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第二季

1923 Season 2,1923: A Yellowstone Origin Story,黄石前传,黄石:1923,黄石:1932,1932

主演:哈里森·福特,海伦·米伦,布兰登·斯克莱纳,茱莉亚·施莱弗,杰罗姆·弗林,达伦·曼恩,伊莎贝尔·梅,布莱恩·格拉格提,阿米娜·涅韦斯,米歇尔·兰道夫,提摩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5

 剧照

1923第二季 剧照 NO.11923第二季 剧照 NO.21923第二季 剧照 NO.31923第二季 剧照 NO.41923第二季 剧照 NO.51923第二季 剧照 NO.61923第二季 剧照 NO.131923第二季 剧照 NO.141923第二季 剧照 NO.151923第二季 剧照 NO.161923第二季 剧照 NO.171923第二季 剧照 NO.181923第二季 剧照 NO.191923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反抗和自由的成本一直都很高

两集联播,太疯狂了。

这样真过瘾。

泰勒·谢里丹用出乎意料的剧情设计 来了一场伟大爱情的获难奇遇。

怎么都没想到,为了爱情,打动了一对年轻的夫妻,为了他们爱情能跨过大西洋成功到岸,他们冻死在了利翁斯顿的路上,最后在死亡的挣扎线上亚历珊德拉那一声呼喊,喊来了同样风尘仆仆的斯宾塞。

看到这一刻我哭了,哭的泪流满面,我的解释这就是伟大的爱情,万分之一的剧情偶遇,但还是让人感动万分。

最后时刻亚历珊德拉释怀了,她很幸福,因为最后一刻🈶下一代的延续,自己不想四肢全无,最后完整的和斯宾塞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这就是爱,人间所有奇迹的爱。

只是这份爱成本太高了。

另一条主线,女性警长为了法律,牺牲了一个同仁,劝说特奥娜遵从法律。

最后无罪释放,那更是一连串枯骨最后的警醒,为了驯服的异族用暴力去揉虐!

人性的反抗,搭上了几十条人命,一个女孩一路奔跑,最后都不知道要去向那里,女警长的同仁 给了特奥娜一个建议,加利福尼亚,那里是传说中的幸福之地。

同时呼喊特奥娜反抗的成本很高,但是值得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每一步的成本都很高。

100年后的今天,反抗和自由的成本也很高,可能杀戮少了而已,这就是100年来的进步。

班纳面对老板的黑暗嗜血,变态举动,他选择了回归价值观,他不想陷的很深,为了孩子,为了妻子,他选择了牺牲自己,他甚至都想到了自己的结局,只不过他遵从这种结局的设计,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

卡拉和杰克布退休了,他完成了他哥哥詹姆斯·达顿的传承。

我想起了开拓者詹姆斯·达顿,他们的结局都很惨,都在很平静的默认每个家族成员的付出,他们迎接未来,迎接暖阳下送来的每一个家族成员,他们都不惧怕死亡,因为死亡每天都在伴随。

