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里的将军,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题材,“没上过战场的家伙才会收集这些没用的铁片”正是这句台词让我对将军的铁血手腕充满期待。
无奈将军大人除了用违反自然规律的体能征服群众外没表现出任何智力优势这是一部用小鬼当家手法拍摄的越狱,你还不能笑出声,因为男主角死在了他一生效命的星条旗下,好像告诉你:“我是认真的。
”
一部发生在监狱里关于军人尊严和智慧的电影。
这么好看的电影怎么以前一直都没听过大名。
强烈推荐一下。
断断续续看完了全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带有英雄色彩的高级军官由于在某次战役中指挥失误导致八名军人牺牲甘愿进入军事监狱服刑赎罪,却遇到了一个刚愎自用喜好通过收藏战争周边以此自垒英雄勋章的暴力上校。
自然而然的剧情就是,从独善其身到深陷其中,前一秒还在当众接受恶意处罚下一秒已经开始当众演讲聚拢人心,谁是卧底谁又是叛徒?
暴政似乎理所当然应该被推翻,独裁者必然不得人心,可现实的结局又是什么?
接受妥协让一开始的反叛变得毫无意义,注定会由主角的死亡给这场表演一个完美的交代。
时移世易,谁还会记得那刻着名字的砖块的由来,但仍然会有下一个未知的少年从光的那头走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军人?
我们为何而战?
和平何其的珍贵”。
权利从来都不是控制人心的手段,玩弄权利执掌人心的终将死于内心的偏执,自由是从建立内心真正的城堡开始的。
#电影最后的城堡#
温特对埃尔文的态度,从一开始因为级别上或战功上的差距产生敬畏想,接着因为艾尔文说子弹是没上过战场的人才会保留做纪念的这话后开始厌恶,再到艾尔文逐渐在监狱建立个人崇拜、团结囚犯挑动反抗意识的深度厌恶,最后占领监狱时的丧心病狂。
作为一个有虚荣心,有个人尊严,稍微欠缺军人团体、归属意识的人来讲,换作一个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形,这种表现是值得理解的。
你到我管辖范围,说我这不好那不好,还挑拨我辖下人的反抗意识,最后还要推翻我,换作谁也不喜欢。
即便有战功值得尊重、即便我治下有瑕疵(挑动服刑犯之间的斗争、过度惩治服刑犯),作为监狱这么一个特殊地方的首要责任人,方式过一些能够理解。
他是执行规则的,而且他在规则的边缘玩耍只要没有触碰底线都应当是正当的,因为监狱本来就是限制人权的地方。
电影拿个人英雄主义、公民对自由和权利的向往这两样大杀器,对抗这么一个不太具备领导才能、有点小心眼的监狱长,你怎么看?
告诉你们的士兵这就是我们的旗帜告诉他们没有人可以夺走我们的旗帜让旗帜高高飘扬吧让所有人都可以看见现在,你拥有了一座城堡是这么说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旗帜为这旗帜 拥有力量 拥有一座城堡
《最后的城堡》。
9分。
罗德·拉里导演,罗伯特·雷德福主演。
22年前的老片,看仍是经典。
它不是越狱片,也不是暴力犯罪片,它关乎军人的天性、男人的自尊以及人性的探讨,甚至它还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罗伯特·雷德福饰演的前陆军将军欧文被关进了一座由城堡改建的军事监狱,作为战功赫赫且备受士兵尊敬的将军,欧文在监狱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依然是所有人的领袖。
这令监狱长温特极其不安并且不爽,于是他决意打垮欧文的尊严。
冲突一点即燃。
故事不仅精彩,而且非常富有感染力。
将军之所以成为将军,并不是因为战功或杀了多少敌,而是因为他对战争的理解和反思,对士兵亲如手足的爱,对军队制度的维护,对尊严的要求,以及对国家的爱!
嗨呀,没觉得此片有啥意思,导演编剧都在装b,从商业片模式来看,也就是最后一场暴动稍微有点看头,其他是不知所云,在监狱里面的军人们维护自己作为士兵的尊严,对祖国的忠诚,这不是瞎扯b么,米国人就这么河蟹???没的看头...
最后的城堡是由环球影业公司于2001年10月19日的一部动作剧情类电影,该片该片由罗德·拉里执导,格雷厄姆·约斯特担任编剧,罗伯特·雷德福、詹姆斯·甘多菲尼、马克·鲁法洛等主演。
该片主要讲述了陆军上将埃尔文因一次行动导致八人牺牲被判入了军事监狱,本想要安心服刑,但由于典狱长的残酷统治,决定同多为战犯一起发生暴乱来推翻典狱长的统治,而埃尔文上将最后也用自己的生命来升起国旗并推翻了典狱长的统治。
该电影也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电影中典狱长与上将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电影中的典狱长是一个小肚鸡肠且总认为上将是在挑战自己权威的小人,而上将是一个大肚且爱国,并且一次次与典狱长做对不是显示自己的声望,而是帮助战犯们找到自己属于军人的自尊,这让我明白了何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不论国籍,单论军人而言,这是一种荣耀,作为三星将军给大家带来的不是越狱,不是杀戮,而是用军人的方式争取军人的尊严和使命。
其实就是一句话:“任何有这样搜藏的人,都是从未上过战场的人,就拿这个沙罗来说,看见这个就会令人回忆起痛苦的战争”。
同样作为军人的监狱长,内心感到被深深地打击和侮辱,才有之后的种种事端,也许就是一句话的误会,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和报复。
结果是用将军的生命和监狱长一辈子的牢狱作为代价。
最后的国旗正常升起,这才是电影最后的高潮。
很多人在评论本片的时候都说毫无逻辑,在下仅提供自己的一些见解:其实相比较剧情逻辑来说我反而觉得暴动的过程才是不合乎逻辑的。
(主角这里简称Chief)首先,为什么要暴动?
