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篇剧透!
没看电影的不要看哦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今天新看的一部印度片,几度让我潸然泪下!
一个简简单单护送小女孩回家的影片实在太让人感动了。
爱,可以拍的如此美丽感人!
小女孩叫沙希达从小不会说话,六岁了,依旧开不了口,于是,她的父母决定带她去神庙祈祷,因为听老人说那里的神很灵,妈妈带着沙希达上了火车,半夜,火车停了下来,大人都睡着了,沙希达看到了外面一只小羊羔掉落在一个坑里爬不出来,她走出了火车,就在她抱着小羊羔的时候,火车开了。
她呼喊不了,追着火车一边跑,一边摇手,火车还是开走了,后面来了一辆货车,她爬上货车,不料,货车往印度反方向开了,于是,我们的巴基斯坦小女孩沙希达意外来到了印度,开始了她的回家之路。
是的,我们的沙希达是巴基斯坦人,印度跟巴基斯坦有着复杂的政治宗教纠葛,两边挺对立的。
然而我们的沙希达正要被一个印度猴神叔叔一路护送回家。
回家之路由此展开印度猴神叔叔是一个虔诚的印度教教徒,也是一个心地纯洁善良的人,沙希达自从在一次活动中看到猴神叔叔跳舞便一直寸步不离的跟着了,她不会说话但听的懂。
猴神叔叔带她去警察局,警察局不收留,他有自己的小烦恼,但他却还是带着这个小烦恼去了准丈人家!
还给沙希达取了个名字:穆尼。
准丈人是婆罗门种姓,不是很高兴接受这个穆尼,因为不知道她的种姓,而且后来还发现穆尼是穆斯林 ,准丈人气着催促猴神把她带走!
去使馆,然而使馆门口正在抗议,使馆人员还把他们赶了出去;去旅行社,原以为给穆尼找到了回家的路,始终放心不下,回头找穆尼去,却发现穆尼被卖到了妓院,猴神叔叔怒气值爆表,踢翻了妓院,救出了穆尼,最终决定亲自护送她回家!
没有护照没有签证,只好偷渡边境,一路上遇到好多人,在边境傻傻的猴神叔叔一定要得到长官的首肯才愿意继续走,边境的官兵终于被他感动(我知道这里过于理想化了,但是影视化之后可以理解),放他走了。
巴基斯坦境内,由于穆尼贪玩,偷拿了警察的手铐,被巴基斯坦的警察抓住并无意中得知他们是偷渡来的,于是,不分青红皂白认定他们就是间谍 ,对,连穆尼也被一致认定,在小小的警察局,警察粗暴的对待穆尼,把她当间谍,猴神叔叔再次怒气值爆表,打翻了警察,带着穆尼跑了,于是,一路上又要寻找穆尼的家又要逃避警察的追捕!
一位记者原本是来报道间谍事件的,却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了,于是这个不得志的记者最终用手中的DV记录了穆尼回家的旅程,并放上网,得到了两国人民的共同关注,解救了为穆尼安全到家而被捕的猴神叔叔,最终在两国人民的注视下,猴神叔叔要回到自己的国家了,沙希达(穆尼)也随着父母来到边境,她看着一直朝前走的猴神叔叔一直招手 然而猴神叔叔看不到她,着急万分的沙希达(穆尼)终于喊出了她人生的第一句话:叔叔!
(她当然说的是他们的语言)她会说话了!
猴神叔叔,小女孩向着对方跑去,剧终,所有人都哭了!
我也泪奔了!
爱,让这位一直开不了口的小女孩开口说话了。
影片探讨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探讨了宗教问题,最终,爱,不分国家,宗教,爱是所有!