他们更不惧怕。

人类社会一直都有杀戮,就是这么不断迭代而来的。

整个达顿家族的成长史就是西方社会发展史,他们有信仰的基石,但一路枯骨累累。

他们有价值观护佑,会有迷失,但总归会到正规。

我看到了斯宾塞·达顿在黄昏时刻在家族墓园里拥抱着亚历珊德拉,他们的爱情没有消失,一直在达顿牧场的上空,看着黄石农场的世代发展。

谢谢你泰勒·谢里丹,你让我们坚信世间终有爱,爱给了我们所有的动力和源泉

 2 ) 在血色黎明中寻找文明的出口

当黄石牧场的第一缕晨光刺破落基山脉的雾霭,达顿家族的马蹄声踏碎了蒙大拿的寂静。

《1923》用粗粝的镜头语言,将观众拽入那个工业文明与原始力量激烈碰撞的年代。

这里没有英雄史诗的浪漫滤镜,只有生存与毁灭的永恒命题,在枪管与法律的天平上震颤。

雅各布·达顿握枪的手布满裂痕,那些纹路里渗着印第安原住民的鲜血与拓荒者的汗渍。

这个被称作"黄石之王"的男人,在牧场上构筑的不仅是铁丝网围栏,更是一座抵御现代性的堡垒。

当石油公司的钻机在地平线轰鸣,当银行家的算盘声碾过草原,我们突然看清:所谓西部神话不过是文明进程的遮羞布,每个征服者都曾是野蛮人,每个立法者都曾是暴徒。

在达顿家族与牧羊人的血腥对峙中,编剧撕开了文明进程的残酷本质。

那些被称作"法律"的文书,不过是胜利者用火药淬炼的锁链;那些标榜"进步"的铁路,枕木下压着无数原住民的骸骨。

卡拉·达顿擦拭猎枪时眼里的寒光,与东海岸资本家签署土地转让协议时的金笔尖,在本质上都是对生存权的血腥争夺。

当现代社会的观众为剧中人的命运揪心时,或许不曾察觉我们仍困在这永恒的角斗场。

最刺痛的隐喻藏在修道院阴冷的回廊里。

原住民少女在《圣经》与皮鞭下被驯化成"文明人",她的长发落地时激起的尘埃,比任何枪战场景都更具杀伤力。

这让人想起福柯笔下的规训社会——所谓教化不过是暴力的精致变种,十字架与教室正在完成枪炮未竟的事业。

当修女用肥皂洗去少女皮肤的棕褐色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救赎,而是文化基因的种族屠杀。

但剧作并未陷入彻底的黑暗。

斯宾塞在非洲猎杀食人狮的支线,像一柄双刃剑剖开人性的悖论。

这个被战争撕裂灵魂的年轻人,在蛮荒大陆重新触摸到生命的原始脉动。

当他为保护土著部落与殖民者对抗时,某种超越种族与文明的人性微光,终于刺破血腥的迷雾。

这或许暗示着:真正的文明不该是单向度的征服,而是不同生命形态的艰难对话。

站在二十一世纪回望,我们依然在重复《1923》的古老剧本。

科技革命取代了西部拓荒,键盘战争消解了真枪实弹,但文明与野蛮的辩证从未停止。

当屏幕前的我们为达顿家族的命运唏嘘时,或许该问问自己:我们正在用怎样的"进步"名义制造新的暴力?

又在何处能寻获那把打开文明枷锁的钥匙?

黄石牧场的雪终将融化,但人性深处的寒冬,仍需要更炽热的觉醒来消解。

 3 ) 如果艾莉不冒险行动,母子平安

如果艾莉老实待在英国不冒险行动,那么斯宾塞会照常在她怀孕六个月时回到牧场,照常三枪崩死老仇家结束战争,然后回头去英国接人。

或者艾莉在好人夫妇家里等到春天,带着孩子再一起去蒙大拿。

也许就能母子平安,孩子也不早产更健康,芝加哥好人夫妇也不会因艾莉而死。

然而转头一想,这是开了上帝视角,代入角色艾莉一个英国上流社会温室花朵在决心出发时也不可能知道去美国会如此置性命于死地,正如好人夫妇开车出发时也不知道会半途冻毙,只知会有困难,但为爱而无畏,而为爱而无畏,以爱之名勇敢冒险,正是艾莉(以及好人夫妇)最闪光的特质,最受观众喜爱的特质。

又想:如果真的母子平安阖家欢大结局,回到牧场后的艾莉和斯宾瑟也无法再有像非洲样的浪漫冒险日子了,无战争则日复一日养牛种地,有战争则担惊受怕,遭受伊丽莎白所遭受的,两人相识一年,正热恋上头自然可以为爱而无畏,但被繁复劳动,远离现代文明和科技的牧场生活消磨后呢?

