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爱情片,往往会让没享受过恋爱的人心怀向往,憧憬 那令人砰然的破碎感,从而从泪腺中挤出一线液体,放纵久违的 感伤。
那种贴近生活的感动,能将观众包容其中,令自己成为主 角,演绎剧本后的真实。
如今的片子大多走煽情路线,将爱情唯美化而不生活化,仿 佛一堆钞票一筐玫瑰几团烟火就可以说明爱得与众不同。
其实不 然。
剧本的简单,形象的单薄,人物的无力,让人一看就知道是 在生搬硬套。
就拿新出来的《大城小事》说,故事简单的令人寒心。
两个 人分手了又最终走到了一起,其中牵强的引入个别人物让人摸不 到头脑。
黎明在里面的演技还是没有变化,依然保持固有的呆帅 形象,真要说有提高,那就是在与王菲对视时眼睛会发光了。
王 菲身材还是那么好,把小月这一形象刻画得和自己一模一样,或 者说,小月就是王菲。
不知道当初菲姐对窦唯说分手时,是不是 也像剧中演得那么派,“你放屁!
”之后会不会在人后落下不舍 的眼泪。
整个片子下来唯一感到满意的是摄像,如同年前“欣赏”过 的一部烂片《绿茶》一样,电影的色彩很到位,温暖但不做作, 柔情但不妩媚。
音乐在影片中充当的角色好比男女主角的影子,可惜的是这 《大》中的音乐通过一些改编润色,反而让人觉得不舒服,如同 看到出席晚宴的男人穿着燕尾服走在大街上,你不能说不可以, 但就觉得别扭。
可能是因为享受大餐过了头,口味挑剔得让自己也感到吃 虽然近几年港片描述爱情的不少,但合胃口的几乎没有。
不管是 将漫画图本改编成三维电影,还是将江湖偏方帖出来充当武林奇 药,片商都不能找到言情片的出路。
倒是韩国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从电视剧到电影将国内观众一网打尽。
且不说韩国电影如何利用朦胧的色情镜头吸引我们观看,其 剧本及影片结构的处理都十分讲究。
蒙太奇已经成为导演信手拈 来的技巧,但让人眼花缭乱的时间排列确实对观众提出了挑战。
年前的《无间》系列跳出了港片的泥潭实属不易,也望我们自己的电影事业早日冲出迷茫的怪圈,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来。
话说至此,或许很多人觉得我是在“开黄腔”,那么我们还是抛开影片,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情呢?
其实,爱情就是模糊不清的。
jiafei 2004年2月18日
这部电影怎么在豆瓣上才6分呢,04年王菲人气那么高,应该有一些苦情的女大学生爱上这电影吧。
我看这部电影时一点都不苦情,是个还算年轻的混蛋。
我在影院里使出种种手段逼她说了几个字,不如分手吧。
电影看到一半我们就出来了,她满脸泪水,扭头独自过了马路。
我戳在那呆望,那灯火叫一阑珊。
后来,我一直记得这片子,印象中它的音乐还有画面把氛围渲染的非常好。
有几次人多的时候我试图一起把它去看完,但都没能成功。
今日发烧,躺在沙发里汗流浃背,我把它看完了。
这片子节奏很慢,而且前半段的氛围可以说是忧郁的都有点压抑,难怪我当年在电影院会如此急躁。