在电影里,大叔+萝莉真的是绝配哦。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让•雷诺和娜塔莉•波特曼、《孤胆特工》里的元斌和金赛纶、《白兔糖》里的松山健一和芦田爱菜,在帅气威武的大叔保护下,萌化心的萝莉才能继续甜美可人。
一开始看到片名《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我是有点点“嫌弃”的,不过想想《三傻》也是三俗的名字,但一样是神作,于是就花了两个半小时看完了这部电影。
真觉得看好电影不是浪费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可以再多点时间,每天就能看到更多好电影了。
电影中反应的宗教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实际上有历史原因可寻,印度83%的人为印度教徒,13%则为穆斯林。
印、穆不和,其源出于英国人“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逐步演变蔓延的后果。
1947年,印、巴分治,触发两大宗教的流血冲突。
几十年间暴乱冲突不断,宗教冲突的残暴性和非人道性实在使人难以理解,原本引人向善的宗教却让“恨”的种子生根发芽。
宗教对立冲突是由于相互憎恨、抱怨和怀疑的情绪意识已深深埋根于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中,对立宗教间的偏执顽固性和骄傲自大,自以为本身的宗教比另一种宗教更为优越,从而使教徒之间嫌隙隔阂非常深。
小萝莉被隔壁穆斯林邻居家煮肉的香味吸引过去大快朵颐的时候,大叔还在安慰自己,她不是婆罗门一定是刹帝利(印度教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地位最高,其余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次降低,种姓制度在现今依旧盛行,人的高低贵贱就以种姓区分)。
当大叔怀着忐忑的心进入清真寺看到小萝莉虔诚的打坐念经的时候肯定差点晕过去,万万没想到萝莉根本不是印度教徒而是穆斯林。
唉呀妈呀,脑补一下你捡了个日本小孩子回家,你家里的长辈和周遭的人会怎么看待你?
由于警察和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不作为、印度到巴基斯坦的签证又办不到,在经历过被人贩子骗的经历后,大叔决定亲自送萝莉回巴基斯坦。
当然是偷偷潜入,这件事情就上升为国家安全行为,大叔被当成印度间谍通缉,幸而遇见了有人情味又热心的记者,一路过关斩将才让萝莉平安回家。
当神猴大叔被巴基斯坦军方认为是间谍而被捕,在监狱里他受到严刑逼供,官方的嘴脸让人发指,不管他是不是,只要打到他承认为止。
但热心记者在互联网公开的视频却让更多人知道了神猴大叔的故事,大多数人们被他的善良义举打动,愿意相信他,并且支持他。
爱是无所不能的,一路过关斩将保护萝莉回家的憨直的大叔用他执着的信念感动了印、巴两国人民,人性的闪光点战胜了国家、宗教、政治、种姓的隔阂,正所谓大爱无疆。
因为爱,在异国走失的孩子可以平安回家;因为爱,大家可以抛下仇恨、团结起来,送“勇士”回家;因为爱,有失语症的小萝莉也克服了心理障碍发出了声音。
我想如果真有神,哈奴曼神一定会听得到这个声音。
宗教信仰是人的精神力量,它给人们注入神圣的目标,引导人们去反省自我、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为人的生活提供情感、意愿、行动的根基。
巴基斯坦清真寺里面的老智者说:我们欢迎任何人,无论是什么教派。
所以我们的清真寺从来不锁门。
这就是一种大爱,每种宗教都提倡的爱,不拘泥于特定的规则和条条框框限制,相信善良,相信有爱的存在。
P.s.虽然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感觉宗教信仰会让人变得虔诚可敬,也会让信教的信徒们更加团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然后,作为一个新疆姑娘,感觉巴基斯坦自然风光和新疆还是有些相似的,若隐若现的雪山,大草原上放牧的牧民,还有蓝天白云。
此时深深感觉到我大天朝地大物博,真是有不同的地貌。
对于印度,很多中国人对它的印象是脏乱的环境,污浊的恒河,有着对宗教无比狂热的人民。
记得有一篇新闻说,印度的官员不理解,现在全世界的旅游胜地遍布中国人,为什么到印度旅游的中国人会那么少呢?