因为要通过暴动使得监狱失去控制,从而撤换监狱长?
(剧中Chief在食堂宣读的军事审判法里有写)为什么不通过其他方法?
Wheeler 将军探访时提到过,监狱长曾经遭到多次调查却都安然无恙。
为什么会安然无恙?
因为他“出色”的管理能力与效率,而美国政府只关注效率却并不关心这些军人罪犯们的荣誉感与尊严。
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了剧中一个很突出的点:监狱长禁止犯人们行军礼——剥夺他们的军人荣誉感与对军人身份的自知,进一步强调他们只是犯人。
暴动只是为了撤换监狱长吗?
剧中在暴动之前,Chief在食堂里演讲时就提到:they can not take away from who we are, and we are soldiers,他们不能剥夺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我们是军人。
同样的,在Chief劝说Yates的时候,对他说:我不认为你是个军人,但我依然希望你能展现你最好的一面。
这里一提,之前的很多细节,包括Yates嘲讽Chief说他底下的士兵们都是棋子,包括监狱长说为什么Yates这种人都能进西点军校,Yates回答说因为他父亲曾受过国会表彰,包括Yates档案里对他的评价是毫无道德感,甚至是他亲自引诱作证与他一起走私的手下犯罪从而换取自己的减刑(军队里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出卖自己人,甚至这里是出卖自己的手下),包括Yates其实并不喜欢甚至理解自己的父亲。
显然,之前Yates毫无军人荣誉感可言,但在片中的最后,Yates对着国旗敬礼的时候,他找到了自己军人的认知,而这也是Chief发动暴动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即使身陷囹圄,也不能忘记自己军人的身份。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Chief曾经在狱中对Yates说到,当年他越战被俘的时候十分希望死去,但是是Yates的父亲以及其他战友在其他牢房里的言语支持着他,让他坚守住军人的信念;时过境迁,当再一次身陷牢狱,周围的“战友”们逐渐放弃了军人的自知时,Chief通过这场暴动来唤回他们军人的自知。
本片其实与美国情怀没太大关系,关注落脚点应该是在于对军人身份和荣誉感的认同与呼唤。
最后,经常能看到各种影评底下有人留言说,真能编或者什么的,我觉得,只要按照剧情,线索和细节,能够合理解释一部片子的话,我不觉得这是编。
看不懂意义所在。。。
之前在宋卡小城看了一半英文字幕的~没想到将军最后死了,以为会是happy ending~国旗的宣传片都可以拍那么好~
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每一砖一瓦用爱创造大兵们的微笑是我的财宝等坐牢才知道自己真的重要双手能升起旗帜迎风飘啊多么荣耀那么骄傲你来对我施暴我把你监狱烧啊坐牢的感觉实在真的太好
完全没必要
叔没演浩克前就能扒飞机了。三千特效
自我认知一旦形成,绝不允许任何人剥夺
本片有意思之处在于,正义与非正义的逆转,一群罪犯成了正义之师,而狱警头领倒成了罪恶代言。凭什么淡化囚犯的罪恶?强调囚犯的人性与自由?为什么狱内暴动的严重行为,居然能用悬挂国旗这个简单动作轻松化解?给国旗敬礼可以抵消罪恶吗?另外,米国监狱的申诉制度与监督制度呢?有点毁三观啊,但不失为好电影!
三星全给最后三十分钟。喜欢战争场景的各位可以直接跳看。简直牛的一逼。博士那个时候好嫩。
剧情难绷,三观更是答辩
中规中矩的监狱暴动片。
不懂为啥那么高分。两分给草蛇灰线的编剧安排,类似于他不会放弃战友等。 但起义太扯淡了,太假了。
全靠编剧技巧撑起来的一部商业片,平庸的题材及毫无价值观的主题,看电影少的人才会被此片吸引。弃剧。
军人监狱
嗨呀,没觉得此片有啥意思,导演编剧都在装b,从商业片模式来看,也就是最后一场暴动稍微有点看头,其他是不知所云,在监狱里面的军人们维护自己作为士兵的尊严,对祖国的忠诚,米国人就这么河蟹???没的看头...
硬伤有点多,好像稍微教条了点,竟然没有令人热血沸腾的感觉。监狱的一切管理都太宽松了吧,可以聚众聊天,可以轻易获得武器,还可以站队自行训话,监狱长也就关关禁闭,射射橡皮子弹什么的,好像不是特别恶劣的行为。当然,反派的变态小气有点恐怖, 但就影片来说,不够吸引人,分数过高了。
IMDB评分:6.3,有点高。
工整、标准的美军主旋律片,结尾的监狱冷兵器大反攻拍的很热血,雷德福很帅
将军打了一辈子仗,不死在战场上不安心,黑道家族遇上他也是惨
过于理想化,但确实是个激荡的故事。就如同洛克菲勒说“把如果有一天,有人将我剥得身无分文,丢在沙漠,只需要有一群驼队经过,不久之后我又能建立起一座商业帝国”。被流放的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就能重新集结军队,推翻波旁王朝,重返帝位。比起肩膀上的将星,更有号召力的,永远是钢铁般的意志与高尚的品格。
对雷德福一直没有抵抗力,文戏演的都是硬汉味儿。虽然是一眼看穿的梗,但好几处还是让人热血沸腾。那时候鲁各弗还是青瓜蛋子嘛。给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