试想,要是当时是个喜剧片,或者看完,我就没那么快分手了。
但我喜欢这种电影的调调:镜头里的人很少,根本不像一个“大城”,人多了就没办法拍纯情电影; 人物间的关系很简单,每个人都很美好。
画面干净,色彩浓烈,时不时整点冷风落叶啥的,味道全出来了。
今天找片子时才知道是叶伟信作品,他不错的。
黎明参与监制制片,这也很配,这部片子就和他给人的感觉一样,慢慢腾腾的。
如果你有时间,不急躁,这是一部可以让你享用的电影。
极普的片子,平淡无聊,没有烦恼没有矛盾,讲点没头没尾的日常生活,孟老先生死在生日宴前还是后也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分手,只知道感情都未尽,于是过段时间男主又后悔了黎明好呆,演得好呆几位人物身份太上流社会了,毫无代入感,也很工具人,只是背景板而已,孟老先生的朋友也没说清找到了吗,到底什么关系,有什么感情结尾画面很像迪士尼,然而剧情没有一个故事的基本要素,又不如散文的美感,像拿不到优+的有头有尾无过程记叙文,经过的故事全部只有片段没有头尾,单纯充实时间线日常,像王菲自己没有剧情只有日常片段凑数拍的mv,所有片段没有头尾能让人共情,于是氛围都是ost在渲染果然这种平淡如水的文艺片就算出现青春伤痛我喜欢你你喜欢是我兄弟我不知道的关系,也不会有后续,背叛,捅破,矛盾,更不会有偶像狗血里复杂伦理关系,也没有美式干柴烈火的曾经恋爱和突然复合男明星真不如男纸片人,至少男纸片人不会塌房,不会塌脸,长得好看,不崩人设,有魅力,够温柔,只要作者有脑子其实王菲演王菲自己的时候,她身上那种舒缓的节奏,自由的肢体语言,看起来最王菲的模样,是最神秘吸引人的(2046就非常纸片,不是吸引人的魅力,却有对折翅膀小百灵鸟念念不忘的钝痛感)说叶伟信是大导会被我锤,真大导拍不出荡秋千那里那么傻那么蠢那么无聊占时长的镜头
故事真的是个老套,黎明是个私人医生,不坐诊天天出去跑。
王菲是一家活动策划公司的负责人。
故事一开始就是两个人的分手场景。
是黎明提出的分手,然后两个人就分开。
黎明接了孟先生的私人医生的活,刚好,王菲也接了孟先生寿诞的活动策划。
为了避开,王菲重新租了房子。
黎明却在各自的生活中,重新回去找到了王菲,并且搬到了王菲租的房子的对面。
通过两个人的沟通,慢慢的开始了感情的复合。
为孟先生策划的烟火表演,让他们两个重新复合到了一起。
很老套的故事吧。
基本上就是一对男女分手后,经过努力复合的故事。
只能说一般般吧。
作为对王菲和黎明的早期的片子,就当还算不错的吧。
守着网络蚂蚁近3个小时,终于让这部片子安然无恙的到了E盘上,然后播放,一个半小时结束。
细细回味下,并不记得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情节发生。
整部片子都如同一杯茉莉花茶,什么都是淡淡的,嗅觉与味觉经历的一切都是不温不火,而喝了这杯茶后,得到的惟有淡淡的暖意,还有口齿间些微的余香。
故事情节很简单,不过是讲述在上海这所“大城”里的一对经历感情转折与考验的男女从分到合的故事,确实是小事而已。
因此编导在处理上似乎也有些故意要把情节作为小事来淡化,(黎明的编导处女作?
