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诺文有首经典歌曲叫《雨中节奏》,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在国内曾经相当流行。
相信这里的朋友也有不少人听过这首动听的歌曲。
不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这首《雨中节奏》其实是多诺文翻唱自一首老歌,名字也叫《雨中节奏》只不过节奏上比多诺文的版本要慢很多,听起来很舒缓的感觉。
《独自等待》也是一样。
如果独立出来看本片的剧情,你会发现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稍显俗套。
不过是一个男孩追求一个女孩未果,才发现真爱就在身边,但是有情人难成眷属。
这样的剧情真的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而本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中反复强调的现代感、时尚感。
意象镜头、同机位剪接、大量俗语,以及包括职业、场景等等大量充满现代感的元素。
使得《独自等待》变成一部充满十足现代气息的影片。
观众在观赏《独自等待》时,虽然剧情上有一条清晰的情感线索牵引,但实际真正取悦观众的,并非剧情,而是大量现代、时尚元素与观众所产成的共鸣。
换句话说,这就是典型的老歌新唱,虽然邓丽君先唱了《又见炊烟》,但是现在看,显然是王菲的版本更受欢迎一样。
因为娱乐市场总是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
我竟然给这部国产小电影打了五颗星,讲不清楚原因,可能是被触动了,然后就喜欢了。
喜欢,是一件不需要理由的事情。
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想写点什么,看到最后的时候这种想法更强烈。
字幕打出了“献给从你身边溜走了的人”。
一下子就时光倒退三五年。
第一次看到这行字是好几年前在好友的MSN签名栏,当时很诧异一个走粗犷路线的男人竟然突然文艺翩翩。
再加上当时感情水深火热和预备告别身边ABCD,于是我被这句话烙印了。。。
喜欢夏雨,虽然不帅,但是有味儿,演起戏来很入。
喜欢龚蓓苾,虽然不红,但是有与众不同的气质。
不喜欢这部电影里的李冰冰,那时的她还没整容,脸架子很方。
我看惯了她下巴尖尖地在电视里卖欧莱雅的洗发水,突然回到过去,有点接受不了原来的大腮帮。。。
不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她,也许还因为她在电影里的角色形象吧。
现在社会里有很多这样的女孩子,当然也有不少这样的男孩子。
你不喜欢一个男生,因为他不帅又稚嫩,没钱没事业,但他对你痴心一片,是一个好品质后备兼随叫随到解闷人选,于是就这样钓着吧,不承诺不拒绝。
他若大胆表白说爱的时候,你只需要咯咯笑,说我也喜欢你啊,我们一直都是最好的好朋友啊。
有多好呢?
好到上床?
于是他们上床了。
然后他以为这就是男女朋友了,他美滋滋去给她挑礼物,结果看到她被别的男人搂在怀里逛商场。
他想离去,她却追上前说:“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我只想过得好一点,有什么错?
”是啊,她有什么错。
错就错在他太天真。
如果你是那个男生,你还能怎么样,除了心碎和狂奔,除了麻木和麻醉。
如果你从此堕落不羁,后来的谁又怎知你当初也曾天真执着过?
幸好你还是坚强地选择了独自等待。
虽然龚蓓苾暗恋夏雨的情节有些落俗套,但是车站送别那一幕还是很不错。
她暗恋他,但她不奢求拥有他。
因为她太了解他,所以做好哥们是最好的陪伴方式。
终于要离别南下了,那么伤感的火车站台上,他却突然打趣说:“咱们认识这么多年,怎么就没好上呢?
”。。。
她只能含着眼泪笑起来。
我喜欢的几点:(1)北京味儿的一部片子,充斥自由自在瞎掰瞎闹的朋友情谊。
(2)配乐好听,夏雨失恋时候配许巍的“蓝莲花”,哈哈。
(3)片尾夏雨坐在店里独自寻思:难道下个进门的就是我对象?
