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还是很不错的,很多细节和线索设置的也比较巧妙,演员的表演也不错,结局更是出人意料。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种因为怕受到误会而不得不隐藏某个秘密,却越抹越黑的内心恐惧和无助。
--如果一定要把它算作恐怕片的话,也许这样解读“恐怖”更合适吧。
美中不足的是吴镇宇的配音保留了香港口音,听起来有些别扭。
另外最后的结局揭开的太直白太突然了,不如留些暗示给观众更好。
这本电影吸引我去看,是因为有田原和吴镇宇。
电影看了以后没什么感觉,但是吴的神经质的演技体现的很突出,田原的眼睛我很喜欢总是像很纯真,让人忍不住想保护她,可是又觉得她有自己的世界还是远远的看着就好像猫米一样的小女人。
很喜欢
他是剧团的灯光师他爱过三个女人但是最终他们成为彼此生命的过客很难说他更爱谁因为,在每个爱情的旅程中他对他们的爱是纯净的,是忠诚的 爱的第一个女人,为了名利,最后成了别人的妻子他为她自杀过,然后把她放在心里,成了秘密--秘密,我不说,是因为都过去了 爱的第二个女人,成了舞剧的女主角,最后死于非命回忆不时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他的心中会隐隐作痛但仅此,她已与他无关,他不再想她的一切 爱的第三个女人,有一双令人怜爱的眸子,清澈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孩子,童年常常出现在她的梦境但总是被噩梦惊醒,她太需要被爱护了他相信她,疼爱她,不愿意她受到伤害 我想如果不是那场意外的凶杀案他们会天长地久,因为他们彼此信赖,彼此需要 但是,秘密一步步被揭开不幸的是,起初,所有的秘密都被误读爱与信任变成了怀疑与猜忌--秘密你不说,我便不问。
但你不该欺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时侯不说,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爱的人受伤害他们开始有了不信任和争执 他去找了第一个女人,那个高高在上的女团长她放下高贵,开始化妆她对他讲述着自己对他的情谊,讲述着那个死于非命的女人的坏真相出现,只是丑陋无比,就像她那张越摸越肮脏的脸他离开,尽管她挽留,他已经无力再面对下面的真相 他和第三个女人在他们常去的屋顶遇见他想知道她是否杀了那个女人她说没有,只是他不再相信他说他爱她,他吻了她然后纵身而下--秘密的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因为任何一种真相,对我来说,都是伤害 最后,真相大白第一个女人杀了第二个女人,为情然后,剧终 一部被称为带有悬疑色彩的爱情片被我描述成了这样,似乎所有的魅力已经失去只是我这个任性的孩子还在固执的想着在真相的背后,总有一张张虚伪丑恶脸人们总是有太多的欲望和追求如果,片里的女人会享受和珍惜拥有的爱情她们会无比的幸福只是她们追求的太多,而且不择手段 看了一个朋友的博纯净的活着是种美德我给了他评论只是会有代价而这样的代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付出的因为,这样的代价,意味着他们能否放下可是,在一个追逐名利的时代有谁能够分清诱惑呢
几年前跟同学一起看朱茵演的《极度深寒》,看了以后极度心寒,发誓从此再也不看港式恐怖片。
今天下午不小心翻出一张《诅咒》,没忍住好奇心又看了。
看完以后,心情郁闷到了极点,心想:靠,这也能算恐怖片?!