我想,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是这部片子,让我对印度有了除了以上印象以外的另一个认识。
这里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各种的冲突:国家的,政治的,宗教的,还有那个在中国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种姓制度。
看完这部片子我查了一下印巴这两个国家的一些历史,具体的就不说了,印巴分治,宗教派系之间的仇杀,圣雄甘地也在这个期间被刺杀,形成了这两个国家之间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互相仇视(你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普通平民百姓言语之间看到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就是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一个有失语症的巴基斯坦小女孩阴差阳错地流落到印度,被憨直的猴神大叔遇到并带在身边。
剧情一下子就把人抓住,并且用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方式展开了:男主猴神大叔不是什么高富帅,他读书不行,搞体育也不行,但就是对自己信仰的神无比虔诚(这里是一个槽点,可以说他后来到处碰壁就是源自于此),说到底就是屌丝一个,被老爸打发到德里去找工作,想不到竟然得到了白富美的青睐(如假包换的白富美,她爸爸说了自己是婆罗门姓的,这是种姓中最高一等),寄居在未来丈人的家里。
本来以为努力工作,辛苦存钱买房子,就可以迎娶白富美,当上ceo,走上人生的巅峰(想不到印度年轻人也和中国年轻人一样苦逼)。
然而,小萝莉的到来,一下子就把男主的美梦打碎成渣渣了。
未来丈人第一眼看到小萝莉的时候就问,她是不是婆罗门姓的(种姓的冲突,丈人是怕这个孩子如果是低等种姓的,住在自己家里会玷污自己的高贵门风,这一点在丈人之前的言语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出身婆罗门是极其自豪的,并且对隔壁的穆斯林邻居充满了不屑)。
男主自然敷衍说,你看这孩子这么可爱漂亮,肯定是个婆罗门啦。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小女孩不习惯素食,闻到隔壁穆斯林家煮肉的香味,偷偷地溜到隔壁吃肉了,男主怎么拉都拉不回,相信这时候男主心里面已经咯噔一下了,但是还是安慰自己,她不是婆罗门,至少也是个剎帝利吧。
然后他带着小萝莉逛街,小女孩又偷偷溜进清真寺里面参拜,男主此时彻底晕了,他带到老丈人家的竟然是个穆斯林。
穆斯林就穆斯林吧,好歹是个印度人,能混过去就混过去。
谁知道一家人看印巴之间的板球赛时,小女孩竟然为巴基斯坦队鼓掌,并且跑到电视机前去亲吻巴基斯坦国旗。
这下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落下了,老丈人大发雷霆,咆哮着让男主赶快把小女孩带走。
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这个小女孩就是一个普通印度人所有最容易产生仇视元素的集合体:非本族,穆斯林,巴基斯坦人。
然而,这么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也没有做过什么错事,怎么不明不白地就成了人们仇视的对象呢?
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用孩子的萌和可爱,映衬出这种无端仇视的荒谬。
电影简单地告诉观众,很多时候,人们所仇视的,并非眼前所能看到的。
仇视,有很多时候并不直接来源于你的切身体会,而是来自于你的祖辈父辈,来自于你身边的人,来自于自己的国家,他们告诉你必须去憎恨某样东西,因为他在很多年前伤害过你的国家,伤害过你的祖先,你必须和其他人一样憎恨它,并且把这种憎恨延续到你的后代。
所以,你看到了,几千年过去了,不同种姓之间的隔阂仍然存在,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仍然在延续,印巴分治有六十多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人民谈及对方的时候仍然充满着怒气和不屑。
但是作为一般平民百姓,老丈人他就一定受到过巴基斯坦人的伤害吗?
那个巴基斯坦胖警察就一定受到过印度人的伤害吗?
也许有,也许没有。
只是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普通平民老百姓,一生能接触对方国家的人的机会,肯定是不多的。
但是他们都无不例外地在得知对方是另一个国家的人的时候,选择了恶语相向,即使他们并不了解对方,并不知道对方是否真的怀有恶意。
所以,小女孩马上被驱逐,男主也被拳打脚踢。
但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做错什么,遭到如此对待,你敢说,小女孩以后就不会憎恨印度人,男主就不会对巴基斯坦人恨之入骨?