于是,袁泉进店了。
(4)发哥的出场,画龙点晴。
上次在电影院看阿汤哥的《世界之战》时,正片放映前的国产电影预告《独自等待》颇吸引我的注意。
昨天便下载了,今天观赏之。
国产影片里,一直特别关注那种与周围的生活、环境差异不是特别大的类型,比如《开往春天的地铁》、《天使不寂寞》等。
《独自等待》(导演/编剧:伍仕贤)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夏雨在其中饰演男主角,是一家小古董店的老板,平常喜爱恐怖文学创作。
他一直等待自己理想化的爱情,用他的话来说,他的梦中情人必须是身材36-24-36、幽默感、出门的时候不会每次都让他付帐,不会表扬自己不会臭美…… 而李冰冰饰演的女孩刘荣恰恰是完全夏雨眼中的梦中情人标准的。
自从他邂逅并且认识这个女孩后,他就为之着迷并且疯狂,并且尽一切努力追求和表达自己的爱。
而刘荣对他的感觉似乎是若即若离,一直口口声声喜欢他又一直声称希望两人只是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夏雨的身边有一帮子好朋友,那基本是他的智囊团,每当他在追求刘荣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这些朋友就会向他陈述他们的一通见解或者提出一系列的建议。
当然很多建议不免是馊主意。
而龚蓓苾扮演的李静则是其中的一个朋友兼同学。
李静表面上有着看似不羁的外表以及新新人类的风格,但影片后半部分却体现了心里柔弱细腻的一面,因为她一直暗恋着夏雨。
在闹过一次生日的笑话后(其实我对于这个细节很诧异,这个细节完全是感觉照搬流行笑话里的内容,并且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样夏雨就会把自己衣服脱了)。
夏雨好久没有和刘荣联系,刘荣却在一个晚上找到了夏雨,在这里李冰冰和夏雨有一段激情吻戏。
夏雨以为他的梦中情人走出梦境了,到商场去给刘荣买她喜欢的东西做礼物时却看见她和一位大款式的男人亲昵地走在一起。
夏雨失落了,而刘荣追上来说“我只想活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这有什么不对,有什么错。
夏雨在街上恍惚地走着,这时的音乐和他的心情一样,他跑了起来……而后来刘荣到他的小店找他,说希望他能忘记以前的事继续做朋友,夏雨没有怎么说话,刘荣走了。
而门外的李静把夏雨开玩笑送她的锡箔戒指挂在树丫上…… 片尾夏雨有段旁白: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梦中情人,也许她所拥有的特质和个性根本就不适合自己。
我敢肯定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适合我的女孩。
想起夏雨在迪厅里感慨现在的女孩变化太大的镜头(那时画面出现满脸打孔或者拼命抽烟喝酒的女孩)。
这孩子,确实是一个追求理想化爱情的人。
现实中也老听到周围男生如此感慨。
所以觉得影片某些方面还是抓住了现代年轻人的一些心态。
喜欢影片随着情节不断出现的音乐,比如SHE的“super star”、许巍的“蓝莲花”以及羽泉的“奔跑”等。
片中关于恋爱的很多话语都幽默而让人回味。
另外,里面明星汇萃,非常多的客串明星如英达、吴大维、葛存壮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出现主要演员姓名时的那段扫尾镜头还是非常搞笑,尤其是周润发居然出来问“小伙计啊,听说真有卖我的内裤啊”。
这个结果估计会让很多人会心一笑。
另外,在夏雨说“如果生活是和童话故事一样的话,我就有个特美好的结局。
可这是现实,还想怎样,难道下个进门的就是我未来的对象么”后,进门的居然是袁泉,夏雨现实中的恋人,这个安排也是很巧妙。
只是袁泉很快就被一个秃头大款开车带走了…… 最后,该片的结尾字幕与镜头称“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于我们,有多少人从我们身边溜走?