比《OFFICE 有鬼》还不如,比早年的吸血僵尸剧还差劲,连惊悚片都算不上,顶多算个氛围诡异的爱情片。
里面的人装B的不得了,什么都欲言又止的样子,镜头闪来闪去的,其实故事是极其简单的,N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的故事——中国人咋什么电影都喜欢弄个三角恋,中国人就适合拍三角恋。
一特锅子死了一个叫小美的女人,也不过是被毒死的,一点新意都没有。
开始我还以为是传统的“因果报应”的鬼故事,哪晓得从头到尾除了虚张声势的灯灭,偶尔出来个嘴唇厚涂的惨白女脸外,如果这就能算恐怖片的话,那中国的恐怖片真的是倒退了不知多少年了。
最后吴镇宇还坠楼自杀了,我觉得简直莫名其妙,自杀就自杀吧,还继续装B的说了段不知所云的话:“每个人都有很多秘密。
保守秘密,有时候,是为了不让别人受到伤害。
”——分明就是他对自己紊乱情史的敷衍之辞么= =。
花心男为了让现任女友放心,总是要说上一堆什么: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不说,是因为没什么意思。
这段话是伍岳峰诱骗女人的经典语录,想不到从吴镇宇口中说出来,真真抹煞了电影前半部分刚塑造的好男人形象——连花心的台词都设计的这么没有创意,拜倒= =。
这部电影不但情节无聊,而且还特喜欢装神弄鬼,故作悬疑。
那镜头总是莫名其妙的闪过来闪过去,再配上诡异的音乐,偶还以为有什么吓人的事情发生了呢,结果是女主角从噩梦中惊醒,那噩梦也算不上什么噩梦吧,顶多是心灵阴影,不就小时候被老爸丢在游乐园了么?
至于每天晚上都做噩梦么?
而且我不知道导演插这个情节究竟是什么用意,它跟主线剧情的杀人案件有什么关系???
直到结尾,我都没看出“诅咒”到底诅咒在什么地方。
看《咒怨》的时候我也很纠结于那不知所谓的剧情,但至少我承认它是恐怖片,只不过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罢了,但《诅咒》,从头到尾我根本没看出它是恐怖片,连起码的恐怖要素都没有,剧情弱智苍白,台词像白开水一样无聊,说恐怖那是在侮辱恐怖,说推理那是在侮辱警察的智商。
如果不是喜欢田原的人的话,恐怕会觉得这部片子多少有点“装”。
恐怕只能给很无力抵抗的田原爱好者看。
中国导演对于心理悬疑总是把握不好度,又是过。
看这个片子是因为对一个人的好奇田原晓得这个名字是因为偶尔听到一个叫跳房子的乐队的一首叫做“A Wishful Way”的歌就开始奇怪唱歌的会是怎么样一个人结果发现,这个出生于85年的小姑娘,很是不凡,更惊奇的是此人最喜欢的电影正是本人非常喜欢的fight club好感陡增说回电影片子的开头清冷的色调和空灵的音乐恐怖的气氛营造的很好还有拖地的清洁女工那张阴森诡异的脸简直就叫我这种一向拒看恐怖片的人有立马关掉不看的冲动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看下去,小美被毒死之后“谁是凶手”成为推动电影发展的动力于是我开始为编剧担心,会是谁呢?
是田原的话,原因不外乎希望得到主演舞剧的机会,或者因为小美曾是男友镇宇的前女友的情杀,而导演也不断的强调田原小时候的不幸经历,以及对成年后的心理影响,好像暗示她心理变态大爆发的可能是镇宇的话,原因要么是帮助现在的女友田原得到舞剧主角,或者是因为和小美的感情纠葛。
前者简直就说不通,心理变态大爆发的理由也太儿戏了,毕竟是杀人啊。
后者么,很可能用于导演是在圆不了场的情况下,“谁杀了她”实在难以回答的时候,干脆提起往事种种,给镇宇生编出足够杀人的理由,当然,电影也很由此陷入烂片的境地。
至于别人么?