),舒缓而平和的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篇的音乐,漆黑夜色下一切都若隐若现,而此时的音乐却是一个女生的吟唱,是舒缓但有些激烈的节奏,如同我们隐忍的感情。
我一直认为这段音乐是整部片子唯一的亮点。
接下来便是男女主人公在餐馆分手,相对而坐,讷讷无言,这时窗外有两辆轿车相撞,二人齐刷刷地回头,像从某个很深的梦里惊醒般,所有的惊心动魄和刻骨铭心不在主演的脸上,而分手的惨痛一如轰然相撞的汽车,赫然在目。
整部片子基调是宁静的,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气息,所有的情节发生的地点都是有些偏僻的场所:里弄,富商的别墅,夜晚的快餐店,还有高层建筑的一个角落,即使是有很多人存在的情况下也没有嘈杂的人声,本该人声鼎沸的上海,在片中静谧得宛如童话。
关于这部片子的男女主角,两个天王天后级的人物,一度是宣传时的卖点。
就角色本身来说,和黎明王菲是相称的。
黎明的形象决定了他所能够扮演的角色,无论是最初的《玻璃之城》,《甜蜜蜜》,还是近期的《无间道3》与《双雄》,他一直是个相貌平和敦厚气质温柔,带着很浓书卷气的男子。
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亦舒笔下的家明:云云众生中的一员,日复一日的生活磨平了他的激情与向往,但内心里仍然有澎湃的感情,神情中有不经意的温柔。
也许并不让人印象深刻,却让人温暖塌实,值得信赖。
王菲的形象具有典型的都会女子特征:美丽,有些冷漠,所有事情藏在心里,即使已经肝肠寸断,也决不在人前掉泪。
个人觉得这部片子她的表现平平,她的角色本来是需要更到位的表现,是即使神色淡漠但眼神却可以泄露感情的女子。
她一贯漫不经心的神情用在这部片子里无疑是有些尴尬的。
她“无所谓”式的表演,只适合那种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却爱得很隐蔽的角色,如她在《重庆森林》中饰演的阿梅。
因为偷偷地爱,所以在不经意间的流露才让人怦然心动。
近年来编导似乎都喜欢采用烟火的场景来烘托气氛,最开始觉得浪漫温馨,看的太多太滥便已视觉麻木。
而安妮宝贝“爱如烟花只开一瞬”的理论对我印象很深,所以往往看到影片中出现类似场景便觉无限悲凉,总感觉这对一对相爱的人来说是不好的预兆。
因此看到黎明和王菲两个人站在饭店高层俯视外滩夜景,面对无数烟花缤纷散乱的时候并没有感动。
这里原本属于片子的高潮,却因有些泛滥的情节减轻了感染力。
不过总体来说,我还是满喜欢《大城小事》,因为个人偏好,我一直对于这种情节舒缓,有些“追忆似水年华”意味的片子都很情有独钟,比如《似水年华》。
而片子中洋溢的温情与宁静也对了我的胃口。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这么大,神经无法承受太激烈的冲撞,这样温情脉脉的片子,刚好。
一句对不起,治愈了小月疲惫受伤的心。
几百次,我爱你,也没有一句对不起来的真心 。
对不起 这么久才说我爱你。
其实每个人,很多时候,都活在自己的感受里。
他们感受着自己的感受。
却忘了去爱。
直到爱着的人累了,没那么爱了。
你反应过来,却成了对方的过错。
点点滴滴,小的事情,充斥着感动。
没有让人澎湃的剧情,没有嘶吼,没那么痛快,它难道不就是生活吗?
上海的灯光,烟火,每一个平凡努力生活的人类,在这大的城市里,做着小的事情。
城市拥有的是每个人的记忆。
这是一部淡淡的爱情电影,它告诉了我们,爱情是需要包容,相互理解。
做错了,要勇敢说对不起。
没事儿时,也要说,我爱你。
看完后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觉。
不太喜欢黎明演的那个角色,优柔寡断,而且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让人觉得奇怪。
整个电影当中让我有感觉的就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孟老对原来爱人的眷恋,那才是真挚的爱情,不会随着时间磨灭;一个是黎明最后说的 对不起 ,那个比 我爱你 要震撼的多。
湿疹反反复复发作的日子里经常开着车堵在路上时身上痒那个时候是胡思乱想最多的时候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还有没有什么认识的朋友是医生的等等甚至还会想会不会一辈子都跟这个病抗争了呸呸呸那个时候就会突然觉得绝望觉得束手无策 无能为力得了一个没有答案的病 政府也不会来管我啊我也不想告诉我爸妈 朋友们也都有各自的生活我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会想太多负面结果叶伟信我最爱两部作品一部 朱丽叶与梁山伯当年差点因为这个烂片名而错过一部好片在故事里两人只有关于爱的第一次触摸之前没有,之后故事回到了更绝望的起点另一部 新扎师妹和大多数人一样 因为这部片认识了杨千嬅杨千嬅的故事就长了此处略去不表但这部叶导演完全被监制黎明牵着走了我也是因为这部电影而对黎明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并且坚定的相信他一定是为了当时追王菲而搞了这么一部电影而王菲一定有什么天大的难言之隐才能接下这部片子整个电影就是一部加长版的王菲mv虽然已经是好几年前看过的片子但现在还能记得隐约片子里王菲家中大红色的装潢和频繁出现的窗式构图有模仿王家卫的痕迹但整个故事结构松散不堪一击连蹩脚的国语主题曲都不押韵电影最怕给人们说道理其他的励志电影就算了爱情电影则一遍一遍的告诉我们应该怎么爱怎么珍惜怎么用心怎么经营全是放狗屁小月说,我们相爱太快,关系又发生的太多。
腻歪了就想分手,现在觉着对我又有感觉了,又回头找我,以后呢?