不知道,那就让我们独自等待吧。
总之,整部电影很轻松不压抑,但又值回味,确实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
推荐一看。
《独自等待》其实就是各活各,碰上了咱就爱,碰不上就继续活。
世界上总有些东西是属于你。
人或者事。
强求的东西总是让人肝肠寸断,最后独自守候。
抱着一个顺其自然,等待一些理所当然。
嘚儿就嘚个够,做就做自己。
万水千山的去寻一个不存在的梦,最后才发现梦的答案其实握在自己手中。
要么好好活,要么赶紧死。
别浪费这大好时光做些无用功。
穿肠过,一次就好。
平静的接受被爱才是真的幸福。
别嘚了,委屈就全换不来真心。
爱自己爱生活,才能爱别人。
看独自等待是因为夏雨,因为喜欢他演的电视剧天下第一丑。
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离奇,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人总是不会懂得珍惜身边拥有的,因为太熟悉了,太容易了,不需要付出,甚至不需要发出要求就可以得到,而想象中的梦中情人则是完美,归位到现实中则是荒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玩笑。
故事没有什么新意,里面蚊子过生日的一个搞笑插曲也是抄袭网上早已流传的笑话。
但是爱情这东西本来就是一个很老套很无味的话题,但再老套再无味,总还是有人会去表现它,有人喜欢去看人如何表现它。
因此,这部电影也就可以让人接受了。
故事的结局应该说是不错,虽然还留有余味,不过,该有的都有了,也没有牵强地给观众一个简单的结局,类似皆大欢喜之类的。
但发哥最后的出场更是让人马上想到赌神二最后一个镜头,可能是为了这部戏的国际影响力考虑吧,不然模仿的痕迹太重了。
夏雨的演技我一直是很欣赏的,也很喜欢他的风格。
可更值得说出来的是,龚蓓苾,这个我本来不太熟悉的名字,在里面饰演了一个让人很有印象的角色,一个从少女时代就开始暗恋蚊子的女孩。
电影中的李静,外形活泼却给人感觉安静,说话爽朗不带半点矫揉,性情率直恰到好处,确实是难得一见。
整部电影里她都在笑,除了最后她与蚊子的离别,哭得不多不少,真实地伤感。
无论是在喧哗的迪吧里,还是最后离别的难舍,她都表现的绝不为过,依然让你觉得她的静,她的真,就象她一直以来对蚊子的感情那样,藏在心里,表现出来就平淡多了。
难得一见,龚蓓苾,从一个演员身上表现出来内敛和张力的完美结合。
《独自等待》是伍仕贤自编自导的爱情喜剧电影,影片由夏雨、李冰冰、龚蓓苾等人主演。
故事讲述了现代都市里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以男主人公寻找他心中的真爱为主线,描绘出一幅现代都市的恋爱全景图。
影片于2005年9月8日上映。
故事有点俗套,三角恋爱的关系。
年轻无所事事的小子陈文(夏雨饰)是一个古董店的小老板,他一直等待着真爱的到来。
一天偶遇三流小演员刘荣(李冰冰饰),一见钟情。
在好友们的怂恿和所谓恋爱专家的调教下,陈文使出五花八门的求爱手段五追求刘荣。
然而他不知道一直陪着自己身边的古董店合伙人李静(龚蓓苾饰),从高中时就暗恋自己,故事由此围绕三人的情感展开。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就是出自这部片子。
陈文最后说:"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
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
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
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爱情无关对错,只有谁更珍惜谁。
你心甘情愿做别人备胎时,回头看看背后那个心甘情愿做你的备胎的人吧,或许有一天TA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从你身边溜走了。
年少时我觉得自己也有点小文青,或许是年纪小的时候些许矫情,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就特别爱喜欢,演员都是我喜欢的,而电影里的人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男主有个古董店,平时写写文投投稿,突然有天遇到梦中情人,经过一系列的追求,然而女神并没有真爱上自己,意识到自己成为备胎的同时,那个身边一直深爱的青梅竹马也离开了。
很早之前看的时候我就在想,或许男主会感受到自己对青梅竹马的感情,也许会追她去,然而很多现实都不这样,电影的结局我很喜欢,一个抬头,下一秒,或许真的遇到了自己的真正爱人。
你爱上一个跟自己梦想相当符合的男人或者女人你觉得他/她特完美你还特爱他/她你还因为他/她被折腾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欲罢不能然后有一天他/她跟你玩了点儿小暧昧或者发生了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小故事你就以为他/她终于和你一样坠入了情网然后呢然后你又发现他妈的原来是玩儿老子呢特羞愤吧特失望吧特悲情吧特苦涩吧这感觉你有过么?