那就只好是导演半路放进来一个角色,无关乎什么说得通说不通,反正导演故事编的没法圆场了,只好胡乱“请”个什么或者有某种足够杀人的原因的(事实是果然是这个),或者就是他妈心理变态的人没什么了不起的理由的家伙充当杀人凶手(这是我最怕的一种白痴结局,片子进行的时候我一直害怕那个刚从监狱出来的哥们成为这个家伙,还好这个没有一句台词哥们被导演安排挂掉,让我着实长吁一口气)。
果然,导演好像实在不晓得怎么结束电影了,在片子快结束的时候,于是拉个前面没什么表现的心理变态的中年妇女舞剧团团长,因爱镇宇(有夫之妇),受人要挟,进而生恨,杀人灭口,一笔解释所有问题。
既然导演解决不了问题了,拉中年妇女进来了,何必还要故意引观众去相信是田原杀人呢?
我想中年妇女跟镇宇说小美和田原的不好的时候,事情已经跟明白了嘛,就是这个中年妇女杀人嘛,导演还自作多情的叫观众傻乎乎的跟着镇宇一起误会田原杀人,然后因此自杀镇宇自杀这事挺怪,导演的意思大概是,镇宇相信是田原杀人且向自己撒谎不肯承认,被自己相信的爱人一骗再骗,就崩溃了,就自杀了。
这它妈不是扯淡嘛,就是想叫人死也得编个靠铺的理由嘛,不能为了故事发展下去就胡乱安排角色理由不足就的去自杀嘛。
(镇宇的死,推动了故事的结束,导致变态中年妇女承认杀人,因为她杀人就是因为镇宇嘛,镇宇都被导演安排自杀了,所以她也就崩溃了,自杀随镇宇去了,她的杀人事迹也就在遗书里承认了)当然话说到这儿,人可能说:人家导演主旨不是讲玄疑的故事,人家是借着这个外壳讲更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镇宇自杀之前说的话:每个人都有太多的秘密,保守秘密,其实,是为了对方不受到伤害。
敬佩这种宽容的心态
这片恐怖吗?
不恐怖。
这片剧本好吗?
不好。
这片演员怎样?
还可以。
现实中,杀一个人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定要有一个动机,足够令人信服的动机,可电影中几个人的死亡实在搞不懂为什么,那一点点的名利,一点点的爱情就可以杀人吗?
神经有问题是导演能搬出来唯一的理由,可我怎么看不出来他神经病呢?
影片的色彩很灰暗,晚上在家不开灯是不是有病啊?
剧场里是为了省钱?
太老套了吧。
穿插的回忆是为了说明女主角不信任的起因,我靠,找个更好的理由好吗?
没事哪那么多噩梦做?
剧场扫地大妈,团长,凑戏也靠谱点好吗?
激情戏?
隔着玻璃墙看吧!
请内地编剧本的努力点,ok?
文:兰若与晚虫《罗拉的诅咒》是电影《诅咒》的英文名字。
但是对于这两个名字,都不是导演李虹的本意。
最初片子一直叫做《秘密》,其实这个秘密才更合适。
在片中吴镇宇和田原这对恋人之间因为各自隐藏了秘密,而产生的猜疑隔阂,形成了爱情电影当中最让人揪心的张力。
电影从来都不是孤芳自赏的艺术,它是产品,投资方投了血汗钱,就需要得到利润。
朴素的产品对于习惯猎奇的大众来说,很难有耐心停留,于是投其所好的策略冲击了创作者的蓝图。
必要的妥协之后,一个足够惊悚的片名——诅咒!
横空出世,尽管大家带着苦笑,但总算接近三年的劳作成为成品呱呱落地了。
影片刚刚粗剪出来,李虹给我打电话说,是个新片,风格上延续了她的第二部电影《黑白工作室杀人事件》(又称《黑白》),是带有悬疑色彩的爱情片。
她让我去看看,提些意见。
那个时候我的生活中遭遇了一些他者的生离死别,在情感上正极为脆弱。
我非常犹豫。
毕竟生命的悬疑太沉重,作为一直以写作和拍摄为毕生事业的人来说,很多时候,角色不能抽离的痛苦,是不可想象的,那个时候,我还在失眠,虽然有很多亲人都默默地陪伴,但我知道,我的心脏不够坚强,它似乎会随时抛弃我,象抛弃一个对人世间还心存执着眷恋的尸体一样放马而去。
李虹是我大学时代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她勇敢、睿智、镇静和对人生直面的另类解读,我一直非常欣赏。
她劝说我,来吧,别以为是恐怖片,就当以毒攻毒了!