电影里永远不会给出答案只会在结尾处放一些烟花于是男女主角就开心的相拥“如果时间一直走得那么快,我怎么对你依赖?
” 真的不是找两个押韵的半句凑在一起就能引发观众思考的只会添乱
情人节档期上映的电影,应该总是一个完满的结局吧。
在看这部片子之前心里面这样想。
一直迷恋王菲的歌曲。
她的演技在重庆森林里第一次让人感觉惊艳。
所以这部电影在上海开拍的消息传出就开始期待。
虽然是商业片,可是大城小事,听这样的一个名字便是喜欢的。
开场是一段有节奏的空灵哼唱,也许是王菲的声音。
一辆满载着土豆的小型货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驶过郊外田野和平房,驶过暮色苍茫中江面上的大桥,在餐厅外的大街上撞上一辆出租车。
瞬时的响声。
辛小月(王菲)侧过脸望向窗外。
眼睛里是倔强的泪光闪烁。
周谦(黎明)坐在对面沉默。
黎明演的角色总是温温吞吞。
从《半生缘》到《甜蜜蜜》到《玻璃之城》,再是现在的《大城小事》。
白白净净,眼神里面都是犹豫不决,心里面很多话忍耐了很久说出来却依然不痛不痒,很有上海男人那种温懦的味道。
于是辛小月说你放屁。
她说既然你不说我替你说,我们分手。
坚决而果断。
故事的情节看得出来是费了心思的。
两个主人公在分手以后形同陌路。
他走到哪里都看到她的影子和他们曾经的快乐时光。
反差她倔强而刻意的冷漠。
他跟随她搬此迁彼,始终没有开口说明。
都市男女反反复复的分分合合。
但他们周遭人的爱情过程却是美好温馨。
辛小月为一对恋人安排的生日庆祝惊险浪漫。
周谦为老人重温旧梦费尽心思,老人终于在甜美回忆中合目离去。
这一段情节让我非常感动。
看的时候想起齐豫那首《Forever》的MV。
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精心梳妆后闭上眼睛,看到天堂里的老伴伸出双手来接她。
然后安详地辞世。
这对周谦是一个很大的触动。
他带着老人一偿夙愿。
他们回到过去那家馆子,吃和几十年前相同的小笼包,喝和几十年前相同的茶水。
风雨交加。
对面依稀就是曾经深爱的女子。
低眉浅笑,缱绻顾盼。
不知原因的错过。
几十年之后碧落黄泉,终于还是没有再相见。
于是他找到小月,说再给我一个机会。
“那就在今晚十二点前找到我。
”“可是上海那么大……”“想找总是找得到,不想就别来。
”以为他们还是错过了。
他独自站在金茂的顶窗里看外面的苍茫浦江和两岸霓虹。
手表上是十二点十分。
她还是折回来。
看着他。
等他说话。
所幸的是他没有说“我爱你”。
他说“对不起”。
对于男人来说,很多时候或许要说出后者比前者困难得多。
于是她欣然。
他们在漫天烟花的光芒里拥抱亲吻。
圆满的结局。
看完的时候想,结局真的美好。
可是如果不是情人节档期首映,结局会不会就是错过?
