只有被裹挟前进的份,而无法高瞻远瞩,当然这和学识也是息息相关的。
呵呵,当然,本文开始之时,还是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
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
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
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
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
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俄狄浦斯情结在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余其扬是个孤儿,由辛妈妈一手长大。
他说过,他从小一直就把辛妈妈当作自己的亲身母亲。
在浦江商会和一品楼的人看来,常爷和辛妈妈就是一对,虽然他们没有正式结合。
虽然余其扬没有说常爷是自己的什么人。
其实我们也容易明白,常爷就相当于是余其扬的父亲,这是余其扬的身世和常爷在商会的地位以及他与辛妈妈的关系决定的。
在剧中,师爷和辛妈妈多次劝余其扬不要过于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并用常爷的期望来唤醒他振作精神,振兴商会,因为说白了,在黄佩玉出现之前,余其扬就是常爷默认的继承人。
常爷在结婚前,看到余其扬因为小月桂魂不守舍的样子,训斥了他,其实也是他的希望变失望所致。
作为一个孤儿,余其扬有着很深的恋母情结,随着年岁的增大,他已经不好再把这份感情明白地表现在辛妈妈面前。
这时候,小月桂恰好出现,替代了余其扬心中辛妈妈的位置。
我们看到,小月桂刚刚进一品楼的时候,辛妈妈很喜欢小月桂,因为她的勤快和踏实。
后来,小月桂成了辛妈妈的眼中钉,这不仅是因为常爷吃了小月桂做的一碗菜泡饭而引起她的嫉妒,而且还有可能的是,辛妈妈已经意识到小月桂代替了自己在余其扬心中的位置。
不知道编导选择袁立出演小月桂出于什么考虑,但是袁立的形象与余其扬相比确实过于成熟,至少是在开头的十多集是如此。
的确,不管袁立本人怎么努力,她都不像一个刚刚从乡下来到上海的毛丫头。
不过从我们前面分析的余其扬的恋母情结来看,青涩的余其扬喜欢上带有成熟气质的小月桂晓得反倒是一个很顺理成章的事。
小月桂和余其扬的初次相遇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她的巡警的枪口下救下了余其扬。
换句话说,小月桂一开始就是作为余其扬的保护者的身份出现的。
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味的情节,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生命中,母亲就是我们最初的保护者。
在沁云、秦老板这些干扰因素都被排除或者解决掉后,余其扬和小月桂的感情路看上去要走上正轨的时,却偏偏杀出了常爷这个程咬金。
这时候,余其扬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一个是他敬如父亲的恩人,一个是能满足他恋母情结的女人,无论是从道义、感情还是从实力上讲,他都没有办法与常爷直接对抗。
但是至少在一个瞬间,潜藏在他心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差不多要冒出头了,那就是在常爷举行婚礼时,混进现场的小刘像魔鬼一样道出了他心中的两个欲望:最心爱的女人,最大的权力。
在那一刻,他几乎动摇了,要放下枪了。
小刘抓住了这个时机,给了他一枪,直接延迟了救援常爷的时间。
或许我们可以解释,余其扬这个的犹豫和动摇,正是他的潜意识要留给凶手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想做而不能的事情,而他在中枪后拼命挣扎,走向婚礼举行的大厅去做亡羊补牢的工作,正是依道德原则行事的“超我”对依本能行事的“本我”所做行径的纠正。
常爷的死,消解了余其扬几乎要爆发的俄狄浦斯情结。
他内心最大的矛盾没有了,他感到的应是轻松和解脱。
所以小月桂在多年后与他重逢后,觉得他变了,对谁杀死了常爷再没有多大的兴趣了。
这时余其扬的处境,有些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都是要为“父”报仇。
而哈姆雷特一再地拖延报仇行为,有人分析就是因为哈姆雷特的杀父仇人,他的叔父克劳迪斯的所为,正是哈姆雷特小时候想做,而现在潜意识仍然想做的,弑父娶母。
克劳迪斯之于哈姆雷特,不正是要娶小月桂,而又杀死常爷的黄佩玉之于余其扬吗?
对隔着国仇家恨的虐恋情节,我向来支持女主手刃男主伸张正义。
反而在那些戏里,从无有这样果敢爽利的女主。
可对于《上海王》的结尾,我只想问编剧一句:你让筱月桂打死阿其,心里不亏的慌吗?
小月桂与阿其之间,唯一能谈得上深仇大恨的,止有荔荔的不幸罹难。
可那恰恰又不是阿其下的手,一个脑子瘫痪的手下擅作主张伤到了荔荔,余其扬自己都气疯了!再怎么苛求,照《刑法》来算,他顶多背一个间接过失的责任。
你筱月桂替三爷五爷出头,替郑老板徐老板出头,替浦江商会的会众出头,甚至就算是为刘骥出头罢(剧里她都不知道刘骥之死的主谋是余其扬),但对方是阿其啊。
是那个在枪林弹雨中抱着你躲过后背子弹的阿其,是那个你一哭便不管不顾将你藏进他的小阁楼的阿其,是贸然上门忍气吞声为你求人的阿其,是在你投向黄佩玉怀抱时私下帮你倒掉毒茶的阿其。
他救你那么多次,爱你超出廿年,你不报恩就算了,岂能杀人?!
