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病理学角度出发,我们怎么理解“怪人”,理解别人?
不像个成年人,不做成年人该做的事,玩着自己喜欢的东西,自言自语,想躺在雪地里大笑就大笑,喜欢做什么就反复做,制定别人不理解的规则,嫌社交无趣就叫对方滚蛋....“正常人”不可以这样吗?
因为世俗不许你这样,羞耻心制止了你,社会对成年人的期待影响你,即使你是个孩子,父母也会告诉你哪些行为“不成体统”。
其实“怪行为”可不至于此走在路上旁若无人地哼歌;大声自言自语;遭遇打击时想象一个女友安慰你,并且假装她存在,当着别人的面和想象的人对话;又蹦又跳穿马路;别人强加东西给你,你大声尖叫,说自己不想要;原定的方案被取消哭着控诉对方.....也许被视为“疯子”的人不由自主去做了这些事,可是如果是一个理智的人真的就不能这么做吗?
答案是只要你还想生存,被社会认可,就不可以。
我们‘同情’怪人,送他们去治疗,但是怪人真的想改变吗?
恐怕最不舒服的是我们自己。
阳光透过玻璃映照在Alex的脸上,手里的照片是尚未得到就已失去的幸福。
一个刚出狱的杀人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一个没有人可以交谈的人,这个男人忧伤而孤独。
Vivienne是照进餐厅的一道阳光,她貌似前卫随意,内心却细致温柔。
她身上有对不同个体的宽厚的理解,有梦想,有欢笑,有青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
然而这道光瞬然熄灭,对Alex来说,是噩梦般的现实的重演。
因为Vivienne是搭了他的车,Alex还有深深的负疚感。
他恨肇事的卡车司机,更恨天意弄人。
相同的处境使他想探望一下Vivienne的母亲。
但和忧伤的Alex不同,Linda对Vivienne的死似乎并不放在心上。
她仍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维持着一尘不染的家,歌声放得震天响,看到闪光球会快活得忘乎所以。
但自闭症患者绝不是傻子的同义词。
在Linda疯疯癫癫的外表下,闪烁着通透达观的灵魂的光彩。
她明白女儿当初的想法,“孤独的人有最好的故事。
”她根本不责怪Alex,“你让她搭你的车,我该感谢你。
”在她的天地里,能欢笑的时候依然会欢笑,一味纠结于已经失去的东西,于事无补。
“她死了这件事,我们都应该忘了它。
”她用自己的方式怀念女儿。
她要和往常Vivienne在时一样,堆一个奇形怪状的雪人;她在Vivienne的房间流连,手背抚过绒毛床罩,穿起女儿的靴子;她忘情地玩着女儿送她的礼物;跳她们一起蹦跳过的舞蹈……不是唤起忧思,而是重新拾回了和Vivienne在一起的快乐。
Alex被这独特的情绪所感染,他渐渐打开他深埋的伤痛。
情人在耳畔低语,小狗温驯地伏在脚边,他被冬天冰结的心,就这样慢慢融化。
Vivienne虽然死了,但她的影子在片中无处不在。
葬礼上,她外祖父朗读的她写的小说,可以当作本片的钥匙。
她写的似乎是个四岁的小男孩、“弟弟”,但其实写的是她的母亲。
理解一个人,爱一个人,不是要去改变他,而是去尊重和分享他独特的生活和世界。
雪融化后,就变成了春天。
Alex自己最后也成为了别人心中的阳光。
他在情人的眼中闪耀,在那个属于朋友的紧紧的拥抱中闪耀,在那雪做成的美妙蛋糕中闪耀。
片尾,Alex又踏上了旅途。
白雪依旧覆盖大地,但洒满了温暖的阳光。
世界是那么广阔和奇妙,人又是那么渺小,生活重新充满了期待。
Vivienne最喜欢的Super Furry Animals一直在唱着:Hello sunshineCome into my life…Hello, sunshine.