但是,电影就是电影,它是不会让剧情如此发展下去。
孩子是纯真的,他们不会懂得国仇家恨,所以,小女孩和老丈人的小儿子可以成为好朋友,即使在发现小女孩是巴基斯坦人的时候,小儿子仍会问爸爸,我还能和穆尼(男主给小女孩起的名字,因为小女孩不能说话,只能给她起个名字)做朋友吗?
男主是个虔诚的教徒,他信仰着自己的神,只懂得诚恳地对待别人,所以即使他身处敌国,仍然可以找到愿意帮助他的人。
电影来到这里,主题已经很明确了,敌对并非不能和解,只要你能保持那份纯真和诚恳。
在最后,还是要提到男主在清真寺里面遇到的那位阿訇的话:我们欢迎任何人,无论是什么教派。
所以我们的清真寺从来不锁门。
我想,这才是信仰的真谛。
这并不特指某一种宗教。
宗教信仰是为了让人向善互爱的。
而现在很多人对待自己信仰的宗教和对待别人信仰的宗教的态度,却已经和这些宗教创立的初衷南辕北辙了。
山,连绵不绝的山,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
人,男人,怀孕的女人,老人,孩子,面对着一台小型电视机里的板球比赛。
孩子生出来叫什么?
“沙希达”。
“沙希达失踪了,找到了”。
“毕竟她不会说话”。
“去神庙祈祷吧”。
“我的女儿真的丢了”。
沙希达去哪了?
印度。
一个宗教和信仰,文化与饮食食截然不同的国度。
唯一相同的,是她和他。
一样的蠢萌feel。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漫漫旅途,他在回忆,他笨蛋的青年和傻乎乎的成年。
那里有他最美丽最善良的未婚妻。
他把她带到了家里,只是寄宿的家。
“你最好还是把她送回自己的家”。
“她并非我族类”。
多少共同玩耍的欢乐,倏忽而过。
“你毕竟是要送她走的”。
“我毕竟是一定要送她回到自己的父母身边的”。
这不是简单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历经艰险。
因为,遥远的路程,跨越的不仅是国度,还有国情外交的恶劣和宗教信仰的矛盾。
他所拥有的只有“善良和爱护”。
但是,爱无所不能。
茫茫旅途,他随时随地表现出一个傻子特有的执拗。
随后,他被当成印度间谍通缉。
因为他真的是real耿直。
一个好汉三个帮,傻子就得靠聪明人的扶持。
他遇见了有人情味又热心的记者,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艰辛和波折。
收获了来自芸芸众生的善良和美好。
在最后的大巴上,他的心很冷净,他的手很热。
他出手了包围上来的警察,掩护记者去走完最后一段路。
他中弹了,倒下了。
他想他是完成了猴神出具的磨练。
追捕和殴打,九死一生。
世俗的偏见和人性的真诚的斗争。
他和他的伙伴最终用爱意化解了一切隔阂。
我们总是会被一些“迂腐的”笨蛋+傻瓜的坚持到底而感动。
偏见、浮躁、莫名的仇恨。
忘却了的纯真和正义。
忽视了的规矩和道德。
把心灵最原始的柔软和美好掩藏。
导演以为做的很好了。
歌舞,宗教,价值观,人伦道义。
美景,俗世,异教徒,政治藩篱。
搞笑煽情贯穿的残酷。
面面俱到,一个都不能少。
呵呵,作为生在新世纪长在红旗下的五讲四美河蟹好青年,我真的很想告诉导演,猴神大叔这要是在我国,那是要评选“感动我国年度十大人物的”。
猴神就不多说了,我来说说其他小角色。
到边境时,原本以为猴神和莫妮遇到强盗了,没想到听到猴神说他要送莫妮回巴基斯坦后,“强盗”主动为他们引路。
还有到巴基斯坦之后,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和乘客,清真寺院的阿匍,听到猴神来自印度,送一位与亲人走散的巴基斯坦小姑娘回家之后,没有怀疑,没有报警,而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猴神和小姑娘。
还有清真寺的阿匍,那位睿智的老人。
看到猴神不小心用伊斯兰教的礼仪表达问候而略显局促尴尬,他大大方方地问猴神他们如何表达,然后大大方方地用猴神的信仰礼仪表示问候。
那一刻,说真的,此前我听了太多极端的清真教徒的劣行,我都要对他们产生一种油然地恐惧了,然后这个举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想法——不因为一恶,而认为他们都是恶。
这部电影如果不涉及伊兰教,也不涉及巴基斯坦,我可能会拍手叫好力荐。
在里面,巴国伊斯兰教的教徒,因为女儿,竟然要去印度的大清真寺奉拜?