呵呵,我硬起头皮如约而往。
一、 故事这个片子是以一个歌舞团中出现谋杀事件为发端,最终谜团逐渐解开,真相大白为外部叙事结构的故事。
它利用了悬疑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层层递进手段,集合了推理和惊悚元素,形成观片动力,带动整个事件推进。
这是一个外部的躯壳,对于喜欢侦探、推理或恐怖视点的观者来说,外部叙事可以带来相应满足,因为整个影片信息量和线头给了很多,似乎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作案,也似乎都有作案的动机。
所谓恐怖,不在于声画带来的生理刺激,真正的恐怖,来自人心。
你信任的,你不设防的,你曾经以为亲切的,他们竟然有可能是背叛你的,欺骗你的,甚至加害于你的。
这是最大的不幸。
在片中,两位主角分别以本名饰演角色,他们非常出色地用眼神和形体表达了这样的恐惧。
他们在床上蜷缩、搂抱和互相观察的样子,就象生活中备受惊吓和疏离的我们,那硕大温暖的床在心灵的孤独中,仿佛汪洋中的孤舟,漂泊,却无岸可归。
再剥洋葱的内里,外部的辛辣过后,是爱情的眼泪。
片子在中部,几起几落地表现了二人之间的猜疑。
被害者是团里上演的大戏《罗拉》的主演小美,小美是吴镇宇的前任女友,是田原竞争罗拉路上的障碍。
在小美被杀的现场,他们两个人都曾先后到场。
跟他们有关?
无关?
抑或他们中的一人就是元凶?
他们用爱来冲淡怀疑,又用怀疑伤害爱。
故事的设置有悬疑情节的介入,但猜疑本身却与爱的战场上所有战役共鸣。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爱与死亡。
爱是两个人的角力,死亡是一个人的征途。
在爱中,那相爱的人永远上演着战争与和平的经典剧目,他们象两只兽,歇斯底里地挑动战争,筋疲力尽地偃旗息鼓,而后满怀忧伤,满怀委屈,满怀失去家园和双亲的孤单失落扑倒在爱人的怀中放声痛哭,寻求安慰。
他们在伤痕累累的时候变得温顺,变得乖巧,变得娇嗔。
而这一切,吴镇宇和田原都做到了。
不仅做到了,还让人心生爱怜。
而这一部分的扎实描绘,让我看到了包在悬疑外壳内的情感内核。
它是本片当中最为可贵的部分。
它就好比是一个故事有了魂儿,一个人有了风格作派,它也让我看到了作为导演的李虹,在将来驾驭情感类影片时的必然能力。
二、演员与秘密的读解秘密,我不说,是因为都过去了——吴镇宇秘密你不说,我便不问。
但你不该欺骗——田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时侯不说,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爱的人受伤害——吴镇宇秘密的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因为任何一种真相,对我来说,都是伤害——吴镇宇这是片中比较重要的四句台词,分别出现在田原追问吴镇宇手腕上的伤疤、田原怀疑小美是吴镇宇所杀,吴镇宇怀疑田原和吴镇宇自杀四个段落。
都是围绕秘密,却都是无解的追问和喃喃自语。
我们看到悲伤的爱情结局,几乎都是因为一个细节上的因小失大,一个纰漏带来的灭顶之灾,一个解释的时候缺席,相遇的时候错肩。
而这些,好男人吴镇宇和好女孩田原都遇到了。
他们在我们面前惊心动魄地上演着生活中的残酷,不同于生活的是,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不仅能看到这些并不陌生的场景,同时还看到场景当中的盲点,那盲点被放大到胶片上,成为特写,成为慢镜头,成为无声哭泣的画面,那里面有太多的秘密被揭示,被提醒。