面容不善却内心温柔的中年男人,古怪讨嫌实则细腻温暖的年轻女孩,神经质却又开朗健谈的自闭症母亲,和一场纷纷扬扬贯穿电影始终的雪。
这个救赎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wawa小镇子,那里安静人烟稀少,仿佛可以听见雪花落下的声响。
冷色调的积雪和暖橘色的夕阳衬着男人揣着闪光球的背影,这是我们也是他和wawa的初见,却少了一个顶着挑染紫色蘑菇头的女孩子。
一场车祸带走了这个带闪光球搭车回家看望母亲的女孩,留下了刚刚敞开一点心扉就陷入深深痛苦内疚的杀人犯男人。
是因为她搭了他的车,还是因为大卡车司机的分神,这件事不能责怪任何人,所以只能责怪自己。
男人带着闪光球踏上女孩的家乡,去做女孩未完成的事,这是男人对自己的惩罚和救赎。
这是第一次救赎。
在男人穿着女孩母亲拿来给替换的粉色毛衣和短一大截的牛仔裤,声音颤抖着哭泣的时候。
“你一定是个好人因为你给薇薇安搭车还给我带闪光球” “你是因为你过去不认识的人死了而伤心吗?
” 女孩的母亲琳达这样说道,没有指责,没有歇斯底里,我好像看到了第二次救赎的影子。
通过几天的接触,男人越发觉得女孩母亲的反常,神经质,洁癖,强迫症,在奇怪的事上喋喋不休。
原来她有非典型自闭症,在失去女儿又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独立生活。
他得留下,照顾琳达直到有人回来。
在留下的这段日子,男人发现当初来搭车的薇薇安其实是来给他一个“拥抱”,他发现琳达看似不为女儿难过其实也需要一个拥抱,他也发现wawa的雪真的很干净很美。
男人救赎自己的时候,薇薇安救赎了他,早在一切之前。
直到卡车司机的到来,像当初的他一样手里拿着慰问品,踌躇在琳达门前。
他抓住司机的领子,抬手握拳,然后又颤抖的放下然后逃走。
他站在蹦床前,第一次想要主动和人倾诉,关于他儿子的车祸,关于他误伤致死的罪名,关于那一次车祸的司机。
但是她说“你能把我弹起来吗?
”于是话题终止,踏上蹦床,没有人可以再见到薇薇安,他们都得克服创伤。
这是完整的第二次救赎。
一个自闭症母亲对两个“凶手”的救赎。
第三次救赎是在薇薇安的葬礼,薇薇安的小说被外公念出来,原来这个女孩一直对世界报有宽容和温暖,像她对自己的身世,母亲,和蹭车的男人。
所以在卡车司机也来参加葬礼时,男人最终还是放下过去,微笑着伸出手。
每一次的救赎都是在给予的时候获得,在获得的时候给予。
相生相伴,难分难舍。
所以到最后真的很难分清到底谁救赎了谁,谁被谁救赎,但所有人的心包括我们,都被片尾雪后初晴的阳光烘的暖洋洋的。
作为一个AR粉,说实话这部电影是为了老头来看。
Alan再一次顶着不苟言笑的反派脸,演出了骨子里透的温柔善良。
很喜欢一篇影评里看到的一句话,引用一下 Alan啊,那么冷的眼神,却感觉那么温暖,冬天抱着这老头,一定超暖和,呵!关注微信公众号 称菜杂记 可以领取《雪季过客》资源哦
这部电影看了很多遍,对,这是那种可以反复欣赏的电影,而且每看一遍都会被感动。
就一般意义来说,这该是部充满悲情的电影,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一个有自闭症的母亲,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
上帝选择了最不该离去的人,而留下了充满痛苦的灵魂。
可是,在这部电影中,我却一点儿没有感受到悲恸,甚至很多时候都会不自觉的笑出声来(Alex和Linda这两个人一起做的事,真的很有趣味。
)。
Linda的悲伤是真正的怀念,不是展现给别人看的伟大母爱。
当她说每当我想念Vivineen的时候我就做一个奇怪的雪人时,当在那疯狂的乐曲中她看到Vivineen与她一起共舞时,当她在参加葬礼前请求Alex的拥抱时,我感受到了她对女儿的爱,那么真挚,那么深厚,她用自己的方式来爱并怀念着女儿。
而Alex也从她身上获得了力量,作为一个有过同样经历和悲痛的人,他非常想向Linda诉说并分享他的心情,但几次都没说出口,最终他明白有些事不必解释,很多时候我们想得到的不是别人的理解,而是内心的平静和对自己的认同。
于是他带着失去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感谢上路(他肯定会回来看Linda),那个雪蛋糕不仅是给Linda的礼物,也是给自己的礼物。
我特喜欢他在雪地上注视Linda的神态,还有在聚会时看Linda跳舞的表情,在别人的惊愕中他脸上却露出小得意。
PS:影片剪了一小节,他带Linda去吃快餐,当别人嘲笑她的怪异时,他很郑重地说:she is my wife. 相当酷!Alan啊,那么冷的眼神,却感觉那么温暖,冬天抱着这老头,一定暖和,呵!