巴基斯坦有全球最大的单穹顶清真寺,好吗?
再者,没有护照、签证潜入巴基斯坦国境这种事,一拳把巴国打扁了。
不过,它是宝莱坞有史以来第二高票房,表示印度人看得很爽。
二战以来,地球上有很多对世仇国家,对于我们而言,大多数人只知道中国和日本,当然,不少人也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但很少有人会将两者之间的仇恨程度做比较。
宽容博爱,和平共处,自然是我们从小所受教育而铭刻在心的“政治正确”,所以很多人看到这种以超越国家仇恨为主题的电影,就会像燃烧起来一样感动,尽管可能会有些人觉得哪里不对味,恐怕也不敢说出来。
一顶“狭隘自私、民族主义、无脑仇恨、被洗脑了……”的帽子扣上来,你就能知道文革时被批斗得想自杀的那些人,并非脆弱。
不知道有没有人提过,假如将两个国家背景改换成中日两国。
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去日本旅游治病,想要通过日本高超的诊疗技术让久不开口的女儿说话,结果病没治好,签证到期,两人只好回国,谁知在机场遇到麻烦,母亲登机了,才发现女儿去走丢了。
接着,一个读了十几年高中才毕业的日本撸瑟,捡到了哑巴小萝莉,本想送去日本警视厅,结果他们不收,然后,在天照大神的感召之下,日本大叔就开始了一段想要将萝莉送回中国的旅程。
一开始,因为中国大使馆的日本籍雇员无法查证哑巴小萝莉的身份,就将两人赶走了。
日本大叔没办法,就只好带着哑巴小萝莉偷渡来大陆。
结果历经千辛万苦,他们刚踏上大陆就遇到了解放军的边防士兵,但解放军们被日本大叔的诚实所感动,放走了他们。
但他们一进入中国境内,就受到中国警察的各种刁难,但好在有一些中国人好心帮助了他们。
最终小女孩回到了父母的怀抱,但日本大叔却被中国警方当做非法入境的间谍(没有护照干不了间谍,好吗)关了起来。
而后,在媒体的舆论攻势下,中国官方被迫放了日本大叔,中国人民大受感动,数万人夹道欢送。
从这个版本来看,就能稍微体会一下巴基斯坦人的感觉了,当然,你可能觉得我瞎类比、胡说八道,那我就只能继续胡说下去了。
首先我想请问一个问题,聋哑萝莉一开始为何能得到容身之所?
因为猴神的善良?
不对,是因为猴神对他未来岳父说,这个小姑娘这么温柔漂亮,一定是个婆罗门。
换句话说,要是小萝莉皮肤黑点,丑点,肯定被当做首陀罗,不知有什么厄运会降临。
当然,你会说这些不过就是假设,但我仅仅是想说明,印度的种姓制度何其的根深蒂固。
同种信仰之下,阶级壁垒就牢不可破,矛盾深重,你觉得两个因为信仰不同而互相仇杀了几十年的族群,有讲“超越国家仇恨”的基础吗?
