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頓果真無愧于鬼才的稱號,拍出來的片子著實鬼氣森森。
今天把《僵尸新娘》和《理髮師陶德》看了一遍,更絕如此,前者鬼像人,後者人似鬼,當然這是從傳統意識上得出的結論,其實往往是人比鬼更可怕。
其實,我真正感興趣的,實際上是影片中色調的安排。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僵尸新娘》里陰間是豐富多彩的,而陽界總是灰沉沉的。
(《理髮師陶德》里也有這樣的反映,現實總是灰沉沉的,而過去和對未來的想象則是那么絢爛溫潤)。
現在腦子有點亂,好多話也懶得寫,以後有機會也就聊聊罷了。
但是我想,雖然這個世界看上去五顏六色,但那都是物,而人呢?
我們看不見的顏色,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總和——人類社會的顏色。
不要說伯頓同志心裡陰暗,只不過他有勇氣說出真相。
人總是有惡根的,每個人心裡都有晦暗的區域,如果我們每個人拿著這塊區域去與人交往,那么世界怎能不黑,現實怎能不暗?
我們期盼的明亮的色彩——也許恐怕從此真的只能存在於虛妄的彼岸,或是過往美好的一瞬,抑或是飄渺的未來了。
畫筆其實在我們手裡,只不過大家似乎不愿揮動罷了。
(艾米丽是升天了,但维克多和维多利亚还要在现实中挣扎,天晓得他们未来会不会迷失在这阴暗里呢?
现实总是这样,总是改变不了;另类的童话也是童话,结局看似美丽,实际悲凉。
对了,阴间又多了个坏鬼;引见以前没有坏鬼么?
)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I first heard of this movie and started longing for it. It has been so long that it connectted two different eras of my life(sounds serious,hehe). And the original reason to expect is just the voice of Johnny Depp.A corpse edition of "Daughter of the Sea", the movie is a tragedy of misunderstandings, sacrifices and hopeless love. But Tim Burtons is absolutely more humane than Anderson, the fairy tale author. At least, the hero was not set to be simply happy and ignorant. He knew the martyr of love and the love of the martyr, and what's the scarcest is his willingness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minimize hurt.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fell in love with a perfect person but he was from a different world, if you couldn't give him what he wants, if YOU were the "other woman"? Maybe the only words you could say is what the corpse bride said I love you, but you are not mine.Contrasted to the sombrous tone in the lower world, the color of our world is much more sombrous. Maybe this is what Burtons really wanted to say:"everyone's longing for death". Indeed, the despairing things in our world that would make people helpless, weeping, and lost could sometimes seem greater than love. Everybody owns his own world which is built of misunderstandings of others. You can't help admitting that air is a kind of rummy substance through which every word you received is already not what has been sent. Longing for death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passive attitudes, instead, it could be a result of completism. Aware of this, the grief can be even more gloomy. But you wouldn't cry because this kind of misunderstandings and this kind of regrets are the nature of everyone's life.The most fascinating and impressive factor of the movie, in my opinion, is those piano melodies, passionate and to the moment. Unless you hear it under the context, you wouldn't catch the feeling. Also I like the appearance of their fingers.
Tim Burton的风格总是很独特、诡异但又不时透着浓浓温情。
victor去了地狱还是天堂?
也许开始是地狱,后来变成了天堂。
对于观者而言,同样对死亡的归宿地渐渐有了好感。
也许,到最后还有感情丰富的人会流下伤心的眼泪。
我真希望有一天,天堂里的人们像Corpse Bride一样,来到生者的地方,拜访我们。
最亲切的亲人,你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吗?