刚出狱的艾利克斯在前往加拿大的途中遇到一位搭车女孩,古灵精怪的薇薇安给他带来了安慰,但意外的车祸夺走了薇薇安的生命。
出于愧疚的心理,艾利克斯带着薇薇安的遗物去探望她的母亲琳达,发现琳达竟然是一位自闭症患者。
琳达是个奇怪的患者,她洁癖、神经、狂躁,但她在女儿的书里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儿,她可能无法和别人正常交流,但她能做到明事理的对艾利克斯说“你让她搭了你的车,我感谢你”,能做到不去问艾利克斯的故事,能做到直率的把毫无诚意的蛋糕刨进狗盆。
她的确不正常,可在她的世界里,纯白的雪和快乐的薇薇安依然在她的身边,她未尝不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死亡。
她对着雪大喊“每当我思念薇薇安,我就要堆一个雪人”,让我想起《活着》中苦根问“我知道他死了,他什么时候来接我”。
没人知道琳达对于死亡的概念是什么,她不想去认领尸体,不愿举办葬礼,在告别式放着欢快的音乐大喊大叫……是不承认死亡吗,她清晰的说过要忘了死亡这件事。
也许在琳达的认知中,她愿意保留的是愉悦的东西,她珍藏与薇薇安快乐的记忆,即便薇薇安已经不在,她还是能感受到她在身边。
和这样的人相处,艾利克斯竟然感觉到了放下,他怨恨撞死儿子的司机并杀了他,却因为薇薇安的离去变得试着接受另一个肇事司机。
很难去阐述他的心路历程是如何变化的,没人去刻意的开导,也没有深入的交谈,可他就在这些乱七八糟的生活中,开始接受阳光。
世界如此之大,而人却那样渺小,如果执着于苦痛与仇恨,那心头的厚雪就永远不会融化,而走出自苦的山洞,外面是广阔的天地,和无尽的美景。
我能感觉到艾利克斯在琳达描述这个场景时的共振,她脱离社会和人群,某种方面来说也是脱离了烦扰,她能看到的只有震撼的自然,即便没人懂她说出的“dezlious”,可她的女儿会懂,而艾利克斯也能明白这种宽广的世界。
艾利克斯留下一个雪蛋糕,那是琳达心中最美好纯洁的东西,她一边吃一边看着梅根帮忙扔完垃圾后的挥手,那将也会是她会保留的美好的东西。
艾利克斯离开雪地,路途终于见到了阳光,他心中的伤痛总算有一丝融化。
Hello sunshine.
"Snow Cake"是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其中一齣閉幕電影, 導演Marc Evans昨晚也有出席放映現場, 是全世界第二三次公演(昨天於文化中心有兩場), 首演是數星期前在德國的柏林影展, 也是影展的開幕電影. 此片是我今年在電影節裡看最喜歡的其中一齣.就如導演曾說, "Snow Cake"說的不只是自閉症(autism), 就像"Rain Man"說的不只是自閉症, 還有八十年代, Tom Cruise的性格及貪念. 他說"Snow Cake"是關於grief(哀悼, 悲傷)及dislocation(錯置). 電影中有悲劇, 有幽默, 也說到寬恕. 今天, 在我們的人生中, 戰爭及貧窮等問題都不及"怎樣去生活"來得迫切, 實在.一天, 你獨自坐在餐廳, 準備駕駛往遠方去見一個人, 怎知一個陌生女孩走過來, 和你說了一番話, 有點煩厭, 目的除了要叫你載她一程外, 還另有原因. 從這一刻開始, 你和她的生命都不一樣了.劇本十分不錯, 選角更是一流, 片中用了大量音樂, 令電影更豐富多彩. 幽默感在電影中擔當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男主角Alan Rickman一出場已十分面善, 想起他在"Love Actually"中飾演Emma Thompson的老公(與女下屬有點曖昧的上司), 及他在"Harry Potter"的教授角色. 這次他飾演一個喪子的父親, 一個剛出獄的殺人犯, 演技超凡, 許多內心戲也演得很恰當, 確能獨當一面. 對於劇中常有的幽默感, 他出了不少力.Sigourney Weaver的演技更無容置疑, 要演活一個自閉症的中年婦人一點也不易, 但她在劇中的戲份不及Alan Rickman的多.電影中有不少感動位, 當眾人都為Linda(Weaver)女兒Vivienne舉行完喪禮後在Linda家守靈時, 她竟然叫人離去, 開了吵耳的音樂, 跳起舞來, 令大家嘩然. 隨之畫面中見到的是Linda眼中看到的東西, 就是女兒和她一起在雪花中勁舞, 賺人熱淚. 那古怪的日本男歌手唱的曲, 也許是她和女兒的音樂, 因為女兒在車禍中逝世的晚上, 警員離開後, Linda獨自一人在家中也是聽著這首曲. 看到Linda那種異於常人的哀悼方式, 有人會覺得傷感, 但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她, 可能比我們更能面對接受不了的現實.最搞笑的其中一場應該是Alex(Rickman)及Linda(Weaver)玩Scrabbles, 令人捧腹大笑.另一齣不能錯過的電影.P.S.忘記說說, 故事是發生在加拿大渥太華北部一個叫Wawa的小鎮.link to my blog: http://dorablahblah.blogspot.com/2006/04/snow-cake.html