就像日本此时,天皇未倒,战犯的家族依然是豪门大族,子孙都是政府要员,甚至还要经常以某些倒行逆施的举动挑衅我国,然后口口声声说我们仇日,要以大爱感化我们,让两国人民放弃仇恨。
这不就是无聊的官方辞令吗?
也就当年恢复邦交的时候说给鬼听听吧。
故事发生的基础是什么?
大使馆的不作为,两国警察的不作为,巴基斯坦警方甚至是胡作非为。
于是乎,一件本该由政府来完成的事情,就变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传奇故事。
而这种瞎了眼的设定,岂非为了成就一个高级鸡汤故事。
几乎可以说,这样的电影,就是一部政治宣传片,但它又不是真正的政治宣传片,所以一面较为如实的反应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对立,以及印度国内怎样都避不开的种姓制度,但另一面却还是宣扬了印度人在印度教的信仰感召下,如何包容博爱,如何诚实坚毅,如何高尚善良……当然,有良知的巴基斯坦民众还是有的,于是乎,两国在边界这,小范围的和解了。
有人说印度人充分发挥了电影的作用,比中国人厉害,我却并不以为然,这种作用的电影我们经常拍,可惜你们不爱看。
——————————————————————————2018/5/17 我已经越来越泯然众人,当然,现实中的我一直是大众的一员,只是自己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普通,甚而也渐渐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沉默真的是一件很符合经济规律的事情。
你看我前两年写影评发过的牢骚,随着某影片上映,不就都现世报来了嘛,笑。
说到那篇影评,我还是忍不住想发发牢骚。
有比如说时过境迁,已经没有什么国仇家恨的,又或者说,是我狭隘的,我实在是不想替广大人民群众发言,只是前段时间全网抓精日的时候,某些人大概是断了网,假装不知道什么叫群情汹汹吧?
巴基斯坦能和中国走得这么近,完全有赖于印度给巴基斯坦提供了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些事真的是小道消息嘛?
当然,更有人说巴基斯坦和印度曾是一个国家,同源同种,我拿中日对比不合适,至少应该拿大陆和台湾对比。
这样的人,怕是连印度本是个地理概念,而非国家概念这事都没搞明白,就已经开始嘲讽了。
更何况,印巴关系和两岸关系要是能类比,这人是有多低的政治觉悟啊。
影评下的评论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千奇百怪,但还是充分展现了平凡人的普通。
这种普通就在于看山是山又或者听风是雨,全然没有半点自己的想法。
一群人看到有人竖起种种漂亮的大旗,就涌上去,其实和飞蛾扑火一样,基本属于动物本能。
电影里讲什么?
博爱和解,跨越种族、宗教、阶级的一种人性之美,这些能有什么错,又能有什么稀奇的呢?
我实在想不通,这种主题之下,故事讲得稀烂,和空喊口号有什么区别?
但我能明显感受到,当然,在我写影评的2015年,还没有这种感受,是在上映之后,那就是“被裹挟”。
就像那个美国的笑话一样“特朗普走进一家酒馆,里面正在播放有关特朗普的新闻,底下的群众大声嘲笑着,忽然,旁边一个男人小声地对特朗普说,‘你怎么能不嘲笑总统呢,你难道不要命啦’。
” 当所有人都说这电影立意如此之高的时候,谁能说一句不好呢,哪怕是说这故事讲得不好?
所有抨击我的评论,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这电影里的故事,逻辑缜密,刻画真实,全都针对着下三路,又或者“左右”去了。
我还看到很多人说中国就是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但事实上,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上映了相当多表现中日友好,甚而“战争都是政府的错,两国人民心连心”之类的电影。
但现在有人会把这一批电影翻出来大夸特夸,赞美中国电影人气量大,宽容博爱嘛?