应该说,新人田原的表演令人兴奋。
她的脸型其实上了镜并不占优势,而似乎身高也不高,扮演她自己不熟悉的舞蹈演员不仅跨行,在形体上也不够优美。
但是她如此独特,如此能捉住你关切的目光。
她扮演的田原有一双时而锐利时而惊恐的眼睛,那双眼睛那么明澈,那么无辜,又那么洞穿事相,那里面埋藏了太多的话,太多的对世界的渴求和拒斥,它们矛盾地交织在一处,让你看到晶状体的不同侧面而惊心动魄。
跟李虹谈起她,李虹说她很棒,在一次排演中脸上挨了一闷棍,血印毕现,她竟咬着牙不动声色,当时李虹就想,这个85年出生的女孩子之所以那么小就成为跳房子乐队的主唱和词曲作者,第一次触电就荣获去年香港金像奖的最佳新人,上天眷顾这样的女孩理所应当。
而片中出现的性爱场面,这个姑娘到位、抛除杂念,用她无邪的美逼视银幕,真的很让人惊叹。
吴镇宇,头一次和内地电影集体工作,而这个集体又如此年轻,主创皆来自电影学院93级毕业生,他担纲了男一号,不再是影片中的边缘另类人物,他充满魅力,又带有伤痕,非常驾轻就熟地完成了角色塑造。
可以说,这是我看到的第二部他演得非常成功的爱情片,前一部是香港导演叶伟信拍摄的影片《梁山伯与朱丽叶》,他与吴君如联袂主演,那不仅是一个好故事,还让我第一次看到插科打诨的吴君如演起大青衣来毫不含糊,而岁数已大常扮演恶棍毒枭的吴镇宇却让人爱怜叹息。
《罗拉的诅咒》让吴镇宇在爱情文艺片(尽管有惊悚片的包装)的脚步又往前延伸了一下,非常令人欣喜。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内地版的片子,全部采用了吴镇宇自己的配音,他努力地抠每一个字的国语发言,录音师安巍也付出了极大辛劳,但对于习惯了听流畅国语的观者来说,还是会觉得别扭,甚至有人会觉得在他的表演上打了些折扣。
这就如同梁家辉在《周渔的火车》中那一口令人笑场的普通话一样。
试想,如果周星星同学在所有大话西游里都用他那一口蹩脚国语说台词的话,那无厘头的程度会不会因此降低了呢?
李虹的想法是,台词是演员表演的一部分。
这个,也对,不过得等老吴说得进步了以后再让他说啊:)三、其他想写写他们。
不仅因为他们是我的同学。
还因为他们在这个片子当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和成熟,还因为现在的电影环境,让我都想说说话。
导演李虹,自97年毕业后到今天,一共拍摄了三部影片,第一部《伴你高飞》,第二部《黑白》,第三部《诅咒》。
当年93级导演班一共12个同学,目前拍摄了胶片的有3人,她,杨超(《旅程》的导演)和毛小睿(《花儿怒放》等片的导演)。
93年到现在已经12年了,12年里,李虹和小睿算是拍得多的人了,平均4年1部。
这是一个吝啬的数字,但即便是这个数字,也是很多同学不可企及的标杆。
能够拍上电影的人,不仅需要有好的专业准备,还需要碰到非常合适的合作者,对于导演来说,搭建一个自己的班子并不难,但遇到一个好的投资商,制片人以及发行团体,就非常不易。
片子拍出来了,还需要有人去看,不是买碟看,而是去电影院买票看。
如果这一次票房上非常凄惨,那么下一次的投资就有可能搁浅。
李虹的三部片子都可圈可点,但第一部是儿童片,除了行内人皆知,观众知道的人寥寥;第二部《黑白》是胶片拍摄的电视电影,但央视6频道的播出,又能让几个人看到这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呢?