会不会相看两厌,七年之痒,那估计得进入金牌调解之类节目的范畴。

这么看来,艾莉一死反而还造了神,斯宾塞终生不再娶,年老后死在艾莉墓旁,回忆永不褪色,永远记住正青春时最耀眼的模样,在天堂的舞厅和艾莉重逢,极致的浪漫,极致的缅怀。

总归,想给谢里丹寄点土特产,别tm让我在沈阳看见你,没你好果汁吃

 4 ) 【镜杯阁剧评】《1923》三条线:2大反抗、1出爱情

泰勒·谢里丹编剧、本·理查森执导《1923》两季之后收官,作为热门剧《黄石》的前传,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三条线:第一条线,20世纪初美国西部的传统与现代化之争。

雅各布·达顿Jacob Dutton家族为捍卫牧场的生存,反抗富商、矿业大亨、土地掠夺者唐纳德·惠特菲尔德Donald Whitfield和牧羊人帮派头目班纳·克里顿(Banner Creighton)在商业、法律和暴力等不同层面的联手挑战。

前者通过资本和权力施压,试图从上层瓦解达顿家族,代表了工业化对传统农牧业的威胁;后者通过底层暴力冲突,直接挑战达顿家族对土地的掌控,代表了传统农牧业内部的资源争夺。

土地兼并、资源争夺、资本与传统的冲突,这条线一直延续到《黄石》没有中断。

第二条线,殖民者的伪善与印安人为反抗所付出的代价。

被禁锢在教会学校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印第安少女特纳Teonna Rainwater,不堪修女和神父的虐待、凌辱和侵犯,奋起反抗,杀死修女后出逃,遭到神父与白人恶警的追杀,相继失去了奶奶、恩人、恋人和父亲,结合白人殖民者对待原住民的歧视行为、印地安人在保留地的生存状态,揭示了当时美国印地安族群的悲惨处境。

第三条线,斯宾塞与亚历山德拉的爱情是跨越阶层与战火的双向救赎。

《1883》中蒙大拿黄石达顿家族初代拓荒者詹姆斯和玛格丽特的幼子斯宾塞,因一战创伤离开蒙大拿,长期在非洲以猎杀大型动物为生。

偶遇来非洲度假并举办订婚仪式的英国落魄贵族小姐亚历山德拉。

野性猛汉和炽烈不羁女人一见钟情,惊险一夜后浪漫私奔。

途中,斯宾塞接到婶婶来信,得知家族面临生存危机,毅然独自踏上重返黄石的艰难旅程。

被困家中的亚历山德拉发现自己已经怀孕,用计逃离束缚,踏上寻夫之路。

她远涉重洋,又横跨美洲大陆,历尽艰险,以孤勇之爱抵抗命运暴烈。

 5 ) 1

不晓得是不是当地的习惯,几个印第人聊天会印地语和英语切换对话。

和黄石相比较,给了我很多很惊讶的认识,《黄石》里几乎不会让我有惊讶的感觉,不论是派别冲突,杀人,政治,危机处理几乎过渡都觉得很平顺。

而1923里,躲避狮群,海上求生,无麻醉开颅(钻头骨时怕骨头碎片掉到脑子里,末了插根导流管我好担心空气把灰尘或细菌带进脑子里去),异族结婚有罪,流浪罪,一些可能是时代差异性带来的惊叹,一些是主角光环带来的震撼,有一点小时候看安徒生童话历险记那种感觉了。

哦还有,上世纪30年代,埃及、意大利、美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也非常让人大开眼界,期间也想过电视剧美化程度的大小,但是转念一想,民国的法租界也是相当繁华啊。

还有就是,知道当时日不落和阿美丽肯影响很大,但是在意大利碰到个当地人都能英语交流,真的那么夸张吗?

应该是我的偏见,放在我还更喜欢悲情个人热血英雄的时期,我大概会为跳下火车和冰天雪地绝境相拥的两人暗自攥紧双手,一个人看的时候还会在剧中人物拒绝在医院做选择题时咬牙抹眼泪。

但是这为了传奇而传奇的嫌疑太重了。

哎,为了这个结尾,两个人不停地换地图叠buff,以为经验值刷满了就可以毕业该躺躺,该浪浪了,哪知到头来都是debuff,所以说有时候编剧真的太讨人厌了。

 6 ) 我们为什么喜欢西部片?