真的,我自己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本不该说什么闲话,惹来一堆非议的。
但我总以一种天真的心,担忧着如我一样的普通人们,担忧大家都会循着动物本能,追求光明,却是飞蛾扑火。
导演的一厢情愿,中国观众的一厢情愿,真是一种奇妙的,天造地设,但又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生动体现。
一些琐事,一些牢骚,见谅。
一部为了煽情而煽情的电影。
情节不符合逻辑,立意也并不立足现实。
第一,小萝莉为什么要偷警察手铐没有交代清楚,纯属恶作剧觉得好玩吗,他大叔印度人的身份被警察发现什么后果,阿希达小姑娘不是最清楚吗?
还是导演仅仅为了制造矛盾冲突而故意制造这个情节呢,小姑娘偷手铐-警察询问-神猴叔信奉的宗教不能撒谎,所以全部交待出自己没有护照,从边境得到许可过来的事实-这才引发被怀疑印度间谍。
第二,别人边境叔叔那么同情你放你过去,就算你不撒谎也可以选择性的只说一部分事实,这样子出卖一个帮助你的人合适吗。
在被边境部队发现的时候也是,边境大哥都暗示自己离开十分钟了,你可以偷偷过去了,否则回来开枪蹦了你,但是我们神猴叔一定要得到口头的允许才走。
如果那个大哥没有心软,直接抓起来拷问,关一个三五年怎么办。
当然电影有主角光环嘛,所以就是边境警察为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允许神猴叔走了。
估计如果知道神猴叔一遇到警察盘问就轻松供出事实,内心应该会无数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吧。
不过想到神猴叔轻松供出那几条地道和帮他偷渡的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断人钱财杀人父母啊,大叔,那些偷渡的是什么牛鬼神蛇啊,你轻松供出不怕别人报复啊。
有信仰是好的,但是有信仰也要立足现实啊,真心不赞同那些说印度是一个有伟大宗教信仰的国家。
因为什么原因印度在历史上被征服过无数次,在历史上一直在打酱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宗教呀,有兴趣的自己去了解下印度的历史。
然而印度依旧选择用这种宗教外衣包装着爱与宽容去麻痹自己,欺骗他人。
猴神兄弟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英雄,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观影的二个半小时里,不用去想现实中的利益纠葛、逻辑、可能性等现实主义的盘算。
人类既然造出了爱和无私这样的梦幻的词汇,一定是人性的深处有着这样理想主义的情怀,和人性无法摆脱的自私、仇恨一样。
人也许终其一生,最终可能只是让自己更好的和孤独相处,最终拥抱死亡。
想要活在什么样的世界,最好就怀抱什么样的信念。
这样的电影,沉浸其中,酣畅淋漓,又何需去想是理想还是现实呢?
纯净大叔和小萝莉镇图【小女孩不能说话,然而他的父母却没有歧视她】父亲因为从军过的原因可能无法获得签证,母亲千里迢迢带着孩子去印度治病。
【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沙希达的父亲在数钱,这个钱不是家里人凑的,而且邻居给的,邻居还有一个保佑的眼神
【巴基斯坦军人和沙希达的微笑】在火车上,巴基斯坦军人看着沙希达看着他,给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沙希达也回赠了一个笑容。
军人看护者火车离开边境
巴基斯坦军人的笑容
沙希达回赠的笑容【印度军人和沙希达的微笑】去印度的时候,大叔先给了一个笑容,而后,可爱的沙希达,丝毫没有(或者说不知道)因为面对印度军人而害怕,而是给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乱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之间互赠的笑容
印度军人大叔的笑容,很内敛
这是沙希达第二次对着这个大叔笑了。
【调皮的孩子】之前算是拘谨的笑容的话,这样的喜爱容算是很真心吧,发生在她挠火车上打呼噜的大叔脚板,大概觉得很好玩?