反正我有过。
所以看这电影的时候笑了还有点儿苦涩了。
电影的好处和善意在与它设置了一个默默爱着你,默默陪衬着你的羞愤的好姑娘,她挺漂亮的,还挺善良的,还挺有才华,尽管她最后爬上火车离开了你,还在远方享受了众星捧月的那种感觉。
但是你心里是不是会有点儿小期待,她还会回来么?
而生活则很牛逼地说傻了吧,没有另一个姑娘,只有羞愤陪着你。
它不可怜你,它只觉得你可笑。
早就说了要写[独自等待]Waiting Alone的影评,终于找到时间面对电脑心里竟是一片空白,所有感动过的细节统统消失。
我想也许拍得过于真实,让我们过于感同身受,对着自己的镜像哭哭笑笑。
又或者自己早已是被同化了的集体中的普通一分子,怎么难过都有别人分担。
真不知是喜是悲。
总之刚才的情景是,我点上一支烟,第三次完整地看完了这部电影。
我知道把一部电影细致地拆解是很没品味的一件事,好比很顺口的一句话,被肢解成主谓宾,失去了语言原本的流畅。
可是除了这样,我找不到第二种方法将其中的种种关系剥离出来,爱恨只是表象,我们往往错在太相信自己的感觉。
关系这部电影的人物关系极为简单,就是爱情。
没错,除此之外只剩下哥们儿,而且是极单纯的瞎闹关系,不然陈文怎么可能几次三番地受伤之后在朋友的庇护里虚度时光。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他少数幸运的地方。
爱情关系也有很多种:陈文对刘荣是铁了心的追求,反过来得到的是暧昧的控制,而不是爱;合伙人李亮跟女友张琳感情平淡却稳定;赵小三闪电迎娶了新来的剧务,第一个到达婚姻的彼岸(也是幸福的?
天知道);“大师”则是典型的游戏人间,他和那些女人,如果有爱情,也该属于不需要结果的那种。
唯独李静,一直安静而执着地上演独角戏。
如果说陈文被爱伤得心如死灰,至少还找得出凶手,可怜李静,到底也没有开口,只能把陈文的衣服当毛巾,哭一哭了事。
爱情公式爱情有规则,在影片的开始,导演便迫不及待地以第一人称交待清楚。
可规则是什么?
剧中人争相恐后地发表意见。
刘荣相信缘分,相信闪电爱情;李亮不善总结,只道是命运的安排,命运是什么?
无非是缘分更加权威式的说法罢了;李静说“是你的跑不掉”,可谁又敢钦定对方就是自己的。
转了一大圈,导演干脆让“没脸的人”托梦,告诉陈文,规则没有,缘分却很重要。
那些没有脸的人是谁?
这不是关键。
因为在爱情的世界,我们都蠢得失去了所有特征。
当然,“缘分”二字毕竟虚幻,不如讲究技巧来得实在。
“大师”诲人不倦地教陈文出招。
第一次被扇了耳光,第二次送礼物被拒绝,第三次在大庭广众下脱得半裸脸面丢尽。
指责陈文是个蹩脚的实践者显然不合适,因为“大师”自己也滑铁卢了。
定性都不可能,更别提定量了。
假设真的是一种化学反应,只要反应物齐全,环境适宜,再加若干催化剂,爱情的发生就像中学化学实验一样简单。
所以陈文天真地认为他们在一起会幸福,因为刘荣的特质惊人地符合他17岁时写在单子上的标准。
事实证明,理想终归是理想,当它毫无踪影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制造假相欺骗自己。
不过,陈文说对了一点。
爱情是分阶段的,只不过,有的还没开花,就死掉了。
人物陈文很简单,思想或许不单纯,但他还年轻得不懂得控制情绪。
信誓旦旦不主动打电话,却忍不住相思之苦一次次自投罗网;为了迎合刘荣而改喝百威喜欢黑色;借酒消愁更是体现了其一贯的内心软弱。
也许他缺乏的正是足以支配自己的理性,即使和朋友一起,还是忍受不了孤独,电话铃声都能征服他。
李静是我感动的,不仅因为她爱上了一场悲剧,更因为长久以来,她一直支撑着陈文的作家梦和他的半片天空。
她让陈文感到自己是个有才华的人,他所有的优越感,如果有的话,都来源于李静卑微的付出。
以至于临别之际,陈文才明白她才是自己唯一的fans。
单论每一件事,刘荣都没有错,只是想法太多,没法从一而终。
当然这也是悲哀。
亮点无论多么庸俗的电影,总有一些镜头会让我们心头温暖。
那些也许正是你我的生活,也许曾经是。
小别重逢,陈文激动地将他与李静的约定扔在一边,回家沐浴更衣,对着镜子挤眉弄眼,演习种种需要的神情。