你可以不和他在一起,不怪你,半生风雨飘摇,谁都看得出你最缺安全感,那是阿其给不了你的。
但你同样不够理由杀他,浦江商会何时成了你的责任?
为了他们你去杀阿其?
真是天大的笑话!
我只觉得,最后三集的筱月桂与前面29集不是同一个人。
前面有情有意,后面忘恩负义。
俗称“人设崩塌”。
小月桂是一个大女人。
小月桂始终选择了她认为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男人,常爷也好,黄佩玉也好。
阿其在他心目中,是需要她来保护的。
大女人,其实是一个想找个靠山做回小女人。
小说中的小月桂更加有欲望阿其是一个小男人。
特别喜欢小哇演出来的那种情窦初开,爱在心中口难言的表情神态。
当阿其愤怒地说,常爷在的时候我是个小跟班,黄佩玉在的时候我还是小跟班。
小哇当时的表情,微微皱了鼻子,这个表情真的是愤怒的表情。
我老公和儿子生气的时候就是这个表情,我们家也有两个小男人。
08年的剧,最近又重温了,难得的国产好剧,虽然后段剧情有点过急,但有剧情有铺垫。
也算难得。
内心久久难平,最后一颗子弹,小哇饰演的余其扬终于解脱了,一切尘埃落定,尘归尘,土归土,他太苦了,她也太苦了,两个人的爱情在岁月的腐蚀下,只剩下筋骨了。
可是小月桂看到阿其中枪后,发疯的叫喊着,着实让人情不自禁流下眼泪,她发疯的抱着他,叫着他的名字,一遍又一遍的说着,我爱你我爱你。。。。
,可是他已经听不见了,平生只想听她说我爱你,可以到最后还是没有亲口告诉。
阿其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爱着小月桂的三个男人都是时代的悲剧。
有些人在成长,有些人在淘汰。
沁云寻找自由去了,李姐带着何立的希望活下来了,辛妈妈在畅悔与自尊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荔荔成了植物人,这就是一场爱的蜕变。
全剧演员演技在线,好的剧值得重温。
动乱的时代,四位上海王的爱恨纠葛,常力雄是至仁至义的大英雄,黄佩瑜是一代枭雄,阿其是最悲情的英雄,小月桂是最有勇气,最坚强的英雄,她勇于结束一个时代,不痴迷于权利,敢于做最正确的决定,并勇敢的去做,无愧自己的良心和雄心!
而这个时代的小人物,也是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故事。
大师有一句话,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看淡的人才能得到内心的安宁,人生的完满!
主人公的感情戏更是虐心!
许多人都不明白,爱是给予,才不会失去。
常爷对小月桂来说,更像是长辈,恩人呢,偶像。
阿其才是那个她爱过的正当年纪的人,可惜命运弄人,当然也有阿其的懦弱。
活在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不容易。
立意很好,人物各有特色,只是有些情节感觉很生硬,缺乏铺垫1.余其杨刚当上会长时不做反抗就被捕,还得靠沁云去救。
如果能展现一下他不得不被捕的无奈就好了。
2.余其杨对商会的执念有多大,如果能展现一下小月桂三爷五爷提前提出解散商会的解决方式他不同意,就好了。
剧里只有三爷五爷指责他道德沦丧,却没有提出解决方法,他当然不放心商会交给三爷五爷。
3.小月桂对余其杨的感情展现得太少太少,甚至觉得她杀余其杨不需要有多少犹豫,黄佩玉说的她心里一直有个人,她承认是余其杨,还挺意外的。
小月桂曾说感情埋得很深很深,其实就是不重要吧,可有可无。
4.余其杨杀何立,明明政府推脱了他的请求,他还去赶走何立,以至于杀何立,替政府卖命干嘛?
这个情节应该放在政府拒绝他的请求之前吧,或者解释一下,他想再立功以向政府索要更多。
还有一些情节不喜欢1.沁云用身体救余其杨,让沁云不得不嫁给余其杨真的只有这个方法吗?
2.小月桂选择火拼,小月桂是为了救人才要杀余其杨的,正如余其杨所说,火拼伤亡更大,小月桂居然能同意?
3.辛荔荔重伤,让小月桂只为无辜枉死之人复仇而杀余其杨,只为心中的正义而杀余其杨不好么,干嘛一定要加上至亲濒死的情节来拉低小月桂的境界呢?