我常常好奇这个社会到底有多少人抱着小媳妇过滋润的小日子而又有多少家伙夜里一个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抱着个被子睡不着又是哪些家伙在把爱情捧上天?今天翻出来重看的时候还是有想哭的冲动不是感动,只是心里刺得难受艾美莉很善良,很体贴,很可怜,甚至也能说很漂亮而且她很爱维克多,可以为他死(当然她已经死了,也就不能再死了)丫的你维克多咋就这样对人家捏,先把人家伤过了不算骗完人家,还是半同情地又纠结上人家真是TM的世道可是问题就在出现在这里了,小妞你觉得,爱情那是比赛吗?是比谁体内的"我爱你"因子多的比赛吗?还是一场比谁牺牲得更厉害的自虐比赛?想起还小那会儿,我最喜欢捧在手上的书是<海的女儿>在那一边摸眼泪,一边从那个像矢车菊一样柔美的开头背起妈问我哭啥,我一白痴似的啥都说不上可是,谁又能说得出啥来,心里憋得慌,可是话说出来自己都觉得傻那王子从头到尾也没用刀指着你为他做这些事呀(话是这么说,我一直觉得那家伙其实在心里暗爽)我知道妞你是爱他呀,可是问题就在这里有人的爱就是像津巴布韦那货币一样,你丫砸个一亿还不比人家一美元人家还要觉得你的爱不保值呢如果说安徒生把所有关于爱情最深刻的隐喻都放在了这个故事里面那咱就忘了那个蒙小孩和基督徒们的结局吧他老人家的终生不娶就是整个故事最好的结尾和答案爱情耶,那又不是在比赛也许说那是个以物易物的交易会还贴切点维克多用自己的歌特气质,忧郁还有点小才华换来维多利亚和艾美莉的倾慕,最后他选的是维多利亚丰韵温暖的躯体(还有个破爵位)维多利亚用自己的年轻漂亮换到了个美型的文艺青年(还有爆发户的万贯家财)艾美莉呢,她用她的全心全意的付出,碎了那颗已经冷掉的心,还有勇气和慷慨去换来了什么呢?换来了:一个抛弃然后干掉自己的男人一个不愿意接受自己只想纠结的男人一个假设爱情发生过的机会在牺牲和付出中对自己高尚灵魂的感动一群善良友好又搞笑的奇怪朋友还有一个华丽和没有说服力的狗P结局如果是这样,谁又有输掉呢?每个人都拿到自己那份,且不论换到属于自己的结果之后后不后悔,至少在换的时候每个人都是那么义无返顾我不喜欢去假设维克多是不是爱上过艾美莉,这么深奥的东西由我这种俗人去想总是徒劳我只知道维克多永远不会选择在夜里抱着艾美莉骨感而冰凉的躯体入睡哪怕小妞你再为他挡多一百次刀子,他眼里的疑惑也会像刀子一样刺人小妞,你没有输掉这场比赛我是说,如果人家压根就没把你当过对手,你又怎么能算输掉呢?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越来越怀疑安徒生先生是带着一种疼痛的快感,用一种看似最认真的讽刺来说完那个赚取我童年上公斤泪水的故事.什么叫成人童话就是说完一个成年人才理解的故事之后,再给她一个忽悠小孩子似的狗P童话结局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这是两个对爱情勇敢的女性的故事。
而维克多是被选择的那位。
他从没有真正的选择过。
维克多呈现一个犹豫男性的各种弱点。
在维多利亚家的客厅,琴声下维多利亚从楼梯下来,那一刻几乎惊叹他们是多么般配的一对。
后来在僵尸新娘的神甫面前,维克多又答应了跟僵尸新娘此生一起。
上来地面,他又恐惧僵尸新娘,转而跟维多利亚一起。
他的表现就是一个不折不扣善变的男人。
再之后一翻波折又答应跟僵尸新娘结婚。
如此反复的他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谁,决定要跟谁结婚完全是跟随形势变化。
维多利亚从订婚起即一心一意跟他一起,即便维克多失踪各种传闻即便她父母悔婚。
僵尸新娘则是完美的善良、勇敢的爱情女神化身。
她敢于争取也敢于放弃,其实放弃最难不是嘛。
——不过是否印证那句话,好人通常没好报?
以现实眼光如何称量爱情呢,原谅这种看法的鄙俗——在她渴望的爱情面前可否说幸运从没有眷顾于她,她终以她的勇敢完成了她对爱情渴望的自我救赎?
两个勇敢善良的女性衬托一个犹豫懦弱恐惧被动的男性,我们通常不喜欢那样犹豫恐惧的男性,然而可悲的是,普遍的现实是,绝对大部分都是这样充满人性弱点的男性。
或许包容这样的人性弱点,我们才比较能够完成两性的课程?
虽然不太喜欢哥特式的画风 但Emily最后变成蝴蝶的时候真的超美 如果不是这段独白的升华 也许这只是一部普通而没有亮点的动画 艾米丽的僵尸形象 被爱伤过却能感同身受 做到了很多人类都无法做到的大度和善良 影片想用一种罗曼蒂克的方式告诉观众 爱很简单 用不着跨越生死 只要对方在你的心里 爱就能永恒 "我曾经是个新娘 我的梦想被别人夺走了 但是 现在 我却夺走了别人的梦想 I love you, Victor. But you're not mine" 最大的泪点
殺死一齣電影的最佳武器,必是期望無疑。
因為對怪誕屍新娘的期望不算太高,所以覺得蠻好看。
故事主線絕對是欠缺新意的,劇情也無甚驚喜。
但誰說電影要「扭橋」才好看?