我们何尝不曾为了第二天的约会彻夜不眠,何尝不曾把头发翻来覆去地梳,香水一遍一遍地撒。
在陈文心灰意冷努力开始自由生活之时,刘荣的巨幅广告却赫然矗立起来,导演很聪明地在这里呼应了他那句无能为力的台词:“忘记你,我办不到。
”真的,当你需要忘记的时候,才发现,生活中早已充斥着那个影子。
李静为了假扮陈荣的女友,惊艳登场的那一刻,陈荣笑得灿烂,却看不出背后的心酸。
是啊,“闲着也是闲着”,貌似轻松愉快的理由,殊不知,即使这辈子就这一次作女朋友的机会,她也愿意。
也许她说对了,有时候我们没法逼对方爱你,你只能做一个被别人爱的人。
即使这样,也足够幸福,不是么。
音乐第一次看伍仕贤的作品,对他的音乐偏好一无所知,但就这部来看,干净简单的嗓音和明快的节奏显然极大地推动的剧情的发展。
比如花儿,比如许巍。
连女主角首次出场时背景中的[Super Star]也运用得恰到好处,至少我认为这种全民传唱的口水歌符合这场青春爱情的庸俗本质。
烟抽到第四根时就没了,我在黑暗中看完了剩下的故事。
有人说我们都迷恋影院灯光骤然熄灭的那一刻,那一刻就是梦的形状,灵魂出鞘,不知今夕何年。
很多时候,生活就像电影,梦一场。
醒来以后我们甚至记不得梦中人的模样。
我想知道还有没有人看得像我这么仔细:当陈文遍体鳞伤狂奔在大街上时,一路闪回当初的相识,刘荣的服饰表情却完全成了两样。
有时候我们是不能相信自己的双眼的。
更不敢相信的是,最美好的东西总在身边,可发现的时候却晚了。
当心你的身边,溜走的是谁。
Oct 22, 2005 00:06407A
李冰冰最后去找夏雨,说我就只是想和你一直做好朋友,这个情景很是熟悉,然后想起是DIO给我推荐的这部片子。
自私的我们都希望身边有这样的人,陪着你,却又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总是希望和某些人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好像随时回头就可以看到他在身边,随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只是让自己过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至于爱情?
什么是爱情?
其实我真的不懂。
真的有梦中情人吗?
也许只是他的某些特质吸引了你,让你相信他是完美的,其实并没有完美的人。
有些人留在梦中永远比走进现实要好得多。
我们变得害怕受伤,才会为爱情制订那么多规则,其实爱情里根本没有规则,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深陷进去。
夏雨最后说,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我想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独自等待着,只是一时的,谁也不会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独自等待。
最后的最后,我喜欢这句话,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这个才真的是生活的真理。
【武大】只能说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带有近似后现代的剪接风格。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火车站送别的时候还是好感动。龚蓓苾真的太美了。
1小时37分35秒,不是叫李静嘛?穿帮变张静了。