“记得当我开始注意我的眉毛之时,那是一切的开端。
”这是《Snow Cake》里的一句台词,源自一个逝者的日记,我认为那就是一本日记,涂鸦似的写满各种幻想、呓语、以及断裂的梦境。
《Snow Cake》,2005年产自英国,导演Marc Evans,主演Alan Rickman、Sigourney Weave、Carrie-Anne Moss。
这应该是一部文艺片,没有太大牌的明星,至少Alan还没有大牌到人尽皆知的地步,讲述的也不过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Alex、Linda、Maggie,三个人,各有各的苦衷,都是无法圆满的个体,他们走到一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事,但这绝非碾碎自己滋养他人的俗套剧情,当故事结束,并没有英雄全身而退,波澜不惊的生活仍在继续,但静水流深,小人物们终于拥抱住了各自的曙光。
片中人物极少,除去之前提到的三个,还有出场不久就因车祸身亡的Vivienne,一个外表极其punk、内心却洁白无暇的女孩子,她是戏中唯一一个从外到内都健全美好的人,有纯粹的理想,热情的个性,和洁净的灵魂。
Alex说,她是那么生机勃勃。
是的,她是希望,是天使,她降临人间,指点你神祗的所在,可是这个给人希望的天使最终死在了一场车祸里,满心疮痍的Alex却毫发无伤地活了下来。
这种安排好像是一个病句,或者某段错置的情节,异常矛盾,而且突兀得刺眼,但事实上在这部戏里矛盾总是随时存在:患有严重自闭症的Linda十分健谈,乐于助人的Maggie因为不甘寂寞背叛了优秀的丈夫,至于Alex,他出现在wawa的原因本身就十分荒谬,他好心让Vivienne搭车,他们唱着“现在很棒”,下一刻就撞上了卡车,他是车祸的受害者,也是造成Vivienne死亡的参与者,无辜却也有罪。
他到wawa向Linda表达歉意,悲伤现在,同时又触景生情地哀悼起从前,而被他哀悼的儿子,竟然与他素昧平生……这无数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就组成了生活。
当生活变得如此矛盾,而天使也已不复存在,人们只能自救。
于是,抵触了,也包容了,争执了,也相爱了,曾经恨不得将过去抹成一张白纸,最终却能坦然告知他人上面有过怎样的斑斑劣迹。
我们相互扶持,坦诚以待,感知并发现生活的鲜活面,渡过这个漫长酷烈的严冬,去遇见欣欣向荣的春天。
Alex走时给Linda留下一个雪做的蛋糕,这似乎可以看作是他对她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与祝福。
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应得到善待,因为无论哪一种都能教会你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
影片结尾处,Alex面对夕阳,用墨镜替换下款式老旧的眼镜,这个举动不仅暗示他终于敞开封闭的心扉,也告诉观众他的生活态度也已随之焕然一新,懂得善待他人,从而善待自己。
他曾经不知路在何方,偶然的遇见之后,他也照旧孑然一身,却再不是与Vivienne初相见时的孤独男人。
Vivienne说,过去已成记忆,未来唯有幻想,只有现在我们才真正活着。
我们活着,活着就很好,所以Alex、Linda、Maggie,以及伤害人或被伤害过的所有人,都请将这严肃盛大的生活好好继续下去吧。
热爱照耀万物的阳光,感谢鸟鸣和虫吟,亦珍惜经过生命的每一个人。
也许我们的人生将始终不能完美,但我们的内心却会由此变得丰盈。
这部戏我从迷上Alan以后一直在念叨,我是很少看电影的人,我总是缺乏那种坐下来好好观赏一部电影的耐心,不管外界把它传得如何之好,而当我偶尔有这样的行为,基本上都是因为一些目的不纯的动机,不知道这算不算心态不正?