第三部,正在上映,北京地区已经上映一周,还有一周时间就要撤档,这个时期,前有《佐罗》,后有《哈里波特》,在两个商业大片的夹击下,目前《诅咒》安排的放映时间只能是在白天和深夜,试想,这样的档期,又有几个有心人能拨云见雾地去看看一个女性导演三年的心血呢?
是票价贵么?
那《哈里波特》的票价才够贵,但票房会惊人地高。
这是一个循环系统的整饬工程。
低成本的投入只能给新人,而低成本首先意味着宣传上不会花太多的钱,换句话说,就是能不宣传就不宣传了,特技能不做就不做了,大宛演员你面子够门路多你自己请,你要请不来就都非职业,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成本低。
而成本高的宣传费用也高得惊人,各种假招子真消息轮番轰炸,花出去的钱不知道可以拍多少锐意革新的小电影。
好了,牢骚太多防肠断!
为了有益健康,继续延续主题罢。
李虹的这部影片延续了她一贯对胶片的掌控能力,她沉静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和叛逆的心,在她的影片当中也成为个人风格的一面旗帜。
如果大家没看过她的任何一部作品,那么,请用你们可以找到的渠道去看看吧。
《伴你高飞》讲的是一个小男孩跟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儿童片里竟然拍出了摇滚味道。
毋庸置疑,那是不甘流俗和本不流俗的自然流露。
盼望着这个美丽的可爱的上海丫头回归普通人生活,有机会为劳苦大众拍摄一部绝佳电影:)安巍是本片录音师兼作曲。
他的作品非常多,他是李虹几个片子在声音上的合作者,同时,也是《走向共和》、《军人机密》等剧的录音兼作曲。
记得网上还曾有网友在开玩笑“跪求《军人机密》主题歌”的帖子,说给安巍听,安巍激动地说在哪里在哪里,我要满足我饭丝的要求。
呵呵。
安巍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者,他天生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的好性情,如果他不干活,你永远无法把这样一个成天吃喝玩乐似乎不思进取的人与一个其实忒有想法并且才华横溢的好青年联系在一起。
这个片子,他坚定不移地跟导演奋战,从头至尾的陪伴和建议,让你看到他身上竟闪烁兄弟般的江湖侠义。
本片当中,如果你被惊吓,可找拟音师安巍算帐,因为他可是铆足了劲要吓大家;如果你听到他悠扬哀伤的钢琴段落而心有所动,那么算账的事就算了吧:)袁枫,美术师。
福建人,毕业后去了上影厂。
在学校里,他属于无声无息的那一种。
你听不到他的发言,甚至笑声。
但是,你去看,看这个片子里的色彩,环境,道具,看他的选择,和他的留白。
杭州浙大老屋,却抽离了杭州的特色建筑,突出了城市,模糊了范围,有红顶的老房子,有枝桠漫天的绿树,有木桥,还有落叶和雨。
简约的室内设计和喷薄的舞台,动和静,都是画家的脉搏。
那里面有李虹的理解,有袁枫的设计,最后呈现出海派电影的精致和唯美。
如果没有谋杀,没有猜疑,只有爱,这该是怎样的享受啊。
他们都是默默耕耘,正在崛起的一代,对他们的支持和关注,就是对才华和心血最好的回报。
人都在抱怨市场不给什么第六代也好新生代也好的机会,可翻看他们的电影,真的成的上精品的又有多少,而能让大众掏腰包去电影院看的又有多少。
在这样的片名引导下,我相信观众从影院出来可能比看完很烂的商业片还要愤慨。
而以后再有这样的东西出来,是不是就该考虑了呢?
市场就是这样被做死的......