很喜欢印第安女最后离开法庭时和印第安警察的对话:警:“你反抗回去是对的”印第安女:“可我失去了所有”警:“从来此次”看小组里很多人讨论alex结局太草率了,个人觉得这反而是编剧的刻意安排,也呼应了上面那段对话:你可以如流星般闪烁亮眼,但所有的光芒和绚丽最终都要付出代价。

一如《1883》里的alsa,如此勇敢恣意的一生,最终也得用生命来回馈。

而谢里丹通过老警长对alsa的评价和雅各布对Alex宛如流星的形容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是的,她们都付出了代价,但她们都活出了自己也找到了自己。

我想这可能就是《黄石》宇宙系列甚至整个西部片的魂,达顿家族代表了一种精神:我可以战斗到付出所有,但我必须要战斗。

这种不服就干的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里当然难以感同身受。

社会化太强之后,人会变得太“聪明”:为什么要对抗趋势?

为什么不卖个好价钱?

为什么一定要守护土地?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西部人都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大地惊雷》里的女主在为父亲报仇后,也断了一支胳膊。

西部精神似乎从来不会算得与失,或所谓的看大局。

但这种“倔”是有魅力的,正如谢里丹花大篇幅描写的印第安女孩,仿佛原始的人性就蕴藏着自然的蛮力和对抗性,永不屈服。

这可能是过于理想化了,但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值得我们回味和探讨。

 7 ) 强者才能存活、自由意志

❤剧里台词和剧情1. 台词:【寒冬属于猎手,弱者愚者皆为其食。

唯有最强者方能在这残酷中存活。

大自然的弱者,终将成为盘中餐。

】2.台词:剧里读的惠特曼的诗:【噢~我活着就要做生命的主宰,不做奴隶,外界的任何力量都休想支配我。

重新审视所有教条,摒弃亵渎灵魂的糟粕。

】❤️(后续的剧情体现出这一点:当她面临截肢时,她遵从自己心意而做出选择,而不是为了活着而违背自己心意)3.剧情——主角们充分尊重女主的意愿(即便面临死亡危险),也不是强行要求她为了活着而接受截肢。

他们坦然面对死亡。

❤️💙另外,这里也提醒观众,并不是非得听医生建议———任何时候,个人意愿,永远高于任何人4.剧情:反派角色呈现的(既让他者感受痛苦同时又制造欢愉)——当痛苦和舒适同时存在,容易让人分辨不清事情到底是对是错。

(现实里也有这样的部分。

既让你感受痛苦,又让你感受到舒服的部分。

)———关于痛苦,Ai给出的一个回答是:** 演化没有设定“幸福”或“无痛”作为生存繁衍的唯一标准。

只要能成功传递基因(繁衍后代),即使在痛苦中生存,也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功”。

残酷地说,演化更关心的是“能否繁衍”,而非“是否幸福”。

🤔🤔🤔5.剧情:那对热情帮女主的夫妇,一路都热心帮助女主,但他们的这种热心是值得【警惕】的———他们因为盲目热情,考虑不周,最终害得他们自己也搭上性命———在帮人的同时,要做好充分准备,首先照顾好自己,再帮助他人。

❤️————

 8 ) 结局还是有些牵强

首先我想说Alex,整个第二季我最期待的就是他们重逢,最后居然是这样一个结局,导演你想说明西部的残酷,事情没有圆满感我能理解,但是我觉得实在有点剧情杀。

首先,Alex跟那对善良夫妇一起开车到一个地方,明明有一个老妇人提醒说前面没有加油的地方了,他们还是选择连夜冒着大风雪出发。

我就在想,在那个小镇上待几天又如何呢,真的就那么着急吗?