相比起前作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對不起我拒絕用那個爛譯名),屍新娘「怪誕」得比較正路,是慣見的Tim Burton風格,可能因此予人無新意的感覺。
最最欣賞的是Danny Elfman的配樂,還有Johhny Depp的聲線:)畫面絕對漂亮,陽間的蒼白無色,人類生活的枯燥乏味,對照陰間人的色彩繽紛,夜夜笙歌。
只是人類還是堅持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原因可能連自己也不大清楚。
人在世上是怎麼的一回事,可能沒有人能說得上來。
動畫中的愛情更是現實而悲哀。
或許Tim Burton「怪雞」的形象太深入,令人忽略了他在作品中,可能也有表達一點什麼的企圖。
從前作開始在對白上不斷運用雙關語和其他word play,在屍新娘中玩得更加淋漓盡致,令人拍案叫絕。
另外大開經典電影玩笑的鏡頭,也是Tim在朱古力之前的作品中較少見的。
這些或者不算全新的技巧,但可能算是Tim Burton最新迷上的玩意。
過往一直很喜歡添布頓(Tim Burton)的電影,他的電影最吸引筆者的地方,並非其獨特的黑色美術風格(雖然此亦為他的電影加分),而是他的電影類型。
最先接觸他的電影(正確地說是最先得知由其導演的電影),並不是幻海奇緣(Edward Scissorhands)、亦非令他一舉成名的蝙蝠俠一、二集,而是他於1994年上映的艾活傳(Ed Wood)。
艾活傳乃講述由尊尼狄普(Johnny Depp)所飾演的艾活的一生,艾活是一位荷里活B級科幻cult片導演(指以低成本製作,而充滿非主流風格的電影),被喻為爛片之王。
記得當時並不認識添布頓是誰人,全因為看了尊尼狄普的「不一樣的天空」(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後,再看到電影海報所吸引。
看電影過程中,驚訝於電影刻意以黑白片的拍攝,演員的仿古表演手法。
更驚訝於導演會選擇以一位終身不成功(艾活並沒有一套電影十分賣座)的導演作為致敬對象,從電影中深感導演對艾活終身堅持自己信念的拍攝感到十分欣賞──這是我第一次認識添布頓。
添布頓電影的吸引之處,在於其電影流露的黑色幽默,亦在於其電影內容的邊緣性。
他的邊緣性在於其電影故事之上,他的第二部電影嘩鬼家族(Beetlejuice),講述一隻惡鬼如何被一家人整治、蝙蝠俠是社會上的邊緣人,蝙蝠俠在Frank Miller筆下是一個稍微神經質,少許精神分裂(所以戴上面具掩飾其富商身份),推崇暴力的人、艾活傳是以一個不成功導演講述對電影的執迷及痴戀、「火星人玩轉地球」說的是顛覆荷里活外星人故事,影片結尾以一個年老無力的老太婆與她的孝順孫兒以一首老歌打敗了火星人,更是神來之筆。
他的邊緣性亦呈現在角色之中,前述的艾活、幻海奇緣中的較剪手愛德華、怪誕城之夜中可愛的Jack、火星人玩轉地球中的老太婆是被遺棄在老人院中。
但亦因為這些邊緣人,及他的說故事技巧,打破了我們的常規思維:救世英雄必然是陽光一族、萬聖節是鬼怪作祟;骷髏頭是窮兇極惡、人物傳記離不開大惡霸或是成功人物,帶給我無窮驚喜。
但近期一連看了他兩套電影:「朱古力獎門人」及「怪誕屍新娘」,卻感到十分失落。
雖然在造型上,添布頓仍貫徹其怪誕本色,但故事及角色便流於俗套。
朱古力獎門人基本是一套說教的故事,故事中好孩子必然得到勝利,壞孩子得到教訓的邏輯昭然若揭。
即使他找來了老拍檔尊尼狄普扮演一個沒有現身多年的大廠家,並在電影過程中多番流露神秘表情,但原來最後只是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
而怪誕屍新娘雖然處處緊跟怪誕城之夜(如內裏的小狗、女主角的造型等),但卻原來是善良的人終能戰勝邪惡、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調子。
所以,我不會說這兩套電影是添布頓保持風格之作,充其量是他用金錢打造的歌舞片而已。
在一个各方面口味都让人放心的朋友的力荐下,我终于找来《僵尸新娘》看了。
久以前卖盘的也荐过,可老觉得虚构前提的感情故事没什么意思,童话里的100%,远不及现实里的1%更能打动我,就一直扛着。
看完,果然对那段感情没什么感情。
人鬼只能殊途,没法同归。
再美的心灵不值一口热气,对着一具会深情看你、可看着看着就掉下一眼珠来的僵尸,能爱上还真可疑;两人没成,也是理所当然,所谓的退让不过是一个归还。
倒觉得Tim Burton的想象力依然非常有力,尤其是阴界里狂欢放纵的气氛,煞是诱人,要用一句slogan来总结的话,简直就是“无痛世界,自由自在”。
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成仙还要为求道矜持,成鬼才是真正彻底的自由。
做个僵尸,拥有长生不死、百无禁忌的乐趣,何必还要化蝶飞?