就是下面这条新闻引起了我看这部电影的兴趣:“新锐女导演李虹新作《诅咒》在东京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在展映活动中受到广大影迷的热烈追捧,评审团主席张艺谋也对本片给予高度评价。
导演李虹于本月25日正式亮相东京影展,影片于25日和27日放映了两场,场场爆满,由于放映厅内座位有限,很多热情的观众甚至站在走道上看完全片,影片结束后观众通过掌声表达了对影片的喜爱。
很多日本观众表示,日本每年都会出品很多恐怖片,他们欣赏恐怖片是相当挑剔的,但是看过《诅咒》之后还是被影片独到的情节设置所折服,他们感觉《诅咒》这部影片很有新意,影片中很少那种常规的吓人噱头,但透过银幕却能传达给每个人一种心理恐惧,让观众的心自始至终都崩得紧紧的,简直可以和当年的《午夜凶铃》媲美了。
”看完电影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弥天大谎”,现在的新闻工作者,拿点臭钱就胡说八道啊。
这部电影,我敢以自己的人格保证根本不可能在日本得到任何好评!
因为这是一部不管放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是一部烂到没法再烂的片子。
也就15分钟就能说完的那点儿破事,李虹导演居然用了91分钟来讲,罗嗦已经不够撑下去了,丫连磕巴的招都使上了,车轱辘来回折磨观众。
摄影还停留在国内20年前的水准,重要标志就是夜戏完全看不清楚,细节全没了,剩下女主角一人在那里连哭带叫不知道什么毛病。
打光就象没真正活过一样,都不知道这世界是什么样的。
没招了就拉块破床单出来挡住观众的视线,在后面弄一特土的剪影瞎糊弄。
吴镇宇,我多喜欢的演员啊,你老用全景逆光拍他就是浪费他!
还逼着他操着蹩脚的国语乱讲,还好台词不多。
吴镇宇整个电影里都有一种求死不能的表情,我猜是他当时的真实感受。
田原是终于见到她演戏了,不化浓妆,美女肯定就不算啦,关键是小腿弯,弯也没关系,你演那扫地阿姨,挺合适一角色。
非要演舞蹈团的头牌,您那小腿就幼儿园的舞蹈队你也当不了头牌啊?
咱别跨那么多领域了,行不?
小心抻着。
导演瞎导,演员乱跑。
惊悚完全没感觉到,连可笑都享受不到,《无极》我还当春晚彩排看的呢。
在此警告李虹和你哥李欣,永远不许拍电影!
赶紧坐着你哥发明的那个银色火车,限期离开地球!
好的演员和表演,莫名其妙的故事
喜歡田原 欣賞吳媽 並不阻礙討厭這部戲
见鬼的内地电影。
呵呵~只记得貌似有段床戏
虽然死状恐怖,然而还是没有引起大家的恐慌,剧团的一众女演员又开始了对主角之位勾心斗角的争夺。
拍摄地之江大学不错,氛围不错,演员不错,小美很美,脸蛋漂亮,身材好,像内衣模特。这片子文艺感十足,但没看真切。记住了那个美女隋俊波。
好吧
电影院看的。好看,出乎预料。认识田原。
莫名其妙
又一出关于秘密的老套剧情,看点到底在哪里?
吴镇宇的普通话太别扭
导演您说说您这是拍了些嘛!剧情爱情悬疑伦理,有哪样像的?!您还整一浓妆艳抹的半老徐娘生往吴生身上扑,您难道不怕看电影的人都呕死?吴爹啊我同情你,我敬佩你,就这样还可以继续哭得那么精准……田原演技比较生硬,但是有些眼神还是挺有郝蕾的小感觉……
除了吴镇宇的演技之外,无一可看。
我特别讨厌某类恐怖片,就是内容空洞说无可说只能装神弄鬼空搞惊悚氛围结果不知所谓,故事太烂了就...另外我真的记不住田原的脸啊。
纯粹是为了吴妈看的
只因为有田原
我居然看过 真不愿意承认
一般
田原阿~~~或者还是导演的问题?资金的问题?。。。。艾~
横~!诅咒她拍的东西永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