悲剧总是更具有震撼性。
如果他们是彼此错过,从此咫尺天涯、各不相干,过着平淡、波澜不惊的生活,觉得或许更符合《大城小事》这个题目。
可是还是因为这样温暖的结局而微笑起来。
人,还是要学会珍惜。
不需要多么炽烈而迅速。
上海这座诺大的空城,纵使霓虹闪烁、歌舞升平,纵使彼此话语简单可是可以平静安然,也是安心。
http://www.blogcn.com/user5/vivianisvivian/blog/1162543.html
是因为杨千嬅的歌而找来这电影看的。
主线剧情只是最普通的都市男女故事,会看完是因为被王菲吸引了。
王菲出演任何电影永远都在演她自己,所以我总难把她视作演员。
当然这无可厚非,她就应该是这样的。
黎明的角色依然是一副四平八稳糯糯绵绵的形象,不过由衷地说,卖相真是好,简单的白毛衣牛仔裤他能穿出儒雅味来,不是那些清秀的小鲜肉能比的。
可是与棱角分明的女人站在一起,怎么看还是有不可避免的违和感。
这么样两个人,本来不该在一起。
开始的情节是俩人闹分手,男人还在犹犹豫豫拿捏着措词表达,女人就抢着说分手,非常果断,声音带刺。
我于是猜想后面的情节应该是男人思来想去犹豫不决尝试复合不断被拒······最后不会有结果。
没想到我猜中了过程却没猜中结局。
最后那个还算圆满的结局真让人失望。
故事没什么好说的,太常见。
但是一些细节处理得很让我喜欢。
女人接了马先生的生意,替他为孟老先生筹划生日会,而男人正好是孟家的私家医生。
为确保孟老先生的身体状况能接受,在筹备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医生的参与。
于是所有的预演,都成了男女主角独处的浪漫场景,让他们之间的复合有了足够的铺垫,很顺畅也很巧妙。
只是浪漫得过于刻意了,一旦让人觉察到刻意,就不动人了。
女人住的房间里,色彩明丽,挂满风格迥异的书画,许多种风情在同一个空间里冲撞,很刺激。
王菲的角色也就是这种又作又美,又暖又刺的女人,戳死你还叫你爱不释手。
她坐在房间里的床上,背景是床头挂着的一幅很大的字,我仔细辨认了一下那几个扭曲抽象的墨团团似的字,竟是李煜的一句“花月正春风”。
瞬间觉得她坐在那真是相得益彰。
那房间就是一个空间狭小内容错乱而能量巨大的小宇宙。
马先生这个人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很有存在感。
陈建斌那时还不显得很老,还没有后来演皇帝时的猥琐感,是个挺有魅力的大叔。
在和女主角谈生意的过程中,他对她动了那么些似有若无的意思。
他在女人下车转身离开时叫住了她,说自己和她一起很开心,但犹豫了一下又并没有更进一步的示意,而是改口说你让我想起我的爱人,我该给她打个电话了。
这个角色让人喜欢的地方在于,他动了心思,但没有表明,而是及时克制并且马上扼杀了自己这点心思。
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郑重自持的男人。
有他的衬托,孟老先生在这方面则显然是个渣男。
老得快要死掉了,还念念不忘年轻时的情人。
在他的描述中,那个女人是勇敢而热诚的,是明知不可能还肯飞蛾扑火的。
老人在说起她时的语气就像一个情圣,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雷雨》里的周朴园,或者《情深深雨蒙蒙》里的陆振华······虽然他们渣的方式不太一样。
好男人都是相似的,渣男则各有各的渣。
片里的音乐可以给4星以上。
孟老先生在过去和情人常去的小店吃东西,对黎明说起自己和她的故事。
说那个唱歌的女人不顾情人感冒了会传染自己,还是扑过来亲吻他。
这时候居然响起《大城小事》高潮部分的曲子。
我瞬间条件反射地脑补了歌词。
“吻下来 豁出去 这吻别似覆水 再来也许要天上团聚”然后情绪一下子就被揪起来了。
这一句与孟老先生描述的故事情节太配,林夕的歌词也太能抓人心了,仅仅是出现了一点痕迹就能抓住人的情绪。
从老头放老唱片,对年轻人叙说自己的感情史,整部片就开始落入一个无趣至极的泥潭无法自拔,此后的部分变得索然无味。
而且到这里也能轻易猜到,这老头没命过完那个大家为他筹备的生日会了。
(分分钟联想起后来的《失恋33天》的桥段)至于最后,黎明再一次求复合,王菲在电话里说“今晚12点以前你要能找到我,咱们就面谈”。
男人迟疑(他永远在迟疑)着说上海这么大我去哪里找。
女人说,如果你想找就肯定能找到,不想就别来。
女人你还能更作更傲娇一点么?