《Snow Cake》,毫无疑问说我是冲着Alan看的。
两天时间我看了三遍,不包括其间零星播放的片段。
我一次次地前进和后退,看清了他脸部的细节,肢体的变化,情感的表达,然后就渐渐忘记自己是因为Snape才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胖老头,我甚至想不起来他就是Snape的扮演者。
没错,此刻他只是Alex,而不是Snape。
他习惯性地挑起眉毛,但挑眉与挑眉之间又已经有了大不同。
他是像水一样的演员,变化自己的形态以适应任何一种器皿——呃,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为我可怜巴巴的表述能力表示抱歉——他完成一种转变,你无法看见痕迹,却十分乐意接受并爱上这种变化,你甚至以为他本来就是这样的,而等到下一次,你又会认为他就应该是彼时的新样子。
让观众的认知跟随他的改变而改变,他有这种能力。
再没有别的话可说了,对于Alan,我只有欣赏和膜拜的份,五体投地科。
没什么是过不去的,一切都不过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罢了,我们这些“正常人”就是情绪太多,活得太复杂,才愈是想不开,愈是走不出眼前的阴霾。
反而从患有自闭症的Linda身上,透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她活在自己的世界,努力维持着自己的秩序,内心平和而充实,有着简单的快乐。
她可以平静的接受女儿的死亡,没有悲伤和愤怒,并不是因为她不懂离别,而是她知道这样对现实毫无用处,重复曾经一起听的歌,一起跳的舞,一起玩的游戏,重温曾经一起时的快乐,这便是她用来怀念的方式。
自闭的人也许自私,但他们也是简单快乐的孩子,包容和理解是人性最伟大的善良。
因为艾伦才发现这部电影,也是第一次跳出Snape的形象来看他的表演,温情细腻,带着点英式小幽默,一个慈爱的老者形象加上影片冬日暖阳的画风,一股暖意在片中弥散开来,过去终将被放下……hello sunshine……
电影有时候就是一场奇遇,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故事,正如你不知道从故事中你会获得什么。
作为一个有观影强迫症,一部电影一旦看了十分钟咬着牙也要看下去的人来说,故事开始的并不怎么愉快。
不怎么讨喜的Vivienne坐在快餐店里自顾自叨逼叨了半天,得不到任何回应。
搭车成功后忽然发现这姑娘真实的那么可爱,然后忽然一辆卡车撞来。
姑娘就那么死了,男人却活了下来。
以至于半天我都还在想姑娘是男人臆想出来的,车上本就他一个人,结果是真死了。
死就死了,男人带着我认为没来由的愧疚来到了姑娘家给姑娘妈妈送闪光球。
才发现姑娘妈妈原来是个自闭症患者。
对于自闭症接触不算多实在了解甚少,唯一认识就是他们天生就没有搭建出与外界的通道,认识也好沟通也罢,但凡除去自己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
想想如果自闭症人群看写关于他们的书籍或电影,心里也是要嘲笑一阵子吧。
“你不是我,怎么会知道我在想什么呢”。
于是,Linda和Alex玩的那盘拼字游戏就变得绕有深意了。
任何一场游戏,游戏规则如本就是由对方制定出来的,不论何种原因,你参与了,开了头。
不管是否觉得荒谬都要继续玩下去。
所以玩了一局下来,Alex已是筋疲力尽。
“我要去泡上一壶茶,认真和你玩。
”如何认真呢?
你完全无法认可的规则又要怎样去认真撑下来呢?