待几天等风雪过了,然后再出发。

然后要出发的时候选择火车或者如果真还是要开车那就在车上备点油。

什么都没准备,大半夜冒着大风雪出发,这不是自杀是什么?

(前面看那对夫妇的那个男的在做计划,看起来就应该是有经常出门的,而且也热爱探险的,结果居然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另外,斯宾赛回来后大战的那一段,我觉得也有点过了。

感觉就像他一回来整个大局就逆转了,拿着一把霰弹枪无敌的样子。

先说在木屋那里的战斗,他们一行人开车快到的时候,他吩咐车子关灯靠近过去,我还觉得精彩的地方要开始了。

结果等下车之后,压根没见他有啥指挥啊,一个人往前冲,一枪三个,拿着两把手枪冲进屋里七连杀。

我的天,我玩大表哥开死神之眼干这种事都偶尔得被打中一两枪吧。

(如果说是因为他从背后偷袭他们他们没反应过来,那他们反应真有点慢,而且窗外那个呢,在那看半天)就算这一切都成立,那我觉得,也最多只突出斯宾赛是个神枪手,而一个神枪手就真能把大局逆转吗,那这部西部片就有点神剧的味道了。

我觉得下车之后应该有斯宾赛指挥两车的人如何进攻,突出他在战场上学到的东西这样子才能体现出他回来的意义。

所有人都在期待他回来来带家人翻盘,他就不应该只是一个会单打独斗的神枪手。

难道他们家其他人的枪法很菜吗,不,他们家就不缺好的枪手,就算比不上斯宾赛,那也是身经百战的老枪手了,从前面那一段就能看出来。

另外,最后一段,斯宾赛跟他叔叔一起去找那个商人报仇,我也觉得有点不靠谱了。

首先商人派去木屋要歼灭达顿家的人全部都被打死了,这个消息就算没人来告诉商人,那没来告诉他好消息难道不就意味着是坏消息吗。

是事情搞砸了,出现问题了吗?

那既然知道事情搞砸了,那这么厉害的商人难道会想不到达顿家的人有可能会来复仇?

会不做一点准备?

结果等到叔侄俩找上门的时候,门口就一个看门的两三拳干倒后一路通畅到商人面前。

而商人此时还在跟两个女的嘻嘻哈哈。。。

(实在跟前面说描写的这个商人不符合,如果他一直都是一个无脑的形象那就还能说得通。

)换个比方说,如果叔侄俩这么容易就能上门打死他,那又何必一直催斯宾赛千里迢迢赶回来救家呢?

他们随便两个人,两个不够那四个,不就把这件事给解决了?

看完明白导演想告诉观众一个什么道理,“西部是非常残酷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这个道理在剧中也有类似的话给说出来,说冬天就是大自然在淘汰弱者,只有强者才能抗过冬天迎来春天。

道理都懂,但是太剧情杀了。

Alex啊啊啊,太可惜了,我还在期待她来到西部来到达顿家之后的故事呢。

以她的性格后面发生的故事一定也很精彩,太可惜了。

 9 ) 1

不晓得是不是当地的习惯,几个印第人聊天会印地语和英语切换对话。

和黄石相比较,给了我很多很惊讶的认识,《黄石》里几乎不会让我有惊讶的感觉,不论是派别冲突,杀人,政治,危机处理几乎过渡都觉得很平顺。

而1923里,强制驯化的印第安学校,躲避狮群,海上求生,无麻醉开颅(钻头骨时怕骨头碎片掉到脑子里,末了插根导流管我好担心空气把灰尘或细菌带进脑子里去),异族结婚有罪,流浪罪,一些可能是时代差异性带来的惊叹,一些是主角光环带来的震撼,有一点小时候看安徒生童话历险记那种感觉了。

哦还有,上世纪30年代,埃及、意大利、美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也非常让人大开眼界,期间也想过电视剧美化程度的大小,但是转念一想,民国的法租界也是相当繁华啊。

还有就是,知道当时日不落和阿美丽肯影响很大,但是在意大利碰到个当地人都能英语交流,真的那么夸张吗?