来中国就知道,这歌儿其实很俗气。
最后唠叨一句:做工是一流的!细腻的陶土质感,月色里残破的婚纱只看着就可以想象出摸上去的感觉。
附:《僵尸新娘》故事改编自19世纪俄罗斯民间传说,当时为了遏制犹太人口的增长,反犹太激进分子埋伏在教堂附近,专门绑架并杀害那些赶来结婚的犹太新娘。
不幸的新娘遇害后,按照犹太人“女性去世必须和衣而葬”的传统,她们必须身着溅血的婚纱长眠于地下。
这段背景故事给我无尽遐想,感觉单拍个别的,会更有意思。
灰暗冰冷的房间里,维克特画了一只简笔的蝴蝶,照片墙上他和自己心爱小狗的合照,陪衬着他在灰色人间的所爱所想。
这就像维多利亚钢琴上的那枝小花,都是他们在冷漠市侩的人间心里唯一坚持的生机和亮色。
打开窗棂,维克托放飞了在玻璃罩中挣扎的蓝色蝴蝶,这是暗淡的天空下唯一的色彩,但却被始终囚禁在透明的牢笼中,不为这世俗的人间所容。
也许美好的事物总是关不住的,最终总会被向往美好的英雄解救。
单调乏味的街道上,扫街老人在麻木而机械的重复着一个毫无意义的动作,木讷无语的杀鱼夫妇已经无视了职业的血腥,甚至连鱼儿也不愿意徒做挣扎,垂涎欲滴的野猫不愿离开装鱼的木桶,却不敢轻易偷食。
萧条大街上的行人稀少,即使连纯粹礼貌式的问候都不多见。
坏蛋的细腿支撑着硕大的上身粉墨登场,仿佛摇摇欲倾,一个没有情感的社会就像他一样,纵使看起来强大而整洁,也逃脱不了最终自取灭亡的命运。
内心的邪恶已使他不再适应美好的事物,厌恶地驱赶着飞过的蓝色蝴蝶。
维克特父母节奏欢快的歌唱中充斥着令人作呕的铜臭气味,歌词精美的押韵却没有丝毫情感,呆板而渗透着华丽的悲哀。
马路上的一滩污水映出了维克托母亲臃肿肥腻的嘴脸,他们正急于剔除身上所有鱼商的痕迹,仿佛这样可以抹掉自己卑贱的社会地位,包裹上雍容高贵的假象,借助儿子的婚事满足自己挤进上流社会的幻想。
维克特母亲的内心已经完全被虚荣所吞噬,被蒙蔽的内心无法看到败落贵族家房屋的破旧和灰尘,更是频频否决自己丈夫对于亲家境遇的真实描述,或许即使看到她也不愿承认,这等于贬低自己心中所痴迷的梦想,因为她迷失的内心只愿看到虚幻的金碧辉煌。
而在维多利亚父母的望远镜中,暴发户仍然是满身恶臭的下等人。
他们鄙视并厌恶这对低级的鱼商亲家,甚至不喜欢自己长相平凡的亲生女儿,貌合神离得像人间的暗色石块一样冰冷,只想通过女儿的婚事解决自己的财政危机,重新满足自己物质的欲望,而平凡的女儿就是他们的救星。
他们高傲的眼皮下只藏着对于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崇拜,甚至连他们的管家也是趾高气昂,用鼻孔当做眼睛。
其实他们何尝不是满身恶臭,浑身散发着势利眼的毫无意义的气息,纵使身份再与众不同,也不过是精神世界的下等人。
就连侍奉神灵的牧师,也只会对无法完成彩排的维克托大喊大叫,脸上和肢体充满了愤怒和急躁,他并不在乎人内心的情感,也并不在乎所主持的婚姻是否有爱的存在,是否符合连自己也分不清有无的信仰,只是在不耐烦地履行着自己不得不承担的义务。
一个未成熟的爱的誓言,不能从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的口中轻易地说出,但这不在他所关心的范畴之内,任凭悲剧在眼底发生,就像摇铃人的谣言在黑夜的城市中肆意地流传。
维克托惊慌失措,他一个人跑到森林里思考并练习婚礼的誓言,却阴差阳错地唤醒了沉睡在地下的艾米丽,借着背后轻柔的白光,艾米丽一席破烂的白纱漂荡,虽然面目因腐烂而狰狞,但是看上去却纯净而美好,就像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天使。
而事实上,她确实是一个受伤的天使。
虽然没有心跳,肉身也已经腐烂,但她单纯仁爱的内心就像那白光一样,照亮了整片乌黑而毫无生气的森林。