镇子上每一个人都是稀奇古怪--真实的。
大概因为生活中看了太多虚伪营造出近乎完美的人格,以至于看到太过真实的人反到有了“稀奇古怪”的错觉。
关于“救赎”,借由他人或是某种外界感知获得的所谓救赎,不过是通过自我暗示以堆积一定量变求得质变,释放自己内心纠结矛盾的虚假方式。
何必那么认真⋯⋯
自闭症和孤独症患者LINDA同学的活法是这样的:有洁癖,不与任何人来往,自得其乐,爱幻想,不在乎别人看法,一把年纪了还喜欢在雪地打滚、玩蹦蹦床,爱玩拼字游戏而且能口吐美丽诗句,觉得生死理所当然女儿死了不难过......总之神人一个。
我们都是正常人,我们不这么干,我们的活法是:偶尔有洁癖,不得不跟不想来往的人来往,一个人呆着闷一群人呆着烦,心思起伏,喜怒无常,干成年人爱干的事,亲人在世觉得理所应当,等到他们离开又悲痛欲绝..... 象LINDA同学那种活法多好,不过转念想想,时间一久估计就烦了,会觉得有点装X犯傻。
但偶尔在雪地打个滚啥的,也没啥吧。
ORZ一下简介
两次车祸改变一个男人。 Linda太美了
从逻辑和常理上都很难理解这样的剧情...
属于解脱系列。一个失手将撞死自己孩子的司机致死的犯人刚刚出狱,却遇到了各种不在乎他有过监狱史的人,或许人生到后期阶段,在经历过各种不如意之后,就应该活得简单一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自己人生的解脱。出狱老头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自己,自闭症妈妈一直处在自己的世界里安然自得,短发烫头画眼线小姑娘愿意接纳各种类型的人群,独居艳妇尽情享受偶遇,看似每个人都仅仅是得到自己舒服的生活,但最后,大家还是从避免猜忌和拒绝刻板印象中寻找到了个人的解脱。只是片子在细节中还有提高的空间,感觉应该可以更好,与《希望沟壑》《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寂静人生》《海边的曼彻斯特》比起来,还是值得提高。
心灵的净化。男主角杀人的真相出来后电影被带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以及那个snow cake。
前半部分镜头给的很有意思,不太像电影反倒像纪录片甚至手持DV,很生活。
不光Linda 片中大部分人物也都不那么正常 加上有些刻意的情节 整个观感就是七分怪异三分做作了。
题材可以,演员也选对了,可惜电影的节奏没有把握好,导演想完成一个顺其自然发展的救赎故事,但没有足够的才华是行不通的。另外西格妮·韦弗太棒了!
陌生人的温情
适合练听力的温(gua)情(dan)电影看到Emily Hampshire的第一眼想弃剧第二眼看到Alan Rickman坚持了下来
被忽视的电影,男主女主女配都很棒,很爱这部片的Alan Rickman,总是一种尴尬的表情
“真的很抱歉你失去了她。”“我沒失去她,她只是死了。”
一个刚刚出狱杀人犯,一个孤独忧郁的男人,一个失去了儿子的父亲。薇薇安说这样的人才有故事,一起意外的交通事故让这个女孩离世,Alex去找薇薇安的母亲道歉,发现她原来有自闭症,他帮助她办了薇薇安的葬礼。在和Linda相处的过程中,他的内心也被救赎,雪季过后一定会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太温暖。PS,一切你绝对想象不出severus能做出的事情,这片子里全有了。教授我爱你。
这部电影有点儿像散文,什么都讲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讲一样,留有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你觉得讲的是爱情可并不那么直白,其实是治愈但也没那么鸡汤,感情处理的欲言又止,故事不紧不慢捎带着小幽默。总之可能是导演和制作有心插柳却无意间恰到好处的一次合作。
还是演员强大!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容慢怠
心灵鸡汤
一部缓缓道来的好片子。越来越喜欢教授这型了。Linda一直眼熟,最后才想起是异形的女主角,反差太大了。一个刚出狱的杀人犯,去见在自己车上车祸身亡女孩的母亲,母亲只说“你一定是个好人,你让Vivienne搭车,还带给我闪光球。”世界磅礴而自己如此渺小,当他转过身,仰望天空,他说“Dazlious”
当年阴错阳差在电影院看的.....年纪太小....根本没看懂OTL..................
当一个将内心尘封的“正常人”,遇到一个古怪少女般的“自闭者”。这本该是一部属于悲伤的电影,但却时刻洋溢着一种明媚,如雪季小镇那醉人的冬日暖阳,融化那颗坚忍的心。因为,雪季过后,便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