11/03/23豆瓣电影日历推荐|还没整牙的李冰冰鲜嫩可爱到让我嗷嗷叫,片尾袁泉的20秒客串因为“下个进门的就是我未来的对象”全片最哇噻。导演的个人经历让选景、节奏都有明显且地道的美式痕迹。与当年开放的风气形成互文,所有人都在“你是电你是光”和“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的歌声中坚定相信着未来会更好且越来越好,所谓蒸蒸日上。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当下的华语或说大东亚同类型电影中已了无痕迹,现在流行的似乎只有精英和颓丧派两种形象。可惜的是今天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来全然是非自愿独身直男的意淫和对女性的丑化、厌恨。细节上低俗梗的密度让人惊诧,宏观结构也是男主的双重悲剧:在短期的失恋之外,更大的心碎是从少年时起心目中勾勒女神形象的幻灭,原来完美女人真不存在——“怎么连你也这样!”“我以为她是好女孩!”[狗头]
资料馆,花絮20min+导演映后交流。导演分享挺真诚,详细讲了怎么请到了发哥,也回答了“老粉”的采样问题,听了这部片对她有多大影响力。但我心情还是很矛盾,不知是该夸他的电影揭露了男性视角中自恋和自然而然将女性客体化的真实,还是该真实地讨厌这种男主&兄弟们的设定和“味儿”。以及,没字幕让黏在嘴里的京腔更不容易分辨字词,本地人都尚且这个感受,更别提外地观众。两星里,一星给《蓝莲花》,一星给龚蓓苾。今天才知道她和导演是一对,且出影厅才听到有个观众说龚老师就坐他附近。
前面太无聊了,快进了好多。关于迪厅的台词不错。其他的就很傻逼了,使我总是想起自己傻逼的样子。那个时候的李冰冰看起来很舒服呀。
要不是作业,男主这人设让我恶心到看不下去。也看了很多豆瓣上的评论,纳闷儿到底什么样的人才会跟这部电影共情。女方看不上他就是看不上,他可以努力、上进、让自己变得更好、对女方好拿出诚意,而不是天天吊儿郎当、嘴上不干净不懂尊重、行动上不愿付出、得不到就回头咬一口踩一脚、干点自我感动又给女方惹麻烦的事。比如,里面用找其他女性当假女朋友的方法,我也遇到过用一模一样方法的男性,直接躲远,并郑重警告对方有女朋友的人了、必须要和其他女性包括我保持距离,能用这种招数的绝对喜欢不起来。
呃可能每个年代都有独属于它的张嘉佳.....演员状态的确都好,毫无厌女自察的特权顺直男叙事在千禧年初宽松创作背景下显现出一种非常残忍的真诚
可能还是不太喜欢这类型吧 时光滤镜并没有让我觉得哪里更好了一点
对,现代感很强,亲和力很强....总之很经典
“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挺喜欢的一个电影,即使是现在看都能在电影里找到一丝国产爱情片少有的洋气。这是李冰冰和龚蓓苾最好看的时刻,最后几分钟周润发和袁泉的客串也很有意思。(得要经过独自等待才能收获真爱)
被严重高估的片子,难以想象2005年居然还拍出了这样的电影。矫情、造作、老套,视觉感官上像是80年代末的水平。
看不懂
还真挺好看的~夏雨帅气 李冰冰真好看
喜欢夏雨。他的帅是朴实的。
【B+】前半个小时还以为是那种换皮的烂俗国产都市喜剧,有些桥段显得过于做作,也过于理想化。但后面从男主失恋之后的故事就愈发精彩,情感饱满,金句频出。尤其是最后十分钟,将主题直接从“爱情”拔高到了“生活”。这是一个没有开头,更没有结尾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会过度渲染喜悦或是悲伤,也不会注重甜蜜或是伤痛,它只是默默的讲述着,以一种既遗憾却又圆满的方式收尾,无形中点明了生活的某种真相。看看现在的国产都市爱情电影,只会一个劲的卖眼泪,实在是没意思啊!
又是一部把自己老婆拍的特漂亮的电影。SUPER STAR配着李冰冰出来那劲儿~一张张熟悉的客串脸,歌好听“他是杜海涛。”
啊!!救命 真的好直男啊这个电影的视角 把女性塑造得好廉价和符号 可能隔了十八年的原因 现在看别扭得要死
结尾很好,没落到套路里。算是国内非常优秀的都市爱情电影了,到现在仍然算
原来“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是出自这里啊,国产电影TOP5!演员牛逼,配乐牛逼,剧情牛逼,细节牛逼,为什么没有早点看这部电影?我喜欢夏雨,喜欢李冰冰,喜欢龚蓓苾,喜欢剧中所有角色。它把关于爱情最初的状态表现的无比细腻,尤其是那段“爱情基本法则”,太好看了太好看了太好看了……