结果她还真的能。
在俩人见面后女人站得离男人远远的,说,你说三个字我想听的,说不出来以后就不要再见了。
而那三个字居然是“对不起”······编剧是在玩弄大家感情吧。
我能理解你想避免“我爱你”的俗套,但是不理解为何给了个不仅更俗套而且不痛不痒的回答。
作为电影台词,不痛不痒显然比俗套更失败。
快说完了才发现好像遗忘了男主角。
算了也没什么好说的。
另外,插曲《Moon River》真是好听到不适合出现在这部片里。
在一个赠送的碟里看的,听了个故事,心上有点小起伏。
把上海拍得那么悠闲格调又那么美。好慢的片子呀。
虽然有王菲,虽然有黎明,虽然也极力想表现出深刻的感觉,但是我说句实话,这部算是商业之作吧。没有任何一部片子可以超过可以模仿《甜蜜蜜》,哪怕是一点点,哪怕同是黎明,哪怕你是王菲。
读研时候看的,配乐相当亮,除了黎叔一开始唱左了点,后来慢慢也能听顺耳了。湿漉漉亮晶晶的上海夜景,印象中是最早的爱情小清新风之一,挺好。就是一直没看懂男女主角为什么分手为什么又在一起了。哈,讽刺。
我们太快地相识,太快地接吻,太快地发生关系,然后又太快地厌倦对方。看来,都是快惹的祸!在这点上,老祖宗都比我们有智慧,他们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冲着王菲去看的 好烂的片。。。
2011 上海-大城,感情(3明1暗)-小事。开头的配乐,中断重复出现的moon river,结尾是两个人的烟火那首歌。看完片子再看导演,原来是叶伟信,和爆裂刑警好不一样的感觉。爱生活爱老叶!!!
#地铁视频杀手# 感情戏假大空,不过看看菲姐还挺不错。里面最有感触的镜头,居然是老大爷去路边小店,重温旧时美食,小店老板与之心照不宣的情形,好有味道,现代人怕是没这福分了。
piece of shit
黎明除了甜蜜蜜意外都让我反感
Time will heal it?
今天看了两部电影,《过界》是讲香港的片子,通篇标准普通话;《大城小事》发生在上海,通篇粤语。无力吐槽。因为有王菲黎明,情节变得生动。这是一部唯用男女主角才撑起来的片子。王菲美丽独立,是男人都会喜欢。黎明那种温吞的性格和儒雅的长相是我最喜欢的男人的样子。星星眼。
整部片子如同一杯茉莉花茶,淡淡的,嗅觉与味觉经历的一切都不温不火。而喝完这杯茶后,得到的却是暖意,还有口齿间些微的余香。
没什么起伏 反而贴近真实 从这部片子开始 喜欢王菲
有点矫情 还是很喜欢低调的黎明
黎明演的戏真是让人没有感觉……
爱情点解都系甘曲折的,但电影的结局多半是美好的,现实会这样吗?!
只是自己发自内心的爱,与其他无关
带着期待去观看 可是真的很失望 故事情节不怎么 对比《玻璃之城》更显得单薄 不深刻不感人也不动人
片名极其贴切,还真的是小事。全是鸡零狗碎鸡毛蒜皮,几乎没有故事。主要靠王菲本色出演在撑,黎明就毫无光芒。两人在一起就毫无CP感,然而王菲和梁朝伟就很有,黎明和张曼玉也很有,梁朝伟和张曼玉那简直是非常有。所以有没有演技还是区别很大,这两主要靠本色,本色没有就真没有。另外,音乐铺太多太杂,过了,真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