即使被坏蛋在同一片森林里伤害并牺牲了生命,但仍然相信维克托离开的借口;即使在最后有机会把握自己想要的一切,但仍然为了别人的幸福而选择自我放弃。
当被建议用结束维克托的生命来圆满自己的婚礼时,她却用拒绝感动了维克托。
甚至面对自己的仇人,她仍然可以放过。
她没有了华而不实的心跳,也丢失了短暂的生命,但她单纯、干净的内心世界始终充满了勃勃的生机,露骨的双腿仍然可以在美丽的月光下忘情起舞。
怀着对人间的高度讥讽,本该令人望而生畏的冥界却到处洒满了斑斓靓丽的色彩和温暖柔和的灯光,可爱的骷髅们互相挑逗戏谑着,整个冥界充满着浪漫、激情和真诚的氛围。
紫色的天空下,有漂亮的崖边风景,有乐队自由的说唱,有骷髅们彼此关心爱护的乐章。
人间的婚礼宴会无聊沉闷到宾客鼾声四起,每个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算盘,不多的话语也都是自大的狂妄。
而冥界里,骷髅们却热闹而欢乐地为维克托和艾米丽的婚礼做着充分的准备,尽管很多东西非常怪诞,但那诡异的蛋糕里凝聚着所有人发自内心的祝福和欢乐。
来到人间的骷髅们为单调冰冷的世界带来了色彩,也带回了久违的真情和欢乐。
可爱的骷髅们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私心,是因为他们已无所可失,没有地位的区别,没有财富的追逐,甚至也不必担心会丢掉自己业已凋零的短暂生命,所以他们充满想象地为冥界创造了欢乐和多彩。
而人间之所以毫无生气,是因为人们始终沉浸在被外物所累的悲伤,却早已抛弃了生命里最为珍贵的快乐和情感。
生活在世间,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外物的束缚与干扰,这个世界的诱惑太多,虽然很多诱惑都是致命的,但是我们还是奋不顾身地慷慨赴死。
只是如果能尽自己的最大所能,更多地珍视身边的美好,感恩于世上的花草树木、河流山岗,少一些欲望和索取,多一些淡然和回馈,我们的人生一定会获益良多、快乐恬静。
如果对于外物无节制地贪图追逐,更大的可能是我们会被囚禁于自制的玻璃牢笼,最后惨死在自己或者上天的嘲笑声中。
艾米丽用自己的爱成全了维克托和维多利亚,她已经得到了维克托的爱,对这个世界再无索求,悲伤的内心因爱得到了解放,遂幻化成千万只美丽的蝴蝶飞向自己心爱的月光,同时也点亮了苍白人间的凄凉夜空。
维克托用爱拯救了纯净悲伤的艾米丽,艾米丽用爱拯救了濒临垂死的人间,为人间带来了色彩、美丽、纯洁和对爱的执着与追求。
若拯救了一人,就拯救了一个世界,这是犹太名著《塔木德》中的经典词句。
我很喜欢。
一个快餐故事里讲了三个快餐爱情。
若你喜欢歌剧,也喜欢木偶片,那很推荐!否则·····还是算了
哥特又阴森。
好萌XD~~~~~~
蒂姆最苍白的一出了,两星半
如此盛大的婚礼!
我知道有些动画片不是因为要给儿童看,所以才做成动画。是因为,不做成动画连成人也没法看下去了。如果这个片子不成动画的话,还能有美感吗。
呃,看起来不是很美好啊。。。
无他,惟不喜欢尔
不給我的我不要 不愛我的我不愛
坑爹- -
根本就是一个一抽二的故事。僵尸女人成全了那个漂亮的人类女人 而男人都是喜欢漂亮的人类女人。就是这么现实。| 当然啦,排除了故事情节,技术上来说,画面和人物造型都很棒。
对于泾渭分明的浪漫爱情故事,我已不再热衷。
可能年纪大了吧,再重温感受到的都是低幼和过于二维平面化的人物,无感
经典
一般般啊
Tim Burton!鬼才!这风格无法抑制的喜欢。Love all the butterflies, all kinds of freedom.@Home
诶,看不太进去
其实没完整的看过
看一遍,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