 10 ) 黄石牧场的故事又告一段落 特别不舍 好希望编剧能一直写下去

很久很久没有追完电视剧后陷入巨大的空虚 舍不得结束 想一直跟随着剧中人物 旁观他们的生活 看他们的喜怒哀乐 渴望知道他们未来的人生故事 或许这就是编剧和作家的超能力 他们虚构了许多人物 这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具有我们现实中不具备的迷人特质 过着比现实中无聊平淡生活更为精彩纷呈的人生 这些人物身上投射的是我们对于平淡无聊现实的不满 所以我们渴望剧中的故事 我们幻想剧中波澜跌宕的人生 但是每一部剧都有剧终时 就像每个人的人生最终都会走向永恒黑暗 所有经典电视剧都是深刻刻画及表现了人性最深处的特质 和经典文学作品是一样的 人们观看时可以从中看见自己 看见他人 看见人类这个物种身上的特质— — 有人贪婪 有人勇敢 有人坚守 有人掠夺 人类存在许多劣根性 例如为了追求刺激而承担过大风险的非理性行为 例如做事鲁莽冲动不考虑后果 同时人类也拥有许多优良品质 为家族兴旺而无私付出-叔叔婶婶 为爱情勇敢无畏往前- Alex 为自由和人权抗争到底-克劳族女孩 这些人性的闪光点也许是这个世界还不至于太糟糕的原因大结局特别令人感动 Spencer一生未再娶 虽然和Alex相爱只短短数月 但他用一生缅怀她 临终前 他终于又见到她了 她还是记忆中最美的样子 穿着漂亮的裙子在舞会上开心笑着 而他一身西装上前拥着她翩翩起舞 她笑着对他说 你终于来找我了 虽然他们的爱情未能白首到老 但相爱时的那份轰轰烈烈 至情至性 足以跨越岁月的长河 永不褪色相伴一生

 短评

愿意为艾利克斯打满五星,为爱全情以赴,坚强的女人

6分钟前
  • 野牛草与Vodka
  • 力荐

虎头蛇尾

7分钟前
  • 喝着可乐吃米饭
  • 较差

第二季开播

12分钟前
  • SenYu
  • 力荐

看完1923最后一集是真的久久不能平静。看完后只想倒回去再看一遍第一季,因为还想再看看这对让人艳羡且敬佩的恋人,尤其是勇敢且美丽的Alex。那浓烈到可以充沛于一个人的一生的爱啊,是多么地扣人心弦呐,但聪明的21世纪人却好像正在失去它。

13分钟前
  • 力荐

回家回了两季,tm最后一集到家,几枪就给反派全端了,就结束了?铺垫两季就这么结尾?老婆是冻残了,不愿意截肢死的,这都能把老婆死的锅甩在老惠特菲尔德身上?老菲尔德变态毋庸置疑,但你要杀人也没必要打着为老婆报仇的名头吧?菲尔德听到亚历珊德拉这个名都一头雾水,你就给人爆头崩了。那两条故事线合并的垃圾也就算了,第三条故事线印第安女孩的路线是想说美国对土著很好,法律很公正?什么莫名其妙的剧本,编剧是脑子被大猩猩强暴了吗?黄石第五季就烂尾也是角色出问题了能理解,这tm1923实在无法容忍,怎么还能学国产大陆剧应付观众?美剧的剧本能变成这样,真是砸黄石这个系列的招牌。

14分钟前
  • 达芬奇
  • 很差

1.大槽点:一路经历无数苦难、克服无数坎坷,即将被冻死时展现了极为强烈的求生意志,因为可能性几乎为零的巧合终于与爱人相会。紧接着抛弃生死相许的爱人,宁愿让刚生下的孩子没了娘,因为不想截肢拒绝接受治疗、勇敢接受死亡,这是啥玩意?怎么能为了把结局引导向悲剧编得这么草率?最冤枉的人有俩:医生和大反派。医生表示是你Alex自己不想治的,我也不是要夺走你儿子的恶魔,只是说了句他成活概率低,怎么你临死还往我脑袋上扣锅?Spencer口口声声对大反派控诉你杀了我媳妇,大反派表示这锅我不接,我确实对你家族开战了,但我既不认识你也不认识你媳妇,她死了是她自己作的,跟我有啥关系?2.小槽点:印第安女孩最后不是杀了个警察吗?法庭上提都不提啊,就这么给放了。警察:???