4.小月桂对辛妈妈的尊敬。
辛妈妈临了说“我们斗了半辈子”(记不太清了,大概的意思),但是剧里并没有展现小月桂斗辛妈妈,她对待辛妈妈,这个多次害她,抢她女儿的人有些善良到不合常理。
5.余其杨在面对市长时的谦卑,通过市长的话可知,他并没有那么听话,那表现得这么谦卑,地位这么低干嘛,尤其市长对他缺乏尊重,一口一个小兄弟,显得他不像黑帮老大。
6.阿立洗白,阿立在跟着辛妈妈时可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一点没有个人思想,日后怎么就能成为工人领袖了……阿立为何从没对阿其心怀愧疚,他明知阿其爱月桂,他从没有把阿其当成真正的兄弟吧,只是关系好点的同事罢了,但阿其是真把他当兄弟,最后阿其似乎也不知道荔荔是常爷的孩子,被瞒得可怜。
比较喜欢又出人意料的情节1.剧里并没有体现余其杨被救后,自尊心受挫的挣扎,而已直接给了他和沁云结婚的结果,显得他的格局比我一开始想象的要大。
2.以为第一枪阿其就死了,后面才发现是第二轮才死的,让这件事变得更缜密,便于手下听小月桂的命令。
3.情爱不是剧的主线,阿其没有主角光环。
常爷在时,他没有坦白对小月桂对情感,黄爷在时,他也理智的看着小月桂选黄爷,后来他又理智和沁云结婚,并且小月桂理智得杀了他。
他成为会长后依旧没有主角光环,一些暗杀的事没能寻求到折中的方法,比如打晕啊之类的。
最后说说人物。
看到很多弹幕评论说常爷英雄,黄爷枭雄,阿其只能是小跟班。
不能苟同,阿其也是很有能力的,暗杀行动缜密无错,连政府都称赞,要办银行办实业也真的办成了,苦苦支撑商会以至于10年后商会依然是上海帮派里的第一。
他还培养了一批对自己忠心的人,商会里至少七成人认可他。
最重要的,应该有很多人说他不如常黄二人,但他自己没有妄自菲薄,而是认清了时代形式,从时代角度分析商会没落的原因。
但是有一点不太懂,一开始他明明也是个打手,没少杀人吧?
后来怎么就成了善良正义的代名词,还有浦江商会作为黑帮,没少干伤天害理的事吧?
后来怎么成了道德正义的代名词了?
以至于暗杀个人就会让会员不满。
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喜欢阿其这个人物的,我喜欢他死亡的结局,因为他确实杀害无辜,罪已致死。
一方面觉得他为了商会为了常爷的期望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精神追求,另一方面他立志商会不能在他手里倒台,好像也是为了证明自己。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前者,他被三爷五爷软禁后跟小月桂的谈话真令人动容,他没有道德沦丧,他宁愿后半辈子活在阴影里愧疚里,他所做的是会长不得不去做的事,而不是他阿其想去做的事。
还有一些人说辛妈妈把阿其和沁云当儿子女儿养,实际看看沁云就知道,根本没有。
阿其心存感激,但无论是面对辛妈妈还是常爷他都是谨小慎微的小跟班状态,甚至面对辛妈妈时更甚。
阿其成为上海王后的妥协隐忍对三爷五爷的极致尊敬,都让我想到古代那些看似软弱可欺的皇帝,很喜欢这样的外面看似柔弱,实则强大的领导者!
即使为王,如果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也终将被倾覆。阿其的命运,让我慨叹。
一个女人的奋斗成长史,与上海王的名字相去甚远!!!非常失望!!!
最近在读虹影的“上海三部曲”恰好发现居然真的有这部电视剧而且居然又是钟汉良...与原著相比改动太大,只剩下故事的框架,整个基调都是不一样的,少了原著的风尘香艳脂粉气,多了年代戏的正气。按照改编的基调来说演员选的还不错,只是袁立演年轻小月桂实在牵强,从中年开始比较适合她。但,拍的太烂
你们不帕拉图会死吗?当然,不才会死呢。
脑残编剧
如果说长恨歌主要讲上海弄堂和舶来文化交织影响下的女人 那么上海王则在其之上又有新的拓展 小月桂一生 三代上海王 常爷 黄佩玉 阿其 每一代上海王的交替都伴随着不可避免的厮杀 只是最后一次 爱情占了主位 英雄闭目 美人落泪
只能说袁立不是我心目中的筱月桂~~~PS先看小说再看改编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很难十全十美。。。╮(╯▽╰)╭
不在的这些年,错过了很多经典。一切自有因果,经历的多了,自然有机会懂得无奈的含意,学会隐忍,于是也长大了。
最喜欢常爷
剧情很无语,疫情无聊快进⏩看完了
话说就是这部剧,钟在这里面老帅老帅啦哈哈哈哈哈哈~~
最近追小哇的剧,每一部他的结局都是死,求小哇哥不要再演這種虐心的片子了!!但这部真的是超好看,虽然女主略显玛丽苏,但是难得主角配角都演的很到位,哎…对于余其扬,恨不起来,只能叹他执念太重,生不逢时吧!
太悲情了,故事一般。
为什么钟汉良老在八点档混 明明还不错的一人儿
一般
钟汉良太帅了。。。姐弟恋==|||
剪辑很牛!
因为它我很喜欢钟汉良
及格吧
小月桂始终选择了她认为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男人,常爷也好,黄佩玉也好,阿其在他心目中,是需要她来保护的。大女人也想找个靠山做回小女人。特别喜欢小哇演出来的那种情窦初开,爱在心中口难言的表情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