【沙希达因为救助小羊羔而错过火车时候的镜头】这个镜头是我觉得最好的一个,那种火车渐行渐远带来的悲凉的绝望感,而沙希达无法说话,只能安静的看着。
【大叔是婆罗门,却能和低种姓的人一起聊天,谈笑风生】 在印度高低种姓之间的有着很明显的隔阂,社会地位也完全不同,然而大叔却能自在的聊天,说自己高中考试十次都没过的糗事
如果你不觉得有什么,看看拉茜卡父亲的说法吧(拉茜卡他们家的婆罗门)
【 拉茜卡 的果决】拉茜卡也是印度教徒,但是为了找人,毅然装扮成伊斯兰教徒
为了寻找人,毅然装扮成伊斯兰教徒,进入
世俗有纷争,但爱与信仰没有界限。警察这种政治相关职业通常才是反派设置。有一处让我意外的地方,是当帕万发现沙希达是穆斯林,担心岳父的时候,女主太正了,真是个不错的女性塑造。
抛开本土电影标签不谈,你看人家这故事讲得是不是很厉害,全是套路,但特别厉害
7.0分补标 个人并不怎么喜欢这个电影,催泪是催泪,但是过度的美化让我觉得很虚假。
含情脉脉的政治片,各类的大叔萝莉简直百搭,制作精良,题材脑洞大又深,风景也好看得不要不要的,要不是颠来倒去略显繁琐就五星无误了呢。(๑•̀ㅂ•́)و✧
最后一幕永远定格在我的内心深处,人至善、水至柔、景至美、情至真!再铁骨铮铮的汉子也会为之动容,宝莱坞真的不得了!这几年电影不可小觑,小故事大道理发人深省的题材已经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果然有宗教的民族与金钱至上的国度不同啊!人类最最美好的东西通过这部电影保留了下来!谢谢你们的用心!
故事好,开场十几分钟童话般地有趣,后面就开始无聊了,形式感越来越严重。半星加给萌萌哒小萝莉,三星半。
全程暖暖的4星影片,没想到结局没有一点防备就被感动了。这个片名误导啊。- 无国界无宗教,只有爱。- 这种影片的出现会让你觉得世界终会越来越好的。- 印度影片封神了。
推推推,重要事说三遍
那个警官说:如果让这个男人下半生在监狱度过,那将是巴基斯坦整个国家的耻辱。
影片疯狂输出印巴和平友好的家国观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达到超现实的事件情节。但是却没有能与超现实匹配的宗教神迹。那么其展现的违背社会事实的情节,就变成了圣母婊似的一厢情愿,而不是信仰和两国友谊的伟大力量。
还算不错的故事,有感动有思考。
满分!满分!满分!重要的分打三遍!主题是真的简单,表达是真的淋漓尽致,越来越喜欢这种印度的电影的模式了,不多说了,看哭了,下周末二刷。另外我左右两边的情侣看得是真的投入,互相抱着就没分开过。财大的布袋馍还是很顶饱,大都会的房子也是真的好
8.8分感觉高了吧,3.5分的样子,小萝莉是很萌很萌,但演技还是差点火候,看见妈妈那点面部表情不够生动,大叔很帅,后半段太拖拉了都快看不下去了。但是风景是真美
拖沓、肉麻,印巴和解太刻意,笑点做作,一股咖喱味。
如果在摔跤和神秘巨星之前看到它,可能尚能勾起一部分人的印度片热潮,但是感觉按照产出时间顺序一部比一部差。剧情鸡血低幼不说,舞蹈时间臭长且莫名,全程都看得很累。宗教方面不如我的个神,卖力程度不如三傻,励志程度不及摔跤,催泪不及巨星,边境问题用不撒谎的耿直信仰解决,一切显得乱糟糟。
好吧,真是受够了印度片的烂煽情!!一个半小时的故事愣是跳成了三小时,一个大男人还没事总是泪眼婆罗的,吃不消哎…不过小女孩倒是长得巨可爱~
猴神最后偷没偷玉米?
「关于恨的故事都卖得很好,可关于爱的故事嘛……」确实,写一句「从此光明肏你妈」转发好几千然后被删了,写一篇关于温和咖啡如何面对温和绿的,可能确实太温和了
爱可以化解政治纷争,宗教分歧,爱重新发声
电影很讨巧,甚至感觉有点油腻,方方面面都显得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