16分钟前
  • 667
  • 还行

两个人仿佛就是为了这一段浪漫又传奇的经历而生的,璀璨又短暂,让人意难平。

17分钟前
  • 马洛
  • 推荐

为了发便当而发便当,为了苦难而苦难,和黄石一样,烂尾了

21分钟前
  • IsaacHo
  • 还行

我甚至认为比第一季还好。Alex和班纳这两个人物刻画得格外好…班纳的醒悟和Alex的坚强倔强…这一季的印第安人线最高潮在杀神父。地狱之火在真正的叛徒脸上燃烧,呼应了第一季,“杀你的是这片土地,我即这片土地”。班纳忍到最后说了一句“她们也是某人的女儿”,如此苍白,又如此有力。波特兰的船工一天20美分的生活,那时候的生活塑造的人又是怎样,终于明白是贪婪把人变得面目全非。人的贪婪又何时pay back?

22分钟前
  • Shiye
  • 力荐

全剧的苦都被Alex一个人吃了

25分钟前
  • VeraWong
  • 推荐

感觉走了几年还回不了家,一回到家,最后一集,所有主要人物匆匆忙忙的死了!真没劲!

28分钟前
  • x8888xx8888x
  • 较差

收手吧编剧真的越来越难看了

30分钟前
  • 峮⛰
  • 很差

1.喊着剧情不合逻辑的人,想必你的生活始终是按照你的逻辑在进行,命运从未对你开过玩笑。2.任何浪漫都与危险相伴,而终极的浪漫是因为终极的危险而存在。3.商业奇才Whit要给城市中的人贩卖原始而刺激的体验:滑雪,而谢里丹给我们贩卖原始而刺激的体验:黄石宇宙,这套娃太厉害了。4.Alex的人物在这一季中完整了,黄石世界贯穿始终的女性主角,是这个时代的编剧为过去时代所做的补偿。Alex在此已不再是最耀眼的女性或母亲,而是最耀眼的灵魂,最强大的人。

33分钟前
  • leafalone
  • 推荐

依然震撼。看完最后一集回来补充,这部剧完美地展示了,当演员、音乐,质感、画面、台词都如此完美的时候,观众完全可以忽略情节逻辑方面的少许漏洞,这就是戏剧真正的魅力。

35分钟前
  • GoodWillHuntin
  • 力荐

第一季时,我看着女主为了爱人勇敢以身入局,浪迹天涯的画面,也无比憧憬自己和前女友即将开始的生活,仿佛一切还在昨天,百年孤寂,一朝浮萍。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7分钟前
  • 言之命至
  • 推荐

第4740-即将被冻死的女子引燃汽车,终于引起火车注意停下,而第一个朝她奔跑过来的人正是自己朝思夜想的丈夫,这么安排戏剧张力拉满的同时难免有点狗血。

38分钟前
  • 黄岛
  • 推荐

和第一季完全一样的观后感而且我可以无限循环说下去: Spencer满足了我对男人的所有想象。

40分钟前
  • KAPO
  • 力荐

太难过了,这么艰难都挺过来了,就不能在好人夫妻那多呆一阵吗,一定要千里送冻死吗,一定要让只有百分之十概率存活的胎儿以这种方式生存下去吗,谢里丹为了戏剧冲突,这样拍,我不同意。

43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等了这么多年 有点低出预期 当然还是好看的

45分钟前
  • Aaron
  • 还行

几句话的剧本拍了三集 我看你能拍到地球毁灭

47分钟前
  • 塔利班班长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